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半坛酒读后感 > 地图 > 半坛酒读后感,2024半坛酒读后感
半坛酒读后感相关栏目
半坛酒读后感热门栏目
半坛酒读后感推荐
半坛酒读后感

(共 1595 篇)

  • 1、 读《半坛酒》有感450字

    “诚实是金钱买不回来的!”这是《半坛酒》这个故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这句话像春风一样吹拂着我;像雨水一样滋润着我;像阳光一样照耀着我。是啊,诚实是金。

    记得我读过一个名为《牧羊娃》的故事:从前有一个牧羊娃,有一天,他嫌着没事,就在山上大喊:“狼来了!狼来了!”在山下的人们听到后,拿着工具赶了上去,可是, 牧羊娃高兴地说:“真笨,真笨,你们上当了!”农民们十分生气,但却无可奈何,只好走了。过了几天,牧羊娃又嫌着没事,大声喊:“狼来了!狼来了!” 农民们又拿着工具上山了,这时,牧羊娃又哈哈大笑说:“真笨,真笨,你们又上当了!” 农民们又气愤地走了。可是突然有一天,狼真的来了,牧羊娃又在山上大喊“狼来了!狼来了!”可没有一个人理他了,就这样,他的羊群都被狼吃了。是啊,这就是不诚实的后果。这时,我又想起了一件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

    有一次语文考试,我没有考好,才89分,心想,这下完了回家免不了吃一顿“竹板串肉,”还是不说了,得过且过吧。回到家,妈妈问我考了几分,我慌张地说:“不知道。”谁知后来考卷被妈妈发现了,妈妈不但让我吃了一顿“竹板串肉,”还罚了我的零花钱。此时,我后悔极了。

    是啊,诚实是金钱买不回来的。这件事深深地教育了我,它使我更加领会诚实是金这个道理 。

  • 2、 酒公墓读后感

    酒公墓读后感(一)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读了大半,除了《道士塔》《庙宇》《牌坊》《风雨天一阁》等文章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感触最深的是《酒公墓》一个平凡苍凉的人物故事。

    文章写一位早年留学美国的状元之后张先生,学成归来,本想逻辑救国,怎奈却遭遇了现实的尴尬。正当他顺应现实,惶惶度日,不想落入土匪之手,几次逃跑,被打致残。十年浩劫,因写错字2020又被戴上右派的帽子,经历了不幸的短暂婚姻,本以为教书育人可以实现些许的人生价值,却发现原来是对牛弹琴。最后只能聊以替人写墓碑换取美酒度过残年。

    读罢,一个寂寞文人悲凉的一生如云般掠过眼前。文章憎命达,或许杜甫的悲叹不只是李白,还有张先生。他的一生是痛苦寂寞的。逻辑学的寂寞,现实巨大落差的寂寞,陷入土匪之手的痛苦寂寞,十年浩劫的痛苦寂寞,情感婚姻的痛苦寂寞,对牛弹琴、知音难觅的痛苦寂寞,而最终又不得不潦倒卑微地活着的痛苦寂寞。

    谁念西风独自凉?暂且引用作者原文:(前年深秋,我回家乡游玩,被满山漂亮的书法惊呆。了解了张先生的身世后,我又一次上山在墓碑间徘徊。我想,这位半个多世纪前的逻辑救国论者,是用一种最潦倒、最别致的方式,让生命占据了一座小山。他平生未能用自己的学问征服过任何一个人,只能用一枝毛笔,在中国传之千年的毛笔,把离开这个世界的人慰抚一番。可怜被他慰抚的人,既不懂逻辑,也不懂书法,于是,连墓碑上的书法,也无限寂寞。谁能反过来慰抚这种寂寞呢?只有那一排排灰褐色的酒坛。

    在美国,在上海,张先生都日思夜想过这座故乡的山,祖先的山。没想到,他一生履历的终结,是越来越多的墓碑。人总要死,墓很难坍,长此以往,家乡的天地将会多么可怕!我相信,这位长于推理的逻辑学家曾一次次对笔惊恐,他在笔墨酣畅地描画着的,是一个何等样的世界!)

    张先生为自己斟酌口述的碑文,读来令人泪下:

    酒公张先生,不知籍贯,不知名号,亦不知其祖宗世谱,只知其身后无嗣,孓然一人。少习西学,长而废弃,颠沛流荡,投靠无门。一身弱骨,或踟蹰于文士雅集,或颤慑于强人恶手,或惊恐于新世问诘,或惶愧于幼者哄笑,栖栖遑遑,了无定夺。释儒道皆无深缘,真善美尽数失落,终以浊酒、败墨、残肢、墓碑、编织老境。一生无甚德守,亦无甚恶行,耄年回首,每叹枉掷如许粟麦菜蔬,徒费孜孜攻读、矻矻苦吟。呜呼!故国神州,莘莘学子,愿如此潦倒颓败者,唯张先生一人。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人渺如沧海一粟。但

  • 3、 《酒国》读后感(读后感)

    在这个浪漫多情,混乱腐败的年代里,除了假是真假,其余的都是假的。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优质好文章,如转载请标注来源。http://www.dhb100.com

    书中讲的是调查员丁钩儿去酒国调查高层领导烹食婴儿的真相,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曲折而离奇的故事。小说以《肉孩》《神童》《烹饪课》等章节,分别描述了肉孩贩卖、养育、屠杀、烹制的过程。主人公丁钩儿总是提醒自己在酒精中清醒,但无济于事,最终沉迷在所谓的酒国文化中,沦为一个可悲的杀人犯。

    《酒国》描述了一个荒唐的世界,也折射出现实生活的一些现状,文章用立体交叉的实验性文体,表现了作家对人类堕落的惋惜和腐败官僚的痛恨,把反腐题材的文学提升至新的境界。同时,小说中的情景让我感到仿佛是真实存在的,我认为小说的优劣之分在于它能否给读者带来真实存在的感觉。

    小说多次强调了“红烧婴儿”这道菜,讽刺了现代人看似外表文明,实则内心丑陋的现象。现代人无所不吃,不仅仅满足于以前饥荒年代的野菜、野果,他们也把目光投向山洞中的蝙蝠、悬崖峭壁上的岩羊、石壁上的穿山甲,再到海洋里的鲸鱼、海沟里的琼脂,甚至是婴儿……

    由此想到现实,我们所谓的进步,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口口声声要保护环境,结果另一头却带头吃起了种种“红烧婴儿”,甚至还有比这个更恐怖的。在这个亦真亦假的世界里,我们怎么样才能辨别真实的真和虚伪的假呢?

    曾经,看过一则新闻,有个黑心商家从某种途径获得了茅台酒的酒瓶,自己却拿工业酒精和水去勾兑成假酒,就这样,他贩卖假酒整整3年,获得了巨额的财富。后来因同伙举报揭发,才结束了这种丧尽天良的行为。在这种年代,除了假是真假,其余的都是假的。

    现在的我,是班级里的语文课代表。时常有一些荒唐的人,拿着一些似真实假的背书签名让我登记名单,然后招摇过市,炫耀不已。从前的我,对着这种荒唐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我看了这本书,想想自己曾经为了虚伪的人缘假装糊涂,羞愧难堪。以前的我和那些卖假酒的人有什么区别?

    现在,我看懂了这本书,也放弃了所谓的“人缘”。虽然有些人在我背后颇有微词,但我感到了踏实,曾经一度堕落的人性终于向着正确的方向行进。

    盼望着一天,和谐自然取代混乱丑恶,真假变得容易分辨。这世界,本来就有真有假。(邓安祺)

    读后感大全提供很多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https://m.dhb100.com/

  • 4、 《论语今读》读后感:半是儒学半哲学

    半是儒学半哲学

    ——《论语今读》读后感

    商南花

    十几年前,在一次外出学习活动中听到一位讲课专家教授说想要用两年的时间研读《论语》,内心就有着一种说不清的感慨。疑惑她要用两年这么长的时间研读这么短的《论语》,需要那么长时间吗?因为好奇,带着疑惑,从那时起我也开始真正意义上去接触《论语》,走近《论语》。各种版本的和《论语》相关的著作我见到就买。这些年下来,也读了一些,如《孔子传》、《论语全书》、《孔子的智慧》、《亲爱的孔子老师》、《孔子如来》、《孔子家语》、《孔子传》等。越读就越觉得用两年读《论语》太短了,根本就不够。因为,《论语》值得所有的人读一辈子。

    《论语今读》,这是我第三遍读这本书了。作者李泽厚,著名哲学家,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此书逐章翻译《论语》,以原文、译文、注解和评论、札记和解说的形式出现,引证近人著述。注释精简,非常易于理解原文,因为李老是当代人,有了马哲这个利器,将仁、孝等玄之又玄的概念从人类发展和心理角度进行分析,有理有据。但此书是从哲学的角度来写的,半是儒学半哲学,书又特别厚, 读起来觉得有点深奥有点枯燥,这也是我读了几遍的原因之一。

    给《论语》作注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各家的理解也各不相同,甚至是大相径庭。为了有一个学习《论语》的更高起点,也为了寻找研读《论语》的方便法门,当初我在书店恰好看到了李泽厚先生的这本书《论语今读》,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来读,是因为大学读书的时候了解李泽厚先生是国内对美学深有研究的大家。因此推断他应该对《论语》另有领悟。读罢,感觉确实是别有一番见解。觉得李老和孔子都是可爱的老头。,但不知道是自己理解能力有限有些地方又感觉李老先生对《论语》的理解有些观点也是值得商榷的,不过李老的见地无疑深深地启发了我,他引领我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学习传统的文化,也让我对《论语》有了新的了解。

    长期以来我感受到情感是人生的重要部分,很多人生的问题和困惑皆源自于感情。我曾试图在这部《论语今读》中找到孔子对情感、对爱情、对婚姻的看法。遗憾的是阅读过那么多和《论语》有关的作品,孔子与学生的交流尽管涉及的范围很广,《论语》的思想涵盖了做人、处世、读书、学习、为政、实践等方方面面,唯独不见

  • 5、 青梅煮酒读后感

    青梅煮酒读后感范文一

    旭日东升,朝霞千里,煮一壶青梅酒,细品其味,不由得浑身舒畅,热血沸腾;

    红日当头,骄阳似火,煮一壶青梅酒,细查其味,只觉得感慨万千,心中怅然;

    落日余晖,晚霞映空,煮一壶青梅酒,细嗅其味,不禁得黯然神伤,处处忠骨;

    月光如水,海阔鱼跃,煮一壶青梅酒,细听其声,禁不住轻声叹息,潸然泪下

    《三国》《水浒》,两部古典名着。它们吸引了中外各色各样的人们去阅读它。从三国的桃园三结义、晋朝统一天下,到水浒的一百单八将结义、后又一一丧生。读到这,又有谁不会感动,又有谁不会觉得无奈呢?悲壮的历史,描写了一段壮丽的史诗,也葬送了一个又一个,一群又一群英雄的生命。

    论英雄,谁是英雄?古往今来,淡淡的日子,并非没有留下英雄们一段又一段令人讴歌的故事。但这段令人悲愤令人扼腕的历史,已经冲淡了它本身,冲淡了它曾经记载过的英雄。这种英雄,总是出现在一种不该出现的环境中不是天下分割,就是奸臣当道。多少人,为了能够位极人臣,不择手段的陷害、坑杀别人?多少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和财富,不思后果的将那些英雄好汉们,那些他们嫉妒的英雄好汉们斩草除根。你以为你们根深蒂固吗?你以为你们了不起吗?当天黑时,必有阳光瞬间起航;当社会黑暗时,定有光芒万丈放光!

    青梅煮酒论英雄。说英雄,谁是英雄?水浒那一百单八将,三国那保留下赫赫战功的将领,不都是英雄吗?虽然他们之中,有些战死沙场,有些遭人陷害,有些更是死于非命。但这又有什么呢?历史虽然冲淡了他们的花名册,但在人们心中,他们永远是英雄,可以为黑暗带来光芒的英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说英雄,谁是英雄?论英雄,谁是真英雄?是你们!为国家献身的你们!当天黑时,必有阳光瞬间起航;当社会黑暗时,定有你们放出万丈光芒!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青梅煮酒读后感范文二

    暑假里借了周泽雄先生写的青梅煮酒和追问三国,却只把前者读完了,后者只是匆匆的翻了几页。当然,除了兴趣的减少外,和在家里没有学习和看书的心情也有很大的关系。不过就这一本,也足以让我对于三国中的各种人物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此书是按照一个个的人物来分章节而写成的。除了以前看三国所积累下来的认识而熟知的董卓、吕布,诸葛亮、曹操、孙权、刘备、关羽等人外,还有以前很少关注的荀彧、

  • 6、 花田半亩读后感

    【篇一:花田半亩读后感】

    一个美丽女孩的生命绝唱,珍惜时间,珍惜生命不要让我们在时光里有后悔的事,从我看《花田半亩》起,我就开始了我人生的目标。

    一个叫田维的北京女孩在15岁身患绝症但她象史帝芬霍金面对残酷的命运一样,没有抱怨,而是为了自己所能拥有的一切而感到高兴。她没有放弃这人生的最后时间,她开始写作,追问生命与青春的意义。文中充满了爱,感恩,坚韧,不屈不饶的精神与真诚,给我启迪很深,她的生命虽然短暂,但这短暂的人生却有滋有味,正如巴金爷爷所说的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她也有着乐于助人的品德。在2007年8月13日,田田离开人世,但她仍在写作。留下一部《花田半亩》感动和激励着我

    人生就象一个有许多缺口的园,这些缺口是遗憾。人生这一生中不可能不留下遗憾,田维也是这样。这个花季少女在那些忧伤的文字后面,还藏这无数带往天国的遗憾妈妈无尽的泪水,哀思和孤寂,爸爸沉默和醉酒,还有自己多么想在去天堂前,披上洁白的婚纱但他没有悲观。

    偶尔我会躺在床上想,或许我们活的过于娇气,不够坚强,瞧瞧现在网络中,那些成日选择逃避问题,选择自杀的心理能力极差的人们,他们懂得珍惜生命吗?他们懂得为自己生他们的父母感恩吗?生命就象一朵花,生命之花是绚烂的,也是脆弱的,稍不珍惜就会枯萎,凋零。人既然富有生命,那就要懂得去感恩和珍惜,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充实于有意义。

    【篇二:读《花田半亩》有感】

    曾经看过一本令我终身难忘的书,叫《花田半亩》,是一位美丽清新的大学女孩田维所著,虽然年仅21岁,却拥有非凡的才华。只是这样的才女永远停在了21岁,这繁花似锦的年龄。

    田维,一个只有21岁的仙女般的少女,爱写作,爱听音乐,爱龙胆花,我从她的文字里总看得见充实、快乐,似乎所有的疾病痛苦都是人生的一道的美味

    她,面对死亡的沉静,我们都没有预料到,她对病痛的忍受,对生命的洞察,让我们感知到一个坚强的生命。在一个个疼痛蔓延的夜晚,她用自己年轻的光芒点亮了生命的烛光。

    田维安静地走了,室友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发现,在她的电脑博客里储存着大量的日志。从得知病情到生命逝去,一直都在写,每一篇无不是感恩、忧伤的故事。她的故事感动着上千人,她用自己的双手书写下身边点点滴滴的感动,没有任何抱怨,用平静的眼神直视死亡,她说:这样的生命,将是骄傲而尊贵的。她就像一只蝴蝶,不管外面的风雨有多大,仍旧在花朵上采集着花粉。她在用爱、善

  • 7、 《半暖时光》读后感

    《半暖时光》读后感(一)

    《半暖时光》是桐华最新创作的现代都市题材情感小说,也是桐华继《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最美的时光》之后的第三部现代题材作品,小说以女主人公颜晓晨从校园到都市的生活、情感经历为主线,讲述人在面对痛苦与挫折时的态度和选择。我们的生活永不可能只有一种色彩,总是既有阳光也有阴影,有美好的一面,也有痛苦的一面,遇到什么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用不同的态度去面对,心向阳光,把阴影留在身后。

    最初是半暖吸引了我。既不冷酷晦暗又不明媚熨帖,就是这一半一半却又是全部。生命的运行从来都自有规则。你无法决定它的开始,也无法决定它的结束,甚至无法决定,在生命的旅途中遇见的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是,你永远都能决定面对它们的态度。

    教学楼外,熙来攘往,人流穿梭不息,可颜晓晨一眼就看见了沈侯。已经西斜的阳光穿过树梢,洒满林荫大道,沈侯踩着自行车呼啸而来,阳光在他身周闪烁,整个人清爽干净得犹如雨后初霁的青青松柏,再加上这个年纪所特有的朝气,让颜晓晨禁不住有些目眩神迷。

    善良的人终究没有争过岁月的荆棘。也许唯一圆满的结果就是这些人得到了第二次被原谅的机会。这些人没有逃避过错,而是竭力赎罪。我们可以是被赐予机会得到原谅的人,也可以是给予机会原谅他人的人。

    我们无法选择命运,可是哪怕一点点的反抗和努力都足以改变一点点的轨迹。在生命的嘲弄和打压中,总有希望值得我们追寻。颜晓晨的命运不可谓不曲折,命运的转折源于那场车祸和舞弊,数年后命运的起伏在隐隐时光中皆有那场意外事件牵动而发。在无奈的命运面前绝非无可奈何,永不言弃是对梦想回报的最好方式。作者的巧思泄露了这个世界冷漠残酷的一面,即便如此,梦想的高度与心的广度还是让我们想去看看这个世界。

    还记得你年少的梦么?有些人只记得年少时曾拍着自己的胸脯发誓一定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现在仅仅是日记本上的一行字2020吧。

    岁月很长,时光很短,尘世却太过喧嚣。一直以来我都很欣赏那些遇事不惊,泰然自若的人,有条不紊的处理着任何事情。尘世的喧嚣里,我应当修得一颗平静的心,多一些淡定、从容,不去争执,不去喧闹。将静静的荷种在心里,淡淡的吐着芬芳;将斑驳的光阴写进薄薄的纸页里,寥落的散着墨香;将树叶缝隙透露的光照进心里,安然的享受温暖;将唇齿间的茗香注在那低首的芳华里,岁月就会开出一朵灿烂的花。

    谨以此书,赠与那些无处安放心情的,劳碌的同仁。虽只是

  • 8、 曹操煮酒论英雄读后感

    篇一:煮酒论英雄读后感3篇

    煮酒论英雄读后感(一)

    煮酒论英雄想必是很多人都会很熟悉的,它的出处是出于《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曹操外出见青梅挂满了枝头,望去觉得很美,忽然想到了望梅止渴这一成语典故。恰逢此时又是煮酒的佳节,他就心生一念,何不邀刘备来共饮,借此机会也可试探一下刘备,看他有无称帝和自己共争天下的野心。刘备如约而来,酒席宴上,曹操问天下英雄有哪些,刘备随便答了几个,可都被曹操否定了,相反曹操则认为天下英雄唯有自己和刘备两个人而已。闻此言刘备惊得筷子落地,正逢此时窗外雷声大作,刘备从容的拾起筷子,借口害怕雷声才惊落自己的筷子,这才遮掩了过去,消除了曹操的怀疑。

    这则章节和故事是《三国演义》中我最喜欢读的,就因为它被描写得很具有文学的趣味,意境很美也很有诗意。看中国古代文学史我们不难知道,曹操是建安时期着名的大诗人,其诗更有建安风骨的美称。他邀刘备来饮酒是想考验刘备,这点是无疑的。不过于此同时这也显示了他诗人的本色。青梅着在枝头,望去景象已经是很美,可以说是赏心悦目的。此等美景激发了曹操诗人的豪兴,想要赋诗一首,但一时间诗思不来,只好暂时作罢,若用青梅煮酒,那当更能突显英雄的本色,所以才有了这一段与刘备的共饮与聚会。我对小说不是很喜爱,这可能是由于个人的偏好吧,《三国演义》的其它章节虽然读过了,但觉得没有什么印象和回味,唯独这一节我却是很喜欢的。对我而言,它是小说中最有诗意的回目和章节。

    也正是由此节,不能不让我们联想到曹操,他是三国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军事家。小说毕竟就是小说,它是可以虚构的,但作者罗贯中的尊刘贬曹倾向实在是很严重的。所以曹操被描写成了反面的人物,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代的奸雄。这从影视评书和戏曲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人们就人云亦云地认为曹操是奸雄了。另一个原因是人们对《三国演义》的熟悉和喜爱毕竟远胜于《三国志》。文学的影响有时会超过和左右历史于此可见一斑。人们对于曹操的认识由于小说的影响虽然是有曲解之嫌,但是依我看这也没有什么关系的,我们不是专门做学问的学者何必当真呢?小说也原本就是共人消遣的和休闲娱乐的,只要快乐那样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今天我们实际生活当中许多俗而不雅的人呼朋引类地聚在一起,推杯换盏高谈阔论,往往也自命为煮酒论英雄。这一则也可以想见这典故影响的深远和广泛了。其实说这话的人也未必就知道这典故的出处,或许

  • 9、 《酒心巧克力》读后感300字

    自从我读完了《一年级的小豌豆》这本书后,我就爱上了它。这本书讲了小豌豆在一年级发生的趣事,主人公小豌豆又有趣、又勇敢,她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

    有几篇故事对我印象深刻,在《酒心巧克力》那篇故事里,小豌豆和蓝草并没有吃巧克力,而是喝了里面的酒,还对好朋友许了美好的愿望,她们两个喝完了所有的酒后,走路起来就晃晃悠悠得了,真是好玩儿。在《试一试自己去上学》里,小豌豆自己坐公交车去上学,真的勇敢极了!

    读了这本书,我发现小豌豆和我一样爱笑,她是一个聪明可爱又善良的小女孩,在她身上有许多优点,有些我还有所欠缺,今后我会努力改正,争取以后变成我的优点。

  • 10、 英雄与酒

    英雄与酒

    自古以来,英雄与酒便结下了不解之缘。三国时的关羽、张飞自不必说,曹操和刘备在推杯换盏之间把英雄论了。谋略过人的孔明也是经常和众英雄一起吃酒的,许多战略大事也都是在瞬间而定。酒燃烧着英雄,也成就了英雄,梁山一百零八位英雄,更是以酒演绎了一出回肠荡气的反压迫史诗……

    酒属于英雄,如果英雄不真正“酩酊”几番,也就无从体会做英雄的乐趣和豪气了。在水浒中,鲁智深的大醉、林冲的酒气冲天、李逵的酒后打虎……似乎这每一件事情都与酒有些“瓜葛”。酒对于英雄是这样,就是对于古往今来那些温文尔雅,谦谦礼让的骚人墨客也大都如此,他们虽没有英雄们的壮举,但却在自己的梦想中把英雄做了一回又一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英雄与悲壮成了不朽。

    英雄在酒中把英雄的壮举完成了,文人在酒中把英雄的梦圆了,于是便有世世代代的不朽,英雄豪杰便源远流长。他们共同的图腾便是这采五谷之精华、凝智慧之结晶的美酒佳酿,美酒孕育了英雄和传世佳篇。

    在梁山这英雄辈出的地方,英雄以酒而“煮”而“论”,凭的是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凭的是自己对自由的向往、渴望。英雄之举,豪迈之气来自于对事业的孜孜追求和不懈努力,不求彪炳青史,但为无愧于心,这是当代英雄的写照,至性之情不以酒自鉴。这酒还是散发着历史文化底蕴的幽香,在唇舌间流溢,在心底升华,把古之豪杰今之英雄彰显得淋漓尽致,气冲霄汉……

  • 2019-11-04

  • 2019-09-25

  • 2023-06-04

  • 2019-10-19

  • 2021-09-0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11-16

  • 2023-05-24

  • 2019-09-19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09-19

  • 2019-10-20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09-25

  • 2019-09-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1-09-29

  • 2019-11-04

  • 2023-02-19

  • 2022-04-12

  • 2023-03-01

  • 2019-09-20

  • 2021-05-08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07-19

半坛酒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半坛酒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半坛酒读后感、2024半坛酒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