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未来之路读后感 > 地图 > 未来之路读后感,2024未来之路读后感
未来之路读后感相关栏目
未来之路读后感热门栏目
未来之路读后感推荐
未来之路读后感

(共 8177 篇)

  • 1、 未来之路读后感(读后感范文)

    我们每个人在走着的,都是通往未来的道路,没人能说得清未来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只有那些有前瞻性的时代伟人,才能窥探一二,但也不过是管中窥豹罢了,可仅仅只这比众人多知晓的一些信息,便可以得到众多的机会,走在世界的前列,这也就是我们普通人和伟人的区别之处。普通人只知眼前一隅,而伟人却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做时代的引领者。

    读后感大全提供很多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http://m.dhb100.com

    时代长河滚滚而前,若我们有幸跟进时代先驱者,便可从时代浪潮营造出的巨大红利中分一杯羹。

    以前的人们从未想过,仅仅只是数十年,智能电子产品便走进了千家万户,时间再往前推进大约一个世纪,新中国还没成立,我们国家的人民,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谁又能想到,建国后仅仅七十余年的光景,我们就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了如今繁荣昌盛的世界强国呢?就好比生活在三十六亿年前的、只依靠本能生活繁衍的单细胞生物,也从没想过,他们会进化成为各种多细胞的有个体思考能力的动植物;也就好比生活在八十万年前的类人猿,也从未想过他们的后代,会创造出各式各样的武器,成为这个星球的主宰。

    这就是发展,这就是前人无法预料到的未来。

    而在这个科技爆炸的时代,信息是以几何倍数来增长的,我们获取信息的手段和获得的信息量级之丰富是前人想都不敢想象的,我们遇到的机遇和挑战实在太多太多了,如何从中筛选出有利于我们自身发展的信息,才是我们能否在时代浪潮中致胜的关键。

    同时,从书中我还看到,在比尔盖茨的家庭,对教育的看重使得他有了超于同龄人的远见和感知力,这对于一个人的自我完善和终身发展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教育是永远不会亏本的投资,尤其是对下一代,要切切实实的将教育落实到个人。我们所收获的远不只书中写的,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对这个世界更加完善的认知。我们所了解到的富人和穷人思维,其实也类似于此,富人思维能培养超越同龄人见识的孩子,而穷人思维只教会孩子如何让自己落得个温饱。

    我想,比尔盖茨能够成功的原因,便是他具有的超乎同龄人的远见和强大的自控力吧,但这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此时此刻的我们,若能有意识地去训练自己的这些能力,便也可在未来属于自己的领域中闯出一片天下。(陈一庆)

    希望您阅读完读后感大全网的读后感后,能够收藏。http://m.dhb100.com

  • 2、 点亮未来作文1000字

    斗转星移,潮起潮落,花开花又败。一切都在我们不经意间变化。一天又一天,改变就像时间一样,即是单向,又是永远。

    我向往改变,改变这种成为考试王的心态;我向往改变,改变这种快节奏的生活状态;我想玩那个改变,向往着脱离这个崇尚把高压力转变为高动力的时代。

    从一天到另一天,我们本就脱离不了改变的命运,可为什么,我们竟然还要一成不变?

    中国,神州!近几年正经历高速发展的时期,从农业到经济,从经济到科技,从科技到军事,每一个行业都有傲人的成绩。中国发生了改变,甚至是蜕变!其速度之快甚至让部分外国对中国的认识还停留在民国时代。中国竟发生了如此大的改变

    我向往改变。诚如高尔基所言:只有两种生活方式,腐烂或燃烧。对于一介高中生而言,祖国的改变历历在目。我们风华正茂,心中自然燃烧着对祖国的崇拜与尊敬,看着祖国发生的一切,我们内心的激动亦是无法言表,可我们是否该有所思?我们是否需要改变?

    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需要她自身的改变而是她的方方面面。

    我们现在的生活充斥着成绩与第一名,成绩固然重要,可第一名的概念相比之下就不那么重要了。现在国家需要的是人才,注重素质教育与实践能力,而不是一个门门都能考满分的第一名。著名学者王巩森也曾发言:在一个多样化社会的国家,应允许非第一名的存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适者,并非就是第一名。

    我向往改变。坐着船去伦敦。麦家如是说。没错,我们生活在一个高速、快节奏的时代,但这种高速的生活节奏就没有坏处么?麦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他的一生经历了两件大事,一次成功,一次失败。当代的谍战雷电视连续剧《解密》,是麦家十一年的心血,他曾为自己完成这部作品而感谢到写了一篇6000多字的日记。十一年,一部二十多万字的作品。他的失败,源于催稿,他也曾用几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一部三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他甚至完成之后都不敢相信,这出自他的手。所以他进行了改变,他要慢下来,一步一步地生活。

    人生而消逝于世的命运,也许我们改变不了命运,但是我们没有理由扎根于不满,任由生命一无是处的总结。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改变,点亮更精彩的未来。

  • 3、 未来之路读书笔记

    《未来之路》是比尔盖茨的一本著作,小编为大家收集了未来之路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对未来展望,可能很多人都因为对计算机的各种兴趣而做了各种遐想,我听过别人对互联网和技术的一些想法,但仅仅是想法而已。一些美好的想法终归是想法,实现确实是另外一回事,盖茨的未来之路也是一种畅想而已,没有了行动即使是盖茨也毫无意义,但是比尔盖茨毕竟是比尔盖茨,以他丰富的经验来给我们展现未来无疑是更精彩的,重要的是他还有他或者他们的微软公司,这是一个建设未来之路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我曾经也展望过未来之路。和盖茨不同的是我的想法没有他那么范围广,涉及到方方面面,我只是很普通的设想了一下技术改变生活后的未来之路,当我给我的朋友、老乡说的时候他和我一样激动和兴奋---也仅仅是这样而已,我现在没有足够的能力、金钱、技术来完成我的梦想,我或许也是一位天才,你或许也是一位天才,和比尔盖茨一样,所不同的是就如盖茨所言:有多少人具有成为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简·奥斯丁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天才呢?我们知道他们这种人至少各有一位。也许命运就给我们分配了这一位。尽管如此,我们仍然相信存在许许多多的天才,只不过他们的抱负和潜力都因经济上的困扰和工具上的欠缺而被扼杀了。新技术将为人们提供表达自己的新手段。信息高速公路将为新一代的天才们提供艺术上和科学上梦寐以求的种种机遇。

    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面临的困境,如何超越这个困境成为我们成功的关键因素。这些依靠什么呢?所有的困难都需要们去超越,作为一种挑战,无论最终失败或者是成功,这个令我们兴奋、激动的过程中我们会有所收获;对于短暂奇妙的一生来说又何尝不值得呢?如果我们不去做,失去的是不仅仅有时间,还有机遇,给我们留下的只有终生的遗憾。

    在我的想法中,现在google正在探索者这条道路,并且暂时成为了探路者的领航人。作为搜索引擎公司baidu现在虽然在中文搜索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没有什么创新的想法出来baidu永远是一个搜索引擎公司,或许一直保持在中文搜索第一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google可能会跑的更远。

    未来之路,对我们所有人来说是个机遇、挑战,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给这条大路添加一些石子和沥青,或者自己在没有走过的路中修建一条未来之路出来。

    新世纪的科技强力一次次地显威于我们眼前,尽管龙门的大卢舍那大佛仍以千年不变的微笑和目光注视着世界,当今的世界早己今非昔比了。

  • 4、 《未来之思》读后感
    《未来之思》读后感 最近在学关于自然的课文,这章《未来之思》与学的课文是有些关系的。而碰巧我最近也在看一本科幻小说《三体》,更有意思的是我们又听了一个关于宇宙的物理讲座。这么多有趣的事碰在一起,于是让我把这篇文章重新拿出来写了一遍。 首先谈课内的两本书上的文章。《敬畏自然》、《地球上有生命吗》和《疯狂的地球》,第一个是议论性散文,其表达的主旨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敬畏而非征服。后两者是小说,讲述的都是未来的地球。 包括《三体》在内,这三篇小说都富有一定的科幻色彩,在这科幻色彩中也能让人思考到一定的东西。也许是对地球前景的担忧,也许是对人类所作所为的反思,也许是对地球以外生命的憧憬。然而,我却从大多此类文章中感受到更多的悲观色彩。 再来说说物理讲座,物理讲座讲述了关于宇宙的物理知识,让我不由地想起了这几篇文章,让我感受到人站在宇宙之中,实在是太过,太过渺小。从这种角度思考未来,我觉得渐渐演化成了一个哲学问题:人存在的理由。难怪写《敬畏自然》的人是个哲学家。 总结一下,简单来说,我们要能对未来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思考,真的得有很多知识的积累,而且要有自己的思想,这是难能可贵的。
  • 5、 未来之家观后感

    《未来之家》是一部由韩夏导演的纪录片,该片首播于2017年的5月份,小编整理了一些网友们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总说未来,好像是永远无法抵达的一种状态,但现在,当下,未来其实正在发生。

    世界的变化日新月异,我们好像无限接近于理想中的未来,那你有没有想过未来你会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家里?

    45天7个国家的环球拍摄,摄制团队记录了纽约屋顶农场、世界上首个vr影院创始人、日本极简主义生活家、曼哈顿地下公园、智能家居设计师、伴侣机器人、电子墓地、冰岛独立乐队等近30个前卫的题材或人物。

    这些人生活地很酷,他们各自生活,组成了未来之家这个可能性的很多面。

    摄影师竹子和来自加州的音乐制作人mike一起探寻了这些可能性并以纪录片的形式告诉给观众,这就是《未来之家》。

    对很多人来说纽约就是未来,因为这个城市蕴含了无限的可能性。

    像所有的超级城市,纽约因为不断涌入的人群变得越发拥挤,空间资源变得越来越紧缺。

    竹子和mike的第一站来到布鲁克林繁华中心的gotham greens,探访屋顶农场。

    屋顶农场首席执行官 viraj puri介绍,他们利用先进的水栽培系统,养育出从收割24小时之内就可以摆在当地超市货架上百分百本地制造的新鲜蔬菜。

    这样的蔬菜能利用更少的资源获得性价比更高的蔬菜,不含农药,甚至比有机蔬菜的品质更好。

    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这需要农业能够可持续发展,用更少的土地和资源生产更多的农业产品供给地球上不断增加的人食用。

    因为空间有限,所以城市地上和地下的景观设计就要因地制宜。

    纽约用以前的铁路通道做成了high line park,在上世纪30年代末,是一条专门运输货物的铁路线,现在改造成为一个开放的观景通道。

    lowline lab,计划将一个废弃地下电车站改造成一个公园,这将是世界首座地下公园。

    使用远程天光技术把太阳光引入地下,简单来讲就是将收集好的太阳光输送到地下。

    纽约的发展离不开哈德逊河,设计者想在水面上开拓一片公共区域。

    +pool是世界上首个过滤水源的浮动泳池,泳池本身能够对河水进行过滤和净化,从而让哈德逊河换发新的生机。

    有一句话说想要要在纽约拥有自己的家或许比功成名就更加困难。

    据统计,纽约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要将收入的45%都贡献给房租,其实反观中国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又何尝不是如此。

    房子,成了最稀缺又最昂贵的资源。

    住在

  • 6、 未来企业之路读后感

    未来企业之路读后感

    本书以明确的观点和错落有序的层次,向读者展开了对构建未来企业的设想。书中内容的明确分层,可使读者既可快速了解其观点,又能通过一系列细致的数据及调查结果使读者全面掌握企业发展的世界趋势及要点。书中阐述每阐述一个观点都会举出全球性企业的案例,还有一些长期研究所取得的发现,向我们提供了全面细致的指导。

    书中提到,对于大多数组织而言,传统的项目管理及其正式的和结构化的要素已经被应用了数十年,但是,正式的变革管理方法还没有显着地渗透到企业或者项目的运转中去。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变革管理,往往以临时救急的方式出现。这一事实众多领先企业已有了充分的认识,并且互动,继而行动,这就是能够在行业内领先的重要因素。作为有巨大发展空间的我们,通过倾听,学习和互动,从而有所收获,让企业的众多员工融入其中,改变思维模式。 在企业的变革中,最难运作稳当的恰是其软体部分,从组织内改变观念,态度和文化,是需要时间上的跨越的,这正是企业改变思维模式和企业文化的关键所在。文化不是企业的一部分,它是企业的全部。每个市场也都有其自身的文化,需求和期望。未来的企业会不断尝试去了解如何优化规模经济与地狱特色之间的平衡。 我们作为能源型的企业,更加需要领先于其他领域的变革,使企业发展所带来的成果成为人类福祉的一部分。下面由书中摘抄的几大要点,是需要我们为实现目标而做出思考的。

    书中也把未来的几大挑战罗列在众人眼前:成本控制,供应链可视性,风险管理,客户亲密度及全球化。仿佛坐在过山车上的全球市场需要更及时准确的决策和整个企业视变革为常态的能力,更加智能的管理已经发展为必备条件而非追求目标。

    综合了世界各地及各行业的先驱管理者的经验,本书核心观点,先驱者的智慧结晶即为:渴求变革、让创新超出客户的想象、全球整合、颠覆性的业务创新以及真诚而不仅仅是慷慨。除了深入敏感的洞察力,我们的企业更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中将之实现。

    未来的企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紧密关联的,这样才能实现高性价比的可持续发展智慧的企业有机会发挥绿色的价值,智慧系统的不断出现可能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并且对社会和地球面临的环境挑战产生深远的影响。重大的社会和经济变化将推动新型的、更加可持续发展的商机的出现,从而引领新的绿色及未来经济。

    未来的企业将组织内部的变革视为一种常态。经过企业文化的熏陶,员工都能适应不可预测性。在产品、市场、运营和业

  • 7、 未来之书_有关未来的初中说明文600字

    我觉得这本书的作者非常的有创意,她想了各式各样的、未来可能出现的书,比如说:可以身历其境的实境之书、可以放大缩小的随身之书、可以闻到书中气味的气味之书、可以吃的可食之书、可以自行决定主角容貌的变身之书???等等很多有趣的书。

    这些书里我最喜欢的书是:可食之书,因为当你肚子饿时,就可以到书店里标有可食书区的地方,挑一本可口美味的书,买下它,并且到柜台索取一个装着热水的小纸杯,找一个座位把看过的书页撕碎放到热水中,这样你不但有一杯好喝的汤,还有一本好看又美味的书,真是一举两得。

    另外还有气味之书,当书中主角闻到酸掉的牛奶时,只要用手指摸一下酸掉的牛奶这个词,就可以体会到为甚么他会痛苦到皱起眉头来了,你甚至可以製作一本未来的气味之书,可以发挥想像力製造出一个有可能出现在未来的气味,说不定会热卖呢。

    另外还有一种很神奇的书──随身之书,它可以把一本有一千五百多页的大书变成像火柴盒大小的小小书,真的好好玩,也好神奇,这种书的设计适合用在世界地图上,或是放在电话亭里的超大电话簿,等比较大的书,这样所有人一定都会觉得非常的方便、很实用。

    我也有在想未来可以出现书,那就是电子教科书!电子教科书非常的环保而且还可以一用再用,只要点一个新的词语,它就会出现一大堆的解释,它还可以变成各种不同版本的课本,国语、数学、自然、南一版、康轩版、牛顿板,各式各样,一应具全。

    我很喜欢这本书,它给了读者很多的想像空间,让他们爱上了这本书,所以大家也可以借这本书来看看,也许可以让你想到你一直没想到的事情喔!

    现在大家也来发挥一下想像力,想想未来会有哪些书呢?说不定真的会出现在未来中喔!

  • 8、 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读后感2000字

    《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一书由郝景芳、王立铭所著,这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直面中国教育的痛点,让我们看到中国教育的不足之处,我们要如何改变中国家庭教育?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读后感2000字。

    《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用了两天的时间读完了,最近一直*****,然后是郝景芳的这本书,里面的好多观念都不谋而合,在读书的时候让我对看到的理念概念结合自己和大宝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梳理。让我更清晰的分析了自己和大宝,使我的育儿观更加明朗

    这次想做个读书笔记吧。因为每次看完都不能深刻记在脑海里,要么当时读的时候觉得太对了,要么点了收藏

    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人一生最重要的能力

    犹太民族重视阅读经典和提问,辩论,孩子很小就开始练习相互辩论。

    孩子的智力80%由基因决定。(最近几天突然画风一转,很多文章指出基因的因素,基因太重要了!最近分析大宝的爆竹脾气,也越来越觉得就是基因决定的,因为我的脾气不好,我爸的脾气也不好,所以现在对大宝的脾气没有那么着急了,脾气可以发,事后情绪稳定了复盘事件)

    孩子情绪爆发的时候,不要用更加不理性的情绪来对抗,如果孩子发火,父母就发更大的火,孩子一辈子也不会用前额叶控制情绪。父母应该冷静下来,然后慢慢让孩子在开始理性分析问题,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会理性。

    要多给孩子自我管理的机会,父母越让孩子自由,孩子反而越能自控。

    孩子的大脑启蒙绝不等于提前学,赛跑抢跑,而是要真正了解和顺应大脑的发展规律,孩子的大脑启蒙,也绝不等于在父母主导下的知识灌输,而是要让孩子主导自己的成长,父母观察回应,帮助孩子。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去使用他的感官去感知世界,提出问题,并给予正确的回应,就是在帮助孩子获得最好的早期教育。

    作者不赞成送学龄前的孩子上培训班,更推荐的方式是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在家,我们也可以做得更好,至少有三点,第一与孩子一起阅读第二同孩子进行对话,第三帮孩子熟悉概念。

    在家学知识:多读书,广接触,多体验。比如作者从带女儿读一本叫环游世界做苹果派的书讲一个女孩子去全世界寻找苹果派的食材,其中一站女孩儿到南美的甘蔗产地抱来了许多甘蔗,作者就给女儿讲了制糖的相关知识。从他吃的甘蔗的味道讲到甘蔗榨汁和提炼,讲到蔗糖这种营养物质。(生活中知识的延伸)

    数学启蒙作者认为,数学启蒙应该从建立数感,空间想象力,数学的阅读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进行培养。不过,今天看了海淀旁爸爸的

  • 9、 嗟来之食读后感

    嗟来之食读后感 尊严,是一个让人值得深思的词语,放弃小尊严,是为了捍卫大尊严。近日,我在语文书上看到了《嗟来之食》这篇文章,讲述了关于尊严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齐国有一年发生了大饥荒,富人黔敖在大路两旁摆满了食物,施舍给灾民,可有一个饿得奄奄一息的人,却不吃黔敖的东西,他说:我不吃嗟来之食。结果就饿死在大街上。 看完这个故事后,我想,这个齐国人何必那样固执呢,是自己的国人给食物,但这并不是为了羞辱他,而他为了自己的尊严死要面子活受罪,终因饥饿丢了性命。在有些时候,我觉得生命大于尊严,因为只有保住了性命,才能成就大事业呀!你才能活得有尊严! 正像当年的孙膑被庞涓陷害,挖去了膝盖骨,可是孙膑忍辱负重,甚至在猪圈和猪一起吃和睡,庞涓以为孙膑真的疯了,就放松了警惕,孙膑乘机爬回了齐国,重振旗鼓,一举击败了庞涓。 少年韩信为了保住性命忍辱负重,从欺负他的屠夫的胯下钻了过去,最后却成了人人崇拜的大将军,辅佐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立下汗马功劳。 司马迁不惧汉武帝的淫威,在牢里忍受着宫刑的奇耻大辱,写下了《史记》,赢得了后人的尊敬! 这些故事都讲了大丈夫能屈能伸,才能成就大事业,才能真正捍卫自己的尊严。

  • 10、 《嗟来之食》故事读后感

    《嗟来之食》故事读后感(一)

    《嗟来之食》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年齐国发生了饥荒,一个人宁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的事。

    那个饿者不吃嗟来之食保护了她的尊严,但我不同意他的做法。保护尊严要先保住生命。比如越王勾践在吴国为吴王夫差驾车养马,夫人打扫宫室,住在潮湿的囚室。他把苦胆挂在房梁上,睡觉时看着苦胆睡,吃饭是先吃一口苦胆,意思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报仇。他最终消灭了吴国。

    如果我是灾民,我会吃黔敖给的东西。我选择吃的原因是如果生命没有了,维护尊严又有什么意义?大家请想:嗟来之食与胯下之辱相比那种更辱人格?我个人认为,胯下之辱跟甚之。正因为韩信能忍受胯下之辱最终成就大业,衣锦还乡。因此,如果一个人有志气,嗟来之食并不是不可以食用,吃嗟来之食并不代表没骨气。大丈夫能屈能伸,保存今日之性命,方可成就他日之大业。

    我们现在是学生,那怎样才算有尊严的呢?不干不仁不义的事是有尊严的;在校园、教室内、看到的垃圾主动捡起来放进垃圾箱内有尊严的;上课认真听讲是有尊严的

    《嗟来之食》故事读后感(二)

    《嗟来之食》这个故事主要讲齐国的一个穷人在饥荒的年代始终不肯吃富人施舍的饮食而饿死的事。如今众说纷纭,食不食嗟来之食而在我看来,嗟来之食应该吃。 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讲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胯下之辱。嗟来之食与胯下之辱孰辱之更甚?我认为是后者。可受过胯下之辱的韩信最后成为一代名将。话说:大丈夫能屈能伸。大丈夫要在适当的时候屈服,也要在适当的时候伸张正义,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其实韩信也在忍,作为血气方刚的少年,被要求受胯下之辱,他心里肯定也挣扎过要不要拔剑相向,和那帮恶少痛痛快快的打上一架。如果他真那样做了,将使他的未来蒙上阴影。所以韩信忍了,他受了胯下之辱,留得了有用之身。苏轼《留侯论》里曾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

    二、《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我们的身体毛发皮肤是父母给我们的,我们必须珍惜它,爱护它,所以珍惜它,爱护它就是行孝尽孝的开始。饿者为了尊严,毅然死去,不了解父母的想法,属于不孝的的表现。他两脚一蹬便撒手归天了,留下亲人怎么办?我觉得这个人没有心胸,没有豁达的心境,为了尊严,把生命当儿戏。凡是都有一个度,超过去了就不好了,这种事情本来就没有对错。仁

  • 2019-10-24

  • 2019-09-20

  • 2022-12-25

  • 2023-02-0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5

  • 2019-10-11

  • 2019-09-28

  • 2019-09-28

  • 2019-10-19

  • 2019-09-21

  • 2019-10-11

  • 2019-09-25

  • 2019-10-23

  • 2019-10-09

  • 2019-10-29

  • 2019-11-06

  • 2023-01-12

  • 2019-09-20

  • 2019-11-04

  • 2023-02-06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2-04-06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8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8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3-05-24

  • 2019-09-20

  • 2019-09-21

未来之路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未来之路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未来之路读后感、2024未来之路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