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飘读后感450字 > 地图 > 飘读后感450字,2024飘读后感450字范文
飘读后感450字

(共 3278 篇)

  • 《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1937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

    小说以亚特兰大以及附近的一个种植园为故事场景,描绘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作品刻画了那个时代的许多南方人的形象,占中心位置的斯嘉丽、瑞德、艾希礼、梅兰妮等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的习俗礼仪、言行举止、精神观念、政治态度,通过对斯嘉丽与瑞德的爱情纠缠为主线,成功地再现了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美国南方地区的社会生活。

    2018年12月21日,《飘》入选“40年·25部影响力外译作品”书单。

    查看本书相关读后感 >
  • 1、 飘读后感3000字

    【篇一:飘读后感】

    努力,不仅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绝佳的姿态。慢慢长大,慢慢变得迷茫,慢慢觉得活得空虚,后来开始寻找一种状态来让自己填补空虚,百转千回,后来发现,只有努力。《飘》主要讲述的是美国南北战争前后,南方种植园的代表塔拉庄园的故事。

    她,思嘉。华丽的出身,高傲的心态,一如既往的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任何东西只要想就可以无所不得,从来没有被告知,生活还可以以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样子呈现在自己面前,它甚至可以那样的悲怆,那样的艰难,她也从来不曾理解什么叫做绝境,什么叫做绝处逢生,不知道还有一种境地,在那里,只能靠自己,别无选择,不知道那一望无边际的红土地,甚至于塔拉庄园的每一捧红土,对她有何蕴意。经历过苦难方知只有家园是永恒不变的,也只有家园,在她孤立无援的时候,可以无条件的收留她,然后毫无保留的让她汲取力量。家,是一个多么温暖的字眼,那里有她最爱的母亲艾伦;有她拥有爱尔兰血统的豪爽的父亲,那个永远爱她,并深深以她为荣的血性男子;有为她倾注心血的嬷嬷,那个肥胖黝黑的仆人;有两个骄傲的如花的妹妹;有上百的黑奴;成堆成堆的棉花但在南北战争之前,至少在十二橡树村的野宴之前,她是意识不到这一点的,在她的心目中,只有艾希礼,那个给她梦幻光环,并给她留有一丝希望的美男子。思嘉没有办法不去想他,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饿肚子的片暇也是一样。在她心目中,他就像诗一样美好,越是捉摸不透,便越是有一种强烈的占有欲,就像她曾经妄图吸引十二橡树村所有的青年英俊男子一样,一样一如既往的坚持自己。

    她一直都在努力,即使结果不尽人意,但没有任何一个读者拥有批判她的权利,更何况多数人还是喜欢她的,我喜欢她,喜欢她一直在坚持自己,一直敢想敢做,一直不低头的执着,更喜欢那绝佳的努力。

    一次鲁莽,未被压抑的冲动砰然爆发,因为艾希礼的拒绝,她陷入前所未有的耻辱,瑞德的出现,更让她觉得以往的骄傲全都破碎了,一句你不是一个上等人,奠定了二人情感的基调,也促成了她,奥哈拉小姐与查尔斯荒唐的令人发笑的婚姻,战争迫在眉睫,而让她与媚兰生活在一起,也成了最大的折磨。她,媚兰,艾希礼的妻子,思嘉想念的人竟是眼前这个时刻把她想象成善良女子的人的丈夫。瑞德对媚兰的经典评价:高尚的女人靠的不是美貌,伟大的女人靠的也不是衣着,在瑞德心中,媚兰是自己见过的近乎完美的人。

    后来的思嘉,迫于生计,可以把一切都抛掷脑后,守寡如何,穿丧服又怎样

  • 2、 飘读后感400字

    【篇一:飘读后感】

    初读《飘》,觉得作者不知道在讲些什么,只知故事是从一场宴会开始。后来,再次读了一遍,或许是成长了,便读出了整个故事的曲折、复杂。

    纵观全文,我觉得,最喜欢的人物还是思嘉,尽管她任性狡黠、残忍贪婪,但同时在她身上表现出的还有她的娇艳美丽、精明能干。她不像当时的妇女们,她们那么拘谨,又是那么迂腐,而思嘉不同,她是只活泼又不受束缚的鸟儿,在那样一个昏暗的社会自由自在翱翔。当她错误地给艾希礼套上自己精心编制的礼服时,她的爱便错了;当她不明白自己的情感,消耗尽瑞德的爱时,她又再次错了。好在,思嘉很坚强,当她两次犯错时,她想起父亲的话:世上唯有土地与明天同在。她正面自己的情感,不再迷茫、犹豫,她相信明天,明天她就能把握住爱。主人公思嘉便是那么一个有些孩子气,却又坚强,拥有希望的人。

    就像艾希礼所说,媚兰是那样脆弱胆小,而思嘉却是那么勇敢。虽然思嘉在爱情上失败了,但是她的生活,她的努力,显而易见得成功。《飘》的篇章是华丽的,它塑造了思嘉这样一个有着自己灵魂,又丰富多彩的人物。让我从思嘉身上认识了她的坚强、任信、努力、执着、勇敢与宽容。全文也因此人物,增添了不少的意趣。

    【篇二:飘读后感】

    《飘》,是我最喜爱的书。喜欢斯佳丽的勇敢坚强,喜欢瑞特的机智果断,喜欢玫兰妮的外柔内刚。

    对于斯佳丽这个人物,我的感觉是矛盾的,是讨厌却又不得不敬佩她。她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人物,她一生中爱了两个男人,而她却没一个是了解的。如果她了解阿希礼,那她就不会爱他;如果她了解瑞特,那她就不会失去他。她一直以来是辜负瑞特的,她只是不停追寻着自己梦中的王子阿希礼。她只是把自己爱的特点认为阿希礼有,她只是做了一件华丽的衣服,让阿希礼穿上,而后爱上他。而事实是,她爱的只是那件衣服。

    对于她,我是不得不佩服的,佩服她的坚强,佩服她对土地的执着,佩服她能在那中环境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干活,佩服她能不顾社会上的言论而开创自己的事业。她生命有几个灵魂,一个是她的母亲。他的母亲是一位非常能干、温柔的典型贵夫人,是她最敬佩的人。可是,母亲为了救人而被传染伤寒,去世了。另一个,是她十几年来最爱的人阿希礼。她能在逆境中站起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阿希礼。她对阿希礼是异常执着的。还有一个,就是玫兰妮。在一起奋斗的十几年里,玫兰妮已经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篇三:飘读后感作文】

    初读《飘》,是一个

  • 3、 《飘》读后感4000字

    在二十世纪30年代,曾经有一部风靡全球的伟大作品,它就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作品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展示了在这一场战争中的芸芸众生相。该作品后来拍成了电影《乱世佳人》。片名中的乱世即指南北战争,佳人则指以斯嘉丽为代表的女人群体。

    作品内容虽然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但并没有描写血腥的战争场面(除了亚特兰大火车站惊心动魄的伤员场面而外)。而是更多的表现这一场战争给社会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影响,比如南方城市经济的凋敝,农村大量土地的荒芜,人口的急剧减少,(后来甚至连十五岁以下、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参与了战争);北方众多白人纷纷破产,成为白人穷鬼,其悲壮、血腥的程度,令人发指。

    作者在文中描写了以斯嘉丽为代表的众多女性形象,在她们的身上,作者赋予了美好的愿望,展现了她们流畅的人性美;另一方面,作者又以悲悯的情怀,对她们的爱情遭遇,寄寓了种种无奈的同情,读之,细细想来,令人久久不能释怀。

    斯嘉丽是作者塑造的人性美的典型代表,她集美丽、坚强、能干、有责任心于一身。亚特兰大沦陷,她在逃难途中磨砺出惊人的坚强,赶着老马拉着的破车,带着刚生完孩子的媚兰、婴儿以及一个小黑奴普里西,日夜兼程,沿途见识了无数战争的痕迹,躲过饱受战争伤害的饥寒交迫的南方人和北方佬,终于抵达自己的家,她在暗夜中模糊的辨认曾经住过的房子,心里暗舒一口气:房子还在!

    房子还在!但是家已经不再!她从小视为与圣母玛利亚同在的母亲埃伦已经在她到家的前一天去世,父亲郝嘉乐成了痴呆,两个妹妹患上了伤寒,奄奄一息......

    面对这一切,斯嘉已经耗干了太多的力气,见到了太多的不幸,她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痛苦,她要安排眼下该做的事情。她站在被北方佬践踏过的红土地上,饥饿的她拔出一根萝卜胡乱地啃了起来,她跪在地上,举起右手的拳头发誓他们休想打败我,我决不忍受饥饿,包括我的亲人,我为此将不惜去偷、去抢、去欺骗、去杀人!坚强的声音仿佛穿过血红的天际,高举的右手、凌乱的头发、沧桑的脸庞,都在诉说着她的不屈与抗争。

    回到了塔拉,回到了思嘉曾经的身体和灵魂的栖息地,思嘉成了家里的主人,但是一切都已不再。经历战争的塔拉,被北方佬洗礼过的塔拉,几乎像清洁工扫除过的街道,为了解决一家人最基本的维持生命存在的食物,思嘉心力交瘁。一个北方佬的抢劫让她心生怒气,掏枪打死了北方佬,用媚兰的睡衣处理了尸体。

    为了保住塔拉,为了让痴呆的父亲和生病的

  • 4、 《飘》读后感2000字-爱在硝烟中升华

    如果说玛格丽特米切尔笔下的郝思嘉是坚强独立的女性代表,那么在思嘉强大起来的过程中,白瑞德是不可或缺的人。若郝思嘉是玫瑰,那么白瑞德会甘愿做护她周全的花刺。思嘉与白瑞德是彼此心灵深处的另一个自己,在生存面前,他无视世俗中的道德,而内心深处不乏善良,二人同是世俗难容的人。

    郝思嘉因为强烈的生存欲望而做出的决定,为世俗所唾弃,而白瑞德因为商人的狡诈理智和自身的玩世不恭,而惹人厌弃。他鄙视男人们的骄傲自大,鄙视无知盲目却还互相吹捧。他认为有棉花和骄傲就能打仗,他看不起淑女们的做作、没有主见那群可怜的小姐们一味地听信她们的嬷嬷,千篇一律,故作娇柔。他见解独到,虽料知战争的结果,却并不在道德礼教的约束下颓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才能,搏一条出路。

    乱世之中,智与勇往往是相结合的。白瑞德能如鱼得水,除了他有理智狡猾的头脑,过人的勇气也是必不可缺的。被捕之后,身处牢狱的白瑞德能与下一秒就可能枪杀他的狱卒喝酒,讲幽默,有关公刮骨疗毒般的风范。这样有气魄的人,即使身处枪林弹雨定然是义无反顾的,驰骋商场,也足以支撑他做出破常规、富贵险中求的决定。

    狡诈唯利,几乎是商人们的通病。白瑞德也将此展现得淋漓尽致。发国难财,在帝国主义时期有许多好钱赚,在帝国主义灭亡时期则可以赚得更多;义卖会上大家对他闯过封锁线运来物资的行为大加赞扬,他却毫不介意地对思嘉说如果没有钱,我是绝对不会再去的。但当亚特兰大沦陷后,军校出身的他毅然参军。无疑,尽管嘴上讥讽,外表唯利是图,但他内心依然深深热爱着南方土地,在家园存亡之际懂得何为底线,保护自己的家园,白瑞德灵魂深处是深爱祖国的。

    那么对于韩媚兰的尊重,表现的,就是他对于真善美的追求。韩媚兰,卫希礼的妻子,外表瘦小却有着极其崇高伟大的灵魂,作者曾多次描写其内心光辉是不甚出彩的外表也漂亮起来。在韩媚兰面前,白瑞德敛起讥讽和玩世不恭,这时,他的表情变了,黑色的脸孔换上了尊重和温情并毫不吝惜自己的赞赏我认为你真是一个勇敢年轻的贵妇人,卫太太。洞悉社会的白瑞德眼中,媚兰的伟大仁慈宽厚在混乱的世道中极其可贵。媚兰在人心丑恶社会混乱的环境中,是救赎,是方向。对于媚兰的温婉宽容的品格尊重,体现了白瑞德心中对美好的追求。也许白瑞德称不上一个善良的人,但却是一个渴望救赎,热爱高尚的人。

    提起白瑞德,不得不提的就是他与郝思嘉的爱情。

    当思嘉在给卫希礼表白失败后,一旁听到全程的白瑞德

  • 5、 飘读后感 (600字)

    飘读后感600字

    然后我们分析玫兰妮。玫兰妮是一个天使一般的人物,除了身子比较瘦弱外,几乎没有什么缺点。有为难能可贵的是她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看待的,总能从人的身上找到优点。由于人都有被肯定的渴望,所以她成为受几乎所有人欢迎的人,甚至连为人所不齿的妓女都愿意为她冒着危险做假证。她纯洁的如一张白纸,就像一座不设防的城市,也正是因为如此,这种人最有可能受伤害,同时又最没有可能有受伤害。说她有可能有伤害是因为她对任何一个图谋不轨的坏人都没有防备,欺骗她易如反掌。说她最没有可能受伤害就是她这种优秀的品质正好触及人性中最脆弱的部分,人们受其感化不忍心伤害她,同时会下意识的保护她不受其他人的伤害。还有一点就是她柔弱却不软弱,她有一颗刚强的心,有自己的主见,让人心生敬佩。人们总是愿意与具有高尚品质的人交往。因为跟这种人交往不需要玩弄什么心计,不用活得很累,而且能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只要不是自我封闭,是很容易处理好人际关系的。

    巴特勒是一个非常值得分析的人物。除了他对斯佳丽始终如一的爱恋让很多男生汗颜之外,他驾驭人际关系的能力也很值得探讨。他与南方种植园主的关系经历了不受欢迎饱受非议到成为英雄般的人物。然后他又自毁名誉,因此变得臭名昭著,当他意识到这种处境对自己女儿的未来不利时,他又略施小计,力挽狂澜似的重新获得了种植园主们的青睐。在很多人眼中巴特勒是一个卑鄙小人,而按常理来说,卑鄙的人应该是不受欢迎的。为什么巴特勒能游刃有余的处理好人际关系?答案是他是个聪明人。他能准确的把握住人性的弱点,并且能够用他充满智慧的大脑巧妙的利用人性的弱点,用的那样的不露痕迹,让南方的那些太太们丝毫察觉不到的就被利用了,甚至到了这种程度:即使有个明智的人向他们指出他们受了巴特勒的蛊惑,被他利用了,他们不仅不会幡然醒悟,还会为巴特勒辩护。巴特勒第一次受欢迎是在战争期间,而受欢迎的原因就是他走私亚历山大人所需要的货物。于是他被看作是冒着生命危险为人民谋福利的斗士,正如我前面的所说的,他满足了人们的需要并因此被看成高尚的人,所以他受到赞誉和欢迎。当他预感到南方军队要战败的时候,为与南方上层划清界限以取得战后有利的地位,他开始自毁名誉,以至于亚历山大人无不对他充满不屑与鄙视,当然除了玫兰妮。战后他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但是南方昔日的种植园对他处处抵制。当他意识到这对女儿未来发展不利,同时他知道南方

  • 6、 《飘》读后感400字

    【第1篇】

    《飘》又名为乱世佳人,书名与电影名都为《gone with the wind》。无论是剧情还是细节都引人入胜,是经典中的经典,是真正雅俗共赏,拍出的电影为奥斯卡奖的荣誉称号。

    影片开始于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前夕。主要讲的是美国南北战争背景下的一段曲折的爱情,郝思嘉原先是一个漂亮而任性的娇小姐,喜欢招蜂惹蝶,成为男人们的中心。她爱的人艾希礼却爱上选择了她的表妹韩媚兰,郝思嘉伤心欲绝,并为了嫉妒和报复,执迷不悟的认为艾希礼需要的是自己,就随意嫁人,直到韩媚兰去世后听到他的肺腑之言,白瑞德貌似一个花花公子,而且带着老道商人的圆滑世故,其实内心却充满对于郝思嘉热烈而又能执着的爱。但在郝思嘉一次次伤害他的心后,疲惫的白瑞德选择了离去。这样的爱情故事漂浮在南北的恐怖而动荡的年代里,变得格外曲折和具有历史意义。

    不管作者的历史观是否正确,但是我们看到了之前到结束过程中众多的鲜活的人物,看到了下突显的林林总总的人性。永远的费雯丽扮演的郝思嘉和永远的克拉克盖博扮演的白瑞德把这样的故事演得荡气回肠,其实郝思嘉是一个刚强、坚韧、又爱慕虚荣、贪婪、残忍与自私、美丽的人,《乱世佳人》一部经典传奇。

    【第2篇】

    暑假里,我在妈妈的推荐下读了名著《飘》,其中我最喜欢人物也是故事的主人公——郝思嘉。

    喜欢思嘉,喜欢她的现实,喜欢她的勇气,喜欢她的执着,喜欢她的敢作敢当、敢爱敢恨······她因为喜欢卫希礼,为了自己的尊严,嫁给了自己不喜欢的查理,但是,查理在两个月后的一场战役中死了,思嘉就变成了寡妇。可是她还只是一个17岁的小女孩啊!她向往着宴会,期待着别人的邀舞。思嘉不甘于这样的命运,不顾旁人的眼光。在白瑞德的帮助下,她勇敢的追求了自己所要的生活。她为了生存,为了在“北方佬”的控制下让自己和亲人活得好,她不得不放下小姐的尊贵在农田工作。“至于你,思嘉,你太有活力了你是在抓住生活在扭打,让它顺从你的意志。”这是卫希礼对思嘉说的话。而我喜欢的也正是她这种不屈于生活的性格。后来,为了缴税,她又嫁给了甘扶澜——一个老头儿。之后,甘扶澜为了救她死了。她再次改嫁,嫁给了一直在她身边,默默喜欢她白瑞德,他对思嘉的爱是最真挚的,那是切切实实的行动的付出,只是思嘉看不到,她看不清真爱的方向,当她明白时已经太迟了,当她发现她爱上白瑞德时,白瑞德已经准备离开了,“明天,我会想出一个办法把他弄回来。

  • 7、 名著读后感——国旗飘啊飘

    又到升国旗的时候了,大家都肃立在操场上。听着雄壮的国歌在耳边奏响,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一种庄严、圣神的感觉在胸中升腾我们的祖国多么强大,我们多么幸福。继而,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幅幅悲壮的画面,将我的思绪拉向65年前。

    65年以前,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进了我们中国,在我国圣神的领土上烧杀抢掠,无恶不做。多少无辜的生命惨死在他们的刺刀之下,多少阿姨姐姐被他们残酷蹂躏,多少房屋在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一时间,群山失色,江河悲鸣。随着一声声支拉人、中国猪东亚病夫的叫骂,掺和着大东亚共荣、中日亲善的谎言,祖宗留下的珍宝一件件流失,我们的国人一批批被戕害,国土一天天沦丧一想到这些,我就痛彻心扉,火冒三丈。令我欣慰的是:我们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国难当头,多少仁人志士奋起反抗。地道战、地雷战、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全国人民一起亮剑,多少英雄豪杰抛头颅,洒热血,可歌可泣,气壮山河。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胜利,换来了和平美好的生活。

    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什么需求都会得到满足,再也没有硝烟滚滚,再也没有屈辱践踏。然而,我们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呢?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我们要牢记一个法则:落后就会挨打。我们要珍藏一个信念:团结奋进,自强不息,披肝沥胆,永不落后。让五星红旗永远高高飘扬在世界东方。

  • 8、 名著读后感:国旗飘啊飘

    又到升国旗的时候了,大家都肃立在操场上。听着雄壮的国歌在耳边奏响,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一种庄严、圣神的感觉在胸中升腾我们的祖国多么强大,我们多么幸福。继而,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幅幅悲壮的画面,将我的思绪拉向65年前。

    65年以前,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进了我们中国,在我国圣神的领土上烧杀抢掠,无恶不做。多少无辜的生命惨死在他们的刺刀之下,多少阿姨姐姐被他们残酷蹂躏,多少房屋在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一时间,群山失色,江河悲鸣。随着一声声支拉人、中国猪东亚病夫的叫骂,掺和着大东亚共荣、中日亲善的谎言,祖宗留下的珍宝一件件流失,我们的国人一批批被戕害,国土一天天沦丧一想到这些,我就痛彻心扉,火冒三丈。令我欣慰的是:我们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国难当头,多少仁人志士奋起反抗。地道战、地雷战、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全国人民一起亮剑,多少英雄豪杰抛头颅,洒热血,可歌可泣,气壮山河。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胜利,换来了和平美好的生活。

    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什么需求都会得到满足,再也没有硝烟滚滚,再也没有屈辱践踏。然而,我们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呢?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我们要牢记一个法则:落后就会挨打。我们要珍藏一个信念:团结奋进,自强不息,披肝沥胆,永不落后。让五星红旗永远高高飘扬在世界东方。

  • 9、 《飘》读后感700字

    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曾提到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使人明智被无数的历史事实千百遍的证实过。有的国家甚至为漠视这一法则付出过惨重的代价。而对这一法则极端重视的人或者国家往往从中受益无穷。

    即使这一黄金法则看起来如此的牢不可破,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读书无用论曾一度甚嚣尘上。尤其是在中国处于转型的特殊时期内,在目睹了这一时期的种种令人不快甚至令人愤慨的事之后,读书无用论者似乎为其论调找到了更为坚实的现实基础,于是他们宁愿把大把的时间花在与电视和电脑屏幕瞪眼上,舍不得一丝的时间品味经典文学作品,还乐此不疲的嘲笑读书者的学究气,以为把青春浪费在过时的所谓的经典上就像嚼蜡一样毫无趣味且没用处。

    我丝毫没有责怪他们的意思,因为我知道当他们阅读并理解一部经典的名著时,他们不仅会对自己曾经说过的话嗤之以鼻,而且会成为一个坚定的读书者,并相信读书使人明智的正确性。而《飘》就是这样一部有如此力量的作品。

    《飘》又名《乱世佳人》,是玛格丽特?米切尔夫人的心血的凝结。米切尔夫人一生只写过这一部作品,而正是这部作品成为了传世经典。我相信一个人用一生去书写的一部巨著是无论如何也是值得一个人花几天时间去品读的,更何况是如此一部震撼心灵的作品。读完此书,你在感叹其跌宕起伏的情节之余,定会有读书使人明智之感。

    注:内容请关注栏目

  • 10、 《飘》读后感600字

    《飘》,是我最喜爱的书。喜欢斯佳丽的勇敢坚强,喜欢瑞特的机智果断,喜欢玫兰妮的外柔内刚。

    对于斯佳丽这个人物,我的感觉是矛盾的,是讨厌却又不得不敬佩她。她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人物,她一生中爱了两个男人,而她却没一个是了解的。如果她了解阿希礼,那她就不会爱他;如果她了解瑞特,那她就不会失去他。她一直以来是辜负瑞特的,她只是不停追寻着自己梦中的王子――阿希礼。她只是把自己爱的特点认为阿希礼有,她只是做了一件华丽的衣服,让阿希礼穿上,而后爱上他。而事实是,她爱的只是那件衣服。

    对于她,我是不得不佩服的,佩服她的坚强,佩服她对土地的执着,佩服她能在那中环境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干活,佩服她能不顾社会上的言论而开创自己的事业。她生命有几个灵魂,一个是她的母亲。他的母亲是一位非常能干、温柔的典型贵夫人,是她最敬佩的人。可是,母亲为了救人而被传染伤寒,去世了。另一个,是她十几年来最爱的人――阿希礼。她能在逆境中站起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阿希礼。她对阿希礼是异常执着的。还有一个,就是玫兰妮。在一起奋斗的十几年里,玫兰妮已经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飘》绝对是部值得再三品味的好书,文字优美,情节跌荡起伏、扣人心弦,虽然其中由于作者的主观因素,对于美国南北战争的评价并不客观和全面,但以文学角度来说,这绝对是一部绝世佳作,值得一看。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10-17

  • 2019-09-23

  • 2019-10-04

  • 2019-10-09

  • 2019-10-11

  • 2019-09-23

  • 2019-09-22

  • 2023-03-31

  • 2019-10-19

飘读后感450字
飘读后感45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飘读后感450字,2024飘读后感450字,教您怎么写飘读后感45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