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燕明刀读后感200字 > 地图 > 燕明刀读后感200字,2024燕明刀读后感200字范文大全
燕明刀读后感200字相关栏目
燕明刀读后感200字热门栏目
燕明刀读后感200字推荐
燕明刀读后感200字

(共 7638 篇)

  • 1、 《燕明刀》读后感600字

    《燕明刀》读后感600字

    四年级一班 尉竣博

    近期我读了两本书:《青草湾》和《燕明刀》。你能猜到我最喜欢哪一本吗?哈哈,你猜对了,就是《燕明刀》。

    《燕明刀》主要讲述了少年东方和小伙伴们在秋天—这一丰收的季节里度过了一个忙碌又快乐,紧张又刺激的假期。在这个快乐假期里东方和小伙伴们一起先去古代的点将台拣豆子,然后去挖田鼠洞、逗田鼠,还到南山岭挖了地瓜,而且挖着挖着,还挖出了 “燕明刀”和“青铜月牙”。“青铜月牙”,看名字厉害吧,嘻嘻,其实这是小伙伴们自己起的名字,实际上这些物品就是普通的马蹄铁,可是东方他们不知道,还高兴地把它们当做宝贝。除了这些,他们还在甘福家挖出了“青铜剑”。乐趣不只来自于挖出“宝贝”,还包括和凌波一起放猪,与姥姥一块儿做了豆面灯,最后他们还发现神秘窑洞,保护了文物……一个假期里,他们马不停歇做着各种各样有趣的事情,他们心中也收获满满。

    在故事中有淘气的祁汉,机灵的东方,聪明的望月,大方的凌波,活泼的满仓,博学多才的甘福,不讲道理的孙二嫚……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跃然于纸上,一个个美妙的故事记在了心上。有的故事让你捧腹大笑,比如凌波掏田鼠洞,却被祁汉在手上尿了一泡尿;有的故事让你感动流泪,与书中的小伙伴们一起跌宕起伏;有的故事发人深省,至今还能在我的脑海中显现。

    《燕明刀》是一本充满了阳光和童趣,散发着乡土气息的读物,在书中你会和东方他们一起寻找童年的快乐,也会在阅读中找到你自己的影子。同时作者还为我们穿插讲解了一些历史故事,让我领略了时光的印记。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读好书,会让我们进步的更快、成长的更棒。亲爱的小伙伴们,你想不想和我一样体验一把东方的快乐假期,那还等什么,你也快点来读一读《燕明刀》吧!

  • 2、 《史记》荆燕世家读后感200字

    荆王刘贾,虽然姓刘,但是好像并算不得刘邦的亲戚,或者是刘邦很远房的亲戚吧。

    因为韩信被废,楚地一分为二,这厮混了个荆王。大概是积的德不够深厚吧,后世子孙出了几个不成器的,荆王一脉就算沉寂了,猜测后来的刘表可能是他一脉。

    燕王刘泽,听了田生的话,去拍吕后的马屁。一来二去把吕后舔的神清气爽,封了琅琊王。后来吕后崩,又起兵诛杀吕姓王,被迁燕王。这可惜被他孙子刘定国败家完蛋。

    刘定国也是奇葩,先是跟他爹的姬妾偷情,生了个男孩,又抢了弟弟的老婆来做妾,接下来跟子女通奸。简直是畜生中的畜生了,最后被人举报,被讨伐自杀了账。

    读书正行,读书正言,读书正心。

  • 3、 《长夜难明》读后感800字

    漫漫长夜,他们以身为灯芯,撕开黑暗的一角。这本书并非快意恩仇的推理,而是一群殉道者在殒身前最后的豪赌。地铁口疑似爆炸物的行李箱,打开后却是前检察官江阳的尸体。嫌疑人对犯罪供认不讳,所有证据一应俱全,但却在公诉之日,陡然翻转,而在被刻意引导的调查过程中,一桩十年前的旧案逐渐浮出水面

    感受以三字概括,便是意难平。侯贵平,浙大法律系学子,满腔热血来到山区支教,却目睹了血淋淋的真相。他本可以选择回到城市高校的象牙塔中,把这里的一切只当做回忆深处的噩梦,但他放不下,放不下小姑娘临走前最后一个眼神,放不下被迫待产再也无缘课桌的学生,也放不下那一次次被阻拦、被驳回的诉状。

    但这样的执着,换来的是客死他乡,污名加身、家破人亡。江阳,名校毕业,高大帅气。检察官的事业一帆风顺,善良的女朋友天真可爱,还有身居高位的准岳父。一手好牌,前程似锦。但这样的一位天之骄子,却在追寻旧案时被撞得头破血流。明明遵纪守法,却因欲加之罪而身陷囹圄;明明高校才子,最后却落得个修手机谋生;明明可以安享生命最后的时刻,却选择以自杀的方式来撼动权力的高墙。

    还有法医、律师、刑警,这样一群人,为了正义,付出青春、名誉甚至自由。总有人说,这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但这不是南墙,他们走的是最为正规的法律之道、要求的也是最为基本的公正。初中政治课本就已经告诉我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样一条人人都称之为阳关大道的路,他们走得遍体鳞伤、妻离子散,却从不回头。他们是铁骨铮铮的殉道者,殉道于那条康庄大道。世界本就不公平,所以我们想要通过努力,在我们的职责范围里,让世界公平那么一点点。

    从开头地铁站那场宛如笑话的抛尸开始,这就是一场他们与庞大利益集团的博弈,十年来的正面对决终究是螳臂当车,他们需要一个杠杆撬动对面的庞然大物,而这个支点,就是江阳的死亡。

    他们赢了吗?最终律师、法医锒铛入狱,一行人十年的求索,两条鲜活的生命,便这样静悄悄地与十年前遇害的姑娘们一起,尘封于落灰的档案之中;而他们所斗争的黑暗,不过堪堪撕开一角。

    他们输了吗?一腔孤勇撞开了冰山一角,若不是他们,没人知道这里有一座冰山,若不是他们,也没有人想到一直默认绕路而行的冰山原来是可以清除的,哪怕身先士卒的破冰者只撞碎了最为微小的一角。夜很长,事实被黑幕遮盖,我们摸黑行走时,感谢他们点燃火种,让我们离真相近一点、再近一点。

  • 4、 《燕南天花无缺》读后感 (100字)

    二十年了,这把锈迹斑斑的铁剑没有见过一次血,燕南天终于与小鱼儿再度聚首。为了小鱼儿,他发誓要手刃仇人江琴和移花宫主,可谓是重情重义。

    花无缺与小鱼儿相约在三个月后决生死。在这三个月内,他们惺惺相惜成为了出生入死的朋友。花无缺在小鱼儿险被老鼠毙命之际仗义相救,甚至是在玄武宫比武时的最后一招有意相让,生死为谁一掷轻。

    人是一种重视友谊的动物。小鱼儿的朋友遍及天下(神锡道长、轩辕三光、黑蜘蛛、慕容世家……)。花无缺是和他最亲密的同伴,互相依靠、相互扶持。而燕南天则是他坚强的后盾,最能保护他的安全。在交朋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会合作与双赢。朋友是一位向导,帮你在生命中找到并一起走上成功之路。

    此外,小鱼儿已经把大侠燕南天当作了自己的榜样。人一旦有了榜样也就有了追求与梦想,也就离成功更进一步

    编辑推荐:

  • 5、 以文见人_《明娜》读后感1000字

    读某些作品前,你必须对作者的背景、人生经历、思想形成等有所了解,方才能对其作品有更深入的掌握,尤其是像《明娜》这种经典著作。

    《明娜》的作者卡尔耶勒鲁普,是一位富有哲思的丹麦诗人、小说家,他出生于丹麦西兰岛的洛霍尔特市一个乡村牧师家庭,3岁丧父,被过继给他母亲的堂兄弟,后养父举家迁至丹麦哥本哈根居住。那里的乡村郊区生活成为他灵感的源泉,你可以在他的作品里看到许多关于丹麦语言风俗,以及乡村生活、景致的描写。

    1890年吉勒鲁普迁居至德国德累斯顿市,直到1919年逝世。德国被称为诗人和思想家的祖国,他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手法明显受到德国哲学家和作家康德、叔本华、歌德、席勒等人的影响,具有极强的德国气质,一向就是德国伟大心灵的学生。他的文学观受德国和丹麦的双重影响,有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人们要想了解他的作品,必须对康德和叔本华的哲学有所认识,同时也要看到歌德、席勒以及瓦格纳对他创作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在《明娜》一书的行文中处处可见,文化素养累积的思想光芒熠熠生辉。

    《明娜》是卡尔耶勒鲁普在1889年出版的代表作长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个纯情而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明娜》有自传的成份,记述耶勒鲁普的幼年及第一次婚姻破裂的原因。这部作品是卡尔耶勒鲁普的思想和才华的集大成者,其中描述了发生在家庭女教师明娜和两个青年之间的一段纯真而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由于抉择失误,明娜婚后饱尝痛苦,最后惨死于精神病院。这部作品与其说是一个爱情故事,不如说是对一段情感履历的探索和剖析,反映了陷入感情泥沼中的女人在抉择面前的无奈和盲目。

    正如叔本华所言,抉择本身就是一种痛苦,一个人所感受的痛苦与他生存意志的深度成正比;生存意志越强,人就越痛苦;而摆脱痛苦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抛弃欲望,否定生存意志。他认为,一个人可以通过艺术创造和欣赏艺术作品来暂时解脱痛苦,但根本的解脱办法是进入佛教的空或无境界。正是受这样的哲学观点和东方佛教学说的影响,耶勒鲁普有从前期的自由主义到后期的东方神秘主义的思想转变。

    瑞典文学院这样评价吉勒鲁普:他是一个诗人,采撷了全部鲜花;他是一个精灵,孜孜不倦的寻觅,直至到达神秘世界的真正领地。在这一过程中,他的深邃思想,他廓清真理和生活迷雾的富有理想的努力,与他艺术家的本能达到了水乳交融正是这充满激情的思想,对于人类心灵的丰富知识,对于美的执着追求,以及独特的诗歌技巧,才使

  • 6、 《马燕日记》读后感200字
    《马燕日记》这是一个感动世界的现代童话。当我准备读这本书时,看见封面上有这样一个问题:是太多太多的偶然,还是永不放弃的梦想终将成真?我想这是作者给我们读者的题目,要我们从这本书中找答案。现在我已经知道答案了。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西部山区女学生的日常生活,她对上学的渴望,对自己可能辍学的担心,对妈妈不让她上学的痛苦,以及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决心。从中你可以读到边地生活的极端痛苦,更能读到困苦环境中永不泯灭的人性光辉马燕对亲友的关爱,对命运的不屈精神,对教育和社会进步的渴望。 《马燕日记》让我更加明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的意思。现在我们能坐在教室里听老师上课,我们生活得还马燕及她的同学生活得好,为什么不能好好学习呢?马燕每天上学走三四个小时,我们呢?半小时不到!她每天吃馒头,我们呢?山珍海味! 现在我们有吃的,有喝的,有学的,有穿的,为什么不好好学习!?
  • 7、 《燕南天花无缺》读后感150字

    二十年了,这把锈迹斑斑的铁剑没有见过一次血,燕南天终于与小鱼儿再度聚首。为了小鱼儿,他发誓要手刃仇人江琴和移花宫主,可谓是重情重义。

    花无缺与小鱼儿相约在三个月后决生死。在这三个月内,他们惺惺相惜成为了出生入死的朋友。花无缺在小鱼儿险被老鼠毙命之际仗义相救,甚至是在玄武宫比武时的最后一招有意相让,生死为谁一掷轻。

    人是一种重视友谊的动物。小鱼儿的朋友遍及天下(神锡道长、轩辕三光、黑蜘蛛、慕容世家)。花无缺是和他最亲密的同伴,互相依靠、相互扶持。而燕南天则是他坚强的后盾,最能保护他的安全。在交朋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会合作与双赢。朋友是一位向导,帮你在生命中找到并一起走上成功之路。

    此外,小鱼儿已经把大侠燕南天当作了自己的榜样。人一旦有了榜样也就有了追求与梦想,也就离成功更进一步

  • 8、 《马燕日记》800字读后感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叫《马燕日记》。初读此书,我就被马燕那双质朴而又对未来充满希冀的眼睛吸引住了。我拿起这本被称为“感动世界现代童话”的书,开始进人了马燕的世界。不!是宁夏西海固大量失学孩子的世界。

    他们对走进学校的渴望,从内心深处发出了呼唤——“我想读书”。可他们为生活所迫,稚嫩的双肩过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做了童工甚至是“小乞丐”。由于自然环境极度恶劣,西海固那儿时常干早,他们的生活贫困潦倒,仿佛和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是,他们满含斗志,也想走出这里(贫困),走向光明。=

    “我想读书”,这是马燕在面临辍学时写给母亲信中的一句话,这四个字,大大的,还圈了出来。信上还说:“今天我上不起学了。我回来种田,供养弟弟上学。我多么想读书啊,可是我家里没钱!”短短几行字给了我深深的震撼,要知道,那时,她才13岁……读着读着,你或许会问,学习条件与学习环境这么艰苦,马燕怎会如此的渴望读书呢?是的,夏天要顶着火辣的太阳,似乎要将她燃烧起来;冬天要冒着凛冽刺骨的寒风,一直冷到她心里。她与同学踩着那崎岖不平的山路去上学要走上几十公里,往往是在人们睡得正香的时候就已悄然起床……由于长期风吹日晒,他们的脸都红红的,糙糙的,几双小脚都捂出了血泡……总算来到学校了,可马燕和她的同学又要面临饥饿的难题。出门时带来的米、馒头若不省着吃,很快就会吃完,如此,他们还常常饿肚子……但是,就算再怎么苦,马燕始终明白,只有读好了书,才能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她坚信永不放弃的梦想终将成真!记得她曾对母亲说过那样一句话:“妈妈,不上学,我一辈子的眼泪都流不干!”

    马燕强烈的求学愿望令人肃然起敬!当我们为了贪玩而放松学习时,马燕的故事怎能不让我们激动呢?“身在福中”的我们常常觉得读书并不重要,总盼望着更多的假期,上更少的课。马燕的故事重新让我们看到对于一个孩子(尤其是农村孩子)来说,教育是多么重要。想到我每天理所当然地拿着5元零花钱,想到我每天“肥马轻裘”地开电瓶车上学,想到我前两天有点咳嗽就“挂免课牌”(防控流感时,老师说学生生病了可以在家休息),我不禁汗颜……是生活的苦难给了马燕希望与力量,让她有了坚实的目标,那“幸福像花儿一样”的我们难道就不应该向她学习,天天向仁吗?建议感兴趣的同学不妨也拿起这本书,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吧!

  • 9、 《马燕日记》读后感300字

    寒假里,我读到了一本《马燕日记》,原来我以为这只是一个女同学写的普通的日记,但是读完之后,我感到了心灵的震撼……

    马燕,宁夏山区的一个最普通最平凡的女孩子,但是又是最不普通最不平凡的坚强的女生。上学时,母亲生病,家里很困难,有时侯不得不退学,让她的两个弟弟上学,有时上学时她经常被同学欺负,非常的伤心难过。在学校的时候只吃饭而没有菜吃,因为她没有钱,回到家以后,她还要帮妈妈做饭洗衣服,有时还要到农田里帮爸爸妈妈做农活。她的父亲因为要供养三个孩子,他努力地在外干活,非常劳累,但是马燕很听话,无论妈妈怎么对待她,她都能体谅妈妈,因为在她眼中,父母是劳累的,为了自己的子女,他们什么都能付出。

    马燕的学校距离家有20多公里,她从来不坐车,都是自己走着去,因为一元钱的车票对于她来说实在太贵了。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她每天都坚持步行上学,因为她的内心有强烈的渴望—我要读书!她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因为她知道,如果不上学读书,她一辈子的眼泪都流不干!

    我赞赏她努力的劲头,我赞赏她坚持的韧性,我赞赏她勤劳的双手,我赞赏她娟秀的字迹,我赞赏她对家人的爱。想到我自己,上学期期末复习过程中,我因为感冒头疼就请假,因为手指破了皮就停止练琴,遇到一点点学习和生活的困难,我就想到了退缩。而马燕,无论是多少大的困难放在她的面前,她永远都是乐观的克服,勇敢的面对,生活的苦难给了她希望和力量,给了她坚强的目标。我向大家郑重推荐这本书,它一定能让你心灵为之震撼。

  • 10、 《马燕日记》读后感

    马燕是宁夏山区的一个贫困家庭的女孩子。她上小学时,曾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并梦想重返学校。当她第二次面临辍学危机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法国《解放报》的驻京记者韩石(彼埃尔·阿斯基)在宁夏西海固采访时发现了她的日记。日记讲述了她的日常生活,她对上学的渴望,面临辍学时的担心,辍学时的痛苦,和她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决心。韩石将日记整理后在巴黎出版,“马燕”这个名字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所知道了。

    马燕非常爱学习。在她辍学的时候,她在她的日记中写道:“我一想起校园里的欢笑声,就像在学校一样。我多么想读书啊!”从这里我可以看出,她非常不愿意辍学,非常向往学校里的学习与生活。

    在韩石把马燕的日记整理出版以后,马燕更“忙”了。由于有许许多多的人关注她,记者的采访也是不可避免的,甚至上课时都有记者来采访。然而,为了其他贫困儿童,马燕不得不旷课来接受采访。虽然她接受了在上课时的采访,但她心里是极不愿意的。她在日记中是这么写的:“耽误课是我最不开心的事,希望再有事,最好别叫我耽误课。”

    马燕的家庭生活非常艰苦。马燕的爸爸、妈妈穷得只能到宁夏和内蒙古交界的地方采集“发菜”来维持家庭成员的生活。要知道,那里的气候是非常恶劣的。因此,马燕的妈妈经常旧病发作,身体很不好。

    非常有爱心。当韩石把马燕的日记出版以后,法国一些中学生感触万分,纷纷给马燕寄去了一些学习用品和钱。马燕得到他们的帮助以后,又把钱捐给了其他的贫困儿童,帮助其他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马燕很坚强。在她很小的时候,曾经下了场很大的雪,她父母都不在家,她们姐弟三个和她70岁的老奶奶去背雪,把一个井都背满了,因此,她家那一冬没有缺水。

    妈妈读后感:

    含泪读完了孩子推荐给我的《马燕日记》,和孩子一起接受着爱和感动,感动于马燕对读书的无限热爱,贫困没有摧垮她对知识的渴求和企盼,使她更加热爱学习,更加积极进取;感动于马燕妈妈为孩子的艰辛付出,困难没有压倒这个没文化女性的意志和精神,虽然疾病缠身,却不向困难低头,不向命运屈服,艰辛劳作,执着地供养自己的三个儿女读书;更感动于国际友人对马燕及“马燕”们失学儿童的无私帮助,大爱无疆,在大家的帮助下,许多像马燕一样的失学女孩重返校园,爱心,使这个世界更加灿烂美好;最为感动的是马燕有一颗感恩之心,她能把自己的收入无偿地捐献出去,帮助他人,这便是爱的良性循环。

    和孩子一起读书,和孩子分享情愫,同感动,共成长。

  • 2019-10-19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10-17

  • 2019-11-0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9

  • 2023-01-18

  • 2019-09-25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5

  • 2019-10-12

  • 2019-10-29

  • 2019-11-16

  • 2019-11-08

  • 2019-09-25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10-17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7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19

  • 2019-09-25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22-08-17

  • 2023-01-02

  • 2019-10-24

  • 2019-09-19

  • 2019-11-16

  • 2019-11-16

燕明刀读后感200字
燕明刀读后感2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燕明刀读后感200字,燕明刀读后感200字大全,燕明刀读后感200字2024,更多燕明刀读后感200字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