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800字 > 读后感水浒传800字 > 地图 > 读后感水浒传800字

读后感水浒传800字

发布时间:2019-09-23 来源:互联网

《水浒传》读后感800字-心宽路亦宽。

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一篇故事一篇心得,人们在阅读了一篇书籍后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和体会。读后感,就是自己看了什么书之后引起自己一些对事物的想法和思考,读后感可以更加深化我们看完书之后的内容。一般我们会怎么样去写读后感呢?根据你的需要,小编精心整理了《水浒传》读后感800字-心宽路亦宽,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里面有很多精髓值得我们学习,其中,让我感悟最深的一点是,被迫上梁山的英雄好汉,大多是不远千里,从四面八方涌上梁山泊,甘愿追随宋江,听其号令。宋江,本是城县押司,官职低微,论武艺,稍逊于108条好汉;论才干,略输于吴学究。

但是,为什么那么多好汉未见其人,却闻其声,都涌来追随他?

我们来简单看看书中是如何描述他的: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管吃管住),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如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引)

可见,大家追随他,不是他的官职,也不是他武艺,更不是他的才干,而是他的胸怀。他胸怀广阔,仗仪疏财,招览纳士。正是他的胸怀,他能带领梁山泊的英雄好汉,浩浩荡荡,屡战佳债,并形成与朝廷抗衡的一股强大力量。

心有多宽,路有多阔。一个人的心胸决定他所走的路。心胸狭窄的人,永远走不出一条光明大道。《水浒传》里王伦的悲剧是最好的印证。当时晁盖带一伙人上梁山泊投奔王伦,王伦心胸狭窄,容不下晁盖一伙人,最终给看不过眼的林冲杀害。晁盖当了寨主。施耐庵感慨道:量大福也大,机深祸亦深!

自古以来,心胸开阔,海纳百川的人,大都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开创了唐朝繁荣鼎盛的局面。离不开唐太宗广阔的胸怀,他能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项羽的势力和武艺远超刘邦,最终败给刘邦,于乌江自刎。因为项羽心胸狭窄,刚愎自用,而刘邦海纳八方,有包容万物之胸怀。(议)

是呀!在现实生活中,始终保持广阔的胸怀,能使我们走少很多弯路。记得班里要组织一个学习小组,我是这小组的负责人。有一个学习比我好的同学想加入我小组。当时我很妒忌他的才能,想尽办法排斥他。后来他去了其他小组。在他指导下,他小组成员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而我小组的学习,还是原地踏步。(联)

品读《水浒传》,宋江广阔的胸怀让我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在人生道路上,胸怀广阔的人能使自己的路越走越宽,心宽路亦阔。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800字编辑推荐

2018《水浒传》读后感800字


水浒传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基本上每个人都看过吧,不过每个人的感悟心得肯定是不一样的,2018最新《水浒传》读后感800字和大家一起分享!

读完《水浒传》这本书,里面的每一个人物我都不会忘记,但是有那么个人,却让我我终身不能忘怀。

既不是豹子头林冲,也不是小旋风柴进,更不是黑旋风李逵,当然也不是智多星吴用而是宋江。

在这本书里面只有宋江仗义疏财,不吝金银,专结交天下好汉,所言不虚身上还散发着一种魅力,让无数英雄好汉对之顶礼膜拜。

在里面,正是因为有了宋江才了在梁山泊聚义的108名好汉, 因为有了宋江,才会经常打胜仗。

这时,我想起李逵,以前是一个生性鲁莽,专爱打抱不平,还贪酒好目者。正是因为有了宋江,李逵变的细心,还改掉了恶习。

也正是因为有了宋江,他们才打败贪官,济世救民,因而得到了广大劳苦人民的拥护,最终发展成一股今朝廷不敢忽视的力量。

在这里我知道了做人要察言观色,还要有自己的主张,做朋友,还要保护,帮助别人,行侠正义。我还明白做人不要心胸狭窄、为人狠毒、不然将会恶有恶报。

我之所()以喜欢宋江,是因为里面梁山好汉与各路贪官派的将军打仗,把那些将军活捉了,还为他松绑,让他落草。这里能看出宋江并不是真正的贼寇,还是一个仗义性情中人人。并且宋江还命令大家造反,也只反那些无恶不做的贪官,但是决不能反了朝廷。这是因为,如果反了朝廷,就没有了国,那样就无国可归。里面的第十六回李逵斗张顺这章里,看到宋江他不上逆天理,不下违父训且心肠好,我还在里面发现,里面每一个好汉只要一见到了宋江,一般都是跪下拜见他,这里,让我看到宋江拥有组织和指挥能力,还有浓厚的忠君思想。体现出作者把宋江在这些鲜明的英雄里,是最高位的地方。

到此我想,如果每一个人都像宋江一样,以礼待人,做一个忠孝的人,那样,世界上就不会有战争。

五篇《水浒传》读后感800字


第1篇:《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第2篇:《水浒传》读后感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了《水浒传》这部惊心动魄的文学名著。这本书主要讲了以宋江为首的一场北宋农民大起义,这场轰轰烈烈的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究竟是什么导致的了梁山一百单八将死伤大半的悲惨结局?我觉得,这就不得不提到梁山泊的头领宋江

宋江,不能算真正意义的英雄,他既没有武松打虎的壮举,没有鲁达拳打镇关西的豪壮;没有关胜的武艺,也没有安道全的医术。在没有去梁山之前,他只是一个小小的郓城县的押司。那他为什么能成为梁山伯的头领呢?梁山好汉因为对朝廷的不满而聚义梁山,为什么还要跟着宋江去招安呢?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渐渐明白了,因为宋江声名远扬,因为只有他才会让就连脾气暴躁的黑旋风也心甘情愿的叫他哥哥。

难道仅仅因为这样,梁上好汉们就跟着宋江招安吗?当然不是。虽然他们共同聚义梁山泊,彼此亲如兄弟,但是他们仍然有不同的思想。一方面是以宋江和朝廷降将味道标的忠,在他们心里,忠是第一位,而他们那个忠,忠于皇帝与朝廷的那一面有占了很大比重;而另一方面是以鲁智深,武松为代表的义,他们因为义而聚到一起,在他们眼中,兄弟要比国家更重要。因为忠,宋江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并带着好汉们东征西讨,而因为义,好汉们不得不跟着宋江。

宋喜欢名正言顺,而不是一辈子窝在梁山当强盗,却忘记了兄弟们的想法。他们过惯了衣食无忧,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习惯了大口吃酒肉,论秤分金银的生活,他们不愿为官,不愿受官场的束缚。当然,宋江也忘了朝廷早把他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希望早日铲除他们。

无疑,宋江的投降是导致这场轰轰烈烈的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但我觉得,从宋江的思想和举动,对我们的人生也有一定的启示:不要向你的敌人妥协,也不要接受威逼和利诱,否则将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第3篇:《水浒传》读后感

小时候,我认字认得特别早,因此读书也开始得很早。在很多孩子还在咿呀学语时,我就已经能看一些小人书了。一天,我无意中看到茶几上有两本厚书,翻开一看,满书都是一些我完全看不懂的奇怪的文体,在无可奈何合上书本的同时,我对这两本书也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那些奇怪的文体里讲述的是些什么有趣的故事呢?爸爸告诉我说那两本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讲述的是一百零八个好汉的故事。从那时起,读《水浒传》就成为我幼时的一个梦想。

转眼间,我已经是一名四年级的学生了,我的阅读能力在老师的引导和平时的积累中逐步提高了。当我充满期待地再次翻开《水浒传》时,那些奇怪的文体鲜活起来,争先恐后地向我讲述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我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经常读到很晚还不忍放手,幼时的水浒梦终于实现了。

《水浒传》里一些经典的段子,例如武松打虎、吴用智取生辰纲、武松醉打蒋门神等,仿佛把我带到了一千多年前,仿佛让我看到了一只凶猛的老虎被赤手空拳的武松打死;看到吴用一行人不动一刀一枪就夺取了生辰纲;看到一百零八个好汉被逼上了梁山

孝、义、智、勇这是我读完《水浒传》后,对里面的英雄好汉们的评价,也是我读《水浒传》这本书最深刻的感受。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儿女都应该对自己的父母尽到孝。我们虽然还不能给父母一些丰厚的礼物,但一盆温暖的洗脚水、一句由衷的祝福、一张优异的成绩单都是我们孝顺父母的方式,他们一定会感到非常欣慰。比如宋江,他在梁山泊的时候,不忘把父亲也接过来,让父亲免受官兵的追捕。

朋友是干渴时,一杯清凉的水,是道口一个指路的箭头对自己的朋友,一定要讲义气。在朋友需要帮助时,我们一定要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给予无私的帮助。只有这样,朋友间的友谊才会长存。你看水浒里的晁盖等人,为了救出宋江,竟不惜生命去劫法场!由此可以看出:朋友之间,义 最重要。

一个人的智慧,会伴随他一生,让他一生受益。智慧的来源是知识,只要我们好好学习,多读书,读好书,从书本和实践中不断汲取知识,一定会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晁盖一行人如果想要用武力来夺取生辰纲的话,真是难上加难!可是吴用稍稍动了一下脑筋,这个难题就顿时迎刃而解。

仅有智慧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勇气,这正是我们所说的智勇双全。纵观古今,有多少有智慧的人因没有勇气而错失良机!我们不能过于胆小,也不应胆大包天,必须有适当的勇气,才不会让机遇从身边溜走。武松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还是要量力而行,否则情况会非常糟糕。

总之,只要孝、义、智、勇兼备,一定能成为一名有用之才!

第4篇:《水浒传》读后感

再次捧起《水浒传》,细细品味,仍有无限感慨

《水浒传》一书是章回体小说,一共一百二十回,它记叙了梁上好汉从起义到兴盛再到失败的过程,它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林冲棒打洪教头》,《景阳冈武松打虎》,《宋江东京城献俘》等等,这些都是经典,都是传奇,是不朽之作,它写出众多的梁山好汉的经历与反抗之路,更加突出了官逼民反这个主题。

梁上好汉们汇聚一堂,他们不分贵贱,不分贫富,都以兄弟相称,这也更加体现了当时人们在封建社会中追求自由,平等的社会与美好的生活。

《水浒传》中的众多英雄人物无不栩栩如生,令人感到虎虎生气。

面的一百零八将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逵,鲁智深两人虽脾气十分火爆,但却是十分的侠肝义胆,李逵虽头脑简单,但他却粗中有细,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回中就足以看出他这个人嫉恶如仇。

林冲也曾为八十万禁军的总教头,也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的,属于上层阶级的人物,可最终也不是被逼无奈,逼上梁山的吗?

《景阳冈武松打虎》这一出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他为除害,正气凛然,虽是一个下层阶级的义士,却不失一点英雄的气概武松威震安平寨,罪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夜走蜈蚣岭这些都成为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这部书的结尾慷慨悲壮,放射出耀眼夺目的光芒。它是一个传奇,它是一部不朽之作

第5篇:《水浒传》读后感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古往今来,许多能人异士书写了本本感人肺腑,动人心弦的文章,《水浒传》便是其中一本。

《水浒传》主要讲述了一百零八个好汉的英勇事迹,这一百零八好汉以宋江为领袖,一起参加了农民起义的队伍,至此,开始了那可歌可泣的起义事件。

在《水浒传》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花和尚鲁智深和豹子头林冲,这两人,为人豪爽,都异常重情重义。

先说说鲁智深。鲁智深原名鲁达,因打死号称镇关西的屠夫郑屠,逃走当了和尚,最后,在浙江坐化。我认为鲁智深是个莽夫,极有气力,他能够拔出一棵垂杨柳。在第九十九回中,他悟透佛理,在寺庙中圆寂。鲁智深一生不拘小节,不愿为官,受到管束,他这种淡泊名利的性格让我为之赞叹!

说完了鲁智深,再来谈谈林冲。林冲乃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胆识过人,有勇有谋,在宋江起义时,帮了宋江不少忙。林冲的武功非常人所能比得,在第九回中,洪教头屡屡冒犯林冲,林冲却宽宏大度,并不与其计较,当被洪教头逼得不得不与他比试枪棒本领时,他方才一棒打败洪教头,由此,更可见他的勇武。

《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个个都是一等一的高手有的智谋过人,有的胆识过人,还有的武功过人。总之,这一百零八好汉都各有各的通天本事。

读《水浒传》,领略水浒英雄情!

三篇《水浒传》读后感800字


第1篇:《水浒传》读后感

读完了《水浒传》使我对108个好汉充满了敬佩之情。《水浒传》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 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浒传》是部庞大、复杂的小说,它生动地描写、反映出了梁山起义的发生,发展壮大直至起义失败的整个过程。它明确地描写出了当时起义的社会根源和原由,并成功塑造出了那些栩栩如生的起义英雄的形象,且通过他们不同的反抗道路展开了起义过程,也具体地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是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受地主的掠夺和迫害起而反抗,结果被逼上山落草。勇猛地向统治阶级进行冲击。他们是从血的教训中觉醒过来的。《水浒传》是作者施耐庵根据北宋农民大起义的史料和民间传说而写成的一部伟大的小说。小说倾向鲜明地描写了人民群众反抗压迫的行动,高阔了当时不同阶层的人们从觉醒到反抗的斗争道路。

《水浒传》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高俅、蔡京等一批像吸血虫一样的统治者;最具反抗精神的李逵;性格刚烈的武松;逆来顺受、最后走上反抗道路的林冲。他们都给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水浒传》的语言精练、简洁、丰富而又生动,往往三言两语就能刻画出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水浒传》的故事引人入胜。大大小小的故事,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着有机的联系,从而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

正是这些艺术成就,才使《水浒传》成为不朽的著作,名列为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

读完这本书,我又想到了胆小的我自己,每次遇到困难就萎缩不前。有一次,小学举行一次数学竞赛,我的强项是数学,但是却没有信心,没有报名,老师很惊讶,把我叫到了办公室,给我做了一大堆思想辅导,我才勉强地答应参赛了。我想,如果不是那次老师劝我报名,我也不会得奖,也不会信心大增,迎来以后的比赛。如果你不去争取,就一定会失去,你争取了,就有机会得到,为什么不大胆地尝试呢?

第2篇:《水浒传》读后感

放假的这段时间里,我阅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它是由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施耐庵撰写的,而且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内容围绕在梁山泊称霸的强盗。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就是《武松打虎》因此我也深深的喜爱上了武松这个人物。

武松为什么会打虎呢?因为武松是要回家看望他的哥哥,途中路过景阳冈,在刚下酒店里喝了很多酒,兴不多事,只见一棵大树上写着: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

勿请自误。武松认为这是酒家写来吓人的,为的是让过客住他的店,不以为然,继续往前走。太阳快落山时,武松来到一个败落的山神庙前,见庙门上贴着一张印信榜文,读后才知山上真有虎,酒家并未骗人,想要回去住店,又怕店家笑话,又继续向前走。由于酒力发作,便找了一块大青石,仰身躺下,刚要入睡,忽听一阵狂风呼啸,一只斑斓猛虎朝武松扑了过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急忙一闪身,躲在老虎背后。老虎一纵身,武松又躲了过去,老虎大吼一声,用尾巴向武松打来,武松又急忙跳开,趁猛虎转身的那一霎那间,举起梢棒,用尽所有力气打向猛虎。只听咔嚓一声,梢棒打在树枝上。

老虎兽性大发,又向武松扑过来,武松扔掉半截棒,顺势骑在虎背上,左手揪住老虎头上的皮,右手猛击虎头,一会儿就把老虎打得眼、嘴、鼻、耳到处流血,趴在地上一动不动。武松又怕猛虎装死,用那半截梢棒又打了一会儿,见那猛虎真没力气,才住手,从此武松威名大振,我们也可看出武松是一个武艺高强,有勇有谋的人,他是一个下层侠义之士,崇尚的是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他也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武松是《水浒传》中杰出的人物,在他身上寄托了人民战胜恶势力的理想。我们要学习武松那种敢于斗争、勇往直前的精神。

虽然武松遇到老虎时有些害怕,但最后他还是战胜了那只猛虎,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也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只要我们有武松一样的精神,不慌张,不退缩,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解决困难从而战胜困难,努力学习从而成为学习上的打虎英雄。

第3篇:《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可谓家喻户晓。它的主要情节围绕梁山聚集的一百零八将来展开描写。

水浒的故事背景是北宋末年,当时朝廷内忧外患,内有奸臣当道,外有强敌入侵,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底层民众揭竿而起,反抗剥削与压迫。作者借助梁山一百零八将的故事,演绎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朽的一面。是一本耐人寻味的好书。

宋江是梁山领导,他早期从事政府工作,按现在来说也算是公务员,他因为讲义气,结交了不少英雄好汉,后来因为杀了阎婆惜,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才聚集了一些人到了梁山,从另一方面来讲暴露出封建社会几乎没有什么法治,统治阶级制定法律是为自身服务的,是用来镇压和剥削劳动人民的,所以穷苦人瘦了冤屈又不想坐牢杀头,大多数人会选择逃亡,走投无路时只有反抗,拿起武器,揭竿而起,向封建统治阶级宣战。

水浒里的好多人物都有着英雄气概,他们侠肝义胆,路见不平,替天行道,例如武松这个任务就是典型,他打死老虎为民除害;他诛杀西门庆为兄鸣冤,他杀死蒋门神等恶霸贪官为民除害每一件都是正能量。其他还有,因为大家都看过或者听过评书,故事情节都是知道一二的,我就不再列举了。我主要说说最后,宋江被朝廷招安,北出抗辽,南下评定方腊。

宋江同意招安,看过书的人大多数都骂他软弱无能,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各路农民起义军既有积极地一面,又有局限的一面。换做别的人也会选择招安。这是高俅等奸臣的阴谋,他们在正面军事斗争上屡屡失败,转而抓住宋江等人的弱点,将其招安后在进行消灭,征方腊就是他们的借刀杀人之计策。宋江等人的弱点是对统治阶级的愚忠思想。他们认为国家之所以风雨飘摇并不是皇帝的错,而是高俅等奸臣的错,当皇帝那他们当人的时候,宋江等重新具有了幻想,希望都在皇帝那里。宋江被招安,兄弟们自然不服,但是故事并没有出现谁谁去真正的反对了宋江,制止了宋江,他们对宋江也是愚忠。封建社会选择儒家思想来统治人民,正因为三纲五常等封建思想牢牢地控制着广大人民,不允许打破它,反对他。所以当时的人们如宋江等人会选择诏安就不奇怪了。

总之,水浒里有好多为民除害、行侠仗义的英雄,他们是正义的化身。我们要有选择的去学习他们,学习交友之道,学习诚实守信的品格。现今社会很多优良品质不断流失,人们之间交往越来越功利化,自私狭隘,水浒里英雄人物好的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

水浒传读后感800字的范文


故事大意:武松在去看哥哥的途中路过景阳冈,饱餐一顿后,酒力发作,躺在大青石上睡觉。不久,一只老虎将他惊醒,一场人虎之斗开始了。开始武松用蛮力,结果把哨(棒打断了。赤手空拳的武松与老虎斗智斗勇,在耗尽了老虎的体力之后,武松奋力骑在了老虎的背上,用尽平生力气连续击打老虎的头部,终于打死了老虎。

有一天,晁天王被通缉了,还不是宋江冒着杀头的危险向晁天王通风报信,让他及时逃脱。及时雨宋公明这个绰号可不是随便瞎取的,那是有根有据的,他能够在别人危险之际及时出现,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他能冒着生命危险去就晁天王,那可不是一般的人所能做到的,就算两个人的友谊再深,但是毕竟有被斩首的危险。

宋江不但讲义气,而且还很聪明。他大破连环马,打下祝家庄,手下个个是能人,像花荣、户三娘等在大破连环马中立了功。

宋江有数不清的优点,但也有一个小小的缺点,就是那次晁天王在曾头市中箭以后,宋江就很难过,每日领众举哀,这是人之常情,但他无心管理山寨事务就有点不对了,自古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既然晁天王死了,众人欣赏他,他就应该马上管理山寨事务。

宋江有优点,有缺点,每个人都是如此。在《水浒传》中,我觉得宋江最出色,我最喜欢他。

关于水浒传的读后感800字


“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合上《水浒传》最后一页时,我长长舒了一口气,心灵久久地被那一个个英雄豪杰所震撼着,感动着,那一个个个性鲜明的角色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谦恭仁义的宋江,足智多谋的吴用,粗中有细的鲁达,隐忍而后爆发的林冲,巾帼不让须眉的扈三娘……

梁山水泊的旗帜,早已风化;那刀枪剑戈,早已被岁月腐蚀,北宋那段动荡岁月,也自有后人评说,可惟独你们那声掺着辛酸的仰天长啸,穿越古今,在大地回荡。不愧为真英雄,不愧为真豪杰!有胆识,有气魄!奸臣当道,你们却依旧豪气千云,面对世俗,忍无可忍,毋须再忍!攥紧长刀,劈向浊流,卷起千堆雪,壮哉!

一次次艰苦的行程,一场场艰难的战斗,为的只是“忠义”二字。一百零八位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他们为了百姓的安宁更与朝廷对抗,深刻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黑暗与腐败。

“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梁山好汉的英雄气势不言而喻。“逼上梁山”是民间一句俚语,说的是《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在走投无路之下选择的无奈之举。英雄一个个历经无数险阻,可谓“仗义疏财归水泊山,报仇雪恨上梁山。”水浒英雄的“忠信义”,演绎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故事。花朵不经历风沙雨雪的摧折,绽放不出动人的芬芳与色泽,英雄未曾有过痛苦艰难的洗礼,展现不出特异的气度与风骨。为了一个“义”字,他们奋不顾身,替天行道,豪气冲天。“兄弟连心,其力断金。”他们在宋江的带领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打倒贪官污吏,济世救民,义大云天!何为真正的义,正即为义,民心所向即是义。后来宋江不顾反对接受朝廷招安,即使有义于朝廷,从那一刻开始,故事发生了戏剧性的扭转,因为他们天真以为这是忠顺,可待胜利归来时,却是硬生生地被散开,惨淡收场,也许那时不是所有的义与忠可以并存的。

那个时代成就了英雄也毁灭了英雄,直至最后,他们兄弟情义也依然存在。一想到吴用和花荣随宋江自杀,我不禁潸然泪下。这是怎样的一种英雄义气为了兄弟情竟放弃自己的生命也愿生死相随?

在《水浒传》的世界里,我忘记了时间,只是为那一个个故事感叹。宋江的一句“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我赞叹如此“落草为寇”的气概,如此轰轰烈烈的梁山好汉情怀。

灿烂的花蕾,终有零落的时候,英雄如同美丽的花蕾,也终归于陨灭,这是英雄的宿命。我的心里留有一丝伤感,我惋惜那一百零八将的悲惨命运,我感叹着一百零八位好汉的豪壮英勇,我崇拜着一百零八将的忠义信,让我们铭记历史,铭记这些英雄的故事吧!

喜欢《《水浒传》读后感800字-心宽路亦宽》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后感水浒传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