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别碰坏鸟儿的歌声读后感 > 地图 > 别碰坏鸟儿的歌声读后感,2024别碰坏鸟儿的歌声读后感
别碰坏鸟儿的歌声读后感相关栏目
别碰坏鸟儿的歌声读后感热门栏目
别碰坏鸟儿的歌声读后感推荐
别碰坏鸟儿的歌声读后感

(共 2053 篇)

  • 1、 《别碰坏鸟儿的歌声》读后感400字

    寒假里我认真阅读了《新人文读本》这本书,里面收集许多篇精彩的文章。其中有一篇叫《别碰坏鸟儿的歌声》的文章给我的印象最深。

    《别碰坏鸟儿的歌声》主要讲了我父亲虽然只是一名老石油工人,但一生嗜鸟,他曾经用诗样的语言告诫“我”:别破坏了鸟儿的歌声,否则,就碰掉了生命中的色彩。

    为了鸟,他曾经和他的工友发生矛盾:六十年代,饿疯的人们对鸟儿疯狂捕杀鸟儿为食。一次,父亲下班回来,看到自己养的两只麻雀已经成了工友餐桌上的美餐,顿时勃然大怒,有生以来第一次和朝夕相处的工友拳脚相见。这件事过了多年父亲仍记忆犹新。

    是啊,鸟儿是人类的朋友,它们用美丽的羽毛为这个世界增添色彩,用清丽的歌声给我们人类带来了欢乐,用优雅的翱翔为人类展示和平,它们丝毫没有伤害人类的想法。可我们人类都做了些什么呢?为了一饱口福,大肆宰杀鸟儿;为了一饱眼福,让鸟儿失去了自由……

    看了《别碰坏鸟儿的歌声》这本书,我真想大声呼吁:请不要再伤害鸟儿了,还鸟儿一片属于它们自己的天空吧!

  • 2、 鸟儿街上的岛屿读后感
    鸟儿街上的岛屿读后感(一) 作者:杨婧筠 这次在学校图书馆,我读了 《鸟儿街上的岛屿》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以色列犹太儿童文学作家—尤里·奥莱夫。作者通过细致地描写,体现了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希特勒下令德国纳粹大肆屠杀犹太人。十二岁的犹太男孩阿莱克斯为了躲避纳粹分子的迫害,只身躲进了一栋废弃的房子——鸟儿街78号。他始终坚信爸爸很快就会回来。这种信念使他存活了下来。 书中的一句话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哭能感染人,正如笑那样。不错,哭能感染人或者带动别人一起哭,那我们为什么不去笑呢?如果主人公阿莱克斯在困难面前哭泣,这代表他害怕了;如果他笑了,这代表他不向困难屈服! 记得那年我学游泳,我怎么学都学不会,教练让我漂浮,我不但没学会,还呛了口水,把教练吓坏了,教练痛骂了我一顿,我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直到回了家,我还在小声抽泣着。我觉得,我当时真实太娇气,太不把坚强了! 可是,这本书让我懂得了怎样在困境中生活下去,怎样在艰难困苦下培养自己的自信心,这种信念让阿莱克斯在长期的孤独恐惧中独自成长了起来。我们在对待困难时要镇定,对待困难要随机应变,不能慌张。读完这本书后,让我真正拥有了一颗不屈的心! 鸟儿街上的岛屿读后感(二)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叫《鸟儿街上的岛屿》。 这本书写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希特勒下令德国纳粹大肆屠杀犹太人。十二岁的犹太男孩阿莱克斯在爸爸被抓走,妈妈下落不明的情况下躲进了一栋废弃的房子 ----- 鸟儿街 78 号。他勇敢地救了自己的同胞,依靠自己的努力,在这座孤岛中生活了 5 个月,他始终相信爸爸很快就会回来接自己。这种信念给了他极大的勇气。最终等到了爸爸。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怎么样在困境中生活下去,怎样在艰难困苦下培养自己的信念。 我一口气读完这本书。我仿佛觉得自己和阿莱克斯一起在 78 号街里,我好象看见他偷偷地在废墟里找食物,他用自己的勇敢、才智找到一个藏身处。如果换成我,我都不知道怎么办,爸爸妈妈都不在身边,到处都是坏人,我要不是被饿死,要不是被坏人抓住。 我要向阿克莱斯学习:在困难中要镇定,对待困难要随机应变,不向困难屈服,而且还要和困难作斗争。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孝敬自己的爸爸妈妈。
  • 3、 夜莺的歌声的读后感

    《夜莺的歌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的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夜莺的歌声的读后感怎么写?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吧?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夜莺的歌声的读后感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夜莺的歌声的读后感1

    我看过宁死不屈《小英雄雨来》,我看过一个想要和平中国孩子《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我看过……其中感受给我最深的是《夜莺的歌声》。

    《夜莺的歌声》讲述的是前苏联保家卫国战争时期,一个叫夜莺的孩子。是个勇敢、机智,巧妙地与德国兵周旋,用口哨传递信息。把敌人带进了游击队的埋伏圈,消灭敌人。文中夜莺与敌人的对话:“怎么会就剩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大家快跑。”这些话都是夜莺使在不易察觉中戏弄,同是也提现了夜莺的机智和对敌人的憎恨。

    文中,第二天,在被烧毁的村子的围墙旁边;在那小路分岔的地方,有孩子又穿着那件绿上衣……使我联想到“小夜莺”又投入了新的战斗,又在坚守岗位,察看敌情。我便对这位小英雄佩服的五体投地。佩服他天真活泼、顽皮、机智勇敢,有一颗爱国心,从他的身上使我想到白洋淀的抗日小英雄嘎子,小英雄放牛娃王二小等。这一切,时时刻刻都在鼓励我们要有一颗爱国之心。

    夜莺的歌声的读后感2

    今天我读了《夜莺的歌声》这篇文章,很是感动。文章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的同敌人周旋,用口哨伴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打击敌人的故事,从而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读着这篇文章,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既有胆略,又有智慧的爱国主义小英雄形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是的,我国抗日战争时期,不是也有许许多多像小夜莺这样的小英雄吗?我想:假如我也出生在那个年代,我也会做一个勇敢而智慧的“小夜莺”的。

    然而,我们憎恨战争,我们盼望和平之神永驻人间。但现实却不是这样,今天,我们中国的孩子是在这朵和平之花下成长,可是,在国外还有许多的孩子生活在炮火之中,没有吃的食物、没有住的房间,更没有学习的环境。我们呼吁和平,我们需要和-谐社会,让全世界的人们连起手来,共同保护和平之花吧!

    夜莺的歌声的读后感3

    可怕的战争来临时,弱小的儿童会怎样面对呢?我带着疑问,读了

  • 4、 雪人的歌声读后感

    雪人的歌声读后感(一)

    这个假期里,我读完了《雪人的歌声》,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红鞋子》,故事讲的是一只小老鼠在草坪上发现了一只红鞋子,另一只不知丢哪里了,红鞋子在伤心地哭泣,小老鼠决定帮它找到另一只,它们在主人家里遇到了一只大花猫,大花猫看见小老鼠很想吃掉它,红鞋子为了救小老鼠被大花猫撞昏了,主人过来看见了红鞋子,大声叫起来:我终于找到它了,于是把丢失的红鞋子和眼前的红鞋子放到一起。于是一双完整的鞋子摆在了鞋柜上。

    读了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友谊才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我要热心帮助同学,好好学习,快乐成长,做一名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这几天我看了一本新的课外书,《雪人的歌声》,是一本汤素兰着的童话书,这本书里讲的是一个一个的童话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带给我道理,我十分的喜欢,而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小兔子和它的朋友们》。

    《小兔子和它的朋友们》讲的是:

    蓝天下有一个小山坡,山坡上长满了蒲公英和一棵高大的银杏树,树的旁边有一个小木屋,而小木屋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兔子。

    有一天,它在在山坡下发现了一个鸟蛋,它就看着这颗蛋等等它的主人,可是,天黑了,它的主人没有来,于是,它就把它带回了自己的家,放在了窗台上,一早,它便飞了出来,小兔很高兴,翠鸟每天会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晚上回来再告诉小兔,可是,有一天,翠鸟说白色怪物要来了,大雁都纷纷飞走了,蒲公英也随风而去,只剩下了小兔,翠鸟和银杏树,银杏树的根太深走不了,小兔跑得太慢又不会飞,翠鸟可以走,可是它却没有走,而是留下来和小兔在一起。一夜过去了,小兔出了门,( ⊙o⊙ )哇!原来是下雪了!!它们说,原来白色怪物一点也不可怕,反而十分的美丽!

    看完了这个故事,它让我认识了一个重情义的小鸟,是小兔子让翠鸟平平安安的生活了下来,小翠鸟十分的感激小兔,虽然这个白色怪物其实并不可怕,可是,在它们不知道的时候就会觉得很可怕,但是翠鸟却没有离开小兔,可见他是一只知恩图报且善良的小翠鸟,在危险和友谊之间,它选择了友谊,和自己的朋友一起渡过难关,它们真是勇敢。

    这本书中还有许许多多给我启发,给我开心,给我感动的故事,我喜欢《雪人的歌声》这本书!!

    《雪人的歌声》是老师给我们推荐的书中一本,里面是在讲笨狼的故事。

    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很好看。有很多给我们带来快乐的故事,比如:《笨狼的学校生活》、《快乐小马车》、《小兔子的蝴蝶结》等等。我最喜欢的就是《笨

  • 5、 夜莺的歌声读后感

    夜莺的歌声读后感范文一

    可怕的战争来临时,弱小的儿童会怎样面对呢?我带着疑问,读了《夜莺的歌声》这篇文章。

    这是一个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故事:一个叫夜莺的小男孩,用美妙的歌声巧传情报,用玩皮天真的答话迷惑敌人。最终将敌人引入埋伏圈,巧妙脱身,歼灭敌人。

    天真可爱的小夜莺本来应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与同学们快乐地玩耍,可是如今却站在了战场上。无情的德国兵毁了他的家园,使他幼小的心里充满了仇恨。小夜莺有着机智勇敢的品质。能在敌人的面前从容不迫[注: 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不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令我十分钦佩。

    当我读到小夜莺与敌人的对话时,我被震撼了。夜莺只是个孩子,却机智地避开了话题。我觉得小夜莺有着与他的年龄极不相符的镇定。

    现在的儿童生活在和平时期,都是温室里的花朵。根本无法体会到战争时期的恐惧,人们的生命时时受到威胁。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读了这篇文章一遍又一遍,仍然回味无穷[注: 回味:指吃过东西以后的余味。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我想对小夜莺说:你真伟大! 小夜莺的爱国品质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夜莺的歌声》读后感范文二

    听!是谁的歌声?那么宛转动听,让我们走去瞧瞧,哦,近了,动听的歌声越来越大,看!是小夜莺。

    小夜莺是个勇敢、睿智的小男孩,他巧妙地把敌人引到了埋伏圈,用鸟叫报信给游击队,英勇地歼灭了敌人。

    小夜莺是那么勇敢、机灵,如果是我的话,我面对残暴的德国兵,早就撒腿就跑了,夜莺面对咄咄逼人的德国兵,沉着冷静。在小夜莺的答语中:人呢?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人们边跑边喊野兽来了就都跑了。这句话小夜莺在暗暗地谩骂德国兵,说他们是野兽,是禽兽,冷血的动物,冷血的人们,是破坏国家和平的野兽,是残杀和平的杀手,是我们痛恨的敌人。在生活中我们是父母的小公主、小皇帝,捧在手心怕坏,含在嘴里怕化。我们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却不能变成一个顶风挡雨的小松树。像张嘎,雨来都小小年纪,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我们小孩子也是一个个的敢于拼搏的大人,野草在哪都能成功是因为它受过风,淋过雨,拼搏过,而花朵娇嫩,是因为被捧着,轻轻一碰,就都怕碰碎,生了一点病都把家长急得团团转,要把我们放出去,才会成功。

    我们不要做家长的掌长明珠了,快做一个敢于拼搏的小松树吧!

  • 6、 《夜莺的歌声》读后感
    《夜莺的歌声》读后感 小夜莺是一个聪明、机智、勇敢、爱国的一个小男孩。 故事是这样的:战斗刚刚结束,一群德国兵进了村庄。过了一会儿,军官看见了小夜莺,问:“你知道往苏蒙塔斯村的路吗?”小夜莺回答:“当然了。”“如果你带路带得对我就把打火机送给你,没带对我就把你的头拧下来。”队伍出发了,小夜莺在悠闲自在地玩,好像把军官忘了。过了一会儿,军官问:“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小夜莺问:“是一种蘑菇吗?没有。”军官觉得什么都问不出来,就不再问了。在森林里有几个游击队听到了夜莺的声音。其中有一个游击队员数着夜莺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夜莺的声音停止了。“三十二个鬼子。”那个人说。接着传来了两声杜鹃叫。“两挺机关枪。”那个人又说。过了一会儿,德国兵来了。突然从草丛里传出了一声口哨,像是回应了小夜莺。小夜莺转身就跑了。接着德国兵被枪打伤。第二天小夜莺有在原来的地方回头看,好像是在等谁似的。 我认为小夜莺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胆子非常大,竟然敢利用歌声把敌人引过来,而且还是凶残的敌人,那敌人威胁小夜莺说要是不带路,要把他的头拧下来。是小夜莺不知道害怕?不知道敌人的凶残?不可能的。那就是他的勇敢,他的沉着,他的聪明。如果是我的话见到生人根本不说话。小夜莺还是非常聪明的,知道敌人是在利用打火机来诱惑他,到时候敌人也会一定伤害他的。他还把敌人引到有游击队的地方并且传递信息给游击队队员。最后,小夜莺还能继续战斗,非常值得赞扬。 小夜莺的勇敢,是一般人没有的。我,就连他的万分之一都不到。我可以用两件事来表达。 第一件是,我要去洗澡,就去我房间拿衣服。但是我的房间是非常黑的,我进都不敢进,于是大声地说:“妈妈,你赶紧过来一下!”妈妈问:“干嘛呀?”我回答:“只要过来一下你就知道了。”妈妈过来了,我说:“帮我把衣服拿一下。”“衣服不就在你的房间吗?”“我不敢去拿,我的房间太黑了。”“不行!你一定要自己来。”我飞快地跑进了房间,一直“啊”等到我开灯为止。最后我终于把衣服拿了出来。 还有一次,我的家里来了一群陌生人。这些陌生人其实是妈妈的朋友。妈妈叫我向他们问好,我却一句话都没有说,马上跑到房间里。和陌生人打招呼,多难为情啊!我说不出口,和他们在一起,我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尽管妈妈说,没事的,你可以不主动说,你只要回答他们的问题就可以了。但我就是怕,我
  • 7、 《鸟儿街上的岛屿》读后感600字

    三月的午后,微风习习,明媚的阳光普照大地,照进我的小卧室,此时此刻的我无比悠闲,这么美好的环境,正适合读书,我坐在椅子上,翻开了最喜欢的一本书——《鸟儿街上的岛屿》,这是以色列作家尤里·奥莱夫所著。

    我想起了与它相遇时的事,我在书海里不停来回游荡,寻找喜爱的书。书店里的书我看看又翻翻,没有吸引我的书,可是就在一个不起眼的书架上我找到了这本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与《柳林风声》同类,都是描写动物生活的有趣的故事书。但是,我翻开书一看,它的第一个片段《爸爸的秘密》——爸爸有一把手枪是用来对付德国鬼子的……这是一个关于二战的故事,我可是个“历史迷”,一下子就激起了我看书的兴趣。

    思绪又回到了这本书上,我聚精会神地看着书。我最喜欢书中的小男孩阿莱克斯,他的勇敢、机智、不屈服的精神打动着我。当我看到阿莱克斯遇到危险的情节时,为之担心,我完全融入到书境中。妈妈喊我好几次,直到她轻轻推开门,我才回过神来,方才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三个小时,妈妈以为我在午睡呢,她很惊讶我如此安静地看了这么久的书。

    读完这本书,我反复思索着,阿莱克斯经历了严寒酷暑,在一个废弃的房子——鸟儿街78号,这里竟然成为阿莱克斯安全的避风港,是他生存的岛屿,他独自生活了好几个月,虽然活的艰难,面对危机四伏的现状,支撑他的是一个信念,他相信爸爸一定会回来接他的。他面对敌人的抓捕,面对食物的短缺,思考如何克服困难,让自己活下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等他爸爸的回来。我和他同龄,他的精神值得我学习,只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克服困难,就一定可以活着,一定可以成功。同时,我也应该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

    读书使我受益,读书使我成长。读书让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掌握很多的本领。每当我遇到困难,失败,气馁时,我就鼓励自己,阿莱克斯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下都可以生存,我现在拥有这么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我更应该懂得珍惜,擦干眼泪,继续努力!

  • 8、 关于歌声的读后感

    《歌声》写的是1920年的一个夜晚,一艘轮船在海上行驶,不幸触礁,船沉了,落水的人在水中拼命挣扎,他们在游得筋疲力尽之时都感到绝望,但一个十岁的小姑娘却在海水的冲击下高声歌唱,以她的乐观和镇静挽救了遇难者。

    在教学中,我抓住了“绝望”,让学生体会在当时情况下,马金纳的四周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漆黑的夜晚,茫茫的大海,冰冷刺骨的海水和呼啸着的海风,还有周围人的喊叫声,救命声,通过朗读以及想象感受绝望的心情,再次引出描写歌声的句子,深刻理解歌声给了大家勇气和力量,歌声救了大家。

    对于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经历的太少了,沉船落水,在海水中拼命挣扎,在绝望中求生存的感觉他们根本不可能有。所以,要深刻地体会出为什么说小姑娘是“英雄”,是她的歌声救了大家。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之所在。

    我通过语言诱导、启发,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能够直接感知,如身临其境,并展开丰富的联想,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音乐的衬托下学生进入到了那种生死攸关、万分紧张的情境之中,在我的语言渲染及引导下,他们体会到了遇难者的 “绝望”。这样一来,不由得对在风浪中高声歌唱的小姑娘肃然起敬,对小姑娘的勇敢与镇静发自内心的感叹:“小姑娘,你真了不起!”“小姑娘,你真勇敢!” “小姑娘,你真是个小英雄,我要向你学习,陷入困境不慌张,勇敢镇静地想办法。

  • 9、 朱自清歌声的读后感

    朱自清是个很有才华的作家,你看了他的歌声有什么感受呢?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朱自清歌声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参考。

    朱自清歌声的读后感【一】

    静静的欣赏,如同身在歌声中,心随旋律转动。作者以清丽的笔调,运用生动形象的移觉手法,融入丰富的想像,引我进入了一个美妙的歌声境界。我惊叹歌声的魅力,更惊叹朱自清的出色描绘。

    作用运用移觉,从触觉、视觉、嗅觉三方面来进行描绘。“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觉越发滑腻可爱了。”作者把歌声的轻柔之美化作可触及的物象,形象而具体,让我们亲身感受到了它的滋润、轻柔、滑腻细致。轻柔的歌声突然转向了低沉,于是作者又巧妙地一转笔锋,读者眼前出现了,“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歌声中淡淡的哀愁化成了眼前黯淡的花朵,让我们看到春的困倦,感受到了淡淡的哀伤。忽然“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又时时送过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荫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清新的花香混着泥土的气息,沁人心脾,让人精神为之一振。这正是歌声的轻快活力给人听觉的震撼。

    散文意境的创造,要善于捕捉意象。在作品中,作者捕捉了滋润的春雨、轻柔的微风、油滑的涌道、黯淡的花朵、清新的花香、潮湿的泥气息、新栽的秧和少壮的麦的气息、柳树清新的蒸气。

    作者把感情注入到这些事物中,通过移觉的手法将歌声完全转化成这些我们能够触摸得到的,看得到的,闻得到的物象。然后再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手法把情与景、虚与实和-谐统一起来,自然地展开联想。他把轻柔的歌声给人的享受比拟成春雨、春风的轻抚;把低沉的歌声比拟成黯淡的花色,芳香的“消歇”、“楞倦”;把心灵为之一振的歌声比拟成沁人心脾的花香、土香。

    傅德岷在《散文艺术论》中说“联想,是散文家感情的升华,插上想像的彩翼,散文家就可以在宏观宇宙、微观世界骑着思想的骏马纵横驰骋,自由奔突、展示出无比瑰丽的艺术境界,给人以诗情画意的美感。”随着作者想像的绵延,我们仿佛也走进了歌声的世界,听到了歌声,看到了那一个美丽奇妙的境界:我们站在宁静的花园中,享受着春雨的滋润、轻风的轻抚,感受着花朵的黯淡带来的淡淡哀伤,呼吸清新的花香和泥土的气息。一切是那么安宁自然,心灵的尘蒎涤无遗,心中的烦恼飘走无形,只剩下自然的肉体,轻松舒坦的心

  • 10、 歌声读后感

    歌声读后感

    《歌声》吟咏的正是朱自清的这种心灵的历程,写听歌的感受。好嘹亮的歌声!起章就是对他所听到的歌声的赞叹,沉浸在黑暗空虚中的他,仿佛通过歌声接近了光明,使他纷扰、烦忧的内心得到古井般的平静,使他在周围的冰冷中感觉到缕缕微温,这时,肮脏的世界,他和人的一切世俗关系,就完全忘却了;于是,他卸去沉重的负担,心灵轻飘飘地随歌声起伏,而沉浸于其中。这首诗写得并无深意,却脱俗、空灵、清新,表现了当时的心境情绪。

    隔了两年,朱自清又写了同题散文,仍写听歌的感受,可以作为这首诗的诠疏。散文《歌声》记他在中西音乐歌舞大会听中西丝竹和唱的三曲清歌,令他神迷心醉。他的心灵随歌声展开翅膀,在春晨细雨中轻快地翱翔,在花园锦绣般的花丛里遨游,在东风中让田野上茂盛的草木、田禾和着泥土的甜香沁人心扉。最后一段写道:看啊,那都是歌声中所有的,我用耳,也用眼、鼻、舌、身、听着,也用心唱着。我终于被一种健康的麻痹袭取了,于是为歌所有。此后只由歌独自唱着,听着,世界上便只有歌声了。

    好一幅真、善、美的图画!歌声把人带进纯洁、明净的境界,这里五彩斑斓,香花芳草,田园欣欣向荣,宇宙充满生命的活力,于是,诗人的心灵浸沉于其中。它不是写实的现实主义素描。也不是激烈的浪漫主义抒情,只是写出他从高尚的艺术中获得的欣悦和宁静,表现他对与假、恶、丑的现实相对照的真、善、美的追求。这也是当时一些青年知识分子爱好和皈依艺术宫殿的共同心态吧。

  • 2019-10-19

  • 2019-10-24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10-0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1

  • 2022-03-16

  • 2022-04-07

  • 2019-09-20

  • 2019-09-25

  • 2022-02-17

  • 2019-09-20

  • 2019-10-16

  • 2019-10-29

  • 2019-10-09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10-29

  • 2021-06-22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6

  • 2019-10-16

别碰坏鸟儿的歌声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别碰坏鸟儿的歌声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别碰坏鸟儿的歌声读后感、2024别碰坏鸟儿的歌声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