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500字 > 地图 >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500字,2024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500字范文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500字相关栏目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500字热门栏目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500字推荐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500字

(共 8156 篇)

  • 1、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2024范文1500字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推荐

    当我看到《追风筝的人》这个书名,引发了我无限的联想。又看到它的封面黄昏的天空。层层斑斓彩云中有一片通透的蔚蓝天空,仿佛把人带到更深更广远的世界。一只拖着长长尾巴的风筝在余晖中翩翩起舞。这是一个梦啊!因为一个书名,因为一个梦境,我买下了它。而事实证明我这次的决定是对的。

    然而有一点我错了。这不是什么童话故事,也并非喜剧。

    故事的开始,在阿富汗。说起这个我们的邻国,并不是一个太平世界。我们总会把它与塔利班、战争、难民、死亡联系在一起。让我们想起的总会是一张张狰狞的脸、惊恐的脸,没有轻松,更不会有笑容。就是战争,进一步推动了悲剧的发生。

    似乎一切都是注定的。阿米尔和哈桑,是一对从小一起长大的主仆,或者说伙伴。阿米尔少爷会说的第一个词是爸爸,而哈桑会说的第一个词是阿米尔。那将是他们一生最重要人的名字。阿米尔为了得到爸爸全部的爱,不惜陷害哈桑一家;哈桑为了自己的主人,受尽耻辱,最终奉献出生命。

    是阿米尔错了吗?他胆小、懦弱、自私,看到哈桑被阿塞夫一群人欺负,却佯装不知道。但他在逃跑的那一刻,心里是多么复杂。最终他确定为了赢回爸爸,也许哈桑只是必须付出的代价,使我必须宰割的羔羊。。。。。。他只是个哈扎拉人,不是吗?事实不是这样的,哈桑还是阿米尔同父异母的亲弟弟。然而这个被爸爸一生深埋的秘密揭开时,哈桑已经死在塔利班的枪下。

    是哈桑错了吗?当我们读完这本小说,无不为他的不幸所悲伤,为他的忠诚、纯真、善良所感动。但经历了一系列事情,看到主人对他的态度,哈桑还会认为这一切值得吗?他为什么还要一次次的献身?难道他也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低贱的仆人吗?还是为了朋友阿米尔,他情愿付出一切,我们不得而知。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无论是阿米尔还是哈桑,都没有错,他们原本都是纯真善良的孩子。因为种族,使他们有了高低贵贱之分,被逼向世界的两极。

    这个故事震撼了每一个人的心灵,他向我们再一次发出最深的呐喊:

    我们要和平!我们要平等!

    如果作者仅仅是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曲折的故事情节,那它就太平凡了。故事的精彩在于它细腻的景物和心理描写,每个细节都值得去细细品味。还不只是这样,通过阿米尔的视角和内心独白,我们看到他的世界。每一次聚焦都是那么精准,就像自己亲眼所见。我竟产生这样的想法,我可以拿它来拍一部电影了。

    为你,千千万万遍。我听见自己说。

    然后我转过身,我追。

    他只是一个微笑,没有别

  • 2、 《追故乡的人》读后感_1200字

    《追故乡的人》读后感1200字

    ◆ 移山

    乡村观照我内心深处关于永恒的某种隐秘的愿望

    贪婪与不知节制

    ◆ 糯米军团

    星散天涯,四海为家

    “一个人只有离开故土,才能茁壮成长。”

    ◆ 半生菜园

    从故乡到世界,又从世界到故乡。有时候我会想,我们这辈子的很多得失与寻找,无外乎前半生找后半生,后半生找前半生。寻寻觅觅,寻到的与要寻的都只是半生缘。

    ◆ 偷柴

    叶芝的诗《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头发花白,睡意沉沉,倦坐在炉边,取下这本书来,慢慢读着,追梦当年的眼神,你那柔美的神采与深幽的晕影。……

    我能想起家庭和睦的一面,也是母亲在灶上做菜,父亲在灶下生火。如果爱是相伴相随,这一人灶上一人灶下就是对爱的最好诠释。

    ◆ 人力车

    第一段是:为何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中国的政教分离现象、文官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流派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

    第二段是:为何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

    “李约瑟之问”

    “君子远庖厨”

    ◆ 城市的幻象

    一年一度的感情役

    忘了那些没有意义的节日设定吧,我对自己说,每个日子都是平等的。我宁愿选择一种有尊严的生活

    ◆ 几家灯火

    那个弱不禁风的年月,一场风就能直接将我们的村庄吹回到秦朝。

    ◆ 姑娘你去哪儿了

    苏格拉底一样问她:“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

    ◆ 何处是巴黎

    看漫天浮云舒卷

    海明威说过,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如果在巴黎生活过,此后一生他去了哪里,哪里就是巴黎

    当年去巴黎读书的最大收获是在地理上远离了中国,在时间上找回了自己。

    我有两个故乡,一个在过去,一个在将来。

    ◆ 钢铁怪物

    所谓爱,就是给自己喜欢的人与物赋予意义

    人是半个上帝,他不能像上帝一样创造物质的世界,但是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为万物赋予意义,是我们拓展自我、接纳世界的一种方式。我们不愿否定自己爱过的东西、恋人或者故乡,也是因为他们都变成了我们灵魂的一部分。

    ◆ 产权与记忆

    没有谁不渴望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好在那里安顿自己的身体和灵魂。而一旦有了房子,可能又是另一回事。它像一个牢笼束缚着你。

    你虽然富甲一方,却没有多少记忆。你在银行存了很多金条,在不同的城市买了很多房子,这些金子和房子虽然名义上属于你,但如果只是像一堆废品一样存在那里,它们和你的生命又有什么关系

  • 3、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500字欣赏

    《追风筝的人》一书写了两个少年之间的故事,用风筝引出了一个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多面。下面小编带来的是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500字欣赏。

    《追风筝的人》是一本大家都熟悉且喜爱的小说,出版后因其纯净、催泪的文字而迅速走红。这本书也是作者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初女作兼成名作兼封神之作。

    在未阅读本作品之前,看过本书翻拍的电影,也因为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便让我泪湿衣襟。也使我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我对阿富汗的好奇心,让我感受到那片充满死亡,暴力,血惺的土地上爱依旧无处不在。书中讲述了一段不平衡的友谊和一场跨越20年的赎罪,以及一生的怀念。

    阿米尔是阿富汗一个富家的少爷,他的父亲是一个卖地毯的商人,生意做的很好,人也颇有男子气概,哈桑是他家仆人的儿子,两个小男孩年龄相仿,身份却是那么悬殊。我认为阿米尔父亲这个角色人物,一生中充斥着隐瞒与期骗,他是真相的守护者,也是真相的延续者。也许人生中谎言,无处不在,你信任的人,你不信任的人,你爱的人,你不爱的人,甚至包括你自己,都有秘密。秘密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保护自己的面子,保护自己的一切。但欺骗就跟盗窃一样可恶,它剥夺了他人知晓真相的权利,真相大白的时间点,对命运的方向影响太大了。

    哈桑勇敢、聪明,阿米尔在哈桑的映衬下显得懦弱不堪。父亲对哈桑越发称赞,使得阿米尔心里产生嫉妒。在一次斗风筝的比赛中,阿米尔决心要拿到冠军向父亲证明自己,他如愿获得了冠军,哈桑帮忙捡掉落的风筝。临走前,哈桑说出了那句感动千万读者的话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也是本书的灵魂,并为后来阿米尔心灵的救赎留下铺垫。

    在他为阿米尔捡风筝时遇到小混子阿塞夫,要求他交出风筝,哈桑竭力保护属于好朋友风筝,在哈桑被阿塞夫强暴的时候阿米尔就在旁边亲眼目睹这一切却选择逃避。哈桑对阿米尔忠心耿耿,无论是阿米尔做了什么,他总是一味的信任跟包容,在阿米尔遭受坏孩子的欺负的时候,他也是挺身而出,为朋友两肋插刀。可是,在阿米尔的内心深处却清楚的感觉到,自己并没有把这个出身低贱,目不识丁的哈桑当作自己的朋友。在阿米尔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柔弱胆怯、欺骗诬陷、自私妒忌,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人性中丑恶的一面,而哈桑虽然出身卑微并遭人唾弃却忠诚勇敢、善良正直、宽容并具有自我牺牲精神,有着全心全意爱的决心和能力,我们从他身上看到人性美善的一面。

    哈桑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依旧如从前一样跟在阿米尔身

  • 4、 《律师应是怎样的人》读后感1500字

    《律师应是怎样的人》读后感1500字

    brose 等红绿灯的鱼

    朋友送的一本书《律师应是怎么样的人》,说写书的是他学弟赵青航,他买了一本同学送了他一本,有一本多顺道送我。我看着他的模样,想想他同学也比我大不了几岁,后来发现原来他还小我几岁,大学毕业从学校出来做律师,现在又返回学校读博士,已经出了几本书真的很牛叉。

    律师应该是什么样的人?我有想过,但一直没想明白。

    从我实习起,师傅好像也没想明白。

    从我执业起,很多同行好像也没想明白。

    我经常在想,还是没想太明白。

    律师,首先是一种职业。律师应该是怎么样的人,也可以先想想我们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两个问题同时思考,职业会成就我们的人生,人生的定位与思考也会促进律师职业的定位。

    初入律师行业的年轻律师,大部分都在为生计发愁。没有很多时间精力去思考,我要成为什么样的律师,或者思考我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有些在进入行业初期还怀揣着美好的梦想与期待,当被骨感的生活不断地压榨,便慢慢的会忘记了自己的初心。

    当律师遇上被改判的案例

    书本的第一章提到,一位律师当庭提供了一个刊登在最高法院所编《人民法院案例选》里一个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的类似案例。法官觉得该案非常具备可比性,准备参照此案。然而对方律师从上海高院了解到此案不久前经最高人民法院指令上海高院再审而改判,于是这位律师输掉了这场官司。碰到复杂案件我也会寻找案例提供主审法官,可是扪心自问如果我在茫茫案海中找到一个对己方有利的案例,也很难想到向终审法院了解、核实这个案件。细心、细心、再细心,真的受教!

    当律师遇上群体性事件

    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群里性事件的发生频率似乎也越来越高。电视、网络不断的向受众传送着这些群里性事件信息,上访、缠访、静坐等消息不断的出现在受众面前。记得我那会刚进入律师行业,如日中天的建筑行业伴随着诸多的拆迁户、钉子户、失土农民,经常会有这样的人来办公室咨询,有位律师有时会跟当事人说:“这样的事律师也无能为力,你去上访吧”。当时我很纳闷,各种上访事件层出不穷,多数没有结果,律师建议当事人上访是一个好的选择吗?有位律师说,这里有行政诉讼很大空间,关键在于你是否真的懂。

    当律师实习期没有工资

    我之前一直以为只有台州这种三线城市才有实习律师没有工资的事,那时候读大学有些负债,我完全没有办法想象没有工资生活如何能过得下去。所以毕业刚开始那几年一直在企业做法务

  • 5、 高中生阅读《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500字

    高中生阅读《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500字:

    在寒假里,我用闲暇时间阅读了这本《追风筝的人》。这是一本由美国作家卡勒德·胡塞尼写的有名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他的第一本小说。

    故事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12岁的阿富汗少爷阿米尔与他年幼时一起长大的仆人哈桑情同手足。他们一起长大,形影不离,一起度过懒洋洋的悠长夏日,他们在院子里那些交错的树木中彼此追逐,玩捉迷藏,玩警察与强盗,玩牛仔和印第安人,折磨昆虫......还有一起放风筝和追风筝,过着快乐的生活。但在一场风筝比赛后,一切都随之改变了。哈桑为了保住风筝大赛中赢得的那只蓝风筝,在小巷中被鸡奸。但阿米尔最终因为胆怯而没有出面救哈桑。但哈桑并不责怪他,还任劳任怨地干活。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对哈桑的背板,竟以哈桑偷东西为由赶走了他。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了睽违二十多年的故乡,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份力,却发现了一个惊天谎言——哈桑竟是爸爸的私生子。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阿米尔决定保护哈桑唯一的儿子——索拉博。

    我读后觉得这本书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主要以阿米尔与他父亲仆人哈桑的亲密友谊为贯穿全文的主线,写出了三代人的情感纠葛。其中哈桑对少爷的忠心耿耿,阿米尔对哈桑的弃之与背叛,以及阿米尔心中的救赎,小说情节巧妙交错,使小说得到了高度的评价。

    说先我先评价一下书中的人物形象。阿米尔少爷内心有一定的嫉妒心,他不满父亲对哈桑过多的赞扬和奖励和自己的冷淡失望,内心一直感到挫败和不平,内心开始排斥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哈桑。阿米尔在哈桑需要帮助的时候,却不管不顾他。我想如果换一下位置,那哈桑一定会挺身而出,抵御那帮恶势力。阿米尔却没有这样做,眼睁睁的看着哈桑受辱。回家后,他又为自己的弱懦而感到惭愧,每天面对哈桑都让他内心备受煎熬。所以他选择了一个卑鄙而极端的方式,诬赖他,把他赶走。读到这里我都为哈桑打抱不平,阿米尔也太过分了,他怎么忍心把对自己如此好的哈桑赶走呢?如果是我,我一定会对哈桑加倍好,完全可以做到情同手足,把哈桑时时刻刻放在心上。但阿米尔后来为了赎罪,救助了哈桑的儿子。这一点还说明他良知未泯,终于有了一次对得起哈桑并赎罪的机会了。

    下面再说说哈桑吧,个人认为较于阿米尔,哈桑的形象要光辉得多。哈桑对自己的付出任劳任怨,这是在当近社会十分少有的,自己十分喜欢阿米尔,觉得这样的一个大好人就应该长命百岁。但到他死的那段,我却哭的稀里哗啦的

  • 6、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500字2024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500字2024

    《追风筝的人》书中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阿米尔与哈桑的友谊。不过最让我触动的是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宗教文化以及政治环境。我很难现象,实现中会存在这样的一个让人充满恐惧、愤怒、与无奈的世界。

    在阿米尔还是小孩的时候,喀布尔的局势还算稳定,阿米尔和哈桑一起玩耍一起长大,虽然后来发生了一件让人痛心的事情--阿桑在遭受恶霸阿塞夫侵犯时,阿米尔因害怕与恐惧,而躲在远处不敢上前阻止,但总体上还是有很多愉快的经历如阿米尔给哈桑讲故事、他们一起放风筝等等。后来喀布尔局势动乱,阿米尔随父亲逃亡到美国,等他长大成人后,阿富汗已经由塔利班掌控。塔利班的政策比起军阀虽然正规需对,但诸如残暴酷刑,歧视女性,仇视一切异教的方针使人们一直活在压抑和恐惧之中。这一点在阿米尔再次回到喀布尔,踏上救赎之路时得到了充分体现。引用哈桑写给阿米尔的信中的话少年时的那个阿富汗已经死去很久了,这个国度不再有仁慈,杀戮无从避免,在喀布尔,恐惧无处不在。

    哈桑的信中有提到,某天,他跟妻子法莎娜到市场买土豆,她问店主土豆多少钱,但店主似乎没听到,她提高了声音有问了一句。突然就有一个年轻的塔利班跑来,用木棒狠狠地打她的大腿,并且朝她破口大骂说道德风化部禁止妇女高升说话。然而,一旁的哈桑只能束手无策地站着,因为如果他反抗,那个塔利班肯定会给他一颗子弹。尽管他不怕塔利班,但为了他的孩子还有妻子,他只能忍气吞声。塔利班提出的这些禁令确实让人无奈,而他们对这些禁令施加的惩罚简直是荒唐。他们盲目地崇拜宗教教义与蛮横执行政策方针的行为完全无视了人类的尊严,他们跟野蛮人没啥区别。试问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孩子能健康成长吗?肯定是不可能。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哈桑他本想可以一直一家人留守在主人阿米尔在喀布尔的大房子,悉心照料房子以等待阿米尔回来。可是好景不长,塔利班的人指控哈桑作为仆人却侵占了主人的房子,勒令他们马上搬出,哈桑拒绝了,结果夫妻都死在了塔利班的枪下。而幼小的索拉博最后则被塔利班收养并被当作宠物般玩弄。然而当阿米尔冒着死亡的威胁从阿塞夫手上把索拉博救回来想带他到美国生活时,索拉博的反应是很累很累,想回到过去跟爸爸妈妈在一起的生活。对于阿米尔的好意,索拉博全无感觉。这也不能怪阿米尔,因为活在当时的那种充满压抑与恐惧的环境下,人们很难去对未来抱有希望,死亡是常事,他们担心的只是能

  • 7、 读后感1500字《追风筝的人》

    对于《追风筝的人》这本书,说真的,这本书在我床头放了很久很久。我之所以会带回来这本书,也许是被它奇怪的名字吸引了,也许是被它的作者吸引了,又或者是被它的内容所吸引。一名阿富汗的作家,写的关于两个男孩在阿富汗的成长故。这就是这本书简单的概括,在我看来实在是不能作为这本小说的简介,然而简单的字里行间却隐隐透露出故事中始终贯穿存在着的巨大悲伤,像是一片灰暗的天空,压得人永远透不过气。

    追风筝的人,在第一眼看到这个奇怪的标题的时候,我有些茫然,风筝需要追吗?为什么要追风筝,原来这是阿富汗的习俗,每年初春,会有盛大的风筝节,许多的孩子会把使出自己积蓄了一年的力量来使自己的风筝成为佼佼者。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着五颜六色的风筝,每一只风筝线的尽头都有一个勇敢的斗士。当然,所有的风筝要在天空中进行决斗,就像一场盛大的搏斗,你必须要把你周围所有的敌人消灭光,你才能成为胜利,同样,你必须把你周围的风筝都打败,你才会成为万种瞩目和赞叹的焦点,那样会有无限的荣誉和光亮集聚你一身。这在我看来,是一场孩子们之间的交流或者游戏,但在阿米尔那个时候,这对他来说具备着无尚的重要性,因为爸爸,因为父爱,只有通过这样他才能获得父亲的赞美和笑容,不再是鄙弃的眼光,他迫切需要着!而追呢,追风筝,也相当重要。你抢到了最后一个被击落的风筝,那也预示着莫大的荣耀和完全的胜利。于是哈桑,便担当起了重要的任务,就是把那只被阿米尔击落的风筝追到手,故事的高潮也就由此而引发,一切一切的悲伤的来源都在此处慢慢浮现。

    从翻开这本书开始,一直就觉得整篇小说都是以一种压抑的感觉写的,可以看得出来我一直在为过去所干得事而后悔和难过。阿米尔对于哈桑的歉意也许不是我们能够体会的,但阿米尔却是一直备受折磨。确实,对于他一个在当时只有13岁的孩子来说,那样的事情他不会处理,他唯一的想法就是不想再让自己受折磨,而这折磨的根源就是哈桑,和哈桑那为他愚蠢的奉献精神,他觉得只要将哈桑赶走,永远不出现在他眼前,他就不用在受到良心的谴责了。但他,当时的他却不知道那错了,如果他没有在当时及时地承认错误,他真的会后悔,忏悔一辈子,这样的悔恨也许将陪着他一起走进坟墓,他将无法释怀。从我的角度来描写哈桑所为我受的苦难,更加让读者觉得切身体验,小说中,我们一直是从我的眼中看的哈桑,那样一个为了阿米尔少爷肯认命,肯付出一切的小孩。也许在他的骨子里,也许他与身俱来

  • 8、 《追风筝的人》的读后感1500字

    因为题目,我情不自禁地捧起了这本书;因为故事,我迫不及待地看完了这本书。书的封面是被夕阳映红的云朵,云朵的尽头,土地上,一个漂浮在天空中的风筝,

    不断,不断,延伸。

    风筝,就好象一位天使般的信使;亦好象一个信使似的的天使,它传递着美景和愿望;联系着人间和天堂。我联想这其中的故事也一定是美好的。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他父亲仆人儿子哈桑之间的友情故事,作者并没有很华丽的文笔,她仅仅是用那淡柔的文字细腻的勾勒了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却给我以震撼。

    当仆人哈桑--阿米尔最好的伙伴,被其他富家少爷围困在角落里施以暴力时,阿米尔--哈桑最信任的朋友,却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默默注视,直到泪流满面却仍不敢挺身帮助哈桑时,我听到了心碎的声音。

    可命运的指针并没有停止,阿米尔因为懦弱而极端害怕直至惭愧不已,无法面对哈桑。最后甚至栽赃他,让他永远离开了这个家。到后来阿米尔获悉哈桑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时,悔恨与伤痛纠结。

    当中年的阿米尔偶然得知哈桑的消息时,他却不顾危险,前往家乡阿富汗,开始了救赎。但时间是可怕的,因为它可以让一切都改变。终于回到家乡的阿米尔,目睹了家乡的变化,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同时也见到了儿时的老管家,见到了荒废的家,也得知了哈桑的死讯。

    哈桑死了,阿米尔的救赎却没有停止,哈桑唯一的儿子索拉博落入了阿米尔儿时的宿敌手中,儿时的懦弱和愧疚缠绕着中年的阿米尔,一场救赎再次开始。

    故事的最后,阿米尔救回了索拉博,可此时的索拉博却因精神上的伤痛至以完全失去感情,唯有说起风筝--那哈桑和阿米尔童年最喜爱的玩物时,才会不知觉地笑起来

    为什么生活在如天堂般的美国,远离硝烟弥漫的阿富汗,阿米尔仍然有着挥之不去的愁绪,仍然想着那个令他魂牵梦绕的故土,是哈桑,那个最忠于他的奴仆,不,是童年的伙伴,是他最愧对的人,让他的心灵永远处在忏悔与不安中。也许故事的结局并不完美。故事的结局,索拉博的不语和沉默以及放风筝时他的笑,让我感到一丝悲伤,却也有如负重释。因为阿米尔追过,救赎过,勇敢面对过。也许有些许苦涩与酸楚,但人生就是这样,犯错,错过,再用一生来挽回。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是阿米尔,都在不断追寻那早已消逝的哈桑,或而失望,或而欣慰,或哭或笑。人生也许就是在不断怀念和追寻过去中度过的,我想:书中的情感不仅仅是亲情,不仅仅是友情,只要是能够沉下心来阅读的人,都会被

  • 9、 《圆通的人际关系》之读后感1500字

    人际关系既是做人的道理,又是做人的技巧。做人讲技巧,容易导致圆滑,注入伦理道德的因素,才能变圆滑为圆通。《圆通的人际关系》以人伦关系为出发点,主要讲述如何处理工作关系和家庭关系这两大难题。

    纵观这本书,有个很大的特点,即在论述每一个观点的时候,都会强调中国人如何如何,而并不说每个人如何如何,之所以这样强调中国人是由于每种人际关系都有它形成的的背景土壤,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当然要以中国文化为背景,与西方各国自是不同,不可一概而论。中国自古讲究孔孟之道,老庄思想亦是深入人心,这些思想相互融合形成中国人独特的人伦意识。 中国人的伦理观念比其他民族发展得都早,而且最完善。孟子说: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中国人的处世哲学绝大多数来源于儒家思想,例如《圆通的人际关系》这本书中有很多人际交往的智慧就充分体现了儒家学说中的某些观点看法。书中一再提到说话做事都要掌握好分寸,说话的时候要求做到不多说一句废话,不少说一句要紧的话,正所谓先说先死,不说也死,说到不死。中国人的基本立场是不偏不倚,秉持既不反对也不赞成的态度,在征求中国人意见的时候,中国人基本上说的都是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的话。因为事情总是不尽如人意,所以只能赞成一部分而反对另一部分。任何事情,总是不断地演变:原本可以赞成的事情,演变到最后,令人不得不反对;而原来应该反对的,也可能愈变愈应该赞成。这些都是中国人不愿意公开说赞成还是反对的原因。这种处理方法恰恰契合儒家所强调的过犹不及、中庸之道,很多人对中庸持有反对的态度,认为中庸就是无原则无个性,纯粹是一种自我保护。其实在笔者看来,中庸并不是唯唯诺诺,中庸更不是见风使舵、骑墙和和事老,中庸是有原则的体谅和宽恕,中庸也是要自我尊重,维护个人尊严和价值。而书中说的某些人际交往的方法,恰恰就是儒家中庸之道在工作生活中的具体运用。

    儒家讲过犹不及,一件事一句话如果过了头,超过了某个度,其结果就跟没做没说一样,也许还更糟糕。书中在很多地方就明确告诉我们说话要适度。例如第三章十大要领是人际关系的催化剂中作者举了一个恭维人的例子恭维人家也要适度,你把人家捧得太高,连他自己都不相信,那有什么用?说恭维话与拍马屁是不同的,,当你的主管讲完一句话,你马上说:这样做最好,这真是明智的决定。这不是拍马屁是什么?所有人都认定你是在拍马屁,连你的主管都会觉得不自

  • 10、 皮皮鲁的风筝(续写) (1500字)

    (1)

    龙挣脱了风筝线,非常兴奋,一溜达就蹦在云上玩耍着。踏着四朵云,像风火轮一样,向前方飞去。龙可顽皮了,一会儿飞腾着,一会儿打几个滚,想一个刚刚从大人的拘束中解放的一个小孩一样顽固不屈。

    (2)

    之后,龙穿过云霄,来到了一个叫幸福谷的地方,这里常年干旱,田里种的菜、稻谷、早已枯得不成样子。

    村民们见到龙的到来,一个个都用沙哑的声音哀求着龙。神龙啊!请您为我们下一场倾盆大雨吧!我们这幸福谷已经干旱了许多年,这里的人都要快全部渴被这干旱缺水而去世!伟大的神龙呀!请您救救我们下一场大雨吧!龙看着村民们这样哀求,龙哪能拒绝?随后便开始呼风唤雨。紧接着,一道闪电划破了天空,下起了倾盆大雨。村民们欢呼着,激动的喊着:中国龙!中国龙!龙笑了!

    之后,龙便在幸福谷里安了身。可好景不长,奸诈的马戏团团长也追到了这儿,逼问村民说出龙的下落,要不然就把村民们都除掉!可村民们始终守口如瓶。没办法,马戏团团长只好威胁说要把村子夷为平地。最后,村民们只好无奈地把龙的下落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马戏团团长嘿嘿一笑,没过多久便把龙抓住了龙。

    大二天,马戏团团发出传单,说是龙明天将会在马戏团演出。这可是个大新闻!看到传单的人们都激动不已,就是准备看明天的表演。

    就在第二天的那天晚上,一条蛇钻进了马戏团里,到了龙的身旁。蛇很惊讶,就问:你真的是龙吗?龙回答道:我是,你也是马戏团的吗?不,我不是。那你是从哪儿来的?我来自嘻哈森林,如果你能到我哪儿去看看就好了,我的小伙伴会非常高兴的!对了!我知道怎么帮你去。真的吗?龙欣喜地问。是,你就等着瞧吧!我去去就来。蛇说着,说着,钻进了马戏团团长的卧室。蛇看见了马戏团团长裤子上挂着的钥匙,立马钻进马戏团团长的裤子里,咬了一口。哎呦!马戏团团长大叫一声,蛇暗笑一声,从马戏团团长的裤子里出来,咬着马戏团团长裤子上的钥匙逃跑了。马戏团团长看到蛇从他的裤子里出来,看见蛇把钥匙抢走了。但是,他可顾不上蛇了,先顾顾自己吧!于是,马戏团团长以最快的速度去医院看了医生。

    看,我拿到钥匙了。哇!真的。龙兴奋不已。说着,蛇把笼子打开了。龙自由了!蛇爬上龙的背上,龙又飞腾起来了。蛇说:嘻哈森林离这很远,要很久,你能行吗?我可是过了几天才到这儿来的。没问题,我就是孙悟空的第2代,虽然是龙,但我也不差。龙自信的说。

    (3)

    飞了大约10分钟,龙看到了一片茂密的森林。蛇突然高兴的说:看,看,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11-12

  • 2022-01-17

  • 2019-10-09

  • 2023-02-0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12-01

  • 2019-10-11

  • 2019-10-29

  • 2019-11-12

  • 2019-09-28

  • 2019-09-19

  • 2019-09-20

  • 2021-07-23

  • 2023-05-16

  • 2019-09-20

  • 2022-03-28

  • 2021-08-18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09-28

  • 2021-09-02

  • 2021-07-20

  • 2023-01-11

  • 2019-10-20

  • 2019-10-11

  • 2019-10-28

  • 2022-01-21

  • 2019-09-20

  • 2019-10-09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500字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50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500字,2024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500字,教您怎么写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50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