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有没有时间革命读后感 > 地图 > 有没有时间革命读后感,2024有没有时间革命读后感范文大全
有没有时间革命读后感相关栏目
有没有时间革命读后感热门栏目
有没有时间革命读后感推荐
有没有时间革命读后感

(共 2380 篇)

  • 1、 晴天有时下猪读后感6篇

    《晴天有时下猪》这是系列图书,由矢玉四郎所著,晴天会下猪?这听起来是一个很不好笑的笑话,让人听起来不敢相信。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晴天有时下猪读后感6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4

    《搬家机器人》读后感

    《搬家机器人》讲了则安一家是被挖洞公司的社长说他们房底下有一颗哑弹,社长带来了二个搬家机器人帮助他们搬家。他们把家搬到了树上、搬到水里、搬到河上等等。

    我觉得河上的家最搞笑了,因为他们的绳子断了,则安的家在河面上飘呀飘,越飘离学校越远了。

    这本书让我觉得很有趣,我很期待自己也有二台搬家机器人。

    5

    《肚脐眼儿都是漫画》读后感

    这本数讲了则安特别爱漫画,他每天都画漫画,还看漫画书,到处都是漫画,连肚脐眼儿都是漫画。

    这本书让我最好玩的还是则安画脑袋用绳子拴着,脑袋可以从左手飞到右手,又咔的一声回到身体上。这让我觉得很好笑,很有趣。

    我很爱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很好笑,很有趣。

    6

    《梦里来的孩儿》读后感

    则安在梦里见到了梦孩儿,他和梦孩儿进入了各种各样的梦境,他还求梦孩儿帮忙实现他的梦。

    最让我难忘的是则安在梦里赢得了二等奖,奖品是一个相机,工作人员包了一个十公斤的相机,我在想他怎么拿呀?

    我感到这本书确实有点好笑。

  • 2、 《静默有时,倾诉有时》读后感

    《静默有时,倾诉有时》读后感

    我对读后感一直有点隐隐的抵触心理,就自己本身而言并不喜欢看些有关人生哲理的文字,不喜欢习染人家的世界观、人生观;更不喜欢以人家的对世界对自然的总结、经验来武装自己的思想、充实自己的经历,人生本应有自己的磕磕碰碰,有自己的特色,今时今日我们虽说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自在的享受着现在生活的快捷、便利、舒适。但我觉得这仅限于是物质上的,人在思想上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享受自己的活法。如果亦步亦趋效法前人之法,抄袭他人自己的思想,自己作为自己的不同点在哪里。

    幼时我就不喜欢看作文书,散文书之类的,不喜欢以他人的呻吟来充实自己的文章,而更喜欢去看故事、看小说,喜欢从小说中找到自己喜欢的角色,找到自己广阔的天地,喜欢在那样的天地中信马由缰,远离尘世的喧闹繁杂,原理一天工作。而现在非要带着要求带着压迫来看这本《静默有时,倾诉有时》,一整本书都是对书、对人的评论,散发着个人思想气息的书时,起初自己真的很厌恶,后来合起这本书时,看到他的书名,觉得很有特色很有个性,仿佛作者在茫茫人海中找寻自己的指引,自己的心里的某个角落忽然激起了涟漪,似乎这本书的文章就是就如同倾诉一般,只是说给自己听得懂的人听,只限于在某些人的思想上引起共鸣,后来再好好的看这篇文章似乎有了转折。

    这本书基本上每一篇评论都有我不熟悉的书名,人名,被作者庞大却清晰的知识和她所特有的理解折服。她的语言功底也流于字里行间,文思如潺潺流水,清澈明亮,不得不说,阅读她的文字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收获。通过其中的“千万不要光顾这别人,而走错了自己脚下的路”。在我心中就掀起了巨浪,这似乎就是我自己一直择书的依据,但是我一直以为这只是建立在感觉上,从来没有用文字来表述过,是的,我们应该找寻一条适合自己走的路,真的不应该因为看着别人的步伐走自己的路,哪怕前面是坎坷,也当有自己的收获。其中的:“你不是被别人丢下的,也不是为别人准备的“。更是让我找到了自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起点,自己的人生中都应该有闪光,哪怕短暂如烟花也应该证明自己曾经存在过,卑微如贩鞋织履的刘备,尚能雄起一方三分天下;贫困如放牛的朱重八,终能一统大明江山。人之于世,无论现在境况如何,应当着眼未来,应当活出自己的光彩。

    读《静默有时,倾诉有时》这本书,仿佛重拾了自己彷徨的信心,寻回了几近淹没的斗志。

  • 3、 林志颖我对时间有耐心读后感
    林志颖我对时间有耐心读后感 很多灵感来源于在路上,我对时间有耐心,耐心不只是对时间,任何事都是。《我对时间有耐心》我的读后感来晚了一些,不是因为自己在书中没学到什么,而是在想该如何把学到的东西用文字表述出来。 《我对时间有耐心》小志出道22年独家讲述,读这本书我用了四天,在公交车上看,在公司看,躺床上看,很有兴致,很有激情,满腹热血。老实说,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是很普通的一些文字,只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但为何深受网友好评并怒赞呢?或许很多人会想,都是脑残粉顶起来的,我不这么认为,真正用心读过这本书的人会觉得,朴素的话语里传递的是一种正能量,而任何人的一生中都会经历像小志人生中所谓的坎坷,低谷,这样一次次的失败和无奈,那么最后能否走出逆境?在逆境中成长并获取成功?我想这就是小志写这本书比较核心的部分吧。 人和人可能有很多地方不一样,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没有一个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与其羡慕别人的成功,不如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自己努力去获取成功。看了这本书其实最大的感悟还是小志提到的摆正心态,处在北京这样亚历山大的城市,你或多或少会感觉到力不从心,那么想想你来这里的目的,也正如小志一样,生活中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会对很多事情不满,如果你改变不了,那就要从容的接受,并当作一种兴趣,去研究,你会觉得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小志所说的摆正心态非常重要。 失败的经历人人都有,而我们缺少的也正是一种正能量的来源,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小志说,对于工作,如果你抱着享受的态度,就不会感到辛苦,就能乐在其中,要享受自己的工作,就必须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一切,哪怕工作繁重,你也不要天天抱怨,“哦,我今天又要加班到几点”,抱怨丝毫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也不会让工作减少,不如做个有心人,多从工作中寻找乐趣,去享受它,并把这份满足感传播给更多的人。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心态决定高度吧! 每一次经历都是自己的成长,都离成功又近了一步,其实人生的酸甜苦辣,经历过后来才知道是很美好的事情。读了小志的《我对时间由耐心》,我更加懂得做任何事情不能急躁,比如找工作,我就是因为急躁而让自己又经历了一段黑暗的历史,不过,我们要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能及早调整方向,突破瓶颈,下一个美好在等着你。 不为别人改变自己,只为自己改变自己,书中的这句话我非常赞
  • 4、 《晴天有时下章鱼》读后感300字

    最近我读的故事书是一本叫《晴天有时下章鱼》的书。这本书是日本作家矢玉四郎“晴天有时下猪”系列书籍之一。这个故事很荒诞,但十分有趣。

    故事讲的是有一天则安去到学校,发现动物们都改了名字,把狗叫成沙丁鱼,把猪叫成章鱼,把老虎叫成虾……后来则安在“屋小怪奇”店里被几个语言侍卫抓到了语言王国。这个王国能看清楚人们说的话,词语也有生命。他见到了语言大王和汉字大王,听说因为人们乱用语言,所以语言大王准备把人们的语言夺走,这样人们就只能说乱七八糟的话。最后,则安按语言大王的要求去做,让人们恢复了正常的语言。

    我读故事的时候觉得有点难理解,因为故事是想象出来的,很多都不是真实的。但我感觉很有意思,自己可以跟着故事去想象发生了些什么。所以我觉得这是一套很好的儿童书。

  • 5、 《读书到底有没有用?》读后感

    《读书到底有没有用?》这个问题放在过去谈也许不觉得什么,但是今天仍然还在谈这个问题说明我们的社会进步还远远不够。跟我一起长大的小伙伴有几个是玩的非常不错的,我们还拜过把子。在小学的时候大家都还比较有上进心,但到了初中我一伙伴说不想读书了,为此后面我还跟班主任老师专门到他家里跟他父母谈,但最后都无功而返。这是我第一个小伙伴放弃读书,初中都没有毕业,至今记忆如新。念完初中之后,中考,我们学校真正考上高中的寥寥无几,结果就是一大批伙伴从此放弃学生生涯,投入到社会当中去。有的还好一点学了一点技艺能够养活自己,有的就是在混日子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些什么,甚至还有的结帮派在外面干坏事,然后坐了很多年牢狱,大好青春就呆在牢狱里面渡过。很难想象现在的小孩还没有想读书的意识和观念,也许你还在听着大人们讲某个小孩没读书自己在外面闯荡,每个月几千块工资,甚至还有开厂的回来开宝马奥迪是如何的风光,但是你看到了别人的风光是否看到风光后面的辛酸历史呢?过去投机倒把也许就能很快挣取一桶金,因为靠着信息的不通畅,但现在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信息高度透明,下一波要求的人才绝对会越来越高,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为基础不断去学习将很难立足于这个社会。作为新一个时代的接班人,也许你不一定要读研究生读博士但一定要想办法接受高等教育,这样至少你起步就不会比人低多少。你也许会羡慕某人家里条件如何的好所以他能够获取的资源很多,甚至你会瞧不起他人不需要太努力就获得,但现实就是这样,他不会因为你的瞧不起而获取不到那些资源,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也是在他父辈努力的基础上才有今天。如果我们不想让我们的后代继续跟你一样的想法的话那就好好努力,为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尽一份自己的力量。作者从现象,缘由,总结三个层面谈到读书到底有没有用,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在此分享给大家。

    1现象

    我因为身在制造业的关系,所以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黑社会、有官员、有制造业老板们,有工厂员工、也有办公室的小白领。他们的收入不算高,一个月从3000到7000不等,但这个水平在中国,也算不上低。

    老板更不用说,从2000年中国开放wto以来,外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身家没过千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做过外贸。

    在这里,上到老板,下到员工,外到客人,内到熟人,你时刻都能体会到一股子反智的倾向。

    有时候聊着聊着,就来一句:哎,读书也不是那么有用的,你看你。然后就没说下去了

  • 6、 想想自己有没有错 (650字)

    《引导小学生思考的哲理故事》这是我在课余时间看过的最好看的书。书中竟有上百个精致的小故事,这些故事虽然短,可每一个小故事都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每当我回想起着一个个小故事时,就会回不过神来。我回想了很多次的故事,是《和睦相处的秘诀》这个道理深厚的故事。

    故事讲了一座城市有两个孤儿院,南边的孤儿院到处都是欢声笑语,而北边的孤儿院却口角不断。于是,北边的孤儿院院长就到南边孤儿院和睦相处的秘诀。他刚走进孤儿院的大门,只见一个男孩子飞快地冲了进来,在大厅口摔了一跤。这是,正在拖地的小孩连忙跑过来,边扶边道歉:对不起,都是我的错,把地拖得太湿了,地才那么滑的!在门口玩的里一个孩子也跑过来说:都怪我,要不是我没提醒你大厅里正在拖地,你就不会滑到了!摔倒的孩子并没有生气,而是自责地说:不不,这都是我的错,都怪我跑得太快了!北边孤儿院院长看到这场景后,顿时若有所悟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事情发生时不要先指责别人,要先想想自己有没有错,这样朋友之间才会相处得很融洽。如果整天指责别人的话,反而对自己不利。

    小时候,我也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和别人吵起来,而且每次吵架,我都指出了别人怎么样,而自己的错却一字未提。因而惹得人家好长一段时间不理我。可长大后,这种事就从未发生过。当我回忆起这个故事时,我就会恨自己小时候太爱面子了,连朋友都比不上面子。

    《引导小学生思考的哲理故事》这本书蕴藏着许多哲理,它们使我更深刻地把握人生的奥秘,它们也给我带来了无尽的小知识,我爱这本书。

    六年级:陶珂涵

  • 7、 阴天有时下肉丸读后感200字

    最近,我看了一本叫“阴天有时下肉丸”的绘本,主要讲的是从前有一个叫吧唧吧唧的小镇,这个小镇跟其他镇唯一不同的就是天气。那里的天气雨不下雨珠,雪不下雪花,这里的雨是汤和果汁,雪是土豆泥和豌豆,有时还会刮起汉堡风暴。小镇的人随身携带着餐具,天上下什么,小镇的人就吃什么。环卫部门的人的工作很不寻常,每顿饭后,他们都得清理落在陆地和房子上的食物。可是,直到有一天,天气变糟了,下的食物人们吃了都生病,而且,食物还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环卫部门的人都快疯了,他们花了很多天的时间才把小镇清理干净。人们受不了了,他们只好用大的食物做了许多帆船,驶向新大陆。航行了一周以后,他们找到了一个岛屿,在上面继续生活。

    这个故事让我理解了一个道理:容易得来的东西就会带来不幸,要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自己 美好的生活!

  • 8、 我对时间有耐心读后感

    失败的经历人人都有,而我们缺少的也正是一种正能量的来源,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小志说,对于工作,如果你抱着享受的态度,就不会感到辛苦,就能乐在其中,要享受自己的工作,就必须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一切,哪怕工作繁重,你也不要天天抱怨,“哦,我今天又要加班到几点”,抱怨丝毫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也不会让工作减少,不如做个有心人,多从工作中寻找乐趣,去享受它,并把这份满足感传播给更多的人。

    很多灵感来源于在路上,我对时间有耐心,耐心不只是对时间,任何事都是。《我对时间有耐心》我的读后感来晚了一些,不是因为自己在书中没学到什么,而是在想该如何把学到的东西用文字表述出来。

    《我对时间有耐心》小志出道22年讲述,读这本书我用了四天,在公交车上看,在公司看,躺床上看,很有兴致,很有激情,满腹热血。老实说,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是很普通的一些文字,只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但为何深受网友好评并怒赞呢?或许很多人会想,都是脑残粉顶起来的,我不这么认为,真正用心读过这本书的人会觉得,朴素的话语里传递的是一种正能量,而任何人的一生中都会经历像小志人生中所谓的坎坷,低谷,这样一次次的失败和无奈,那么最后能否走出逆境?在逆境中成长并获取成功?我想这就是小志写这本书比较核心的部分吧。

    人和人可能有很多地方不一样,但可以确定的是,没有一个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与其羡慕别人的成功,不如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自己努力去获取成功。看了这本书其实的感悟还是小志提到的摆正心态,处在北京这样亚历山大的城市,你或多或少会感觉到力不从心,那么想想你来这里的目的,也正如小志一样,生活中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会对很多事情不满,如果你改变不了,那就要从容的接受,并当作一种兴趣,去研究,你会觉得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小志所说的摆正心态非常重要。

    失败的经历人人都有,而我们缺少的也正是一种正能量的来源,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小志说,对于工作,如果你抱着享受的态度,就不会感到辛苦,就能乐在其中,要享受自己的工作,就必须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一切,哪怕工作繁重,你也不要天天抱怨,“哦,我今天又要加班到几点”,抱怨丝毫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也不会让工作减少,不如做个有心人,多从工作中寻找乐趣,去享受它,并把这份满足感传播给更多的人。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心态决定高度吧!

    每一次经历都是自己的成长,都离成功又近了一步,其实人生的

  • 9、 作业写不完惩罚有没有好处 1200字作文(精选)

    当我们发现学生没有完成家庭作业时,我们对他们的惩罚有效吗?学生不完成家庭作业往往有三种情况。一是家庭中没有学习的条件与氛围,在没有学习条件的情况下学生是无法完成家庭作业的,在没有学习氛围的情况下学生是否完成家庭作业也就不再重要,作为学生个人是无力去改变或者创造学习条件与氛围的。二是学生不会做家庭作业,也就是说,学生在学校的课堂学习并没有习得完成家庭作业的能力,这种情况的原因以及责任在上文中有所介绍,似乎也很难说是学生可以改变得了的。三是教师们布置的家庭作业实在是太多,在有效的时间内肯定完成不了,在这种情况下,有些积极的学生可能会尽可能去做家庭作业,以减少没有做的数量;可有些消极的学生会认为反正都做不完,还不如都不做。在这儿我们要强调的是,学生并不是面对一位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而是数位教师,可能在一位教师看来这点作业是非常少的,可把数位教师的作业加起来就可怕了。如果我们不认可作业量太大的事实,而去责备学生做作业的态度不端正,难免有宽容自己之嫌。

    其实,在课堂教学中,乃至于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要惩罚学生,势必得首先追问自己是否有过错。这并不是苛求教师的教学行为要十全十美,而是说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往往处于主动与强势,如果我们不首先追问自己,难免会把自己的某些过错,当然也有很多是专业上尚无法解决的问题,都归责于我们的学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处于被动与弱势地位,既不敢反驳教师的惩罚,更没有能力来追问导致问题的真正原因是不是在教师身上。比如姐姐那个小男孩,他之所以不再主动地对待客人,虽然表面上是他的过错,可真正导致他今天过错的原因,又是不是姐姐在对他进行教育过程中曾经的错误呢?相信凭着他现在的年龄与智慧既不敢来做此评判,也没有能力做出科学的结论。

    任何外在的惩罚都不是改变学生内在动机的原因,正如任何外在的表扬也不是改变学生内在动机的原因一样。当学生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我们因为真切地接受并佩服他在这件事情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与品质,从而对他的这种能力与品质进行表扬。当他接受我们对他这种能力与品质进行表扬,并以此确认自己的努力方向时,学生才会因此更加勤奋地做更多的正确事情。因此,我们的表扬是外在的原因,学生对我们表扬的内化才是催生他更加勤奋学习的真正原因。同样的道理,当学生做了一件不正确的事情时,我们首先得找到产生这件不正确事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然后再宽容学生无法回避的因

  • 10、 读《你有没有一种“黑色生命力”》 有感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读《你有没有一种“黑色生命力”》 有感 初雪/文 无意中在群里看到一个群友分享的ky的文章《你有没有一种“黑色生命力”|只有少数人,经历越多困境越强》,文章虽长,读起来专业性较强,但读过之后却受益匪浅。 “黑色生命力”不同于一般的生命力,文中的定义是:“特指那些经受过巨大的压力、逆境和/或创伤,并渡过、幸存下来的人,最终展现出来的一种力量”。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能够把人生过得风生水起、顺风顺水的毕竟只是少数人,而这些人当中,也不乏有些人曾经历过生意失败后的东山再起、被人嘲弄甚至羞辱后的功成名就、遭遇不公待遇后的绝处逢生……“常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虽然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心怀美好、待人真诚,但社会毕竟是残酷的,有些事情不会因为你的悲喜而改变结果,太阳也不会因为你的悲喜而初升或落下,“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每个人的生活都如此不易,亮丽光鲜的背后也许有着鲜为人知的血与泪。 人在经历创伤时,那感觉就如一股巨浪朝自己涌来,自己似乎要被它吞噬,时常会出现无力感,甚至空虚感。在经历痛苦事件之后,也许会一遍遍地闪回创伤记忆,一遍遍地咀嚼痛苦,就像喝中药,喝下去之后,那种苦似乎渗入每个毛孔,经过喉咙,流经食道、胃等,那种苦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留下满嘴的苦味儿。“当创伤发生时,人们会遇到三个层面的挑战,在任何一个挑战上失败,黑色生命力都不会发生”,这三个层面包括:对情绪管理的挑战、对生活叙事的挑战和对人生图式与信念的挑战,这三个层面的挑战犹如三条毒蛇,同时袭来,也许会让人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内疚甚至绝望之中,心理复原能力弱一些的人,也许会陷入长久的悲伤之中,最终发展成抑郁症或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而心理复原能力强的人,则会穿越黑暗,激活和展现出自己的“黑色生命力”。 “爱过知情重,醉过知酒浓”,经历过痛苦并且发展出“黑色生命力”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有同理心和共情能力,他们经由痛苦也会发展出更深和更广的情绪体验能力,能够认识到人性的复杂和世界的多元。当然,他们也会收获到真正牢固的友情,更加客观、理智地看待这个世界,也会有一套自己得以应对世事变迁的人生哲学。由此看来,创伤或者痛苦也不是一无是处,关键是看你如何去处理它们了。 在经历痛苦或者创伤时,保持觉知是很重要的。我上次参加的心时代父母导师班的学习,其中有一项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5

  • 2019-10-11

  • 2019-10-2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21-07-21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29

  • 2021-05-04

  • 2019-10-19

  • 2019-10-23

  • 2019-10-0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21-09-18

  • 2019-09-25

  • 2019-10-24

  • 2019-11-06

  • 2019-10-11

  • 2019-09-23

  • 2019-09-21

  • 2021-08-23

  • 2019-09-22

  • 2019-11-08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10-11

有没有时间革命读后感
有没有时间革命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有没有时间革命读后感,有没有时间革命读后感大全,有没有时间革命读后感2024,更多有没有时间革命读后感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