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斯德哥尔摩情人观看心得 > 地图 > 斯德哥尔摩情人观看心得
斯德哥尔摩情人观看心得相关栏目
斯德哥尔摩情人观看心得热门栏目
斯德哥尔摩情人观看心得推荐
斯德哥尔摩情人观看心得

(共 4740 篇)

  • 1、 《斯德哥尔摩情人》观后感:愿你阅尽千帆,依旧热爱生活

    生活,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最好的生活态度就是愿你阅尽千帆,依旧热爱生活,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大家看完之后能够有所收获,大家一起来看吧。

    虽然早就知道感情世界很复杂,不是非黑即白,这世间有太多的无奈和遗憾。看完陆俊文的《斯德哥尔摩情人》,久久在作者营造的氛围里出不来。

    于是越来越理解罗曼罗兰那句,这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作为80后,伴随着新概念作文的兴起长大,而从小对文字有着天然爱好的我,对新概念的关注自然更多一些。这本书的作者陆俊文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脱颖而出,于是,阅读的过程中倍加珍惜这份缘。

    故事很神秘,一旦翻开第一页,就有股力量指引着你继续读下去,找寻答案。

    故事和女演员乔薇有关,她拥有倾城之色,同时又很神秘。故事里的很多人物都戴着神秘的面纱,阅读的过程时不时会暗自感叹:原来是这样。

    而故事围绕着爱和欲望层层深入。

    如果你认识以前的我,你一定会原谅现在的我。这句话用在乔薇身上,再合适不过。

    一直以为乔薇是一个受害者,无辜被动的卷入一系列事件。到最后才知道,乔薇自导自演了大部分戏,只是到了后面,局面不受她控制,超乎了她的想象。

    从出生那刻起,她的存在就是尴尬的。所以她一直在谋划一场大戏,为的是报复高高在上的为了自己的仕途甚至都不曾看她一眼的生父。单纯的雪莹成了无辜的牺牲品。而从她决定报复的那刻起,她也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决明和乔薇注定要发生故事。他们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决明的父亲为了乔薇的母亲抛弃妻子。决明目睹了乔薇策划的那场荒唐的强奸事件,多年以来愧疚感在心中挥之不去。

    阅读这本《斯德哥尔摩情人》,犹如剥洋葱,层层接近故事的真相,不免想掉眼泪。

    故事关于贝壳对jeffrey的爱,描写的篇幅很长,真挚且真实。爱情真的是一件残酷的事情。先收手的那一个不留痕迹,走不出来的那一方卑微地停在原地无处容身。

    可见,这世间的爱,不管是同性之间还是异性之间,一旦陷入其中,都没办法全身而退。

    欲望作为一个中性词无所谓好坏,而一旦欲望膨胀,为了填不满的欲望不择手段时,离犯罪就不远了。身在名利场,利益驱使,戴着面具演戏,真真假假,有一天也许自己都会被自己的演技打动吧。

    一无所知的决明,阴差阳错的被雷鸣选中,成了棋子。而在最初接到采访乔薇任务时,就像被上了发条的陀螺,停不下来。

    乔薇其实也是名利场中各色人物的棋子,她猜中了开头,却

  • 2、 心得:小说《情人》读书心得感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心得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小说《情人》读书心得感悟,希望大家喜欢!

    希望您阅读完读后感大全网的读后感后,能够收藏。http://m.dhb100.com

    小说《情人》读书心得感悟1

    《情人》上海译文出版社(2024年8月1日),译者王道乾。本书讲述了:玛格丽特·杜拉斯是法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记者和电影艺术家。本书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了一名贫穷的法国少女与富有的华裔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笔触深达人性中某些最根本、最隐秘的特质,催人深思。小说中自始至终涌动的情感力量甚至超越了高超的写作技巧,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这部小说是一本震动过巴黎的书,一本震动过世界的书。是属于玛格丽特。杜拉斯缠绵悱恻的书。

    故事开篇:"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在风尘的岁月长河里,杜拉斯回眸自己年轻时的恋情,无限的沧桑尽在其中。往事在七十年在时光隧道里,既清晰又朦胧,那是一场刻骨铭心的爱,一场孤独绝望的爱,一场令人痴迷、令人心醉的爱,那是一个少女的初恋。

    这并非杜拉斯所写的《情人》,而是杜拉斯晚年的小情人所写的回忆杜拉斯的。他们的年龄相差很远,但爱却很深很浓。

    杨·安德烈亚——杜拉斯生命中最后的也是陪伴她最久的的一个年轻情人。

    晚年的杜拉斯酗酒很厉害,到了无法自制的地步。是杨让她远离了酒精的侵袭,恢复写作的能力。据说,杜拉斯去世后,杨也随之悄然失踪,仿佛一根飘逝的苇草,与杜拉斯演绎完一场堪称“经典”的爱情之后,他的生命的热度也随之消失。

    小说《情人》读书心得感悟2

    是因为不理解这种复杂的情感关系才看了下去,这种故事相对来讲比较隐晦,在社会法律道德允许之外,边看边疑问主人公一些行为的理由与目的在哪里,又如何叙述的明白合理

    这里是真的赞叹作者的心理描写功力,修子不是单纯的爱着远野,正如很多感情都是复杂一样,远野和冈本要介都没有理解到她,同样在看身为读者的我对于后来的结局也有点惊喜,世俗上情人是望利可图,

  • 3、 心得:小说《情人》读书心得优秀感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心得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小说《情人》读书心得优秀感悟,希望大家喜欢!

    想查看更多读后感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https://m.dhb100.com/

    小说《情人》读书心得优秀感悟1

    《情人》上海译文出版社(2024年8月1日),译者王道乾。本书讲述了:玛格丽特·杜拉斯是法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记者和电影艺术家。本书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了一名贫穷的法国少女与富有的华裔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笔触深达人性中某些最根本、最隐秘的特质,催人深思。小说中自始至终涌动的情感力量甚至超越了高超的写作技巧,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这部小说是一本震动过巴黎的书,一本震动过世界的书。是属于玛格丽特。杜拉斯缠绵悱恻的书。

    故事开篇:"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在风尘的岁月长河里,杜拉斯回眸自己年轻时的恋情,无限的沧桑尽在其中。往事在七十年在时光隧道里,既清晰又朦胧,那是一场刻骨铭心的爱,一场孤独绝望的爱,一场令人痴迷、令人心醉的爱,那是一个少女的初恋。

    这并非杜拉斯所写的《情人》,而是杜拉斯晚年的小情人所写的回忆杜拉斯的。他们的年龄相差很远,但爱却很深很浓。

    杨·安德烈亚——杜拉斯生命中最后的也是陪伴她最久的的一个年轻情人。

    晚年的杜拉斯酗酒很厉害,到了无法自制的地步。是杨让她远离了酒精的侵袭,恢复写作的能力。据说,杜拉斯去世后,杨也随之悄然失踪,仿佛一根飘逝的苇草,与杜拉斯演绎完一场堪称“经典”的爱情之后,他的生命的热度也随之消失。

    小说《情人》读书心得优秀感悟2

    是因为不理解这种复杂的情感关系才看了下去,这种故事相对来讲比较隐晦,在社会法律道德允许之外,边看边疑问主人公一些行为的理由与目的在哪里,又如何叙述的明白合理

    这里是真的赞叹作者的心理描写功力,修子不是单纯的爱着远野,正如很多感情都是复杂一样,远野和冈本要介都没有理解到她,同样在看身为读者的我对于后来的结局也有点惊喜,世俗上情人是望

  • 4、 观看《基石》心得
    篇一:学习党教片《基石》心得体会 《基石》介绍了王辉同志作为一名组工干部为党的事业甘当基石,爱岗敬业、埋头苦干、无私奉献,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清正廉洁,默默无闻地在平凡岗位上争先创优的先进事迹;展现了一名优秀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时代风采,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 《基石》选题从身边的基层党组织入手,通过各地、各部门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典型事迹,展现了新时期农村、社区、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国企、教育、机关、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等基层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和党员的带领下取得的巨大成就,阐明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片中的先进典型事迹让我深受教育,下面结合本支部的具体情况,谈谈我的感受。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我们基层工作很重要。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特点。中国共产党正是靠着一个个像牢固基石的基层组织,铺就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道路,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从战争岁月走向和平年代,从封闭落后走向繁荣富强,从小米加步枪走向神十进天宫。做好支部的党建工作,发挥好社区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对社区乃至地区的生产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社区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之源。面临着市场的竞争,社区人才如何挖掘、培养,人才如何稳定,新一代人才队伍如何建设?是当今社区发展亟需思考及解决的问题。我们就要通过加强党的建设,通过思想工作使大家树立一种为国企、为党的事业做出奉献的一种精神;通过关心、解决社区居民的切身问题和困难,为群众做实事,同时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带动地方政策创新、服务创新和体制创新,创造出更好的地方经济效益,推进社区更好更快发展。 篇二:观看《基石》记录片心得体会 今天例会结束后,支部组织党员进行观看和学习电教片《基石》。《基石》电教片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优秀电视片。观看中,片中一个个有影响力的典型事迹和人物让全体党员教师深受启发,并从中得到深刻的启迪,对本人来讲起到一个很好的教育作用。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查找不足之处,从现在做起,进一步增强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不懈奋斗的自
  • 5、 《情人(情人·乌发碧眼)》读后感_1300字

    《情人(情人·乌发碧眼)》读后感1300字

    为爱所困顿?为爱所放浪?

    [06-14——07-04 18年第65本]

    《情人》和《乌发碧眼》,说实话我没怎么看明白,尤其是第二个故事,加之作者的写作手法让我一个小文盲读起来还是非常吃力的。我每次的读后感也都是“胡说”,没错,本图图姓『胡』,纯属想到什么说什么想不到什么就算了这次也是。我不会写书评不会写读后感,只会侃七杂谈八。

    小说当然不能等同于自叙传,同样也不应仅仅归之于一个故事,作品包含的内容大于情节。(序言写到)一开始阅读我会把作者本人与整个故事完全重叠,因为作者的真实的确有过这么一段故事,但是我忘记了自传式小说落脚点还是小说,主观性和小说的一些写作手法还是会或夸大或渲染故事本身。

    《情人》这个故事还是可以看明白的,听了书友的建议顺便找了一部相关的影视,虽然我还没看完影视。不难发现作者对爱是有点极端的,爱的极致又爱的压抑,了解了下作者说的,殖民时期殖民地,种族,肤色,这是难以跨越的『不同』,白人和黄种人想来都是不可思议。很多时候他们的欲望和肉身越是放浪越是让人感到压抑,越是短暂的相处越是暂时的一起,越是让之后的离开从完全的果断让人心有愤愤,支离破碎化的叙事结构让我感受到她的内心。

    她,大哥哥,小哥哥,妈妈,情人,每个人的出场都没那么直接或者说很多都是皆由她口述说,不多的言语表达却让每个角色都张力十足,时不时的回忆,时不时的插叙,有种曲径通幽式的叙述,委婉同时也直击内心。其实我也没太明白作者内心到底是什么,只是读起来之时很有感触,但是想说点什么却无从表达,还是我的文化太浅薄啊。情人的晦涩难懂主要体现在作者的写作手法上,人称的转变,情节的跳转,总是让我怀疑上次阅读是不是停留在这一夜页。

    《乌发碧眼》写的是厌世,对虚实不定的世事所怀有的莫名焦虑,同时又从较为独特的视角揭示了现代人对性爱的感悟和反思。(序言写到)

    本以为情《情人》看着已经有点辛苦了,发现第二个故事读起来更是有点吃力,倒不是故事本身,而是作者的写作方式,目前阶段的我还是不大能懂,他和他,他和她,我和他,我和她,很多时候让我错乱了。

    《情人》和《乌发碧眼》通过作者时间和空间的错落混乱描绘,后文评论说这“混乱”实际是可以把控的,原谅我还是无法明白,我看了文章后对书的评论更让我模糊了前面看的故事。

    但是,对于作者的孤独或者说文中的我和她的孤独,是不难察觉的,

  • 6、 《情人(情人·乌发碧眼)》读后感_1400字

    《情人(情人·乌发碧眼)》读后感1400字

    我同一个小姑娘说过:这世界欠我一万个情人。其中有一层意思就是,梁家辉之所以能够第一次地把她带到那蓝琉璃瓦下的屋子去睡觉,是因为十五岁半的她并没有遇到十六岁的我。

    天气很热。我没有钱,不过仍是要带她到科纳尔大天桥底下去走一走的。我告她说这是我的家——天桥底常年栽着矮牵牛,散不出太多香味,但你只要见到它,只需要见到,它的紫色便会把它应有的味道送给你,送到你的眼睛里。再往前有成排的梧桐,在大约二十米远的马路对岸——可我一直当作它们是在我身边的。我拿住她的手去抚摸它们粗糙的树皮,从上往下,经过一点一点的疙瘩和被腐蚀的下凹的伤口,那感觉妙不可言,仿佛在触摸岁月的痕迹,又仿佛在触摸自己。不过或许她在想别的事情——是的,法国梧桐,它们成年之后会脱去一层表皮,变得“lisse”——然而她还很年轻,她是欢喜“lisse”的么?她不知道。当然这无法改变我们触摸它们的那个时刻,我知道无论一切都不如她,不如去触摸她。她也同样告诉我了,我羡慕它们,她说。

    我把她放到天桥下边最最凉爽的一处阴影下,那里有我日夜枕着的草席。但是不行,她说第一次她要在阳光里,在阳光里把痛苦蒸出来,涂抹在身上,填住身上每一个毛孔。我答应了。我们在阳光里做爱,她浮在我身上,亦或是相反,都不重要,她不在意这些。我向来厌恶我的生殖器,以为它十分丑陋,还带着一副天生的、向一切索求的嘴脸。她自然说不上爱它,但是她愿意去给予——她几乎给出了她的全部。她眼是炽热的,我没有去看,我不敢。我从她比耳环还要精致的耳朵那儿,从她的柔软的粉郁金香味的嘴唇里,从她的孩子似的乳房上,从她丝织一般的腿间,我得知了我的索求,索求的疯狂与罪恶令人满足,又同时教人知道自己无法满足。在这梦也似的草席上,在又倏然而复现的阳光下,我得到了她。我得到了我。

    她说这一切就是大海。她说她就是大海,被命运裹挟而来,在长岸上随意的一块岩石上磕出了血,血在大海白色的浪中散尽。来回往复,永不停歇。我很可怜她,我用手把她环住,我去亲吻她的血。我没有双耳大瓮 ,甚至连大瓮里的水我也没有的。所以只能这么做。我想问她痛不痛,可又觉得这样太傻,就像未被驱逐的美洲原住民向猎物袒露他们虚伪而软弱的柔情一样。我还是问了,她却说我太穷,这一次她亏得很大——还不如做一个妓女。我笑了,我把她抱住,吻她。我不可能去做摘一朵矮牵牛别在她头上来迎娶她的把戏,

  • 7、 情人 读后感

    情人是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写的一本带有浓厚自传色彩的小说,来看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的情人 读后感:

    说实话,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这本带有浓厚自传色彩的小说,并没有看的太懂。

    她写的这部小说,更向是内心的独白。

    没有太多的故事,情节的连接也很混乱,有些话说得更是不明白。

    不过这些似乎也是她独有的特点。

    就这点来说,其实我很赞同她。

    文学就应该是绝对的内心化,个性化的。

    不能写每一个字都想着读者会怎么看。

    那是不对的。

    应该是绝对的尊重自我。

    若不那样,一味的满足读者,那会使文学向媚俗的文学堕落。

    比如现在流行的许多网络小说。

    完全是为了赢得读者群而写。

    文字粗糙,语法杂乱。

    当然,不能否认,那些作者的确因此而获得了大量的稿费那也许是许多大文豪一辈子都赚不到的数目。

    但是,那些小说并不能称其为文学,过不了多久就会湮没在时代的洪流里。

    说这些,当然,不能排除有些酸葡萄心理。

    我曾尝试过也那种很流行的小说,但是终究不能继续下去。

    因为找不到写作的目的,只为了卖钱么?那很难作为我写作的动力。

    所以,我愿一直当文学中的孔乙己。

    说了这些废话,现在言归正传,就小说本身而谈谈感想。

    上面说过了小说的情节很简单。

    小说的主人公我是个住在法国殖民地印度的十五岁的白人少女,我的母亲是个小学的校长。

    我有两个哥哥,大哥哥是个流氓无赖,赌博吸毒,并且偷家里的钱;而小哥哥则是个懦弱胆小的人,经常受到大哥哥的欺负,最后似乎(小说并没有说明死因)是被大哥哥害死了。

    但是我们的母亲却最喜爱大哥哥,包容他的一切。

    这一家是个很贫穷的家庭,遇到过很多的不幸。

    我的父亲死了,我们买的土地是块盐碱地,并且经常受到海水的侵蚀。

    浸泡在如此不幸之中的我,心理扭曲,但却极度渴望着爱,就是这样的我命中注定,也是绝对会,在一艘渡船上遇了一个富有的中国少爷。

    从此开始了充满了***的恋爱,但是这份爱在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结局,因为种族、贫富差距的原因,我们分开了,最后我回到了法国,而那个少爷娶了家中定下的家乡抚顺的未婚妻。

    故事的最后,是许多年之后了,我收到中国少爷的信,信中说他最爱的一直是我。

    小说虽然整体上感觉很杂乱,但是人物却塑造的很丰满,复杂的性格跃然纸上。

    小说中的我并不是个传统意义上言情小说中纯情的女主角,是个很真实的女孩。

    因为贫穷、并且得不到爱使心理极度的扭曲变形。

    十几岁的女孩子却是个极端的悲

  • 8、 人民的名义观看心得

    人民的名义观看心得

    黑暗是固有的,不是因为有光明才有黑暗;黑暗是常态,这个时空中永远存在。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呵护一点光明,面对无尽的黑暗,我们需要足够的勇气。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铁腕反腐,从严治党,中央反腐的力度愈来愈深,从上无禁区到下无死角,这股反腐之风吹遍华夏大地!

    在反腐这个宏大的时代主题面前,文学必不能缺席。素有“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之称的周梅森沉淀八年之作《人民的名义》,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牵头,国家一级导演李路指导,由此一部反腐大戏搬上了大银幕,一经播出便引起了全民热议。《人民的名义》主要讲述了由工厂拆迁、企业之间的经济纠纷而暴露的一桩特大贪污腐败案件,以检察官的调查行动为主线,错综复杂的官场关系为辅线,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最终将一连串的利益集团一网打尽的故事。

    这部剧之所以能够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是因为剧中的情节贴近生活,让人感同身受,生平第一次感觉到反腐贴近了每个人,我想这就是人民的名义吧!

    观剧反思生活,反思自己,在反腐这个大舞台上个人显得微不足道,我们能做的就是以廉洁律己。在高速公路收费这一特殊的行业里,每天都要接触数以万计的现金,如何抵挡金钱的诱惑显得尤为重要,尤其作为一名财务人员,要在监督他人的同时严格要求自己,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就要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既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又能在小事小节上牢牢把握住自己,将廉洁时刻记心中。捧着一颗廉洁的心来上班,不带走半根草回家去!

    黑暗固然存在,但黎明终将到来;反腐之路漫长道远,愿廉洁之风劲吹!

  • 9、 《情人(情人·乌发碧眼)》读后感_1000字

    《情人(情人·乌发碧眼)》读后感1000字

    为什么会读这本书源于两个原因,其一是去年去越南旅游去了作为《情人》拍摄地点而出名的景点-钟屿石岬角,景点并没有很特别,只是几块巨大的花岗岩直指南海,很多游人慕名来这观看日出日落。对景没有留下很多感触,却对这部电影产生了点兴趣,决定回去找来观看,结果又不了了之(宝妈的无奈)。其次,前段时间看了王小波的一本杂文集,里面多次提到《情人》这本书,他对杜拉斯的叙述方式给予极高评价,同时也夸赞王道乾先生的翻译登峰造极,译出了杜拉斯的韵味。于是我又对之产生了兴趣,找了电子书来看。 再说说读完第一遍的感想,为什么说第一遍,因为对于杜拉斯这种片段式的凌乱无序的描述方式,一遍似乎不能把所有的情节都拼凑完整。以前没有读过她的书,在王道乾先生的前言里了解了些许。杜拉斯写作风格独特,她的作品拗口难懂甚至让人昏昏欲睡,《情人》这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书问世后引起一时的轰动,人们渐渐开始接受这种意识流的写作方式。整个故事其实很简单,背景是法殖期的越南,杜拉斯高中时期与一个中国人的情爱故事。杜拉斯很小就失去了父亲,母亲带着两儿一女苦苦支撑,家境清寒。大哥是个瘾君子,残酷暴敛,却受到母亲的百般宠爱偏袒,小哥哥生性懦弱恐惧,杜拉斯在这样冷淡,绝望的氛围中很孤独,想要逃离。男主人公是中国高富帅,没有正经事,唯有谈情说爱,在渡船上对年轻漂亮的杜拉斯一见钟情,对她献殷勤,虚荣心驱使孤独的杜拉斯投入他的怀抱,随之展开一段扭曲的爱。杜拉斯在开篇就用了大段充满诗意的语句描述这种爱情在一开始就已经结束了,一家人对她与中国人交往嗤之以鼻,甚至她自己也一直用“我是为了他的钱”麻痹欺骗自己,而高富帅的父亲也表示“宁愿他死,也绝对不会同意他娶白人为妻”。结局确实是凄凉的,男主人公娶了素未谋面门当户对的妻子,而杜拉斯在离开越南返回法国的船上才发现自己对他的爱。多年后,杜拉斯接到他的电话,他说“一直爱她,将一直爱她到死”。 这部小说为什么会这么出名,个人感觉除了这是杜拉斯亲身经历的奇人异事外,跟她独特的叙述方式是分不开的,就像一个老人娓娓道来年轻时的故事,有点啰嗦,想到哪说到哪,故事情节是片段的跳跃的,却很有韵味,其中还有很多诗意的富有哲理的句子,值得多次翻阅品味。完 2018-4-11

  • 10、 《情人(情人·乌发碧眼)》读后感_2500字

    《情人(情人·乌发碧眼)》读后感2500字

    《情人》的雏形,来源于杜拉斯为其影集《绝对的形象》配述的说明文字。因篇幅较长,在其晚年精神伴侣杨·安德烈亚的建议下,另按小说予以创作完善,与影集分开发表。这一出身,奠定了《情人》的自传性色彩,读来多了份现实敬畏感。 杜拉斯,半生坎坷,一生激越、决绝。 《情人》读完,第一感是它不装、不做作、不矫饰:用杜拉斯自己话说“这段青年时期隐秘、不曾外露的感情、事实,在以往的写作中是要刻意深深隐埋的,那时我是硬要顾及羞耻心来提笔写作的,而现在,写作是无所谓的事了……” 所以《情人》的主旨,是70岁的杜拉斯,抚着张张过往的影相时,触景生情,又一次深情缅怀起她年少时那段隐秘、凄绝的情事,并鼓起勇气公之于众。那是少女杜拉斯美好而无望、却牵挂了一生的初次爱情。 没有哪段真切入骨的回忆可以隔绝一切周遭因素孤零零存在,而不掺杂出身、境遇等,《情人》尤其如此,读懂《情人》,首要须知杜拉斯童年坎坷绝望的家境。 那是19世纪初的法国,杜拉斯做小学教师的父母受诱骗,从巴黎迁往法属殖民地越南沙沥工作定居。生下杜拉斯不久后,其父病逝,大哥生性残暴嗜赌成性,小哥懦弱忧惧毫无指望,愚鲁麻木的母亲企图以房换地增加进项,得到的却是无法耕种的滩涂盐碱地。 经常性地挨饿,买不起衣服鞋袜…… 一切的动机,就是这可怕绝望到令人窒息的贫穷。 那是她一生中自认最美的场景,在湄公河的轮渡上。它本该被拍下来,比如从岸边的沙滩上,然后理所当然占据影集的中心位置,如果谁能预知它对她一生将是多么重要的话。但它的主人公当时是那么微不足道,以致这本该存在的珍贵照片,并没机会被拍下来。 那是在湄公河的轮渡上, 那一年‘我’才十五岁半。 假期结束,我正要乘船从沙沥母亲家返回西贡寄宿中学。 我孤零零一人站在甲板上, 手臂支着船舷, 眼神倔强地望向使我恐惧得颤栗的湍急河水。 我身上穿一件母亲穿旧了的真丝连身裙,磨损的快透明了,但我觉我穿着它很相宜,它很贴合我的身形; 我腰上扎起一条不知我哪个哥哥的一条皮带; 脚上穿着那双镶金条带的高跟鞋——母亲给我买的,削价处理品。 我上中学时就穿这样一双晚上穿的鞋,我本意就是这样。我在十五岁就有了一副耽于逸乐的面目,尽管我还不懂什么叫逸乐。这样一副面貌十分触目。 在那天,这样一个小姑娘,在穿着上显得很不寻常,十分奇特,倒不在这一双鞋上。那天,值得注意的是小姑娘头上戴的

  • 2019-11-16

  • 2022-04-11

  • 2019-09-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2-02-02

  • 2019-10-28

  • 2021-09-01

  • 2019-09-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1-12

  • 2021-06-14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11-02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11-16

  • 2019-09-28

  • 2019-10-28

  • 2021-08-24

  • 2023-04-10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1-08-30

  • 2019-10-29

  • 2023-02-13

  • 2019-11-16

  • 2019-10-28

  • 2021-08-20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10-17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斯德哥尔摩情人观看心得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斯德哥尔摩情人观看心得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斯德哥尔摩情人观看心得、2024斯德哥尔摩情人观看心得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