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一个也不能少》观后感 > 地图 > 《一个也不能少》观后感,2024《一个也不能少》观后感
《一个也不能少》观后感相关栏目
《一个也不能少》观后感热门栏目
《一个也不能少》观后感推荐
《一个也不能少》观后感

(共 4702 篇)

  • 1、 《一个也不能少》观后感范文

    观看一部好作品就像和一位益友交谈沟通,每次带来更大刺激的同时,都会激发我们不同的看法,这些想法和思想值得我们去为之写一份观后感。经常写观后感,可以让自己的思维更加丰富。关于作品观后感如何写范文呢?下面是读后感大全为大家整理的“《一个也不能少》观后感范文”,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一个也不能少》观后感范文【篇1】

     

    看影片《一个都不能少》后,我不由得赞叹“多好的一位老师!”

    影片中的主人公——代课教师魏敏芝仅仅13岁,小学刚毕业,当时要代替高老师上课了,高老师临走之前告诉她:全班28名学生,在他回来之前,“一个也不能少”!

    内因魏敏芝可以极力克服,而外因却给魏敏芝带来了不少的压力。第一次县里选拔明新红为跑步运动员,她以“失踪”保住了“一个都不能少”。第二次张家慧因家庭贫寒,突然离校进城打工挣钱去了,这件事可急坏了魏敏芝。为了“一个都不能少”,她小小年纪,又是女孩子,社会交往又少,路途又远,怎么办?魏敏芝首先与同学们一块儿商量,继而单独一个进城寻找,在寻找中,她一整天没顾得吃饭,一整夜呆在电视台门外,为了“一个都不能少”,她忍耐着,她到长途车站,用身上所有的钱买了纸和笔墨车寻人启事,又进电视台……

    魏敏芝忍饥挨饿,风餐露宿,四处奔波,是什么力量在激励着她?是爱我课堂,遵守诺言“一个都不能少”。是忠实党的教育事业的一颗赤胆忠心。

    我也要长大,看了影片我深受感动与鼓舞,我要向魏敏芝学习,树立“爱我课堂,勤奋好学,争做四有亲人”的坚定信念,将来更好地为祖国做贡献!

    《一个也不能少》观后感范文【篇2】

    今天上午,我们班又迎来了难得的看电影的课,还是我们的语文老师组织的,因为只有他才有可能带我们看电影,其他的老师根本免谈,今天看的电影名称叫〈〈一个也不能少〉〉。

    这场电影讲的是农村的一所小学里发生的事,这所学校只有一个班级,理所当然也只有一位老师,他姓高。一天,高老师的母亲生病了,他想回家去照顾他母亲,找了个代课老师,姓魏。高老师把一切事项告诉魏老师后就回老家去了。他们那的学习是每天抄一篇课文,高老师回去26天,交个魏老师26根粉笔说:“每天最多用一根粉笔,不够自己想办法。”

    高老师走了,魏老师在第一天抄了一篇课文让同学们抄,大家都说不会,魏老师硬要大家抄,说:“没抄完不许回家。”看到这,我觉得魏老师蛮不讲理,学生不会硬要让学生抄,但她也是遵从高老师的意思,让同学们抄

  • 2、 《一个也不能少》观后感范文汇总

    在现代生活中,观看作品是再稀松平常不过的事情了,每次欣赏完作品之后,心中的诸多想法总让自己久久无法平静,观后感有具体的格式。观后感应该处理好观看与感受的关系,做到抒情和叙述相结合。我们应该怎样去写作品观后感呢?有请驻留片刻,读后感大全小编为你推荐《一个也不能少》观后感范文,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一个也不能少》观后感范文【篇1】

    听影片名感觉挺有趣的。但是,在学校只放了一点,因为还要上语文课的缘故,就停止了。回家,对这部影片念念不完。最让我忘不掉的就是魏老师找张慧科的那一段。

    魏老师看起来还是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却担任了水泉小学的.代课老师,并且做好“一个都不能少”的职责。

    魏老师千方百计的凑钱到城里去找张慧科,坐上车了,但是中途被人发现,被别人赶了下来,其实我想:明明就可以往回走,挣好钱在买票坐车去城里的。但是她没有,而是走路到了城里。到城里他找到了带张慧科去打工的人,得知张慧科走丢了,我想这时她心里肯定很难过吧!他没有放弃,而是抱着我偏要找到张慧科的心态。

    魏老师,他为了张慧科想出了很多办法:去火车站播广播,看到大街上张贴寻人启事她也去买笔和墨写寻人启事,最后得到一个人的指点来到了电台。

    因为他没有证件,没有推荐信,没有保障,也找不到台长,因此活生生的被赶了出来。但是,魏老师不仅没有放弃,在电台门口等了一天半,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个都不能少。

    从电台里走出一个戴眼镜的,魏老师问道:“你是台长吗?”这个台长心地很好,不仅让他上电视,还使富有的人捐了许多粉笔,钱,学习用品等。他和张慧科一起开开心心的回到了水泉小学。

    最后一幕,在讲台上摆了好多粉笔,还是水彩的,张慧科问:“我能多写几个字吗?”魏老师说:“当然可以”于是,张慧科在黑板上写了三个大字---魏老师。

    现在的我们,与他们完全不同,我们条件比他们的好多了,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学习机会。魏老师对学生的关心远远超乎了我的想象,我们应该多尊重老师。

    《一个也不能少》观后感范文【篇2】

    一部影片,一个故事,一份责任,一种感动。

    今天,我有幸观看了张艺谋导演的影片《一个都不能少》,它主要讲述的是关于一个代课老师魏敏芝的故事,她只是个小学毕业的人。今年才十三岁。因为高老师请假回家探病才来到了水泉村小学,这个学校就有一个班,班里的学生一到四年级的都有,共二十八个学生……

    在班里有一位名叫张慧科的男同学,由于母

  • 3、 《一个也不能少》观后感作文模板

    我相信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写过作文,写作文可以让思维更加缜密、更加有条理,写作之前的知识经验,会给作文带来很好的效果。我们在动笔写作文之前有什么好灵感呢?在此,你不妨阅读一下《一个也不能少》观后感作文模板,欢迎你的品鉴!

    《一个也不能少》观后感作文(篇1)

    我是一朵莲花

    天并不是蓝的,云也不是洁白的

    而我的心是纯洁的

    在暴雨过后

    我渐渐地开放

    不为人们的赞赏和歌颂

    只为自己一身的傲骨和散发出的淡淡的清香

    我的生命虽然短暂

    却将我的美好全都留在这个世界上

    我虽然生长在泥土里

    心灵却是高贵的

    我孤傲

    因为我不随波逐流

    我坚强

    因为我看不惯那些娇生惯养的花朵

    因而

    我默默地开放,又默默地凋零了

    在我生命结束的一刹那

    不知从哪儿飘来一阵奇异的风

    把我吹向另一个世界

    我在那里永远地绽放

    《一个也不能少》观后感作文(篇2)

    《一个都不能少》这是一部很给力的影片,在淡淡的。质朴之中让观者内心升起一股无穷的力量。是爱的升华,是对未来的憧憬,是对教育心存希望的力量!

    从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爱的力量,想到了教育的责任与神圣。这部反映贫困山村师生学习、生活的故事片,让我们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不禁为那个执着的魏老师而感动,盯着银屏的双眼便不知不觉被泪水模糊了多次。

    魏敏芝老师其实只有十三岁,正是读小学六年级的年龄。从魏老师的家境一定很贫寒。她来当代课老师的初衷完全是冲着这五十块钱而来的,但是她被孩子们的天真与求知欲感动了,为了高老师的千般叮嘱“这些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她历经艰辛。

    魏老师带课的水泉小学,只有一位老师,两间破旧的教室,却有大小四个年级的四十多名学生,而后陆陆续续失学十几名学生,魏老师来的时候,学校只剩下二十八名学生。在我们这些生活在幸福中的孩子们,这也能算学校?一元钱一盒粉笔,一支粉笔用一天。在水泉乡小学的孩子们看来,一支粉笔是如此的珍贵,看到粉笔被踩坏,孩子们甚至心疼的落泪。而我们城市里的学校,全部是宽敞明亮的楼房,还有许多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而且当粉笔掉在地上,同学们就像没看见似的走过去,甚至有些人直接从粉笔上踩过去,从来没有捡粉笔的意识。我们这些同学平时不懂得节约,乱用零花钱,这可真是不应该呀。

    为了能筹集到县城去的车费,魏老师带着学生去搬砖。车费不够,她就步行去城里,在城里她更是一分钱也舍不得乱花,饿了吃的人家的剩饭,渴了就喝自来水。为了省钱,她写了一个晚上的寻人启事

  • 4、 电影《一个也不能少》观后感4篇

    遍观好的影片不亚于博览群书,优秀的影视作品通常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观后感是真情实感下的产物,不可弄虚作假,一篇好的观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你是否为写作品名观后感而苦恼呢?下面是编辑为你精心整理的“电影《一个也不能少》观后感”,本文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

    电影《一个也不能少》观后感 篇1

    一部影片,一个故事,一份责任,一种感动。

    今天,我有幸观看了张艺谋导演的影片《一个都不能少》,它主要讲述的是关于一个代课老师魏敏芝的故事,她只是个小学毕业的人,今年才十三岁。因为高老师请假回家探病才来到了水泉村小学,这个学校就有一个班,班里的学生一到四年级的都有,共二十八个学生……

    在班里有一位名叫张慧科的男同学,由于母亲生病,他家人带着他辍学到城里去打工。魏老师从学校一直到(知道以后,只身一人到)城里去找张慧科,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他,把他带回了家。其实她完全可以不用去找张慧科,因为她的任务就是代好这一个月的课,而她或许是为了高老师临走之前的一句话:“这个班已经流失了十几个学生,再也不能少。!”我想:这就是责任所带来的动力吧!

    在这部影片中,最令我感动的是魏老师为了找张慧科在街头上四处寻找,广播找人,贴寻人启事的一幕幕……可惜都没有找到张慧科。她渴了,就喝街边的自来水;饿了,就吃小店客人剩下的食物。她偶然遇到一个好心人,告诉她应该去电视台……可门口的登计人员处处叼难她,不准她进去。她没有就此放弃,在大门外等了三天三夜(一天一夜),而且她见到每个从里面走出来的人就问:“你是不是台长?你是不是台长?”最终,她终于见到了台长,并上了电视,在圆圆的镜头面前,她流下了眼泪,说了一席让人感动不已的话:“张慧科我好想你,你在哪里?”

    最终,魏老师找到了张慧科,一起回到了那个熟悉而陌生的地方——水泉村希望小学。是啊,付出了或许才会有回报,可不付出注定一无所获。而这个世上又有多少人能像魏老师一样,为了一句话,为了一个孩子,付出那么多艰辛和劳累呢?

    因此,我希望所有的贫困学子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也希望那些已经辍学的孩子能够早日重返校园。

    《一个也不能少》电影观后感700字2

    星期日,爸爸给我看了一部特别感人的电影,这部电影的名字叫《一个都不能少》,其中最让我感动的人物是那位仅仅只有13岁的魏老师。

    在一个贫穷的山区,有一位高老师因家里有事需要请26天假期,在这段时间里的,他把自己

  • 5、 电影一个也不能少读后感
    电影一个也不能少读后感 《一个也不能少》是张艺谋导的一部反映农村教学情况的一部电影。说实话整部电影都是一种凄凉的景色,没有什么鲜艳的颜色,和那些华丽的电影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我却觉得这部电影反映了很多真实的东西。 刚开始便是一种凄凉的景象,所谓的学校就只是一间破旧不堪的木屋,那些不完整的桌子,和堆砌起来的凳子组成了水泉乡水泉小学。看到这里我觉得我们拥有如此好的学习环境太好了。高老师因生病不得不让读六年级的魏敏芝代课。高老师对魏敏芝的要求是学生一个也不能少。小敏芝也深深记住了高老师的这一要求。上课是学生并不听话,吵吵闹闹,魏敏芝就索性守在外面,只确保一个也不少。 我想或许为明知作为一个老师并不够格,因为她并没有好好教导学生,但是我觉得她很有责任心,她牢牢记住了高老师的话‘一个也不能少’。或许到这里还不能体现,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却将这点深深体现出来。 张慧科是班上的学习委员,但是有天他“不见”了。魏敏芝找到了他家,得知他家因贫穷上不起学,而张慧科去了城里。魏敏芝便想把他找回来,但是钱是个大问题,同学们就一起凑钱去城里,但是终究不够。他们想逃票,于是学生们一拥而上为魏敏芝作掩护,她上了车,但是是被发现了,把她从半路扔了回来。但她并没放弃,她毅然徒步走到了城里。看着魏敏芝小小的身影独自走在布满泥沙的道路上,我感受到了她的决心。 魏敏芝来到了城里,但是被告知张慧科失踪了,她便要求要去找张慧科,她去了车站,但茫茫人海想要找到张慧科何其容易,但是她没有放弃,她找到了播音员想要通过广播寻找,但结果不尽人意。接下来想贴寻人启事,却不知如何写,最后她听说上电视有可能找到,于是就想去电视台。看着魏敏芝苦苦寻找的身影,我感到心酸却又佩服,佩服她的毅力,不服输,不放弃的倔强。魏敏芝到电视台后,电视台大门的接待员对她很冷漠,无视了她。她便在门前等台长。终于3天后台长同意了寻人的要求。魏敏芝成功了,她上了电视找到了张慧科。 魏敏芝这个女孩她勇敢、倔强却又不善于表达,她牢牢记住了一个也不能少的要求,永不放弃。而我呢?总因为一些困难便放弃原先的目标,我觉得我也应该像她那样不放弃,不达目的不罢休!
  • 6、 《一个也不能少》观后感作文800字模板

    根据学校的要求,学生需要懂得写优秀作文,写作是一种生活状态,有着独特的体验和表达。优秀作文的表达方式值得我们学习,作文究竟怎么样写才能将它写好呢?以下为编辑为你收集整理的《一个也不能少》观后感作文,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一个也不能少》观后感作文 篇1

    影片最后,水泉小学在许多好心人的帮忙下,条件有了明显的好转,张巧珍这只小鸟也已经归林,重新回到了学校。但全国象水泉小学这样的学校肯定还有许多,象张巧珍这样的学生必须为数不少。想到我们国家还有那么多不幸的同龄人,我的眼前又浮现出我校师生给失去双亲的六年级学生智得今捐款的情景。如果我们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想到那些贫困山区的同龄人,把零花钱节约下来献给期望工程,就会使更多的象张慧科这样的学生重新回到学校。

    我认为影片主要表达了贫困小村的老师的最纯洁的职责心和关爱的情节!我在未来也可能会成为人民教师,我想我也就应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

    感人至深的真实情节、让人忧虑的农村教育、冰冷淡漠的城市、僵化死板的国人思维令人感动的、真的每一个国人思考的东西太多太多。

    《一个也不能少》中主人公魏毓芝老师与学生张慧科之间矛盾的发生、发展、结局,几乎是影片的全部资料,而影片的主旨也随着这一矛盾的变化逐步表现出来了。

    作为一个老师,魏毓芝有自身的缺点,然而作为一个人却有着这些缺点如何也遮掩不住的闪光点。我们很容易想到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纯粹好处上的人,而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反之,则是贴合逻辑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她那种尽职尽责、不达目的不罢休、一条道走到黑的精神。这对于全社会各行各业的男女老少难道不是更具指导好处吗?对于那些在生活工作中对事业三心二意、一曝十寒、不能持之以恒的人来讲,不是极具规劝好处吗?

    概括:犟!犟得让人拍案叫绝,犟得叫人心服口服,更犟得使人心为之震,久难忘怀。

    《一个也不能少》观后感作文 篇2

    结果,先后少了两个学生。在自己带的28名学生的帮忙下,魏老师经过长途跋涉,历经千辛万苦,最后找到了那两名学生的故事。

    这个代课教师自己只有十三岁,比我们大不了多少,还只能算是个大孩子而已,但她倔强甚至固执地遵守着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农村的孩子也许不如城市的同龄人见多识广,因而常被一些人认为:不懂事儿。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她对这份职责执着的追求,这是一种让人敬佩的精神和信念!这种精神和信念在此刻的很多城市孩子和成

  • 7、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今天,我有幸观看了张艺谋导演的影片《一个都不能少》,它主要讲述的是关于一个代课老师魏敏芝的故事,她只是个小学毕业的人,今年才十三岁。因为高老师请假回家探病才来到了水泉村小学,这个学校就有一个班,班里的学生一到四年级的都有,共二十八个学生 在班里有一位名叫张慧科的男同学,由于母亲生病,辍学到城里去打工。魏老师知道以后,只身一人到城里去找张慧科,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他,把他带回了家。 在这部影片中,最令我感动的是魏老师为了找张慧科在街头上四处寻找,广播找人,贴寻人启事的一幕幕可惜都没有找到张慧科。她渴了,就喝街边的自来水;饿了,就吃小店客人剩下的食物。她偶然遇到一个好心人,告诉她应该去电视台可门口的登计人员处处刁难她,不准她进去。她没有就此放弃,在大门外等了一天一夜,而且她见到每个从里面走出来的人就问:你是不是台长?你是不是台长?最终,她终于见到了台长,并上了电视,在圆圆的镜头面前,她流下了眼泪,说了一席让人感动不已的话:张慧科我好想你,你在哪里? 最终,魏老师找到了张慧科,一起回到了水泉村希望小学。我希望所有的贫困学子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也希望那些贫困地区已经辍学的孩子能够早日重返校园。

  • 8、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今天我们去淄博影院看了一场名为《一个都不能少》的影片。

    剧中讲的是水泉乡水泉小学高老师的妈妈病了,他要回家探望,于是便请了一位年仅12岁的魏敏芝做代课老师。高老师临走前再三叮嘱魏敏芝班里的学生要一个都不能少。可是不久,张慧科因为家里穷去城里打工。魏老师就千里迢迢来到城里找张慧科。最后在电视台台长的帮助下他终于找到了张慧科。

    水泉小学的教室那么破旧,文具那么少,学生的家境又那么贫寒。可是不管教室多么破旧,文具多么少,家境多么贫寒,他们仍然坚持学习。我们现在的环境不知道比他们好多少倍,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努力的学习。

    剧中的魏老师对她的学生那么好,我们的王老师对我们也不差。老师为了让我们长大有出息,无时无刻的为我们辛勤的忙碌着。同学生病了,老师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去看望同学,为同学补课。老师这样关心我们,爱护我们。我们要以优异的成绩报答老师。

  • 9、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一)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我们这个星期的影片叫做《一个都不能少》,这是一部十多年前的片子。该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贫穷山村小学里的一个故事。女主角魏敏芝老师因受高教师的托付,努力维护这个小学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校读书。她从头到尾都在坚持,要让学生一个都不能少。从而发生了她历尽艰辛找回一个因家里贫穷而辍学到城里打工的学生。

    一年级到六年级只有二十多个个学生,所有的课程都由高老师承担。可以见识到这个山区的贫困程度。更加可贵的是高老师的坚持的精神,再三叮嘱代课老师要让这个学校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这是一种尽心敬业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现代社会中没有人愿意去到这些穷山区,只赚几十块钱的工资。

    因此,又有一个男学生因为家庭的贫困而选择辍学,离开学校,离开了村子,踏上了去城里打工挣钱的路。因为高教师最后离开学校时的叮嘱,代课老师魏敏芝毅然决定要去找回辍学的男学生,尽管他是班上最淘气的学生,因为一个都不能少,她坚持着。他想要到城里去将学生张慧科找回来,可是这来回的路费是谁付呢,这又成了一个问题,于是她和学生们一起去为砖厂搬砖挣钱,可他们没弄清楚状况,反而帮了倒忙,最后老板还是将工钱发给他们了,只不过给的有些少,于是他们一起去买汽水喝,当老板报出价来时,差点没把我吓死,那个年代的汽水竟然比我们现代的汽水还要贵,于是他们买了两瓶,一人喝了一口,到最后老师却没喝到,后来老师说:那时,农村的运费是非常贵的。

    当他们吃饱喝足后就去了火车站,终于努力所付出的汗水得来的钱还不够买到一张车票。这并没有让魏老师打消找回张慧科的念头。她选择走到城里去,一百多公里的路,又花了她一天一夜的时间。坚定的信念,支撑着她。不管路多遥远,她的想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一个都不能少!

    终于历尽艰辛,走到了城里,可是如何才能找到张慧科呢?于是他决定去找他的住处,可到了那之后,他的同伴说他在火车站时就走丢了,于是魏老师仍不放弃,让他的同伴与他一起去找,可是那个同伴却要魏老师给他找张慧科的小费,本来只剩下那么点钱的魏老师毅然决然的答应了,到了火车站,由于已经丢失了两三天,根本不知道去哪找,于是他们到了广播台,让大喇叭找,可一天过去了,还是没找到,反而让他的同伴拿了两天元钱走了。

    后来他又有个法子,贴布告,他将剩下的钱全部都用了,买了笔和纸,写了好多布告,可别人都说,那东西找人没用,根本没人会去看,于是他决定去找电视台做

  • 10、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精选

    不同的人在观看同一部作品之后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我们会在观看的过程产生很多不一样的想法,为了充分回味作品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观后感。写观后感能帮助我们回忆作品情节,保留当下感受。一篇好的观后感应该注意哪些要素呢?经过搜索整理,编辑为你呈现“《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篇1

    张艺谋将农村教育拍摄得真实,而纯朴,映照的是真正的人性——人的本真。我们的教育现状如何呢?校舍、师资力量、环境的优越性暂且不谈,单讲课堂授课,我觉得尚且不如电影上魏敏芝的那堂数学课来的更生动,更真诚纯朴,很多时候我们都过于讲求什么教法、课堂纪律、教具准备,因此讲课讲得抽象有余,而情感吐露不足,课堂成了教师展示“自己高超教学基本功”的舞台,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需求程度。

    为什么呢?

    我觉得,究其原因应该是对于农村的现实没有更清晰的认识,急于追求向城里教育看齐,而在个方面造成赶鸭子上架的现状。结果虽然给猪的鼻子插上葱,很有些像大象,但怎么也摆脱不了农村孩子相比城里孩子缺乏品德教养这一弊端。

    没错,我们现在的师资力量确实相比过去要上一个大的台阶,绝大部分教师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在教法、知识储备等各方面都高于贫困地区,但我们运用教法的宗旨、目标就是适合学生,让学生真正明白,真正懂得,正真会算(数学课)。可是我们这样启发,那样规定,如此训练,如此这般讲解,不管学生是否爱听,不管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强硬地施以我们认为成功的教育,结果是:教师不明就里,学生如坠云雾。

    我们不妨站在旁观者的地位来看孩子,将他们向电影里的孩子一样看。来揣摩他们的心思,来同他们进行真心的对话,共同实践一个目标。真诚才是高超教学,实现各项教学目标的法宝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篇2

    这天,我为了完成语文作业而观看了“一个都不能少”。这部影片的开头真的有些奇怪,只有“一个都不能少”几个大字。随后便是正片,第一幕便引出了。学生中也有不少捣乱的,其中一个就是张慧科。他经常和老师对着干,似乎班里所有的坏事都有他一份。

    但是他家非常贫穷,以至于他辍学去城里打工。他走了之后,学校所有人都想把他找回来。当魏老师呼吁学生搬砖时,全班同学异口同声的那一个“好”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无奈钱还女主角——魏敏芝。她是一位代课老师。这所学校原来的高老师母亲有病,所以她才来代课。高老师仔细的叮

  • 2019-09-20

  • 2019-11-02

  • 2019-11-04

  • 2023-04-25

  • 2023-04-18

  • 2023-05-25

  • 2019-10-29

  • 2019-10-28

  • 2021-04-23

  • 2022-12-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3

  • 2022-12-10

  • 2022-06-30

  • 2023-01-0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11-03

  • 2023-01-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01-24

  • 2019-09-20

  • 2019-10-28

  • 2023-02-13

  • 2022-12-10

  • 2019-09-20

  • 2019-10-28

  • 2022-12-10

  • 2022-12-12

  • 2023-01-05

  • 2019-09-20

  • 2022-11-19

《一个也不能少》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一个也不能少》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一个也不能少》观后感、2024《一个也不能少》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