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留给明天读后感 > 地图 > 留给明天读后感,2024留给明天读后感
留给明天读后感相关栏目
留给明天读后感热门栏目
留给明天读后感推荐
留给明天读后感

(共 8965 篇)

  • 1、 读《留给明天》有感

    悄悄地叠一颗许愿星,放在许愿瓶里,双手合十,诚心祈祷······

    愿,终会实现。

    不知何时起,好喜欢储藏希望。每每伤感时,会希望明天的这个时候是快乐的,久而久之,这些希望就一直在心里储藏着、等待着、期盼着,盼着这些希望全部实现,也许,不能全都如我所愿,那就让我把一辈子的伤感都留给现在吧!因为,我不只想要一个快乐的明天。

    正如《留给明天》中所说:“明天的我。迷雾散尽,一切终见清晰。”

    夜,是那样的沉寂······

    希望有时就像月亮一样,它虽不如太阳那样光芒四射,但它却能借助太阳那一点点的光,为黑暗带来一丝光明,为恐怖带来一丝美好。希望,就是狭窄空间内仅存的一点光亮,没有了希望,也就没有了最重要的部分。

    生活中,存有希望的人会永远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他们会努力做好每天的工作,迎接第二天的朝阳。每当太阳升起时,他们心中想的只是做好今天的工作,而不是浑浑噩噩的过完这一天。因而,造就了乐观和悲观两种类型的人。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医生,素以医术高明享誉医学界,他的事业蒸蒸日上,但不幸的是,就在某一天,他被诊断患有癌症。这对他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一度,他曾情绪低落,但后来他不但接受了这个事实,而写他的心态也为之一变,变得更宽容、更谦和、更懂得珍惜他所有的一切。在勤奋工作之余,他从没有放弃与病魔抗争。就这样,他平安的度过了好几个年头,到现在,他依然活得很快乐。有人惊讶于他的事迹,问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支撑着他。这位医生笑盈盈的答道:“是希望。几乎每个早晨,我都给自己一个希望,希望我能多救治一个病人。希望我的笑容能温暖每一个人······”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给自己一个鼓励,给自己一个目标,哪怕它很渺小,但我们只要努力去做了,生活就是充实的,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存有希望,我们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有时想,困境中一定存有希望,不然诗人怎会写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的千古佳句呢?只要我们时时抱有希望,哪怕只有一丝的可能。我们就要去争取,此时,有一句歌词可以表达我内心的想法:“就算天再高那又怎样,踮起脚尖,就更靠近阳光。”将希望进行到底吧!虽然我们离目的地还很远 ,但只要我们有希望并付出了努力,那么我们离成功就又近了一步,这,不就是最好的暗示吗?

    不要感慨成功遥不可及,只要我们已经付出,把现在该做的都做完,把剩下的,就留给明天吧!希望,总有一天会绽放,就如我们早晚会成功一

  • 2、 《把微笑留给孩子》读后感400字

    前两天,我读了《把微笑留给孩子》这本书。看到这本书,你可以想象这一定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其中有一句话说得好“教育,润物细无声,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一种追求。教育的这种智慧、这种境界、这种追求,虽然无声无形,但却有踪迹可寻。”这是一本写给老师的书,因为故事中蕴含着慈爱、和谐;这也是一本写给学生和家长的书,因为故事中有很多生活中的点滴教育都是从小事做起,都是从关注细节开始,让人体会到了温暖和感动。

    《把微笑留给孩子》讲述了老师在教导学生时发生的快乐故事,记录着老师走出困惑的教育经历,展现了教师奉献爱心的热忱。其中的《1分》、《拉勾勾》、《窗里窗外》、《与孩子同行》《伤疤》等多个篇目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在当今只重短期的分数教育,孩子的素质教育常常被人们念叨在嘴边,可是又有多少老师和家长真正关注到孩子的素质教育了呢,其中《只坐一个座位》这个故事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她讲述了一个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坚持原则,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身传重于言教,母亲上车买了一张票就坚持只坐一个座位,即使她抱着胖儿子满头是汗,即使她旁边还有很多的空位,她也没有让儿子坐。如果是我,我肯定是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先让儿子坐在一边了。但是这位母亲没有这样做,和她相比我是惭愧万分,我相信这样的母亲一定能教育出一个诚信、守则的孩子。为人之母实属不易,更难得的是做一个无私的母亲。这些故事对孩子特别有意义,我在以后的教育中都可以用。

    书中还有很多感动的瞬间。但我们家长和老师,一定要明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同样赠送他人一脸阳光,留给我们的也是一种开心、一种幸福!让微笑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旋律,让我们把微笑送给每一个人,让一脸的阳光,驱走心中的阴霾。

  • 3、 《把微笑留给孩子》读后感800字

    这是一本对孩子教育的书,作者是李慕南老师。看到这本书的书名,你就可以想象书中的内容,一定是一个个关于教育的故事。前言中有一句话说的好,“教育,润物无声,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一种追求。教育的这种智慧,这种境界,这种追求,虽然无声无形,但却有踪迹可寻。这是一本写给老师的书,因为书中蕴含着慈爱、和谐;这也是一本写给学生的书,因为书中洒满了老师对学生的温暖和感动……然而在我看来,这更是一本写给家长的书,家庭是孩子最先接受教育和影响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也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鲜事物的层出不穷,孩子的教育问题,单单靠在学校里老师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因此,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个人认为:书中提倡的微笑面对孩子,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尊重是与孩子良好沟通的前提。

    就拿其中一篇《留言》来看,“我曾是一名差生,好不容易考上了初中,十四五岁了,但我对学习始终找不到感觉,上课不专心听讲,在书本上乱涂乱画,给插图的人物戴帽子,画胡子,经常欠作业,考试成绩一塌糊涂。父母和老师都很着急……”后来有个人借了他的课桌考试,看到他课桌的作业,给他留了一张字条:小弟弟,你的作业太马虎了,你的学习态度会害你一辈子的,一个人要有所作为,不努力是不行的……”自此作者奋发向上,他努力读书,考上师范院校,成了一名人民教师,有一次去看科学展的时候,也看到那么个小男孩,作业字迹马虎,很多老师批阅重做……于是,作者拿起笔,做了一回陌生人,给他留言:学习必须认真……”这则故事真的让我很有共鸣。说到留言,我还真的确确实实做过,记得儿子刚进入小学时,我经常会通过留言来和他进行沟通,比如:当我发现他回到家没先洗手就吃东西时,我就会利用便利贴写上“亲爱的宝贝,回家第一件事请先洗手喔!”;当我发现他晚上睡前忘记刷牙时也会用小纸条贴在他床前,提醒他睡前刷牙,保持口腔卫生……我觉得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孩子非常愿意接受,有时他也会通过小纸条提醒我注意对他说话的态度,“妈妈,你今天回家板着脸,不好看,你要温柔、再温柔一些,这才是我的好妈妈。”旁边还画了一个大大的笑脸,有时有些不会写的他就用拼音来代替,现在回想起来,特别值得回忆。也许有人会质疑留言的力量真的如此大吗?我觉得,留言本身寄托了希望孩子进步改善的期望,孩子也能感受到这份期许,这种无声的沟通会让孩子慢慢的

  • 4、 鲁迅《明天》读后感

    鲁迅《明天》读后感

    明天代表着新生,代表着希望。谈到明天,我们往往是畅想美好的心愿。然而贫苦无助的单四嫂子盼望明天病儿的情况能出现好转,但“明天”带给她的却是绝望,是丧子的更大不幸。

    《明天》写的是一个孩子死去、母亲失去希望的故事。故事的时间简单而集中:三个晚上两个白天。第一个晚上写守寡的单四嫂子守护生病的儿子宝儿,期盼天明宝儿的病会好一些;第二天单四嫂子带宝儿去看病,结果下半天宝儿便病死了,到晚上单四嫂子守着宝儿的尸首痛哭直到天明;第三天下午宝儿出葬,到晚上单四嫂子一个人在“太静”“太大”“太空”的屋子里思念自己的宝儿,想做一个见到儿子的梦……但即使做了这样的梦,又怎样呢?宝儿已死,守寡的单四嫂子,在一般人看来,甚至在她自己看来,还有什么希望呢?

    小说的开头,说鲁镇有些古风:不上一更,大家都关门睡觉了,夜半三更没睡的只有两家——咸亨酒店和单四嫂子家。酒店做的是服务生意,按其职业性质,理应灯火通明。唯这单四嫂子,夫丧子幼,只能靠纺纱来维生,日出而作,日落而续。所以,只有她家的灯光是突兀的,其它的门都关上了,唯她例外。

    这当然不能用中国妇女传统的勤劳来诠释,这恰恰是特定社会环境下的凄惨的景象。这灯光不仅闪耀着一个贫苦人家的艰辛,更闪耀着邻里人之间的冷漠与麻木、对贫弱者的袖手旁观。他们冷漠于扶弱,导致不忍视弱,所以他们都早早地关上了家门,尽管未必真的睡觉。

    《明天》这部作品深刻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隔膜、灵魂的暗淡。嫂子丈夫死了,靠纺纱养活自己和三岁的宝儿,她之所以还有忍受煎熬的勇气,唯一的力量就是源于儿子。当宝儿天真地说“妈!爹卖馄饨,我长大了也卖馄饨,卖许多许多钱——我都给你”时,她那悲苦、寂寞、凄凉、破碎的心便感到无限的温暖,连“纺出的棉纱也仿佛寸寸有意思,寸寸都活着”。

    为了治好儿子的病,单四嫂子使尽浑身解数。求神、许愿、吃单方,到最后一个压轴法子——寄望于何医生。但宝儿还是免不了毙命的厄运。这也许是司命之所属,非医药所能挽救。最终儿子的离去就彻底地打碎了她的梦想,也将她推向了死亡的深渊。

    在封建社会,寡妇的生活是十分可悲的,不管她们怎样挣扎,都逃离不了社会加予她们的枷锁。单四嫂子的悲剧令人窒息,悲剧原因大概如下:

    第一,神经的麻木。几千年的封建礼教麻木了她的神经。她唯一明白的,就是把宝儿抚养大,可以挣钱养活自己,以养老送终。可是在生活贫苦的情况下,一个刚刚三

  • 5、 后背留给我读后感800字

    《后背留给我》是一部由骠姚校尉著作的军旅小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该书主要讲述了作为后备军官的三个大学在共同经历过实战训练后共同投入到军旅生活中的故事。剧情精彩,网友们对这本书也是给出了不错的评价,一起来看看吧1

    《后背留给我》读了有一个月了,从来没有把一本小说读得这么久。或许是因为书中的角儿们所处的环境和年代与我都有着分明的界限,所以很多情节必须容我反复放映,看得慢、想得慢,最后还有点生气!为什么要韩菁死?终究,是辜负了。

    《后背留给我》以张生为第一人称主要叙述了几个后备军官的大学生活,因为他们背负着后备军官这个特殊的身份,所以除了演绎了大学里面最热烈的青春剧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笔,那就是准军人的生活。这些热血青年爱得热烈、战斗得英勇、情到深处一醉方休。正如书的封面上的那句话:爱过、醉过、战斗过,人生足矣!

    对于军人的生活,我的体验只有大学的军事训练和初入职场时被院长派去做了单位的民兵代表,留下的记忆除了立正、稍息、就是整理内务了。《后背留给我》展现给我的是正规的军事训练和职业军人教育的场景,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职业军人的不易,于身于心,那都是非同寻常的考验。最后,失去恋人的霍膘姚去了某某军区特种大队,这是因为军令如山,还是因为对恋人的追思,还是因为对自己的惩罚,还是因为其他?如果韩菁还在,他们两个又分别会去哪里?想得我很是揪心。或许,我并没有真正理解作者表达的意图。

    书中的青春剧情主要围绕着三对恋人,张()生与苏小萍,霍膘姚与韩菁,叶开与小唯。苏小萍最终因为落入凡尘,抛弃了曾经的海誓山盟,留下张生暗自神伤;霍膘姚因为韩菁的去世执意背上了恋人的遗物每天战斗不息;因为小唯对爱的执着和深情,慢慢融化了曾经心结不散的叶开,他们俩算是修成正果。

    唉!苏小萍与张生也就罢了,我觉得门不当户不对。霍膘姚与韩菁这对恋人的结局实在让我觉得心疼!即便是合上了书,依然没有办法消除那种心塞。为什么要让韩菁去死?

    无论是小说故事还是现实生活,都会出现太多的意外和不情愿,既成事实也只能接受!离开的就让他们离开吧,留下的还是要继续!曾经的轰轰烈烈已经足够绚烂、足够精彩,足以延绵一生,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想到这里,我也就释怀了。

    祝他们都安好吧!所有相知、相恋、相识的人。祝他们都平安健康吧!所有保家卫国的勇士们。

  • 6、 后背留给我读后感1300字

    这是一部对于往事的回忆,世间太多的事情让我们无法猜想到,或许一个转身就是一个离别,有太多值得我们珍惜的东西,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后背留给我读后感1300字,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说实话很久没看过言情小说了,觉得读言情小说是浪费时间,认为只有读益智类、哲理类、史记类这样的书才可以提高认知。在收到发给我的《后背留给我》这本书时,起初觉得不过是一本青春祭之类的书。可是在看的时候,里面的内容吸引住了我的注意力,我算是很珍惜自己注意力的人,还是忍不住把这本长篇小说给看完了。

    故事中的人物在我眼里好像都活了起来,那些爱情故事没有描写的扭扭捏捏,作者对于人物的刻画是那么的生动逼真。一个个近似完美的人物形象浮现在我的面前,让我不由得对人物的命运也牵肠挂肚起来。

    这部小说有别于那些纯情告白与铁血卫士之类的小说,是一部具有欣赏与回忆意义的故事。其中的内容较为丰富,感情描绘的可谓细腻,不仅欣赏到大学的校园生活,更是一种对往事的回忆,是对那青春期的青涩爱情,还有那青春热情的放纵。在看到结尾处时,心生出一种不忍,让我有一种青春年少命多舛之感,暗地里竟有些恨起作者来,竟然把那么优秀的军中红花给写没了。

    作者对于韩菁的描写是那么细腻,乃至于从某些方面已超出了主角的恋人苏小萍的描写,这是一个很有张力的角色,也可以看出作者柔中带钢的性格。这么优秀的女孩子,军中绿叶丛中的一支花,竟让她香消玉殒,难道是作者的有意为之,其中用意是战争让女人走开?

    看到这里我心里不由得对故事有了重新编排之意,心想如果我是作者,也许会用另外一种方式来作为结局。难道不可以皆大欢喜吗?这世上的事非要用天涯两地来做为看点吗?事实上,世间的事又岂是我们能预料的到,这么编辑也是作者的有意为之,就是要触动读者的心绪,为那看似美好,却又望而不得感到遗憾。人生不也是如此吗?有多少事是心想事成的,真正心想事成的美好又如烟花一样,瞬间即逝于记忆中的空间,喜剧都是建立在悲剧之上,有了对悲伤的彻悟,才更能珍惜生命中的那些稀缺的美好。最后的祭奠是不是给霍骠骁与韩菁的,这一点已有些模糊,也许作者为了不让结局过于凄悲。

    看完小说,让我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从张生入校,遇到了两个战友。由于人员的分配,寑室里的三个人注定形成了铁三角的关系。虽然小说描绘的有些理想主义,从理想主义里看到了家国天下的大义。

    从一个个毛头小伙,经过严酷的训练蜕变成合格的共

  • 7、 《把微笑留给孩子》(优秀范文)

    最近读了《把微笑留给孩子》这本书。这是一本写给父母的书,因为故事中饱含着子女对父母的爱;这也是一本写给子女的书,因为故事中蕴藏着父母的爱。

    《把微笑留给孩子》是由一个个小故事构成的,主要讲述了父母对子女的爱,子女对父母的感恩,以及母亲与母亲间的真挚感情。其中,《母亲的姿势》《母亲的抉择》让人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为了子女,甚至不惜牺牲生命。《陪母亲吃饭》《爱的针法》则通过一个小细节体现出子女对母亲的尊重和爱。《藏在拐杖里的爱》则通过一个意外事件讲述了父母间含蓄而又真挚的爱和依赖。

    《影响一生的母爱》主要写的是一个双目失明的母亲,每次都能准确知道儿子晚归的时间,一个偶然的机会,儿子才发现母亲是通过闻鞋子的味道判断他是否归来。母亲用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表现出对儿子的牵挂、担心和爱护,真的感人肺腑,令人动容。

    我的老家在农村,村里的风气一直不是很好,当我考上县高中的时候,周围就有些人在我母亲面前,不知出于何种目的,有意无意说读书无用论。我母亲没有文化,也没见过世面,但是她始终相信,读书是有用的,吃笔杆子的饭总比干体力活的轻松些。父母比以前起得更早了,睡得更晚了,想尽方法,拼命挣钱,饶是如此,等我上到大四的时候,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能借的亲友都借遍了,出于无奈,最后去借了高利贷。他们从来没和我说这些事,再苦再累,再大的压力,都是自己扛着,反而安慰我,家里没问题,安心学习就好。在我成家立业后,和母亲的闲聊中才得知这一切。母亲坦言,我才上高中时曾经也动摇过,担心穷全家之力,付出却没有回报,还惹人笑话。可她一旦认准了,就不后悔,开弓没有回头箭,一路走到黑。没有惊天动地故事,也没有催人泪下的言语,相比身体的劳累,她的心路历程,更显难能可贵。

    “我们都是母亲手中的风筝,线的那头永远捏在母亲的手中”,不管我们飞得多高多远,也不管我们取得多大的成绩,在母亲心里,我们都是那个需要她关心、照顾的孩子。

  • 8、 鲁迅明天读后感

    篇一:鲁迅明天读后感

    这篇小说为什么叫《明天》?明天,无论无论站在何时说这个词,它都代表将来,非现在。无论作者或主人公,都像在摆脱现实,逃往明天。至于原因,原文斑斑可寻。小说的开头,说鲁镇有些古风:不上一更,大家都关门睡觉了,夜半三更没睡、的只有两家——咸亨酒店和单四嫂子家。酒店做的是服务生意,按其职业一性一质,理应日落而作,日出而熄。唯这单四嫂子,夫丧子幼,只能靠纺纱来维生,日出而作,日落而续。所以,只有她家的灯光是突兀的,其它的门都关上了,唯她例外。这当然不能用中国妇女最传统的勤劳来诠释。

    这正是鲁迅先生的春秋笔法,这恰恰是特定社会环境下的凄象。这灯光不仅闪耀着一个贫苦人家的艰辛,更闪耀着邻里人之间的冷漠与麻木、对贫弱者的袖手旁观。他们冷漠于扶弱,导致不忍视弱,所以他们都早早地关上了家门,尽管未必真的睡觉。如同公交车上不乐于让座的年轻人,戴上耳机,闭上眼睛假装睡觉,却能在到达目的站的那一刻准时醒来,分秒不差。千载的文明进程,都冲不散那“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古风,真叫人心寒。一个灯火辉煌的咸亨酒店,一个灯光昏暗的破落之家,相映相照,更显凄楚。那些处于经济基础上层的人们,社会伦理似乎从未赋予过他们向贫弱者布施的权利和责任。鲁迅的时代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越是有钱越是吝啬,越是吝啬越是有钱。”譬如,咸亨酒店的掌柜和食客们,他们更多地愿意把闲钱花在吃喝玩乐上,而对贫弱者的救助却不生一念。

    相反,他们还在贫弱者最悲痛欲绝的时候厚颜无耻地大加搜刮,在帮办单四嫂子的儿子丧事时,他们银两照收,全不顾一个贫弱者的生死存亡。他们的冷眼旁观和不露体恤,似乎纯属理所当然。为了治好儿子的病,单四嫂子使尽浑身解数。求神、许愿、吃单方,到最后一个“压轴法子”——寄望于何医生。但宝儿还是免不了毕命的厄运。这也许是司命之所属,非医药所能挽救。但也不排除麻木庸医视贫弱者的生命如草芥,用假方滥药聊以塞责,以至夭折。据问及病情时何医生的冷语回答,这是有可能的。至少有一点,是可以窥见社会的病灶的——连单四嫂子这样一个粗女人也想到,何医生、贾家药店和自己,正是一个三角点关系。

    何医生开的方单的药材,非要在贾家的济世老店才有,这说明何贾两家在经济利益上存在挫节连锁关系,而单四嫂子便成了两者之间下坠成弓形的带水布条,待到水分被榨干之后,便会变得死直。这是不折不扣的为富不仁。并非鲁迅认为这个社会人心惟危

  • 9、 未来是留给读书人的
    未来是留给读书人的 博罗中学高一(11)班 张雨 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的确,在这个纷纷扰扰的信息时代,若你的腹中没有几笔文墨,又如何淋漓酣畅地谈场未来?偶然间浏览了一篇名叫《致所有不读书的人:你将“死”于35岁》的文章,不觉间触动了我的心房,便提笔记下感想。 说到文墨,是否你也与我一样想起了这段时间在央视热播的节目《朗读者》里面才貌双全的女主持人——董卿。对于在人们心中简直是完美型女神的她,用“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诗形容她也是再合适不过了。看过《朗读者》的同学们都知道,董卿凭着知识储备量巨大,诗词名句信手拈来的才能,在传播传统文化这一领域可谓是众人皆知。但也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地成功,在驾轻就熟的主持背后是董卿无数个日夜的付出。所以我们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向董卿学习,把握未来。 如那篇文章所说,现如今,社会上慢慢涌现出许多富二代、官二代等等贵族子弟,他们有的凭着略胜一筹的资源丰富自己的阅历,充实自己的人生,终成大器。可有的少爷公主呢?仗着家室背景横行霸道,靠着挥金如土来消磨日子,将学习这等事情轻描淡写,不屑一顾,结果很显然,就像人们所说的:“富不过三代”。最后后悔莫及,遗憾终生。这就是他们所希望看到的吗?不,不是的。他们在最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安逸,这无疑是最不理智的选择。这也警醒人们:“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对于身世平凡的寒门子弟而言,读书是缩短与贵族子弟差距的唯一正确途径。正所谓:“知识改变命运”。你也许无法在物质生活上比他们过得丰富,但只要你静下心去遨游知识的海洋,渐渐地你会发现,其实书中自有黄金屋。奋力一博终究好比平庸一生。既然无所事事难逃一死,何不奋斗终生?每一个人离更好都有一段距离,只有去挑战去拼搏才能成就别样的自我。 如果你以学习生涯曲曲折折的理由而放弃读书,那么你是否还记得去世于今年3月14日的物理学家霍金的人生故事。21岁的霍金,正值青春最好时,却被查出患上渐冻症。医生诊断他只能再活两年,可他却坚强地活了下来,并且在与病魔做斗争的同时,他从未放弃过对物理的的钟情,研究并结束了宇宙和黑洞的奥秘。在等待死亡的日子里,他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选择了不停地折腾与学习,他用自己的毅力证明,学习不分年龄大小,不分残疾与否,只要有心,芬芳永驻。如果说奇迹是有形的,那一定是霍金的形状。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腹中有墨,未来
  • 10、 鲁迅明天的读后感

    《明天》写的是一个孩子死去、母亲失去希望的故事。读完这篇文章,大家都写了哪些笔记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鲁迅明天的读后感,希望你喜欢。

    鲁迅明天的读后感篇一

    这篇小说为什么叫《明天》?明天,无论无论站在何时说这个词,它都代表将来,非现在。无论作者或主人公,都像在摆脱现实,逃往明天。

    至于原因,原文斑斑可寻。小说的开头,说鲁镇有些古风:不上一更,大家都关门睡觉了,夜半三更没睡、的只有两家——咸亨酒店和单四嫂子家。酒店做的是服务生意,按其职业性质,理应日落而作,日出而熄。唯这单四嫂子,夫丧子幼,只能靠纺纱来维生,日出而作,日落而续。所以,只有她家的灯光是突兀的,其它的门都关上了,唯她例外。这当然不能用中国妇女最传统的勤劳来诠释。这正是鲁迅先生的春秋笔法,这恰恰是特定社会环境下的凄象。这灯光不仅闪耀着一个贫苦人家的艰辛,更闪耀着邻里人之间的冷漠与麻木、对贫弱者的袖手旁观。他们冷漠于扶弱,导致不忍视弱,所以他们都早早地关上了家门,尽管未必真的睡觉。如同公交车上不乐于让座的年轻人,戴上耳机,闭上眼睛假装睡觉,却能在到达目的站的那一刻准时醒来,分秒不差。千载的文明进程,都冲不散那“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古风,真叫人心寒。一个灯火辉煌的咸亨酒店,一个灯光昏暗的破落之家,相映相照,更显凄楚。那些处于经济基础上层的人们,社会伦理似乎从未赋予过他们向贫弱者布施的权利和责任。鲁迅的时代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越是有钱越是吝啬,越是吝啬越是有钱。”譬如,咸亨酒店的掌柜和食客们,他们更多地愿意把闲钱花在吃喝玩乐上,而对贫弱者的救助却不生一念。相反,他们还在贫弱者最悲痛欲绝的时候厚颜无耻地大加搜刮,在帮办单四嫂子的儿子丧事时,他们银两照收,全不顾一个贫弱者的生死存亡。他们的冷眼旁观和不露体恤,似乎纯属理所当然。为了治好儿子的病,单四嫂子使尽浑身解数。求神、许愿、吃单方,到最后一个“压轴法子”——寄望于何医生。但宝儿还是免不了毕命的厄运。这也许是司命之所属,非医药所能挽救。但也不排除麻木庸医视贫弱者的生命如草芥,用假方滥药聊以塞责,以至夭折。据问及病情时何医生的冷语回答,这是有可能的。至少有一点,是可以窥见社会的病灶的——连单四嫂子这样一个粗女人也想到,何医生、贾家药店和自己,正是一个三角点关系。何医生开的方单的药材,非要在贾家的济世老店才有,这说明何贾两家在经济利益上存在挫节连锁关系,而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8

  • 2019-10-23

  • 2019-09-20

  • 2021-10-02

  • 2021-07-17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24

  • 2021-07-28

  • 2021-09-29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08-26

  • 2022-12-30

  • 2019-10-24

  • 2021-08-14

  • 2022-12-08

  • 2023-05-17

  • 2021-09-24

  • 2019-11-08

  • 2019-09-21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0-29

  • 2022-04-06

  • 2023-01-08

  • 2019-09-20

  • 2023-04-21

  • 2019-09-19

  • 2019-09-25

  • 2019-10-19

  • 2019-09-26

  • 2019-09-25

  • 2021-08-06

留给明天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留给明天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留给明天读后感、2024留给明天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