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阿宽从教记读后感 > 地图 > 阿宽从教记读后感,2024阿宽从教记读后感
阿宽从教记读后感相关栏目
阿宽从教记读后感热门栏目
阿宽从教记读后感推荐
阿宽从教记读后感

(共 4488 篇)

  • 1、 《阿宽从教记》的读后感2000字

    我有幸读到了名师从教访谈录之《阿宽从教记》一书。书是以访谈的形式来记录的,阿宽老师老师的话语中没有空洞的理论,没有呆板的说教,用最朴实的语言,用一个个生动的、亲历的教育案例,展现了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轨迹。我不仅感慨于阿宽老师对小学教育的执著追求,折服于阿宽老师讲求实效的课堂教学,更敬佩阿宽老师心中装有学生,万事以学生为首的教育精神,从中我深切地感受到阿宽老师是在以爱为主,用心做教育。

    用心做教育,首先是施以学生浓浓的师爱。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伟大而自然的。阿宽老师有一颗热爱孩子的真心,他能走进学生的心扉,想学生之所想,乐学生之所乐,并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关怀和尊重。在他眼里没有差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促使全体学生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

    孔老夫子所提倡的方法在阿宽老师的手里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他在没有任何经验与理论指导的形势下进行了分层教学实验。其动力与根本就是来自于对学生的真切关爱。有这么几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像这样的孩子,如果再坐在我这个班级里面,跟其他学生一样的去上课,对她来说,真的是浪费。我做小学数学老师是一种罪过,真的是罪过。应该让这些孩子有更好的发展。

    过20年,这个女孩30几岁的时候,也有了工作,也有了家庭,有了孩子,社会就看不出来她曾经数学是这么差了。但是如果她心理不健康的话,一直受歧视的话,就会很压抑,那么30岁的时候,她还是不会快乐。

    对待优生与后进生,阿宽老师都是那么的细致,那么的周到。让人感到震撼,他的那份责任感,是那么的沉淀。为一个富有才华的学生而感到罪过,为一个差生而联想30年以后的生活,我想现在的我们又有多少人会去发自内心的去为学生如此着想。

    用心做教育,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阿宽老师在总结自己第一届学生为什么在毕业考时能有三十几个90分以上时,对于这破天荒的成绩他反思所得只有两点:1、跟学生很接近。的确,一个比学生只大一两岁的小老师,原本就还是个孩子。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用他自己话说就是:因为我自己也是一个孩子嘛。孩子会这样想,那我就这样去教,这样子呢,肯定会贴近一些孩子。也许他当时并不知道这样做的原理,而他在30年以前就按照了新课标的要求去实施,那是一种怎样的超前! 2、没有一点杂念,就是想着怎么样把学生教好。多么简单、纯朴的心态啊,现在的我们还能做到吗?从阿宽刚入jh的经

  • 2、 《宽客》读后感

    我还记得我刚开始正式工作的时候,那是2007年底到2008年开始的时候,一轮中国牛市正在高潮,尽管中间有轮大跌,但是随即市场又继续向上,一切看上去依然美好(当时我还不知道所谓的双顶之说)。当时的我也参与了股市,但是我属于比较保守的,所以只是买买基金,并且迅速接受了定投的理念,很快,市场暴跌,回头看也庆幸我当时是个小年轻,本身没几个钱进去,也没啥损失。接着便是长达数年的熊市,直到2014年下半年,市场转暖,中国股市再次体现了不牛则已,一牛便疯的特点,一飞冲天。

    与2007年相比,时代变了,人性没变,人们汹涌参与,人人股神的场景还是那么熟悉。但是也有些细节变化,比如,经过这几年,一些欧美的新的投资理念和玩法也进入中国,比如所谓的量化投资,一时间,很多人大谈量化模型、量化投资,相关金融创业团队也层出不穷。但是,牛市来了,啥办法都是好办法,熊市一来,却发现更多是泡影,伴随着中国股市暴跌到不断震荡,以及全球金融的动荡,我拿起了手上这本《宽客》,一本介绍美国量化投资知名人士和经历的纪实读物,他们的成功、神秘、传奇、权势,以及在2007年起的金融危机的崩溃与挣扎。

    与巴菲特这类投资大师相比,所谓的宽客们显得天才色彩更加浓厚,让大部分一看其经历便感觉这玩法我等只能看看不说话。其实,巴菲特的投资理念的特点就是,让人感觉平易近人,感觉自己也能做到,但是其中涉及的纪律和坚持,以及巴菲特本身所处的时代背景,大部分人其实也难以企及,更何况巴老现在的玩法其实又有不同,其强大的资金和影响力,让其实际上已经行走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更不是一般人能玩儿的。而宽客们不同,他们更直接以来于二级市场的投资,但是凭借数学模型建立一套投资公式,常常还结合高频交易,获得惊人的财富。确实,看起来,这帮人更牛,从财富创造上,巴菲特折腾十年的事儿,他们似乎一年就可以达到。而且,在《宽客》这本书中,相关人物出场时,无不是名校出身,数学奇才,我等一看论文就打瞌睡,他们读着论文却能从中看到黄金屋,通常不到30来岁就崭露头角,已经身价不菲。总之,宽客们的玩法看起来很高端,很科学,他们似乎捕捉到了市场运行的规律,剩下的只是启动一个按钮,然后边上数钱玩儿。

    与巴菲特、索罗斯、伊坎等相比,《宽客》中出现的名字,对于大部分金融投资领域以外的人,还是比较陌生的。这也难怪,这批人相对比较神秘,尽管书中他们经常玩牌交流,但是对于自己的

  • 3、 心宽路就宽读后感

    心宽路就宽读后感(一)

    利用假期很想充实一下自我,读了《心宽路就宽》一书,使我颇有感触。为什么有些人整天快快乐乐地过着高品质的人生,似乎他们的生活就是比别人过得好。而有些人忙忙碌碌地劳作却只能维持生计,常常听见他们抱怨为什么别人能成功,而我不行,一定是命运的安排。其实每个人都能成功,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只是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说到底,关键问题还是心态。

    人生往往会遭到很多困扰与烦恼,主要是来自于自己,好的心态决定好的命运。面对同一件事情,你可以是欢乐满天,也可以是忧愁连地,这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如何。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心态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状态的总和,是人对周围社会生活的反映和体验,它对一个人的思想、情感、需要、欲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它决定一个人对待工作,对待生活的态度。

    我们虽有有限的失望,但是还有无线的希望。生活依旧简单、平静、恬淡。在人生的路上积极的心态会给你的人生增添更多的色彩,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这种很小的差异就是你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和失败的差异。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我们应该保持一份豁达的情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逆境中磨炼你的意志,不必计较一时的成败得失。风物长宜放眼量,去追寻长久的精神底蕴。

    让积极的心态为成功的你带来幸福和快乐吧!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读《读心宽路就宽》,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要改变你的世界,先改变你的心态

    你能飞多高,全由你的心态制约

    命好不如心态好

    将自己置于幸运的基点上

    心态好,一切才会向好的方向转变

    调整心态,把痛苦转化为能量

    懂得平衡心态,烦恼就比别人少

    选择人生最积极的一面

    决定成败的关键是心态,而不是智商

    有怎样的心态,就有怎样的未来

    控制心态,别让心态控制你

    要想在事业上成功,85%靠的是态度

    乐观的心态最重要

    任何事情即使再坏,也有好的一面

    生活在天堂还是地狱,取决于你的态度

    有怎样的心态,就有怎样的未来讲的是一个名叫丹普赛的孩子,他生下来就是一位畸形人,四肢不全。作为

  • 4、 行在宽处读后感(3)篇

    冯仑在我心里一直属于企业家的另一类型,源于他的野蛮生长。

    这么一晃,读他的书也有十来年了,这些文字,在十年前刚工作的时候只是像一个传奇,但是现在,缺真切的读到心里去了。

    价值观,是一个每个公司每个人都在日常讨论的词,但太少有人像老冯讲的那么透彻。判断人生和做事对错的标准!多牛?就这么简单~有了这个作为指导,人生,健康,朋友,生活,工作,全都有了参照

    把别人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我想,是一个很好的依据。这些个大实话,就像一个年长的朋友,给你坐在这里娓娓道来。

    国庆七天,慢慢的把这本书读完,似乎也给自己做了梳理。很多地方就是想要做个注解,算是给自己的刻意练习。

    读这本书,用越读者里面的一句话来表达:除了爱情, 没有任何事情像阅读这样让我们觉得, 迟来的开始也可以如此美好

    冯仑的行在宽处 是一个男同学推荐的

    看完后很受鼓舞

    一个企业家的胸襟和价值观集中提现在其愿为行业负起社会责任 愿为业内微小企业保驾护航 在不断交学费的代价下通过不断试错不断学习稳固其价值体系的堡垒

    拥有互联网思维 脱离国有 建立自由市场

    写书时他50几岁 他的思维水平能与80*/90后保持一致 这正是这本书在任何一个调侃的片段仍凝聚大量信息的魅力 读到这个企业家的核心战略『全球观 专业能力 本土功夫』 我更深层理解到互联网思维的真章

    男人身上那种不计较 淡化人性弱点的胸怀在本书中有大量铺陈 读着就是感觉好!

    以表感谢 赠荐书者 与之共勉

    『择高处立 寻平处住 向宽处行』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冯仑反复强调的对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也是提炼一个人最重要的软实力,吃软饭,带绿帽,挣硬钱。在探索民营企业如何突破增长极限给到一些重要思考,组织结构的调整,资产结构的转型以及适合企业发展的商业模式。民营企业发展免不了和政府部门打交道,坚持底线和原则,精神式恋爱,只恋爱不上床的态度规避风险是现在很多小企业的难题。总结民营企业决胜未来的四种力量,战略的力量,制度的力量,价值观的力量以及毅力的力量,没事找事,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自己的事不当回事,真正有这样的愿景便能在践行中不断收获成长,锤炼创业的毅力。最后 ,创业是人生选择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放下心中的枷锁,坚持自己的选择勇敢前行,无怨无悔。

  • 5、 精神一变天地宽读后感

    精神一变天地宽读后感

    小张

    我是在办公室的桌子上偶然发现《精神一变天地宽》这本书的。书不是很厚,几个小时内就可以读完。然则,书中涉及的话题却都是深刻而又值得一读再读的。刘将军带过兵,上过战场,念过大学,人生经历着实丰富。通过书中的文字可以感知到作者文字功底颇为厚实,日常思考颇为深入,人文关怀也熠熠生辉。

    该书是刘将军平时只言片语的总结概括,有采访时的即兴发挥,有平日的发言材料,有和学生谈话内容的整理,等等。其内容涉及颇为广泛,有对中国人信仰缺失的喟叹,有对中美战略差距的感叹和大声疾呼,有对日本的格局的辩证性论述,有对老一辈共产党人无畏精神的赞叹,有对国人治学不精的痛心疾首,有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思考总结,还有对识人用人的经验之谈。林林总总,我从每一篇文章中读出的是一个人的味道,是的,一个人的味道。作者对官场、学界的不良风气的厌恶在书中可见一斑,对不敢讲、不会讲、不能讲真话的变态人格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对国人存在的萎靡不振、溜须拍马、老气横秋的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国人应试教育、磨灭人性教育进行了深刻剖析。中国教育只有教化,没有启蒙。书中很多让人精神为之一震的句子和段落,可谓洋洋洒洒,汪洋恣肆。没有漂亮的排比,没有刻意的对仗,也没有讨巧的文字游戏,有的只是发自肺腑的真话和任意发挥的魅力。

    作者的格局不可谓不大,这当然和他的个人经历、家庭背景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每个人很难有他那样的背景和经历,但是这不能阻碍我们学习作者的精气神。作者对信仰的重要性的一再阐述,对战略重要性的引经据典,对教育重要性的大声疾呼,对我们每个普通的公民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可能一辈子也不会上战场,甚至也不会接触军事,但是作者并不仅仅是从这些层面阐述观点的。我之所以说能闻到一个人的味道,是因为我们现在从很多书和文字中闻不到一个人的味道和温度,有的只是阿谀奉承和故意讨巧。而该书的作者抛却华丽的辞藻,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和语言,将自己多年的人生经历的经验以及行走各地的总结呈现在世人面前。

    任何带有商业目的的写作都将归于尘土。以刘将军的地位和背景,根本不需要再讨好作者,只需要肆意挥洒自己的激情与文采,所以根本不存在商业目的。唯有这样的文章才是真实的,才是可读的,才是值得珍藏的。能认真看到这个地方的人,应该都是年轻人,而且是成年人,有思考能力的人。我们可能刚成家,可能已经有了孩子,可能一个人漂泊在外,也可能已经

  • 6、 阿桃历险记读后感

    阿桃历险记读后感(一)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在这个充满书香气味的寒假里,我读的第二本书是《阿桃历险记》。我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读的时候自己的情绪随着书中的内容而高低起伏,为书中的人物而担心、幸庆

    这本书主要讲了许许多多的小故事,每个小故事都给我们一个有用的启示。

    我读完以后觉得我们有几点应该注意:

    1.不应该挑食,那样就会营养不良,并且还会浪费粮食的。应该什么菜都吃,让身体吸收各种营养,这样才能长高,长的健康。只有身体棒棒的,我们才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2.要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别人说的话不一定可信,要自己证实之后才能下结论。

    3.别人给自己提好的意见时,自己一定要听取,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4.我们做事不能靠运气,不能临时抱佛脚。要脚踏实地。

    5.我们要爱护国家,支持正义,服从真理,尊师重道。

    在以上五点中,我认为我第一点做的不够好。我很挑食,在瓜类中,我除了西瓜其他瓜都不吃。我希望我能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看了这本书之后,我获得了许多启示,懂得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如果你也想知道,那就来看《阿桃历险记》吧!

    阿桃历险记读后感(二)

    今天,我读了一篇名叫《阿桃历险记》的故事。它出自《中国童话》。这个

    《阿挑历险记》是青苹果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我喜欢这本书,喜欢书里的每一个故事。每读一篇,我都会有新的感受。

    故事里有缀满晶莹透亮的露珠的草丛,又坐着花瓣船的小蚂蚁;有爱挑食的阿挑,历经惊险,再也不挑食,什么菜都吃;有那盛开着各色各样的花儿,洋溢着花香的森林,森林里还有好心的好姐姐和孝顺的小花斑鸟。

    故事讲的是,有一个小朋友名叫:阿桃,他因为总是挑食不吃菜,总吃肉,

    所以,被变成各种他爱吃的东西,展开了冒险。我读了这一篇故事后,我想:在

    我们的生活中,虽然没有像阿桃一样的历险,但是,我们也要不挑食,那样,我

    们才可以长高长胖。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在这个充满书香气味的寒假里,我读的第二本书是《阿桃历险记》。我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读的时候自己的情绪随着书中的内容而高低起伏,为书中的人物而担心、幸庆

    这本书主要讲了许许多多的小故事,每个小故事都给我们一个有用的启示。

    我读完以后觉得我们有几点应该注意:

    1.不应该挑食,那样就会营养不良,并且还会浪费粮食的。应该什么菜都吃,让身体吸收各种营养,这样才能长高,

  • 7、 阿挑历险记读后感

    阿挑历险记读后感(一)

    读完《阿挑历险记》以后,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挑食会造成什么后果。

    这篇文章里说阿挑是个挑食的小男孩。第一次,他什么菜都不吃,只吃鱼,他就变成了鱼。

    他本想从窗户跳出去玩的,可是一只猫把他叨走了。他就在喊救命啊!正好被农夫听见了,好心的农夫就把他带回了家。

    回到家后,他又变回了小男孩。可是,他还是什么都不吃,只吃鸡肉,他就变成了一只鸡。

    他一直走啊走。正巧,被一只饿得肚子咕咕叫的狼盯上了。阿挑一直跑啊跑,躲到了山洞里。晚上,一群野兽在叫。他很害怕,就叫救命啊!救命啊!这正好被猎人听见了,好心的猎人把他带回了家。

    回到家后,阿挑以变回小男孩了。可是,他还什么菜都不吃,只吃猪肉人,他就变成了一头小黑猪。

    他一直走啊走,走到了沙漠。阿挑又累又饿,快要倒下的时候,阿挑正好看见一位牧人骑着骆驼向这边过来。阿挑就大声喊救命啊!救命啊!牧人听到声音后就立刻赶了过去。好心的牧人把他送回了家。

    回到家后,阿挑什么菜都吃,终于变成了又高又壮的小男孩。

    朋友们,挑食会使我们营养不良,长不高,长不好,没精神,没力气,智力低。所以,千万千万不要挑食。我们要好好吸取阿挑的教训,要成为健康的祖国花朵。

    阿挑历险记读后感(二)

    樊发稼爷爷写的《阿挑历险记》这本书里有许多关于小动物的故事,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让小朋友们明白:动物、大自然和生命是多么的重要。

    我喜欢这本书中的《小猴比比请大夫》这篇故事。第一,用了许多好词好句;第二,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大人小孩都喜欢;第四,这篇故事又似励志故事,又似童话故事,又似寓言,三合一,我很欣赏。

    故事主要讲了:从前,有个山羊公公爱看书,也爱给小动物们讲许多奇奇怪怪的故事。有一天,小猴比比听说山羊公公生病了,连忙猴急猴急的跑到猩猩大夫那儿去。一路上,他的胳膊被荆棘划破了,他无动于束,继续赶路;路边长满了比比最爱吃的红果子,他哪有心思采来吃啊!最后,他到了猩猩大夫家,他却不在。他去熊大夫家,也没熊。后来比比只好背了一大筐山羊公公最爱吃的嫩青草回去送给他。结果回去一看,山羊公公不好好的坐在那儿给大伙儿讲故事吗!

    熊大夫和猩猩大夫也笑眯眯的坐在那儿听故事哩!比比一问小鹿玲玲才知道,原来是故事里面的山羊公公生病了呀!然后,玲玲把两位大夫请过来听故事了。

    所以我们遇到事情要三思而后行。

    但是比比也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为了别人的事情,不顾自身;和如此

  • 8、 《星云大师:心宽天地宽》读后感1000字
    《星云大师:心宽天地宽》读后感1000字 读了《星云大师:心宽天地宽》后,让我有了很多的体会和感悟,尤其是在做人和伦理问题以及孝道方面,如做人要懂得规矩,在言行举止和日常行为习惯方面要保持好的,扔掉坏的,从而改变自己。 星云大师曾提到大自然与动物界之间,原本是和谐共存的,这让我意识到在生活中拒绝乱扔垃圾,不让我们身边的环境被污染,做到绿色环保是多么重要,如果我们不去环保,而是一味的向大自然索取,迟早会付出相应的代价。所以,我们要保护、爱护地球,呵护园区里的花草,珍惜来之不易的环境,懂得惜福,唯有珍惜现在我们所拥有的,我们才能继续幸福快乐的生活下去,值得一提的是,星云大师强调了所谓的环保不单是指自然界,这也包括我们自身的环保,比如我们的行为、思想都需要环保,一个思想干净、心灵清净的人一定是幸福的。 在为人处事方面,这本书也带给我很深的感悟人活着不光为了自己。在生活中,我们扮演着很多角色,父母的贴心小棉袄、朋友的好兄弟、领导的好帮手等等,不同的角色赋予我们不同的责任,我们只有找好自己的定位,才能体现出人生价值,所以,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考虑周全,不光是想自己,更要时刻记得自己肩上的责任。在平时,我们要懂得节约,节制的生活习惯能够抑制我们的贪婪。再谈谈伦理,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秩序和默契,是依不同场合、身份而共同遵守的规则,失去伦理的规范,人的行为就会脱轨,社会的运作就会失序,所以伦理就是行为准则。星云大师在强调人伦关系时提到五种关系,既父子有亲、君臣有别、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这个年代里,一定要遵从伦理关系,只有遵从,整个社会才能运转,才能向更好、更健康的方向发展。(读后感) 在阅读中,对我影响最深的内容是关于孝道的。自古以来,百善孝为先,孝是所有美德的根本,孝心是一个人的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体现,它的具体表现形式有诚、信、礼、仪、敬,父母生我们,养我们,而我们能做的最基本的就是孝敬。现在想想,其实父母要的并不多,就是盼望我们能经常问候他们,时常给远在家乡时刻牵挂儿女的他们打个电话报个平安;或是当他们老了、行动不便的时候,我们陪在身边能扶他们一把,就像孩提时代的我们正在蹒跚学步,一旁的父母生怕我们摔着那样,如此简单,那么扪心自问,做到这些的人又有几个呢?在这个快节奏发展的时代,有太多的东西让我们忽略了那本来可以很简单的温暖,对于我个人而言,
  • 9、 《中小学教师廉洁从教读本》读后感报告

    《中小学教师廉洁从教读本》读后感报告

    廉洁修身作世范,爱岗敬业做绿叶

    廉洁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的屈原《楚辞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末沫。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也就是说不接受他人的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从古至今,廉洁的意思也在慢慢的发生着变化。廉,《说文解字2024》解释为:廉之言敛也。洁,《说文解字2024》解释为:净也。通俗的来讲,廉洁就是言行收敛,不受世俗丑行的污染。廉洁,现如今不仅仅是官员的特有行为准则,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行为准则。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自身无以廉洁之品,何以授人廉洁。打开《中小学教师廉洁从教读本》(江苏省教育厅组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一段话。抵得住诱惑,撑得住信念,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真的是很受教育,让我对廉洁从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一、教书育人廉为本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不断发展变化,中小学教师无不深感从教环境的的变异,深叹教育生态的复杂。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对教育的侵袭,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新的教育生态环境要求我们对教育方面的问题进行新的审视。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教育领域容不得豆腐渣工程,否则,倒塌的将不是高楼大厦,不是雄伟桥梁,不是防洪大坝,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希望!正如鸟的翅膀不堪黄金的重负,中小学教师的身上一旦缚上沉甸甸的黄金,也一定丧失高飞的本领!

    二、严谨求真做学问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大批量的学术生产在中国各领域全面展开,学术研究开始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几乎与此同时,市场体制向包括学术研究在内的各个领域进行全面渗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中小学教师学术研究的误导和扭曲,加之各种金钱关系的腐蚀与干扰,中小学教师在学术研究中的各种失范现象也开始不断浮出水面。中小学教师学术道德就针对中小学教师学术失范乃至学术腐败行为而提出来的。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反映和调整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关系,用善恶标准评价,依靠人们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维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作为道德组成部分之一的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

  • 10、 从育人到教书从教育到职业读后感

    从育人到教书从教育到职业读后感

    书名很容易引起歧义,因为在日常的媒介中,对教育者只关心教书不重视育人的现象多有批评,作者以此为书名,很有“顶着干”的嫌疑。作者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在“序”中花了不少的篇幅对此进行了解读,强调教书和育人、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学生素质应该是融为一体的,不应将其割裂开来、做碎片化的处置,教师教书的过程,本身就是育人的过程,学生职业素养、为人处世能力的提升过程,也就是体现学校教育成效的过程。把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做扎实了,教育的目的就能得到很好的落实。

    一、职业教育的现状

    虽然说这些年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力度和投入力度,但职业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做出这样的判断大致基于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传统文化对职业的轻视。我们国家长期以来都比较轻视体力劳动者,轻视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性内容。绵延1300年的科举文化,被有些人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决定了中国教育所有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为了准备考试,考试的内容就是教与学的内容。科举考试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和对其严格规范的释义,崇尚虚荣,不讲实证,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排斥技术、排斥应用,直到今天依然根深蒂固。很多家长和学生总是在无奈之下才选择职业教育的,在这样的观念下,要将职业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不现实的。

    二是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定位。在用人制度上,职校毕业的学生有很多限制,不少岗位职校的学生是很难跨入的;在招生考试制度的设计上,无论是中招还是大学招生,职校总是在最后一个批次,无形中对职业教育的地位予以了固化。最近这几年,上海市做了一些改革探索,在中招中设立了“中高职贯通”、“中高职和本科贯通”的试点,吸引了一批已经考上普通高中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就读,其中不乏中考分数很高的初中毕业生,这对改变职业学校的生源结构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对职业学校的发展也非常有利,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试点和推广。

    三是生源因自卑而放松要求。按照一定的普职比确定的中考分数线,将一批考试成绩不够理想的孩子挡在了普通高中之外,只能选择上职业学校。这部分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在默认了这一现状之后,在心态上、思想上以及行动上都会发生一些变化。“2020-2011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报告”揭示,中职生因中考失利导致自卑,经常觉得自己被忽视的占到了70.07%,如此高的比例说明这是中职学生的普遍心态。社会、家长和学校常常给中职学生

  • 2019-09-28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2-08

  • 2019-10-20

  • 2019-09-20

  • 2019-10-16

  • 2019-10-20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19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09-25

  • 2019-10-19

  • 2021-06-13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16

  • 2019-10-19

  • 2019-10-23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3-01-28

  • 2019-09-21

  • 2022-05-28

  • 2022-03-17

  • 2019-09-20

  • 2023-01-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11

  • 2019-10-20

阿宽从教记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阿宽从教记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阿宽从教记读后感、2024阿宽从教记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