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灵魂读后感 > 地图 >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灵魂读后感,2024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灵魂读后感范文大全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灵魂读后感相关栏目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灵魂读后感热门栏目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灵魂读后感推荐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灵魂读后感

(共 8826 篇)

  • 1、 培育有灵魂的学生读后感

    培育有灵魂的学生读后感(一)

    这个假期中,我读了《培育有灵魂的学生》一书,对其中张旭花老师所写的文章"用爱播种,静待花开"一文印象深刻,文中她所提出的一些观点自己也很认同,现与大家分享如下:

    在这篇文章中,张老师提到:孩子们的心灵都是纯净的,即使特别的经历使之有一丝丝裂痕,在和煦的爱的阳光下也都会修复如初。霍懋征老师说过:"是什么力量把一个人见人烦的孩子,变成人见人爱的孩子?是爱。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如果我们老师能够用一颗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视学生为亲人、如儿女,沐浴在关爱中的他们自然会慢慢打开心扉接纳你,视老师如手足、如父母,视同学如兄弟姐妹。在关爱中他们渐渐成熟的心灵必然温暖灿烂,看世界的眼睛里必然是五彩斑斓,对生活的感恩和信任塑造的也必然是善良乐观的灵魂。常言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用爱心播种关怀与信任,才能收获感恩和美好。 看到这里,心中感我们要想培养有灵魂的学生,首先无论你是什么年龄段的老师,都要一直怀揣一颗关爱学生的心,没有爱,即使你的教学水平再高,也是无法触及学生的心灵,也不可能让学生从内心接纳你。亲其师而信其道,要达到这一步不只是口头说说而已。其次,我们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论他(她)的学习是否优秀,以往又做过什么,平等对待他们,会让他们视你为朋友,会让他们乐于与你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最后,我们要把握时机与学生进行沟通,比如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多和学生聊天,听一听学生对自己、对老师、对家人、对社会上所发生的一些事的看法。总之,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过程是漫长的,充满辛苦和幸福。你全身心付出了,但不一定会立竿见影,不一定会即刻得到回报。每个孩子就像一朵花,不同的花自然有不同的花期。所以我们要时刻记得:用爱播种后,还要耐心等待。就像任小艾老师说的那样,要"静静地等待花开的日记".

    培育有灵魂的学生读后感(二)

    郑州市二七区马寨一中曹翠红

    现代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每一个新走入职场的人和身在职场的"老"人都经常感到或害怕自己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害怕新手取代自己的位置,所以社会上的各种培训机构培训项目层出不穷,教师也不能脱离其外。所以,作为工作了十年教师的我,常常有危机感。那么,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在暑假里,读了《培育有灵魂的学生》一书,深有感触。那么,怎样才

  • 2、 《有灵魂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必须要以为人师表为准。要做一个有灵魂的教师,我觉得,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要爱岗敬业。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只有充满了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要把所有的心思放在教育上,才会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在教学中应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对工作认真负责。认真辅导学生,要时时刻刻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并认真撰写教学反思,做到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多听取优秀老师的公开课,争取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

    其次,要为人师表。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要言行一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学生,而且身教重于言教。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他们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第三,要关爱学生。教师要真正做到善于教人,就应该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首先教师应转变“成绩好才是优秀生”的错误观念。每一个人都各有各的长处,成绩差的学生不一定就没有他的闪光点。其次,要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已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创设不同但适合于他们的水平的目标,使他们都能享受到成功后的喜悦,增强进一步学习的信心与勇气。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应该是: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关心热爱学生,能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互尊互敬、平等交流,同时能使教师清楚地了解到学生每个“细胞”的活动,有的放矢地进行工作,并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一个有灵魂的教师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有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 3、 没有眼界是愚昧的根源

    没有眼界是愚昧的根源

    01

    最近读完了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感慨颇多。

    刘震云的很多作品都被改变成了影视剧,《手机》、《一地鸡毛》、《我叫刘跃进》、《一九四二》以及最近很热的《我不是潘金莲》都出自他的手笔。

    《一句顶一万句》更是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一句顶一万句》是一部充满了乡土气息,深刻揭示人性的现实主义作品。

    这部小说颠覆了传统的写作手法,几乎没有景色描写和人物形象描写,而是用非常平实简练的语言描述一个一个的事件。往往是一个事件还没有叙述完又开头表述另一个事件。这种叙述方式,使文章读起来有一种纷繁复杂的感觉,全书牵涉出来的人物也非常多,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小说的中心思想是要表达人与人之间有话说太重要了。有话说、会说话才能成就铁哥们,促成好姻缘,帮你结交贵人,从而改变命运;而说错话,没话说,传错话就会引发各种矛盾,比如父子不和、妻子出轨、朋友反目。

    整部作品就是用各种故事来印证这个道理。

    小说揭示了中国底层老百姓的各种局限性的思维方式。

    那种对愚昧的揭示,让人看得触目惊心,比如:

    卖豆腐的老杨不想让儿子去读书,是怕儿子将来有了文化,有了好工作,就不把他这个爹放在眼里了。

    后来,他和朋友老马闲聊,老马随口说:当了政府官员,再卖豆腐,那豆腐生意会更好!就像退休后做木匠的胡县令,虽然手艺一般,却能卖上好价钱,还不是因为他有个退休县令的名号!

    老杨一听,恍然大悟,赶紧送儿子去读书,不过这读书不是为了新学,也不是为了科员,还是为了卖豆腐!

    再比如:老杨为了让两个儿子都巴结他,故意只选一个儿子去读书,还得选脑子笨的那个去。因为他觉得人像鸟一样,脑子好使,翅膀一硬就飞走了,那豆腐坊就栓不住他了。

    这段描写简直是把愚木短视的思维刻画得入木三分。

    思维和启蒙对一个民族太重要了。不改变愚蠢的思维方式,各种愚蠢的行为就层出不穷。

    好比重难轻女的老太太,觉得把新生出来的孙女活活掐死是为家人做了一件善事;好比觉得钱能换来美貌,美貌又能换来更多钱的女大学生为了整容不惜去裸贷;好比为情所困的女子,为了挽回变心的情郎不惜跳楼割腕

    一切我们觉得不可思议匪夷所思的行径都来源于一个根深蒂固的愚蠢思想。

    02

    作品对小人物心理的描写很写实入微。

    比如,写杨百顺到师傅家分猪下水的心理活动:现在师傅不能动了,杀猪成了杨百顺一个人,杨百顺每次杀完猪,仍先回师傅家,师娘接下工钱,下水仍分给杨百顺三件,

  • 4、 没有理由绝望读后感

    为谁而工作读后感(一)

    一看书名就知道这本书是在讨论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工作积极主动,才能为公司创造效益,对工作贡献忠诚,才能在工作中显示出独特价值,对工作兢兢业业,才能从工作中获得无穷的乐趣和收益,对工作保持热情,才能成为人人欣赏之人。我从书中明白了每一个人所做的工作不仅仅是谋生的需求,你在为谁而工作是你的人生价值的体现,也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工作。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工作轨迹,有的人成为公司的核心人员,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有的人一直碌碌无为;有的人牢骚满腹,总认为与众不同,到头来仍一无所获众所周知,除了少数天才,大多数人的禀赋相差无几。那么是什么在造就我们,改造我们?是态度!

    《你在为谁而工作》一书,通过提出你在为谁而工作?这个需要我们反思的人生问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刻细致的解答,从而让每一个员工从内心深处承认并接受我们在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工作的朴素理念。

    书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这么两句话:工作是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我们寒窗苦读来的知识,我们的应变力、我们的决断力、我们的适应力以及我们的协调能力都将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得到展示。除了工作没有哪项活动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以及如此强的个人使命感和一种活着的理由。工作的质量往往决定生活的质量。工作态度是一个永远讲不完的话题,因为我们会在工作中遇到各种问题,它会影响我们工作的激情。但不管怎样,如果希望获得成功事业,成就美好人生,良好的工作态度是不可缺少的。

    想到当初对职业的选择,我觉得选择了教师这个舞台,应该是最适合自己的。所以说一个人的心态是很重要的,如果保持平衡的话,那么心情就会愉快,自然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得心应手。每当想到教师工作就是我施展自己才能的最好舞台,无论多么清贫与辛苦,我始终是兢兢业业,几十年如一日,工作中保持乐观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待遇上没有想到过要与其他人攀比。逢年过节学生发一条短信问候,就满足了。孩子们毕业了,有的到外地读书,有的上大学了,有的去工作了,还有不少孩子记住我一个普通的老师。有时同学们约到一起来家里看望我,送上一束鲜花,感到十分惬意。孩子们真诚地与我畅谈他们的学习、理想、工作,我们是最亲密的朋友。看着孩子们是那样信任我,喜欢我,我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这种职业幸福感也是其他职业没有的一种体验,这就是为自己工作的结果。我们只要脚踏实地沉下心来做工作,总

  • 5、 《一个不能没有礼物的日子》读后感300字
    小熊的爸爸今年做生意失败 ,家里没有什么积蓄了,剩的钱只够吃饭。但是圣诞节要到了,这是一个不能没有礼物的日子。小熊爸爸从外面捡回来树枝,自制了圣诞树,妈妈用小熊穿旧了的衣服缝了圣诞挂饰,一家人忙着布置房间和圣诞树,读到这里我都有点担心,圣诞老人真的会光顾这样一个有点寒酸的家吗。

    圣诞夜后的清早,令人惊喜的是全家人,还有小熊都收到了圣诞礼物,拆开礼物,爸爸收到的是他捡树枝时丢掉的帽子,妈妈的礼物是她最心爱的那件红外套上一直缺少的第二颗纽扣,姐姐收到的是她在公园荡秋千时弄丢的阳伞,哥哥的礼物是卡在树上破了的风筝,不过已经修补好了。小熊的礼物是他最喜欢的棒球手套,已经擦洗的焕然一新。收到这些“失而复得”的礼物,每个人都很开心。礼物无所谓新旧,一家人之间彼此的关爱和对生活的热爱才是圣诞节最好的礼物。

  • 6、 《做有灵魂的教师》读后感范文

    一本好书,如同一泓清泉,甘之若饴;一本好书,如同一杯醇酒,闻之欲醉;一本好书,就像一位老师,在润物细无声的柔情中唤醒我们沉睡的心灵。

    今年暑假,有幸品读了《做有灵魂的教师》这本书。这本书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每一篇文章都在我面前打开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同仁们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关注自己的专业成长,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反思,用饱含生命力的文字,记录着他们成长道路上的青涩与成熟,失去与收获,可谓一路艰辛一路歌;领导们用他们缜密的思路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吸引着我情不自禁的想走进他们的学校,感受那一份浓浓的阳光海岸。

    欣赏着他们的执着。我扪心问自己:年轻的我,这六年,你做了怎样的自己?

    曾记得,6年前,你满怀热情,期待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于是,每天早晨7:00准时到教室,辅导130多名学生英语早读,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累了,倚在墙上缓口气;渴了,咽口唾沫润润喉咙。你心里明白,一分钟的时间,对于孩子们来说,或许就是一份进步的喜悦。为了给农村的孩子带去绝不逊色于城市的课堂,你每天练口语,查资料,像个淘气的小孩子一样一有时间就追着经验丰富的刘老师问东问西。你带领孩子将难读难记的对话编成小短剧,你学着巧嘴的史老师将重点知识写成通俗易懂的顺口溜,你俯下身子,做孩子们的知心姐姐,帮他们解决金色童年里的所有难题,即使那些别人眼中的“小怪物”,你也从未放弃。

    付出总有收获,的确如此,那些孩子们,每天一个进步,深深地迷恋上了英语课和你,当然,家长们也对你夸赞不已。而你所教的三个班级,却从未拿过团体全镇第一。回忆着无数个与星光作伴的日子,你一直在心底默默哭泣。直到如今,你也始终不能放过没能拿第一的自己。如果那时的你读到《做有灵魂的教师》里,田保华局长的“有灵魂的教师,不会把学生的学业成绩册看成是自己的工资册和奖金发放册”这句话,又将是怎样的一番不放弃?或是重振旗鼓,更加脚踏实地?

    曾记得,学校每学期都会为你发放一本学习笔记,浮躁的你有时竟然把它作为小儿科的游戏。幸好,后来参加的一次班主任培训中,杨瑞青老师《如何在农村当好班主任》中的一段话点醒了你“乡村老师可以不进城,可以不提拔、也可以不发财,但是不可以不自信,不可以不快乐,不可以不成长。我们要确保我们自己在乡村学校里面,不封闭、不僵化、不落伍。在农村工作,如果因为学校偏僻,信息闭塞,封闭了,落伍了

  • 7、 一个都不能少影评

    【第1篇】

    《一个都不能少》是在我的家乡拍摄的,我的出生地和水泉村也不过十公里之遥。所以,我是怀着一种特殊的心情来观看这部影片的,我相信它能够让我拣回许多童年的碎片。在观看过程中,我几次感动的流下了多年未曾流过的泪水。就是在那个好几个班杂居的阴暗的教室里,用那球状的粉笔头开始的启蒙教育,才使我今天进入大学。与其说它是一部影片,倒不如说它更像一部记录片,向世人讲述了一个平凡而动人的故事。表达了一种很纯粹、很真切的爱和关怀。张慧科的顽皮、魏敏芝的倔强,编织了一曲爱心与真情的歌。在这些孩子脸上,找不到职业演员的那种演戏感,他们把真切和平常演绎的淋漓尽致。虽然孩子们的表演不失滑稽,但终不能使观众开怀大笑,而是让人感觉到鼻子酸溜溜的,我想这该是此片的成功之处吧!

    在我们看惯了奥斯卡大片的时候,《一个都不能少》如一瓶没有经过包装的山泉,一直流到我们的心里,流到我们灵魂的最深处。我想屏幕上不仅要有高楼大厦酒店餐馆歌舞厅和西装革履的大款老板经理,也应该有大山黄土地低矮的瓦房和打着补丁的农民农村娃。世界是多样的,有灿烂的一面,也有它浓重的一面。影视界不要让都市题材买断,也应该拍一些农村题材的像《一个都不能少》高质量的影片。

    青幽的大山下低矮的瓦房向我们讲述着山里人的生活内容。贫穷和落后是不言而喻的。但贫穷和落后不是可耻的,可耻的是我们不敢真实面对,而遮遮掩掩地逃避,我希望媒体能够多关注一下那些闭塞的大山里的事情,给山里人输送关于这个世界的信息,让山里人从骨子里认识到贫穷和落后的根本原因。我相信,像敏芝一样有着倔强性格的山里人会很快走出贫穷和落后的。想对正在大都市打工的或求学的山里孩子说,不要在都市霓虹灯下迷失了自己,应该奋发图强,努力拼搏,在工作岗位和学校里取得最好的成绩。等到有一天,能够回到家乡,去改造那里落后的一切。还想对生在都市、长在都市,以后工作也一定要在城市的青少年说,当你空虚无聊时看一看《一个都不能少》,看一看大山里的孩子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拥有什么,相信你会感到你是多么富有。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许多人已经不知道什么叫做幸福,其实,重要的不是我们拥有什么,而是我们怎样去看待拥有。如果说《泰坦尼克》和《拯救大兵瑞恩》告诉我们“珍爱生命”,那么《一个都不能少》告诉我们:珍惜现在的拥有。

    【第2篇】

    当我看完《一个都不能少》这部影片时,心里如澎湃的海潮,久久不能平静 。

    影片讲

  • 8、 《做一个有灵魂的人》读后感1000字

    看过一本书叫《做一个有灵魂的人》的书,让我懂得了好多。

    第一,做一个有灵魂的人,修养是灵魂的洗礼。在我认为,修养又分为习惯、无欲、从容、认真和敬恕。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无论从学习到工作,为人处世,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养成良好的习惯,会受益终生。

    身处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人们往往心浮、躁动,被不断产生的欲望所牵绊、蒙蔽。所以,我们要“无欲则刚”,一个真正强大的人,是没有“欲望”的,因为没有“欲望”,才不会患得患失。

    苏轼写的《定风波》体现了作者的从容、淡定豁达的态度。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挫折。所以,无论怎么样的上升和降落,都应该泰然处之,从容淡定地面对人生。

    认真是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一种态度,一个懂得事事都认真的人,一定是热爱生活且懂得生活的人。人生原本也只是一个过程而已,因此,不管结果如何,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力求将其做到最好。

    “敬恕”在我们人与人交往之中必不可少。恕,多给别人一个机会,也就多给自己一分希望。敬,一个懂得原谅别人的人,更能赢得别人的尊敬。

    第二,做一个有灵魂的人,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蒲柏说过一句话:愤怒是为了别人的过错而惩罚自己。不好的情绪常常折磨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做事出现种种偏差。所以,操纵好自己的情绪转换器,随时提醒自己、鼓励自己,将生气转化为动力,就能成功,实际上,我们自己不生气就什么事都没有了,生气都是自找的。

    《三国演义》里面关羽的脾气相信大家也是有一定了解的,如果当初去拜访诸葛亮时,真的绑了诸葛亮,我想,也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吧!

    第三,做一个有灵魂的人,学习是一种信仰。我们都听到过这么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其实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管年龄多大,只要开始学习,就不为晚。学习者永远年轻。成功无止境,学习无绝期。成功的人生,应当像河流,在汨汩流淌的过程中,不断吸取它的营养,丰富自己,充实自己。

    董卿,相信大家都认识。她一直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在书房里读一个小时书。她都能做到这样,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勤奋?

    第四,做一个有灵魂的人,必须学会忍耐,忍耐是一种涵养。拉封丹说过这么一句话:忍耐和时间,往往比力量和愤怒更有效。耐心是一种成熟的标志,它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素质,有时候太过急功近利,太过浮躁,总嫌回报来的太慢,没有耐心面对成功的来临,最后只能用

  • 9、 《最后一个灵魂》读后感2000字

    细微的光芒

    ——《最后一个灵魂》读后感

    这绝望来自哪里,小狄已经分不清了,也许正是来自他的灵魂,因为灵魂永远也不能在现实中得到满足。

    他不再是个战士了,唯一能做的斗争,也仅止于在内心中折磨自己,伴随着身边永不停歇的哭泣。

    他钻进被窝,小心翼翼地抑制自己粗重的叹息声。黑甲武士深藏在阴影中注视着小狄的眼神,在他的心中引起了一阵奇异的召唤。他们一队一队从面前经过,在黑暗中化成影子。他自己也像随之其后走入阴影中间。他的灵魂已经稀薄到随时可以离开,凋残于空虚的黑暗世界中,然后瓦解开,散去,轻盈得没有一丝感觉。接着,他便慢慢睡着了,像灵魂离开自己的身躯......

    (1)

    灯光昏暗洒下,天色微亮;书页已停,却听见寂静的宣泄。

    闭眼,小狄的形象仍在眼前。他普通,但他却不平凡。

    书中的世界,有一群虚幻的武士进入,他们不要人们的性命,但却要人们的灵魂。人们却相反,当他们知道这群强大的武士只要他们的灵魂而不要他们的命时却镇定而又开心。被勾走灵魂的人还大声宣扬着没了灵魂后的轻松。失望不仅是对那些,被勾走了灵魂却毫无眷恋,连向自己的灵魂望一眼都没有,正兴高采烈地向大家宣布勾魂实在毫无痛苦。

    唯有小狄不是,他心中有一股力量指引着他——不,我们需要灵魂。像是与生俱来坚定不移的信念他逃离了那些武士,没有让他们勾走他的灵魂。

    他同样遇到了一个没有肉体的灵魂——一个少女的灵魂,少女的灵魂向他讲述了这一切发生的经过,武士们不断的夺取人们的灵魂来补充自己的力量,很快世界上只留下了他们两个灵魂,小狄顿时被一种不可预料的恐惧所震撼,他开始深信不疑,就像他深信自己是有灵魂的一样。

    小狄的经历,也让我感到震撼。在那样的一个时代,人们弃灵魂而不顾,灵魂在人们的眼中如同一个累赘,只会妨碍人们的欲望。在这里,灵魂象征了正义,道德,是内心深处最初最初的人性的本性;相反的,那些夺取灵魂的武士,象征着丑恶、嫉妒、欲望、麻木、荒唐、狡诈、愤怒等等人性的丑恶,当灵魂进入了这些邪恶的东西,它只会变成更强大的邪恶力量。灵魂本是人心灵的一种精神,但若被这样的一种东西所利用,只会让人寒栗。

    小狄的存在,象征着一种良知,对灵魂的一种渴望,思想的存在。他不畏惧人性的险恶,正视自己,正视自己的灵魂。

    灯火阑珊的世界,有多少人,为了那些所谓的名利而抛弃了自己的灵魂,那些人性本质上的真正的追求——那些自由,质朴,情感,简单。在欲望的折射下变得虚

  • 10、 没有脚才能走到的国家读后感

    没有脚才能走到的国家读后感 有这样一个冬暖夏凉的西拉拉弗雅国,房子、屋顶、井水、树、河流都是用美味的食物制成的,天空中到处是烤鸭、烤鹅。这里的人要吃什么,只需要喊一声就可以实现,这里的领导都是爱说谎,爱吹牛的人,不工作、不干活,只知道吃喝玩乐,而且去这样的国家只有那些没有脚的人才能走到。 听了这个故事,大家想去这样的国家吗?大家喜欢这样的国家吗? 我不想去这样的国家,我也不喜欢这样的国家,再说我很庆幸自己有一双脚,那样就走不到西拉拉弗雅国,因为我不喜欢不劳而获,更不喜欢说谎、吹牛、不礼貌。洪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做一个诚实、善良的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不劳而获的人永远都无法体会努力时的快乐和收获时的喜悦。 如果我身边有这样的人,我会果断地拉住她们,给她们安上一双有力量的脚......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23-02-08

  • 2019-10-19

  • 2019-09-21

  • 2019-11-16

  • 2019-11-16

  • 2023-01-13

  • 2023-02-05

  • 2023-04-07

  • 2023-01-14

  • 2019-11-16

  • 2019-11-16

  • 2021-04-19

  • 2019-09-20

  • 2019-11-04

  • 2023-01-22

  • 2019-09-20

  • 2023-01-05

  • 2019-09-21

  • 2023-03-06

  • 2023-01-23

  • 2022-12-28

  • 2019-09-25

  • 2019-11-11

  • 2022-12-08

  • 2019-11-02

  • 2019-11-04

  • 2023-04-25

  • 2023-04-18

  • 2023-05-25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2-12-13

  • 2019-10-28

  • 2022-12-19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灵魂读后感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灵魂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灵魂读后感,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灵魂读后感大全,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灵魂读后感2024,更多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灵魂读后感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