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三毛搭车客读后感 > 地图 > 三毛搭车客读后感,2024三毛搭车客读后感范文大全
三毛搭车客读后感相关栏目
三毛搭车客读后感热门栏目
三毛搭车客读后感推荐
三毛搭车客读后感

(共 2708 篇)

  • 1、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读后感(3)篇

    很能瞎扯,也很有想象力,故事情节离奇有趣异想天开,这本1979年的作品今天依然被科幻界视为经典,作者的确很聪明,之后的很多科幻小说能从这本小说中找到影子。

    大量耍小聪明式的冷笑话对话充斥全篇,喜欢的觉得是精彩的英国式幽默,不喜欢的觉得笑话生冷别扭妨害故事情节的连贯与主旨,反而让人有种一根本该光滑的木头上长满木刺的感觉。

    这套书一共五本,包括《银河系漫游指南》、《宇宙尽头的餐馆》、《生命、宇宙以及一切》、《再见,谢谢你们的鱼》、《基本上无害》。个人不准备看后面四本。

    马文类似唐僧。甚至于比《大话西游》中的唐僧还更为“作妖”,能“添乱”,自己不认识妖怪,还总替幻化后的妖怪说好话,把三个徒弟害得好苦,又要徒弟斩妖除魔保护他,又要徒弟完完全全服从,这本身就是矛盾。

    这些细节特别能体现作者的情景模拟能力和用心。今天的现实让人佩服作者的远见。

    笨人的可怕不在其笨,而在其自作聪明。笨人做不了最笨的事,最笨的事都是聪明人做的,比如计生、比如w格、比如火葬。

    贝托鲁奇的电影《被遮蔽的天空》是一个奇葩的存在,整整两个多小时的大闷片,告诉你,当你觉得你的人生已经十分悲惨,down到谷底的时候,生活往往会用事实教育你,你还可以down得再低些,人一旦走上了下坡路,是可以一跌再跌,人生的低谷,是可以深不见底的。

    许多人都会有一种人生不顺的时候,一定会触底反弹的迷信,我们总习惯对自己,也对别人说:“一切都会好的。”不相信命运就会这么残忍的对待自己,一点机会都不给,但其实这不是生活的真相。生活的真相是,常常有的人一旦开始走下坡路,就真的一再探底,再也没能回头过。不然你想想寒冷冬天的街头,许多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他们可能也曾有过自己不错的生活,他们的人生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是那样悲惨,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厄运开始了,走了下坡路,就一路向下滑去。

    所以我一直觉的,当一个人已经足够够倒霉的时候,虽然可能无力挣扎,没什么办法改变现状,但至少还要求个稳,万万不要作,不要放弃,也不要破罐破摔,因为真的一激动摔了之后,可能才知道,原来有个破罐子也比没有强。本来已经走在人生的下行通道,再不知死活的自己一脚踩在油门上,也只能加速下行,最后导致完全失控。那时候你就会知道,以前你抱怨的都还算是好日子,不要肆意去探命运的底,命运可以深不见底。

    人生的路走到这里,其实早已没有什么做人生赢家的豪情,只是想当有一天生命结束的时候,

  • 2、 《虬髯客传》读后感
    从他处识英雄,从绝处读侠气——《虬髯客传》读后感 311203 浙江杭州萧山十中花雨文学社 项文琦 帝王将相繁华梦,兴亡成败转头空,传说尽诉英雄事,莫论沉浮自风流。 豪侠小说是晚唐传奇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类,当时,一方面因为藩镇割据,地方军阀各霸一方,多招募游侠之士;另一方面,民众在动乱的生活中,也幻想有特异能力的人为他们主持公道,豪侠小说便顺应这样的形势和社会心理兴起。而在唐传奇里,它又常与爱情故事纠缠在一起,如同花开并蒂,佳树双生,相得益彰,相映生辉。而我读完《跋扈天朝的飞扬旧事——唐传奇》一书,对《虬髯客传》印象尤其深刻。 传奇,这两个字本身就充满了遐想的气氛,即便是杜撰,即便这仅来自民间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口耳相传的津津乐道,电能使人心向往之。《虬髯客传》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虚实相生而又真假莫辨,虬髯客在那个群雄逐鹿的年代里自闯出一片明净的天空。 虽然这篇小说很有警告那些企图篡夺王位的人不要动摇李唐正统地位的意味,但并不妨碍我对于虬髯客的喜爱。虬髯客以一种最神秘的姿态出现,又以一种最洒脱的姿态离开。关于他的描写,虽明明知道是虚构,却仍在眼前幻化出他的形象。袍裾翩飞的李白,隐居山谷梅妻鹤子的林和靖,一位欲上青天揽明月,一位疏影横斜月黄昏,还有那风雪夜归的林教头,他们的身上都有虬髯客的影子——不羁,洒脱。我想最适合形容他的该是骄傲,因这骄傲,他进退有据,因为骄傲,他不屑做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小人,甚至于远避东海自成一番事业。他的骄傲成就了他的英雄传奇,成就了他的侠气。 什么是英雄?英雄不该是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固执,那最终害人亦害己。我们的民族向来崇尚“有志者,事竟成”,在那个百业萧条、战乱不休的年代,虬髯客又是一方豪强,早有称霸之心。然而,当他为李世民的气度所折服之后,毅然放弃多年的经营,甚至转赠钱财助其成事,这份胸襟又怎是普通英雄可比的?多年的努力说放就放,立身处世,这份避让、服输,甚至于化敌为友的合作精神,这份明智坦荡,该是真名士自风流!这是败也洒脱的英雄。而且在那个“拥兵自重,唯我独尊”的时代,他的低调更是塑造了他的特别。虬髯客不拘礼节且不过分,家藏百万却甘处“末位”,食人心肝但不滥杀无辜,“烈士不欺人,故无畏”,他的光风霁月,他能隐于幕后,更是对那些习惯张扬的“英雄”的讽刺。
  • 3、 信客读后感作文400字2024 信客读后感

    《信客》写的是早年在乡间的事,那时候通信手段很落后,对外的通信往来主要依靠一种特殊职业的人信客。没有信客,好多乡人就不不能联系上出远门的亲人了。在很长的时期中,信客沉重的脚步,是乡村和城市的纽带。文章说的是那里的一个老信客,曾有一次为客户送给女儿的红绸,而他也要为一远亲送一分礼,就裁下了客户窄窄的一条红绸扎礼品,图个好看。没想到上海那位又托另一个人给家里带来口信,说收到红绸后看看两头有没有画着小圆圈,以防信客做手脚。这一下老信客就栽了跟头,四乡立即传开他的丑闻,以前叫他带过东西的各家都在回忆疑点,好像他家的一切都来自克扣。但他的家,破烂灰黯,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小小的一件事毁了老信客一生的名誉,老信客申辩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红绸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这就是不讲诚信的结果,哪怕只有仅仅的一次;这就是我要说的,在这个世界,你要想顶天立地的站在这个世界上,请记住一句话万事诚为先!

  • 4、 信客读后感400字2024 信客读后感

    我第一次读《信客》是在初二的语文书上,当时读这篇文章的时候,给我了极大的震撼,作家笔下的人物,不管是老信客还是年轻信客,不管是在外游子还是乡里乡亲,都刻画得有血有肉,充分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一下子就吸引了我。

    读完之后,深感当信客不是一件好差事,不但劳累,坏了自己的身体,而且自己的一番辛苦换来的却是别人的冷漠,连为别人报丧也会被怀疑,回想以前的老信客,更是悲惨,****迫的竟然去看坟场,即使是这样,信客还是无任何怨言的上路了。

    读过《信客》,我感觉在当时的社会里,当信客比当人力车夫还困难,还受委屈,有时还被当作玩偶,甚至死神冤鬼,被随意的斥责,没人会想到他的好处,当信客最后忍受不了不干的时候,再也找不到新信客的时候,人们才想起他的全部好处这些都是当时的社会病态,历来是坏事多于好事。

    就像课本的前言,信客,作为一种职业已经消失了,而作为一辈子默默奉献的一类人,却没有绝迹,也不会绝迹,而我们有没有注意过他们呢,如果真的没有这一类人在默默地奉献,这个世界又会存在多久呢,期望我们不能忘记这些默默奉献自己的人,同时自己也是这一类人。

  • 5、 《宽客》读后感

    我还记得我刚开始正式工作的时候,那是2007年底到2008年开始的时候,一轮中国牛市正在高潮,尽管中间有轮大跌,但是随即市场又继续向上,一切看上去依然美好(当时我还不知道所谓的双顶之说)。当时的我也参与了股市,但是我属于比较保守的,所以只是买买基金,并且迅速接受了定投的理念,很快,市场暴跌,回头看也庆幸我当时是个小年轻,本身没几个钱进去,也没啥损失。接着便是长达数年的熊市,直到2014年下半年,市场转暖,中国股市再次体现了不牛则已,一牛便疯的特点,一飞冲天。

    与2007年相比,时代变了,人性没变,人们汹涌参与,人人股神的场景还是那么熟悉。但是也有些细节变化,比如,经过这几年,一些欧美的新的投资理念和玩法也进入中国,比如所谓的量化投资,一时间,很多人大谈量化模型、量化投资,相关金融创业团队也层出不穷。但是,牛市来了,啥办法都是好办法,熊市一来,却发现更多是泡影,伴随着中国股市暴跌到不断震荡,以及全球金融的动荡,我拿起了手上这本《宽客》,一本介绍美国量化投资知名人士和经历的纪实读物,他们的成功、神秘、传奇、权势,以及在2007年起的金融危机的崩溃与挣扎。

    与巴菲特这类投资大师相比,所谓的宽客们显得天才色彩更加浓厚,让大部分一看其经历便感觉这玩法我等只能看看不说话。其实,巴菲特的投资理念的特点就是,让人感觉平易近人,感觉自己也能做到,但是其中涉及的纪律和坚持,以及巴菲特本身所处的时代背景,大部分人其实也难以企及,更何况巴老现在的玩法其实又有不同,其强大的资金和影响力,让其实际上已经行走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更不是一般人能玩儿的。而宽客们不同,他们更直接以来于二级市场的投资,但是凭借数学模型建立一套投资公式,常常还结合高频交易,获得惊人的财富。确实,看起来,这帮人更牛,从财富创造上,巴菲特折腾十年的事儿,他们似乎一年就可以达到。而且,在《宽客》这本书中,相关人物出场时,无不是名校出身,数学奇才,我等一看论文就打瞌睡,他们读着论文却能从中看到黄金屋,通常不到30来岁就崭露头角,已经身价不菲。总之,宽客们的玩法看起来很高端,很科学,他们似乎捕捉到了市场运行的规律,剩下的只是启动一个按钮,然后边上数钱玩儿。

    与巴菲特、索罗斯、伊坎等相比,《宽客》中出现的名字,对于大部分金融投资领域以外的人,还是比较陌生的。这也难怪,这批人相对比较神秘,尽管书中他们经常玩牌交流,但是对于自己的

  • 6、 信客读后感

    【篇一:信客读后感】

    今天老师讲了《信客》这一篇文章,都后我感触很深。

    科技在日新月异的进步着,信客如同许许多多的职业一样,在今天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了,于是这个职业消失了。

    但是,曾经或者愿意成为信客那样的人却没有消失,他们仍然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科技是在进步,但作为人的一种思想,一种品质的象征的信客是永恒的,如同儒家的教育一样悠久,如雷锋的象征一样深远。他们这些人就是我们道德的最高境界,这种品质却永远不会想他们曾经的职业一样消逝,现在,他们仍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默默的奉献着。

    信客的苦是双方面的,他们赚的钱仅够糊口而已,但工作却异常艰辛,往往乡亲们的亲戚都不在一个城市,所以要走的路程可想而知,运气不好,遇到坏天气,可能难以吃的上饭,这些苦就是来自肉体与物质的;然而收到了如此苦难后的信客们,回乡却难以受到乡亲们的安慰,如果有哪家人死了,还得主动去安慰他的家人,任凭别人打骂。更糟糕的是,信客们常常收到乡亲们的无端怀疑,这使本身身体劳累的他们,心也累了。这些痛苦,这些磨难,不是你我所能承受的,然而,信客们都已默默承受,并没有丝毫怨言。

    信客的职业已经逝去,并不再回来,让我们目送这曾经承载过无数有信客精神的人的职业,但是,也不要忘记,这种精神却永远的被刻在了历史,现在,和将来,是你我都因去继承和发扬光大的。

    这是给信客职业的墓志铭,却不是给信客精神的墓志铭。

    【篇二:《信客》读后感】

    诚信是一个人最精美的名片。韩莉君:一个人失去了诚信,就如盲人丢失了拐杖,只能四处摸索直至迷失方向。高枝妍:如果说人是一枚戒指,那么诚信往往是镶嵌在它上面的闪闪发光的钻石。

    朱云杰:有时候,人会跨过诚信的门槛从地狱走向天堂;有时候,人会跨越失信的门槛从天堂坠入地狱。汪椅莎:失去诚信的人,比丑小鸭更丑,比垃圾堆更脏,比粪土更臭。高露青:打开了诚信的窗户,你就会走进别人的心灵,别人也会走进你的世界。张胜翔:把白说成白,把黑说成黑,这就是诚信。无名氏:老信客因轻度失信而落得个身败名裂终身与鬼神为伍的下场,年轻信客却因重度失信而选择辞职以至深受尊敬混了个校长死后还有各方人士争相吊唁,同样是信客,同样是失信,差别咋这么大呢?李晓辉:也许,世间无所谓诚信,亦无所谓失信,二者皆让位于利益。

    冯超超:如果一个人因为他人的利益而失去诚信,只如一只鸟失去了一根羽毛,它往往会飞得更高更远;但如果一个人因为自己的利益而失

  • 7、 三剑客的读后感
    《三剑客》讲述了达达尼昂和波托斯,阿拉米斯,阿托斯一行人与红衣主教勇敢斗争的故事。他们都是法国巴黎禁卫长枪队的队员。达达尼昂曾经还被提拔为禁卫长枪队副队长。但他拒绝了,把机会送给了三剑客。虽然书名是三剑客,但是故事的主角却是达达尼昂。我最喜欢达达尼昂,他的勇气、自信、正值,深受我的喜爱。红衣主教是故事的主要反面派人物。但他最后成为了正人君子。想把达达尼昂提升为副队长的人就是他。三剑客是我近来看的最后一本西方名著,也是看的唯一一部长篇西方名著,创作它的前辈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三剑客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大仲马先生文学生涯的转折点.三剑客应该算是一部历史小说,正如大仲马先生的名言:"什么是历史?就是给我挂小说的钉子."所以,三剑客可以说是半部移花接木的历史.全文长达60万字,登场人物繁多,事件丰富,场面非常宏大;正如书名:三剑客,由贯穿全文的主人公达德尼昂及三个火枪手:阿托斯/波尔多斯/阿拉密斯的传奇经历为故事主线,描写了十七世纪法兰西亲旧教派水火不容的争斗和宫廷权贵风起云涌的更迭的历史背景,从四个主角各具特色的性格体现当时法兰西王国剑客的效忠以及权力的争斗. 阿托斯的高贵雍容,波尔多斯的粗放豪爽,阿拉密斯的风流倜傥,达德尼昂的勇敢机智等都让人难忘,作者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把王后与白金汉公爵的爱情写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最终当白金汉公爵在遇刺走到生命的尽头时,仍对王后一往情深/至死不渝,读起来不由得让人感概真爱不死......三剑客中的男主角达德尼昂大仲马先生把他描写成一个机智勇敢/敢爱敢恨/珍惜友谊的骑士,他不但剑术高超,而且珍惜爱情,当爱人康斯坦斯被害弥留之际时的真情留露无不让人动容. 全文在人物描写方面从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入手,并通过人物一连串的活动和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故事的层次分明且情节曲折,由若干独立成章的小故事密切联系,由此从不同角度体现十七世纪法国的时代风貌并揭露了法国宫廷的腐巧生活.
  • 8、 《信客》读后感范文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信客》读后感范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总是有着一股力量,让人深深的沉入历史,在灵魂的挣扎中体味那独特而厚重的美。《道士塔》是这样,《信客》也是这样。

    这是关于两代信客的故事,这是关于信任与不信任的警醒。回溯老信客的一生,我看到了他对这份职业的重视、责任感,甚至是无奈放弃后的深深依恋——在交接信息时的细声慢气,在“逼着”年轻信客讲各个码头的变化后的唏嘘声里。我着实感动,因为,不论从现在还是当时来看,信客绝对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儿,老信客干了一辈子,穷困潦倒,连一个家室也没有。家中一无所有。沿途投宿,总是拣的小旅馆。吃饭找那种“可以光买饭不买菜”的小店。终年奔波,劳累孤独,陪伴他的只有胃病和风湿玻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额外的工作,经常帮助写信、谴信。有时还要充当代理人,某个外出谋生者死去,代表家属料理后事,收拾遗物。回到家乡,要通报噩耗,吊唁死者家属,交出遗物。信客还要遭受无端的怀疑,憎恨和诬陷。可以说是身心俱疲的来往于城市和乡村,做着那个“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我不禁要想,是什么让老信客愿意担当起这份琐屑和辛苦?这样的事,放在现代,实在是不可思议。也许,老信客就是我们这个时代丢失的人格。令我感觉惊讶的是,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任劳任怨、恪守职责的信客,怎么就会栽在那样一件小事上。

    第一,信客只是为了图喜庆,撕了一点布边。这件事,可大可小,大了说,他的确不应该动托寄的物品,这是信用问题;可往小了说,这个行为,放在平时,就相当于借了别人的肥皂洗了次衣服那样无足轻重。就事件本身而言,我认为,实在是小题大做。对老信客,我始终觉得这个行为很生活化,很真实。就像天使偶尔偷了一回懒。

    第二,事态严重化的关键,就是上海那边又派了个人随后到,关照家里人看布匹头尾的标记,以免信客动手脚。看到这里,我觉得人心啊,实在是——不说险恶吧——太具有防备性了。这个在上海闯荡的同乡,看来已被城市同化,而信任到了需要被检验的时代。不幸的是,从未犯错,从被信任的老信客被这突如其来的检验难住了。唯剩百口莫辩……

    第三,最令我心寒的是乡民的反应。老信客的善良仗义,饱受艰辛,曾经带来的喜悦和希望,全被他们抛到九霄云外,宛若不曾发生。也许,他们真是铁石心肠?也许,他们也是值得我悲悯的受害者——突来的证据,把老信客推到了乡亲们的对面,他们那简单甚至狭隘的心不能

  • 9、 信客读后感范文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总是有着一股力量,让人深深的沉入历史,在灵魂的挣扎中体味那独特而厚重的美。《道士塔》是这样,《信客》也是这样。

    《信客》一文写两代信客的人生,虽带有较强的故事性,但仍然比较偏重于批判旧社会的人们。所以文章写信客这个特殊行业不是目的而主要是为了表现它所影响所体现出来的一种人性的缺陷。它的批判意识与全文的基调是一致的。读《信客》,我认为至少有两点值得重视。

    第一,在《信客》里我们看到了信客为通报噩耗而被人当作“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以充当别人“出气筒”的可怜,看到了信客为死者把点点遗物送去却遭受了“红红的眼圈里射出疑惑的利剑”而到头来好心得不到好报的可悲,看到了信客为伸张正义主持公道出示物证却遭人诬谄并“倒打一耙”的可叹……作者写的是“当时”,但我们读来却是对“当世”的一种警示和感召。尤其是年轻信客饱经了工作之苦、生活之苦和心灵之苦却依然保持了这份“诚信”的美德。作者是在寻找,还是在呼唤?

    但如果循着作者这条思路,我们似乎发现,其实这又是矛盾的,凭着两代信客这种顽强的承受力,都不应该告别自己所从事的信客职业:一个去看坟场,一个从教当了校长。那么,在这里我们是不是还可以斗胆地揣测一下,作者处在当今这个从业多元化的社会,文章是否力图去解释选择与坚守以及放弃这一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因为它有一种失败的无奈,像老信客失信自残,最终一路寂寞伴坟场,它是一种敏锐的选择;像年轻信客由于感受到“这条路越来越凶险,我已撑持不了”,才让人生拐了弯……但他或许清楚地认识到,是30年信客的经历增长了自己的才干,才有了后来适合从教的选择。《信客》一文中体现出的传统文化心理以及作者所要表现的文化批判意识是显见的。

    第二是《信客》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老信客一生的信誉毁在了那条窄窄的丝绸带上。年轻信客从业30年,通报噩耗,无端受气,出示物证竟遭诬谄,他“一生坎坷”,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他身上。读此文,我们除了对人物命运寄予深切的同情外,还将受到人格魅力的感染,那就是两代信客表现出来的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宽厚待人的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但细细体味后,就会引发你的深思,在思考中你就会发现,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情感态度比较复杂,文中的一系列的人物也都难以用好坏来界定。写两代信客,作者一方面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为其树碑立传;但另一方面也写出了作为

  • 10、 三毛文集读后感

    三毛文集读后感 你翻越洋河,踏步沙漠,一路逍遥洒脱,足迹印在天涯。题记 一幅动人的沙漠图景,一场浪漫的沙漠接触,透过你的文字,我伴随你的沙漠足迹同往共睹。你是烟花一样明丽的女子,月光一样高洁的女子,沙漠一样冷寂的女子,踏着光阴而行,携一笠风,带一袖月,在撒哈拉踽踽独行,找寻前世的乡愁。 怀揣着对沙漠的向往,你一路勇闯,带领我们来到这神秘的土地。 你曾写过一段关于撒哈拉沙漠早晨的文字,让我对那片神秘的沙土心生好奇,为之震惊。 早晨的沙漠,像被水洗过了似的干净,天空是碧蓝的,没有一丝云彩,温柔的沙丘不断地铺展到视线所能及的极限。这时候的沙地,总能使我联想起一个巨大的沉睡女人的胴体,好似还带着轻微的呼吸在起伏着,那么安详沉静而深厚的美丽,真是令人近乎疼痛地感动着。 读过后,我深深觉得,你克服这一路的艰辛,能够一睹此景,即使满身风尘也值得。 撒哈拉沙漠是一片浩瀚而壮美的沙漠,却也是一片精神文明的荒漠。你用一颗善良的心将一个黑暗的社会用轻松的笔调描写出来,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这样的一个愚昧无知的部落撒哈拉威人。 他们讳疾忌医,身体过度的疲乏;他们目不识丁,精神极度的空虚。他们似乎与文明隔绝,只与落后与封建为伍。 你宽容他们的无知,包涵他们的愚昧,你用真心与行动,为他们进行着身体的清理,心灵的洗涤,给那片荒漠带来了勃勃生机。 撒哈拉的故事被你用文字记录了下来传递给我们,更有的,拍成了照片,保存了魂魄。而有些,铭记在脑海,镌刻在心中,不会忘记。 一个人的旅程是冒险,两个人的路途是浪漫,真为你庆幸有一个叫荷西的男子甘愿为你放弃海的梦想与你相守相随,因为有你的地方,就是他的梦想。你们各自为对方挡一片乌云,寻一处明媚。爱把你们相连,难以分离。一携手,便是天涯。 品味你的文字,一路追随你的足迹,如此精彩绝伦的沙漠之旅令人如痴如醉。你把尘埃装进行囊,将故事寄去天涯。为了能独对千山,踏步浩瀚沙漠,探寻黄沙之上的落后文明,你在岁月干枯万年的河床里忘记繁华,让心灵自由飞翔。 我不求能冒险沙漠同你一样,但愿能够保持与你一般的心境,勇闯未知与未来。三毛,愿你在那个国度安好。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22-10-11

  • 2021-08-31

  • 2019-09-21

  • 2019-10-09

  • 2023-06-24

  • 2019-10-24

  • 2019-09-25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10-09

  • 2019-09-28

  • 2023-05-03

  • 2019-10-29

  • 2019-11-04

  • 2019-09-23

  • 2019-09-28

  • 2019-10-09

  • 2019-09-28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10-19

  • 2019-10-24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10-17

  • 2021-03-20

  • 2019-11-04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09-20

三毛搭车客读后感
三毛搭车客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三毛搭车客读后感,三毛搭车客读后感大全,三毛搭车客读后感2024,更多三毛搭车客读后感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