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企业家自传读后感 > 地图 > 企业家自传读后感,2024企业家自传读后感范文
企业家自传读后感相关栏目
企业家自传读后感热门栏目
企业家自传读后感推荐
企业家自传读后感

(共 577 篇)

  • 1、 《加尔文与商业》读书笔记:造物主、创新力与企业家精神

    造物主、创新力与企业家精神

    301,人类的独特性之一,便是被专门挑出来按照上帝的形象来创造。受造成上帝的形象,必定意味着人有能力创造事物。人既然是按上帝的形象被造,就能够使无形的东西变为有形;人类能够通过辛勤劳动,将无用的事物转变为非常有用的事物。这种能力不仅赋予人类技艺方面的尊严,而且使得人类得以利用受造物创造财富,改善生活;

    302,企业家的行为是其创造力的表现。上帝显然无意让人类接受这个世界、并仅仅保持世界的原初状态。他希望人类改善他原初赋予的事物。亚当斯密这样说:人人拥有的财产就是他自己的劳动,因为劳动是所有其他财产的最初根基,所以是最圣洁,最神圣的。;

    303 ,人类与其创造者一样,也具有创造能力;人类在创造事物时,整个创造过程创造出的财富常常成倍增长;

    304,(创造行为往往要付出成本,因此需要知识产权和专利权保护),最理想的情况是营造一个经济、法律、文化环境,这种环境鼓励创造,重视创造,保护创造所得的利益和回报,让市场对创造的方法是否正当和有效做出判断。为了保护商业创造者,必须建立一套适当的法律制度,而承认专利权、智力财产以及财产权的司法制度则是最重要的保护方式;

    306, 人类与其创造者一样,也具有创造能力;人类在创造事物时,整个创造过程创造出的财富常常成倍增长;

    307,清醒的加尔文主义者需要认识到,必须保护商业创造者及其所创造的财富免受集权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抨击,而不论这种抨击是来自国有经济、不起作用的法律制度,或来自文化倾向。

  • 2、 企业家观十九大开幕式后的感想
    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心潮澎湃。报告不仅高屋建瓴、气势磅礴,而且新思想振奋人心,新提法令人耳目一新,具体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是令人自豪。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新目标和新征程。其中一个重大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明确了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给世界上那些既要发展又要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自豪。 二是很受鼓舞。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万达四次转型的方向和十九大精神是一致的。从住宅地产到商业地产,从单一房地产转向商业地产再到文化旅游综合性企业。万达的商业、电影、旅游、体育、健康、儿童娱乐等,无不和人民美好生活息息相关。这更坚定了万达的转型升级的信心。 三是非常激动。“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被写进十九大报告。“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作为一个企业家深受鼓舞。首先要做好企业,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贡献,然后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要共创财富公益社会。万达将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用企业的发展创造就业岗位、诚实纳税,践行社会责任,坚持做好精准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了金融业发展的方向与目标。金融业要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要着力防范系统性风险,守住不发生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这些讲话为中国平安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清晰的路径和重要的方向。

    扎实服务实体经济。长期以来中国平安通过旗下的保险、银行、信托、证券及资管等业务,源源不断将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坚持保险“姓”保,保险资金投资实体经济余额超过1100亿元。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柱产业升级改造,协议金额超过2万亿元。未来,我们仍将紧密服务实体经济、社会民生、支持国家重大战略,站在更高层次上履行自身职责和使命。

    防范金融风险放在首要位置。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平安已构建了一套符合国际最高标准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521”风控体系,该体系让中国平安拥有比经营单一业务的金融机构更

  • 3、 《企业家文化》读后感1000字

    《企业"家"文化》读后感1000字

    尧连生

    本书中主要体现的是"家",家,是一束阳光,可以融化心坎上的冰雪寒霜;是一盏明灯,为夜行人照亮晚归的路程;是温馨的港湾,遮挡人生风风雨雨;是一潭清澈的溪水,洗涤繁杂的世事,回归安静的心灵;家是孤雁向往的巢,船舶停靠的岸,落叶回归的根。我们琴行是一个放大了的家庭,是社会构成的细胞。琴行中有了"家"的温馨,就可以把琴行和老师紧密连结在一起,老师在企业中找到了家的幸福感、归属感,就能像对待兄弟姐妹一样对待同事,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团结一心,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就能把琴行的事情当做自家的事情去对待,把琴行的荣誉当成自家的荣誉去珍惜。

    "以琴行为家,视同事为亲人"

    我们琴行这个大家庭中,就是一个大的"团队",要想让这个团队能够思想统一、齐心协力,充分发挥出团队精神,就需要我们每一位员工在集体利益面前放弃自己的个人利益和个人主义,磨去自己的棱角,积极地投入到团队之中,在团队中进一步地改造自我、完善自我和提高自我。当然,在"团队"这个大家庭中,团队又要给教职员工提供一个宽松、向上的环境和氛围,给教职员工提供一个得以施展自己的风采和才华的平台,因为教职员工是琴行的主人,是我们琴行得以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给教职员工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才能在教职员工的思想和内心深处,让他们深刻地感受到"以琴行为家"的深刻内涵,才能真正地把琴行当做自己的家去管理、去经营,如果每名员工都能够这样地"以琴行为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地发挥个人的潜能,履职尽责、好好教学,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和每一个学生,那"家"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才会得以成效。在琴行的发展的进程中,团队的协作精神是至为重要的,:"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团结可以使一个团队更加坚强,团结也可以使一个团队更加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

    总之,在琴行"家文化"建设中,我们琴行已初步具备"家文化"的感觉,"家"的强大和兴衰取决于我们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老师与教务老师、店校长要充分发挥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权利,与企业共进取、同兴衰,真正"以琴行为家",作为自己,也更要从中起到表率作用,视大家为兄弟姐妹,只有琴行大家庭建设好了,我们教职员工自己的小家才会过得更好。这样我们的琴行才会焕发一新,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在未来的发展过

  • 4、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读后感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读后感(一)

    硅谷成功的故事在某种程度上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涂上了一些神秘的色彩,似乎创新创业是和高科技、技术人才有着某种血缘的关系的,是一般人可望不可即的。而德鲁克先生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通过其基于大量的管理咨询实践的多年观察和思考,将蒙在创新和创业之上的那层神秘面纱揭开了。创新是有着极其丰富含义的概念,基于高科技的创新其实仅仅是创新的一种变形形式而已。更大的层面上的创新是对市场以及客户需求的满足。而对市场以及客户需求的满足这一核心则有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无穷无尽。无论是商业模式的构成,还是新的产品以及服务的构建,亦或是在这些基础又再衍生出去的子模式、子产品和子服务,都是创新这一汪洋大海中的炫目之处。从这来看,创新不是任何一个人或者国家的专属品,创新属于每一个围绕去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并对资源进行更加有效整合这一理念的任何人。德鲁克先生提出的基于这一精髓的未来之创业社会遇见也是和波普尔的开放社会之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未来之社会,每一个个体都不再是泰勒眼中的无知觉和意识的机器,与之完全相反的是:每一个个体的意识、能动性以及精神都成为了未来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原动力。所谓的未来之创业社会(entrepreneural society)是一个基于每个人充分发展的社会。每一个个体都是社会组织这一机体中的充满活力的细胞,很难想象一个大部分细胞都是僵死缺乏活力的机体能够顺利地进行新陈代谢,并茁壮成长。对于这样一个entrepreneural society创新是植根于每一个与市场和客户需求紧密联系的个体之中的。只有以这一视角去观察这个社会,并给每一个细胞适宜的土壤,创新才会应运而生。舍此而去空谈创新无异于缘木求鱼。进一步来看,企业家精神也是由此衍生出来,加之不断地进行实践试错,最终才能以企业的形式出现在社会的大循环之中。正如德鲁克先生所言:企业家离不开大量的实践,离不开持续地学习。缺乏实践和大量学习的企业家只会成为空想家和臆想家。这是对我们每一个有志于成为企业家的学习者提供的至理名言。

    说到这,德鲁克先生学说和几十年以来努力之价值也体现了出来。在他选择以管理咨询为终身之事业之处,他就坚信管理是一门实践的学问,是可以去学习和传播的。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德鲁克先生数十年如一日地去传播管理之实质和精髓。让更多的人明了晰管理、创新等都是与我们这个社会以及人性

  • 5、 《100位企业家给家长的忠告》读后感1500字

    一顿这样的午饭——《100位企业家给家长的忠告》读后感1500字范文:

    现在的00后,单身孩子占绝大多数,社会物质的丰富和家长成员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呵护,无意中对孩子的爱,成了溺爱。读了《100位企业家给家长的忠告》其中一位企业家,中宝实业集团的董事长吴良定,谈到”让孩子学会自立”我十分有同感。

    因为工作的原因,孩子在小学阶段基本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我和孩子见面时间一个月就是月底和月初,时间很短,在初一的时候,我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孩子的自立方面较差。菜怎么洗,怎么切菜,怎么炒一个菜,束手无策,如果这样下去,没有父母亲在身边生活自理都成了问题。

    我们的下一代,不能靠方便面,靠外卖生活一辈子。所以我开始教儿子一些简单的做饭技能。

    星期六,我们商量今天由儿子安排中午饭的菜品,以及做饭。平时都是菜做好了,只管吃饭的儿子,今天先是蒙圈了。我看他囧相,不知所措,开口就说“今天喊外卖”,“今天我们外面去吃”。我鼓励他说,我们自己做的比外卖的香。我们共同来完成。他还是没有底气的答应了。

    我们来到菜市场,琳琅满目的菜品,他先拿不准主意买什么菜,我先不发表意见,由他自己决定,东看看,西看看,他还是有主意,自己决定了,买了排骨,瘦肉,芹菜,土豆,西红柿。我内心还是担心他会乱买,买菜还是很有自己主见。

    11点,我们开始共同合作,洗菜时,他不知道芹菜叶子怎么处理,还以为叶子和菜茎一起炒肉。后来知道将叶子和芹菜茎分开清洗。处理土豆皮,也有讲究,他看着我示范后,自己动手,第一个土豆皮处理时,土豆处理得坑坑洼洼的,很是难看,第二个,第三个,逐渐顺手了,速度也快了。我问他有什么感想时,他说:“看着简单,实际还是要做,才做得好”

    切菜也有讲究,我示范芹菜长短基本一致,他一看,就明白,实际切时,长短相差挺大,不过还不难,难的还是,瘦肉怎么变成瘦肉丝。我说:“肉丝这个,我不示范,你看看自己可以变成肉丝吗”,他挺自信的说“我肯定可以”。他先是将肉均分切开。其中一块不断分小,切成肉丁了。读书笔记我嘿嘿一笑,说:“你心中想变成肉丝,结果变成肉丁了”。经过示范后,另外的肉,他顺利的切成了,大小虽然不是怎么均匀的肉丝,但是他自己说了一句“切肉还有点像做数学题,不能着急,应该想好怎么先变成大片的肉,再切肉丝”,还补充了一句。“做饭真不简单。切菜还比一些数学计算题,不好对付。”

    快11:30了。

  • 6、 读《10位标杆企业家的创业足迹》有感
    读《10位标杆企业家的创业足迹》有感南京市汉江路小学 六(一)班 吴沁宇《10位标杆企业家的创业足迹》从不同的角度写了十位标杆企业家的创业足迹,以稳诚勇智,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而给我留下影响最深的是中国乡镇企业上市“第一人”——鲁冠球。 鲁冠球相貌普通,却有聪明的大脑和坚韧的性格。由于一次招工,他实现了自己的工人梦并对机械工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好景不长,鲁冠球又回到了农村。回到宁围后,他开始了他的追梦路程。从农民到工人,再从工人到农民,再从农民到创业者,鲁冠球几经起伏却始终没有倒下。鲁冠球一生有两个特点最明显,也最为闪耀——一是勤,二是稳。这是文中的一句话,他的勤在于收购时和他的同伴们骑着自行车,在杭州的大街小巷中收购废钢铁,再用人力一点点儿地拖回厂房,他的稳在于做每件事都非常小心谨慎,在稳中求进。不过也应该看到,鲁冠球并不是一味地只追求稳健,他是个勇于锐意创新,不断突破自我的人,拥有敏锐的眼光和坐观全局的洞察力,只不过在行动上总是三思而为,考虑周全。企业家虽然与我们没有什么太大的关联,但是他们成功的秘诀对我们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作用。就说说学习吧,爱因斯坦曾说过“成功等于99%的努力加1%的灵感”。首先,你要认真地去面对它,要多思考,其次,我们需要不停地钻研它,想方设法地让答案更完美,让题目更严谨,最后,我们要有创新的精神,多询问身边的老师或朋友。一个“甲子”,一个轮回。中华儿女生生不息,继往开来。改革还会继续,风险和曲折依然潜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鼓足勇气,一路向前!

  • 7、 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京瓷哲学读后感500字

    在阅读时我们能够全身心的进入书中的那个世界,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作者钟放在《稻盛和夫经营哲学》描述了这样的情节,读了以后让人眼前一亮。有了想法和感触,为了不让它遗忘,最好是写一篇读书心得。怎么写《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的读后感呢?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京瓷哲学读后感5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京瓷哲学读后感500字(篇一)

    偶看完《干法》,体会到一点感悟,诉诸笔端,自娱一下。

    成功三要素

    干法这本书,我是一口气读完的。看的出来,稻盛前辈写书很用心,跟目前充斥在市面上的那些所谓的成功学之类东拼西凑的货色完全不同。说实话,这本书给我的震惊着实不轻,之前我只是听说过他,没想到他居然是这样强悍,这样恐怖。稻盛和夫可以说是白手起家,自己创建的两家企业都是在极为强大的竞争对手压迫下顽强地存活下来,慢慢发展壮大并成为业内难以企及的高峰存在的。稻盛哲学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多花点时间研究,探索和学习,我从此书中获得一点心得体会,现在分享出来,不是很拿得出手,希望大家不要嫌弃。看完这本书,我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

    如果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做出一点成绩,有三点要素必不可少:

    第一,热爱自己的工作

    干法上说,如果想做好自己的工作,首先要喜欢自己的工作、如果不行,就强制喜欢上自己的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全部潜力。没错,这一点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领会。在这个世界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们如果想获得别人的认可,创造价值,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必须强制自己喜欢上自己的工作,因为只有喜欢,才会用心,只有用心,才有可能成事。而稻盛和夫在这方面就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在松风工业的工作他一开始并不喜欢,也矛盾了很久,曾想过甩手走人,可是自从意识到自己正在做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事业后,他改变了心态,变得积极,变得坚定,眼睛里全是产品,心里想的全是技术,日夜与火炉和铁锅为伴,吃睡都在实验室,于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办公条件极为简陋的前提下他居然用创新的土方法成功制作出了世界领先的陶瓷材料,掌握了这一举世瞩目的新技术。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如果不是出于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他不会投入如此多的精力和心血,如果我们也能像他一样,对自己的工作无比用心,相信没有任何工作做不好。我们的大脑是个沉睡的巨人,常人一般只用了大脑的2%-5%

  • 8、 读德鲁克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心得体会

    前言:读后感的内容,来源于我们对书记的领悟,因此,小编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读后感,供大家学习阅读!

    读德鲁克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心得体会

    近期,读完德鲁克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

    我曾经看过不少有关创新方面的书籍,此书一览,其它的书基本上就不必再看了。经典的价值就在于此。

    此书的逻辑十分清晰。德鲁克先详细介绍了创新机遇的七个来源,包括三个内部来源,四个外部来源;然后,德鲁克阐述了在新企业、服务机构及现存企业中,如何实践企业家精神,也就是如何构建良好的创新管理机制;最后,德鲁克为我们指导了实施创新的战略方法,如孤注一掷,攻其软肋等。

    创新一词,遍地开花。什么人都在说,我们要创新,但是,究竟什么是创新呢?恐怕一时半会多数人无法出口。

    创新无疑意味着变化,但又不等同于变化。只有这个变化,在同等资源、同等条件下,产生更多的利益,也即,同样的投入,更多的产出。唯其如此,变化才能称为创新。

    对于创新,还有经常犯的错误,就是把创新单纯理解为高科技创新。在此书中,德鲁克把创新清晰地定义为七个来源,三个内部来源:意外事件、不协调的事件及程序需要;四个外部来源:产业和市场结构、人口统计数据、认知的变化及新知识(也即高科技)。可见,高科技只是创新中的一种。德鲁克的理解,创新是一个经济或社会名词,而非科技名词。内部创新比外部创新风险低、成功率高,高科技创新在所有创新中风险最高、成功率最低,主要原因在于高科技的接受时间比较长、需要形成配套产业,当然,如果成功了,高科技创新带来的心理成就感最大,企业也会占据行业的龙头地位。

    描写此书,总结成几句话。

    其一,拥抱变化。可从二个方面来理解。一、变化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就近看,手机行业就如此。10年前,在手机行业兴起时,诺基亚成功抓住机遇,风光无限,全球市场份额在50%以上,而近几年,特别是在iphone出世后,诺基亚败退,江山不断被吞噬,如今已被苹果超越,不得不转向wp7平台,以图东山再起。原因也很明了,客户在得到基本的通讯功能后,更加追求手机的体验感、个性化和智能化,这就是客户在使用手机后产生的变化,而诺基亚没有及时迎接变化,迟迟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导致败退。二、主动拥抱变化。还是谈手机。最近新闻,htc老板成功登顶台湾首富,其新增的财富,很大部分在于这几年htc手机的蓬勃发展。我们知道,早在5、6年前,htc就已经推出智能手机,吸引了不少爱

  • 9、 员工有志于成为企业家必读请给我结果随笔分享

    书虽然是死物,但是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我,丰富我们的生活,阅读《请给我结果》后,我对作者姜汝祥的想法更加了解,心中感触颇多,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书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如何写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请给我结果》读后感呢?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员工有志于成为企业家必读请给我结果随笔分享”,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员工有志于成为企业家必读请给我结果随笔分享(篇一)

    近日拜读姜汝祥博士的《请给我结果》一书,书中结合大量寓言、故事和案例深入浅出的阐述了很多极富价值的有关执行力的指导,如醍醐灌顶、受教非浅,使我对工作方法与态度进行了审视,也产生了很多感悟与全新的认识。

    企业是依靠结果生存的,提供结果是员工的底线,只有在取得良好的结果才能实现企业价值, 在完成任务≠结果的不等式中阐明了:真正有意义上的执行,是做结果,而不是完结的执行过程,没有结果的执行过程等于无用功。无用功=零价值。我们应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把眼光停留在结果上,不能把心态局限在公司给自己的回报上,这样不能够帮你改变现状。要把眼光放在创造结果上,要把心态放在如何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上。有了这种心态命运就从此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主观上,任务与结果,是被动与主动的执行态度,任务是被动的执行过程,而结果是主动的执行创造。两种不同的态度决定了执行效率的不同。做任务是被动、消极的;做结果是积极、主动的。态度决定行动,行动确立结果。我们需要一个"一定要实现"的决心。

    以结果为导向的执行,要求有明确的执行方向、目标,而推导执行过程方法、思路,过程;是一种倒金字塔的执行方式,这种方式并不是对执行过程的忽略,恰恰相反是对执行过程更高的要求,要求科学、合理,有效的高质量执行过程,从而确保结果的实现,避免执行假象。从这个意义讲,追求结果,更强调了执行过程的重要性。

    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当我们期盼成功到来时,我们要学会面对失败。既然失败是成功之母,要获得成功,那就先拥抱失败吧。成功是我们每个人的目标,但是事实上,没有永远的成功,人不可能不失败,失败是所有人都无法回避的。我们要有能够把失败转化为成功的能力。拿出勇气,善待失败,为了成功,决不放弃。

    张瑞敏说过“什么是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干千百遍做对,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容易?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认真地做好,就是不容易。”正如书中结尾所说,阅读《请给我结

  • 10、 日本知名企业家稻和盛夫经营哲学读后感分享

    读书对于我们来讲,是一辈子不间断的事情。在阅读了《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为了加深印象,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心中感受写出来。怎么才能避免将《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读后感写的如同流水账一样呢?以下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日本知名企业家稻和盛夫经营哲学读后感分享”,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日本知名企业家稻和盛夫经营哲学读后感分享(篇一)

    通过看这本书,也让我化解了内心的一种焦虑情绪,让浮躁的心变得沉静起来。此前我一直担心自己转换行业,进入兴趣的行业是否能够成功。这种担忧与焦虑使我左右摇摆,徘徊不前。但是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我肯付出努力,甚至付出超出任何人的努力,那么我一定会有所收获。只要我选择的方向与宇宙的意志相一致,只要我的内心保存着善念。想到这些,我不再为未来能否养活自己感到担忧,不再为自己可能比周围的同学落后很多而焦虑。因为我知道,只要全力以赴的工作,就一定能够收获幸福!工作,蕴藏着美好人生的一切元素!

    除了强调全力以赴的投入工作,我还看到一个富有智慧的稻盛和夫。他的智慧表现在他对每一天的态度。即便建立了如此庞大的公司,他仍旧不刻意为公司定立5年或者10年等长期目标。而他更重视的是尽全力投入当天,当今天很好的投入以后,第二天自然到来,再继续以全然的热情投入其中。因为,当计划没有实现时,一个人难免产生消极的情绪,而竭尽全力于今天,则更容易让人创造奇迹,让人感受到幸福与喜悦。这种活在当下的思想,让人容易体验到快乐!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一句古话: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句话里暗含着太多的哲理。当一个人做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时候,无私的精神更容易从他身上得到展现。而不问收获,同时也是一种最佳的放任思想,只问耕耘,则是最佳的吸引状态。这可以说是深刻的融合了吸引定律的思想精华。不问收获,不等同于不要收获,而是相信收获会自然而然的获得。就如我渴望从事自己觉得有意义的工作,但是却又担心这样会挣不到钱,养活不了自己,但是牢记这句话,使我相信,只要我勤肯的付出努力,就会获得巨大的回报。我突然意识到,过去自己有太多的限制性信念,尤其是关于工作与成就。我意识到性格存在的不足后,总是觉得以我现有的这种性格,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无法获得巨大的成功,但是看到这里,我突然明白,无论此刻我存在多少问题,但只要

  • 2022-04-29

  • 2019-10-29

  • 2019-10-24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09-28

  • 2019-10-09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10-28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0-20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10-19

  • 2019-09-28

  • 2019-10-28

  • 2019-10-24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28

  • 2019-09-28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17

企业家自传读后感
企业家自传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企业家自传读后感,2024企业家自传读后感,教您怎么写企业家自传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