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蛙的读后感 > 地图 > 蛙的读后感,2024蛙的读后感
蛙的读后感

(共 1333 篇)

  • 1、 [荐]蛙的读后感800字(模板10篇)

    通过阅读作者所写的作品,我收获颇多。此时不妨写一份读后感来记录一下心里对于剧情的感受。我们应该怎么与他们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呢?我们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蛙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蛙的读后感【篇1】

    以前只是从妈妈那里听说计划生育在1990-1995年的时候抓得特别严,所以刚好就是我与所有和我一起长大的同学们都中招了,谁家里有个兄弟姐妹,我们就会觉得特别新鲜,“肯定是做生意的吧?"“是因为农村抓得不严吧?””你们抢玩具么?”到了美国后、别人问起有没有sibling,你说没有,无论中国人美国人都说“ah,one child policy"然后相视一笑,仿佛在那一刻达成了前所未有的默契。

    所以我对计划生育其实没什么感觉,直到看完这本书。书中的`女主角”姑姑“作为一个乡村医生,从为人接生、迎接生命的英雄到逼人引产、万人唾弃、手刃生命的”罪犯“,自己与自己之间就可以有这么多冲突。

    乡村里的民众简单地认为:传宗接代、延续生命、自然规律、天经地义,更何况曾经这么被鼓励生孩子,现在突然间说不生就不让生了,就好比大人一直让你好好吃饭多点吃饭然后你爱上了吃饭、不吃就不行了,结果现在突然间揪着你的喉咙说、不许吃饭!如果吃下了必须给我吐出来。

    “姑姑”为了配合计划生育,不断地给人引产、打胎,在不发达的医疗条件下、不仅送走了未诞生的婴儿,也送走了不少孕妇的生命。莫言举了好几个这样的例子、但是每个都各不相同,每个都惊心动魄、让人冷汗直下。最ridiculous的一个,大概是孕妇王胆躲起来想生第二胎(因为第一胎是女儿),直到将要临盆了终于被“姑姑”发现了。“姑姑”带兵在河上围剿想要逃走的王胆一家,结果最后孕妇竟在河上生产,保住了孩子,没保住自己的生命。书里的人都恨“姑姑”,但是作为一个读者,我却格外同情她,她是时代的产物,她在对国家忠心耿耿与人们的爱戴中间选择了前者,并走向了极端;作为一个女性、日日被恐吓、被殴打、被控诉,成为众矢之的,把所有人心里的不忿、不理解与抗拒聚焦到她的身上。

    蛙的读后感【篇2】

    今天,我看了一幅漫画,名字叫>。

    在一个大公园里,有一个男孩子背着书包,右手拿着一支大叉子,眼睛瞪得老大,眉毛已经皱成了八字眉,正在追赶一只青蛙,这只青蛙看到前面有一口井,扑通一声跳了下去,嘴里还说了一句:“还是这里保险!”这只青蛙为什么不往前跑呢,或许前面还有出路呢

  • 2、 蛙的读后感900字模板

    读后感,一般是指看完某一篇或者某一本书后的心得体会。作品里精彩的文字打动了无数读者,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写一篇包含了个人感想感悟的读后感。你最近是否在搜集优秀的作品读后感?经过搜索整理,栏目小编为你呈现“蛙的读后感”,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蛙的读后感 篇1

    《蛙》这本书算是看完了,它在我读过得莫言的小说中不是特别压抑的一本,语言上比较诙谐,人物间的对话也比较接近生活,比较真实。但是看到王仁美死在手术台上的这一章节的时候内心还是比较压抑的。

    书中除了“我”万足以及姑姑万心之外,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王仁美。

    王仁美的父亲是个文化人,所以她并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根据当地的习俗起名字。王仁美作为主角万足的妻子,在书中对她的描述却很少,书中对王仁美最初的描述便是上学时几个人一起吃煤球的样子,“王仁美吃得最欢。吃煤时她满嘴都是血”。

    王仁美是一个直率、可爱、执着的女人,书中,他和肖家订婚的时候觉得肖不好,就和人家主动解除婚约,然后大胆向蝌蚪表白,要知道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能做出这样决定的姑娘能有几个。

    在文中对每一个人长大后的样子都有一个详细的描述,但是对她的描述少之又少,直到后来万足在井边向王仁美求爱时,她才再一次进入到人们的视野,显得十分的突兀。而万足对王仁美的描述也是极具特色,“仁美也与我一样,有两条仙鹤般的长腿”。挑扁担的时候大步流星,不男不女。

    到后来想要二胎,仁美私自取下节育环,在躲避着了魔似的执行计划生育的姑姑时变得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但是她的精神并没有像她的外貌一样,依旧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在手术台上仍然抓着万足的手撒娇。从她与万足在一起憧憬孩子的未来时,可以看出无论什么时候她都是一个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温柔可爱的女人却在手术台上失血过多意外去世了。

    她的死成了全书最压抑的地方,在国家计划生育的政策面前她的生命显得那么脆弱,那么微不足道。而姑姑却在她走不久后就让万足和小狮子结婚,作为一名读者我从此刻开始反感和厌恶姑姑这个角色,甚至怀疑仁美是姑姑故意害死的。就像鲁迅所说:可伶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姑姑最后终日活在幻觉折磨的恐惧中,每日耳边都是婴儿的哭声。但是细想起来她也只是政策的执行者,也只是一个可伶的人。

    而作为仁美最后关头依靠和相信的人——万足。竟然同意了姑姑的安排与小狮子结婚。在我看来这是对仁美的背叛。但是文

  • 3、 《蛙》读后感600字

    《蛙》,作者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莫言,高密人,第一次听说莫言是在高三的语文课堂上,当语文老师向我们介绍莫言及其代表作《蛙》时,我们班的气氛无不为之沸腾,欢呼声此起彼伏。老师当时只是简单的让我们了解一下,而我真正读这本长篇小说是在前年。

    翻开小说的第一页,是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上发言的致辞,第二页则是由莫言本人作的一段词,表达了自己的一种心境的体验。小说《蛙》中的主人翁姑姑,是高密的一名普通的妇产科医生,她每天奔波于高密的土地上,当时正是计划生育的特殊时期,由姑姑接生的婴儿遍布高密,在姑姑手中夭折的婴儿也遍布高密,在小说中除了姑姑之外,还有一群性格鲜明的人,在他们的世界中,有争吵,有和解,有抗争,有妥协,正是这么一群人让计划生育那段历史变得鲜明,计划生育这个国家政策让人们的人性与政策变得那么冲突,一面要考虑到人类的人性与情感,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国家的发展与进步。

    小说是以人们日常的生活为主要的叙述话题,也是由时间这条线来平铺直叙,由远到近,文中也介绍了一些人物的命运,有的创业成了大资产家,有的事业有成,而姑姑也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候,大家都从计划生育那段岁月走到现在,往回一看,原来生命是如此的珍贵。以至于“我”去庙中祈福。

    小说《蛙》是莫言写的一篇长篇小说,采用了现实主义与魔幻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方式,所以读起来通俗易懂,又让读者体会到神幻的感受,到了小说后面,特别是姑姑在野外与蛙的那一段,则可以充分感到魔幻现实主义,蛙的叫声,如泣如诉,无不在为高密未降生的婴儿哭诉,也为姑姑和那段历史低述。

    《蛙》让我们了解那段历史,也让我们在那段历史进步。

  • 4、 时代的印记——《蛙》读后感
    《蛙》这部作品出自莫言先生之手,历时十年,最终出版与2009年。在这十年中,莫言先生笔耕四年,三易其稿,可知这其中蕴含内容之深重,最后获得“茅盾文学奖”当真是实至名归。 小说以作者的姑姑为原型,塑造了乡村女医生姑姑万心的形象,并将她的人生经历作为线索,通过剧作家蝌蚪的陈述,展现了新中国六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揭露了当下中国生育问题的混乱景象,同时也深刻剖析了以叙事人蝌蚪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卑微、尴尬、纠结、矛盾的灵魂世界。若以我的话来概述,便是五个字——时代的印记。这是一个刻印在灵魂深处的印记,让那些经历过计划生育和在计划生育年代出生的千千万万国人都难以抹去的痕迹。 故事启,便是人物的生活背景,紧接着便是姑姑以新技术为艾莲接生,从而引出了姑姑因新法接生拯救许多生命而奠定了自己在大伙心中的高大形象。在时代发展的车轮下,姑姑经历了心上人叛投台湾导致自己被疑党性的事件,但这没有打倒她,反而坚定了她坚决服从党指挥的决心,成为了她坚定不移贯彻计划生育政策的支柱。即使是饱受了"文化大革命"的羞辱,姑姑也不改其志,这仿佛成为了铜炉中的烈火,使她更为刚硬了起来,在执行计划生育的政策时,刀背一样地,坚固无畏,一下一下地拍倒了违反政策的枝条,誓要将大树修整成规整的模样,绝不放过多出来的一丝一毫。 令我大受震动的,是姑姑为了让“我” 的妻子王仁美将孩子拿掉,带着工作队来到“我”的岳父岳母家门前,由人武部副部长指挥着将邻居肖上唇的树拔倒,并要拔倒其他左邻右舍的房子,以逼出王仁美,最后如姑姑等一干人等所愿,王仁美从藏身的地瓜窖子里出来,主动要求去做人流。但意料不到的,是王仁美没有活着从手术室出来,她死了。鲜红的血液就在眼前,它像一块醒目又丑陋的破布,如此直观地昭示所有人,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苦与痛,还有隐藏其下的执行者的艰难。王仁美之死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因此它比王胆和陈鼻为逃避人流而做出的逃脱劫难的举动更触动我的心。国家的大现状不容忽视,政策的执行不能抗拒,执行者的艰难纠结和无力,生命的消逝令人不忍,人民的呼号震耳欲聋,在这样多重矛盾之下,故事的张力不言而喻。 车轮在不断向前,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压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的代孕公司应运而生。姑姑的坚定拥护者小狮子,“我”的妻子,因无法生育竟寄希望于此,荒唐的一场代孕便发生在死去的王胆的女儿陈眉的子宫中。而姑姑,她嫁给了捏泥人的
  • 5、 蛙读后感1000字(3)篇

    [关键词]:蝌蚪,蛙,姑姑

    本书内容让我有很大的感触,也让我感受到了计划生育带来的危害。也让我感受到一个制度带来的危害,就像东德西德的柏林墙倒塌,两个制度消失的时候,也像苏联解散的时候,这些制度的改变,对人带来的影响。对于为什么文章取名为蛙,我觉得是蛙的叫声很像娃娃的哭声,蛙的谐音也叫娃,所以取名为蛙。也以蝌蚪为主线人物。我觉得这本书也说明了一个信仰的问题,与心灵内心谴责的折磨问题。

    一、计划生育的产生前段

    本书的主人公姑姑本来是一个人见人爱的接生妇女到了计划生育时期人人害怕的人,在计划生育时她成了第一批人,去抓超生的人。就在这里我们的计划生育政策就产生了,一个政策的产生必然有去维护和实行的人,而这群人在我看来就是白老鼠,好与坏全部都会归纳在这群人的身上,到底这是什么的原因?还是说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剧?而每个人都开始对主人公姑姑产生了畏惧之情,似乎有些戏谑,让人感到幽默,就像是东德西德,一个联邦主义,一个资产主义一样,对于政策中破坏的是那些实行者的感情,列宁是否正确,无人批判,无人认清。在前期人们往往会对一个新政策和政治的质疑和不满,因为大家的观念和信仰正在改变,思想也招到了前无所有的洗刷。

    二、计划生育的期间

    在本书中有段情节让我印象很深,是一位孕妇为了躲避姑姑的追捕而跳进海里。而姑姑当时却说让她在海里游。从这里我看见了计划生育对姑姑的一个摧残,已经成为一种义务和责任,缺乏人性,而跳进海里的孕妇,这么一个身躯,却游着游着往下沉了,姑姑就连忙跳了下海把救了起来。我想姑姑终于受到心灵的责备而奋力去救那名孕妇,虽然没有把孕妇救起,却救起了孩子。这是一个接受制度教育的人物,在内心抵抗的时候,是否要坚持信仰,而转化为拯救人。但是从孕妇的丈夫得知是女孩时。丈夫崩溃了。这里可以看出在那时生男孩好过女孩的一种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看法。

    我记得我母亲说在那个时候,计划生育就已经抓的很严,而且如果要超生必须躲10个月,还要把自己的孩子卖给别人、送给别人或者给别人代养。这种孩子一出生我觉得可以说是缺少父爱和母爱的比较多的。因为,除非是自己的孩子,怎么会照顾别人家的孩子呢?这种孩子也是漂泊比较多的,经常换人带,我母亲说计划生育如果被发现父母都要被革职。所以很多人在躲避。因为希望自己生到一个男孩来继后。这是计划生育期间带来的影响,我觉得多部分制度政策背后都是有许多人在违背和违抗的,但是这些人

  • 6、 蛙读后感1000字心得

    这本说讲诉了上个世界的故事,里面有很多代表性的人物,给我们展现了那个年代的一角。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蛙读后感1000字心得,有兴趣的一定要看一看,说不定会喜欢。

    蛙是一部描写农村计划生育题材的巨著,书中借助姑姑的这个角色,向读者展现了自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四五十年的高密东北乡人们的计划生育风貌。读的时候,深深为书中的故事情节所折服。作者的讲故事的能力超强,而且总是能吸引你继续看下去,简直停不下来。而最后通过话剧的形式,将最终的结果表现出来,虽然个人感觉和前面的文章风格混搭,不过读起来也非常有感觉。

    这本书,前面的几部描写姑姑行医、动员结扎等部分读起来,感觉非常酣畅流利。书中详细的描写了她姑姑行医的经历,非常生动形象。你仿佛看到一名坚强能干的乡村女医生,整天背着一个药箱,到处去各村给孕妇接生一样,给人可爱可敬的印象。()后来,因为计划生育的实行,又成了政策的坚定的执行者和维护者。而当她拿着大喇叭,对着偷偷怀孕拒不引流的产妇的家庭的行为,又让人感觉到政策执行者的可怕、甚至野蛮。为了执行号召,竟将人的生命安危置之度外!

    二、人物的语言风趣幽默。

    作者描写人物的语言风趣幽默,即使是骂人,也能酣畅痛快,丝毫不顾及读者的承受能力。相信很多农村出生的读者,会对这样的语言,有一种天生的熟悉感觉。还记得小的时候,村里谁家丢了只鸡,找不回来了,定是要在街上骂上几天的。不骂的偷鸡贼祖宗十八代,狗血喷头不算完。那个年代,物质匮乏,养只鸡,一般是用来生蛋换钱的。不到过节,定是舍不得吃的。我有时候告诉母亲,说不定偷鸡的人家在家吃鸡肉吃的正香呢!母亲就笑笑。但是不骂肚子里憋得火没处释放啊

    三、关于男人这种生物。

    男人有钱就膨胀,变坏,这似乎是铁定的事实。越是有钱,越要生儿子,这是传宗接代的需要。后面几章,描写到了现代社会。描写他的同学,小时候的玩伴长大后很多人都认不出来了,非富即贵。个别同学顺应时代潮流,有了二奶、三奶,还有了私生子。而作者似乎也不例外,通过借腹生子,成功有了二胎,还是个儿子。

    当然最可怜的是陈鼻和她的女儿陈眉成了时代牺牲品。陈鼻的老婆当时因为超生,再被姑姑围追堵截的过程中早产,诞下了陈眉。而陈鼻因为没生出儿子最后一蹶不振,沦为乞丐。陈眉因大火毁容,最后却为了给陈鼻交医药费,为作者借腹生子,而变成了孩子的妈妈。最后因不舍孩子,而精神失常,令人叹息不已。作者最后也没有脱

  • 7、 1973年的弹子球读后感2000字

    《1973年的弹子球》这一本书是村上的作品,我们可以从书中追寻自己的童年时光,每一个人的童年都不尽相同,但是对于青春的缅怀是存在一样的韵味。下面是小编带来的1973年的弹子球读后感2000字,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1-

    约莫38年前,在一间并不起眼的酒吧里,每每深夜总有一个背影消瘦的年轻人趴在厨房的餐桌上,吭哧坑哧舞动着笔尖,暗黑的字体跃然纸上,将孤独和迷幻重置,释放。寂寥的背影被黑暗的夜空笼罩着,显得极其平淡。

    那人就是村上,而立之年的村上。

    《1973年的弹子球》是他第一次将自己的情思聚敛于一个对象童年时的弹子球机。

    我是抱着梦回童年的决心去读这本书的,尽管我非常清楚,每个人的童年都不尽相同。我在他的字里行间中,寻思着,沉浸着,感慨着。

    我追寻着我自己的童年,类似于那个让我忘乎所以的弹子球机。以及还有那些活生生的人们,给予我成长时的鼓励和帮助,将我的青春岁月画上句号的,再无遗憾的。

    的确是的,整个回忆读起来让你觉得没有章法,但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又让你不觉得没有章法。矛盾的个体,青春的颜色。

    我从薄薄的书中摘录了几段文字,作为我们对青春的缅怀和对书的留白。

    阳光如细微的尘埃悄无声息地从空中降下,不为任何人注意地积于地表。

    弹子球机同希特勒的步伐有一个共同点:双方都作为时代泡沫连同某种可疑性现于人世,比之存在本身,更是其进化速度使之获得了神话式的光环。

    弹子球的目的不在于自我表现,而在于自我变革;不在于扩张自己,而在于缩小自己;不在于分析,而在于综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已过去,以快得几乎难以置信的速度。一段时间在他心里剧烈喘息的几种感情也很快偃旗息鼓,蜕化为无谓的古梦。

    烦恼事如雨从空中降下,我们忘我地将其拾在一起揣进衣袋。何苦如此,我至今也不明白。想必错当成别的什么了。

    有多种多样的憧憬,有多种多样的愁苦,有多种多样的誓言,而终归无不烟消云散。

    我喜欢井。一见井就往里投石子。再没有比石子打在深井水面时的那一声令我心怀释然了。看到这儿时,我仿佛回到了童年。如果我说那时的心情和村上的一模一样,会不会有很多人不理解。实际上,我们的确也是这样做的。

    我大脑强烈的共鸣感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被他激起的,从而又被他的意念所俘获。

    -2-

    《1973年的弹子球》里我和鼠早已成人,一家翻译事务所就是我的新天地,工作顺风顺水,日子平淡无奇。我几乎

  • 8、 《蛙》读后感2000字2024

    《蛙》读后感2000字2024

    说实话,以前没太读过莫言,当然,他的有名是不容我质疑的。伟大的人不因平凡的人而变得平凡,但平凡的人少了伟大的人就会失去好多生活中的精彩!我只能说是自己的浅疏孤陋了、没有早读莫言是我的盲失。前不久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揭晓了,而莫言凭借书信体小说《蛙》获得了这一殊奖,短短的小说,短到我不会吝啬的用十六开白纸把它完完整整地打印出来仔仔细细地品尝、短到我可以一口气不喝水不如厕从下午到晚上骨碌着眼珠子把它虑一遍,完了,小说在完全没有结束的迹象中结束了,在王仁美背着姑姑、背着丈夫找了劁猪匠袁腮取环怀上胎,鼓着圆囊囊的大肚子,一心想生个带把儿的憧憬中戛然而止......

    合上书,却放不下书;想张嘴,却张不开嘴!看得人没了胃口、没了双脚,感觉踏在空气里,悬在浮尘中。都说过往云烟,可是谁又能忘却历史?人都是有感情的,有同情心的,可以产生共鸣的,都是大同小异的,不管是活在当下的人还是埋在历史中的人。

    小说以我寄给杉谷义2012-1-12人先生的书信形式展开,主要围绕我的姑姑的成长经历这一线索贯穿始终,语言真挚朴实、一语中的,又富有地方色彩,一言一语,就是一行一动,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在你面前又蹦又跳的大活人。方头、粗颈、口吃,讲话时,目放精光,脸憋得通红,这是王脚。我跟王仁美合得来,原因是我们都拖着两条仙鹤般的长腿!还有王肝对小狮子的疯狂痴迷,他寄给她的情书里这样赞美道:从那一刻起,直到现在,直至永远,我这颗心,就全部属于你了。你如果想吃我的心,我就毫不犹豫地扒给你......我迷恋你绯红的脸膛、生动的鼻头、娇嫩的双唇、蓬松的头发、亮晶晶的眼睛,迷恋你的声音,你的气味,你的笑容。你一笑,我就感到头晕目眩,恨不得跪在地上,抱住你的双腿,仰望你的笑脸......情人眼里出西施,真真的让人没得弹嫌,实际上王仁美满脸粉刺,丑的送给小跑他也害怕。还有那个永远也长不高的王胆,那个矮的快要贴在地面上,走路怕不小心蹭掉了鼻子,和丈夫亲嘴都要被抱起来完成的女人,再就是农村里的那一群老婆娘,说的不好听点,就是用鸡蛋换孩子!把孕妇当成了会生蛋的母鸡,接生一个孩子她们会挣到一顿饱食,数颗鸡蛋和两条毛巾。要知道,在饥荒的年代里,这何止是奢侈?小说一开始还提到了村子里所固有的旧习,给小孩起名字,好带身体部位和人体器官,像陈额、赵眼、吴大肠、孙肩等等,只是后来社会发展了,文明了,这

  • 9、 《蛙》读后感600字2024

    《蛙》读后感600字2024

    《蛙》描写的是计划生育抓得最紧的那些年代,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总是充满着矛盾,一方面我很支持计划生育,估计是一直以来在网上看到中国人口的紧张局势以及这几个月来找工作遇到太多竞争者的缘故,心里真真恨过当初人们由于不节制的生育而引起的后果。可一方面看到小说里面描述的场景,只要是生过小孩的,一律结扎,侥幸怀孕的,无论几个月大,一律抓去做流产手术,为此小说中男主角的老婆就因为流产手术而死在手术台上。不由得对小说里面的孕妇多了几分的同情,对小说里狠抓计划生育的姑姑带了些恨意。

    读完这本书,有一点感触最深。当年毛主席说,必须生小孩,壮大中国人口,奖励生完小孩的家庭。因此人们像得了命令一样的毫无节制的生养小孩,我家当地还出现生完10个小孩后的母亲被封为英雄母亲的事件。而后来又因为中央领导的一句话: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底下的人又领了圣旨一般,什么狠、辣、毒的事情都做得出。因此,领导的政策是如此的重要,好的领导,不会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不会让底下的人左右动摇,不会让别人为他付出惨重的代价。

    以前只是在网上看到人们怎么评论莫言,怎么猜测他为什么获得诺贝尔奖。看完他的小说之后,不由得很佩服他,能把人类的天性描述的如此的现实,完全的把人性中必须改变的地方赤裸裸地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想起他说过的一段话:讲故事是人类的天性。我们是听着故事长大的,长大以后变成讲故事的人。但是讲故事变成一种职业以后,目的就不仅仅是愉悦他人,而是用自己的故事来表达对人生社会的种种看法,用故事来歌颂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恶丑。所以讲故事是件很严谨的事情。故事里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最好的故事是让每个读者在故事里都能看到他自己。所以我要向这个方向努力。

  • 10、 蛙读后感600字2020

    蛙读后感600字2020(一)

    读完《蛙》,内心震撼,小说中的一一幕幕情节仍清晰地浮现在眼前。莫言下笔可谓是竭尽血腥残忍之能事,字2020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变态与血腥,擅长用混乱的色彩进行故事的渲染,直教人触目惊心。

    在中国的传统乡间文化中,蛙一直是代表着生殖繁衍的标志,依据文中姑姑所言,揭示了莫言所要暗示的标题:蛙。蛙与娃不仅音同,而且呱呱坠地的婴儿与青蛙的声音相同。九幕话剧《蛙》可看成是前四封信的补充和升华。书名是整部小说的主旨和浓缩。

    莫言将背景锁定在山东省高密东北乡,采用一种第三者的视角去叙述那些惊心动魄且催人泪下的故事,主要人物是姑姑,一位身份复杂的乡村医生,她的人生历程贯穿了整部小说。姑姑的身份特殊,抗日时她曾与父亲勇闯平谷;因其男朋友王小倜逃到台湾而惹上一身骂名;一面行医一面严格执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她让已经生育的男人结扎,让女人带环,甚至是将身怀六七个月的女人逼上绝路。直至步入中年时她与捏泥娃娃的郝大手结婚,也表示了她对自己所作所为的深深忏悔。

    在情节描写方面,莫言是十分成功的,他用一种残酷无比的笔调淋漓尽致地描写王仁美以及王胆的悲剧,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以王仁美和王胆为代表的传宗接代传统思想与国家所制定的计划生育目标形成了鲜明对比。描写姑姑所应付那些违政策者的人所使出的一些行为,在对自己侄媳妇王仁美以及王胆的行为上,为了让他们现形而不择手段,且不说顾及亲人之间的感情,就连邻里关系也破坏,在那一幕幕的追赶中,那一幕幕血腥的画面,不禁让人毛骨悚然,透心凉的人情味遭到政治压迫下被伤得体无完肤。所以莫言的文学作品多少让我觉得少了温情,似乎将他的写作情感用魔鬼般的疯癫来展示。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莫言塑造的姑姑这个矛盾人物在前后期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从铁面无私、果断利索地一律将违反政策的人赶尽杀绝,与她后来老年时深深忏悔的形象截然不同,潜移默化中,莫言阐释的人性也浮出水面。小说除了姑姑外,还塑造了许多很成功的人物,如小狮子曾也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拥护者和执行者,但是最后饱受无子之苦的煎熬,在内外压力的形势下,她选择做了违抗者。还有,我最为喜欢的是我的前期王仁美,虽然她是悲剧收场,但是她是小说中做人做事最干脆的人,嬉笑怒骂都很直率,不仅从她说话风格,最主要是做事体现出她的真,明知自己的姑姑是计划生育的执行者,却没屈服当时的社会政策,尽管她的反抗没有成功,还因此丧失了自

  • 2019-10-19

  • 2019-10-17

  • 2019-10-11

  • 2019-10-09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0

  • 2023-02-19

  • 2022-06-19

  • 2019-09-23

  • 2021-09-17

  • 2023-02-18

  • 2019-09-21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8

  • 2022-11-26

  • 2021-11-08

  • 2019-09-23

蛙的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蛙的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蛙的读后感、2024蛙的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