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关于个人责任读后感 > 地图 > 关于个人责任读后感

关于个人责任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09-28 来源:互联网

关于企业个人职责读后感。

“活到老学到老”,可见读书是我们一辈子的事。在我们上学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书籍作品。阅读过一本书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书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一篇优秀的作品读书笔记是怎么写的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关于企业个人职责读后感》,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篇一:关于企业个人职责读后感

我们单位为员工购置了几本书,读了以后让我感触颇深。其中一本叫《员工与企业的关系》书中着重阐述了一个崭新的、现代企业的管理思想:以员工与企业的关系为主线,说明了企业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关系。这本书我是一口气读完的,我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让我明白了自己和企业的关系,也为自己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正确树立提供了帮助,使我受益匪浅,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爱岗敬业的职业人士。

企业给了员工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任何一个岗位都肩负着一定的责任。责任并不仅仅停留在嘴巴上,无论多么完美的表达都不如在实践中做件有责任的事更有意义。真正有责任感的人能够经得起任何实践的考验。每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要认清责任、履行职责,不能充分履行职责的人也不可能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身为企业的一员,不管在哪个岗位都担负着一定的责任。因此,在碰到困难时要勇于去面对,而不是逃避;只有这样,你才能在工作中锻炼自己,才能在工作中提升自己。

我们应该明白企业存在的原因就是我们企业的每名员工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走到一起,成为了一个合作的集体。在实现理想的路上可以乘风破浪,顺利地达到理想的彼岸。在这场旅行中需要我们这条船上的每一个人团结一致、同舟共济。在这条船上,没有所谓的领导和员工之间的对立问题,只有分工的不同。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希望企业这条船可以达到理想的彼岸,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不管我们的职位如何,不管我们的分工如何,我们所做的事情都要为企业负责其实这也是对我们每个人自己负责。

我们所在的企业在我们的人生中就是一道风景,我们应该做的是保持一份好的心情,在实现企业与自身价值的同时体会美好的人生。企业对于我们来说,它为我们提供了起码的物质保障是我们生存的依靠。当我们衣食无忧时,我们就会重视自身价值的体现。在自然界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决定了一个弱小的个体在社会的旋涡中必将被吞灭;唯有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寄托于一个集体,才能实现一个集体的理想;从而间接地实现个人理想。从这个方面来看,企业为我们实现梦想体现价值提供了平台。

我们应该具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心态是一个人真诚待人的表现,也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巨大的收益。每个人的一生中都要经历一段刻骨铭心的航程——在风平浪静或是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一条或大或小的船载着你和其他一些同道的人执着地前行,你不是这艘船上的舵手,就是一名船员。船的命运就是你的未来,船的方向亦是你的人生。船在水面上时浮时沉,需要舵手与船员的操纵与掌控; 船在风浪里时进时退,关键在于舵手与船员能否给予它足够的动力。一个企业要想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就要团结、协作、具有凝聚力与创造力。所以在一个企业里,无论是领导还是员工,企业可以促使我们思想往一处想,劲往一处用,满载船员的大船就会勇往直前、扬帆远航。

综上所述,通过对《员工与企业的关系》的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正视自己的工作,不轻视企业也不轻视自己的工作,不管任何时候都把企业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对工作敬业负责,对企业忠诚坚贞,拥有团队精神、融入团队、善于协作、遇事积极主动,自动自发地工作;懂得在工作中注重细节,明白工作中无小事;想着把工作做得更好,甚至做到最好从不找借口推卸责任,能够贯彻执行上级交待的任务,工作上遇到困难会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剔除依赖思想,时刻不忘为企业提供好的建议,时刻想到自己是和企业共命运的人。

总之,企业和你的关系就是“一荣俱荣“是你选择了这家企业还是这家企业选择了你,你既然成为了这家作为企业的员工,就应该时时刻刻竭尽全力为企业作贡献,所谓“一荣俱荣┮凰鹁闼稹庇肫笠倒裁运。

篇二:关于企业个人职责读后感

首先很荣幸我能来到贵公司,并且成为邯郸市路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的一员。我觉得任何一家单位的管理规章制度不仅是这个单位综合素质和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该公司的企业文化的缩写。

我公司的公司机关管理若干规定从总则、各部门职责、职工待遇、上下班制度、外出出差补助标准、环境卫生、办公效率和劳动纪律九大项内容进行阐述,条框清晰、内容明确。

根据我个人的工作经验及个人想法我想做出几点补充:

1、驻地监理人员都写监理施工日志,机关的员工最好也应该做好工作日志,记录本日的工作内容以及近两天的工作计划,这样每位员工都能做到工作有计划有安排。

2、就是希望公司能注重新员工的培养以及老员工的培训学习,定期组织或参加一些有关行业的培训会,增加公司员工的综合技能,更能为公司效力。

3、公司的奖惩制度只体现出罚,是否应增加一些奖励制度,从而督促激励员工更好更高质量的完成工作。

4、个人觉得公司的企业文化方面觉的重视有点欠缺,比如每月可以上报一些精彩文章,不论是有关工地或是生活中的内容,评选出优秀的刊登到公司网站(或内部报刊)上,也是企业精神的体现,对选中的文章作者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奖励,从而促进公司文化的宣传与推进。

篇三:关于企业个人职责读后感

人生如戏,有喜有悲;商场如战场,有胜有负。然而悲剧总让我们拥有,惨败总让我们承受。无数个日夜,我们不止一次的苦苦追寻。同样的开始,不同的结局,是性格决定命运?或是细节决定成败?两者皆有,但都不是最终的答案。观念,观念决定人的命运,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从学生时代走来,刚进入工作岗位,很多人都把工资当成了他们的目标,却把工作当成了他们无聊的消磨。刚到项目部时,我承认我也是如此,我觉得工作是无趣的,没有挑战性的,并且没有休息日和节假日,让人无法接受。我消极的对待每天的工作。可没几天我整个人就像血管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一样,“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来经营。不管工作看起来如何卑微,都不要对自己的工作表示轻视和厌恶。看低自己的工作,最终也会遭到别人的轻视。”人可以不伟大,但是不能没有责任心,没有责任心的人是一事无成的。

一、为自己工作

人生来就是为了工作,工作占据了我们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工作有如运转自如的人生转轴,每一根弦都操纵着你的人生轴心,影响着人的一生。

自己的人生自己策划,自己的命运自己把握。只要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工作,就不必介意别人的说法。命运就在自己手中,握紧命运,做个自动自发、勤奋出色的人,当面难困难挫折时,要敢于面对挑战。 工作是为自己,不在乎别人的说法,积极工作,从工作中获取快乐与

尊严,这就能实现你人生的价值。这样,我们的人生会更辉煌。也可以这样说,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可能改变,都可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淘汰,惟有一种品德、一种行为、一种精神不会变,反而经过历史的磨砺更闪耀出光辉,惟其这种不熄的光辉,才为历代接纳,并流传下来,直至永远??

为自己工作,不需要别人督促,自己主宰自己;自己监督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想办法完成自己的任务。

为自己工作,就不会懒惰、不会报怨、不会消极、不会怀疑、不会马马虎虎、不会推诿塞责、不会投机取巧,更不会存在跳槽。因为你要生存,你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生存,一切恶习都会成为你生存的障碍,你不会放纵恶习而断掉自己的生路。你无槽可跳,因为一切都是你的,跳到哪都是一样,每个槽里都放着同样的足够的食物,你知道都属于自己,何必辛苦地跳来跳去不知选择哪个?

为自己工作,忠诚是为自己;敬业是为自己;服从是为自己;信用依然是为自己。除非你根本不想为自己工作,把这一切都当作别人的,你总以为是在为别人做,所以你心理有太多的不平衡,所以你总有借口不去做,所以你要怀疑一切,揽着恶习准备着攻击别人,以为这样你就会得到你想得到的。让别人耕耘,你来收获,还窃喜:我有多聪明!

二、为使命而工作

如果我们单纯以赚钱为工作的第一目标,而不去深入分析、了解我们的工作使命,那么我们将陷入危险境地,我们将无法保持团队的

战斗力和生命力。因此,作为一个员工,一定要了解公司的使命是什么,自己的使命是什么?这样工作起来才有真正的动力。当我们为使命,而非为薪水工作的时候,我们除获得更多的薪水,还能获得更多的成就感。爱拼才会赢、努力带来收获。收获成果的多少取决于个人努力的程度,没有机缘巧合这样的事存在。因此,为了自己,应一直努力工作,一直在进步,你的人生记录将会是良好、非常完美的。使你在企业甚至整个行业拥有一个好名声,良好的声誉将陪伴你一生。努力工作。

生活中,每个人都具备优秀员工的发展潜能,都会有被委以重任的时机。我认为,从平凡的工作中脱颖而出,一方面取决于个人的才能决定,另一方面则取决于个人的进取心。这个社会仅为那些努力工作的人大开绿灯。

三、热爱自己的工作

“心态决定一切。”首先要从改变思想开始!一个人如果能拥有为自己工作的观念,那么将会给出他巨大的回报。 “你不是在为企业工作,而是为自己工作”这么一种观念。

员工只有积极主动,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和潜力。如果一味等待领导吩咐,那绝对不是一位好员工。 平时更不能放松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公司出现重大变故,尤其要保持镇静;在遇到危害公司声誉的行为要挺身而出。

企业提倡的忠诚、敬业、服从和信用,是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人群的需要。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类的完善,离不开忠诚、敬业、服从和信用,没有什么时髦的概念可替代或削弱这人类前进所依赖的最本质的精神。没有什么大道理可讲。不妨试一下,如果每个人都不具有这种品德、行为和精神,工作会怎样?生活会怎样?社会会怎样?人之交往又会怎样?这是与天地同在的公理,与天地同在的东西不存在陈旧一说,因为它不会过时,它永远与时俱进。

我们为工作而负责任,就是主动争取做得更多,承担更多;我们为工作而负责任,就是全力以赴,满腔热情地做事;我们为工作而负责任,就是为企业分担忧虑,给领导减轻压力,给上司以支持,给同事以帮助;我们为工作而负责任,就是自动自发,最完美地履行我们的职责,努力工作,忠诚于企业。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面对职责诚惶诚恐》读后感


《面对职责 诚惶诚恐》读后感

中药房 白志明

“任何一个人,当其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职责运作产生惶恐意识时,就能够不断地查找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反思自己的言行,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唯恐群众不高兴,唯恐领导不满意,唯恐工作出纰漏,唯恐结果有偏差……”这是我院田建军院长在2010年撰写的系列文章之《面对职责,诚惶诚恐》中的一句话。

心存惶恐,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一种责任意识。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态度是一个人对待事物的一种驱动力,不同的态度将决定产生不同的驱动作用。好的态度产生好的驱动力,注定会得到好的结果,而不好的态度也会产生不好的驱动力,注定会得到不好的结果。对待工作的态度不同,其人生意义也将不同。如果你热爱工作,把工作视为一种乐趣,人生就会充满快乐;如果你厌恶工作,把工作视为一种苦役,人生就会充满忧伤。

真诚、进取、努力,这是我们作为一个员工应有的最起码的职业素质。老天是公平的,天底下不会有免费的午餐,上天也不会突然的掉下金币,一个人想要好的工作,也总的努力,总得有艰辛的付出。自信是一切行动的源动力,没有了自信就没有行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对待工作的困难,勇于说“我行”。相信自己,勇敢的抬起头,挺起胸膛,勇往直前。正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只要有刚强的毅力,坚定地决心,一切的艰难困苦也终被攻破的。“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缺陷,自己相对较弱的地方,所以我们需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行动是最有说服力的。千百句美丽的雄辩胜不过真实的行动。我们需要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存在,证明自己的价值。如果不付出辛勤的汗水,不经历艰苦的实践,没有负责任的态度,就不能担当起工作的重任。

对于我们来说,工作不仅是为了赚钱,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有人说“收入是工作的副产品”。只要你全身心投入工作,努力做好自己所要做的事,总会得到理想的收入。的确如此,我们不能只是为了“钱”而工作,更重要的是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完善自己的人生。

对待工作,需要一种态度,那就是要我们去热爱它,心存敬畏。也只有热爱它,心存敬畏,我们才会真心诚意的全身投入到其中,我们也将会在工作中得到无限的快乐和成长。

读《面对职责,诚惶诚恐》有感

中药房 吴萌

读完田院长的文章《面对职责,诚惶诚恐》让我深受启发,面对实际生活应该怎么开展是首要的。

面对职责,我们应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以患者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古语有云:不自重者致辱,不自畏者招祸。正确、清醒地认识自己的职责,对一个医务工作者的思想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只有时时处处对工作保持一种清醒和敬畏,才能不断去查找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反思自己的言行,唯恐患者不满意,唯恐工作出现纰漏,唯恐工作运作有偏差,唯恐患者不满意……对不起自己所承担的那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如果对工作无所畏惧,就会对患者漠不关心,做出的工作患者也不会满意。对自己的工作感到“诚惶诚恐”,要将行动用到该用的地方,用到为患者谋利益的事情上。

不管工作做到什么样,都要保持一种诚惶诚恐、非常担心的心态才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很好的认清自己,更好的工作,为医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读后感


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读后感(一)

幸福其实很简单

熊燕

幸福是什么?也许常常会有人问到这么一个问题,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都会因人而异、因境而变。幸福在家,是父母嘴里的唠叨;幸福在外,是困难之时朋友的出手相助;幸福在单位,是领导认可的眼神与微笑…幸福就在身边,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是表现的感觉与形式不同。

翻看市政公用报,发现董事长推荐的一本好书《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便买来阅读,里面寓意深刻的词语与朴实无华的语句让我对其才生共鸣,每页都详细介绍说明什么是幸福企业,如何成为最好的企业。在当今繁华都市、灯红酒绿、如火如荼的市场竞争激烈下,让企业家们倍感压力。最近几年,各大媒体新闻报纸都报道过,某企业倒闭、某企业老板跳楼,某员工集体罢工等等类似事件屡见不鲜、司空见惯。顿时让人觉得毛骨悚然,心生疑惑,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怎么就一点安全感与幸福感都没有了呢?让我们如何应对一个这样危机重重的社会?

这本书里面主要的观点是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对,说的很对,怎么才能变成幸福的企业?个人认为,只有幸福的员工才能造就幸福的企业,后才能变成最好的企业。如今新商业时代,幸福力才是企业核心的竞争力,也必将成为企业竞争的主流。员工幸福如何有,从何来?简单说是物质加精神。一个企业拥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人性化的思想管理,让人信服的企业宗旨理念,良好物质工资待遇,让员工觉得可靠,就能感觉到幸福,感觉到大家庭的幸福,便能全心全意、同甘共苦、"誓死效终"于这样的企业,为这样的企业添砖加瓦、献计献策。

回过头来说说自己,问问自己,幸福么?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回家便能听到咿呀学语的宝宝喊妈妈,饭桌上能吃到可口美味的菜肴,总能听到虚寒问暖的问候,经常得到领导的认可与夸奖,这些都是简单而又幸福的体现。我很知足,知足者常乐,所以我很幸福。在单位我是一名幸福的员工,怎么说呢?因为有了一个幸福的团队,才会有幸福的大"家".我是南水的一名员工,更是长堎营业处的一份子,我们营业处始终都提倡着一个口号---"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全处上上下下一百来号人,开心的工作,和谐的相处、融洽的氛围等等因素造就幸福的指数飚升,功不可没的便是有个"开诚布公"、"推心置腹"、"设身处地"的管理者。工作上,他是领导,给予我们最大的的帮助与建议、认可与激励;生活上,他是大哥,主动与我们沟通交流,从不摆领导架子,与我们欢生笑语,打成一片。在他眼里,他的员工就是他的朋友,朋友没有做好,就是他没有做好。无论何时何地,他激励着每一位员工,有奖有罚,做到公私分明,让每位员工心悦诚服。他曾说过,他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每位员工享受到营业处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与关怀。这就是幸福,我们这些平凡的员工肝脑涂地、心甘情愿一辈子跟随着这样的领导,相处在这样的幸福大家庭。

我是幸福的员工,因为我处在幸福的企业;我是幸福的女人,因为我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我是幸福的炎黄子孙,因为我是生在不再有战乱纷争的和平年代。幸福其实很简单,心情美丽,则心顺,幸福便在不远处。

《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读后感(二)

初拿到《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一书,醒目的四个大字--"幸福企业"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和一连串的思考,我带着疑问一鼓作气读完了此书。

通过读《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我了解了作为企业家应具备的素质和胸襟,学到了经营好一个企业的科学理念,领略了优秀企业核心人物的远见卓识,明白了建设幸福企业的必要性和方法。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华商协会主席卢俊卿先生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并为他总结的创建幸福企业的一些新颖的经营方法深深折服。用一句古语形容我看完这本书的心情,真是"得之我幸".

在这本书中,最打动我的是卢俊卿先生对"幸福企业"概念的诠释。

卢俊卿先生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指出幸福企业就是能够满足员工不断增长的幸福需要的企业,实现途径是:快乐工作、共同富裕、共同发展、受人尊敬、健康长寿,这一观点为企业指名了未来建设的目标。

华商协会主席卢俊卿先生还提出,企业无人则止,一个幸福的企业要倡导以人为本,以员工的需要为努力方向,积极塑造企业幸福文化魅力,使之成为企业跻身世界之林的法宝。这些观念犹如一阵清风,吹散了困扰企业发展的阴霾,为困境中的企业带来了福祉。其实,这些方法听起来简单容易,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远比想象中难,不然社会上也不会出现"三鹿毒奶粉"、"双汇瘦肉精"等一系列危害社会、动乱人心、让国人蒙耻的丑闻。

那么,员工追求的幸福的真谛到底是什么呢?

卢俊卿先生在书中非常简练精确,恰如其分地对幸福作了解释,他提出了"幸福三层次"理论,即"幸福=生活保障+时间自由+做喜欢的事情".

试问置身于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如飞蛾扑火般锲而不舍的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所带来的空虚的幸福,殊不知早已走失了自己的心灵,偏离了幸福的正确轨道。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够摆脱现实的种种阻碍和束缚,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中去?

华商协会主席卢俊卿先生的观点将我们从偏离的幸福轨道上,拉回了走向幸福的康庄大道上。对幸福的解释并没有止于此,卢俊卿进一步指出,"健康是幸福之本,快乐是幸福之源"及"快乐的五个表现:利益得到充分获取,生活得到充分保障,意愿得到充分表达,人格得到充分尊重,价值得到充分实现。"让看似虚无缥缈的幸福变得触手可及,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得以实现。

书中随处可见卢俊卿卢先生对幸福诠高度概括的经典语句,他的每一句话耐人寻味。阅读过程中,我不经意间记了满满数十页的读书笔记。其中"爱别人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不仅意味着我有存在的价值,而且我还通过赠予和付出实现和提升了自我价值,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幸福。"卢先生这句话说明了,付出比接受更能体味幸福,我对此深有体味。在校期间,我加入学校的社团,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社团的一些图挂虚名整天抱怨的干事反而没有那些热心的"爱凑热闹"的普通会员更能找到归属感和幸福感,这一点与卢先生所说的发红包的人比收红包的人要幸福相得益彰。

在说完员工追求的幸福后,华商协会主席主席卢俊卿高屋建瓴地指出,一个幸福的企业不仅要为员工创造幸福,还要为社会创造福祉。企业应承担起服务社会的责任,这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表现,也是这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卢俊卿先生在书中所展现的企业家应有的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深深地激励了我,希望有朝一日,我也能为自己的国家、为世界做出自己的贡献,尽自己的职责。

读完此书,我觉得卢俊卿先生教会我们的不只是经营幸福企业之道,更间接地向我们传授了做人的智慧和生活的乐趣。书中提出的建设幸福企业的五项修炼:快乐工作、共同富裕、共同发展、受人尊敬、健康长寿,这20字是对建设幸福企业的一个指导,仔细思之,这个作为我们生活的真谛又何尝不可呢?面对现实中的种种诱惑,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坚决远离法律的红线,认真踏实地朝自己的生活理想迈进,享受生活的乐趣,把自己的个人理想与国家的共同理想相结合,做一个幸福的人。人总会本能的追寻自己的最大利益,但是有时候吃亏反而是福,"吃亏是一种胸怀,一种品质,一种风度,更是一种坦然,一种达观,一种超越",卢俊卿先生的这句话带给我很深的触动和思考。

关于企业文化的读后感(通用8篇)


请阅读由读后感大全编辑为你编辑的关于企业文化的读后感,阅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之后,我们会更加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在阅读的时候,我们可以将自己读书的读后感用文字写一下,希望本页面内容能帮助到您!

关于企业文化的读后感(篇1)

“三年的企业靠打拼,十年的企业靠制度,百年的企业靠文化”,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中坚力量,必须与时俱进融入文化元素,方能基业长青、永续发展。具体来说,银行要从“人本、机制、道德、合规、学习、服务”六个维度全方位打造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企业文化。

以人本文化凝聚人。持续丰富“职工之家”内涵,全方位加强网点小食堂、小书屋、小浴池、小菜园、小活动室“五小”建设,常年开展节日慰问、健康体检、扶贫帮困、问计纳言等活动,共建职工“学习之家、民主之家、文明之家、和谐之家、温暖之家、效益之家”。通过改善员工工作生活环境,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陶冶情操,开拓视野,振奋精神,不断提高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以人文关怀营造和谐向上的人本文化氛围。

以机制文化激励人。活化用人机制,以能力评优劣,以业绩定薪酬,以水平用人才,科学配置人才这个第一稀缺资源,实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构建“干部管理能上能下、员工等级能升能降、薪酬待遇能高能低”新常态。深化“中层干部管理、机构分类、员工分级管理、模拟二级核算”等正向激励约束机制,全行营造“比履职、晒业绩、讲贡献”的浓郁工作氛围,倒逼全员拼搏、争先进位,激发全员责任担当精神、干事创业热情和创新发展活力。深入开展各类创先争优活动,广泛发现脱贫攻坚、经营管理、业务营销、优质服务、善行义举中的典型,培育先进、树立榜样,与员工等级评定、职称职务晋升挂钩,让榜样受尊重、有地位、有荣誉。

以道德文化感召人。将员工职业理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定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专题培训,按季开办道德讲堂,引导员工省心修身,崇德向善。常态化开展精准扶贫进村组、结对帮困进农家、关爱儿童进校园、金融知识进企业、保护环境进景区、慈善救助进协会等志愿服务,滋养心灵、培育美德,带动全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持续巩固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成果,通过身边好人推荐、星级志愿者评选、道德模范培养,推动全行职工履行社会责任、共享集体荣誉。

以合规文化塑造人。建立“内部监督、科学考评、责任追究、协调联动、培训教育”内控长效机制,从严落实挂牌上岗、亮明身份、去向公示、工作日志“四查制度”和违规积分管理、连带责任追究、薪酬延期支付、远程视频监控“四管制度”,严查重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违规违纪行为,以严的纪律、实的作风倒逼责任落实,扎实推进案防工作有序开展。科学利用合规风险报告、案防报告加强非现场监测指导,强化现场跟踪落实,加大案件风险、信息科技风险、舆情信访风险排查力度。建立合规履职考评举报机制,明确各层级、各条线、各岗位的合规管理职责,常态化推进合规案防工作考核评价,全面夯实合规管理基础,整体提升合规管理科学化水平。深入开展“合规建设提升年”活动,将合规理念嵌入全行体制机制和业务经营的各个环节,将合规管理要求融入业务操作全流程,着力增强全员依法合规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促进合规文化建设,让合规成为一种习惯,真正树立起“合规就是效益,违规就是风险”的合规理念。

以学习文化提升人。牢固树立“人才为本、人才兴行”理念,大力实施“员工素质提升工程”,不断拓宽员工成长途径和渠道,全面实现员工能力素质提高和思想观念转变。大力推进学习型银行建设,强化员工“业务知识、岗位技能、职业精神、廉洁自律”教育,丰富深化学习载体,坚持专业培养与综合培养同步进行,坚持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岗位练兵与网络平台互动学习相结合,用学习教育促进全员素质普遍提升,用人才培养带动干部队伍素质整体提升。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持续开展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业务技能、作风纪律岗位培训,形成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岗位成才、岗位建功的良好氛围,引导职工为推动企业发展贡献聪明才智。广泛开展技能比赛、知识竞赛、岗位练兵、技能测试,不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锻造具有科学理论武装、良好道德风尚、较高文化素养、过硬职业技能、顽强工作作风、严明组织纪律的员工队伍。

以服务文化培育人。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理念,增强“机关为一线服务,一线为客户服务”的服务意识,实行“统一标准,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服务管理体制,加强服务设施、服务人员、服务产品等建设,按照统一的流程与标准创新服务内容、形式和手段,强化服务督导培训,不断改进服务,以优良的服务作风、灵活的服务方式、良好的服务环境、高效的服务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真正使服务成为渗透全员思想行动的文化底色和对外宣传展示的品牌特色。全员开展“服务提升行动”,通过建立员工后进淘汰和双向流动机制,激发全员“比服务、当标兵、创一流”,奋力打造员工热爱、客户信赖、社会满意的标杆银行。

关于企业文化的读后感(篇2)

有幸参加今年的企业文化大使培训,我一到会场就拿到一本书——《企业文化》。据说,这本书是企业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就像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奠定了进化论的基础。其实在参加培训之前我就已经开始研读埃德加·沙因的著作。在这里,我觉得自己对于企业文化了解的并不透彻,所以在这里提出一些疑问留给自己去探索并解答。

1、企业文化的起源是什么?对于企业文化的发现与这一理论的建立,有一群先驱一定是发现了这个理论的研究有助于企业利润增长与人员管理。根据我所查的资料,大部分资料显示支持企业文化理论起源于日本的说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败的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赶超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于是在1970年左右,美国人派了一批专家去研究日本成功的原因,就发展日本的企业最大的成功就在于如终身雇佣、年终功勋、大和精神等日本企业人本管理的文化模式,后来被世人称之为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文化起源的问题,网络上的资料并不能给我信服的答案,起源于日本的说法更像一个故事,而我想要知道企业文化如何成为一项理论沿用至今。

2、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有没有一种比较主流的说法?不仅读了这本《企业文化》,我还读了埃德加·沙因的《组织文化与领导力》和《企业文化:生存与变革指南》。综合比较这三本书,其中所包含的企业文化研究包含的是两种方向:《企业文化》研究的方向是比较感性的;埃德加·沙因研究的方向是比较理性的,沙因应用了组织心理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进行企业文化探秘。在这里我跟倾向于沙因的企业文化三层次说法:文化的人工成分、信奉的信念和价值观、基本的潜在假设。而在这本《企业文化》中,对于企业文化构成要素的说法,作者更多的给出的是要素罗列。

3、强文化与高利益的正相关性探究有没有数据支持?这本《企业文化》中对于强文化的力量非常推崇,对此我产生了一个疑问:有企业文化和没有企业文化的管理效益相对而言可以轻松对比出结果,但是,对于企业文化强弱与利润收入的相关性研究缺乏强有力数据支持。为什么我要提出这一项疑问,是因为:在一定范围内强文化与高利润是正相关的,但是强文化与高利润是否绝对正相关尚待探究。古语有云:过犹不及;那么文化强到一定程度,而利润收入是否还是持续增长的尚待考证。

以上的三点问题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我会持续关注企业文化研究领域的新动态,同时,我也希望在解决第三个问题之后,企业文化研究人员能够将相关理论进行进一步深化,做到有数据支持确实比较难,但是也是一个理论发展的必要手段。

关于企业文化的读后感(篇3)

马云仿佛已经成为了现在这个时代的代表,常常在一些电视节目上听到他或风趣或睿智或哲理的演讲,愈发对这样一个传奇人物充满兴趣。怀着这样一种心情,读了《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感慨万千。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平台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集市,正在改变着亿万家庭的需求,这样的奇迹只能在这个时代,也只能在马云的身上。

马云的成功在于他始终如一的坚持,迎难而上的决心,顺应时代的智慧,博采众长的胸襟,清醒冷静的头脑,这些品质说出来容易,但任何一点都是难能可贵,何况集于他一身。

我们总是羡慕他人的成功,却不知道在这背后别人付出的巨大的努力和艰辛。在这本书中,我看到阿里巴巴在很多关键的时候,马云都作出了正确的选择,可见作为一个掌舵人,方向是至关重要的。

马云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他说:“天下没有人能挖走我的团队”,如此的自信自负,就像一位侠士在笑傲江湖,无怪乎,他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却独领风骚。马云身上有太多值得学习和尊敬的地方,我要在仰望中不断靠近。

企业文化就是不竭的动力:

人说,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也有人说文化才是企业的灵魂。企业的发展不是单方面的,一定具备了很多的因素,一定有很多的优势。在我看来,文化是核心是根本是发展的不竭动力。

阿里巴巴从最开始的十八罗汉,发展到今天的数万人。最开始每月仅仅只有500元的薪水却能让团队不散,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吸引。在书中我看到很多细节让我动容,大家拿下了很艰难的一单,男同志们在办公室里兴奋得裸跑;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到了阿里巴巴却能脱胎换骨;读后感·无论多么艰难也少有人提出跳槽。这样优秀的企业文化在无形中团结了每一个人,也提升了每一个人。这种文化比任何真金白银都直抵人心,置身于这样的工作氛围中一定是酣畅淋漓的。

永远都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

我们总是很轻易的有了自己的梦想,却又很轻易的放弃。在书中,看到马云的一句话:除了我们的梦想这外,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梦想是用来坚持的,坚持后才能实现。

“我们今天面对将来的信心是来自于我们前5年的残酷经验,我们坚信明天更加残酷。”想到自己的梦想,总有无限激情,却又时时惴惴不安。对未来的无可预知性,和面临的种种困境,会让我时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现在,合上这本书,我默默的对自己说:不要怕,别慌张,生命很长,梦想很近。希望若干年后的今天,我能回过头来对每一天都不曾放弃的自己微笑示意:还好,你一直在坚持。

我相信,这个时代有奇迹但不会只靠运气,有成功但不能只走捷径。所以,向前走吧,你永远有一个最坚定的自己!作者:赵景利

关于企业文化的读后感(篇4)

今天听了刘老师的课,虽然是面向中层管理者的,但做为一名普通员工,听了以后也很受启发。刘田老师将管理者的工作简单分解为管理和领导,前者教人怎样正确地做事,后者教人做正确的。并由此延伸出制度和文化,执行力和领导力,绩效和沟通,做人与做事这几对虚实相映的概念。正如刘田所说,对目前处于人治和法治的过渡区的公司而言,管理只有依靠制度,才能出执行力和绩效,而领导人的品德及由品德延伸出的企业文化的塑造,对于团队的凝聚和鼓舞,将起到莫大的作用,左手是管理,右手是领导,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使企业基业长青。

来公司两年多,逐渐对地产行业和公司的情况有一些了解,结合这门课,有以下几点浅显的认识:首先,由于地产行业价值链长,对风险把控和专业要求很高,每个项目好比长途的接力赛跑,环环相扣,所以对于管理者不论是知识面还是领导力都要求很高,而责任心是做为一个优秀管理者必须的前提;其次,在制度上,我们公司有思想深刻的《员工手册》,其他一些制度也都很完备,但是公司对于制度的学习和普及不够,员工要么缺乏对制度的尊重,要么将制度刻板地运用,如何尊重制度,约束人恶的一面,又如何运用好制度,提高效率,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再次,我到公司的那天,一位领导跟我谈到部门之间沟通,遇事推委的现象,他的坦承让我深受感动,有句老话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公司各部门的精英都是各自专业上的能人,即便是一个部门一个项目,都有很明显的专业分工,并且从性格上,做前期的,与做工程的,销售的也都是性格各异,公司有没有一个好的氛围能让各部门之间加强理解和沟通很重要。最后,塑造好的企业文化去感召人,凝聚人心,其中企业的人才标准和导向是文化的发源地,比如老员工和新员工的耦合,企业存量人才的质量决定增量人才的质量,存量人才是不是具有包容性,有没有受到好的企业文化的熏陶,将会间接地影响新员工是否能在本岗位上有最优的发挥。

另外,我注意到刘田老师在课堂中讲到两个决定成败的因素,一是制度,二是心态,同时决定人的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而性格决定成败。亿城的性格是什么呢?决定这个的,是我们有什么样的制度?还有在亿城所赋予的这个环境下,员工和管理者都是以什么心态在工作?如果我们的企业解决了这些问题,得到了很好的答案,就不愁生存,也不愁得不到发展。 相关文章

经过一天紧张而又充满生动趣味的培训。这不仅是公司对企业文化建设迈出的一大步,而且让我们员工收获颇丰。

首先从个人角度讲,杨经理一上午的脱稿演讲,思路清晰,条理明确。语音铿锵有力。让人意识到这是一个有积累,有准备的人。也验证了那句“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名言。尤其对公司“达博加瑞”名称的精辟诠释,让“吾”见识了文化人的底蕴。

从大方向,从公司的角度讲。前景目标规划信息的传递。增强了我们对公司的期望和信心。从小个体讲,对我们个人的启发则是:“我需要思考,在随公司一同发展的过程中,我需要以什么样的速度,迈出什么样的步伐,才能和公司同步。”更直接的讲则是:“在公司迅猛的发展过程中,我需要做什么样的职业规划。理顺我的工作思路,更多的去承担我的工作责任。

培训的核心是紧紧围绕着”团队建设和执行力“这一主题。谈到这个话题,我不得不提到的是下午培训时发生的一个小插曲。

杨经理对我们工程部提出了一个非但有针对性,且是有预谋性,逼我们工程部在现场做承诺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公司产品质量的监管“问题。当时我很冲动,很个人英雄主义的在众人面前承诺“我来吧!”我坐下来,冷静思考。用杨经理团队建设的理论方式来思考问题。我站起来表述的事实答案应该是“我们工程部的每一位员工都肩负着质量监管的工作,尤其我们一线生产的员工,在生产的过程中,直接的,并且时时刻刻的参与到这个工程监管的工作中来。”当然这一切的工作,都是在我们部门领导的布置和指导下进行的。

还感动于老板夫妇和谐的家庭关系带来的强大气场。在老板有批评,有赞扬,有真情表述的话中,看到一个值得员工追随的企业人的风采。

在公司文化的不断建设中,在销售同仁的努力下,达博的路会越拓越长。在生产兄弟及其它各部门的努力下,达博得路一定会越铺越宽,越铺越远。

关于企业文化的读后感(篇5)

这一类企业文化论者,多为学者。他们喜欢看书,时间也充足,有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有丰富的联想能力,通过自己的归纳、分析和总结,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变成了自己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理论。他们最明显的特点是概念特别多,而且紧跟时代潮流。国外出现什么新的理念,国内流行什么新的观点,他们一清二楚,说不定有些观念就是由他们发起和推动的。于是,你发现,同样一个人,去年提倡追求卓越,今年提倡基业长青,最近却强调执行了,你不知道他后面又要宣扬什么。但是如果问一下他们的观点之间的联系,问一下他们对企业文化体系内在逻辑关系的认识,则没有答案了。

他们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精神或企业价值观,或者就是企业的核心理念或行为规范,等等。其实,企业文化涵盖了企业和企业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是企业和企业人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是所有团队成员共享并传承给新成员的一套价值观、共同愿景、使命及思维方式。它代表了组织中被广泛接受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关于企业文化的读后感(篇6)

学习《兴隆企业文化》这本书使我感觉到,我的思想得到了一种无法想象的激荡,我的观念得到了一种深刻的洗礼和变革,我甚至感觉到,我的境界得到了一种无形之中的升华。由于《兴隆企业文化》的内涵深远,我一时间也没办法全部领会和参透,故只能通过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谈谈我自己的感想和看法。

兴隆大家庭--兴隆是员工的大家庭,兴隆是厂商的大家庭,兴隆是顾客的大家庭,兴隆是社会的一份子。我觉得这就是“主人翁精神”。当今社会员工的打工心态比比皆是,对工作不负责任,对报酬斤斤计较,对责任推脱逃避,对集体漠不关心几乎成了企业员工的通病,这样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而提高员工主人翁意识,提高责任心,增强自律意识,真正能够以主人翁的心态从事工作,必将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和生命力。真正的主人翁精神只考虑现在做什么,就专心做好,既不刻意想是不是能够做成,也不想是不是能得到什么回报。虽然有时工作可能没有经济回报,但它也在增加我们的人力资本,也在为我们职业生涯的发展积淀能量。这正是主人翁精神、奉献精神的全部含义。如果每一位兴隆员工都有主人翁意识,如果每一家兴隆厂商都有主人翁意识,都把兴隆内部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的话,无形当中会形成很大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因为大家会把所有可能的成本降低,还可以把一个人的潜能大幅度地提高。只要我们有主人翁意识,就会认为自己在做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 主人翁意识是我们发展的动力,它意味着诚信、团队、务实、积极、专业和创新。我们有了“百尺竿头更进一尺”的气魄和信心,锐意改革、创新,就可以不断向更高目标攀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兴隆是社会大家庭的一份子,通过企业的发展积极回报社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兴隆人以”发展连锁,商业报国“为宏愿,我愿意在兴隆精神的引领下,贡献我的一份力量。

以上是本人学习后的感想,也清晰了自己的工作思路,知道该怎么去做,怎样去做好份内的工作。

关于企业文化的读后感(篇7)

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资产,而且是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它比有形资产或者品牌等无形资产还要重要。企业文化是一种投资,而且是一种重要的长期投资,是一种回报巨大的投资。但是,如果运用不好、建设不当,则资产将变成负债,投资将变成成本,企业就在这负债和成本的压迫下,苟延残喘,甚至败落破产。太阳神落下了,巨人倒下了,三株凋谢了……林林总总的从无名到著名再消失的案例,无时无刻不在诉说着这样的故事。

在很多关于企业文化的文章和书籍中,经常可以同时看到什么是企业文化之根,什么是企业文化之魂、之本、之核心,等等,让人如坠云里雾中;其他诸如“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老板)文化”、“创新就是模仿”、“企业文化不能建设”以及“硬汉型”、“体制型”的企业文化分类,等等,不一而足,让人叹为观止。之所以出现企业文化方面的诸多问题,除了企业本身的原因外,很大的“功劳”要归功于理论界对企业文化的千奇百怪的认识和倡导,要归功于那些企业文化建设的.高参们的“真知灼见”。

长期以来,国内“研究”企业文化的人大多是没做过企业的,看了一些书,到几家企业调研过,堆砌一些杂乱无章的理论,将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哲学、企业宗旨以及几乎无所不包的理念全部囊括,就成为企业文化专家了?摊开市面上有关企业文化的书籍,内容上千书一样:你的和我的一样,当前的与十年前的一样。对于这种现象,我将其概括为“读后感式”的企业文化和“观后感式”的企业文化,另外还有一种“全凭自我感觉式”的企业文化。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它们的面目。

关于企业文化的读后感(篇8)

国家核电和中电投重组,整合成一个新的集团,那厚重的“核文化”比起之前的“三和文化”集聚着更加广阔意蕴,也对我们的价值取向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

俗语说:“企业兴旺靠管理,管理关键在文化”我想,这就是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定义吧!它充分表明了“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古人对于“和”的理解,与大家的探讨和学习交流,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人与自然合一共生,核电绿色能源的属性和和谐团结的意义,并将激励我们把“和”的作风深入地贯彻到实际工作当中。现在将我对“和文化”的体会做以下阐述:

通过学习,使我更深的融入了“以奋斗者为本”的人才理念。什么是奋斗者为本呢?以奋斗者为本就是指以人为核心、以人创造价值的奋斗为企业决定性的发展因素。没有我们的锲而不舍地奋斗,就不会有高新技术、价值运作的存在,同时,人又是价值的创造者,任何事情都是人去完成的,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为企业作出贡献的人为本。人是价值的创造者,任何事情和价值都靠人去做去创造,而为我们创造价值的人,我们就必须去尊重他。人生活在世上,有多种需要,除了经济、地位等需要外,还有被尊重的需要,有体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人只有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同时给予更多的发挥的空间,鼓励、帮助和激励,并予以适当的压力,才能使其发挥固有的能力和潜在的能力,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多的价值。所以,我们要想其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就必须对能为企业带来价值的人为本。集团的健康发展和竞争优势取决于奋斗者为根本的机制和氛围,而今后企业的激励和职务的晋升原则等都凸显了集团公司实现弯道超车的择优取向,即“让奋斗者向前,平庸者退后”。

通过学习,也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到“核”是公司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公司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石。国家电投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核电事业优于一切,科学精神重于一切。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把发展我国核电事业放在首位,优先发展核电主业,抓住核电大发展的先机,保持核电技术的先进性,努力成为世界核电的领先者。同时,再以核电技术优势和清洁能源的产业优势,对标国际同行的先进技术、标准和管理,大力实施“走出去”,融入世界“核”竞争格局,在AP1000技术路线中最大限度创新创造,合理实现国产化自主化目标,奠定发展的基础;同时,前瞻布局后续核电竞争高点,开展CAP1400核电技术路线全面创新创造和CAP1700技术路线概念设计,实施主设备、材料、电缆、泵阀在内的一系列关键制造技术创新,形成了满足ASME等国际标准的完整产业链,开发了自主知识产权核电堆型。这些核领域的集团性的创新创造在国际上树立了国家电投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通过学习,我更加认同“青春是不断奋斗的青春”,对于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技能以及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学到了理论,也学会了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学习的过程是辛苦的也是充实的,当我们阶段性的给自己制定目标,并一步一步的完成目标时,那种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它是我们继续奋斗的动力,也是我们没有荒废青春的见证!我们不断积累的经验只有在奋斗中在实践中才能放射出异彩。在实践中,所学的知识、技能、本领,树立的理想、信念才能和核级锆材国产化自主化的整齐划一;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才干,干有所成,充分体验着奋斗的幸福和快乐,并找到实现人生价值与国家、企业愿景的结合点;在实践中,失败、困难、挫折磨砺着心智、筋骨,经历风雨,经受锻炼,不断吸取教训,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理解是逐级深化的,企业建设的路还很远,相信国家电投的“核文化”会为我今后综合管理工作提供最佳的方法论。本着奋斗者为本的理念,立足岗位实干、创新,用创新的工作方式,提升服务效能,激励促进专项生产,配合党政领导做好管理工作,为企业高效团队的创建,为专项产品生产保驾护航。

关于企业文化的读后感(精选11篇)


读后感大全精选专题推荐:“企业文化的读后感”。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在再仔细阅读作者写的作品中,他的一些话语引人深思。要想写好读后感就必须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您知道如何为作品写一份真实的读后感呢?下面的“关于企业文化的读后感”相关内容主题,是由栏目小编为您提供的,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关于企业文化的读后感 篇1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阅读了《企业文化理念读本绿城》,读完更是一阵激动与澎湃。绿城,这个我一直敬仰的企业,虽然入职时间并不长,但其以人为本的理念已在我心中根深蒂固。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二者的统一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绿城正是秉持这个理念,将“为员工创造平台”作为使命的一部分,将员工作为公司的“第一产品”,将“培养优秀的员工”作为企业运作的首要目标,将“为了员工的成长”作为公司存在的理由,更强调要将员工的利益放在首位!公司倡导“以人为本”,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致力于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首先,公司将我们划入公司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产品,而其他的物质产品都是我们的副产品。公司认为一个好的公司是由一些“好的人”运作起来的,只有先把人培养好才能生产出好的经济产品,才能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下立于不败之地。人始终是产品进步的原动力。因此,绿城也就将员工的培养放到一个很高的层面上,这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生死存亡。同时,公司也将这个理念落实到行动,其更深层次的目的也是为了员工的成长。

公司相信一个好的员工必须依托于好的社会环境和好的企业氛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欣欣向荣,更在绿城这样把员工放在首位的公司,我们普通员工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我们也更深刻的理解把自己锻炼好不仅是对社会有益,对企业有益,对自己而言,更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的统一体,我们是最终的受益者。同时我们也将在心、智上对自己进行开拓,学习。通过在绿城的工作学习,我感受到领导们一直将员工的利益摆在首位,领导对我们自己,更对绿城这个大家庭倾注了很多的关心,让员工感到了无比的温暖。而我们也将公司视为自己的大家,公司的利益就是我们的利益,公司的同事就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在大家庭里与兄弟姐妹们为着共同的目标奋斗,真是充满了乐趣。

另外,公司非常注重于员工个人优点的培养,强调尊重员工,公司站在员工的角度为员工个人着想,这大大的有利于引导和激励员工,不仅让员工的切身利益得到了保障,同时也有助于创造更大的价值。从管理的角度来讲,以人为本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人是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人是能动的,与环境是一种交互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是可以协调的,将企业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使员工实现自己的目标,在此过程中,企业进一步了解员工使得企业目标更能体现员工利益和员工目标;以人为本的管理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人的发展是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前提。

从一个普通员工的角度,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领导对我们的尊重。生活中就把我们当作朋友,对我们嘘寒问暖,将员工视作朋友甚至兄弟姐妹,这也在无形中让领导和我们的距离拉近,这样的领导才是我们的好领导,这样的领导才有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在日常的工作中,公司也善于开发员工的潜力,关注和发扬员工的优点,使每个人都能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才能。有时候我们对待自己爱好的东西总是能发挥自己所有的斗志而无所计较,工作有时虽然艰苦,但我们却感受到无比的快乐。与此同时,我也发现,有时公司也有我们这样的态度,让我备受鼓舞。在绿城,“雇员”与“老板”的概念被大大的弱化,我们就在这样一个大集体中,与绿城共同努力,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在绿城,企业首先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而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怎样做才算好呢?才能回馈绿城给我们的优厚条件呢?这一直是我在绿城的所思所想。这时我看到了绿城的员工基本准则:“你是否很真诚善意地去工作,去追求精致完美的工作结果”,这也成为我在日常工作中衡量是否完成任务的依据。于员工,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对做好一份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平常工作中我要求自己抱着谦逊,不浮躁的心态,安心的对待工作的每一个细节,积极面对工作中的每一个挑战,尽自己所能,为自己,更为绿城,创造更多的价值!我一直坚信,有理想、有目标、有拼搏的精神才能促使我们前进!

另外,真诚、善意是公司要求我们所保持的精神状态,这是我们与客户进行打交道的姿态。一个善意的微笑代表了太多太多,可以是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对产品的信心,更是对客户的善意和尊重。秉着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实现与客户的快乐合作,也是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力!

在绿城,要做一名合格的员工,让领导放心,让公司放心,更要让客户放心。业绩,不是衡量员工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我们需要保持好的心态,刻苦努力,我们的进步才是创造出良好业绩的根源。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放低自己的心态,这样才能让别人认可你,接受你,才能在工作中绽放出异样的光彩。我们不相信有天生的天才,天才都是在平常的小事中积累,由量变才能达到质变,我们只承认辛勤的劳动者和操作者,埋头苦干,踏踏实实才是我们成功的唯一道路,才能实现个人与企业同成长的共同目标!

关于企业文化的读后感 篇2

做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科尔沁右翼前旗支行的一名员工,学习《企业文化手册》让我更加认识到企业文化对前旗农发行的发展和管理建设的重要性。学习企业文化绝不是表面功夫,企业文化是能否长期成功发展的基石。《企业文化手册》是我们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文化理念、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及与之相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体现了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和凝聚力。

企业文化的树立,不仅仅是一种宣传手段,最重要的是如何将其落实下去,让前旗农发行里的每一位员工都能深刻的体会到企业文化对前旗农发行发展的重要性,使其目标以接力形式传承并永续经营。只有当员工深刻的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符合企业文化要求的,处处以企业文化来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企业文化才能真正的发挥其最终的效果。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也就为企业打造了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而这支由企业文化武装起来的员工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的功能是鼓舞士气,陶冶情操,塑造知识型职工,培育奉献精神,为提高基层的凝聚力、战斗力提供有效的战略机遇期。

企业文化的学习使我们无论对家人、对朋友、对合作伙伴、对他人还是对社会,都要秉着务实诚信、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替人着想、提供帮助、贡献价值,这样才能够收获价值,也才能够持续,而只有持续才能够发展,只有发展才能够做大。从思利及人出发,就会信任同事;就会尊重合作伙伴,共谋发展;就会体会造福社会、与人分享成果的快乐。

关于企业文化的读后感 篇3

企业文化贯穿银行整个业务的始终,那么,银行的企业文化包括哪些要素?具体的细节又当如何理解呢?

谈到企业文化,多半都是管理者给员工“洗脑”用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没有一家银行的企业文化是充满负能量的,管理者都会时不时地煲一碗“鸡汤”给员工喝。银行对员工的期盼,就是一定要用这个思维理念来贯穿整个业务始终,包括人员的招/应聘定位、内部晋升渠道、内部沟通机制、创新机制、激励体制、业务边界划分、同业合作空间、未来愿景等。银行的企业文化就是通过这些要素,融汇贯通而成。

那么,银行企业文化中的这些具体细节,又该怎么理解呢?

招聘/应聘定位

招聘就意味着是新鲜血液的融入,究竟能不能融入到这家银行,是应聘者需要提前思考的。如果你找一份工作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那么找一个区域和业务条线有竞争力的银行将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为什么在招聘后,银行都会将应聘者安置到柜员岗位?

这是因为银行的管理者无法短时间内确认你适合什么样的岗位,只能让你在柜员岗位磨练几年,观察你这个人业务耐磨力、人性的构成以及是否能胜任粗而累的工作岗位并且任劳任怨——最起码必须适合这家银行的企业文化。

以笔者的经验观察,柜员岗位是银行工作的一个关键考察期,通过一定时间的柜员工作,能反应出很多问题。在银行,一个员工日后做多大的业务,有多大的能力和是否从事过柜员岗位没有必然的关系,但是几年的柜员岗位磨练,则能让银行发现这名员工的潜力与优缺点,从而避免日后无法“才尽其用”。

另外,银行对招聘者的定位要切合实际,没必要一定要招财经类的、会计类的毕业生。当然,不是这类专业的毕业生不好,只不过银行业这么多年消化这样的毕业生太多了,现在需要的是依据业务条线部门的综合需要进行招聘。银行也大可不必找一些研究生、博士生,这不是初始应聘的要求,应该根据自身的银行业同业水平、考核标准及激励体制来综合评价招聘的人员是否能踏实工作、勤恳耕耘。

银行在进行招聘时,应将选材范围扩大到各个学科及行业的,但是务必要保证应聘者的学习成绩优异、有上进心、内生动力足。尤其如果希望相关人才能进入零售业务的对应岗位的话,则更应考察人才的综合素质,而非专业出身。

内部晋升

企业文化当中脱离不开“人才”因素的影响。是的,不是人的因素的影响,而是“人才”的影响。企业当中最重要的一块是人才的管理及晋升渠道的畅通,一家成熟的银行机构,所有的关键岗位都是需要具有很强的工作经验的人来担当的,因为他知道这碗“鸡汤”应该怎么喝,他知道银行内部的运行机制是怎么“玩转”的。

通常来说,银行的关键岗位人才流动率非常大,可能有上一届班子遗留下来的老臣,也会有本届班子提起来的新兵,更会有外来空降的志愿者,人才构成极为复杂。以前,银行业务的黏合度会相对集中到关键人关键岗位当中,这样导致企业经营的风险系数偏高,人走业务就走,给银行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所以,如何打通内部人才的晋升机制,匹配有竞争力的绩效薪酬体系,是每家银行都必须着力完善的部分。

沟通机制

以往,业务顺畅程度取决于关键领导及部门管理者的个人偏好。而如今,每个业务的完成都需要各个业务单元来完成,这时候在整个企业文化及内部管理制度上就会显现尤其重要,部际协调是否沟通顺畅;每个部门是否有对外服务范围列表;服务清单能否清晰的让外部知道本部门是做什么的;我们可以接到什么样的业务询问、业务认领,可以协调什么样的资源等。

沟通机制的搭建体现了一个银行内部管理的核心思想,凡事但凡有不成,一定是沟通机制出了问题,无论是内部沟通还是外部沟通。

创新机制

一家银行的管理者需要具有宏观的洞察力及微创的能力,如果都没有,那就应该有接受创新思想融入的态度。

眼下,银行业务同质化已经到了最严重的地步,以前还有分业竞争的沟壑和各类牌照的限制,而“大资管时代”的到来,又在不断抹平这些形成已久的业务隔阂。所以,仍以闭塞的企业文化来抗拒创新的银行势必会被淘汰。

当然,在中国的市场情况下,这种淘汰并不会如暴风骤雨般进行,但也不能“熟视无睹”。银行需要创新,创新不仅仅是管理层的责任,而是每个员工都需要思考的。站在企业文化的角度来看待创新,就是改变自己的思想让别人接受,或者直接改变别人的思想。

激励机制

一家银行的持续发展,各个条线需要定制激励机制,从柜员到客户经理,到所有的中后台,都需要一套合理的'激励机制支撑起来。顾名思义,激励就是激励激情,让所有的不主动变成主动,让所有的不透明变成透明,让所有的不合理变成合理。任何一个团队乃至一家企业的运营都需要激励机制,没有激励,一切的超负荷的工作都无从谈起,哪怕员工被耽误一点点时间,都会怨声载道。

业务边界划分

业务边界,和沟通机制有些类似,主要是业务的内涵外延都包括什么,或者一笔业务都延展到哪里,无论是需求的变更、业务的审批、风险的提示及所有事件完成的良性跟踪,都需要一个清晰的业务边界,没有一个很好的业务边界划分机制,再好的企业文化也是空谈,就如同用昂贵的人力资源成本让所有的人才聚在一起打太极拳一样。

同业合作

眼下已经不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了,任何机构都需要“抱团取暖”。

历史经验表明,当国家和社会处于改革期,所有的领域都是未知的。在这种背景下,任何机构单打独斗都扛不住政策的频繁变革,所以银行也不应深陷在自己的传统领域,而应进行适当的同业合作和跨业整合。从客户的角度来看,这也是银行适应客户需求变化和更高期待的必经之路。

人才制度

英国历史学阿克顿(阿克顿(LordActon),英国剑桥大学历史系教授,历史学家,英国理论政治家。)早期讲过一个分粥的故事,大概的内容是这样的:有七个人组成的小群体,每个人都平凡且平等,他们没有险恶害人之心,但不免自私自利。他们想用非暴力的方式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分食一锅粥,但却没有称量工具。为此他们尝试过多种分粥方法。

第一种方案:指定一个人负责分粥。

可是很快大家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个人,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稠。

第二种方案: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

这就等于承认了个人为自己分粥的权利,同时也给予了每个人为自己多分粥的机会。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得饱而且有剩余,其余六天都饥肠辘辘。

第三种方案:大家选举一个德高望重的人负责分粥。

开始这位德高望重的人还能公平地分配,但不久他便开始为自己和讨好他的人多分。

第四种方案: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

公平基本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各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分粥方案确定了,粥却冷得不能喝了。

第五种方案:每个人轮流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

在这个制度下,七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一样。

最开始读到分粥这个故事,笔者不禁对制度的作用顶礼膜拜,甚至觉得银行竞争能力的提升完全靠制度的进步,而人在这过程中只是从属的地位。但后来,通过自己的日常工作实践,笔者也发现:不论制度是什么,人都是至关重要、不可忽视的一环。我们总是夸赞某一家银行的产品、业务模式如何改革、最新的理念如何灌输到业务层面、金融产品如何创新落地、科技系统软硬件如何快速更迭、高层的美好初衷如何灌输到最基层,以及内部员工可以通过十余年的努力打通晋升的渠道。这些事情应该归功于这家银行完善的机制建设,另一方面,人才本身在这里面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一家银行来说,好的制度可以帮助那些有梦想的人才去实现梦想,而非击碎梦想。一个融入到这种制度内的年轻人依托于制度来成就梦想,哪怕经过一段时期他完成了梦想而离开了这家银行,那么银行本身的制度也是优秀的。换言之,一个能帮助人才成就梦想的制度,就是银行内部的孵化器,这样的一套制度能帮助银行实现内部运作的良性循环,并最大限度地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

未来愿景

一家银行的企业文化是什么?是领导提出来的概念,还是员工梦想的集萃?大体来说,任何企业的文化都应包含员工价值最大化、股东利润最大化这两层意思。只不过现在的银行都有点股东利润最大化、员工付出最大化的趋势。这时候,我们就必须追问:银行上市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银行上市应该是扩大自身影响力,突出上市时任管理层的核心价值,包括企业价值的回报、员工分红、资本金充实、同业影响力的提升等。也就是说,一旦确定了银行的未来愿景,就应该在这个大的愿景下按部就班,而不是突发奇想、朝令夕改。

突发奇想、朝令夕改的一种模式其实就是浪费资源的内耗模式,是对一家银行发展伤害最大的模式。如果想让一家银行死掉,让管理层犹豫不决、频繁改革即可,改到员工什么都不做了,那么这家银行也就濒临死亡了。

关于企业文化的读后感 篇4

企业文化是80年代初美国学者在比较日美成功企业的经验后,推出的经营管理新理论,关于企业文化之读后感。现在随着社会、企业竞争力的越来越烈,企业文化开始成为成为最受重视、最流行的管理新观念,引起了世界管理学界、企业界有识之士的极大关注。企业文化是企业信仰、价值观、原则等一系列要素的总称。企业科技化、人文化的管理是一个企业长久性发展的重要砝码。初到公司对公司的企业文化进行认真的学习,对公司的管理理念有了初步了解,就企业文化谈谈自己的理解以及拙见。

一、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1.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髓

2.1一个好的企业必定有一个深入人心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我们所认为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精气、元神,是企业价值观的升华、提炼和凝聚。或者说,企业精神是指一个企业全体员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态和思想境界。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就是个空壳,企业没有方向、员工没有企业信仰,这样的企业就是一盘散沙。

2.2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不可或缺的,有自己企业精神的,才会有信仰、有方向、有活力、有生命力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三军统帅,是企业行动的指南针,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它具有一种无法替代的核心作用。我们中华民族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伟大民族之列,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让世人所震撼。

2.3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想要具有良好的、持续的经济效益,就要不断增加对本企业忠诚的客户群体,提高他们对本企业的信赖度,因此就必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也就是说,良好的经济效益来源于良好的企业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则是依赖于优秀的企业文化。

2.企业文化是企业团队的凝聚力

2.1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三军统帅,是行动的指南针,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具有无法替代的核心作用。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团队制胜的年代,如何向你的团队传播你的思想、理念至关重要。

2.2企业文化是企业信仰、价值观、原则等一系列要素的总称。企业为了满足自身运作的要求,必须要有共同的目的、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共同的行为准则以及相适应的机构和制度,否则企业就是一盘散沙。

2.3企业文化的可以为员工创造一个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充分发挥各自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具有丰富多彩生活的宽松的工作环境。企业文化的凝聚力能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念、企业目标,把员工凝聚在企业周围,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使员工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地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企业的整体目标上,把个人的行为统一于企业行为的共同方上,从而凝结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读后感《关于企业文化之读后感》。

二、对我公司现行企业文化的内容理解及建议

1.我公司现行企业文化内容

1.1企业介绍主要介绍了企业经营范围以及公司硬件软件、人员的介绍,业务成果、业务范围使人一目了然了解到公司的一个整体实力。我们的企业精神:“感恩、包容、团结、诚信——做令人尊重和向往的企业”。 我公司博客中六组中有124篇文章

1.2企业新闻---企业的一个最新资讯。

1.3合作商机---最新招聘信息以及一些交流。

1.4求购信息

1.5产品供应

1.6文章包括通告、公告、管理制度、招标文件格式以及操作规程、岗位职责、绩效考核、奖罚通报、招聘相关政策及文件、人事招聘及解聘、企业文化理念交流、感悟以及杂谈等。可以看出公司具有完善的体制,模式化管理使公司管理有条不紊,员工各擅其职,做为造价员通过学习我知道公司具体的规章制度以及自己的工作职责。这有利于新进人员很快进入工作状态。

学习主页文章分类: 土建-房屋建筑、 装饰装修 、工艺安装、 钢结构 、市政、 园林绿化 、软件操作、 造价指数、 施工组织设计、 投诉处理及改进措施、 论坛 交流 这有利于大家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进步。

2、对公司现行企业文化的领会与学习

初到公司通过对公司企业文化的认真学习,对公司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希望自己能尽快融入我们这个企业团体。所以我学习领会企业文化是必须的,这是我走进咱们这个集体首先应该做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通过总结成功基因,清晰核心价值,理顺价值差异,统一管理思想,澄清共同语言和准则,通过对内的整合达到对外部竞争环境的适应,提高组织运作效率,塑造整体形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实现企业经营业绩的持续健康增长。而业绩的持续增长是衡量企业管理能力和工作价值的几乎无法代替的最重要的指标。

3、对企业文化发表自己一点拙见

首先我觉得企业文化不是制定出来的,每个企业在发展当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我们处理问题的同时,先要明确我们的方向,企业能为社会带来了什么?企业能给职工带来了什么?一个好的企业必定是负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当我们有了大的方向,我相信企业文化的建设将会是很有特色的。我觉得我公司现行企业文化还是比较完善的、全面的,但随着企业不断壮大,文化也是随之不断改进。就现在来看公司企业主页的文章有些分的不是很明确,希望我公司企业文化再不断改进中越来越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结语

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学习以及最近一段时间的相处,我觉得咱们这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希望自己能很好的融入这个不断进取、不断壮大的团队。

关于企业文化的读后感 篇5

绿城人,是理想主义的实践者,我们身在绿城,理当遵守并且去实践它。我们追求的是真诚、善意、精致、完美,这一直是我自己所所认同的理念,只有为人真诚,与人善意,不断追求精致方能达到完美的境界。

绿城,秉持着以人为本的优秀精神,生产传承人类文明的产品,顺应人文主义,为人而服务。这是一个在行业内一直被我敬仰的企业,很荣幸能加入到这个团队当中来,虽然我刚刚入职,但是真诚、善意、精致、完美的核心价值理念已经深深的在我心中扎根了,并且我也会去恪守。

我有以下几点启发或者说是启示,第一,公司的企业文化告诉我们,做好绿城人,我们既是房地产行业的理想主义者,同时也是现实主义者,但是理想主义色彩一直会是我们的导向。理想是我们希望达到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向往的奋斗前景,我会把我的理想投入到工作当中去,做一个敬岗爱岗的绿城人,与企业荣辱共存,多多的创造美好的自由的家园。

第二,公司将我们划入了最重要的企业产品,而只将公司的其他物质产品归为副产品,由此可见,公司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都是倡导以人为本,带动我们员工和公司共同成长,让我们成为公司发展以及享受劳动果实的受益者,甚至将培养员工放到很高的一个高度上,与之将企业的存亡联系在一起,这让我们更应该把所有的工作都努力的做到最好!另一方面,绿城文化的以人为本是人文主义的,现在房地产行业正处于文化与市场的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买方市场的到来,社会只承认优秀精致的产品,那么企业唯一的出路就是用功,生产出高品质的精致产品,传承人类精神、传承人类文化,把我们的每一个产品都作为精神文明的积淀来做,这样的价值观才是我们的发展方向。

第三,房地产行业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行业,是一个生机勃勃的行业,是一个辛苦和劳心的行业,也是一个共荣的行业,更是一个需要我们一个个绿城人奉献自我去创造价值的行业。为此,我们需要努力,需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与深切的人文关怀,我们需要不停努力,不停进步,把灵魂与结晶放进一个个的房屋里,使之变成永恒的元素。 第四,我们要在产业不断进步的时下,追求并且注重产品的质量。古人说:一个牢固的房屋必定有一个牢固的地基,一架牢固的大桥必定有很多牢固的筑基。作为一个绿城人,我们不单单要认真踏实的工作,并且要把工作看成一项艺术,顺应现在的工匠精神,追求品质的升华,要正确的看待本职工作,神圣的对待自己的工作,工作就是我们的生命。作为刚刚入职的绿城人员,我不仅仅要虚心的学习,学习,再学习!在工作中不断培养自信,尊重自己,奉献绿城。

第五,有人说,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事,我们也要不断学习进步,为以后做准备,要努力的工作,做一直蜗牛,一步步稳稳的向上爬,不刻意追求业绩,而是要追求长久的进步与优秀,要保持住,不能懈怠。古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要积极的向同事们学习,不断的吸取知识,取长补短,多为客户考虑,从客户中来到客户中去,时刻听取客户的宝贵建议与意见,不断完善改进,请客户监督,共同进步。

第六,绿城的追求是神圣的,时刻走在正道上,追求的是社会综合效益,而不是纯粹的利润指标,绿城立志要成为一个让人尊敬的公司,并且在不断的努力。虽然这是一条充满着荆棘的道路,但是我们唯有行的正才能走的更远。同样的我们也去认真的脚踏实地的做好工作做的每一事,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要我们付出高品质、高智慧、高强度和高难度的劳动,又怎么不能享受丰收的硕果呢?

最后,真诚、善意、精致、完美是绿城人的核心价值观,它所提倡的是:与人为善,仁爱求真;追求认真,追求精致,同道共识,方谓同仁。正是绿城的这种核心价值理念,公司出品了一个又一个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优秀精致的项目,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工作认真,追求理想,追求完美,精心细致的优秀员工。精致的产品必是出自认真工作的优秀员工之手,而认真又是绿城人、绿城产品与绿城服务所特有的鲜明特征。绿城人都是认真的在工作着的,对公司,对客户,对社会我们都是以自己的一种真诚,一种善意在努力回报着。市场经济发展日益繁荣,社会需要更精致的产品,企业需要更认真工作的员工,于是我们每一个绿城人都在更努力的追求精致完美!

在绿城这个大家庭中,身为绿城人,今后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严格秉承公司的企业文化,时刻牢记在心,并且多多诵读企业文化读本,多升华自我的精神世界,让自己辛勤的汗水在这片热土地上肆意挥洒,把自己奉献给绿城集团,一起努力,共同进步!

关于企业文化的读后感 篇6

有幸参加今年的企业文化大使培训,我一到会场就拿到一本书——《企业文化》。据说,这本书是企业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就像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奠定了进化论的基础。其实在参加培训之前我就已经开始研读埃德加·沙因的著作。在这里,我觉得自己对于企业文化了解的并不透彻,所以在这里提出一些疑问留给自己去探索并解答。

1、企业文化的起源是什么?对于企业文化的发现与这一理论的建立,有一群先驱一定是发现了这个理论的研究有助于企业利润增长与人员管理。根据我所查的资料,大部分资料显示支持企业文化理论起源于日本的说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败的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赶超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于是在1970年左右,美国人派了一批专家去研究日本成功的原因,就发展日本的企业最大的成功就在于如终身雇佣、年终功勋、大和精神等日本企业人本管理的文化模式,后来被世人称之为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文化起源的问题,网络上的资料并不能给我信服的答案,起源于日本的说法更像一个故事,而我想要知道企业文化如何成为一项理论沿用至今。

2、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有没有一种比较主流的说法?不仅读了这本《企业文化》,我还读了埃德加·沙因的《组织文化与领导力》和《企业文化:生存与变革指南》。综合比较这三本书,其中所包含的企业文化研究包含的是两种方向:《企业文化》研究的方向是比较感性的;埃德加·沙因研究的方向是比较理性的,沙因应用了组织心理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进行企业文化探秘。在这里我跟倾向于沙因的企业文化三层次说法:文化的人工成分、信奉的信念和价值观、基本的潜在假设。而在这本《企业文化》中,对于企业文化构成要素的说法,作者更多的给出的是要素罗列。

3、强文化与高利益的正相关性探究有没有数据支持?这本《企业文化》中对于强文化的力量非常推崇,对此我产生了一个疑问:有企业文化和没有企业文化的管理效益相对而言可以轻松对比出结果,但是,对于企业文化强弱与利润收入的相关性研究缺乏强有力数据支持。为什么我要提出这一项疑问,是因为:在一定范围内强文化与高利润是正相关的,但是强文化与高利润是否绝对正相关尚待探究。古语有云:过犹不及;那么文化强到一定程度,而利润收入是否还是持续增长的尚待考证。

以上的三点问题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我会持续关注企业文化研究领域的新动态,同时,我也希望在解决第三个问题之后,企业文化研究人员能够将相关理论进行进一步深化,做到有数据支持确实比较难,但是也是一个理论发展的必要手段。

关于企业文化的读后感 篇7

夏日炎炎,很容易让人产生烦躁的心理,进而导致员工低下的工作效率。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在步入公司之初,我有幸接触到了《华为企业文化》这本书。在细细阅读该书后,被作者在书中提到的改善工作效率的观点与方法深深折服。这本书以华为公司为例,从领导层面乃至员工层面多方面、分层次地讲解了公司里每个层面的员工,为提高工作效率所应该考虑的、准备的以及警惕的事情。对于刚入职到造价部的我来说,给了我很大的提示和帮助。

首先,我们要谨慎制定计划。在公司里,我们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员工为公司尽心尽力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管理者,合理利用好时间和身边的资源,更有效率的去完成领导者布置下来的任务。作为新入职的员工,我们千万不能遇到任务就先干起来再说,而是要在接到任务后细细思考,以高效率完成工作为基础好好地计划下一步应该做什么。做任何事都不能太匆忙,没有计划就没有一个好的结果。对于任何事情,必须有一个详尽的计划,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最终会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我们要合理规划时间。时间是现代人最缺乏的资源,也是我们最不珍惜、最容易逝去的宝贵财富。在日常工作中,很多人总是抱怨时间不够,然而这些时间都是由于不在意、坏情绪、不专心以及被打扰等原因造成的,其中位于第一位的就是“被打扰”。所以,在工作中,我们尽量不要事事都去打扰别人,给别人创造一个高效率的时间段;同时,我们也要有自己的时间规划,构建自己的“时间块”,化零散为整体,设计一个高效率的时间段做最重要且最紧急的任务。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合理安排时间,为高效率地工作做好准备。

第三,充分运用80/20法则。利用20%的时间去完成工作中占有80%的无关紧要的事情,利用80%的时间去完成工作中占有20%的至关重要的事情,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并且适用于自己的工作韵律。第四,学会倾听,及时汇报;抓住关键,常作笔记;强化沟通,无缝对接;合理协调,资源共享。

最后,我们要熟练运用方法。正如日本软银集团董事长孙正义所说,“三流的点子加上一流的执行力,永远比一流的点子加上三流的执行力更好”。工作没方法,便没有执行力。所以,在工作中我们必须熟练运用各种方法去解决各种困难问题。第一,要把握眼前,放远未来。先用心做好力所能及的“小事”,积累经验后再去解决能力可能欠缺的“大事”。第二,专心只做一件事。工作任务是永远做不完的,那么我们在工作中,必须选取最重要且最紧急的任务为最终目标,一心一意朝着这个最终目标努力,心无旁骛,绝不好高骛远。

关于企业文化的读后感 篇8

这一类企业文化论者,多为一些见过世面的人,有的参观过世界知名的大企业,有的在国内著名的企业工作过。于是,在他们的眼中,企业文化就成了具体企业案例的罗列,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做法,企业文化的创新变成了企业文化的模仿。他们也有一些理念和概念,但这些多是生发于具体的企业案例的,都可以从中找到似曾相识的公司的背影。GE的同一个声音、惠普之道、海尔的服务、长虹的民族精神,等等,成了他们眼中企业文化的图腾,也成了他们的独门武器。

遇见不识者,他们就将自己的经历拿出来一通炫耀,吓唬人;遇见识者,他们引用一家家公司的做法,显得自己博采众家、见多识广。如果你多问一两句,提出什么反问的意见,则又摆出一副“竖子不足与谋”的模样。但问问他们企业文化的层次、内核和传导等,则茫然不知,顾左右而言他。

这一类人,企业文化的建设上口号形式多而主体精神少,浮在形象的层面不能沉下去,虽没有多少真知灼见却影响了大批的人。他们不知道,同样是追求创新,3M的企业文化与苹果公司的企业文化有什么差别;同样追求服务,惠普的企业文化和海尔的企业文化不同又在哪里。

关于企业文化的读后感 篇9

来到××工作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了,我很庆幸我是幸运的,很庆幸能够加入到一个团结和睦的团队,庆幸能够遇到对员工关怀备至的领导,庆幸拥有这么多亲切热情的同事。虽然时间还不是很长,但领导们对工作的精益求精、同事间友好和谐的工作态度……这些公司良好的企业文化让我感觉到加入公司工作是正确的选择,在这样的企业文化氛围中工作,我相信自己的能力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工作会更有激情,更加努力和投入。

作为一名进入一个全新工作环境的新员工来说,尽管在前期准备中,已经对公司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但进入公司的第一天,还是对周围的环境感到好奇和陌生,然而这种紧张情绪在公司领导、同事及企业文化的关怀、帮助和感染下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进入新部门,我第一时间感受到的是热情的欢迎,来自领导的,来自各个同事的,每一张热情洋溢的笑脸,都给了我内心一份温暖。一种强烈的企业文化氛围扑面而来,这也正是我所向往的。

在这段时间里,我充分感受到了在××大家庭里大家团结一致、精诚合作的良好工作氛围,不管是领导还是普通员工,大家彼此相互合作和关心,工作上相互支持,无论什么时候向领导或同事请教问题,得到的都是耐心细致的解答,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中工作,我有一种身心放松的感觉,可以更好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能力。

在××的企业文化中,务实、不张扬、踏踏实实工作的特点体现得非常突出,在领导带头的示范作用下,××的每一个员工都兢兢业企业文化。

业、默默无闻地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为企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正是由于这些年来对扎扎实实、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的坚持,××才会不管环境如何变化始终处于稳步发展的轨道,这是一个长期努力和积累的过程。作为一名××团队的成员,踏实认真地工作是对自己提出的最基本要求。

××非常注重对员工的培训,不仅每月安排固定时间对全体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主题培训,平常还会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为员工提供各种学习的机会。通过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完善员工的知识结构,同时可以推动员工不断地加强自身各方面的学习,提高员工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提升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达到员工与企业双赢的局面。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体现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可持续发展力;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同时也是全体员工的责任。我们有义务和责任时时宣传和阐释我们公司的文化,尤其是企业文化理念,把企业文化落实到自己的每一项工作中,不断地学习、进步,力求做到个人和公司的共同发展。

关于企业文化的读后感 篇10

一、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由于农行是老单位,企业职工来自四面八方,思想意识和个人素质不尽一致,如何统一思想,营造一个团结和谐的大家庭并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干,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问题。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企业文化建设。

我们在创建企业文化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职工的创新精神,关心职工群众冷暖。

三、围绕工作任务,培育企业精神。

促进目标实现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增强企业凝聚力,就要培育出一种既适应时代要求,又适合本企业特点的企业精神,使之成为企业全员的群体意识和群体精神,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加强责任建设,制度文化同行。

责任与每一个人的工作、生活都不可分离,与每一个单位的生存、发展都密切相关。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历史的接力棒已传到我们手中。建设和谐企业,这是一个光辉的奋斗目标,也是一个艰辛的历史进程。实现这个目标,推进这一进程,就是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忠实履行责任的奋斗过程。

让我们甄别消极混乱的意识,摒弃损公害己的行为;让我们深入解放思想,切实转变观念;让我们听从责任的召唤。

关于企业文化的读后感 篇11

一直以来众多的企业、团体都去海底捞学习取经,竞相模仿,其中有同行业的,也有其他行业的。无非就是想借鉴甚至是复制海底捞模式,以求自己的企业得到发展,但至今应该没有那个企业能取到真经,我个人有一下几个观点:

一、一个企业表面所持续存在的活力,必须有内部因的支撑,这个因素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基础。给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女孩特别漂亮(外表),大家都看到的是漂亮的眼睛,苗条的身材,高高的鼻梁等等,但要知道她漂亮的表面是有内部骨骼所决定和支撑的,不论是骨骼还是眼睛都是有基因所定格,这里的基因拿到一个企业里来说就好比企业文化。有的人可能会说我可以去整容,没错,只要有钱你可以,据我听说好像还有一种叫削骨的整容方法,可以连我们的骨头都可以整形,但殊不知骨头还是外在的,你整不来基因。在拿到一个企业来说又当如何整容?如何削骨?

二、切不说去海底捞能不能学来自己需要的东西,也不论是否能学好。你学来的东西在你的企业里能不能适应?企业文化不同,体制不同,学来的东西没用寄生的土壤,没用吸取的营养,谈何发展?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里还有一个例子:如一个美国人来中国会说中文,会拿筷子甚至改了国籍,难道就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了吗?其实你骨子里还是老外,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老外你学不来。基因不同,文化不同,历史背景不同等等有好多的差异。

所以,不要邯郸学步失了自己,一个企业要有自己的文化,企业文化是自己打造和建立的,这样建立起来的文化更具影响力,更符合自己企业,有益于自身的发展。

《教育漫画》读后感:导师的职责


《教育漫画》读后感:导师的职责

在洛克的《教育漫画》中,我最欣赏的就是他所罗列的第88章导师。他是这样说的:假如你能得到一个导师,他能自居于为人父的地位,担当起做父亲的职位导师的行动千万不可违犯自己的教训,除非是存心使儿童变坏这也就告诉了我们,孩子的第一任导师就是自己的父母。

洛克在前几章中特别对儿童的日常生活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但我对此却有不一样的看法。对儿童你不能只看重他的身体健康,当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没有健康的体魄,拥有了再多也是零。但如果一天到晚只关心孩子有没有生病,而不大注意他的心灵到底有怎样的伤害,他心理有甚么不健康的现象,他的思想有怎样的偏差只要三餐注意吃,按时间睡觉起来,做父母的就可以满意了。这样的人并不是好好的教养儿女,而是在培养一个很健壮的机器而已。

一对不许可儿童受折磨、受磨练的父母,并不是在爱他们的儿女;他们正在修剪、建造一朵很漂亮、却是没有根的瓶中之花。所以作为教员的、作为父母的,我们要把重点分开的时候,每一个人要以很重的责任感重新调整我们对下一代应当有正确的看法。如果差误继续下去,受亏损的不是别人,而是在我们手下的儿女,结果受审判的是正在教养他们的父母。圣经说:教导是一个责任。圣经再说:教导是一个要受审判的责任,所以雅各书三章一节说:不要多人作师傅,因为晓得我们要受更重的判断。如果你把孩子们教坏了,不单是他们受损,连你自己都要在神面前负责,受神的审判。教导的错误、教导观念的错误、教导的价值观建立起来的错误,都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为人师表、为人父母,就不可以轻率为之。然而这不是说要你们因吓而退,从今以后对孩子说:我辞职了,我不做你母亲了,因为我不敢教你了。乃是要你积极的好好修剪自己、检讨自己、重建自己,使你以后的曰子,比以前的曰子更懂得按真理站在教导者的身份上。

教育是人格对人格的影响。教导儿女,教育人类应当是最伟大的事业,应当被称赞、被羡慕、被尊重的事业。所以中国人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所以,人比树更要紧,人是比树更艰难建立起来的。种树的人知道多大的心血才有果效;教育工作者更应当有这样的醒悟,而且只能有过,而不能不及。

小孩需要父母做领导者,而非玩伴。现代父母常向孩子透露烦忧,就象我们向朋友倾吐心事一样。魏美惠说,做父母跟做朋友终有区别,父母对孩子负有教养的责任,因此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应有要求,不应一味附和孩子的需求。要趁早管教。台湾信谊基金会幼儿教育部陈娟娟说,三、四岁的幼儿撒野,只要没有危险,可以暂时不理睬他;先走开,暗中注意他的举止,等他安静下来,再跟他讲道理。许多父母都知道,自信心是让孩子走向成功的基石,给予赞美则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第一步。但应避免对孩子的过度称赞,因为它会使孩子承受批评和挫折的能力降低。

现在有的学校进行学生成长导师制,他的出发点在于关注学生的整体成长发展,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与个性化学习需要,并力求体现两大特色:一个从导学走向导学、导行,使教师从学生的学业导师,真正变为人生成长导师;二是从导师制走向导生制,教师的指导最终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发展需要,转化为学生的人生规划意识与能力。通过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实施,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内在的潜力,真正做到教师人人都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到关爱。但是必须遵循一些原则:个性化原则、亲情化原则、渐进性原则、实效性原则。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怎样生活、怎样生存和怎样使生命更有意义、有价值。

最高职责(精选读后感)


  前些日子,我重温了这本书,作为已经入行11年的成熟民航人,从中得到的启发与感触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年第一次拜读。对梦想的执着与热爱。萨利机长从5岁确定了自己要当一名飞行员的梦想,到后面跟随师傅库克学习驾驶飞机,去军校学习战斗机,直到后来,1549号航班紧急迫降在哈德逊河上,他从未有一丝放弃的念头!他谈到飞行这份工作时从来都是带着自豪感与责任感。这正是他成功的源源动力。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只有热爱工作,我们才能在工作中得到快乐,并带给人快乐。沉稳不慌乱,清晰的逻辑和执行力。正是这种难得的品质,使得他在短短十几秒的时间内,经过冷静分析,跳出了手册上的框框,第一时间启动了APU,为成功迫降争取了最关键的第一步。空客公司还因为此次事件修改了迫降程序。能在如此紧张的环境下做出如此决断,实在令人倾佩!然而,这些高贵的职业品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提高,不断总结,不断纠正,才能最终一睹顶峰那令人着迷的无限风光。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作为一名非常资深的机长,飞行指挥员,飞行教练员,在每次航班准备中,虽然对程序动作早已了然于心,但他还是以身作则,一丝不苟地按照检查单要求对照完成每一个动作。他有句话令人印象深刻:“是我的一生让我安全地把飞机降落在哈得孙河上。”正是他在漫长的42年飞行生涯中,不忘初心,把每一次航班都当成第一次飞行,从不大意,从不疏忽,才使得他在灾难面前,成为那个有准备的人。“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险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杜荀鹤这首诗说的是灾祸往往发生在人们认为安全的的地方。作为飞行员,我们绝大多数人可能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都不会遇到像萨利机长,或者刘传健机长那样的险情,假如遇到了,我们能像他们一样力挽狂澜,救人于危吗?我想答案就在书中的那句话当中:“机会还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在行业开展“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活动的背景下,《最高职责》无疑给我们讲述了一堂最朴实无华,但却生动无比的课程。正是有了飞行员将保障安全作为最高职责,才让乘客们避免了灾难,并点燃生活的激情;正是有了飞行员将乘客的生命作为最高职责,才让乘客们都有了平安归航的信心。保障安全,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这更是对生命的礼赞。

读《最高职责》有感


读《最高职责》有感

2009年1月16日,电视里的一则新闻忽然吸引了我的注意:"1月15日下午,美国一架空中客车A-320班机从纽约拉瓜迪亚机场起飞过程中遭飞鸟撞击,双发失去动力,迫降在纽约哈德孙河面上。飞机上机上146名乘客以及5名机组人员成功撤离……"

没人知道当时的我有多么惊讶!我从事的飞机维修相关工作,使我对飞机和飞行有所了解,在看到这条新闻之前,我始终认为,即使现代大型客机在设计上有了水上迫降的功能,在实际上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更何况是双发都失去动力,结果必定是凶多吉少!就是说,我完全不相信大型客机可以在水面上迫降成功。

但是,我在新闻中看到了当时河岸的监控画面——飞机降入河中时激起的浪花、漂浮在河面上的飞机双翼站满了平安撤出的乘客,将飞机团团围住的众多救援船只……目瞪口呆的我心中翻腾着比哈德孙河上还要高的浪——哪位了不起的飞行员做到的?怎么做到的?

当周围的人谈论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我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这位了不起的飞行员的崇敬:"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真正了不起的飞行员!"那段时间,我在互联网上不停寻找一切关于这条新闻背后的所有信息,试图了解那惊心动魄的时刻。

一段时间以后,一本散发着纸质香气的新书放在了我面前,作者正是事发当天驾驶这架飞机的机长,现在已经成为全美国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切斯利·萨伦伯格先生。那次成功迫降之后,萨伦伯格先生出版了这本《最高职责》(英文名《HighestDuty》),特别要提到,这本书的译者,是曾任民航总局局长,也是一位大型客机飞行员的杨元元。

在这本名为《最高职责》的书的封面上,满头白发的萨伦伯格先生站在那里,目光既从容,又坚定。我怀着朝圣般的心情,翻开了这本书,进入到萨伦伯格先生的世界……

2009年1月5日下午15时26分,全美航空公司1549航班从纽约长岛的机场腾空而起,满载着155名乘客,向着目的地北卡罗来纳州飞去。在起飞爬升仅仅2分钟,飞行高度只有900米时,飞机忽然迎面撞上一群大雁,被鸟击之后,这架航班的双发严重受损,很短时间内相继停车,诺大一架A320飞机失去了所有动力,眼看就要机毁人亡,机长切斯利·萨伦伯格临危不惧,和副驾驶一起配合,用自己精湛的驾驶技术,沉着冷静地操纵飞机完美迫降在了哈德孙河上,之后,他又带领全体机组引导全机乘客成功撤离飞机,而他最后在已经进水的客舱来回搜寻了2遍,确认客舱内没有人之后,最后一个离开了机舱,并最后一个登上了前来救援的船只,整个过程中只有一位乘务员和4位乘客轻度受伤,被美国舆论称为"哈德孙河上的奇迹"!之后,萨伦伯格先生出版了这本《最高职责》。

"哈德孙河上的奇迹"发生后,可以想象,1549航班上全体机组成员,尤其是58岁的机长切斯利·萨伦伯格先生,迎来了他们人生中前所未有的巨大荣誉,到处都是赞美、掌声和眼含热泪的人们。在书中,萨伦伯格先生也用轻松愉快,但不失理智的方式讲述了这一切,这些都让我这样的崇拜者感觉无比快慰!

但是,有人这样说:"这没那么了不起,飞行员自己也在那架飞机上,他只不过是为了拯救自己的生命而已……"

我们知道,无论怎样,总会听到这样的声音,最为显著的例子,就是发生在2012年6月29日,海航集团天津航空公司GS7554航班上出现了维族暴徒暴力劫机事件,千钧一发之际,机组和乘客共同英勇反击,将所有暴徒制服,挫败了此次劫机。事后,海南航空召开表彰大会,重奖了全体机组成员,令人困惑的是,业内舆论居然出现了这样的声音:以后机组会希望自己的航班发生这样的劫机事件,一次的话就可以拿到很多的奖金……微信传播甚广。

我都无法形容,当时看到这样的话是何感受!金钱是这样的使人利令智昏,能够无视那布满危险与恐惧的"暴力劫机",你们,愿意用如此危险的手段去赢取奖金吗?即便给再多的钱,也不能让自己或亲人处于如此危险的境地啊!

令人肃然起敬的是,在这本《最高职责》的书中,萨伦伯格先生很冷静地告诉大家,他认为自己不是"英雄":"英雄是那些冒着生命危险,冲进熊熊大火燃烧着房屋里的人……1549航班的情况不一样,因为我和机组是被迫采取行动的。"同样,他也冷静地告诉所有人:"我们尽了最大努力,运用了训练中学到的技能,作出了正确的决策;我们没有放弃,我们珍视飞机上的每一个生命——于是最终我们有了一个好的结局。"

是的,并不是每一次人们希望有好的结局,好的结局就会产生。飞行事故有很多,飞行机组都身处其中,为什么有那么多无法挽救的悲惨结局?他们不想挽救自己?不想挽救身后的那么多条生命?萨伦伯格先生和他的机组只是幸运吗?不那么简单,萨伦伯格先生用他一生的经历,和他长达19700小时的飞行经历,实践了他一生旳一个追求——一位飞行员的最高职责。

什么是飞行员的最高职责?萨伦伯格先生曾经执行过无数次航班任务,将无数乘客安全地送达目的地,不仅如此,在职业生涯中,他认真对待他的职业,认真进行每一次飞行准备、飞行过程中,精确掌控他已经很熟悉的飞机动能,正如最了解他的妻子所说,他"把驾驶飞机当做一门艺术,精雕细琢".很多美国人认同:萨伦伯格机长的高尚,来自其他时候所做出的那些选择——在履行职业操守时,是一丝不苟的,在一生中做出的许多选择,帮助他做好了准备,来应对发动机发生故障的那一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我的一生让我把飞机安全地降落在了哈德孙河上。"

我们周围这个环境,已经很少有人提及"最高职责"了,平时听得最多的,就是"底线"这个词,一切都降到了底线,上面要求"守住××底线",下面追求"员工底线意识",而别人已经在实践并追求"最高职责"了,这样的差距我们什么时候能赶上?这一点令我尤其感叹。

也许会有人说,和薪酬待遇有关吧,那好,我们来看看切斯利·萨伦伯格先生在书中提到的困惑——在他供职的全美航空公司,由于经营上的问题,他们的年薪减少了40%,航空界所有员工原本不错的养老金制度也被取消,导致将来的养老金缩水2/3,航空公司甚至连机组的餐食都取消了,每一名机组成员必须自己准备餐食执行航班,萨伦伯格先生和乘务人员一样,到了进餐时间,闻着头等舱旅客牛排和葡萄酒的香味,吃着自己简单便携如三明治等食物充饥。他在工作中同样经常遇到公司运行管理中的问题,令人十分沮丧、疲惫不堪。书中提到,他和同事们感到"公司仿佛用枪对着他们的头,逼迫他们让步,他们经历了减薪、返还福利、裁员、解雇……他们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忍受着心灵的创伤。和我们现在一样,管理层在很大程度上是在靠员工自己良好品质和职业素养,来弥补系统上的缺陷、长期的人手不足以及处处可见的假冒伪劣等。

好了,这能否令一些"底线员工"难以想象?这样的情况下可不可以不用提"职业操守"了?

对此,萨伦伯格先生的选择是,既要尽力而为去改善制度问题,同时又尽我所能。他从来不会放弃自己的职业操守,并且依然能做到追求更高。这样的境界,是我们平凡时刻最应该坚守的。

有多少次,不认识的人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我们这些航空从业者,我们又有多少次承担起了值得这份信赖的责任,时至今日,忽然想起了曾经是一名军人的我背诵过的一句话:我为我承担的责任感到无上光荣,我愿为此奋斗终生,牺牲生命在所不惜!和平时期的军人不用再战死沙场来履行最高职责,改革开放年代的企业员工也不用为企业当家做主,但是,责任,永远是心中应该坚守的最高职责。(文/赵雪春,编辑/王铭博)

注:文中引文出自【美】切斯利·萨伦伯格杰夫·扎斯洛《最高职责》

杨元元译黄友义审校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关于企业个人职责读后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关于个人责任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