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甘当井中蛙有感 > 地图 > 读甘当井中蛙有感,2024读甘当井中蛙有感
读甘当井中蛙有感相关栏目
读甘当井中蛙有感热门栏目
读甘当井中蛙有感推荐
读甘当井中蛙有感

(共 4481 篇)

  • 1、 时代缩影中的《蛙》

    我们总是时代的“牺牲者”,古往今来,每有更朝换代之际,必定遭受苦难的只有老百姓,而我们作为当今新时代的老百姓,似乎是有了话语权,但这看似好像权利的权利,在这偌大的时代背景下,终究也只是浮萍。《蛙》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悲哀的故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莫言的《蛙》的读后感范文几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莫言《蛙》读后感(篇一)

    莫言的《蛙》应该是去年深秋就要读的,当时朋友推荐给我,我正忙着读毕飞宇的《推拿》,就耽搁下了,要不是莫言获诺奖,我也许还想不起要去读它,现在再读,就有点追风的嫌疑了。大概是“书非借不能读”的缘故,我在忙碌的工作间隙里,竟然只用了两三天的时间,就把书读完了。

    合起书来,想想初读印象,大概可以用九个字来概括吧:一个人、一段情、一场梦。

    一个人。

    这个人是全书的主人公——姑姑,名字叫做万心。万心卫校毕业,一辈子跟妇女打交道。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她是接生员,无论多么困难的分娩,只要经她接手,就会转危为安,就连母牛难产,大家都请万心出马,那时候,她是四里八村妇女的大救星,活菩萨。到了八十年代,她一下子由天使变成了魔鬼。张拳的老婆因她溺死水中,她侄子万足的老婆王仁美被她大义灭亲引产失败大出血死了,袖珍美人王胆在被她追赶的途中所幸生下女孩陈眉,但王胆的命也没保住……当时人口膨胀得厉害,国家不实行计划生育,可能带来灭顶之灾,万心就是计生工作的推土机,开到哪儿都压死一片,虽然讲法不容情,但我还是极端地厌恶这个时期的万心,以至于厌恶到要放弃读下去的地步。万心那种惨绝人寰的围追堵截实在是太血腥了,有谁愿意欣赏这样一个灭绝师太赶尽杀绝的表演呢?妇女工作本是最神圣的,可是,万心却被时代扭曲成了一个杀人恶魔,后来她途经芦苇地,被无数的蛙围攻,撕碎衣服,咬破耳朵,喷射黏液甚至是精液,再后来,她夜夜失眠,猫头鹰的叫声被她幻化成蛙的惨叫,她觉得这是那些无辜的生灵来讨债了。“蛙”,就是“娃”啊,万心的这双手,接生了上万个娃,又残害了多少个娃啊!如果她不仅仅是一个妇女工作者,如果她能在当嫁的年纪嫁掉,在该生的年纪生产,她的心就不会这么硬,这么冷。可惜,她年轻的时候与那个英俊的飞行员擦肩而过,后来在她徐娘半老的年纪里,戏剧性地嫁给了郝大手,一辈子接生了上万个孩子,却没有一个属于她,这也许就是对她作恶的报应吧?万心,愿你来生做一个完整的女人。

    一段情。

    这段情不是秦

  • 2、 甘当井中蛙550字

    今天,我看了一幅漫画,名字叫甘当井中蛙。在一个大公园里,有一个男孩子背着书包,右手拿着一支大叉子,眼睛瞪得老大,眉毛已经皱成了八字眉,正在追赶一只青蛙,这只青蛙看到前面有一口井,扑通一声跳了下去,嘴里还说了一句:“还是这里保险!”这只青蛙为什么不往前跑呢,或许前面还有出路呢?为什么它一定要跳到这口井里面?原来这只青蛙是为了躲避小男孩的追捕,它一旦被那个小男孩捕到,它就会成了小男孩口中的美食,所以它索性跳到井里面。可是它在跳进井之前,这只小青蛙有没有想过,如果跳到这口井里面,以后的生活会是怎样呢?这只小青蛙跳到井里,它还有重见天日的时候吗?如果它跳进去,就再也跳不出来了,再也看不到阳光,看不到自己的小伙伴们,看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看不到所有的一切一切……以后它该怎样生活?它的饮食起居该怎么办?为了一时的安全,而放弃了一切,这值得吗?当今社会,也有一些人像这只小青蛙一样,为了一时的财富,贪污公款,最终是妻离子散,还有受到法律的制裁;为了一时的贪玩,放弃了学业;为了一时的好奇心,去吸毒,伤尽了父母的心;后三轮车为了多赚点钱,超速行驶,最终还是害人害己;出租车司机撞了人,不但没赔钱道歉,还逃之夭夭,可最终还是逃脱不了警察的追捕,法律的制裁。为了一时的一时,既然知道一时所带来的后果,为什么还有去犯这个错误呢?俗话说的好:“不能为了一棵大树,而放弃整片森林。”直到今天,我才悟出了道理。

  • 3、 读蛙有感

    读蛙有感(一)

    人生的幸福有多种,对于我来说,阅读算得是我最大的幸福。书中文字会带给人们无限想象的空间,读别人的文字,找自己的影子,在阅读中学会了思考,在思考中慢慢地成长。

    利用暑假时间读了莫言的《蛙》,莫言作为中国当代作家,其笔下的《蛙》秉承了作者乡土文学的一贯风格,笔触细腻,文字朴实,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讲述了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也反映了中国计划生育的艰难历程。

    之前也读过莫言的其他作品,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莫言的小说题材特别新颖,作者喜欢用第一人称叙述,却总能在书中感受到第三人称的影子。与以往小说更注重历史幻想色彩不同的是,《蛙》更接近历史现实的书写,采用书信、小说、话剧三位一体的独特方式,讲述了乡村医生"姑姑"的一生。书中的"姑姑"是一个悲剧的浓缩:人生最好的的时光莫过于"姑姑"在一开始的华美出场,年轻时的"姑姑"敢爱敢恨,中年时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坚决及"横行霸道",晚年时凄凉处境下的虔心救赎。

    书中的"姑姑"即是接生的医生,又是计划生育的坚定执行者;她一面行医,一面带领着自己的徒弟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一生中,她迎接了无数的新生命,又毁灭了无数的生命。这种矛盾的人物形象使姑姑这个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立体、厚重。小说最后荒诞式话剧的忏悔看得让人惊心动魄,感悟到"姑姑"在有生余年之时的自我赎罪,也在痛苦的自我拯救。

    读完《蛙》之后,我认为《蛙》这部小说表现了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意义,就是繁育下一代。蛙与娃同音,蛙产卵时往往产下几千枚卵,我觉得这也是莫言作为乡土文学的代表,在暗示着中国人对多子多福、儿孙满堂的美好向往,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一种生命力。同时,与计划生育政策的抗争过程表现了人对自己本性的追求,表现了人类最原始、最本能的一面与社会巨大变革之间的深刻矛盾。

    总之,看完《蛙》之后,脑海里会不自觉地闪现书中的情节,印象最深的就是"姑姑"的形象,她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在作者笔下展现的淋漓尽致,引人深思,在那个不正常的时代,每个人都是罪恶的执行者,每个人也都是时代变革的受害者,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反思。

    读蛙有感(二)

    历史之痛

    高宇

    一个有罪的人不能也没有权利去死,他必须活着,经受折磨、煎熬,像煎鱼一样翻来覆去地煎,像熬药一样咕嘟咕嘟地熬,用这样的方式来赎自己的罪,罪赎完了,才能一身轻松地去死。——莫言

    2012年的一条消息

  • 4、 读《蛙》有感

    小编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蛙》读后感,更多读后感尽在小编。

    读《蛙》有感

    “莫言得奖了,诺贝尔文学奖!”消息一下子在学校里传开了,哪本书啊?《蛙》!写的什么啊……

    放假了,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急忙打开手机下载了一本电子书《蛙》,看了有好几天,人物有点多,肖上唇、肖下唇、袁脸、陈额、陈鼻这些古怪名字,看的我一头的雾水,但我还是想了解这本书的内容。整天唠唠叨叨老爸去给我买书。上完课回来,书没有买回来,我还埋怨了老爸几句。

    书终于到手了,晚上就读了起来,之前有看过电子书,但我没有看懂,还是从第一页读起。读着读着,不知为什么,我居然少有的拿出了荧光笔,在洁白的书页上图图划划起来……我不怎么喜欢看书,也没有什么时间看。说出来挺惭愧,上次我认认真真看书,是在小学了吧!法布尔的《昆虫记》。

    那天读书读到很晚,我没有感觉,用手擎着笔,对着看似平淡的句子点点划划。手上的书已经成了一张唱碟,而这笔就俨然就是那播针,悠悠然,刷刷的划线之声就从中跳出。不,这不仅仅是一张唱碟,它还有图画:我们在吃煤,我们在嬉笑,我们的脸,我们的黑手,我们的姑姑,我们的时代……我很想一口气看完,但是不行,太晚了,太累了,连到手上的荧光笔都在一遍又一遍的提醒着我,怎么,是没墨了么?

    那夜,我睡不着,是因为我读不懂,我没见过这样写成的书。翻开目录,第一部~第五部,后跟话剧。开始的几十页是令人煎熬的,蝌蚪写的书信,很乱,就像断了线的珍珠项链散落一地,这就是所谓的大师?中国诺奖第一人?我心有疑虑,老外看的懂?更加使我加深了兴趣继续读着。姑姑登场了,我找到了线头,姑姑赶走了老娘婆,姑姑救下了陈鼻,小跑(蝌蚪),村子上的孕妇们。姑姑也变成了送子娘娘,是神。孩子多了,祖国先是奖励多生,后来感到了压力,又实行计划生育。姑姑坚决执行党的任务,严查超生,村民称她为魔鬼,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自然遭到了批斗。我读到这,自然而然想到了刘少奇,姑姑相比也和他一样。血从头上流下来,姑姑依然腰板直挺……

    我想我一定是十分敬佩姑姑的,就像蝌蚪一样……莫言的话语很俗,不是低俗,而是平淡,平淡到没有味道,所有人都能读懂。

    第二天,我破天荒的和妈谈论了这本书,妈妈饶有兴趣的问我:为什么叫《蛙》?“因为主人公叫蝌蚪,长大就是蛙了吧!”我猜测着说,心中泛起了这样的疑虑:“是啊,为什么叫《蛙》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又翻开了书。

    问题在最后有了答案,蛙-娲

  • 5、 《井中的约瑟》读书笔记

    有人说老师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有人说老师像春蚕,在自己生命最后一刻,仍无私奉献着;有人说老师像母亲,不管我们离家多远,也走不出那关心和期待的目光而我说老师像园丁,在哺育着我们一代又一代调皮的花儿,在炎炎夏日为我们遮阳,在秋雨连绵时,为我们挡雨,在您的呵护中,花儿绽放笑脸,茁壮成长。

    终于看完了《井中的约瑟》感想很多,丽莎贝特因为嫉妒姐姐而偷吃了她的巧克力,姐姐马迪根很生气,就在玩井中的约瑟游戏的时候,乘机把妹妹关在了井里,并且写了张纸条:卖美丽的奴隶,本来是想吓唬一下妹妹,没有想到真的被人买走了,而且只卖了区区5厄尔钱,马迪根后悔死了(其实是被朋友阿贝解救了)。

    我觉得马迪根首先是不能理解和宽容妹妹,她应该想到妹妹是自己的亲人,而且年纪比自己小,应该原谅她。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有类似的情况:有一次我的同桌不小心把墨水洒到了我的新校服上,我非常生气,与她争吵了很久,好长时间互相不理睬,还想着找机会报复她。如果真的报复了,我肯定也会象马迪根一样后悔死了。现在想来,就是我没有谅解对方,太较真了,她也不是故意的,她说句对不起,我说声没关系,事情就过去了。

    古人说得好: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我们不仅要学会宽容、谅解,还要懂得感恩。从幼儿园来到小学,都是老师一步一步,搀扶着我们慢慢走进知识的海洋,在课堂上有时候因为我们不遵守纪律,老师会显得凶巴巴的,我想我们就应该谅解老师,是我们自己表现不好,而不能记恨老师的态度。

    在炎热的夏天,敬爱的丰老师放弃休息,冒着酷暑一字一句地为我们批改《暑假生活》作业,她是为了我们的成长尽心尽力,老师的恩情我一辈子都会铭记在心。

    感恩的心,感谢的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三尺讲台上,是伟大的你,灯光照射下是默默的你,学生成功时默默流泪的是自豪的你你是谁?你就是我的恩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授业之恩,终身难忘!

  • 6、 读【瑞恩的井】有感

    读【瑞恩的井】有感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天天用水吃水、心里又会想着谁呢!我猜非洲某些地区能吃上水的人一定记着加拿大男孩瑞恩呢!   说到瑞恩,他是我最近读过的一篇文章中的主人公。文中讲到在瑞恩六岁时,正上一年级,当他听老师说非洲的孩子们缺医少药,又没干净的水喝后,立即向妈妈提出拿70美元为非洲孩子们捐一口井。可是出于家里的经济状况,父母没能马上答应他,而是提出为家里做一些额外的家务挣点钱这样的办法。瑞恩牺牲很多时间去做家务,终于攒到了70美元。可是这时才发现钱是不够的。为了瑞恩美好心愿的实现,妈妈写了一封信给报社。果然,通过媒体的效应,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两个月后,瑞恩就收到了七千美元的汇款!   瑞恩已经为非洲8个国家建造了30口井,这可真是不凡的举动。要知道,瑞恩初次为非洲捐款打井时只有六岁呀!想想六岁的我们在干什么!无非是跌了一跤便哭个喋喋不休、为了吃糖闹得天翻地覆 、喜欢在妈妈怀里充当小宝贝那里为别人想到过什么!回首我的童年,记忆里涌现的只有一幕幕不堪入目的坏事情,相比而言真的是羞愧难当。

  • 7、 读《蛙》有感800字

    莫言得奖了,诺贝尔文学奖!消息一下子在学校里传开了,哪本书啊?《蛙》!写的什么啊

    放假了,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急忙打开手机下载了一本电子书《蛙》,看了有好几天,人物有点多,肖上唇、肖下唇、袁脸、陈额、陈鼻这些古怪名字,看的我一头的雾水,但我还是想了解这本书的内容。整天唠唠叨叨老爸去给我买书。上完课回来,书没有买回来,我还埋怨了老爸几句。

    书终于到手了,晚上就读了起来,之前有看过电子书,但我没有看懂,还是从第一页读起。读着读着,不知为什么,我居然少有的拿出了荧光笔,在洁白的书页上图图划划起来我不怎么喜欢看书,也没有什么时间看。说出来挺惭愧,上次我认认真真看书,是在小学了吧!法布尔的《昆虫记》。

    那天读书读到很晚,我没有感觉,用手擎着笔,对着看似平淡的句子点点划划。手上的书已经成了一张唱碟,而这笔就俨然就是那播针,悠悠然,刷刷的划线之声就从中跳出。不,这不仅仅是一张唱碟,它还有图画:我们在吃煤,我们在嬉笑,我们的脸,我们的黑手,我们的姑姑,我们的时代我很想一口气看完,但是不行,太晚了,太累了,连到手上的荧光笔都在一遍又一遍的提醒着我,怎么,是没墨了么?

    那夜,我睡不着,是因为我读不懂,我没见过这样写成的书。翻开目录,第一部~第五部,后跟话剧。开始的几十页是令人煎熬的,蝌蚪写的书信,很乱,就像断了线的珍珠项链散落一地,这就是所谓的大师?中国诺奖第一人?我心有疑虑,老外看的懂?更加使我加深了兴趣继续读着。姑姑登场了,我找到了线头,姑姑赶走了老娘婆,姑姑救下了陈鼻,小跑(蝌蚪),村子上的孕妇们。姑姑也变成了送子娘娘,是神。孩子多了,祖国先是奖励多生,后来感到了压力,又实行计划生育。姑姑坚决执行党的任务,严查超生,村民称她为魔鬼,到了***时期自然遭到了批斗。我读到这,自然而然想到了刘少奇,姑姑相比也和他一样。血从头上流下来,姑姑依然腰板直挺

    我想我一定是十分敬佩姑姑的,就像蝌蚪一样莫言的话语很俗,不是低俗,而是平淡,平淡到没有味道,所有人都能读懂。

    第二天,我破天荒的和妈谈论了这本书,妈妈饶有兴趣的问我:为什么叫《蛙》?因为主人公叫蝌蚪,长大就是蛙了吧!我猜测着说,心中泛起了这样的疑虑:是啊,为什么叫《蛙》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又翻开了书。

    问题在最后有了答案,蛙-娲-娃就是这个,莫言的文字游戏,在第五部结尾,我大致有了答案。但是我又有了新的问题,五部之中还没有给出答案,好在

  • 8、 读《蛙女》

    《蛙女》,是按连载的形式写的,它的故事情节虽富有一定的传奇色彩,却并未因 而影响到作者对生活真实的揭示。《蛙女》创作艺术的特点,则是把传奇性寓于生活真 实的描绘之中。在作者的笔下,哈良父女虽被赋予一身惊人的好水性、好武功,但那却 有着旧社会苦难生活的深深的烙印。哈良,人称水乌龟,可他的这身好水性,是靠 泡在黄浦江里以打捞为业熬练出来的,至于那一身好武功,更是地痞、流氓、黑暗势力 逼出来的。蛙女水仙,是在只有一周岁的时候,就巳经让母亲泡在水中学会浮水 了,到两周岁,她已经能像小绷抖那样游泳了。长大以后又从父亲哈良那里学得了水 下功夫,能在黄浦江下找到一枚铜板,这在打捞业中堪称绝技。

    可这绝技,对于一个渔家女儿来说,却又饱含着怎样的危险和辛酸哪!不也正 因为有这绝技.吃黑饭的大龙头刘铁生,为了打捞史建国的银箱,才设下各种圈套, 妄图诱使蛙女上钩,为他们效力。而这个刘铁生,又是哈良过去妻子卢秀云(蛙女生母) 的后夫.这就使小说故事更增加了曲折性,更渗透着复杂的矛盾关系。小说主要人物之一 哈良,是个正直、纯朴的劳动者。苦难的生活,不仅锻就了他的钢筋铁骨,而且养成了 他的疾恶如仇的品格。为了对抗地痞、流氓、黑势力,他们申江五杰结义联盟,互 相支援,他虽精通水性,并以打捞为业,却又十分僧恶刘铁生这类借打捞而吃黑饭的大 龙头们。蛙女在哈良的熏陶和培育下,也很富于江糊儿女的侠气。比起胡万春同念的过 去作品巾的人物,哈良父女的形象和性格的塑造,都不能说是很丰厚的,但又不能否认 ,它们还是反映了一定的生活真实,特别是哈良这个人物,作者对他的性格还是做了较 深的挖掘。熟悉作者童年的人都知道,他幼时也在黄浦江一带流浪,与穷苦的船家人有 过接触。在五十年代末,万春同志访问过全国劳摸、上海打捞工程局打捞工程队长沈阿 四,了解了他的身世事迹,写过一篇《生长在黄浦江边的人》(收辑在他的《谁是奇迹的 创造者》一书里。很明显,小说《蛙女》中就留有沈阿四童年生活与经历的印迹。沈阿 四的童年,正象蛙女水仙一样,是跟随父亲在黄浦江中打捞煤炭、废铁、木材,过着 水乌龟的生活。

    毫无疑间,哈良父女的江上生活.正有着沈阿四遭际的概括,同时,我们也可以想 见,假如作者没有自己在黄浦江畔的流浪经历的积累,也还是不能把小说写得真切 感人的。

  • 9、 读莫言《蛙》有感150字

    莫言的《蛙》是一部描写特殊时代特殊人物特殊事件的大作,为什么说它是大作呢?因为它是中国第一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作品嘛!这本书,我用了大概两个礼拜的时间读完了,内心五味具杂。

    姑姑真的是一个很传奇的人物,她由一个普通的烈士子女,变成一个人们心中伟大的白衣天使妇产科医生,姑姑用她的青春接生了几百万的孩子,给整个东北乡的孕妇及家庭带去了安心、幸福,减少了痛苦。但当国家政策计划生育下达时,姑姑又是那么的残忍的变成了人们心目中的魔鬼!作为一名农村妇产科医生,必须要站在计划生育政策的第一线作战,为了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为了高密东北乡无一例超生,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姑姑都勇往直前。为了执行计划生育任务,身怀六甲的王仁美死了、临近产期的张拳媳妇死了、临盆难产的陈鼻媳妇王胆死了......姑姑一生接生了几百万的新生儿,也亲手扼杀了几百万的小生命!几十年过去了,姑姑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神!姑姑的一生也将走到了尽头,姑姑的一生天不怕地不怕,面对张拳砸破脑门的木棍,姑姑勇往直前,张拳退后了;面对红卫兵耗掉大把的头发,姑姑昂起头颅,红卫兵哭了。连死都不怕的姑姑这一生唯一害怕的就是蛙!因为蛙的叫声呱呱就像那些被姑姑扼杀的婴儿的呱呱的哭声,这听起来是多么的不寒而栗啊!晚年的姑姑内心充满了愧疚和负罪感,她永远不会忘记张拳媳妇对自己说:万心,你不得好死!;王仁美对自己说:姑姑,我冷......;王胆对自己说:谢谢,你救了我的孩子......。

    《蛙》以姑姑的一生作为写作主线,早年的姑姑是个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者,而晚年的姑姑信命!读完了这本书,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不愧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就是不一样的感觉!

  • 10、 读莫言《蛙》有感 (100字)

    莫言的《蛙》是一部描写特殊时代特殊人物特殊事件的大作,为什么说它是大作呢?因为它是中国第一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作品嘛!这本书,我用了大概两个礼拜的时间读完了,内心五味具杂。

    姑姑真的是一个很传奇的人物,她由一个普通的烈士子女,变成一个人们心中伟大的白衣天使——妇产科医生,姑姑用她的青春接生了几百万的孩子,给整个东北乡的孕妇及家庭带去了安心、幸福,减少了痛苦。但当国家政策”计划生育“下达时,姑姑又是那么的残忍的变成了人们心目中的魔鬼!作为一名农村妇产科医生,必须要站在”计划生育“政策的第一线”作战“,为了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为了高密东北乡无一例超生,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姑姑都勇往直前。为了执行计划生育任务,身怀六甲的王仁美死了、临近产期的张拳媳妇死了、临盆难产的陈鼻媳妇王胆死了......姑姑一生接生了几百万的新生儿,也亲手扼杀了几百万的小生命!几十年过去了,姑姑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神!姑姑的一生也将走到了尽头,姑姑的一生天不怕地不怕,面对张拳砸破脑门的木棍,姑姑勇往直前,张拳退后了;面对红卫兵耗掉大把的头发,姑姑昂起头颅,红卫兵哭了。连死都不怕的姑姑这一生唯一害怕的就是蛙!因为蛙的叫声“呱呱”就像那些被姑姑扼杀的婴儿的“呱呱”的哭声,这听起来是多么的不寒而栗啊!晚年的姑姑内心充满了愧疚和负罪感,她永远不会忘记张拳媳妇对自己说:“万心,你不得好死!”;王仁美对自己说:“姑姑,我冷......”;王胆对自己说:“谢谢,你救了我的孩子......”。

    《蛙》以姑姑的一生作为写作主线,早年的姑姑是个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者,而晚年的姑姑信命!读完了这本书,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不愧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就是不一样的感觉!

    编辑推荐:

  • 2023-02-23

  • 2022-02-03

  • 2021-09-17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10-28

  • 2019-09-25

  • 2019-10-24

  • 2019-11-11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1-04

  • 2019-11-11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22

  • 2019-10-29

  • 2019-11-11

  • 2019-10-29

  • 2019-11-04

  • 2019-09-21

  • 2019-11-08

  • 2019-10-29

  • 2019-11-04

  • 2022-06-22

  • 2019-10-24

  • 2019-10-17

  • 2021-09-04

  • 2019-11-12

  • 2019-09-25

  • 2021-03-27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11-08

  • 2019-09-20

  • 2019-09-20

读甘当井中蛙有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读甘当井中蛙有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读甘当井中蛙有感、2024读甘当井中蛙有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