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800字 > 追风筝的人800字读后感 > 地图 > 追风筝的人800字读后感,2024追风筝的人800字读后感范文,追风筝的人800字读后感左右
追风筝的人800字读后感相关栏目
追风筝的人800字读后感热门栏目
追风筝的人800字读后感推荐
追风筝的人800字读后感

(共 9616 篇)

  • 1、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_1400字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400字

    为你,千千万万遍。每次在书中看到这句话时的我内心总是不平静的。所有的人都是追逐风筝的人。风筝象征着贯穿人性的各个方面。亲情、友情、爱情、和平、自由、自我救赎等。

    哈桑和阿米尔本来之间就是存在友情的。就是因为与生俱来的阶级和种族歧视成为了横架在他们友情之间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他们都是幸运的也是悲惨的。哈桑为了友谊而做出的种种牺牲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单纯、坚守、为爱勇敢的一面。当他被普图什人欺负虐待时,我看到人性扭曲、邪恶、污浊的一面。当阿米尔看到哈桑被欺负时却努力寻找内心的借口让自己不去救哈桑时,我看到了人性渴望得到父爱、妒忌、懦弱却又自责的一面。当阿米尔后来为了哈桑的儿子而勇敢与恶势力对抗,坚持履行对于索博拉的承诺将他远离水深火热之地时,我看到了人性自我救赎,一切因果相生,回归本心的一面。每个人都有弱点,每个人都会说谎,每个人都难以直面自己的内心,每个人都是矛盾体,而我们要做的是去填补自己的弱点,而不是放大自己的弱点,做出对这个社会对他人有害的事情。总有一条路是成为好人的路,关键在于每个人自我选择。

    生活在一个安定和平的国家,也许永远无法体会到像阿富汗这样的国家每天都是战乱、宗教冲突和每天都被极端恐怖分子所胁迫的恐惧和压迫。战争不仅给国家带来死亡,还给很多人带来的更是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这里的孩子的童年是没有童真的,而沉默却是他们这个年纪普遍的一个现象。试问一个孩子从小脸上就已经没有情绪的起伏变化,那么他们这一生如此漫长又该如何度过呢?一个个美满的家庭破裂,社会制度变得黑暗,孩子挤满了孤儿院的个个角落,整个国家死气沉沉,每个人都压抑自己的情绪不能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性虐待在社会成为常见现象也无人能管。看到战争给一个国家带来的毁灭性的迫害,我希望这个世界永远让和平自由的风筝飞起,让全世界的人一起掌握着线,让我们永远都在追逐和平之筝。

    偏见与歧视一直都是社会存在的一种病。这个社会有太多的人都是表面的善良仁义道德,但也始终无法隐藏他们那厚重的皮囊下那颗傲慢的心。为什么残疾人就不能跟正常人一样学习?为什么乡村的环境就让大家不愿去哪里工作或开发?为什么始终要用自己所处的位置或地位自以为是划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级?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一定要流行这样一种说法什么样的人跟什么样的人接触?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在这个共性中我们都是人。社会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公

  • 2、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_900字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900字

    追得回风筝,才找得回内心完整“你爸爸是被拉扯成两半的男人。拉辛汗在信里这么说。我是有名分的那一半,社会承认的、合法的一半,不知不觉间充当了父亲疚恨的化身。我看着哈桑,阳光打在他露出缺了两个门牙的笑脸上。爸爸的另一半,没有名分、没有特权的一半,那继承了爸爸身上纯洁高贵品质的一半,也许,在爸爸内心某处秘密的地方,这是他当成自己的真正儿子的一半。”

    我喜欢这篇小说,难得一天都在专注看一本书,不仅是因为情节吸引人,寓意深刻,故事完整和富有真实感,更因为作者对每个人物的刻画是非常立体全面的,让人感到有血有肉,对他有爱有恨。我难免跟着作者的情绪来憎恨阿米尔做过的错事,就像憎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污点,后来知道父亲的秘密,同样背负愧疚,父亲做了很多善事,才发现去评判一个人有没有做过坏事是愚蠢至极的,重要的是“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

    13岁还是少年的阿米尔,为了一直期待得到的父爱,默许别人来侮辱伤害哈桑,他在父爱和兄弟情谊间做了选择。阿米尔难逃内心对哈桑的内疚,一直用着冷漠憎恨的方式对待宽恕他的哈桑,每当他欺负侮辱哈桑的时候,他总是期望哈桑能够以牙还牙。然而每次哈桑都全部包容阿米尔的过分之处,哈桑的忠诚,反而让阿米尔更加的自责,最终阿米尔陷害了哈桑和阿里,让他们离开了他的家。阿米尔对哈桑的背叛和愧疚,父亲对阿里的背叛和愧疚,哈桑和阿里对主人的忠诚不渝,是一次又一次的轮回。从前,阿米尔一直追着父亲跑,哈桑一直追着阿米尔跑,后来,父亲追着阿米尔跑,阿米尔追着索拉博跑。当拉辛汗临终前呼唤阿米尔回家的时候,拉辛汗作为唯一的知情人,告诉阿米尔关于父亲,哈桑和他,最真实的事实,同时指给了阿米尔和他父亲的一条自我救赎之路。当阿米尔为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去和恶魔阿塞夫战斗,他被打到差点失去生命的时候,他真正释放了内心的一部分的罪恶,觉得自己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是阿塞夫替哈桑对自己实施的惩罚。以及阿米尔一次次呵护弱小又饱受苦难折磨的索拉博时,阿米尔的内心终于完整了。

  • 3、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_2700字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2700字

    合上书,闭上眼睛,浮现在脑海里的是哈桑为阿米尔追风筝,临走前的那个微笑,久久萦绕耳边的是哈桑那句“为你,我千千万万遍”。突然很揪心,有种莫名上涌的心酸,想问,这世间,真心实意为你好的人能有多少呢?终有一天你会慢慢发现是没有多少。 追(风筝)的人,追(亲情)的人,追(友情)的人。“风筝”的寓意,或许在这里阿米尔追的是亲情,一直来渴望得到父亲的赞许;哈桑追的是友情,帮助阿米尔得到第一,这是阿米尔的愿望也便是他的愿望。细长的风筝线,两端却拉扯着几个人的关系。而这条风筝线的拉线人是阿米尔,线的另一端却系着他的父亲与哈桑,收线、放线之间,关系由近到远,漫长的拉扯过程以鲜血(伤痛)为代价,而割线的那一刻就必定承载了得失,只是得到的没有预想的快乐,失去的则像久久无法愈合的伤口。 一切故事都开始于1975年那个冬天,最后一次追风筝,一切故事的结束也是那次追风筝。如果说当哈桑被拦截欺负侮辱时,阿米尔能够挺身而出,结局会不会换一个样?我想阿米尔也曾无数次反问过自己。可是事情不会再来一遍,但若从来,处在那时的阿米尔或许还是会做同样抉择。胆小的性格,内心隐约的阶级意识,哈桑与他共享着父亲爱的嫉妒早已注定了结局。 能说什么呢?生命中许许多多事,你都无法评判对错。能将这场错误的开端归咎于阿米尔吗?可是当时阿米尔毕竟只有十二岁,他也只是个孩子,和许多孩子一样,热烈的渴望得到父爱而已,在那一刻他的懦弱胆小,是情有可原的,谁规定孩子不勇敢就是错,只是当时他若勇敢了该更好而已。 那么把错归咎于他的父亲?没有更关心疼爱阿米尔,让他一直错觉于自己是夺走父亲妻子的“小偷”,而被父亲怨恨。阿米尔的精心写作希望得到父亲认可,在紧张的等待后却换来的是父亲的嗤之以鼻、漠不关心,心好似跌进谷里。相比自己父亲好似更喜欢哈桑,这是阿米尔芥蒂的,哈桑好似轻而易举就得到了父亲的赞许,哈桑的每次生日礼物父亲都精心选择,每次旅行父亲都要求带着哈桑,逐渐累积的嫉妒,拉长了横跨在两人友谊之间的桥梁。错误只是阿米尔不知道这是他父亲为了弥补哈桑是他的私生子的内心亏欠,无法正大光明给予哈桑爱,相反阿米尔却正大光明享有这一切,获得拥有父亲的权利。错误只是他隐瞒了事实,他以为对哈桑所做的能够得到内心救赎,却酿成阿米尔内心对父亲的错解,成了内心的隐隐作痛。 那么把错归咎可怜的哈桑?身份的卑微?顺应了这场悲剧,不得不

  • 4、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_1700字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700字

    为你千千万万遍!

    这句话是哈桑对阿米尔少爷忠诚的最大声的宣示。故事前半部分主要讲了两个不平等的阿富汗少年之间“愉快”的美好童年。

    一个出身在地毯铺就的高贵别墅里,另一个却在矮小的泥土房子里。白天两人一起玩耍、打闹,晚上各归各家。这种一出生就确定了的地位在两人以后的“朋友”关系里是微妙的,就像阿米尔少爷给仆人、玩伴哈桑讲书里的故事,全是为了在其面前显示自己的高人一等,而可怜、忠诚的哈桑却听得津津有味;冬天在喀布尔天空飘飞的风筝,阿米尔是那个手执风筝线的人,哈桑是后面在后面放线,追隔断的风筝,其实,两人的关系何尝不是如此,阿米尔可以随意的划分两人的远近,而哈桑只有把自己的忠心全部掏出来。不过在一次两人去山后面摘果实(石榴?)的时候,阿米尔少爷把红色的果实扔在了哈桑脸上、身上,哈桑只是笑一笑。

    阿米尔:“你愿意为我做任何事吗?”

    哈桑:“为你千千万万遍!”

    阿米尔就问“我让你吃屎,你吃吗?”

    哈桑说:“少爷是不会让我吃的!”(我记得不大清楚,对话大致内容就是这样)

    在这次的对话可以说是真正的考验二人关系的时候了,一方面是阿米尔考验哈桑的忠诚,另一方面也是哈桑对主人、朋友阿米尔的考验!“我继续戏弄他,考验他的忠诚;那么他会戏弄我,考验我的正直!”

    一种出于种族的歧视,和出身时就确定了的社会地位,不论是在阿富汗还是我们的周围都存在着。童年时代的伟大纯真友谊建立在不平等中就如天上的风筝,全由一根细小的线维系着。“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忠诚也未必就能得到同样的回应。就像《尘埃落定》中的傻子少爷和刽子手的儿子尔依、宗郎泽郎,是建立在一种主仆间的忠诚之上。但这种关系并不是说多么的不近人情,反倒在仆人哈桑来说是生来就应该这样的,所以也就不会产生什么的愤愤不平,而真正在需要抉择的时候也能正直的选择是否值得这样忠诚!即使我们在后来看到两人的关系破裂,也是理所当然的。

    1975年喀布尔最大的一次风筝比赛,“风筝斗士”阿米尔为了赢得父亲的好感,在比赛中表现的异常勇猛,直到把天空中的风筝都隔断,只剩自己的那只在飞舞。“风筝追逐者”哈桑在去追回第二名的那只风筝归途中被地方普什图人阿塞夫拦截,要势单力薄的哈桑把风筝交出来,但勇敢的哈桑拒绝了!结果哈桑遭到了血淋淋的强暴!这个过程被出身高贵的阿米尔少爷看到,却怯弱的逃跑。之后两人的关系几近冰点,最后又在生日

  • 5、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_800字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800字

    时隔这么久,终于决定就此书发表自己的拙见。

    当时看这本书的过程中,看到少爷年少时对哈桑做的一些事情,不管是无视哈桑被侮辱,还是诬陷哈桑偷东西,都让我有一种类似理解的这种心态,如果把同样年纪的我放到这种情景下,说不定也会做同样的事情。让我既感觉有些羞愧,又感觉有些理解。

    然而对自己,对少爷的这种残忍又有些不明白,哈桑这么好,为什么要去欺负他,辜负他,仅仅只是因为他夺去了一部分父爱吗。

    然而今天从课本里看到了dostoyevsky的一句话:its just their defenselessness that tempts the tormentor,just the angelic confidence of the child who has no refuge and no appeal ,that sets his vile blood on fire.in every man,of course ,a beast lies hidden–the beast of rage,the beast of lustful heat at the screams of the tortured victim,the beast of lawlessness let off the chain.......

    我理解这句话的大体意思是人类固有野蛮性,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只欲望的洪水猛兽,只不过这种欲望的当然是在不同的情景下。但是这种十年,征服感往往容易被脆弱的,天真的,无邪的人所激发出来,尤其是在十年过程中。越是看起来天真,无害的人,例如婴儿一样的,越容易被激发出这种欲望。

    所以,我想,少爷这种心理,不光是因为想独霸父爱,也因为哈桑的这种天真无邪的样子激发了他内心的施虐的欲望(换句话说,就是东野圭吾一本小说名字,《恶意》)。再联想到《恶意》这本书,当初也是对野野口的做法不理解,现在看来,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引发了我一直在思考的东西,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一直感觉是人性本善,但是今天的联想又让我感觉不都是人性本善的。小孩一生下来就是自私的啊,想吸引所有注意,霸占所有的玩具,虐待小动物等等,不都是人类基因中带有的嘛。不是说人天性有多坏,而是一些天性决定了人一生下来就有一些欲望。需要家长适当引导,教育。

    还有一个感触就是,当初不理解的事情,随着时间推移

  • 6、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_1600字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600字

    永远不要失去追风筝的心

    间隔三个月,回过头来写读书笔记,很是费脑,但又不敢懈怠,好习惯难养,坏习惯易成。以往我都是趁热打铁,文字很轻易的流淌指间,常常是欲罢不能,觉得还有很多想法没有说出来。这次顿感记忆模糊,所幸在阅读过程中划出一些精彩部分,特别是一些妙语精句,帮助自己能够将重点情节串起来。

    风筝是象征性的,它既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诚实。对于阿米尔来说,风筝隐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成为他自我期许的阿米尔。———译者  李继宏

    这是对书名最客观的诠释。在我眼里,追风筝,追的是人性,追的是幸福,追的是安定。时下,我们追寻个人梦、家国梦,少了书中的那般纠结,没有了战火纷飞的凶险,但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书中揭示的是小我,而我们当下所追寻的是一种大我。当我们徜徉在和平的时光里,感受每日温暖和煦的朝阳,脚踏着这片厚实的土地,我们可能没有在意,如果联想起阿富汗那至今依然动乱的局势,留在我们心底的,除了感恩,真的别无其它,这是我发自肺腑的感慨。之前,身边一位朋友去了一趟欧洲,回来后告诉我第一句话就是:国外真乱,祖国真好!在他去的那段时间里,临近的城市基辅就发生了两次炸弹袭击,而我们从新闻中却不得而知。

    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浓缩,是社会环境的透射,这部小说从75年开始到90年代结束,总体分为两大部分,以逃离白沙瓦为分界线,前一部分写阿米尔与父亲、阿里、哈桑一起生活及交往的点点滴滴,精彩中夹杂着惋惜。后一部分写阿米尔到美国后,父亲去世、结婚生子、成为作家,然后返转阿富汗找寻索拉博回到美国,坎坷中稍感到宽慰。二十多年,世事变迁,物是人非,但最终见证了阿米尔的渐趋成熟,尽管过程很是艰辛。

    上乘之作之所以上乘,不仅在于故事性、时代性,还在于思想性、文学性,书中很多句子我都喜欢,精炼而又富含哲理,深刻且又易懂,真的不敢就这样匆匆看完,静静的束之高阁,希望能够把经典之作读薄看细。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哈桑对阿米尔所说的一句话,我觉得也是世间最美的动听话语,两个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却因为信仰不同、种族不同、出身不同,近在咫尺却始终被隐瞒,成为主仆关系。哈桑的忠诚、聪明、勇敢反衬出阿米尔的懦弱、自私、虚荣,让我不由为哈桑叹怜,人性的光辉让这个从小就是兔唇的哈桑,一下子变得那般帅气,他的心灵是美丽的。

  • 7、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_700字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700字

    读了这本书,感触颇深。

    1、“为你,千千万万遍!”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七个字,让我不知泪目多少遍,里面包含着哈桑对阿米尔,还有阿米尔对索拉博深深的爱。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以前我从不敢如此大胆的去爱一个人,因为我在感情里总是患得患失,看了这本书后,我决定,下一次遇见喜欢的人,我一定要勇敢得去爱,不计较得失,希望那个,为他,我愿千千万万遍的人早点出现,我要不顾一切,轰轰烈烈的爱一回,才不枉此生!

    2、感谢这本书,让我如同故事里的当事人一样,亲眼目睹了,感受了人性这个词。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我更加了解我自己了。

    和哈桑一样,我知道我应该去哪追我的风筝。

    和阿米尔一样,我会勇敢的去追它的!

    3、没有良心、没有美德的人不会痛苦。

    只有善良的人才会得到救赎。

    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

    其实我也有罪行,现在救赎自己,还不算晚吧。

    4、战乱毁灭了人们美好的家园和记忆,幸福的家庭和生活。

    真庆幸自己是中国人,生活在一个和平和谐的国家,没有种族歧视,中华56个名族是一家。

    如果某个国家发生了天灾人祸,中国会派军队前去营救,把我们中国同胞接回家,就像母亲对孩子的疼爱一样,每次在电视里看到这样的新闻,看到外国人那羡慕的眼神,我就深感自豪,我很自豪,我是个中国人!

    5、孩子不是一张白纸,可以任由你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们不能把我们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自己人生的蓝图应该由他们自己去画。

    父母折断了孩子的翅膀,还期望他展翅翱翔?那是不可能的!

    这是本好书,让我受益匪浅,我想我会推荐给我的好朋友的!

  • 8、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800字:为你千千万万遍

    《追风筝的人》一书由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所著,讲述了一个背叛与自我救赎的故事。下面小编带来的是《追风筝的人》读后感800字:为你千千万万遍。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爬上来。我知道电话线连着的,并不只是拉辛汗,还有我过去那些未曾赎还的罪行。为你,我千千万万遍。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胡塞尼《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是围绕阿米尔与哈桑两兄弟的故事,两个人从小喝着相同的乳汁长大,友情却没能跟着成长一起走,就像风筝断了线,没了联系,直到多年以后,命运的大网又将两人绑在一起,而遗失在记忆里的往事也不自觉的涌上阿米尔的心头,他又面临着一次关乎人性的抉择,一条可以再次成为好人的机会。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

    人生这趟旅途,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每一步都不会白白的,都有存在的意义,也都作数。

    以前我以为人生是一段一段的,彼此不会有多大的联系,后来发现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到现在发现,那些过去不仅仅是走过的小脚印,而是会狠狠的在心上留下刻印,冷不丁的抽搐。

    阿米尔为哈桑带去的伤害一直在如影随形的跟着他度过了20多年,无法放下,精神上的他就像是被判了无期徒刑的囚徒,即使不为人知,即使哈桑选择原谅,也做不到放过自己。而阿米尔曾经犯下的错就像平整的白纸被揉皱了不能回到最开始的样子,无法回去。

    多年以后,有一条路,可以让阿米尔重新成为好人,还好,阿米尔终于勇敢了一次,还好有些事还来得及,还好我所有的热泪盈眶都值得。往事不可忆,终也是感谢以前踏出的每一步,不论是甜的苦的涩的还是酸的,才成就了一路成长的现在的我们,且我们也一定都在越来越好的方向前进。

    朋友?每个人都不喜孤独,也有许多人不喜交朋友,我也不是例外,不是高冷亦不是装b,只是想请几个人在生命里,便足矣!若我在你面前是个傻气的孩子是个疯掉的傻子,那么我想说一句抱歉,谢谢你们包容了我的任性和恶作剧,因为我不是开玩笑的,是认真的试探,我也承认我的脾气就像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突然暴风雨,但是 既然你上了我的友之车就请不要轻易下车,我很小气,小气的把你当朋友就是认定了的一辈子,绝不会变。

    你是我最珍贵的朋友,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愿意为你做任何事,只要如你所愿。哈桑

    我是个笨拙的人,我只知道当你开心时,我便满心欢喜,当你难过

  • 9、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书评1200字范文欣赏

    《追风筝的人》是一部由勒德胡赛尼著作的长篇小说,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这部经典文学,该书主要讲述了一个富家少年与家中仆人关于风筝的故事,描写了人与人之间的背叛与救赎。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的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我觉得这本书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阿米尔和哈桑的美好的童年生活。接着,风筝比赛前后发生的事情打破了这种美好。同时,懦弱的阿米尔为了寻找救赎,使用计策赶走了哈桑。第二部分,战争爆发,打破了喀布尔平静的生活。阿米尔全家搬到了美国。经过很长时间的落魄生活之后,在阿米尔的父亲的一个故友的帮助下,阿米尔成为了作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第三部分,阿米尔在拉辛汗的请求下,接回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阿米尔让他和自己一起生活,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救赎。

    看完以后,我真的被震撼到了,我好像看到了以前看书的时候没有看到过的东西。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性别歧视、种族歧视、性开放、人性的懦弱自私以及野兽般猛烈的人性的黑暗面。

    关于性开放呢,其实在这本书里面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这一点。这本书里面只有有几处提到了性。或许是因为我太过保守,过于敏感了才觉得这本书开放吧。不过呢,相对于国内的文学作品,这本书也确实是算是开放了。

    至于性别歧视,在书里对于阿米尔的妻子索拉雅的描写中完美的表现了出来。索拉雅曾经因为年少无知,被一个渣男骗了。但是呢,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索拉雅周围的人没有一个去职责那个渣男,反而是索拉雅背负了全部的骂名。是不是很奇怪?这是为什么呢?人们不去指责犯错的人,而去指责受害者,这是为什么呢?

    至于种族歧视,全书各部分都有所描写,在书的开头就已经体现出来了。比如,当阿塞尔第一次遇到阿米尔和哈桑时,阿塞尔对于哈桑的辱骂。甚至,阿塞尔都根本不将扎哈拉人(哈桑所属的种族)当成人类。不仅如此,在主角上可能也有所涉及。因为主角从不在有人的时候或者有客人的时候找哈桑玩,只有阿米尔独身一人的时候才会去找哈桑。

    至于人性的懦弱自私,不得不提一下阿米尔和哈桑在风筝比赛中发生的事情了。在哈桑去捡风筝的时候,他遇到了阿塞尔以及阿塞尔的两个小跟班。当时,阿米尔就在一旁。但是,阿米尔却亲眼看着哈桑被阿塞尔三人侵犯。唉,这是悲剧啊。因为这件事,因为阿米尔无法原谅自己的懦弱,让他急切的想要去找到自己的救赎。结果,也让阿米尔犯下了更大的错诬陷哈桑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其实这也是人的一个劣根性不伦,阿米尔的父

  • 10、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700字欣赏

    《追风筝的人》这本书明着写两个要好的少年随着年龄长大发生了很多的故事,其中有背叛、也有他们自己的救赎,其实是对那个社会的一种抵制,同时也是对最后人性的善良的一种歌颂。下面小编带来的是追风筝的人读后感700字欣赏。

    合上书,此刻我只想静静地坐一会。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在都尝试爱与被爱,但是却抵不过内心的懦弱和自私。在作者的笔下我们或多或少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阿米尔、哈桑、阿里你后悔,你劝慰,你遗憾,你痛苦,你救赎.后来你才发现,其实人生路上,根本没法回头。作者想要诠释的就是,即使残酷到没有人性,这个世界仍有美好,仍有未来,仍有路可以走。你的风筝,只有追到了,才是胜利。

    加油去追吧,你的风筝,它就在那,虽然会随风飘舞到没有方向,但它有一根线攥在你手里,即使被其他的线割断,它也只属于你。愿我们都心存美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个风筝!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10-16

  • 2019-10-12

  • 2019-10-12

  • 2019-10-12

  • 2019-10-12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1

  • 2022-01-21

追风筝的人800字读后感
追风筝的人800字读后感栏目为您提供海量的2024追风筝的人800字读后感,追风筝的人800字读后感范文,追风筝的人800字读后感大全等,带您走进追风筝的人800字读后感的海洋,让您细细品味。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