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把死敌纳进友人册读后感 > 地图 > 把死敌纳进友人册读后感,2024把死敌纳进友人册读后感
把死敌纳进友人册读后感相关栏目
把死敌纳进友人册读后感热门栏目
把死敌纳进友人册读后感推荐
把死敌纳进友人册读后感

(共 7567 篇)

  • 1、 《把死敌纳进友人册》读后感300字

    今天呢,我看了一本杂志,名叫《意林,小小姐〉。在这里面呢!我看了一篇名叫《把死敌纳进友人册》的文章。感觉写得很好,而且也很适合咱们班里正在闹别扭的朋友们,相信你们一定会“冰释前嫌”的,“破镜重圆”和好的!

    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是:在一个班里,有这样两位女生,一个叫顾小希,一个叫顾莎。因为她们喜欢的东西大部分相同,而且长得也很像(从插图里看出来的),因此,班上有好多同学以为她们是“双生花”。可惜她们偏偏是死敌!同时,两个班长接到了班主任的任务——让顾莎和顾小希化敌为友。这一下子两位班长一唱一和的说服她们成为好朋友。让这对“双生花”疑惑不解,这两位班长什么时候这么默契了,平常对对方都不客气呀……

    不过呢!她们最终还是成为了好朋友。那可是经过两位班长的努力呀!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不管你有多么的讨厌一个人,都要尝试和她成为朋友不要因为你害怕她,就放弃和她表白自己的心意。

  • 2、 把话说进心窝里读后感

    把话说进心窝里读后感

    看了我喜欢的作者刘墉写的《把话说到心窝里》这本书我再一次发现说话是充满艺术的,同样一句话换一种说法意思会完全不同。而这本书正是通过最生动的故事和分析教了我,怎样坏话好说,狠话柔说,重话轻说,急话缓说,长话短说

    书中的例子都是平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故事说完后,大概也看懂了。五年不见的裘安,今天为什么自己找上琳达?很简单,她要推销她直销公司的产品,要琳达作她的组织下线。但是,她没有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她绕圈子,她甚至没说半句要推销的话,而是琳达自己上钩的。如果当时她开门见山就推销她的产品,结果就不会这样了。看了这个故事我就联想到我自己平时的工作。在平时跟客户交流的时候如果我们直截了当地说明我们的目的,会使得客户对我们有所防备,甚至不会再跟我们谈下去。所以怎样在一开始的时候,通过我们的语言使得客户相信我们,从而愿意接受我们的服务,到最后客户成为我们的朋友这门艺术对于我们做营销的来说真的是至关重要。

    书中众多的例子不仅教会我要怎样说话,我更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就是凡事都不能急于求成的,在平时的工作中不要以为是小事而不去做,其实小事做多了,做好了,就不再是小事了。其实一开始我总觉得平时给客户派些资料,派卡片是没有用的,有些客户甚至连看都不看就扔了。但是最近有位客户主动打电话找我开户,这让我对自己平时的工作有了一个肯定。虽然不知道她的资产有多少,但起码这证明了我的努力是有结果的。我还记得有位同事跟我说过,他跟了一个东证的客户跟了差不多有一年了,最后那位客户还是把资产转过来我们广发。这进一步说明,要想成功真的要做到持之以恒。

  • 3、 读诗集《我把太阳迎进祖国》有感
    读诗集《我把太阳迎进祖国》有感 在网上读到辽宁中医学院文学社一位同学李心玥对我的一本诗集《我把太阳迎进祖国》的反馈,这是用信的形式写出来的: 老师,在寒假的时候我就将您的作品读完了。因为之前上学的时候也有看,但由于时间比较零散,背诵的任务又多,所以读的时候大多是翻开书读一二首而很少去思考。放寒假了,我在家就有比较多的空闲时间,也就能认真地从头到尾地来读这本诗集了。 在此之前,我所接触到的现代诗较少,一直是将现代诗等同于民国时期那些诗人的诗作,是徐志摩的康桥柔波,是戴望舒雨巷中一样的愁怨,一样的忧伤,是林徽因那轻,那娉婷的人间四月天。而这些诗带给我的感觉多为停留在一种音乐美与建筑梦的或淡淡清愁或明媚的春夏。但在读到老师的作品后,我才感到现代诗带给我的震撼。这种震撼既来自于战争时期战士们的生活、战斗的真实刻画,更来自老师您对作品倾注的感情。这种爱国情怀,是所以热爱祖国的人都能引起共鸣的。相比较于那些抒情花鸟山水的诗歌,《我把太阳迎进祖国》这卷诗更具有现实意义,更适合于我这样年龄的学生来读,让学生们多认知了解我国早年的军事及军旅生活。 诗集中的诗给我很深刻地印象,也引起了我的思考。例如那首写沉进沼泽中的战马,有的战士饿的不行,想吃一块这即将沉入泥淖的战马肉,而另外的战士却极力反对,认为战马功劳赫赫,也是他们的战友。两种战士的行为截然相反,却不能说孰对孰错,要说错,也只能怪那个时代太苦,太穷,是穷苦的年代对不起饥饿的战士,亦是对不起我们的老战友---那匹沉马。这首诗,我越是反复的读,心里越酸,眼睛越湿,想起那个时期的苦,想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想到战士为国为家奋不顾身浴血杀敌……而这样深的感触和这么多的思考,是以往我所读到的诗词难以带给我的。还有就是写清晨时哨所、战士们的场景,这样的诗带来的则是一种轻松的氛围,朝阳透过树林的光笼罩着哨所,皑皑的白雪映着金色的光束,苍松翠柏与战士一同守卫着祖国。这样的意境,是在冬日里看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边防风貌。 以往我所背诵的诗词多为写山水花鸟之类的,自己所写的闲诗也都为赏月品茗云云,现在我才发现读军事题材的诗给了我一种新的视野。谢谢胡老师让我接触到了您的诗,让我通过这本诗集更加了解和热爱我的祖国! 李心玥 2014年3月14日19:43:38
  • 4、 生命册读后感

    【篇一:《生命生命》读后感】

    课文通过动物。植物及人三方面的事例,引出了对生命的思考,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意义:生命虽然短暂,但我们要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裴多菲说:生命的长短以时间来计算,生命的价值以贡献来计算。请珍爱生命吧,让自己活得更加光彩!

    说到这里,我想到200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李隆,在抗震救灾中不怕牺牲,连续作战。在废墟下先后挖出57名群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他用自己的生命释放着人生的价值。所以,我们要把自己的生命当成无价之宝,永远地珍惜它。

    在学校,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走廊上,几位同学横冲直撞,根本不去顾及身体和同学;栏杆前,有同学踮起脚尖甚至爬上栏杆;好奇的向下望;楼梯上,一位同学不是走下楼,而是坐在扶手上滑了下去

    每当我看到这样的场景,我的心里就像一只小兔子一样蹦蹦直跳。这些同学有没有想过这样的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呢?在走廊上飞奔的同学一旦相撞,往往鼻青脸肿。头破血流;栏杆上的同学一旦掉了下来,后果是可悲的;从扶手上往下滑,只要稍不注意,就会跌下来,导致骨折,脑震荡人的生命是脆弱的,生命一旦发生什么意外,会留下永远的伤痕;健全的身体一旦失去,将永远无法换回。

    我们的生命是用来珍惜的,是用来热爱的,是用来爱家的。爱国的。爱这个世界的,千万不要因为一点微小的困难而轻易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篇二:《生命生命》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生命生命》一课,文中一个个顽强的生命,让我如此动容,如此感动。

    生命是什么呢?文中那被我抓住的飞蛾挣扎,极力鼓动双翅,那种求生的欲望令人震惊。昆虫如此强烈的求生欲望,怎能不令人动容?那香瓜子冲破坚硬的外壳,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也要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瓜苗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怎能不令人感慨?

    当我读到杏林子静听心跳,体会到生命属于自己,虽然短暂,但是,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陷入了沉思。在查看了本文作者杏林子的资料后,我更是感概万分。杏林子12岁就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从那时起,她手不能抬,头不能转,脚能不走。在残酷的挑战面前她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坚强的毅力自学了许许多多的科学知识,成为了一位出色的作家。她现已出版书四十多本了,最震撼人心的是:杏林子把所有的稿费都捐给了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是呀,杏林子顽强生活,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怎能不令人感动?

  • 5、 斯通纳读后感

    斯通纳读后感(一)

    二雷

    《斯通纳》----一本尘封多年的小说,在今天被重新提起,最初的雪藏有着时代的原因,很难想象一本文风平淡如水的文学作品,能够在50年前全球战后经济迅猛发展,社会中充满着创业狂热的"美国梦"社会大行其道,而今此书火遍全球,亦有其全球经济颓势的背景,但更重要的,是唤起了全球读者对于人生的审视和思考。

    斯通纳,本书主人公的名字,如同其英文表述stoner,人如其名,顽固又坚强,渺小又普通,斯通纳的一生,从农村考入大学,经历两次世界大战而未离开学校,在学校中他专注于学术,因为他的固执得罪了教务主任,事业上一直没有大的起色,虽有学术成果,但最后也只是一名副教授;他努力经营家庭,但是与妻子的关系却渐行渐远,连亲近自己女儿的做法也遭到了妻子的阻挠,他中年颓废,索性搬到学校宿舍住,此时他与女学生凯瑟琳经历了一段刻骨的爱情,但是也因为校方的阻挠而夭折,晚年的他在经历了失去朋友,亲人疏离,在学校为他办理了一场退休晚宴后离开人世。

    初读斯通纳,如同饮白水一般索然无味,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便能体会到这水的沁凉,如同作者的文风娓娓道来,最重要的,是贯穿本书的心理描写,至深至细,让人不仅感觉沁人心脾,更是毫无杂质,润人心田。

    本书一大特点就是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完整地道尽主人公斯通纳的一生,从成年到死亡前的一瞬,不得不佩服作者约翰威廉斯的文字驾驭能力,读完这本书,也就随着作者走完了他的一生,失败的一生,至少是不成功的不光辉的一生,用斯通纳战场上殉国的朋友的话讲:

    "你会任由这个世界吃掉你,再把你吐出来,你还躺在这里纳闷,到底做错了什么。因为你总是对这个世界有所期待,而它没有那个东西,它也不希望如此".

    至此,我们会认为斯通纳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物,虽然他终身副教授的身份和银行家女婿的背景非我们大多数人能及,至少在性格上如此,他的一生生于平庸。归于平庸,这也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宿命,我们终将成为无数个斯通纳中的一员,我们有青春有理想,甚至虚伪,甚至狂热,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终将回归本我的真实,"从长远看,各种东西,甚至让他领悟到这点的这份学问,都是徒劳和一场空,而且最终要消解成一片他们撼动不了的虚无。",如同青春之于少年,消极,失望和安于现状也是随着岁月渐渐成长的情绪,会浸染我们每一个人,我们会尽力抵御它,但是我们都会衰老,都会失败,都会面对自己面对世界而无能为力,接受这些

  • 6、 卡罗纳读后感

    卡罗纳读后感(一)

    我读过《卡罗纳》这篇课文后,知道了:可怜的卡罗纳,失去了亲爱的母亲。他虽然失去了母亲,在也得 不到母亲的关爱;但是,他有一群值得信赖的好朋友,和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

    卡罗纳的同学看到可怜的他,都会对他发自内心的同情与怜悯。我在班集里,只要是我要好的同学伤心或难过时,我都会去安慰她。要是我憎恨的同学哭了,我就想:活该,不亏,谁叫你总是欺负我。现在,我才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无论是憎恨的同学还是要好的同学,在她(他)们在难过的时候,我都应该表示同情与怜悯。

    卡罗纳是多么希望母亲能再次回到自己的身边,他是多么爱自己的母亲,而我呢?妈妈只要说一句不对我心思的话,我就在一旁怄气。现在我终于明白妈妈的对我一般苦心,妈妈无论是批评我还是关爱我,那都是妈妈对我的爱!

    我从这篇课文中明白了: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能表现出你对他人的关爱!

    卡罗纳读后感(二)

    今天,我读了《卡罗纳》这篇课文。这篇文章写了卡罗纳的母亲去了,他来到学校后,老师、同学以及作者是怎样关心他的。

    读了这篇课文,我觉得卡罗纳很可怜,早早的失去了母亲。那位老师值得让人敬佩,因为那位老师不但自己关心卡罗纳,还让同学们关心卡罗纳:热情地对待他,不和他开玩笑,不在他面前放声大笑。作者关心卡罗纳,劝说他不要哭了。到了放学,大家都默默地望着卡罗纳,谁都不敢说话,生怕勾起了他的悲伤。

    《卡罗纳》这篇文章写得非常感人,我以后也要像这篇文章里的老师、同学和作者一样关心别人。

    卡罗纳读后感(三)

    今天,我们学习了《卡罗纳》,这个故事令人感动、深思。

    《卡罗纳》这个故事讲的是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这个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今天上午,他回到了学校,得到大家的关心与帮助。爱,是因为世间万物生灵所产生的重要情感,它原本是给予大家的,但却偏偏冷落了卡罗纳。他的妈妈被没有情感的死神无辜地带到了另一个世界,卡罗纳将永远失去他的挚爱──母亲。母爱,是多么重要,相当于人们的精神支柱,可卡罗纳年纪轻轻就失去了它,那是多么可悲。

    每天早上,妈妈总是早早地起床,整理好我回校用餐的饭盒与开水后才叫醒我;每当我生病的时候,妈妈总在身边细心地照料着我,直到我康复;每天晚上做功课的时候,妈妈总是坐在一旁耐心地指导我。妈妈,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总会义无返顾地支持我,以我为她的骄傲,一个问好,一次好的成绩就会使她乐开了花!所以,我们要珍

  • 7、 《范进中举》读后感

    谁不想永远只当父母襁褓中沉睡的乖宝宝,人人疼爱;谁不想永远只活在童年中,无忧无虑;谁不想在仕途中,一帆风顺,一路晋升;谁不想当个童话里面的公主,终会遇到自己的王子。但童话固然美好,却是那么虚幻。而这样的生活又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现实又总是一次又一次的把我们往崩溃的边缘推去。如果人人一日三餐有着落,还有闲钱存银行,又会有谁会去当小偷。如果人人家庭幸福美满,又会有谁会因为抑郁症而死去。有头发,真的不会有人想要去当癞痢。一切都可以说是生活所逼。

    《儒林外史》主要描写了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和官绅的活动与和精神。充满讽刺意味的《范进中举》中,主人公范进在经过三十四年的科举考试后才中了个秀才,紧接着中举人后还喜极而疯,引出了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剧。

    在我看来,范进是可怜的也是值得我们所学习的。

    34年,一个人一生中最多只能拥有三次。把那么漫长的时间都花在同一件事上,锲而不舍,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范进。虽然他虚伪狡猾,热衷于功名利禄,但有头发,谁又会想当癞痢;同样是人,谁又甘愿只能看着别人过着视钱财如粪土的生活;同样是人,谁又愿意一辈子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碌碌无为过完余生。范进的行为还是很符合人性常理的,他的身上还是有着许多可与之处,不是吗?一次的失败,我们都需要花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去修补受伤的心灵。两次失败,我们惆怅,我们痛惜,但仍然有勇气爬起来,重拾信心,再上战

    场!但多次的失败,仍能够坚持下去,仍能够不断的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这需要有多么强大的毅力才的做到的事情。而这位被无数人唾弃的可怜儿却做到了!在面对胡屠户的恶言相对;众乡邻的冷漠势利、嫌贫爱富,我对范进的敬佩尽不在言中。如果我生活在当代,如果我也受当年的社会风气所沾染,我必死无疑。

    几十年来,我们只会站在一旁讪笑范进的懦弱,不自量力和疯癫,但我们是否又有把我们的生活和他进行对比。人生漫漫长路中,我们有二十多年必须在学校中度过。中国的应试教育为的只是应付考试,拿去文凭。这和科举制度又有什么区别。我们出来社会后,努力工作,生儿育女,再重复这可怕的轮回。我们的这一生都只是为了功名利禄,都只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为了给身边的人带来幸福。这样的范进和我们错了吗?我曾多次想过,如果我奋斗多年的梦想,在我想要说放弃的时候,又得到了一个如此让人震撼的消息,我也会疯掉。这样的我们又错了吗?

    有头发,你和我都不会愿意去当癞痢。人活在这个世界上

  • 8、 范进中举读后感

    范进中举读后感范文一

    今日学了《范进中举》一课,虽说前几次读的时候觉得烦琐的很,只不过是些描写罢了,但读的次数多了,方才体会到吴敬梓的用心。

    有人说这是一部喜剧。当然,文中人物滑稽的动作、表情、神态都刻画的惟妙惟肖,也确实会让人不禁大笑,再加上最后大团圆的结局,就更证明了这是一部彻彻底底的喜剧

    但大笑之后,却也不得不去挖掘文章所包含的更深奥的意味。范进在中举之后就疯了,口中还不时地说着:噫,好了,我中了好了,我中了。他独自跑到一个破庙中,在路上又摔了一交,沾了一身黄泥,甚至都把头发摔散了,蓬头垢面的。然而这时也不忘说:好了,我中了从这一点看来,他又是那么可悲,可悲的不是那让人不堪入目的外表,而是他早就失去了的灵魂。他只不过是那个时代中众多科考文人的一个,而他也很具代表性,那时的人们把自己的一切希望都放在了通过考试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上。科举考试,的确束缚了人的思想,也包括人的灵魂和自由。为了自己的幸福人生,他们不得不去十年寒窗来换取后半生的荣华富贵。那么我们现在呢?在审视过去那个时代的死板的时候,又有没有发现其实我们现在的教育和那时候没有什么区别呢?是的,虽说我们现在的个性可以张扬,但是我们又拥有多少自由呢?每天11门课程,学得人头大,更可怜的是,每天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竟然成了我们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求

    在政治课上,我们也曾学过:当今社会,各国之间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我们要尽一切努力发现教育,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在语文可上,我们学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修辞之学使人善辨 似乎我们现在是在充实自己。

    也许吧!

    其实现在仔细想想,如果我们是范进,说不定会比他还疯的厉害,因为他的毅力是许多人所无法做到的,花费整整34年的时间去学习,一般人根本不可能办到。范进古代版的孔乙己。

    换个角度来看看吧,范进的老丈人,就是文中的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后所表现出来的差别,让人判若两人,简直不敢相信,他那势力、虚伪的性格也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是典型的市井小民的形象。他的变化其实也不足为奇,因为直到现在,我们这个所谓的文明社会,这样的现象又何足为奇呢?

    《范进中举》读后感范文二

    范进一家住的是毛草棚,吃无隔夜粮。偶与乡试还没盘缠,可谓清贫之极。其丈人胡屠户虽白眼于他,但屡屡接济,送米送面,也称的上雪中送炭了。假如没有雪中送

  • 9、 董进宇读后感

    董进宇读后感(一)

    《教育的天条》读后感

    前些天浏览了董进宇博士的博客,感慨颇多。其中有一篇《教育的天条》。他讲到在教育这个领域中存在一个天条:当接收者做好了准备,给予者才会出现。如果接收者没有准备好,给予者无论怎么讲,接收者都不会接收到。

    这就是说:做为教师,我们每天站在课堂上,面对我们的学生。如果他们没有准备接收我们的观点时,那么,就是累死也达不到应有的教研效果。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枪头不动,累死枪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见过这样的学生。他们整天的无所事事,不知道自己是来干什么的。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我也曾经尝试着接触他们,但是效果一直不是太好。于是乎什么烂泥扶不上墙了扶不起的刘阿斗了这类的想法就会在脑中浮现,最终导致自己对学生的失望,甚至想放弃。然后用我不可能照顾到全班的每一个学生来安慰自己。例如三五班有位学生,平常上课不认真听讲,我也屡次找他谈话,想了解他的想法。但是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前几天我发现他的化学课本干干净净的,一点笔记都没有。

    他上课都在干什么?显然过多的批评和责备在这里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学生他有他内在的自由,他在他的自由意志下,我说什么,如果他不准备接受,我是没有办法的。我只能尝试着进入他的内心世界,前提是他能接受我的观点。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建立在接收者准备好了,给予者才能给予的基础上的。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明白这个道理。比如,孩子现在不爱学习,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如果你说:你给我学,不学看我不收拾你。那你已经违背了教育者的天条。

    你无法改变别人,你只能影响别人做事的动机。

    董进宇读后感(二)

    《培育优秀子女的规律》读后感

    一天晚上,听妈妈给我讲过去的故事,我们那个年代,条件很艰苦,爸爸妈妈每天忙于生计忙于生活,忽略了对我们的教育,到现在为止都多多少少心存一点遗憾。读了董进宇博士书以后,深有启发。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爱是生命的阳光

    董进宇博士在书里说,不管什么时候,爱,就像是生命的阳光,当不管在我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只要给父母打一个电话,什么不好的事情就都没有了。爱一直是一个支撑点。家庭,无时无刻都在教育你,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师,也是一辈子的老师,他们教导你生活上的琐事,教你判断是非对错。许多习惯、价值观都在小时候慢慢的教导你,要有好习惯、诚实都是其中的的课程。(.org)父母亲除了教导孩子,父母亲本身也要以身

  • 10、 卡罗纳的读后感

    卡罗纳的读后感(一)

    今天,我学习了《爱的教育》中的一个小故事《卡罗纳》,我深深地被这个小故事感动了。

    《卡罗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卡罗纳的母亲不幸生病去世了,卡罗纳非常的伤心。但是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不仅没有嘲笑他,并且向他伸出爱心之手帮助了他,并且最后文中小主人翁我带卡罗纳回家了。

    在这个故事中身边的老师和同学都用自己的爱心帮助了卡罗纳。在这个故事中老师和同学们都是非常有爱心的人。读了让篇课文不禁让我想起了以前。

    上一次期中考试,有个同学丢了笔,和我借笔。可是我却非常自私,没有借给他。别的同学却主动要求借给他,帮助他度过了难关。自从学了《卡罗纳》这篇课文,我觉得非常的惭愧。想想当时要是没有同学愿意帮助他,他该怎么办?

    现在我能尝试着去帮助别人,像卡罗纳的老师和同学们学习,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做个有爱心的人。就像一首歌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卡罗纳的读后感(二)

    今天,我们学习 了一篇课文,名字2020叫《卡罗纳》,读了课文,我很感动。课文讲了: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这个曾经得到母亲倍加呵护的孩子遭遇到了巨大的不幸。但他又是幸运的,他有一个好老师,和一些好同学 。等卡罗纳来上学的时候,同学 们没有跟他开玩笑,也没有在他面前放声大笑,而是庄重严肃地对待它,盼他快一点儿从悲痛中走出来。

    每天对卡罗纳呵护倍至的妈妈是伟大的,她的爱 是卡罗纳的世界,母亲的去世卡罗纳的悲伤是可想而知的。随着妈妈的去世,卡罗纳已经没有机会用行动来回报妈妈的爱 了,留下的只有遗憾。从卡罗纳去世使我想到,我们每一个人为了不让妈妈的爱留下遗憾,让我们从点滴的学习做起,让妈妈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享受快乐,在成功中分享幸福 ,让她们的爱不留下遗憾。读完《卡罗纳》我扪心自问,我还有那些让妈妈不快乐的地方呢?

    记得哪一天老师留多了作业,我就非常不耐烦,常常把气撒到妈妈的头上,有时妈妈给我布置几道题,我不但不做还把本子撕了,有时妈妈批评我几句,我还在后面骂妈妈,有时考了100分,就骄傲地把尾巴翘得高高的,妈妈让再做几道题,巩固住,下次再考100分,可我偏偏不听,第二次考卷发下来一看,才考81分。这些事不知给妈妈带来多少伤心,今天想起,真感惭愧。

    同时《卡罗纳》也让我懂得了老师平时对我们的教导,那些都是与母爱一样的爱,我们以前不懂事,时常埋怨,今天觉得不应该。

    总之,通过读了这篇课文,让我回味无

  • 2023-02-18

  • 2023-02-18

  • 2019-10-19

  • 2023-05-15

  • 2023-02-04

  • 2019-10-12

  • 2022-02-15

  • 2019-09-21

  • 2019-10-24

  • 2019-09-21

  • 2023-02-08

  • 2023-03-18

  • 2019-09-28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1-16

  • 2019-10-24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09-23

  • 2019-09-23

  • 2023-01-23

  • 2023-02-28

  • 2023-04-03

  • 2023-03-13

  • 2022-06-19

  • 2019-11-04

  • 2021-07-31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0-29

  • 2019-10-09

  • 2019-09-20

把死敌纳进友人册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把死敌纳进友人册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把死敌纳进友人册读后感、2024把死敌纳进友人册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