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斯通纳读后感 > 地图 > 斯通纳读后感,2024斯通纳读后感
斯通纳读后感相关栏目
斯通纳读后感热门栏目
斯通纳读后感推荐
斯通纳读后感

(共 1060 篇)

  • 1、 值得分享:《为斯通开刀》读后感(1120字)

    多读书使我们变得更加才智博学,是一种成长。观看一本书之后,我们对于作品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可以将我们感悟和体会用读后感的方式记录下来。读后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那么,一篇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怎么写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值得分享:《为斯通开刀》读后感(112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为斯通开刀》读后感【篇一】

    一个普通人的一生是什么样子?没有跌宕起伏的命运,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只是被生命的长河裹挟其中,一步步向前。可能这样的一生不值得书写,毕竟世间有太多传奇的人物故事,被人们津津乐道,而斯通纳呢?一个并不精彩的人物,一个普通人,一个常规意义上或许有些失败的人物,从他身上,或许可以读到些,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对于人生的思考。

    「威廉·斯通纳是1910年进的密苏里大学,那年他十九岁。求学八个春秋后,正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拼杀犹酣的时候,他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拿到母校的助教职位,此后就在这所大学教书,直到1956年死去。他的职称始终没有升到助理教授以上的级别。修完他的课后记忆犹新的学生寥寥无几。」

    书的最开始,寥寥几笔,就概括了主人公简单的一生:职业-教师,头衔-助理教授,教龄-38年,并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不知道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是不是都可以这样简短的概括完这一生……

    斯通纳,一个跟父母在农场长大的孩子,从小帮忙下地干农活、挤奶、赶猪、捡鸡蛋,17岁时在农活的重压下就已经驼背,“全家被逃不掉的辛劳紧紧地束缚在一块儿”。正常情况下,他应该会跟父母一样在农场过完相同的人生吧,每天被同样的农活占满,精疲力竭,过早的衰老。1910年春天,在读完高中,以为可以接手多干点农田的活儿,多帮父亲承担一些的时候,父亲反而给他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支持他去哥伦比亚读密苏里大学的农学院,从父亲质朴的观点里,土地越来越贫瘠,或许去读农学院,回来会有些新点子让土地变好一些。这是斯通纳命运转折的开始,始于一家人那简短的谈话,而这段谈话,让坐在早晨的公交车上,刚开始这本书的我,情绪许久无法平复。我们多少人的普通一生,都是从这里开始转折的吧,父母一生与土地为伍,为了让我们不再像他们一样辛劳,早起贪黑,一点点攒下供孩子上学的钱,他们只有一个想法,让孩子通过读书,考上大学,去外面工作,不再回来面朝土地,只要不再回来干农活,去外面,怎么都好。

    去大学的路很长,

  • 2、 读书札记《斯通纳》

    斯通纳还很年轻的时候,认为爱情是一种身心的纯粹状态,想进入这种状态,如果一个人挺幸运的话,可能会找到入口的路径。成熟后,他又认为爱情是一种虚幻宗教的天堂,人们应该怀着有趣的怀疑态度,带着一种温柔友好的轻蔑,一种难为情的怀旧感,打量它,如今,人到中年,他开始知道,爱情既不是一种优美状态,亦非虚幻。他把爱情视为人生成转化的行为,一种状态;一个瞬间接一个瞬间,一天接一天,被意志、才智和心灵创造、修改的状态。

    这段话是《斯通纳》一书中对于爱情的描写,一个人在一生中的不同时期对爱情会有不同的看法。年轻时,爱情是一种优美的状态,这是一种激情之爱,和喜欢的人在一起时能忘却所有烦恼,感觉全身充满了力量,体会到身心合一的快感;成熟后,大概是因为尝试了爱情带来的痛苦和失望后,对它产生了一种怀疑的态度,所以作者说人们应该怀着有趣的怀疑态度,因此对于年轻时所认为的身心的纯粹状态产生了一种怀旧感,对现有的失望才会对过往有怀旧感,但是这种怀旧感是不真实的,其实失望无处不在,失望源于内心对事物的看法,若看法有偏差,才会产生失望感;中年时期斯通纳认为爱情是一种瞬息万变的状态,被意志、才智和心灵创造、修改的状态,我只觉得这种对爱情的描述非常绝妙,这需要在生活中去细细体会。

  • 3、 斯通纳读后感(精选)

    斯通纳的原生家庭是农家,父母都是农民。斯通纳也本没有什么自己的思想,做任何事情似乎都是被动的。

    相信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帮助到找不到优质读后感的您,找到优质的读后感模板。

    他的父亲或许只是认为让他学农才能更好回家种庄稼,能够改变穷困不堪的生活,才咬紧牙关倾其所有让他上大学。好在那时,上大学也不是很难的事。说上就上的事情,斯通纳就上了。

    斯通纳的农学成绩是优秀的,但文学成绩很差,以至斯隆老师提出的最简单的问题,他都回答不出来。就像现在农村的孩子,理科成绩往往很好,但语文、英语就是学不好,就是因为少儿时读的书太少了,先天不足啊。

    当然,斯通纳有着父母农民一般的吃苦、耐劳、坚韧、顽强的持久能力,虽然不具备多大的天赋,但还是被斯隆老师认为是当文学教师的料,于是在斯隆老师的建议下,他瞒着父母转系了。

    父母感到空前的失望,本以为他大学毕业就可以回到小农场干活,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没想到儿子根本没有学农,而是学了无甚用处的文学。

    父母哭泣之后,还是支持他读了文学研究生。

    毕业了,斯通纳留在大学里开始了他教书生涯,其间对一个漂亮女生一见钟情,展开追求,居然成功了,伊迪丝就成为了他的妻子。

    一结婚就知道,这是一个糟透了的婚姻,但斯通纳还是忙完家务再忙教学,一直了无情趣地维持着,甚至对于无性婚姻的现状也坚忍地接受着。

    伊迪丝只是为了有个孩子,才“放荡”了那么一小段时间。怀上女儿格蕾斯之后,又使婚姻处于无性状态。

    格蕾斯出生了,伊迪丝根本不抚养,连为女儿换尿布之类的事情,都不做。斯通纳做,在做中感受到天伦之乐。

    斯通纳对教书倾心全力,也使得他忘却了婚姻的痛苦。

    但他凭着学术良心,坚持学术道义,明明知道系主任劳曼克思有意让一个学生的论文答辩过关,但他坚决不让。

    这个学生连起码的文学常识都不知道,只是能将劳曼克思给他的答案背得滚瓜烂熟,表达得无比畅通而已。随便问一个简单的问题,就露馅了。

    就因为斯通纳坚拒系主任的建议,不畏系主任的威胁,由此结下来一生的梁子,让他倍受排挤、打压。他无怨无悔,显示了一个学者的尊严。

    斯通纳一生中唯一幸福的一些日子,是与凯瑟琳相恋的日子。这一婚外恋最终传到了妻子那里。

    然而,妻子一点儿不妒忌,一点儿也没影响到她的日常生活,似乎反而得到了心理上的安适,得到了灵肉上的解脱。

    而劳曼克思则开始谋划利用斯通纳婚外恋一事进行卑劣的报复(有意思吗?大学里不乏有这么样的人,自己

  • 4、 《斯通纳》读后感_1700字

    《斯通纳》读后感1700字

    一部被7家出版社退稿的小说,在作者43岁时,终于被一位年轻的编辑慧眼识中(另一位由他发掘的作家是托马斯·品钦),却因为销量不济,很快绝版。但50年来,这本在书店难觅身影的书,却疯狂流传于二手书店与地下文学圈。《斯通纳》迟到五十年后畅销,是献给被亏欠的艺术一次迟来的正名。

    主角斯通纳出生于一个农场家庭,一个偶尔然的机会开启了大学生涯,学习文学后转而毕业不想回农场,便留校任教,聚会上结识一见钟情的妻子伊迪丝,他们的结合犹如大多数人一样并不是因为爱情,最少在伊迪丝看来。婚后斯通纳平平淡淡的生活,没有英雄的轰轰烈烈,也没有意料中的一鸣惊人,甚至有些让人厌恶的婚后生活,直到斯通纳有了外遇,然后迫于外界而分离,回归平平淡淡的生活,不同的是斯通纳对学术的认真坚定不移,矢志不渝贯彻着他的一生,直到他死去时手中翻阅着自己写的第一本书。那些同事间的争执,夫妻间的怄气,那些有的没的朋友,都好像不重要了,正如,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当你的肉体死去的时候;你的葬礼上宣布你在世上销声匿迹的时候;还有就是最后记住你的人死去的时候。也许只有书籍,才能让某个人世世代代经久不衰的薪火相传。

    喜欢一本书,可能是从某句话,某个章节,某个情节开始的。我喜欢这本书便是从斯通纳第一次遇见伊迪丝时的描写开始,从环境描写到斯通纳的心理描写,惟妙惟肖,仿佛是自己亲身体验一般,不,就算亲身体验也没有这种真实的感觉。而跟情人的相遇我并没有那种言语之外的感觉。多想这样,多想

    读完这本书,可以说是对我人生的二次启蒙,我也并没有觉得那句很经典的话感觉受益匪浅。只是明白了生活本来的样子。人生能记录的点不过是出生、上学、大学、结婚、生子、外遇、死亡。可能没有值得记录的事情了。

    我想作者在书中,可能要控诉那个年代的黑暗,那个年代的霍乱,那个年代的的奇奇怪怪的匪夷所思。但我却看到了爱情的样子,看到了斯通纳对爱情的认知,这也可能跟不同年龄看到书的侧重面不同吧。我喜欢伊迪丝的高贵雍容,也羡慕斯通纳的缄默忍让。甚至十分渴望他们之间那些和平相处的爱情,可能这就是我觉得爱情的模样。

    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莫过于此:

    凭此一句话,此书断然不枉读。

  • 5、 《斯通纳》读后感_2300字

    《斯通纳》读后感2300字

    首先,这本书的封面是我见过设计最新颖的封面,这个封面是将五部英国文学史上历久弥新的著作上下排列,然后抽取其中的单字母组成了stoner的名字,名字最后的r,取自斯通纳作者约翰·威廉斯的学术文集《文艺复兴时期的英语诗歌》。

    封面的下方有两行小字,第一行是: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

    就感觉人的一生就是这样的,需要苦苦挣扎,舒心与快乐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的一生,总要去经历很多。

    第二行也有这样的小字:

    第一眼故事,第二眼经典,第三眼生活,第四眼自己。也许,通过这本小说真的可以了解或者知道点什么。

    威廉·斯通纳,一个来自乡下农场的普通男人,青年时代步入大学学习农学,希望有一天可以帮助到父母,却在一堂选修文学课上,因为莎士比亚的一首诗而唤醒了他的兴趣,以此为转折点,最终成为一名大学老师。

    他是一个爱书爱阅读的人。

    他成为了一位知识分子,他的一生也如很多人那般平淡无奇,但他有教育情怀,学问高超,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坚决捍卫正义与良知,是一位难得的好教师。在放弃奔赴前线之后,他选择继续读博士研究生,这样选择的原因是

    一、他认为文化的承袭与国家和平同等珍贵。

    二、在他做出选择时,他的朋友告诉他:

    斯通纳极看重教师的职业操守。面对懒惰、自大、不学无术且不诚实的学生沃尔克,斯通纳不惜得罪行政领导也不愿意在论文答辩中通融妥协。他说:对他来说,要是当上教师,那将是一场——灾难。显然,一个品行有缺损的人担任教师,可能会功利地对待学生,只受利益驱动而不知敬畏讲台。

    他是理想的主人,却也是剧情的奴隶,他在事业上的顺利并不代表在家庭中的顺心,可以这样说,他的婚姻是不幸的,没有一丁点的甜蜜,也没有一丝的期望。不要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他们的爱情本身就是坟墓伊迪丝是因为想要拜托家庭的束缚而选择和斯通纳在一起,不是真爱斯通纳,这样的初衷必定会出现不完美的结局。

    也正是这样失败的婚姻,使他选择了出轨,也只有那样短暂的时光,才滋润了他的一生,以致于他死前的念念不忘。那个比他小很多的女孩,使他几乎是决定性地领悟到,自己从未怀着任何亲密或者信任,乃至人类托付的温暖去了解过另一个人。这种传统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告诉他们,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是分离的,而且事实上也是互相为敌的。

    你最初爱的那个人并不是你最终爱的那个人,爱不是最终目标而是一个过程,借助这个过程,一个人想去

  • 6、 《斯通纳》读后感_1100字

    《斯通纳》读后感1100字

    这是一个挺喜欢文学的小伙子推荐给我的,因为封面和书名让它一直尘封在书架的角落,幸运的是,没有在我完全遗忘的时候翻开了它。

    斯通纳

    嗯…这本书,怎么说呢,就说说读后感吧,我也写不出特别有哲理的东西,我的感受就是你的心情会随着这本书的某些情节上升、降落、愤怒、矛盾、纠结等等…

    我比较喜欢的人物是马斯特斯,觉得他是一个上帝的身份,一眼就看穿事物的本质,他们三个人聚会的谈话中说:大学,是给那些体弱、年迈、不满以及失去竞争力的人提供的休养所。所以他鄙视,以至于后来的斯通纳和劳曼克丝因为沃尔克是否顺利拿到证书争吵,甚至好多年的不说话,这真是两个脾气倔强固执的老人啊,而斯通纳与伊迪丝之间的爱情,嗯,爱情?也许吧,斯通纳第一次对她的一见钟情与伊迪丝婚后的奇怪,我是抱有不赞同情感的,我觉得伊迪丝有婚前婚后恐惧症,还有产后忧郁症,就个人观点吧,然而这给他们的女儿格蕾丝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这个家庭,总是有一股压抑的阴郁空气在飘荡,所以女儿终于反抗,但也两败俱伤。

    又回到学校里吧,和劳曼克丝的对决,或许用怄气显得比较可爱一点,斯通纳接受了劳曼克丝送的小鞋,并穿了许多年,直到凯瑟琳的出现,她的出现与她的离开这个过程中,让斯通纳的生命又一次燃起了火花,并形成一片火海,一份真正的爱情,让他发光、发亮,我其实纠结在这,同意他们私奔吧,是基于对斯通纳的同情,不同意他们私奔吧,又太多顾虑,最重要的不是一无所有,而是还有一个女儿,不能一个人在伊迪丝的掌控之下生活,那会变成什么样…而凯瑟琳最终离开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好人,斯通纳又回归了家庭,所以家庭在此书中占的比重是很大的,除了学校就是家庭了,斯通纳在学校反抗起来了,但是在家里,只有早餐时间趁着伊迪丝去厨房的短短几分钟时间能和女儿独处,还是懦弱…

    看完之后,斯通纳,性格是多变的,复杂的,一开始停止农学院的课程转向学习文学,是自己的考虑,(对了,忘记说他的父母了,都是老实可爱的人,而他,这从农民到大学讲师,教授,老教授,身份地位的转变,是不是也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呢),自己的考虑,直到毕业之后才向父母摊牌,自我意识的苏醒之后就朝着自己理想的轨迹上狂奔,直到遇见伊迪丝,这个生命中的不稳定因素,随时向他提出不同的困难要求…到了最后,我觉得他们之间应该还是有爱情的吧,还有那位在他生命中一直影响了他的马斯特斯,他也形成了自己看待世界和人的

  • 7、 海鸥乔纳森读后感范文欣赏

    《海鸥乔纳森》是一部由美国理查德巴赫著作的书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书中主要讲述了一只名叫乔纳森的海鸥为了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历经重重磨难的故事。网友们看完这本书都有怎样的感受呢?一起来看看吧!

    初初拿到《海鸥乔纳森》这本书的时候,看到书本里彩色的插画,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一本儿童读物,一定很幼稚,心里还埋怨推荐人把我当成小朋友。但当我看完合上书后,却觉得这样一本书,值得我为它写一篇读后感。

    《海鸥乔纳森》讲述是一只叫乔纳森海鸥不满足于做一只只会觅取食物的海鸥,他在乎飞翔,认为飞翔远比吃重要。这其间,他受到父母的反对,被鸥群驱逐。他也曾尝试与旧鸥群法律妥协,但最终还是坚持飞翔,并找到了跟他志同道合喜欢飞翔的同伴,最后他学会了爱与慈祥。

    每个人成长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否定、自我否定,自我坚持,好像是一个成长必经的过程。

    在我的人生道路上,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我不喜欢街边摊,不喜欢逛街,不喜欢看电视,喜欢吃清淡的食品,喜欢自己窝在家里看书,喜欢电影和美剧。我的所谓的朋友不只一次地指责我的人生无趣,希望我向她看齐。我参加校园社团活动,想通过这样的活动锻炼自己的胆量和能力,她批评我太疯狂太自以为是。当我读完本科准备考研究生,她说我不自量力,女孩子读那么高的学历干什么,读到本科就够了。我认真研究专业知识,她跟我说你现在还看什么书。还有的人跟我说,你不要这么努力,越努力活得越辛苦。在这样的与众不同下,我也会反思自己,到底是不是我真的错了。是不是我真的要像他们一样喜欢吃街边摊,喜欢逛街,喜欢刷一部又一部的连续剧,才算得上是有趣的灵魂。我也曾经像海鸥乔纳森一样,尝试与他们所谓的有趣为伍,但我发现我做不到。

    《奇葩说》有一期说我不合群,我要改吗?颜如晶说到,有的人就是不相信我就是喜欢自己在家里泡澡,自己在家里看书,不喜欢去唱k,不喜欢喝酒,他们会认为你只是还没有学会怎么跟人接触而已。她说,你们那么喜欢唱k,那么喜欢喝酒吃饭,就自己去就好了,我们有说过,你们不许出去不许唱k吗?为什么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

    《海鸥乔纳森》说,生命除了吃饭、打架和争权,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天堂不是一个地点,也不是一段时间。天堂是完美的状态。。任何数字都是一种局限,而完美是无止境的。只要你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任何事都会成功。你们必须明白,海鸥是一种自由无限的理想,是伟大的化身。你们的整个身体,从翅膀的一端

  • 8、 列奥纳多达芬奇传读后感书评

    《列奥纳多达芬奇传》一书由沃尔特艾萨克森所著,讲述了他的一生,这本书主要讲述的不是达芬奇的成就,而是讲述了他的一生,让我们看到他做人做事具有的品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这本书?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列奥纳多达芬奇传读后感书评。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年出生于托斯卡纳的芬奇镇,他是一个私生子,父亲是佛罗伦萨有名的公证员。他从小跟着祖父长大,因为私生子身份,没能接受所谓的正规教育,这反而使他成为了实验与经验的信徒。他不仅对自然界具备足够敏锐的观察力,还拥有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列奥纳多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更在众多领域展现了他的天才:他现存于世的7000多页手稿里,涉及物理学、解剖学、地质学、几何学等,在很多领域的发现都开创先河,爱因斯坦曾说,列奥纳多如果将这些研究成果发表,世界科技将提前半个世纪。虽然列奥纳多也一直计划出专著,但他的想法太多了,在各种奇思妙想里跳跃永远在追逐自己的好奇,对完结那些未了之事缺乏热情。

    所以列奥纳多作品不多,又因为很多画作半途而废而为世人诟病,比如《博士来拜》、《安吉亚里之战》。但他在生命的最后十几年里,一直带着《蒙娜丽莎》、《圣母子与圣安妮》、《施洗者圣约翰》,不停地润饰完善着。《蒙娜丽莎》可以说是他艺术的最高巅峰,穷毕生功力于此画。

    那么问题来了:当我有机会去卢浮宫欣赏《蒙娜丽莎》时,心情的激动无法言表,她被玻璃镜保护着,并且隔出了两米(感觉)的安全距离,一大堆的人挤在那儿伸长脖子睁大眼睛欣赏,只为感受她那神秘的微笑。离得远,画偏小而暗,背景细节看不分明,为什么它既不是巨幅制作,又不是多人场景,仅凭着单人肖像就荣登镇馆宝座呢?

    以一个外行人的眼光,比如它对面整整一面墙的《加纳的婚礼》感觉更震撼啊。

    看完这本传记,特别是其中介绍《蒙娜丽莎》的章节,我才明白了一些:标志性的晕涂法,钟爱的螺旋纹和卷曲头发,随着你移动的眼神,神秘的微笑他花费太多时间研究的光学、解剖学、地质学都在这幅作品里体现出来。所以说啊,所以说,知识储备很重要,审美的水平,欣赏的眼光不是一蹴而就的,行万里路也要读万卷书,多方面学习后才不至于看不懂,或者看个皮毛,赞一声好美!却说不出个所以然。当然,多看,也是提高欣赏水平的途径之一。

    犹记得2013年6月底专程去故宫看《千里江山图》,也是好多年没有拿出来展览了,但武英殿里竟然没有几个人是否宣传的不够?远没有成为今天的网红。

  • 9、 斯通纳读后感3篇

    斯通纳读后感(一)

    唐嘉怡

    作者:约翰 威廉斯

    前段时间印度电影《摔跤吧 爸爸》很火,一位朋友说她看了三遍,我说是啊,每看一遍体会不同。第一遍看故事情节,第二遍看细节,第三遍琢磨导演的各个用意,每一个场景、镜头都有其目的性。读书也一样!有一些名著,有人反反复复地读,每一遍的体会都不同,大多数人读书,看情节,按着作品逻辑还原故事梗概,图的就是阅读的快感。唐嘉怡的读后感跟书的封面一样,提出了第一眼看故事,第二眼读经典,第三眼望生活,第四眼观自己。她有没有真的读了四遍,不得而知,但最少是第一遍看叙述,第二遍找细节,第三遍有分析,第四遍是思考。

    平庸不平凡,泛泛亦不等闲

    ——读《斯通纳》一书有感

    唐嘉怡20161303817

    打开书单的那一刻,琳琅满目的书目让我有点应接不暇,于是便在书单里挑了几本新书想要慢慢琢磨,最终落笔停在了一本外国名著《斯通纳》上,小说的作者是约翰 威廉斯,一个在当时并不出名的作家,他的这本《斯通纳》曾被七家出版社所拒绝,在我们如今的信息时代,我们在中国看到了他的这本小说译文竟已过去将近五十多年了,小说入选了2016年的高分读物,几经周折才最终让大众了解,而不再是仅火于二手的商品市场,初读此书时我曾以为“斯通纳”可能是一个专业上的术语,可翻开此书后“威廉 斯通纳”一人名大大的作为开头放在了第一句,此时我才大悟,听书名是中文翻译来的吸引力,看了内容才知道是围绕着一个人讲述一生的传记。阅毕的那一刻只有一种感觉:小说带给人的负能量让人忍不住看看漫长却短暂的一生,这是我们吗?整本书仅仅围绕着一个人讲述的数目让我们觉得可能会是对某个名人的解读之类的,但是作者约翰 威廉斯却用十分平白的笔触,描述斯通纳这个人,这个普通而又平凡的人,一开始看起来是枯燥的一种感觉,类似中国的白描手法,像一幅没有任何隐喻的画一般,就像是看一个人的生平,没有中国文学给人的那种感觉,但是看到后面真正融入到作者想要带给读者的那种意境中时,便觉得斯通纳这个人设带给我们的更深的思索,就像简介中所说,小说讲述的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爱、认同、怜悯、志业、傲骨、信任与死亡。看一遍真的只能懂皮毛,第二遍,第三遍,再到慢慢品读那些好词好句,只觉人的一生相差不多,只是我们每个人的每一生中那些小小的细节所组成的不同才成就了我们每个人啊,正如书面上所言第一眼是书中的故事,第二眼是书中经典,第三眼是生活,第四

  • 10、 斯通纳读后感

    斯通纳读后感(一)

    二雷

    《斯通纳》----一本尘封多年的小说,在今天被重新提起,最初的雪藏有着时代的原因,很难想象一本文风平淡如水的文学作品,能够在50年前全球战后经济迅猛发展,社会中充满着创业狂热的"美国梦"社会大行其道,而今此书火遍全球,亦有其全球经济颓势的背景,但更重要的,是唤起了全球读者对于人生的审视和思考。

    斯通纳,本书主人公的名字,如同其英文表述stoner,人如其名,顽固又坚强,渺小又普通,斯通纳的一生,从农村考入大学,经历两次世界大战而未离开学校,在学校中他专注于学术,因为他的固执得罪了教务主任,事业上一直没有大的起色,虽有学术成果,但最后也只是一名副教授;他努力经营家庭,但是与妻子的关系却渐行渐远,连亲近自己女儿的做法也遭到了妻子的阻挠,他中年颓废,索性搬到学校宿舍住,此时他与女学生凯瑟琳经历了一段刻骨的爱情,但是也因为校方的阻挠而夭折,晚年的他在经历了失去朋友,亲人疏离,在学校为他办理了一场退休晚宴后离开人世。

    初读斯通纳,如同饮白水一般索然无味,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便能体会到这水的沁凉,如同作者的文风娓娓道来,最重要的,是贯穿本书的心理描写,至深至细,让人不仅感觉沁人心脾,更是毫无杂质,润人心田。

    本书一大特点就是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完整地道尽主人公斯通纳的一生,从成年到死亡前的一瞬,不得不佩服作者约翰威廉斯的文字驾驭能力,读完这本书,也就随着作者走完了他的一生,失败的一生,至少是不成功的不光辉的一生,用斯通纳战场上殉国的朋友的话讲:

    "你会任由这个世界吃掉你,再把你吐出来,你还躺在这里纳闷,到底做错了什么。因为你总是对这个世界有所期待,而它没有那个东西,它也不希望如此".

    至此,我们会认为斯通纳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物,虽然他终身副教授的身份和银行家女婿的背景非我们大多数人能及,至少在性格上如此,他的一生生于平庸。归于平庸,这也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宿命,我们终将成为无数个斯通纳中的一员,我们有青春有理想,甚至虚伪,甚至狂热,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终将回归本我的真实,"从长远看,各种东西,甚至让他领悟到这点的这份学问,都是徒劳和一场空,而且最终要消解成一片他们撼动不了的虚无。",如同青春之于少年,消极,失望和安于现状也是随着岁月渐渐成长的情绪,会浸染我们每一个人,我们会尽力抵御它,但是我们都会衰老,都会失败,都会面对自己面对世界而无能为力,接受这些

  • 2019-10-29

  • 2019-10-22

  • 2019-10-22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1

  • 2019-09-28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23-01-08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5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10-03

  • 2019-10-29

  • 2019-10-29

  • 2022-12-14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10-19

  • 2023-05-28

斯通纳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斯通纳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斯通纳读后感、2024斯通纳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