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最后我们所留给世界的读后感 > 地图 > 最后我们所留给世界的读后感,2024最后我们所留给世界的读后感
最后我们所留给世界的读后感相关栏目
最后我们所留给世界的读后感热门栏目
最后我们所留给世界的读后感推荐
最后我们所留给世界的读后感

(共 5992 篇)

  • 1、 《最后我们所留给世界的》读书笔记

    最近我读了我读了由郭敬明主编,最小说多位知名作家共同创作的《最后我们所留给世界的》。这本小说中有很多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死亡的思考。读完之后我觉得感触颇多。

    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存在的,世间唯一不变的的就是变化。生命是极其短暂的,但正因为它的短暂,它的稍纵即逝,所以才更值得我们珍惜,才更应该用我们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更多的价值,去追求内心真正想要的生活。

    死亡这个词总是让人心里很舒服。当提及死亡时,我们内心总会联想到灰黑的色调,衰老到不堪一击的身体,医院消毒水的气味,亲人的嚎啕大哭,死寂的坟地,甚至地底里蠕动的蛆虫。总之死亡不是一件好事情,它总是和悲伤、痛苦这些字眼联系到一起。在我小的时候,每当村里有人死了,参加别人的葬礼时,家中的大人总会不让我们小孩谈论这些话题,似乎这样是对死者的不敬或者是可能会招致一些不干净的东西。人们总是很忌讳谈论死亡。

    人们忌讳死亡,但是没人能逃过死亡。仔细想想死亡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吗?人从出生开始,就开始一步步走向死亡,或者说死亡就是一直伴随着生而存在。我们身体里无时无刻都有细胞在衰老和死亡,最终的死亡不过是之前的所有死亡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终结而已,它仅仅是给生命画上了一个最终的句号罢了。死不是生的对立,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存在。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曾这样说过。如此一来,对死亡过于畏惧倒是显得愚蠢了。

    很佩服那些智者,他们能如此平淡地看待死亡。他们死得就如秋叶般静美。而我们大多数人,临死之前都是对滚滚红尘恋恋不舍,对名对利放不下,对儿孙充满牵挂,我们总是在抗拒着死亡,在死亡的沼泽中不但挣扎着,结果总是弄的狼狈至极,最终也没能逃脱死神的魔掌。不禁想到了葛朗台,到死都放不下对金子的贪婪,死不瞑目。人生来时本就两手空空,在走之前安排好身后事,走时不妨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岂不潇洒快意。儿孙自有儿孙福,又何苦有太多牵挂呢。

    死如秋叶之静美,那生呢,我们短暂的一生,应该追求怎样一种生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说过这么一段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人,要无愧于自己的一生。在有限的生命里,去努力发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去追求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生活,不要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只有不断向上的生命,才能去邂逅生命之中无数的精彩,而这

  • 2、 《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读后感

    《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读后感

    曾经很是佩服江南那华丽的文字,让人深深陶醉其中而不能自拔。而一次偶然的书评让我接触到了《子弹》这书,在经历了江南大大那绚丽辞藻的洗礼后我再次感到了震撼,原来文字还可以这样用,完全是最粗俗的词语,完全就是我们日常生活所说的那些话来表达,让我体会到了那份亲切;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这样通过最简单的直叙来表达最真挚的情感。再次的,在很久都没有从网络小说中得到刺激的我深深陷入了《子弹》的泥沼中。一段段毫无色彩的文字,本来是应该让人恹恹欲睡的,但我却丝毫感觉不到累,跟随着作者手中那支笔心起心落,被作者的笔牵动心神,为那一点点哀伤感动,为那一点点成功而兴奋。是的,就是这样,我沉醉其中,一口气把我以前无法想象可以阅读的文字通通读完,我的心还在那扑哧扑哧的跳动着,还不能从书中的境界中醒来。 古龙的笔下是英雄的世界,同样《子弹》中也是英雄的世界,不过一个是写快意恩仇的江湖侠客,而另一个是写那铿锵铁骨的热血军人。把故事的地点从江湖搬到了军营。不一样的英雄,给我的震撼却是相同的。军营中的热血男儿歌是丝毫不比那仗剑江湖载酒行逊色的。同样漂浮的视角,让人领悟到英雄原来就是这样的。不一定要轰轰烈烈的干下事业,只要证明自己存在。平凡的小事更能体现英雄的真谛。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英雄的生涯中总是会要有红颜相伴的,但《子弹》留给我们的却是那深深的遗憾,爱过方知情重,当一份感情与自己失之交臂,一份朦胧的初恋总是在面前若隐若现可是却总无法抓住。从这回忆的语气中透出对现在爱情的颓废味道让我不由更是产生了一种揪心之感。初恋是美的,回忆初恋则更美也更让人黯然情伤。 军营中的点点滴滴绘成了一副美丽的图画,男儿的自强不息与卤莽冲动交辉相应。 男儿生当如此! 美丽的故事是难忘的,而这样美丽的故事则更让我牵肠挂肚。 不煽情的语句能换到最真心的感悟,内心总用一种声音呼之欲出,想诉说什么,想发泄什么。 从平实中感悟真实,不仅仅文字,同样是生活。 感慨发完了,最后向作者提点意见。就是文章中不必要穿插那么多写作时候的心得,有点破坏文章整体阅读的流利感,并且有的地方多分点段。

  • 3、 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读后感

    【篇一:《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读后感】

    曾经很是佩服江南那华丽的文字,让人深深陶醉其中而不能自拔。而一次偶然的书评让我接触到了《子弹》这书,在经历了江南大大那绚丽辞藻的洗礼后我再次感到了震撼,原来文字还可以这样用,完全是最粗俗的词语,完全就是我们日常生活所说的那些话来表达,让我体会到了那份亲切;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这样通过最简单的直叙来表达最真挚的情感。再次的,在很久都没有从网络小说中得到刺激的我深深陷入了《子弹》的泥沼中。

    一段段毫无色彩的文字,本来是应该让人恹恹欲睡的,但我却丝毫感觉不到累,跟随着作者手中那支笔心起心落,被作者的笔牵动心神,为那一点点哀伤感动,为那一点点成功而兴奋。是的,就是这样,我沉醉其中,一口气把我以前无法想象可以阅读的文字通通读完,我的心还在那扑哧扑哧的跳动着,还不能从书中的境界中醒来。

    古龙的笔下是英雄的世界,同样《子弹》中也是英雄的世界,不过一个是写快意恩仇的江湖侠客,而另一个是写那铿锵铁骨的热血军人。把故事的地点从江湖搬到了军营。不一样的英雄,给我的震撼却是相同的。军营中的热血男儿歌是丝毫不比那仗剑江湖载酒行逊色的。同样漂浮的视角,让人领悟到英雄原来就是这样的。不一定要轰轰烈烈的干下事业,只要证明自己存在。平凡的小事更能体现英雄的真谛。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英雄的生涯中总是会要有红颜相伴的,但《子弹》留给我们的却是那深深的遗憾,爱过方知情重,当一份感情与自己失之交臂,一份朦胧的初恋总是在面前若隐若现可是却总无法抓住。从这回忆的语气中透出对现在爱情的颓废味道让我不由更是产生了一种揪心之感。初恋是美的,回忆初恋则更美也更让人黯然情伤。

    军营中的点点滴滴绘成了一副美丽的图画,男儿的自强不息与卤莽冲动交辉相应。

    男儿生当如此!

    美丽的故事是难忘的,而这样美丽的故事则更让我牵肠挂肚。

    不煽情的语句能换到最真心的感悟,内心总用一种声音呼之欲出,想诉说什么,想发泄什么。

    从平实中感悟真实,不仅仅文字,同样是生活。

    感慨发完了,最后向作者提点意见。就是文章中不必要穿插那么多写作时候的心得,有点破坏文章整体阅读的流利感,并且有的地方多分点段。

    【篇二:《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过得很愉快。因为我看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这本书。为什么说很愉快呢?不了解我的人是不知道的,我的愿望就是当兵,因为当兵可以保卫祖国的河山。很多人肯定以为这本

  • 4、 《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的读后感2000字

    前几天一直在看《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这本书,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这八个字一直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然而就在九十年前,在苦难深重的中国,一个伟大的政党诞生了她就是中国共产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孩提时代就已熟悉的歌曲时常在我耳边响起,令人情不自禁地乘着歌声思绪飞扬。当五星红旗飘扬在蓝天之上,我骄傲,因为我是中华儿女,龙的传人。仰望着那不仅仅代表着历史的沧桑,也代表今日祖国在世界上的引人瞩目。我,作为一个大学生,一个青年。我从孩童时代走过,曾对祖国和党的含义一无所知。长大后,我开始认知祖国,上古的悠久历史到近代的血雨腥风无不影响着我对祖国发展的感慨。开始任知这个政党,懂得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领导核心,他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我由一个无知少年长成了一个热血青年,开始相信祖国母亲的和蔼和美丽,富足和强大,开始从心里呐喊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是的,并不是只有军人才有保护和维护国家的责任,上到国家机关领导,下至普通贫民百姓,都有义务和责任维护国家的和平与安宁。我不过是这十三亿人中的一个点,但是我忠于祖国,如果祖国需要,我将献身祖国。人,活着就要有信仰与追求,我期待我的祖国和平永远与天长存,但是如果有一天我的祖国受到威胁,我的同胞处于险境,我会毫不犹豫的拿起枪杆,对准敌人的额头。我相信,只要像我这样的点连成线形成面,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将会永远太平盛世。

    今天,通过对党课知识的学习和对人生的思考,我对党的感情进一步加深了,我渴望自己有一天能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她的光荣一员。于是,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向党组织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积极向组织靠拢。相信在党的培养下,我的思想境界会得到更大提高。

    我之所以渴望加入中国共产党,绝非出于好奇或其它不良动机,我是被她光辉灿烂的历史所惊叹。回眸中国过去的一些历史,让人难忘的历史画面应有尽有,特别是1921年的7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成立。掀开了中国近代史新的一幕,1937年7月7日发生了卢沟桥事件,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略中国,在中华民族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联合全国各民族同胞,展开了英勇的抗日战争,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的宣告:中华人民共和

  • 5、 《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读后感1000字

  • 6、 没有我们的世界读后感

    没有我们的世界读后感(一)

    《没有我们的世界》是美国新闻记者艾伦韦斯曼于2005年写的一本书。这本书向我们展现了这样的图景:人类消失后没过几天,在纽约地铁系统中泛滥的洪水就开始腐蚀城市的根基。此外,随着各个城市的分崩离析,纵横交错的柏油马路将让位与真正的丛林。它描述了充斥着化学物质的农场将如何退回原始状态,不计其数的鸟类将获得新生、兴旺繁盛,而蟑螂则会面临灭顶之灾,因为没有了我们的城市中再也没有供热系统。它还告诉我们,人类的哪些破坏活动是永远不能恢复的,我们杰出的艺术和文明中,哪些将留存最久。它用全新的视角探讨人类对整个星球的影响,引导我们在脑海中勾勒一个没有我们的世界。

    读了《没有我们的世界》,感触颇多。我重新认识了人类对这个星球的影响。在137千米长的海岸线竟然被收集出了好几吨垃圾;在落潮后的平整的沙滩上,竟然有尼龙绳、注射器、没有盖子的食品塑料盒、船上的物资最多的是掏耳棉签五彩缤纷的塑料柄;在一把沙子中,竟然有好几十个2毫米高的蓝绿色塑料圆柱形物体!我们对生态的破坏导致许多动物绝迹。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考虑过,对于这个星球正在发生的所有那些糟糕变化,我们每个人都是有份的。我们大家都要承担其后果,我们的所作所为其实也对正在发生的一切负有责任。我想,正是出于这样一种认知,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艾伦韦斯曼才会去写下这本《没有我们的世界》。这本有点儿异想天开的书告诉我们,如果有一天,这个星球上真的一个人都没有了,那可能是一件好事。

    是啊,在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更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赢。我希望全世界都能懂得欣赏、爱惜地球资源,并激发热爱绿色家园的美好情感,这样,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蓝天白云,绿草白羊,多么醉人的景象,但在遍地都是水泥森林的世界已经很少见了。如果没有人类的破坏,草地、森林应该会遍布全球;如果没有人类的破坏,与人类应该平等的动物不会一种一种地灭绝或濒临灭绝;如果没有人类的破坏,蓝天绿草不再是梦想;如果没有人类,这个世界会以最自然的方式去美丽。

    那么,就不得不提到一本书《没有我们的世界》。

    这本由美国记者艾伦韦斯曼创作的书给我们讲述了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人类会发生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告诉我们,人类销声匿迹以后,我们的基础设施建筑是如何土崩瓦解,最终又如何消失殆尽的;日常使用的物品或许会像化石一样万世永存;铜管和配线会在地质运动的作用下挤压成透着红色的岩石恳为

  • 7、 《最后的完美世界》读后感1000字

      《最后的完美世界》读后感1000字

      本书的取名,作者说是对伏尔泰《老实人》里的“最后的十全十美世界”这句话所作的一个双关语文字游戏。而作者认为,《最后的完美世界》也许永远无法实现,但并不代表没有努力的空间,没有实现的可能。这个完美的世界也许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种代表,作者也是矛盾的,在接下来的描写中,他也提到了在马克思的那个预言的那个全新的完美世界里,人人皆如同胞手足,社会充满了友爱、和平。“老天呐,对这个美梦索别斯基可不能苟同。”作者写到最后发出这样一声惊叹。

      当然,这本书的主题并不是围绕着共产主义来写的,那只是完美世界代表的一部分。在书中,作者提到更多的是人性的完美。他例举了和完美沾边的好多人物,例如主人公的妻子在第一次无畏地向他袒露爱意时,他却这样想:我感到某种荣誉感,亦可能是某种近乎骑士精神的体验,或者说是一种偶然的、无法道明却情不自禁的敬畏——对她天真的敬畏。“对天真的敬畏”一词让人倍感新颖,也许是作者本人对天真、没有任何杂质的感情的向往,真实的将内心反映出来,这也许就是一种人性的真,一种和完美的人性。

      完美,是定义在十全十美的基础上,然而,十全九美也不一定不完美。现实生活中,太过一帆风顺的事情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枯燥乏味感,偶尔的磕碰、挫折,或许才会回味无穷。就像作者在文中提到的一款东印度巧克力点心。厨师在点心里头放了一点点非常辣、辣到令人难以忍受的红辣椒,但那突如其来的烧灼感恰好反映了巧克力的可口怡人。同样,在遭受煎熬以后,心灵柔情、美感以及充盈的宁静就会变得更加明锐,做人是这样,生活也是这样。

      读完此书,我想读者都会试着用作者的眼睛来观察世界,或许有助于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像空气一样包裹着我们的这个纷繁社会。

      《最后的完美世界》读后感1000字

      本书的取名,作者说是对伏尔泰《老实人》里的“最后的十全十美世界”这句话所作的一个双关语文字游戏。而作者认为,《最后的完美世界》也许永远无法实现,但并不代表没有努力的

  • 8、 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观后感

    《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是一部来自日本的动画电影,影片主要由入野自由、茅野爱衣和户松遥等配音,小编整理了一些网友们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吗,一起来看看吧!

    这是一部治愈的电影,开头有点小清新,其实是为后面悲伤的结局做铺垫。其他五个人最初因为面码友情开始分裂,如今也是因为面码才重新走到一起。为了帮助面码成佛,大家真的非常努力,想尽办法为面码做了烟花。每个人物都各具特点,影片也将人物个性凸现出来了。催人泪下的场景是结局,面码在夕阳之下,手慢慢变得透明她就要消失了。面码,找到你了这样的一句话,是多少人的泪点。最后,五个人的关系也有了好转。结局很好,但是还是忍不住为面码感到难过,一个那样天真善良的女孩,虽然说大家都是非常努力,其实也无法弥补面码已经死去的事实。这部电影,治愈人心,感化人心,小清新的剧情,悲伤的结局,让人容易接受观看。

    看完tv版的,过了很久,大概一年多的时间,我又看了这部剧场版,回忆起了当时所有的情感。

    什么时候哭得最厉害呢?

    芽间说我知道,是想要芽间做你的新娘的那种喜欢吧。芽间也是。

    仁太说出口的那一瞬间,不能留下来吗?一直这样也...是一起啊

    芽间说,她想要成佛,不仅是和仁太说话,还想要和大家说话,一起玩耍。

    仁太啊,是我喜欢的男孩子的样子。

    小时候的仁太就那么man了啊,捉迷藏的时候把芽间护在身旁,尽管嘴硬得不行,但是那个时候的男孩子,已经非常不错了吧~

    超和平busters!秘密基地呢,我小时候也有哒~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仁太要不敢对芽间表白呢,不说就不说,还要说人家丑八怪,真是奇怪。后来想想,因为被逼问了吧,觉得很不好意思,红着脸冲出去,即使是长大了也是这样,男子汉放不下脸面嘛。哈,但是喜欢就是喜欢啊。最喜欢芽间了!最终冲出口的,是少年五年的心情。哭到不能自已呢~

    那么,为什么叫未闻花名呢?

    这次才知道,因为,芽间最后在离开的时候说,成佛之后,要变成什么呢?

    啊,变成花,变成蝴蝶,都可以啊。因为不管到哪里,超和平busters都一直是好朋友!

    最后来一句,非回忆剧情式的结束。友情和年少纯洁的爱情的力量,无比强大。愿我们一起珍惜,这些看起来细小的事情。感谢我小时候的玩伴们~让我得以充实的度过我的童年。

    动漫很久未看,昨天突然兴起。询问朋友推荐,便是《未闻花名》。

    一部是原版,一部是剧场。

    故事情节并不难,甚至有点简单。这一部动漫最大的特色。

    六个

  • 9、 致最后的我们作文锦集10篇

    写作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人生体验,它能够让我们享受到高雅的文化生活。通过写作,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表述技巧,这对我们的人生发展非常重要。但是,想要写好作文可不是天赋的问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下面,读后感大全编辑为大家搜集了一些关于“写作”的资讯和技巧,希望能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

    致最后的我们作文 篇1

    或许有很多时候我是真的不能说清楚这里对于我们来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意义,也许小声一点,对你来说,你的嗓子会更好一点。

    我想我还记得当时在忙院里的辩论赛,然后整整一个月。

    可是到最后加综合测评分的时候却加不了一分,我觉得真的很失望,那个时候对于我们来说到底有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课是我们现在觉得那些东西也不是轻而易举的。

    既然你可以那么珍惜自己疼爱的机会,为什么又不能。彻底的完成这样一件事情呢?

    还是说从一开始他就困难就已经吓到了,你还是说从那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就已经完全都忘记了所有人都在那个地方看着那些人,那些事。

    我们还在原地等待着你是否就要将自己的功劳全部都吞并。

    可是我想他们应该不会是这种人吧。

    正如同以前的时候没看到那些电视剧古风的电视剧,对我们的影响也是很深的。

    我看着他们感情的流露,就有肉看到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悲惨。

    我知道,在这一刻已经实现了小康社会的国家里面也有很多人依旧吃不饱饭。

    可是没有任何办法,因为现在的我还没有任何资格去谈论这些事情。

    致最后的我们作文 篇2

    昨天的聚会,一些人k歌,一些人聊天,一些人拍照,一些人围成一群大声喊着叫着到处逛着。三年的时光,终于到了了结的时候,虽然没有太多的留念,然而离开也竟有些舍不得。也许就如卉所说的,我们总是习惯于安逸于一个熟悉的环境里,习惯了那样的气味,一旦脱离了那样的环境,要重新适应,重新建立一份人际关系,那是件困难的事,那个过程总让人寂寞无言。

    j坐了早上三点的飞机,或许已到达目的地。现在窗外全是金色的光线,六月的天气已经开始逐渐转向炎热中去了。感觉整个人松松垮垮,不小心就要睡过去。

    早晨梦到老屋。近几个月来梦中多多少少都离不开它的影子。灰色的墙,天空很低,屋檐底下漏着水,打在地上一声轻轻地响,有时候有只小猫窜出来,好像从天花板上掉下来一样的,黑色的毛皮,不叫不闹,很安静。这些都是梦中的景象。它们如同一幅将近枯竭的画影,将我层层叠叠的包拢,找不到任何的出口。也会梦到小勇哥哥和小燕姐,梦到大家围在篝火

  • 10、 《没有我们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

  • 2019-10-24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09-19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10-29

  • 2019-10-20

  • 2019-10-29

  • 2022-09-28

  • 2022-07-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1-04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1-11

  • 2019-10-12

  • 2022-02-23

  • 2019-10-29

  • 2019-09-20

  • 2021-10-02

  • 2019-09-25

  • 2019-10-24

  • 2022-01-12

  • 2019-10-28

  • 2019-11-16

  • 2019-10-24

  • 2019-11-16

  • 2019-10-09

  • 2019-10-24

  • 2021-09-29

最后我们所留给世界的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最后我们所留给世界的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最后我们所留给世界的读后感、2024最后我们所留给世界的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