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从报表看企业读后感 > 地图 > 从报表看企业读后感,2024从报表看企业读后感范文大全
从报表看企业读后感相关栏目
从报表看企业读后感热门栏目
从报表看企业读后感推荐
从报表看企业读后感

(共 6143 篇)

  • 1、 三体读后感:从宇宙看世界

    《三体》这本书由刘慈欣所著,是讲述关于地球的往事,对于喜欢文学,或是对地球感兴趣的小伙伴来说不失为一本好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这本书?读完有什么感悟?下面小编带来的是三体读后感:从宇宙看世界,大家一起来看看。

    2015年8月,《三体》获科幻小说界最高荣誉雨果奖,第一次将中国长篇科幻小说提升到了世界顶级水平。

    《三体》主要讲述了地球文明被远比我们先进的三体文明发现,三体文明随即展开长达数百年的远征,前来占领地球。最终冲突升级,两个文明的母星均被更先进的力量毁灭,只能漂泊宇宙的故事。

    小说一共分为三部,前两部描绘了战争来临前的三百年,主角命运和地球文明的变迁。第三部讲述了战争过后,面临随时到来的末日,人类文明的求生过程。

    从一个人的命运开始,到宇宙的命运结束,《三体》三部曲用80多万字,描绘了一幅横跨数百万年时间尺度的宇宙史诗。

    要说《三体》留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觉得可以用两个字概括:渺小。

    当无数科幻电影在极力描绘未来世界的美好图景时,《三体》则残忍地把幻想置入现实之中,用硬科幻的风格,描绘了宇宙的无情和黑暗。在宇宙的黑色大幕下,人类、文明甚至生命本身,都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

    在著名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有这样的情节:外星人在远古的地球上树立了一块黑色方碑。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无数次去测量这块方碑,但无论用多么先进的测量手段,这块方碑的三边比例,永远都是精确的9:4:1。外星文明用这样的方式,彰显自己的力量,同时嘲笑着人类智慧的微不足道。

    《三体》完美致敬了这个细思恐极的桥段。在战争前夕,三体文明向地球送来一个探测器水滴。人类马上发现即使用人类最精密的显微镜观察,水滴的表面依然是完美的镜面,无法找到一丝瑕疵。水滴的存在,已经远远超出了人类科学所能理解的范畴。不久之后,这个探测器就只身进入战场,仅仅利用冲撞的方式,就将人类准备了数百年的舰队撕成了碎片。

    黑色方碑也好,水滴也好,虽然都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但它们代表的巨大的未知却是实实在在的。纵观物理学的发展史,人类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然而同时出现的还有更多超出我们理解的东西,比如黑洞,比如暗物质。在宇宙这个命题面前,人类知道的或许比蚂蚁知道的并没有多多少。

    小说中描述了这样的一个场景:当人类文明的存亡危在旦夕的时候,人类开始为自己的文明建立坟墓,试图在宇宙中留下我们曾经存在过的痕迹。极具讽刺意义的是,人们突

  • 2、 从《共工战天帝》看反抗精神
    这两天,我读了《山海经》。书中记载了很多神、人、兽的奇异故事,在领略其奇异的同时,我更是被其中的一些精神深深吸引和打动,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共工怒触不周山”。 很多人,都认为共工和天帝的决斗时为了争夺帝位。其实,这对共工来说是不公平的。 天帝颛顼,是个残暴无道的昏庸之人。他残害百姓,任意妄为,害得人们没有了活路。在这个时候共工勇敢地站了出来,他要推翻天帝的残暴统治。 可是,共工只是一个小小的水神,没有人帮助他,也没有人响应他,他只能带着几个虾兵蟹将去挑战天帝。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无畏精神。 共工,不是争强好胜。他是为了给百姓一个安定的生活。只可惜,他的力量太小了。面对强大的对手,结果,共工的虾兵蟹将败下阵来。这时候,天帝让他投降。共工只要投降,也许还会有更好的将来。可是,共工没有这么做! 他想到了百姓,想到天帝的无道,他必须和天帝战斗到底!最终,共工撞向了不周山,与天帝同归于尽。这是多么伟大的反抗精神啊! 在生活中,当我们面对不公的时候,当我们遇到倚强凌弱的时候,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勇于反抗,只有这样邪恶才不会蔓延!

  • 3、 从《公羊传》看中国统一思想

    英国着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本文拟从《春秋公羊传》的视角切入,来谈一下中国的统一思想的经典根据。

    一、《春秋公羊传》出现的政治文化背景

    《春秋公羊传》最重要的思想是大一统,了解这一思想提出的政治和文化背景,我们才能体会大一统思想的历史合理性。从政治背景说,秦统一以前的大约500年时间,史书称之为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荒谬、最痛苦的一个时段。《春秋》一书中,二百四十二年之间,亡国五十二,弑君三十六。正如《周易文言》所说: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臣弑君、子弑父的人伦惨剧经常发生,人们见惯不惊,那不是很荒谬吗?再看战国时期的战争,《孟子离娄上》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中,人命如草,朝不保夕。秦国长期实行以战去战政策,最终灭六国,废分封,行郡县,建立起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由于秦王朝尚缺乏管理统一国家的经验,又以苛政峻刑治国,很快便被人民起义推翻了。汉朝立国,起初有过一个短暂的政治稳定时期,到了汉景帝时又发生同姓王七国叛乱,国家再次面临分裂混乱的危险。

    从文化背景说,当年孔子作《春秋》就是要鞭挞时代的荒谬,重新建立是非美丑的价值准则。孔子鲜明提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等主张,称赞尊王攘夷,试图挽救当时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战国时代诸子蜂起,孟子提出天下定于一,荀子提出四海之内若一家,其学术理论的直接政治目的就是要找到一条实现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道路。汉王朝继秦之后,吸取秦亡的教训,除了在政治上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外,也开始在文化上探求长治久安的政策。

    《春秋公羊传》的大一统思想正是在这样一种远近背景下形成的,它不只是对历史的发展方向所提出一种政治主张,同时也是对先秦儒家天下一统观念的精炼总结。孔子去世后,其后学传授《春秋》,公羊学派为重要的一派,其代表着作是《春秋公羊传》,书中内容在先秦时期口耳相传,至汉景帝时胡毋生等人将之着于竹帛。公羊学派在解释《春秋》时,开宗明义,提出大一统的理论。这里的大,意为尊大。大一统用现代汉语表达就是重视国家的统一。千百年来,这一思想对于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民族团结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大一统思想的内涵

    《公

  • 4、 从《围城》看钱钟书犀利之读书心得

    为心得体会栏目你提供围城读书心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钱钟书的代表作《围城》体现了钱钟书先生语言的“犀利”,《围城》书中所塑造的各个人物,方鸿渐、孙柔嘉、赵辛楣、苏文纨------除了唐晓芙尚有一点可爱之处外,其他人全部都该一棍子打死的,或奸诈、或小器、或无能、或吹嘘、或自恋、或淫荡、或难伺候、或讨人嫌,更多的是影响市容环卫的;不知是不是因为钱先生身上没有夸人的细胞,贬人的能耐却大长。

    这样的人物设定,从主角到配角到跑龙套的角色,几乎没有一个我们能从他身上学到东西的,读来何用?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恐怖”片段就是一个胖女人在给孩子抓虱子,钱先生把她的手指比喻成五条香肠,阅罢在下头皮发麻,顿时深切体会到洗头的重要,不知这是否正是钱先生对我们的循循善诱?如果说许多人喜欢钱先生就是因为我前面提到的语言的“犀利”,那么在我看来,“犀利”无异于“刻薄”。钱先生的比喻非常够味,但有些比喻实不得当,比如他竟然能将新人比喻为扒手,读者也只能佩服他的勇气了。

    说起刻薄,似乎也有一个人是以“刻薄”著称的

  • 5、 《会计报表分析》的读后感2000字

    会计报表分析是指以企业年末所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为基本依据,运用一系列相关分析指标,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并通过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种种原因,从而评价和判断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是否良好,并据此预测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和发展前景的一种管理活动。它从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和政府的角度为主体,对企业提供的同一财务报告进行多角度判断和分析,得到各自的信息。从而决定了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

    从投资者角度,投资者投资的主要目的是获利,因而他们会关注自己投资的风险与收益,如企业经营趋势,投资的风险,收益的稳定性如何,以及企业盈利能力大小;从企业债权人角度,则是关注企业到期债务清偿的能力或现金保证程度,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出现运营资金不足,则进行借贷,而债权人作出是否借贷的决策,则要通过了解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大小,进而为下步资金安排或筹借作出相关决策;企业经营管理者主要关注自己的经营管理水平,能否使企业经营走向另一个台阶,其次是企业的运营能力,能否合理运用资产并实现其保值增值,如资产的周转速度、获利能力。此外,经营管理者还关注企业的盈利和发展能力,企业有较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经营管理者则实现了自身价值;政府及财政、税收部门则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只有企业盈利了,赚了更多的钱,他们所缴纳的税金才更多。此外,企业的现金流量分析也不可省略,通过对企业一定时期内现金的流入、流出以及净流量的分析,了解现金流入的主要来源,现金流出的主要去向,现金净流量变化以及现金短缺状况,从而评价企业经营质量,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变动趋势,并且衡量企业未来偿债能力,可以防范和化解由负债所产生的财务风险。

    读了《会计报表分析》(财务会计类、工商管理类专业适用),也发现其中一些不足。1、在该本书中,对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明显有缺陷,销售净利率以营业收入作为基数进行计算,是一种产出与产出的比较,而没有对投入与产出进行相关比较,仅仅依靠这一指标有明显不足;2、稀释的每股收益计算有缺陷,应将所有可能影响因素都加入到普通股中去计算出每股收益,从而更为稳健地反映每股收益状况,而其计算公式为:稀释每股收益=某时期净利润/期末普通股股数,与 其定义有出处;3、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中,可以增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因素中,没有考虑现金净流量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影响;4、企业发展能力分析中

  • 6、 《顾名思义看报表》之读后感1500字

    最近在看一本叫做《顾名思义看报表》的书籍,虽然这是一本关于会计方面的书,给人的感觉或许会很枯燥乏味,了无生气,看了便会打瞌睡得那一种,但其实不然,对于像我们这种学习会计专业的学生,我觉得这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籍,它有别于其他一些会计类的专著和教材,该作者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将会计上的专业知识融汇到生活中的各种小事例中,让人一目了然,一看就知道是这么回事,顾名思义。在我看了这本书后,觉得会计对于我而言也没有那么陌生了,相反,我发觉会计这门学科它有自己的独特魅力,到现在才明白为什么从古到今会有这么多的学者潜心研究,细细琢磨,耗尽毕生的心血,或许就是因为它的这种势不可挡的魅力吧。

    该本书的作者名叫张春雪,中国注册会计师。看了这本书后,很欣赏该作者的语言,写法和思维,对于会计这门学科的理解他有着自己的独特的一套见解,很值得人称赞。在该本书中,他有写过这么一句话:会计不可怕,可怕的是您不懂。我觉得是很有点道理的,我们都是在经济社会上混的人,懂点会计知识多少是会有帮助的。比如做买卖的,要知道钱是怎么挣出来的,别让别人给蒙了,有点儿会计基础,这样才能挣跟多的钱。同时帮别人做买卖的,也要有点会计基础,这样才能量入为出控制成本事半功倍得到提拔。对于在证券市场上炒股票搞投资的,更要懂点会计知识了,否则看上市公司报告如看天书,怎么能发现大黑马?看看这些例子,还真是那么回事嘞。

    在该本书中,作者很少写到一些有关会计专著、会计教材中概念性的文字,或许作者也了解对于那些看专著犯困读教材糊涂的学生或朋友而言是毫无意义的,相反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前提下,通过举些生活中的小例子,再结合会计专业知识,这样便会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没有那么高深又便于理解,这对于新入门的学生是很有益处的,具有提前辅导的功效。同时该作者语言文字也是相当幽默风趣,通俗易懂。这一点从该书的目录中就会有所发现,文字如下所述:

    经济社会的必备素养懂点儿会计知识

    我的财产谁做主资产负债表及其附注

    钱不重要,重要的是赚钱的能力利润表

    流动性决定活着or死去现金流量表

    谁动了我的奶酪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真正的秘密可能在这儿呢会计报表附注

    资本运作有门道长期投资

    一加一等于几合并报表

    小的是美好的小企业会计制度

    从以上这些目录我们就可以看出该作者的语言风趣是相当了得的,同时也展示出了作者对于会计专业知识的熟能生巧,应用自如。再者,这样的语言文字和

  • 7、 《雷雨》读后感1000字——【从侍萍的悲惨遭遇看社会现实】

    《雷雨》,这部家喻户晓的话剧的问世,使曹禺先生开始了创作生活的第一步。

    《雷雨》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人物的性格冲突,曹禺笔下的人物都具有真实性。他们的每一言每一语都由人物的内心发出,而每一句话中,必然充满着个人的情绪色彩,符合他们的身份,性格特征。

    故事的根牢牢地系在30年前周朴园对侍萍(鲁妈)始乱终弃。那时的侍萍还是个天真美丽、贤慧的少女,在周公馆当下人,身份是卑微的,地位是下等的。可是周公馆的少爷却偏偏给了这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姑娘希望与幻想,她幼稚地违背道德与贞操为他生了两个儿子,无名无份,默默煎熬,像周朴园这般身份的人是不会把一个下人正式的娶进门的。当时的社会讲究的是门当户对,这也造就了无数桩构筑在金钱与利益之上的婚姻。

    也许侍萍很清楚这一点,但她只有最浅显的要求,哪怕当个妾也好,可是周朴园没有这么对她,在大年三十晚上,在侍萍生了第二个儿子才三天,周公馆把她逼进了漫天风雪中。手里抱着的,是危在旦夕的婴儿。这时的侍萍绝望到了极点,她更悔恨自己,恨自己的无知与幼稚,于是,她绝望地跳河自尽。故事发展到这里,很自然地让我想到《家》里的鸣凤,一样是大户人家的下人,一样博得少爷的爱,可结果都是同一条自杀的路。为什么?这也正让我们看到了旧社会封建家庭的没落与腐朽,社会制度的冷酷与自私,从她们身上,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当时中国家庭的、社会的罪恶。

    然而,侍萍的求死却没有如愿,这也注定她仍要在残酷的现实里挣扎,一个女人,带着个重病的孩子,流落他乡,孤苦无依。为了生活,她嫁过两次。干过各种杂活。可在当时的社会里,她遇人都不如意。是的,有钱有势的,对她不屑一顾;好人家又会嫌她的不清白。周朴园带给她的,是三十年无休止的痛苦与恨。

    故事在三十年后侍萍与周朴园的重逢中发展到了高潮。面对昔日的爱人与仇人,侍萍经历了痛苦的矛盾斗争最终勇敢地与他相认。她并不是用这种方式来敲诈他,面对周朴园搪塞打发的5000块钱支票,侍萍不屑一顾地撕个粉碎。也许她只是觉得“我三十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可是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她骨气与自尊,她表明身份,也许是出于一个母亲的爱子之心,想为门外候着的鲁大海争取说话的权利,也是了为见一见三十年未曾谋面的大儿子周萍。周朴园对于侍萍的出现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惊喜,他只有恐惧、担心、害怕,害怕自己一直以来苦经营的好名声会毁于一旦。那个时代的封建资产阶级的本性就是在这种虚伪的外表掩盖

  • 8、 《从历史看管理》读后感

    前不久去世的管理大师德鲁克把管理学定义为一门和医学、工程学一样的实用学科,它的中心不是知识和逻辑推理,而是解决实际问题,判断它的最高权威标准是成果。这说明,学习管理不是去背记那几个并不复杂的条条,而是学会在不同具体条件下的应用。管理学博士如果连自己的家也管理不好,管理学恐怕是白学了。管理学不仅仅是纸上谈兵,沙盘上打战。

    但是,这并不否认学习书本的重要性。人不可能事事亲历亲为,纸上谈谈兵,沙盘上打打战也是必要的。管理是复杂的,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知识,这就需要跨学科去学习,去读书。在这各种学科中,历史当然是缺不了的。这正是许倬云先生《从历史看管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的意义所在。

    许倬云先生是极有成就的历史学家,但他并不拘泥于史学家的考据和介绍,而是从历史中去思考管理和其他问题。

    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有哪些成功的管理经验,有哪些失败的教训,是一份极为丰富的遗产。可惜到现在为止,从管理的角度来总结这一份遗产的并不多。这正是许先生《从历史看管理》的珍贵之处。

    许先生从中国几千年历史的演变总结出,任何组织,无论国家还是企业,都是一个系统。一个系统内包括了不同单位,要使这个系统协调一致并有效率,就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在战略层次上如何处理各个单位之间,尤其是总部和下属分部之间的关系,这是组织架构问题。二是用什么方式来实现上层对下层的控制、执行和监督。三是如何用人,选用什么人去执行各种不同管理职能。

    中国历史上的组织架构分多种,各有不同的现在对应模式。其中包括:一是封建制度,它相当于现代麦当劳之类的连锁网络模式,这是一种系统内各单位的松弛型联系。二是秦朝以来的郡县制度,相当于今天的树型网络,即总部下面有不独立的分公司。这种架构下分公司有可能独立。

  • 9、 从《围城》看社会
    从《围城》发表以来,就有好多人对方鸿渐提出不同的看法。有的报道说,方鸿渐就是作者的化身,甚至有的人还怀疑作者的博士学位是否也是虚构的。但无论如何,方鸿渐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这句话是无容置疑的。但正因为他是知识分子,而且是那种带着玩世的态度处世又有点良心的知识分子,才构成了他一生的第一圈“围城”。方鸿渐是有点虚荣的,有点玩世不恭的,但是,他又并不像辛楣一样有真才实学,也不像韩学愈等人一样完全昧着良心。他希望做个大人物,这样的性格,似乎就决定了他的一生。

    方鸿渐的第二圈“围城”就是给他带来多灾多难的假学位。方鸿渐到底是个知识分子,在买假文凭之前,他也问问良心,他为自己起了最好的籍口:“父亲是科举中人,要看‘报条’,丈人是商人,要看契据。”如果方鸿渐玩世能够彻底点那也好,可是他没有像韩学愈一样将他的假文凭发扬光大。以他自己的口气,就是“说了谎话,还要讲良心。”说谎就说谎嘛,讲了良心这谎话就变得不伦不类了。既然讲良心,就干脆别买学位了。既然都不讲良心了,就干脆把学位发扬光大吧?害得自己当个副教授忍气吞声的,两头不着岸。

    方鸿渐一生的第三圈“围城”,我想没有人会反对,是他在处理感情问题时候的玩世态度。苏文纨在归国的轮船上就表现出对方的爱慕了。可是方并没有表达什么。到后来鸿渐的博士学位闹笑话之时,本来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苏文纨一点就会破。苏博士不点破,这摆明白了,是因为爱。可是方鸿渐还一头栽下去,当起了一个爱慕苏小姐的角色,与赵辛楣争风吃醋,甚至在月亮底下“一吻定江山”,这都不无是他自己的错误。他以为玩世无所谓,但却不知道是他自己破坏了自己与唐小姐本应美好的感情,流落到三闾大学里去。与孙小姐完婚一起到上海打工后,他是被生活所迫,才抛弃了玩世的态度,如他自己所说:

    撒谎往往是高兴快乐的流露,也算得一种创造,好比小孩子游戏里的自骗自。一个人身心舒畅,精力充溢,会不把顽强的事实放在眼里,觉得有本领跟现状开玩笑。真到忧患穷困的时候,人穷智短,谎话都讲不好的。

    这岂不悲哉?

    也许从第一圈“围城”建立时,就决定了会有第二圈围城,就决定了会有第三圈围城了。在那个到处是“小人物”的时代,做个大人物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耐的。方就绝对没有。可是他还是希望做个大人物,买文凭时,希望自己能够使家翁感觉光耀门楣;买了文凭,又觉得有损道德;甚至最后娶了孙柔嘉了,还要计较计较她的姨妈给他工作,使他失尊严……

  • 10、 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读后感

    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读后感(一)

    幸福其实很简单

    熊燕

    幸福是什么?也许常常会有人问到这么一个问题,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都会因人而异、因境而变。幸福在家,是父母嘴里的唠叨;幸福在外,是困难之时朋友的出手相助;幸福在单位,是领导认可的眼神与微笑…幸福就在身边,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是表现的感觉与形式不同。

    翻看市政公用报,发现董事长推荐的一本好书《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便买来阅读,里面寓意深刻的词语与朴实无华的语句让我对其才生共鸣,每页都详细介绍说明什么是幸福企业,如何成为最好的企业。在当今繁华都市、灯红酒绿、如火如荼的市场竞争激烈下,让企业家们倍感压力。最近几年,各大媒体新闻报纸都报道过,某企业倒闭、某企业老板跳楼,某员工集体罢工等等类似事件屡见不鲜、司空见惯。顿时让人觉得毛骨悚然,心生疑惑,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怎么就一点安全感与幸福感都没有了呢?让我们如何应对一个这样危机重重的社会?

    这本书里面主要的观点是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对,说的很对,怎么才能变成幸福的企业?个人认为,只有幸福的员工才能造就幸福的企业,后才能变成最好的企业。如今新商业时代,幸福力才是企业核心的竞争力,也必将成为企业竞争的主流。员工幸福如何有,从何来?简单说是物质加精神。一个企业拥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人性化的思想管理,让人信服的企业宗旨理念,良好物质工资待遇,让员工觉得可靠,就能感觉到幸福,感觉到大家庭的幸福,便能全心全意、同甘共苦、"誓死效终"于这样的企业,为这样的企业添砖加瓦、献计献策。

    回过头来说说自己,问问自己,幸福么?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回家便能听到咿呀学语的宝宝喊妈妈,饭桌上能吃到可口美味的菜肴,总能听到虚寒问暖的问候,经常得到领导的认可与夸奖,这些都是简单而又幸福的体现。我很知足,知足者常乐,所以我很幸福。在单位我是一名幸福的员工,怎么说呢?因为有了一个幸福的团队,才会有幸福的大"家".我是南水的一名员工,更是长堎营业处的一份子,我们营业处始终都提倡着一个口号---"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全处上上下下一百来号人,开心的工作,和谐的相处、融洽的氛围等等因素造就幸福的指数飚升,功不可没的便是有个"开诚布公"、"推心置腹"、"设身处地"的管理者。工作上,他是领导,给予我们最大的的帮助与建议、认可与激励;生活上,他是大哥,主动与我们沟通交流,从不摆领导架子,与我们欢生笑语,打成一片。在

  • 2023-04-05

  • 2019-10-24

  • 2023-02-02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09-28

  • 2019-10-09

  • 2023-02-04

  • 2019-10-28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0-20

  • 2019-09-28

  • 2019-10-28

  • 2019-10-24

  • 2019-09-28

  • 2019-09-19

  • 2019-09-28

  • 2019-10-09

  • 2019-10-17

  • 2019-10-29

  • 2019-09-21

  • 2021-07-24

  • 2021-09-07

  • 2019-10-17

  • 2021-07-14

  • 2019-10-11

  • 2019-09-28

  • 2019-10-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10-19

从报表看企业读后感
从报表看企业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从报表看企业读后感,从报表看企业读后感大全,从报表看企业读后感2024,更多从报表看企业读后感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