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纳尼亚读后感600字 > 地图 > 纳尼亚读后感600字,2024纳尼亚读后感600字范文大全
纳尼亚读后感600字相关栏目
纳尼亚读后感600字热门栏目
纳尼亚读后感600字推荐
纳尼亚读后感600字

(共 8385 篇)

  • 1、 《斯通纳》读后感_1700字

    《斯通纳》读后感1700字

    一部被7家出版社退稿的小说,在作者43岁时,终于被一位年轻的编辑慧眼识中(另一位由他发掘的作家是托马斯·品钦),却因为销量不济,很快绝版。但50年来,这本在书店难觅身影的书,却疯狂流传于二手书店与地下文学圈。《斯通纳》迟到五十年后畅销,是献给被亏欠的艺术一次迟来的正名。

    主角斯通纳出生于一个农场家庭,一个偶尔然的机会开启了大学生涯,学习文学后转而毕业不想回农场,便留校任教,聚会上结识一见钟情的妻子伊迪丝,他们的结合犹如大多数人一样并不是因为爱情,最少在伊迪丝看来。婚后斯通纳平平淡淡的生活,没有英雄的轰轰烈烈,也没有意料中的一鸣惊人,甚至有些让人厌恶的婚后生活,直到斯通纳有了外遇,然后迫于外界而分离,回归平平淡淡的生活,不同的是斯通纳对学术的认真坚定不移,矢志不渝贯彻着他的一生,直到他死去时手中翻阅着自己写的第一本书。那些同事间的争执,夫妻间的怄气,那些有的没的朋友,都好像不重要了,正如,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当你的肉体死去的时候;你的葬礼上宣布你在世上销声匿迹的时候;还有就是最后记住你的人死去的时候。也许只有书籍,才能让某个人世世代代经久不衰的薪火相传。

    喜欢一本书,可能是从某句话,某个章节,某个情节开始的。我喜欢这本书便是从斯通纳第一次遇见伊迪丝时的描写开始,从环境描写到斯通纳的心理描写,惟妙惟肖,仿佛是自己亲身体验一般,不,就算亲身体验也没有这种真实的感觉。而跟情人的相遇我并没有那种言语之外的感觉。多想这样,多想

    读完这本书,可以说是对我人生的二次启蒙,我也并没有觉得那句很经典的话感觉受益匪浅。只是明白了生活本来的样子。人生能记录的点不过是出生、上学、大学、结婚、生子、外遇、死亡。可能没有值得记录的事情了。

    我想作者在书中,可能要控诉那个年代的黑暗,那个年代的霍乱,那个年代的的奇奇怪怪的匪夷所思。但我却看到了爱情的样子,看到了斯通纳对爱情的认知,这也可能跟不同年龄看到书的侧重面不同吧。我喜欢伊迪丝的高贵雍容,也羡慕斯通纳的缄默忍让。甚至十分渴望他们之间那些和平相处的爱情,可能这就是我觉得爱情的模样。

    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莫过于此:

    凭此一句话,此书断然不枉读。

  • 2、 《斯通纳》读后感_2300字

    《斯通纳》读后感2300字

    首先,这本书的封面是我见过设计最新颖的封面,这个封面是将五部英国文学史上历久弥新的著作上下排列,然后抽取其中的单字母组成了stoner的名字,名字最后的r,取自斯通纳作者约翰·威廉斯的学术文集《文艺复兴时期的英语诗歌》。

    封面的下方有两行小字,第一行是: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

    就感觉人的一生就是这样的,需要苦苦挣扎,舒心与快乐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的一生,总要去经历很多。

    第二行也有这样的小字:

    第一眼故事,第二眼经典,第三眼生活,第四眼自己。也许,通过这本小说真的可以了解或者知道点什么。

    威廉·斯通纳,一个来自乡下农场的普通男人,青年时代步入大学学习农学,希望有一天可以帮助到父母,却在一堂选修文学课上,因为莎士比亚的一首诗而唤醒了他的兴趣,以此为转折点,最终成为一名大学老师。

    他是一个爱书爱阅读的人。

    他成为了一位知识分子,他的一生也如很多人那般平淡无奇,但他有教育情怀,学问高超,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坚决捍卫正义与良知,是一位难得的好教师。在放弃奔赴前线之后,他选择继续读博士研究生,这样选择的原因是

    一、他认为文化的承袭与国家和平同等珍贵。

    二、在他做出选择时,他的朋友告诉他:

    斯通纳极看重教师的职业操守。面对懒惰、自大、不学无术且不诚实的学生沃尔克,斯通纳不惜得罪行政领导也不愿意在论文答辩中通融妥协。他说:对他来说,要是当上教师,那将是一场——灾难。显然,一个品行有缺损的人担任教师,可能会功利地对待学生,只受利益驱动而不知敬畏讲台。

    他是理想的主人,却也是剧情的奴隶,他在事业上的顺利并不代表在家庭中的顺心,可以这样说,他的婚姻是不幸的,没有一丁点的甜蜜,也没有一丝的期望。不要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他们的爱情本身就是坟墓伊迪丝是因为想要拜托家庭的束缚而选择和斯通纳在一起,不是真爱斯通纳,这样的初衷必定会出现不完美的结局。

    也正是这样失败的婚姻,使他选择了出轨,也只有那样短暂的时光,才滋润了他的一生,以致于他死前的念念不忘。那个比他小很多的女孩,使他几乎是决定性地领悟到,自己从未怀着任何亲密或者信任,乃至人类托付的温暖去了解过另一个人。这种传统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告诉他们,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是分离的,而且事实上也是互相为敌的。

    你最初爱的那个人并不是你最终爱的那个人,爱不是最终目标而是一个过程,借助这个过程,一个人想去

  • 3、 《斯通纳》读后感_1100字

    《斯通纳》读后感1100字

    这是一个挺喜欢文学的小伙子推荐给我的,因为封面和书名让它一直尘封在书架的角落,幸运的是,没有在我完全遗忘的时候翻开了它。

    斯通纳

    嗯…这本书,怎么说呢,就说说读后感吧,我也写不出特别有哲理的东西,我的感受就是你的心情会随着这本书的某些情节上升、降落、愤怒、矛盾、纠结等等…

    我比较喜欢的人物是马斯特斯,觉得他是一个上帝的身份,一眼就看穿事物的本质,他们三个人聚会的谈话中说:大学,是给那些体弱、年迈、不满以及失去竞争力的人提供的休养所。所以他鄙视,以至于后来的斯通纳和劳曼克丝因为沃尔克是否顺利拿到证书争吵,甚至好多年的不说话,这真是两个脾气倔强固执的老人啊,而斯通纳与伊迪丝之间的爱情,嗯,爱情?也许吧,斯通纳第一次对她的一见钟情与伊迪丝婚后的奇怪,我是抱有不赞同情感的,我觉得伊迪丝有婚前婚后恐惧症,还有产后忧郁症,就个人观点吧,然而这给他们的女儿格蕾丝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这个家庭,总是有一股压抑的阴郁空气在飘荡,所以女儿终于反抗,但也两败俱伤。

    又回到学校里吧,和劳曼克丝的对决,或许用怄气显得比较可爱一点,斯通纳接受了劳曼克丝送的小鞋,并穿了许多年,直到凯瑟琳的出现,她的出现与她的离开这个过程中,让斯通纳的生命又一次燃起了火花,并形成一片火海,一份真正的爱情,让他发光、发亮,我其实纠结在这,同意他们私奔吧,是基于对斯通纳的同情,不同意他们私奔吧,又太多顾虑,最重要的不是一无所有,而是还有一个女儿,不能一个人在伊迪丝的掌控之下生活,那会变成什么样…而凯瑟琳最终离开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好人,斯通纳又回归了家庭,所以家庭在此书中占的比重是很大的,除了学校就是家庭了,斯通纳在学校反抗起来了,但是在家里,只有早餐时间趁着伊迪丝去厨房的短短几分钟时间能和女儿独处,还是懦弱…

    看完之后,斯通纳,性格是多变的,复杂的,一开始停止农学院的课程转向学习文学,是自己的考虑,(对了,忘记说他的父母了,都是老实可爱的人,而他,这从农民到大学讲师,教授,老教授,身份地位的转变,是不是也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呢),自己的考虑,直到毕业之后才向父母摊牌,自我意识的苏醒之后就朝着自己理想的轨迹上狂奔,直到遇见伊迪丝,这个生命中的不稳定因素,随时向他提出不同的困难要求…到了最后,我觉得他们之间应该还是有爱情的吧,还有那位在他生命中一直影响了他的马斯特斯,他也形成了自己看待世界和人的

  • 4、 斯通纳读后感3篇

    斯通纳读后感(一)

    唐嘉怡

    作者:约翰 威廉斯

    前段时间印度电影《摔跤吧 爸爸》很火,一位朋友说她看了三遍,我说是啊,每看一遍体会不同。第一遍看故事情节,第二遍看细节,第三遍琢磨导演的各个用意,每一个场景、镜头都有其目的性。读书也一样!有一些名著,有人反反复复地读,每一遍的体会都不同,大多数人读书,看情节,按着作品逻辑还原故事梗概,图的就是阅读的快感。唐嘉怡的读后感跟书的封面一样,提出了第一眼看故事,第二眼读经典,第三眼望生活,第四眼观自己。她有没有真的读了四遍,不得而知,但最少是第一遍看叙述,第二遍找细节,第三遍有分析,第四遍是思考。

    平庸不平凡,泛泛亦不等闲

    ——读《斯通纳》一书有感

    唐嘉怡20161303817

    打开书单的那一刻,琳琅满目的书目让我有点应接不暇,于是便在书单里挑了几本新书想要慢慢琢磨,最终落笔停在了一本外国名著《斯通纳》上,小说的作者是约翰 威廉斯,一个在当时并不出名的作家,他的这本《斯通纳》曾被七家出版社所拒绝,在我们如今的信息时代,我们在中国看到了他的这本小说译文竟已过去将近五十多年了,小说入选了2016年的高分读物,几经周折才最终让大众了解,而不再是仅火于二手的商品市场,初读此书时我曾以为“斯通纳”可能是一个专业上的术语,可翻开此书后“威廉 斯通纳”一人名大大的作为开头放在了第一句,此时我才大悟,听书名是中文翻译来的吸引力,看了内容才知道是围绕着一个人讲述一生的传记。阅毕的那一刻只有一种感觉:小说带给人的负能量让人忍不住看看漫长却短暂的一生,这是我们吗?整本书仅仅围绕着一个人讲述的数目让我们觉得可能会是对某个名人的解读之类的,但是作者约翰 威廉斯却用十分平白的笔触,描述斯通纳这个人,这个普通而又平凡的人,一开始看起来是枯燥的一种感觉,类似中国的白描手法,像一幅没有任何隐喻的画一般,就像是看一个人的生平,没有中国文学给人的那种感觉,但是看到后面真正融入到作者想要带给读者的那种意境中时,便觉得斯通纳这个人设带给我们的更深的思索,就像简介中所说,小说讲述的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爱、认同、怜悯、志业、傲骨、信任与死亡。看一遍真的只能懂皮毛,第二遍,第三遍,再到慢慢品读那些好词好句,只觉人的一生相差不多,只是我们每个人的每一生中那些小小的细节所组成的不同才成就了我们每个人啊,正如书面上所言第一眼是书中的故事,第二眼是书中经典,第三眼是生活,第四

  • 5、 斯通纳读后感

    斯通纳读后感(一)

    二雷

    《斯通纳》----一本尘封多年的小说,在今天被重新提起,最初的雪藏有着时代的原因,很难想象一本文风平淡如水的文学作品,能够在50年前全球战后经济迅猛发展,社会中充满着创业狂热的"美国梦"社会大行其道,而今此书火遍全球,亦有其全球经济颓势的背景,但更重要的,是唤起了全球读者对于人生的审视和思考。

    斯通纳,本书主人公的名字,如同其英文表述stoner,人如其名,顽固又坚强,渺小又普通,斯通纳的一生,从农村考入大学,经历两次世界大战而未离开学校,在学校中他专注于学术,因为他的固执得罪了教务主任,事业上一直没有大的起色,虽有学术成果,但最后也只是一名副教授;他努力经营家庭,但是与妻子的关系却渐行渐远,连亲近自己女儿的做法也遭到了妻子的阻挠,他中年颓废,索性搬到学校宿舍住,此时他与女学生凯瑟琳经历了一段刻骨的爱情,但是也因为校方的阻挠而夭折,晚年的他在经历了失去朋友,亲人疏离,在学校为他办理了一场退休晚宴后离开人世。

    初读斯通纳,如同饮白水一般索然无味,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便能体会到这水的沁凉,如同作者的文风娓娓道来,最重要的,是贯穿本书的心理描写,至深至细,让人不仅感觉沁人心脾,更是毫无杂质,润人心田。

    本书一大特点就是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完整地道尽主人公斯通纳的一生,从成年到死亡前的一瞬,不得不佩服作者约翰威廉斯的文字驾驭能力,读完这本书,也就随着作者走完了他的一生,失败的一生,至少是不成功的不光辉的一生,用斯通纳战场上殉国的朋友的话讲:

    "你会任由这个世界吃掉你,再把你吐出来,你还躺在这里纳闷,到底做错了什么。因为你总是对这个世界有所期待,而它没有那个东西,它也不希望如此".

    至此,我们会认为斯通纳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物,虽然他终身副教授的身份和银行家女婿的背景非我们大多数人能及,至少在性格上如此,他的一生生于平庸。归于平庸,这也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宿命,我们终将成为无数个斯通纳中的一员,我们有青春有理想,甚至虚伪,甚至狂热,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终将回归本我的真实,"从长远看,各种东西,甚至让他领悟到这点的这份学问,都是徒劳和一场空,而且最终要消解成一片他们撼动不了的虚无。",如同青春之于少年,消极,失望和安于现状也是随着岁月渐渐成长的情绪,会浸染我们每一个人,我们会尽力抵御它,但是我们都会衰老,都会失败,都会面对自己面对世界而无能为力,接受这些

  • 6、 卡罗纳读后感

    卡罗纳读后感(一)

    我读过《卡罗纳》这篇课文后,知道了:可怜的卡罗纳,失去了亲爱的母亲。他虽然失去了母亲,在也得 不到母亲的关爱;但是,他有一群值得信赖的好朋友,和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

    卡罗纳的同学看到可怜的他,都会对他发自内心的同情与怜悯。我在班集里,只要是我要好的同学伤心或难过时,我都会去安慰她。要是我憎恨的同学哭了,我就想:活该,不亏,谁叫你总是欺负我。现在,我才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无论是憎恨的同学还是要好的同学,在她(他)们在难过的时候,我都应该表示同情与怜悯。

    卡罗纳是多么希望母亲能再次回到自己的身边,他是多么爱自己的母亲,而我呢?妈妈只要说一句不对我心思的话,我就在一旁怄气。现在我终于明白妈妈的对我一般苦心,妈妈无论是批评我还是关爱我,那都是妈妈对我的爱!

    我从这篇课文中明白了: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能表现出你对他人的关爱!

    卡罗纳读后感(二)

    今天,我读了《卡罗纳》这篇课文。这篇文章写了卡罗纳的母亲去了,他来到学校后,老师、同学以及作者是怎样关心他的。

    读了这篇课文,我觉得卡罗纳很可怜,早早的失去了母亲。那位老师值得让人敬佩,因为那位老师不但自己关心卡罗纳,还让同学们关心卡罗纳:热情地对待他,不和他开玩笑,不在他面前放声大笑。作者关心卡罗纳,劝说他不要哭了。到了放学,大家都默默地望着卡罗纳,谁都不敢说话,生怕勾起了他的悲伤。

    《卡罗纳》这篇文章写得非常感人,我以后也要像这篇文章里的老师、同学和作者一样关心别人。

    卡罗纳读后感(三)

    今天,我们学习了《卡罗纳》,这个故事令人感动、深思。

    《卡罗纳》这个故事讲的是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这个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今天上午,他回到了学校,得到大家的关心与帮助。爱,是因为世间万物生灵所产生的重要情感,它原本是给予大家的,但却偏偏冷落了卡罗纳。他的妈妈被没有情感的死神无辜地带到了另一个世界,卡罗纳将永远失去他的挚爱──母亲。母爱,是多么重要,相当于人们的精神支柱,可卡罗纳年纪轻轻就失去了它,那是多么可悲。

    每天早上,妈妈总是早早地起床,整理好我回校用餐的饭盒与开水后才叫醒我;每当我生病的时候,妈妈总在身边细心地照料着我,直到我康复;每天晚上做功课的时候,妈妈总是坐在一旁耐心地指导我。妈妈,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总会义无返顾地支持我,以我为她的骄傲,一个问好,一次好的成绩就会使她乐开了花!所以,我们要珍

  • 7、 卡罗纳读后感300字2020

    卡罗纳读后感300字2020(一)

    读了《卡罗纳》这篇课文,我心里是多么伤心,想象着当时卡罗纳的内心是多么痛苦。

    当卡罗纳走进教室放声大哭的时候,老师对他的安慰和鼓励,使我感受到了老师的亲切和无私。当我读到卡罗纳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图片时,卡罗纳当时的心情,不由得让我流下了眼泪,这里太感动了。以后的生活就只有卡罗纳一个人过了,太可怜了。放学了,大家围在他身边无话可说,只是看着他。其中一个同学的母亲来了,就扑到母亲的怀里时,母亲却把他推开了,把目光移到卡罗纳身上,那个男孩明白了母亲的用意,和卡罗纳手拉手一起回家去了。

    卡罗纳虽然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并不孤单,有这么多的人在背后默默地关心他,理解他,安慰他,相信他一定会重新振作起来。

    卡罗纳读后感300字2020(二)

    卡罗纳知道母亲去世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他悲痛万分,这是他生活中最大的不幸。这么小的年纪,正是需要母亲的关爱和抚养的时候。我为他同情,为他默泣。对此,我十分遗憾。

    我觉得卡罗纳的母亲是一位善良的母亲,也对卡罗纳的学习百般操心,生活上也是无微不至。同时卡罗纳对母亲也无比热爱。我为卡罗纳有一位仁慈的母亲,感到自豪。

    同学们个个愿意伸出友谊的手帮助他,不嘲笑他,讽刺他。

    如果我是卡罗纳的同学,我会鼓励他要战胜痛苦。

    卡罗纳读后感300字2020(三)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名字2020叫《卡罗纳》,读了课文,我很感动。课文讲了: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这个曾经得到母亲倍加呵护的孩子遭遇到了巨大的不幸。但他又是幸运的,他有一个好老师,和一些好同学。等卡罗纳来上学的时候,同学们没有跟他开玩笑,也没有在他面前放声大笑,而是庄重严肃地对待它,盼他快一点儿从悲痛中走出来。

    每天对卡罗纳呵护倍至的妈妈是伟大的,她的爱是卡罗纳的世界,母亲的去世卡罗纳的悲伤是可想而知的。随着妈妈的去世,卡罗纳已经没有机会用行动来回报妈妈的爱了,留下的只有遗憾。从卡罗纳去世使我想到,我们每一个人为了不让妈妈的爱留下遗憾,让我们从点滴的学习做起,让妈妈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享受快乐,在成功中分享幸福,让她们的爱不留下遗憾。读完《卡罗纳》我扪心自问,我还有那些让妈妈不快乐的地方呢?

  • 8、 乌拉尼亚读后感

    乌拉尼亚读后感

    《乌拉尼亚》这部小说来看,作者肯定受有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这不仅因为他把故事的背景放在了墨西哥,而且更在于他在叙事上所表现出的对非理性和神奇性元素的揉捏。一般说来,在现实主义作品中,往往有一个仿真的开头,其后是一连串符合逻辑的情节,因此,其结局也多半显得可信;而在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中,故事的起始就是荒诞不经的,不可信的,但其情节的展开是写实性的,决不偏离存在的逻辑,只是最后的结局与开端一样,也是不可信的,因而具有了日常的魔幻因素。《乌拉尼亚》就体现了这样的特征,故事的楔子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主要人物和对话也带有飘忽性质,但叙述的细节却清晰、逼真,在时而简略、时而详尽的铺展、演绎中逐渐过渡到一个未知的结局,因此,如果不曾意识到作者的法语背景,它更像出自拉美小说家的手笔。

    无庸讳言,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在百年来的评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显示着欧洲中心主义的偏见,但获奖者勒克莱齐奥本人却是一个有着世界主义心胸和视野的作家。他对西方文化的批评在于,他认为西方文化已经变得过于铁板一块。西方文化过于突出其城市性,技术性,妨碍了其他表现形式,如地方性、情感性的发展。人类的整个不可知的部分被理性所掩盖了。正是这种认识促使我转向其他文明。实际上,勒克莱齐奥的转向是与六十年代以来生态主义的认识有关的。

    美国诗人肯明斯有一句名言:发展是一种令人舒服的玻它指出了现代人在享受自己的文明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自我毁灭的危险。城市化、高科技给世界带来便利、舒适的代价就是人对土地和生态的剥夺。勒克莱齐奥痛心地看到,我们脚下的土地由于每天所承受的粪水、硝酸盐、磷,已经来不及分解了。于是,他借小说中的人物告诉世人,土地就像一个女人的身体,一个黑色皮肤、生机勃勃的女人的身体,她浑身上下都浸透着火山的热度和雨水的温情。他呼吁人们不要以自己的贪婪和大意糟蹋了这个美丽、高贵的女人的身体,把她变成一个肤色黯淡、干瘪瘦弱、风烛残年的龙钟老妇,要尊重它,像爱护自己的皮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它。因为,如果你们不善待它,你们将失去它,因为一块损毁的土地是无法修复的。它被破坏之后,地球需要用几千年的时间再造一块新的出来。或许正是看到了人类自掘坟墓的危险,勒克莱齐奥要仰望星空,以星空作为大地的补偿,建造美丽、自由的乌拉尼亚。在小说的结尾,我们可以发现,引领坎波斯居民的是一位饱经沧桑的女性奥蒂。这里,但盯彼特拉克开创

  • 9、 凡尔纳读后感

    凡尔纳读后感(一)

    我在暑假里读了许多书,其中让我受益非浅的是《凡尔纳科幻故事集》。这8本书不仅趣味盎然,惊险刺激,引人入胜,而且包含了极其丰富的科学知识、动植物知识,以及地理知识等等。他的书在科幻故事中融入了各种宝贵的精神品质,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使我通过阅读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探险经历以后,留下对人类正义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获得丰富的心灵收益。

    在《凡尔纳科幻故事集》的第5集中,《十五岁的船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事讲的是:在流浪者号上,由于老船长发生意外,十五岁的迪克萨特成了流浪者号上的新船长,而邪恶的理格鲁把他们引诱到了正在进行黑奴交易的非洲。年少的船长临危不惧,一次又一次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使自己和身边的人化险为夷。故事的主人公15岁的迪克萨特他拥有智慧和勇气,敢于和邪恶的理格鲁做斗争,这种精神让我赞叹。

    《凡尔纳科幻故事集》的第5集中的《挑战世界者》也另我难忘,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人,创造了一个神秘的工具,它一会儿变成威力无比的轮船,一会儿又变成速度奇快的汽车,还能变成潜艇、飞机。这一工具的发明震惊了世界,它的主人扬言要向世界挑战!为了扞卫全人类的和平与安宁,美国联邦警察局展开了一场调查。这位神秘工具的创造者确实让人敬佩,可他创造了这个工具却向世界发起挑战,你的工具再完美也成了一个对人类存在巨大危机的东西。

    《凡尔纳科幻故事集》让我受益非浅,我希望大家都去看一看这套书。

    凡尔纳读后感(二)

    用了12天时间,读完了法国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曾观看过根据它改编的电视剧。

    小说叙述苏格兰贵族格雷那万爵士在英国海面上打捞到格兰特船长投下的漂流瓶,在寻求政府帮助失败之后,毅然与夫人海伦娜、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玛丽和罗伯特、搭错船的法国地理学家帕噶乃尔一起乘游船邓肯号登上寻访之旅。由于帕噶乃尔对漂流瓶文件的两次错误解释,一行人先后横穿南美洲和澳大利亚大陆,又经过了新西兰,最后在太平洋的塔博尔岛上意外地遇到了格兰特船长并一同返回英国。

    格雷那万一行在旅途中历尽艰险,智利的地震,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洪水、风暴、凯门鳄、红狼接踵而来;在新西兰登陆救生时被毛利人俘获,险些成为他们向英国殖民军报复的牺牲品;横穿澳大利亚时被邓肯号水手长艾尔顿引进圈套,几乎陷于绝境。磨难的险恶造就了情节的生动。

    格雷那万爵士的侠义气概,百折不回的意志;海伦娜

  • 10、 卡罗纳读后感200字2020

    卡罗纳读后感200字2020(一)

    读了《卡罗纳》这篇课文,我心里是多么伤心,想象着当时卡罗纳的内心是多么痛苦。

    当卡罗纳走进教室放声大哭的时候,老师对他的安慰和鼓励,使我感受到了老师的亲切和无私。当我读到卡罗纳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图片时,卡罗纳当时的心情,不由得让我流下了眼泪,这里太感动了。以后的生活就只有卡罗纳一个人过了,太可怜了。放学了,大家围在他身边无话可说,只是看着他。其中一个同学的母亲来了,就扑到母亲的怀里时,母亲却把他推开了,把目光移到卡罗纳身上,那个男孩明白了母亲的用意,和卡罗纳手拉手一起回家去了。

    卡罗纳虽然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并不孤单,有这么多的人在背后默默地关心他,理解他,安慰他,相信他一定会重新振作起来。

    卡罗纳读后感200字2020(二)

    天我读了《卡罗纳》,它是讲:卡罗纳的母亲得了重病,他已经好几天没来上学了。

    老师知道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就嘱咐同学们一定要对他严肃,热情地堆待他。不能对他开玩笑。第二天卡罗纳神情恍惚得走进学校,同学们都关切地望着他。当卡罗纳回忆以前和妈妈的美好情景而大哭。

    老师和同学们安慰他,鼓励他,给了他坚强地生活下去的信心。通过《卡罗纳》让我想起了5。12汶川大地震的情景他们的房屋倒塌,家园被毁了。有的失去了双亲,有的人变成了残疾。当他们沉寂在灾难的痛苦之中。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有的捐钱,有的捐物,也有的去现场抗震救灾。

    我们学校也不例外。也开展了捐款活动。大家都献出了一爱。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是我们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终于战胜灾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歧视需要帮助的人。

    卡罗纳读后感200字2020(三)

    读了亚米契斯写的一篇文章《卡罗纳》之后,我深深地感动了,两条细细的泪珠顺着脸颊直流而下。

    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这个可怜的孩子遭遇了巨大的不幸。他再也得不到母亲那无微不至的温馨的爱了。他来上小学时,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了一阵同情和怜悯。心想:大概我失去了母亲的话,也一定会像他那样,可能比他还惨,因为失去了母亲一定无比悲伤和痛苦,因为在本该拥有爱的年纪,却永远失去了自己的最爱母亲,内心的苦痛可想而知。

    但由于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心他,卡罗纳的天空没有就此阴暗无比,他的生活也没有就此失去色彩。有了这些温暖的呵护,我相

  • 2019-09-28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12-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6

  • 2019-10-24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24

  • 2019-10-23

  • 2021-04-28

  • 2019-09-20

  • 2022-12-13

  • 2022-12-14

  • 2023-01-06

  • 2022-02-22

  • 2019-09-20

  • 2022-09-26

  • 2019-10-12

  • 2023-03-31

  • 2023-01-20

  • 2019-11-06

  • 2023-01-04

  • 2022-12-13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09-27

  • 2019-09-22

  • 2019-10-22

  • 2019-11-12

纳尼亚读后感600字
纳尼亚读后感6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纳尼亚读后感600字,纳尼亚读后感600字大全,纳尼亚读后感600字2024,更多纳尼亚读后感600字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