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枣红马读后感 > 地图 > 枣红马读后感,2024枣红马读后感
枣红马读后感

(共 1503 篇)

  • 1、 读《枣红马》有感范文300字

    读了《枣红马》这篇文章,我有了一个很大的启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怕艰辛,不要怕困难,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争取成功。

    先前的枣红马认为,想要成为“千里马”,关键是要家庭良好,才有资格当“千里马”,而自己全家与“千里马”一点关系也没有,就觉得自己想当“千里马”就是白日做梦,想都别想。读完这段,我觉得枣红马真是太不相信自己了,为什么不去试试,再下结论呢?而枣红马的妈妈也与我想的一样,第二天,它带着枣红马,到草原上练习跑步,等坚持了一段时间,它又带着枣红马来到条件恶劣的荒郊、沙滩,接着,又来到崎岖的山道。不管是炎炎夏日,大地被吃烤得冒烟的时候,还是严寒冬天,雪花纷纷飘飞的时候,它们都坚持天天跑步。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三年候的一次比赛中,枣红马遥遥领先,超过了好几位参赛选手,夺得冠军。

    只要下了功夫,就一定能获得胜利,别被一些不存在的理由所打倒,正如枣红马所说:“努力就有机会。在漫长的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努力去做,这些都不是动摇你的理由。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要相信自己能行。

    对于这篇文章的作者,我也深感佩服,作者用简短明了的语句细致地写出了整个故事,内容虽短,但蕴涵着深刻的道理。

  • 2、 读《枣红马》有感600字

    读《枣红马》有感600字

    作者:黄池 四年级 指导老师:郑楷

    2017秋季《议论与抒情》班学员

    《枣红马》这篇短文简单的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一的机遇,而且那百分之一的机遇也是通过努力得来的。(名人名言运用的恰当,起到点明主题的作用。)

    我们每个人的天赋其实都差不多,真正产生差距的是我们每个人的努力程度不同。就像文中的枣红马,虽然他没有很好的天赋,没有千里马爸爸,也没有被伯乐相中,但是,在妈妈的鼓励和自己的刻苦训练下,最终战胜了邻居家的千里马。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努力了就会有机会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读了这篇课文,我不禁想起有一年暑假里学游泳的那段时光,我和枣红马一样的生活经历。记得有一次妈妈有意无意地问到:“孩子,你想成为一个游泳健将吗?”

    “妈妈,我不能。我从小就怕水,怎么能当一个游泳健将呢?”

    “是吗?”妈妈听后,思索了一会儿,然后点了点头。

    第二天,妈妈便带着我去游泳馆,找了教练教我游泳。刚开始我真的很害怕,也不愿意学,但是在妈妈的鼓励下,我还是鼓励勇气坚持着。后来,妈妈又把我领到河边游泳。就这样,不管是炎炎夏日,还是严寒冬天,我每天都在游泳。

    三年后的一天,我参加了游泳馆的一次比赛。

    “孩子,加油!我相信你一定能获得好成绩,成为一名游泳健将的!”妈妈激动自信地说。

    “谢谢妈妈,不过,我还是很害怕,我怕我不行。”我担心地说。

    “没事!我相信你的,你一定能得到游泳健将。”妈妈自信满满地说。

    ……

    说完,比赛开始了,我用尽全力,超过了别的同学,我一路遥遥领先,最终获得了“游泳健将”的光荣称号。妈妈兴奋地说:“孩子,你现在有机会了吗?”“我知道了,妈妈,努力就会有机会的。”我笑着答道。

    同学们,请记住两句话:努力了就会有机会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点评:点赞!小作者不但对文章有了深度的阅读,深刻的理解,还联系实际生活,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阐述了文章告诉人们的道理。非常棒!相信通过努力,你的写作能力也会不断提升,去实现你的文学梦!

  • 3、 别饿坏了那匹马读后感800字202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别饿坏了那匹马读后感800字2024,欢迎大家阅读。更多别饿坏了那匹马读后感800字2024请关注别饿坏了那匹马读后感栏目。

    别饿坏了那匹马读后感800字2024【一】

    谎言难道都是坏的吗?不,谎言有好与坏。好的谎言虽然是撒谎,它可以让一个人增强信心,也可以让一个人开心。相反,坏的谎言,它可以让人生气,也可以让一个人伤心。

    《别饿坏了那匹马》这篇课文,就是讲述了一个善意的谎言的开始、经过、结果。本文主要写了'我'以前都是偷偷摸摸地去书摊上看书,因为'我'身上没钱,可守书摊的残疾青年却从不要求我付钱。一次偷看书时被父亲抓住了,并打了'我'两巴掌,告诉'我'不能白看书,况且守书摊的还是一位残疾青年。后来'我'用扯马草换来的钱去看书,可买主难找,守书摊的青年骗'我'说他家有马,叫'我'把马草以后都给他,可他家并没有马。时间久了,'我'也知道了真相,十分感激他。

    读完这篇课文,我想起了那次我骗人的一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记得那时我家的隔壁住着一位读高三的姐姐,快要高考时,她爸爸又得了重病,送去了很远的地方治疗,为此,她整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连学习的心情都没有了。由于她妈妈和我妈妈有电话来往,她便每天晚上来询问她爸mei.cn'的去路,读完全文后,我才知道原来这件事背后还有一个善意的谎言,多么令人赞叹的一颗善良的心啊!残疾摊主为了让'我'看书看得'心安理得',竟然出钱把马草买下来,让我看书。这段话用了四个感叹号,加上'拼命地摇着轮椅'的动作,可见摊主当时是多么焦急,多么不想让'我'知道内情啊!

    对了,还有前面的一句话也使我感动了:他先是愣,继之眼睛,对我笑道:'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摊主当时看到'我'因为卖不了马草没钱看书那无奈的样子,从心底掀起了深深的同情,因而决定买下'我'的马草,让'我'有机会看书,表现了残疾摊主身残但是心地善良的品质。

    多么善良的一位残疾摊主啊!我敬佩你!你是我们的榜样!同样我也敬佩作者,他为了学习的那种执着精神,更令我感动。

  • 4、 《别饿坏了那匹马》读后感800字202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别饿坏了那匹马》读后感800字2024,欢迎大家阅读。更多《别饿坏了那匹马》读后感800字2024请关注别饿坏了那匹马读后感栏目。

    《别饿坏了那匹马》读后感800字2024【一】

    道谎言都是坏的吗?不,不是。谎言有好,也有坏。好的谎言就是善意的谎言,它可以让一个人有信心,让一个人高兴,也可以让一个人快乐。相反,坏的谎言也就是恶意的谎言,它可以让一个人生气,让一个人难受,更可以让一个人伤心。

    爱就在我们身边,它不需要惊天动地,却默默地保护着我们,温暖着我们。当一个人有困难的时候,是谁帮助了他?是拥有爱的人。他们总是默默无闻,不求回报。

    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所幼儿园里,有一天,一个女孩哭着跑了过来,对老师说:为什么我没有爸爸?为什么别人有,我却没有?原来,小女孩的爸爸妈妈因种种缘故去世了,现在是她的姑姑再养大她。老师先是一惊,而后又沉默了一会儿,说:不mei.cn否则她考试一定会考不好的,这也是她爸爸的心愿。于是,当她来询问时,我们一家装作很高兴的样子,对她说:你妈妈说你爸爸病情好多了,叫你安心学习,好给你爸爸看到你的成绩。姐姐很高兴,开始努力学习,考上了她理想的大学。这时,我们将事实告诉她,她虽然很伤心,但也很感谢我们。

    这件事我使我感触很深,在课文中也有许多令我感受很深的地方。

    课文中令我感动的只有七个字:坐下来慢慢看吧。这短短的一句话让我知道了残疾青年对孩子十分关心。他骗我说自己家有马,是因为不让我把时间浪费在寻找买主,让我用寻找买主的时间去多看些书。

    多么善良的残疾青年啊!你是我们的榜样!作者也同样令我们敬佩,他那为了读书执着的精神,令人感动。我们生活中不正是需要这种善意的谎言吗?

  • 5、 《马提与祖父》读后感800字2024

    【第1篇】

    死亡。字典里的解释是丧失生命,不继续生存。

    千百年来,我们恐惧死亡,忌惮死亡,生怕自己在某一刻便成了死神手下的牺牲者,继而编造出地狱,以及地狱底下的残酷刑罚,和无数青面獠牙的魑魅魍魉来给自己的恐惧找一个借口。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一直极力探究死亡,希望从而找到延续生的办法:从公元200多年前就有徐福为秦始皇飘洋过海寻找“不死神药”的历史,再到如今许多能够令人长命百岁等等药物,但这都无一不突显从古至今人类对“死”这一生理变化的恐惧。然而,这种恐惧,是《马提与祖父》里找不到的。在马提的祖父弥留之际,或者套用作者的话来说,在虚幻与现实的生死交界处,马提和祖父的天空总是晴朗的。

    马提和祖父对死亡没有恐惧,原因是有别的。马提还小,不懂死亡的概念,这也是当亲人在祖父床前哭泣,而马提却盯着天花板上的苍蝇,担心它会不会咬爷爷的原因。而祖父,则是因为明白“真爱不死,精神永存”的道理,所以他们不恐惧。而后者,是祖父想告诉马提的道理,也可以说,是作者想告诉所有的读者的一个道理。

    小说伊始那充满一种别样的温暖、阳光的笔触为后来马提和爷爷的奇妙路程坐下了铺垫。一起漫步于宁静的田野,在河中用裤子口袋抓鱼,与守卫比赛划拳,走过不断移动的桥,穿越高高的向日葵林,捕获半黑半白的小马——小捣蛋,寻找古人遗留下来的宝藏,在海盗船中巧妙逃生……一切都是愉快的,就如小说多次提到的一样:天空总是晴朗明亮的。唯一不足的是,爷爷的身体总是不断在变小,最后被受爷爷欺骗的马提一下子吸到了身体里,但是,就像爷爷最后说:“在孩子身上,我可以找到最好的安居之所。”马提的祖父用这样的方式来让马提初次了解到了死亡,使得死亡不在充满晦暗之色,从而保护了孩子的感情和心灵。

    马提的祖父这样创新的方式来对待死亡.,不禁让我想起了从前看过的一篇文章,《苹果里的星星》:

    “来,还是让我切给你看吧。”他说着就把苹果一切两半——切错了。我们都知道,正确的切法应该是从茎部切到底部的窝凹处。而他呢,却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去。然后把切好的苹果伸到我面前说:“爸爸,看哪,里头有颗星星呢!”

    认识事物要从多个角度看,爸爸切苹果的方式是祖辈们流传下来的,所以,他从来都不知道,苹果里藏着星星;孩子用了另一种方式,所以,他看到了星星。同样的道理,我觉得死亡,其实还可以这样理解:死亡就是你会像树叶那样变成泥土、养分——你会在每一个生命里。就像你身

  • 6、 别饿坏了那匹马读后感-800字202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别饿坏了那匹马读后感800字2024,欢迎大家阅读。更多别饿坏了那匹马读后感800字2024请关注别饿坏了那匹马读后感栏目。

    别饿坏了那匹马读后感800字2024【一】

    谎言难道都是坏的吗?不,谎言有好与坏。好的谎言虽然是撒谎,它可以让一个人增强信心,也可以让一个人开心。相反,坏的谎言,它可以让人生气,也可以让一个人伤心。

    《别饿坏了那匹马》这篇课文,就是讲述了一个善意的谎言的开始、经过、结果。本文主要写了'我'以前都是偷偷摸摸地去书摊上看书,因为'我'身上没钱,可守书摊的残疾青年却从不要求我付钱。一次偷看书时被父亲抓住了,并打了'我'两巴掌,告诉'我'不能白看书,况且守书摊的还是一位残疾青年。后来'我'用扯马草换来的钱去看书,可买主难找,守书摊的青年骗'我'说他家有马,叫'我'把马草以后都给他,可他家并没有马。时间久了,'我'也知道了真相,十分感激他。

    读完这篇课文,我想起了那次我骗人的一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记得那时我家的隔壁住着一位读高三的姐姐,快要高考时,她爸爸又得了重病,送去了很远的地方治疗,为此,她整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连学习的心情都没有了。由于她妈妈和我妈妈有电话来往,她便每天晚上来询问她爸jsf'的去路,读完全文后,我才知道原来这件事背后还有一个善意的谎言,多么令人赞叹的一颗善良的心啊!残疾摊主为了让'我'看书看得'心安理得',竟然出钱把马草买下来,让我看书。这段话用了四个感叹号,加上'拼命地摇着轮椅'的动作,可见摊主当时是多么焦急,多么不想让'我'知道内情啊!

    对了,还有前面的一句话也使我感动了:他先是愣,继之眼睛,对我笑道:'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摊主当时看到'我'因为卖不了马草没钱看书那无奈的样子,从心底掀起了深深的同情,因而决定买下'我'的马草,让'我'有机会看书,表现了残疾摊主身残但是心地善良的品质。

    多么善良的一位残疾摊主啊!我敬佩你!你是我们的榜样!同样我也敬佩作者,他为了学习的那种执着精神,更令我感动。

  • 7、 《费马大定理》读后感800字

    费马大定理是17世纪法国数学家费马留给后世的一个不解之谜。即:当整数n 2时,关于x, y, z的不定方程 x^n + y^n = z^n. 无正整数解。 为证明这个命题,无数的大数学家们都在不懈努力,孜孜不倦的力求攻克。该问题的提出还在于毕达哥拉斯定理(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之和)的存在。而后欧拉用他的方式证明了x^3 + y^3 = z^3无正整数解。同理3的倍数也无解。费马也证明了n为4时成立。这样使得待证明的个数大大减少。终于在谷山志村猜想 之后,被安德鲁怀尔斯完全证明。 看过该书以后,一方面是对于费马大定理的证明过程的惊叹。这是一个如此艰辛的过程。阿瑟爱丁顿爵士曾说,证明是一个偶像,数学家在这个偶像面前折磨自己。值得解决的问题会以反击来证明他的价值。费马大定理的成功证明的实现在是它被提出后的300多年。经典数学的证明办法是从一系列公理、陈述出发,然后通过逻辑论证,一步接着一步,最后就可能得到某个结论。数学证明依靠这个逻辑过程,一经证明就永远是对的。数学证明是绝对的。也是一环扣一环的,没有索菲热尔曼,柯西,欧拉等人在之前的研究,该定理并非能在个人的一次研究中就能得到证明。对于数学的研究是永无止境的。另一方面,我也认识到寻找一个数学证明就是寻找一种认识,这种认识比别的训练所积累的认识都更不容置疑。最近两千五百年以来,驱使着数学家们的正是这种以证明的方法发现最终真理的欲望。数学家有着不安分的想象与极具耐心的执拗。虽说当今计算机已经发展到一定地步了,它的计算速度再快,但是无法改变数学证明的需要。数学证明不仅回答了问题,还使得人们对为什么答案应该如此有所了解。 学数学能干什么?曾经也有学生这样问过欧拉,欧拉给他一些钱以后就让学生走了。培根也说过,数学使人周密。数学的证明最能培养严谨的态度。

  • 8、 二马读后感

    二马读后感(一)

    《二马》是老舍比较早期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迂腐陈旧的马老太爷和正直热情的马威父子俩因亲戚故世,为继承店铺而去往英国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包括马家父子与房东温都夫人和女儿玛丽的交往,马威与铺子伙计李子荣的友谊,还有对李牧师一家的描写等等。

    从整体上来说,这部小说在语言风格上已经带有比较浓郁的口语化风格,显得非常接地气儿,让人觉得就像海水击打礁石一样真实、亲切。在人物塑造上,作者也显示出不凡的功力,讲体面,爱排场,重做官而轻经商的马老太爷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旧中国子民,豪爽干练,深受西式生活方式影响,在金钱关系上历历分明而从不拖泥带水的李子荣也刻画得栩栩如生。最特别的是,老舍在本书中除了描写中国人的民族性、劣根性之外,也写到了英国人的民族性与劣根性,比如普遍的英雄主义情结等,在近现代的作家中,写到这一点的很少,因此这一点令人印象深刻。

    就小的情节而言,最令我动容的一段是马威邀请伊小姐去状元楼吃饭,邻桌的中国青年把伊小姐理所当然的视为英国妓女因为在英国,也就只有妓女还是看得起中国人的而对伊小姐言语轻薄,马威气不过与其争论,引来了其他客人,其中有伊小姐的哥哥保罗,于是争吵升级为斗殴,马威得胜。因保罗被打,事后马家父子前往伊家道歉,书里描写道,最使他们无法忍受的并非保罗被打,而是保罗居然败给了一个中国人!

    如同作者在书中一再描绘的那样,作为一个积弱的古国,她的子民在强大的外国是不会有真正的尊严的!作者用含愤的笔触,描摹在外的中国人无论是留学还是务工所受到的精神上的凌迟:中国人都是杀人放火的狡诈之徒,调侃中国人,丑化中国人是最没有危险的:中国人都是贫穷肮脏的吃老鼠的人,稍有体面的会买十英镑往上的戒指的就是日本人;收留一个中国房客是社交上的污点,连最亲近的亲戚也再不登门!

    从前学近代史,那个富有激情的高中历史老师常常讲的眼角含泪,当时付之一笑,丧权辱国,人格践踏,弱国无外交这些庞大深奥的词汇对那时的我太空洞了,对具象的苦难尚且懵懂的高中时代,抽象出的历史本质所包含的无数的血泪心酸是遥不可及的。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教科书上强调的是仁人志士的觉醒与抗争,是轰轰烈烈的五四,是摧枯拉朽的新文化运动,在这一切的背后,先人们饱尝的凌辱与艰辛,他们的抗争和呐喊,值得我们永远去感激和追思。是他们,创造了历史。

    像老舍的很多作品一样,我感觉作者热切的期盼着中国人民的觉醒和中

  • 9、 马说读后感

    【篇一:马说读后感】

    人们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里人们所说的千里马通常是指那种德才兼备、有才识或有特殊技能的人。然而,由于世间的伯乐不常有,就这样,即使是千里马,最终也只能被埋没。

    在《马说》里可得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因此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这便是导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的根本原因。

    现实生活中,怀才不遇的情况是常有的事。比如一个满腹才学的研究生和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同时受聘于一家公司,不善交际的研究生只懂埋头在事业工作中,而不懂与上司套近乎,善于观颜察色的大学生却很会对上司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就这样,上司便很看好那位大学生,而忽略了那个满腹才学的研究生,没能提供更好的舞台来让研究生发挥他的聪明才智,由此而埋没了很好的人才。同样的条件,不同的个性和人生观决定了各人不同的命运。

    都说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问题是出在千里马总是不能出现于伯乐的视线范围内,而导致怀才不遇的情况很无奈地重复出现,并由此衍生很多人间悲剧,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了很多事的健康发展。历数古今中外,多少贤人志士,由于无幸遇到伯乐,由此只能在默默中,痛苦地度过原本可能辉煌的一生。

    因为统治者的不识人才,才会引发人们的疑问:其真无马耶?其实,这不过是他们不知道罢了。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来表述千里马的不幸遭遇,值得同情。

    读了课文后,我希望天下的统治者能够学会善于识别人才,不要让千里马怀才不遇伯乐的惨剧屡屡重现。我相信在未来的世界,一定是千里马常有,伯乐也一样常有!

    【篇二:马说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韩愈的《马说》。

    这是一篇关于马的议论文:借议马而论人。以千里马比喻人才,而且开门见山: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强调人才是需要有眼光的人去识别、选拔、使用的。然后回到现实,谈千里马也即人才的命运。最后提出天下无马还是不知马,即有没有人才、识不识人才的问题,正是和开头呼唤伯乐相呼应。

    这都是文字本身所表达的意思,但在文字的背后,还隐含着一层些意思,需要我们去琢磨,去体会。比如我在读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从这连续的三个不中,我分明可以感受到作者怀才不遇的无奈和痛苦:他是如何急切地等待着一个伯乐。我想,这才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动因和主旨所在。

    这种寓抒情于议论之中的写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琢磨。更是一次阅读方法的实验:如何在弄懂了文字本身的意思的基础上,

  • 10、 细马读后感

    细马读后感(一)

    《草房子》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是细马。细马是小小年纪承担起家庭重任,下面我们看一下他的故事吧!

    细马是邱二爷和邱二妈从江南领养回来的孩子。邱二爷本来想让细马去上学,可是细马因为和同学老师交流有困难,所以就没有去上学。然后,邱二妈买了十只羊让细马去放羊。细马做了许多让邱二妈生气的事情。邱二妈每次都想把细马送走,细马也决定自己攒钱回家。有一次,邱二妈和邱二爷决定送细马回家。在细马要走的时候,油麻地下起了暴雨,细马走的时间推迟了。在一天晚上,雨水冲过大坝,把邱二爷的家冲毁了。大水差不多在一个月后才退下去,邱二爷也觉得把细马留下来,细马只能跟着他吃苦,所以决定一定要把细马送回家去。谁知,送细马去江南的车走到半路,细马却下了车。邱二爷知道细马不愿意回家时,并更努力的赚钱,因为他想给细马一座好房子。在这年冬天,邱二爷患绝症去世了。他自己早在夏天就知道自己患上了绝症,他不愿意治病,还是努力的工作挣钱,因为他想给细马留下一座好房子。可是邱二爷还是带着遗憾走了! 家庭重任就落在细马身上了。细马现在有两条路:一条是逃避,另一条是承担。有些人会选择逃避,而细马选择了承担。在细马的努力下,细马的羊已经发展到一百多只了。细马卖掉了七十多只羊,他用这些钱给邱二妈盖起了一座大房子细马小小年纪承担家庭重任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细马读后感(二)

    《草房子》这本书是曹文轩的作品,他用朴实的笔墨描写了在油麻地生活着的孩子们的感人故事。

    文章的第一篇讲的是陆鹤,因为他是一个秃子,所以同学们称他为秃鹤。同学们经常戏弄他,使他感到了一丝的自卑,用不上学的理由逃避了同学们异样的眼光,在家里用生姜擦头,希望长出头发。秃鹤为了报复同学们对他的轻蔑,在广播操比赛中把自己头上的帽子甩向上空,喜迎了全校师生的目光,导致没有拿到第一名。但是,在文艺演出之际,因缺少扮演秃子的角色,得知此事的秃鹤便站了出来,从而获得了第一名。这让我懂得了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又是单纯的。

    在这本书里,让我记忆最深的就是杜小康和细马。杜小康的家庭是全村的首富。当女同学需要三十根红头绳和三十朵白绒花,全班仅凑了十几根时杜小康统统从家里搬了出来。杜小康还有所有人都渴望的自行车。虽然杜小康的家是多么的富有。但是飞来横祸是不可避免的。杜小康和他的父亲一起以放鸭还债,眼看就要成功了,可有因误放到别人家的渔塘,把鱼吃光了

  • 2019-10-29

  • 2019-10-20

  • 2019-09-25

  • 2019-10-09

  • 2022-01-19

  • 2023-05-1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1

  • 2019-09-25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09-28

  • 2019-10-19

  • 2023-05-22

  • 2023-06-20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29

  • 2021-07-31

  • 2019-10-29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09

  • 2021-08-19

  • 2022-03-3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19

  • 2023-02-08

  • 2019-10-29

  • 2021-08-20

  • 2023-05-10

  • 2019-09-20

  • 2019-09-20

枣红马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枣红马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枣红马读后感、2024枣红马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