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青藏线读后感 > 地图 > 青藏线读后感,2024青藏线读后感
青藏线读后感相关栏目
青藏线读后感热门栏目
青藏线读后感推荐
青藏线读后感

(共 9662 篇)

  • 1、 观《青藏线》有感

    《青藏线》观后感

    十一月四日,刚考完试的我们来到了七宝中学看电影《青藏线》

    五十年前,在那中国遥远的一望无垠的青藏高原上,你可曾想象到一条雄伟的天路将从此在这里崛起?

    故事中一群充满着理想的年轻人,在将木桩打入冰雪的时刻,开始了一个在那高原上修建铁路的梦想!在形势十分恶劣的情况下,一位又一位的年轻人永远地被留在了雪山之中。白茫茫的大地上,用手托起的那部金属小火车,你可曾想过它所代表的梦想呢?二十年后,他的遗子于明远带着他父亲的遗物来到了这片雪地,向青藏铁路发起了冲击!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那条铺到昆仑山的铁路。却不得不停了下来。昆仑山的一次地震,吞噬了他的战友们。时光飞逝,他率领千军万马再次来到了这里。进行了可怕的战斗。他们克服种种困难,经过种种磨难,把每座塔建的十分牢固,虽然有人受伤,虽然有人离去,但最终他们胜利了,地震没有将他们的建筑物吞噬!藏族人民为他们鼓掌,藏羚羊为他们自豪,他们毫无损伤!完成了1160公里的青藏铁路!

    你又曾想过在高压,缺氧,地震,天气情况恶劣的情况下,在5000多米中国最高方,他们完成了他们的理想,为中国人民铺上了这条世上最高的铁路,那是多么的伟大!

    在电影胶片运转的一百一十分钟里,我潮湿的眼睛和绷紧的心弦一直追随着剧中主人公于明远、初冉冉们的沐雨栉风、喜怒哀乐.....

    什么是毅力?这就是毅力;坚不可摧的毅力;因梦想而奋发的毅力!只有坚持才能胜利,没有坚持就没有胜利。

    旌旗猎猎,冰雪茫茫;祈祷声声,温情暖暖。

    一条洁白的哈达飞翔在喜玛拉雅山上,在这片干净的土地上尽情地讴歌。

  • 2、 读《当兵在青藏线》有感1500字

    读《当兵在青藏线》有感1500字

    文/红叶

    我与作者应该说是老朋友了,与作者的认识纯属偶然,也得好好的感谢下“强军论坛”这个温馨的交流平台让我们相识。虽然是老朋友,但交往也只限于论坛、论坛短信,我们一次面没见,一个电话没打。我只是一名平凡的士官,而他现在应该是驻青藏线某部的副政委吧(这个情况也是从论坛了解到的)。记得读他的第一篇作品是《女兵小熊》,而后他又推出了女兵……一系列女兵。那时我还在论坛里面笑话他说:“你带的女兵还真多,下步准备再写下哪个女兵啦?”也是从那时起,让我从论坛的众多网友中关注到他,以后只要是他的帖子我必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好像也感受到我这个朋友的关注,不知不觉中我们也成为朋友了。我有事经常会发论坛短信给他,他也是只要能帮助的肯定帮助,这也给我的写作带来了极大的推动。我现在写作,可以说是受了他很大的感染吧。前段时间他又推出了《当兵在青藏线》共计十二个章节,由于自己也要上班,刚推出时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关注。近几天稍闲点,终于全部看完了,这一次的拜读,让我再次的领略了作者的文笔功底,真是深深的佩服。

    在读完以后,我个人认为如果要是我写作这样的作品,肯定会选择以连载小说的方式,而他却是选择生活纪实,后来细想,觉得还是这样更贴近于生活吧。在文中有很多地方其实语言用得也很平凡,但是恰到好处。特别是对当地的民风民俗了解之深、对有关资料的收集之多令人敬佩,可以说他为了写这个《当兵在青藏线》系列还是花了不少精力的。通过这篇作品让我们进一步的了解到青藏线官兵的生活环境之艰苦,而他却没有半点说自己感觉艰苦,却以“习惯”二字概括了。“习惯”这二个字也是我们脱口而出的,但是要我们在那么艰苦的地方,谁能说习惯那里的生活,而他一呆就是12年半(也算13年),他的这种扎根青藏线的精神真的是值得我们全军官兵学习。在文中还时不时的看到他说几句藏语(但会用汉语加以解释),这更加说明了他已通过十多年在军旅的生活,已完全把自己融入到青藏高原中去了。在我们内地办公室是根本不允许养花的,因为我们养花真的是太容易,而在青藏线上却大力推广养花。我以前曾也在海岛上生活过,其艰苦条件也是刻骨铭心的,但能养花。相比之下,真是小乌见大乌,真的不难想象条件是多么的艰苦。战士们为了养花,自己把21金维他舍不得吃,而拿去养花,可见要是能在青藏线上见到一点点青绿是多么的不易。想起在海岛的日子,军营里一直流传着这

  • 3、 断层线读后感

    中国人民勤劳善良,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从一穷二白起家,慢慢的从落后的饿肚子的国家到目前自给自足且在国际社会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部都是靠勤劳的中国人民勒紧裤腰带真枪实战干出来的,由于历史背景,中国也形成了高储蓄低消费的国家,一直是出口盈余大国。这与美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国出口商出口产品换取美元,中国政府将美元换成人民币结算给出口商,手里的美元用来投资美国资产来获得收益,为了有充足的人民币且不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发行债券成了一个手段,但是债券的利息不能太高于投资美元获得的收益,否则,两者之间产生差额会越来越大,因此,中国不得不保持跟美国同步的低利率。

    低利率促进货币的流动性,容易导致信贷,股市以及房地产泡沫。除此之外,对于每一个平凡的家庭或个体来说,低利率使得每个个体为了保障退休而更加需要进行储蓄,进而压抑消费。低利率还会使得企业获得低息贷款,进而将贷款用于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没有国内的消费驱动经济,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能进一步出口,所以,中国会更加依赖出口,如此往复循环。

    低利率使得企业可以获得低息的贷款,但是,储蓄的利率更低,银行可以赚取的息差还是很大,而这一资本缓冲是以每个家庭的支出为代价的。

    可能是受父辈的影响,我一直有银行储蓄的习惯,近两年开始转变思路,不能一味儿的存银行了,一部分该消费消费,毕竟消费不光让自己满足还可以为国家驱动经济发展做贡献,想想就觉得很伟大,理性消费之后再学点儿投资,可以避免一味的为资本缓冲做贡献。

  • 4、 生命之线读后感

    篇一:生命的红线观后感

    生命的红线——事故案例观后感

    2014年6月5日至6日,安全环保部组织公司全体员工观看了生命的红线等一系列2014年安全事故案例。作为公司的一分子,我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安全教育。

    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发生火灾,造成120人遇难、77人受伤;中储粮黑龙江省林甸直属库发生火灾事故,共有78个储粮囤表面过火,储量4.7万吨……

    桩桩件件,这些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这些事情的起因不是天灾,不是纵火,都是因为安全管理不善,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相关部门监管不力造成的。对事故原因事后问责,远远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不能为未来的安全生产打包票。在出事后搞清责任固然重要,但在出事前搞清管理责任,认真落实这些责任才是安全的预警,安全的盾壁。对企业来讲建立一个成熟的安全生产体系,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对企业的每一个员工来讲,有制度面前,没人例外,没人特殊,不折不扣的执行各项安全生产制度。企业与员工齐心协力,将安全生产置于高于生命的高度。才能解决安全的根本问题,为安全生产打包票。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在人与社会的价值谱系中,生命处于最高位置。将“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阐明了生命的价值意义,升华了人与发展的理念认知。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其实就是发展的警示线,生命的安全线。安全生产,是生命的红线,只有守住了这条防线,才能坚守住真正的安全。安全生产不是一句口号,它需要公司和公司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营造幸福平安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篇二:《生命的红线》观后感

    第1篇:《生命的红线》观后感

    近一个时期以来,全国多个地区接连发生多起特大安全生产事 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正在国外访问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 家主席、中央军委习近平对此高度重视,6 月 6 日就做好安全生产工 作再次作出重要提示。 习近平指出, 接连发生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须引起高度重视。人命关天,发展决不 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因此安 全管理室组织我们观看了主题宣教片《生命的红线》,通过此片让大 家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我国把每年的六月定为安全生产活

  • 5、 生命线读后感

    生命线读后感(一)

    这是一个小故事,又是一个大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群平凡的人,然而他们心中蕴藏的感情、身上展现的精神却又那么不平凡。

    小小的村落,这里上演着胸怀大爱、追求光明的动人剧目。

    袁成满,一名普通的电力工程师,几十年如一日奋斗在电力一线,为祖国和人民的光明事业贡献力量,他踏实坚韧、敬业忘我。

    肖强,电力工人,袁成满徒弟,他尊师敬长、勤恳耐劳,胸中有一股年轻人的冲劲和热情。

    村长,全子,凤妹,大黑,喜子,四斤,一群热情善良的村民,他们淳朴有爱、向往光明。

    电影用插叙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农村通电、农网改造的故事。电力工程师袁成满与他的徒弟肖强一同进山现场调研农网运行情况,却不想遭遇山体滑坡,被喜子的拖拉机意外撞断电线杆、躲避受伤,喜子迅速回到村里喊来村民们带上担架、急救箱去往现场救人,他们担着袁成满,冒着暴雨,在泥泞曲折的山路上艰难前行,路遇多次险情,齐心协力终于到达山外得到救援。

    在不畏艰险救援的过程中,往事一幕幕回闪,袁成满与村民们之间的故事一个个浮现:他与村长一同谋划村内通电事业,为农网基建献策出力;他劝说凤妹与全子和好,保证尽快完成通电工作;他用毅力与坚持打动电网建设钉子户大黑,顺利埋杆走线,没有耽误基建工作;他为在山上独门独户的喜子家能够与村里一同用上电,修改原本成本更低的走线设计,并表示人民与国家之间不能用单纯的金钱去衡量;他鼓励因家乡穷困、连电都没有而失恋的四斤重拾理发手艺,积极面对生活。

    诚信、责任、奉献,这些国家电网核心价值观在袁成满身上一一体现,他是千千万电力人的代表,他表达着你用电我用心的品牌理念。正如谭晶歌中所唱我用心,爱如电;就让这跳荡的血管,流动着我的暖;星星点点灯火阑珊,我正静静走远,如袁成满一般的无数电力工人们坚守在自己平凡而默默的岗位上,尽职责、保电力,从农电到城电,从设计基建到维护检修,用汗水铸就了不朽的精神丰碑。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里是一个小小的村落,小小的城;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这里有着无垠大爱构筑的坚固电力防线。

    小城大爱,你、我和他。

    2013年8月13日,建三江农垦法院按照总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要求,组织全院党员干部收看纪录片《生命线》。观看后,令我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深刻地体会到了在风云变幻、翻天覆地的近一个世纪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究竟依靠什么力量,从夺取中国革

  • 6、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青藏高原读后感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相对于其他高原的平淡无奇,青藏高原不仅孕育了千年的雪域文化,更以其独特的高原景观令人称奇。未被人类充分认识的人文景观和地质地貌以及数千年来的神秘传说强烈地吸引着人们来探索这片神秘的世界。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青藏高原》向人们展示了青藏高原上独特的高原景观,讲诉了青藏高原上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传说。作为世界之巅,青藏高原不仅是许多著名山川河流的发源地,她还孕育了一批批只属于她的神奇精灵,成为了真正的雪山圣地。

    喜马拉雅山脉是青藏高原上最巨大、最雄伟的一条山脉。在这条山脉上,巨峰汇聚,高峰林立。由于大部分山峰都超出雪线高度,所以山上的积雪终年不化,整日白雪皑皑,因此,喜马拉雅又被称为是雪的故乡。世界第一高峰著名的珠穆朗玛峰就雄踞群峰之上。曾几何时,无数英雄拜倒在它的脚下,也有无数勇者成功登顶,征服了世界最高峰,征服作文了自我也征服了世界。在它那圣洁的白雪之下,不知埋葬了多少有着雄心壮志的勇士们,充满着光辉的雪山圣地或许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也发源于这片圣土,藏族人民们引以为傲的母亲河雅鲁藏布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河流,水资源极为丰富,是西藏当之无愧的第一大河。

    除了山川河流外,青藏高原还孕育了众多只属于她的珍稀动物,它们是这个高原上最神奇的精灵。在这里藏羚羊终年与冰雪为伴,以严寒为友,残酷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它们钢铁般的意志。在生命的禁区里,与恶劣环境斗,藏羚羊是胜利者;与饥饿严寒斗,藏羚羊是成功者;与豺狼虎豹斗,藏羚羊是无畏者

    青藏高原不仅是中国的一笔宝贵财富,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因此,我们应该树立保护自然的意识,好好珍惜身边的每一份宝藏。同时,探索自然奥秘也是每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又一个自然之谜能因我们而解开

  • 7、 地平线读后感

    地平线读后感(一)

    地平线,再词典上的意思是:向水平方向望去,天跟地交接的线。消失是指:事物渐渐减少以至没有,不复存在。那所谓的题目,是不是指世界末日哩?嘴角勾勒出不屑的冷笑,也许自己从心底里还没有真正接纳这本书吧,可这种想法,却在自己对这本书的深入中慢慢的结束,另一种想法真悄然的盘上我的心头。

    可笑的是,末日换成了天堂香格里拉。

    小说描绘了一个隐藏在中国西南部的净土乐园--充满祥和、宁静、永恒和神秘色彩的藏族生息之地。小说中,作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王国。在那里,三条河流交汇在一起,群山高一耸入云,山顶白雪皑皑,脚下深草成茵,覆盖大地。作者把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经济大萧条、全球探险热等融入书中的人物中。反映当时人们就是努力追求自己心中的香格里拉。这部小说惊险、刺激、离奇、富于戏剧一性一。更难得的是,阅读这部小说将是一次身一体、心智和灵魂的体验。也许,康威的离开是可惜的,如果是我恐怕会一直住下去,直到永远

    香格里拉这只是作者心中的净土的代名词,一片虚化的土地,没有人可以辨别他的真伪,了解事情的真相,可是这些就够了,就像文中说的她的氛围越是平静,她的神秘感就越激荡人心,而且整个的感觉是惬意而令人欣快的。是啊,如果真正的,完完全全的了解他,这片土地也许就不会这么美好,这么神圣,就像残缺的美,往往是最美的,因为她永远带着我们无法揭下的面纱。

    现在可以说是个和平的年代,不过它所蕴含的深刻而惊人的理念仍然可以抚一慰了我们的心灵;我们也同样喜欢这里的人们普遍具有的深藏不露的情感世界和细腻婉转的思想表达方式。在这忙碌的生活中,人们能安安静静的停下来喝一杯咖啡或品一杯茶,而不想其他的事竟变成了一种奢侈,人来来往往的穿梭着,为了生计而奔走,根本不会停下来静一静,而所谓的香格里拉竟渐渐的尘封在心底,毕竟那是多么的遥远和不切实际阿。

    没有人和人之间的斗心勾脚,没有名利与财富的互相攀比。这大概就是香格里拉的含义吧!也许这本书获得了巨大的荣誉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勾起了人们尘封在记忆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吧。我合上书页,嘴角竟不由自主的上扬这就是香格里拉的魅力啊!

    地平线读后感(二)

    姐姐说读完【消失的地平线】,大脑一片空白,皇皇不知书中所云。我把书拿过来,一口气读完了,然后,又一口气读完了。最终我读了它五遍。【消失的地平线】是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发表于1933年的作品。该书是一部离奇的、带

  • 8、 线 读后感(3)篇
    线 读后感 第(1)篇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英国作家,维多利亚·希斯洛普写作的所有故事都是发生在希腊或与之相关的周边国家,比如之前读过的《岛》(希腊),《日出酒店》(塞浦路斯),《回归》(西班牙)。之所以如此主要缘于15岁那年她第一次来到希腊,就立刻爱上了这个地方,从此便与希腊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甚至为此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希腊语,只为了想进入希腊人的内心,更好的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并从希腊的历史中,找到人类精神的力量。

    维多利亚·希斯洛普的小说常常是以宏大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深入探讨不同种族的争端和三大宗教的碰撞,记录百姓颠沛流离痛不欲生的悲惨生活。正如最近读到的小说《线》,其故事贯穿了希腊近一百年的历史,包括西浦战争,德国入侵,希腊内战、独裁甚至地震。

    故事发生在希腊第二大城市塞萨洛尼基,从1917-2007年,时间跨度九十年。在那动荡不安的战争年代,人们似乎永远都在不断迁徙的逃亡中。5岁的小女孩卡捷琳娜在从家乡士麦那(今土耳其的伊兹密尔)逃往塞萨洛尼基的途中,不幸与母亲和妹妹失散,之后被好心的养母尤金妮亚抚养长大,也由此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她凭借自己高超的缝纫技术维持生计,以坚毅隐忍的不屈品格赢得了众人的尊重,尤其是历经坎坷与青梅竹马的儿时玩伴白头偕老更是令人唏嘘不已。她与塞萨洛尼基同呼吸共命运,并深深的爱上了这座伟大的城市,直到耄耋之年依然满怀深情的对孙子说:“就算把这海里的每一滴水都换作钻石送给我们,我们也不会离开这里!”

    冥冥中一根线牵引着卡捷琳娜来到塞萨洛尼基,在这里串起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亲人和朋友共同走向未来,一起寻找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归宿。

    线 读后感 第(2)篇

    故事发生在希腊第二大城市塞萨洛尼基。二战和十年内战期间,希腊人在战争阴霾和天灾人祸中,挣扎、抗争、救赎的奋斗!

            有缝纫天赋的卡捷琳娜在战乱中与母亲和妹妹走失,胳膊被大火烧伤,被迪米特里叔叔救助,送上轮船,遇到了同样贫穷的带着两个女儿生活的尤金妮亚,她收留了卡捷琳娜!卡捷琳娜把自己第一个绣品手帕,送给养母,在缝纫针针线线中,回忆母亲刺绣的场景,和姐妹们一起把犹太教的珍品,缝在绣品里,避免了珍品被纳粹洗劫!因为误传参军的恋人迪米特里阵亡,她把思念化作针线,缝在每一件作品里!当她错误嫁给出卖身边人的叛徒时,每天靠缝纫的短短时间,混过浑浑噩噩的日子!再一次和恋人重逢,恋人被囚禁时,她每天给腹中

  • 9、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青藏高原》读后感600字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相对于其他高原的平淡无奇,青藏高原不仅孕育了千年的雪域文化,更以其独特的高原景观令人称奇。未被人类充分认识的人文景观和地质地貌以及数千年来的神秘传说强烈地吸引着人们来探索这片神秘的世界。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青藏高原》向人们展示了青藏高原上独特的高原景观,讲诉了青藏高原上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传说。作为“世界之巅”,青藏高原不仅是许多著名山川河流的发源地,她还孕育了一批批只属于她的神奇精灵,成为了真正的雪山圣地。

    喜马拉雅山脉是青藏高原上最巨大、最雄伟的一条山脉。在这条山脉上,巨峰汇聚,高峰林立。由于大部分山峰都超出雪线高度,所以山上的积雪终年不化,整日白雪皑皑,因此,喜马拉雅又被称为是“雪的故乡”。世界第一高峰——著名的珠穆朗玛峰就雄踞群峰之上。曾几何时,无数英雄拜倒在它的脚下,也有无数勇者成功登顶,征服了世界最高峰,征服了自我也征服了世界。在它那圣洁的白雪之下,不知埋葬了多少有着雄心壮志的勇士们,充满着光辉的雪山圣地或许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也发源于这片圣土,藏族人民们引以为傲的母亲河——雅鲁藏布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河流,水资源极为丰富,是西藏当之无愧的第一大河。

    除了山川河流外,青藏高原还孕育了众多只属于她的珍稀动物,它们是这个高原上最神奇的精灵。在这里藏羚羊终年与冰雪为伴,以严寒为友,残酷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它们钢铁般的意志。在生命的禁区里,与恶劣环境斗,藏羚羊是胜利者;与饥饿严寒斗,藏羚羊是成功者;与豺狼虎豹斗,藏羚羊是无畏者 ……

    青藏高原不仅是中国的一笔宝贵财富,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因此,我们应该树立保护自然的意识,好好珍惜身边的每一份宝藏。同时,探索自然奥秘也是每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又一个自然之谜能因我们而解开……

  • 10、 《穿过地平线》读后感
    不管是谁,总对一些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吧!你们想成为地质学家吗?读一读《穿过地平线》吧!它能让你了解地球,地平线只是一个梦,并且是让你追不到的梦。 在人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李四光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地质学家,去了解地球。那你的梦想呢?有人的梦想是成为钢琴演奏家,为你弹奏出美妙的歌曲,那跳动的音符时而高,时而低,时而柔,时而有力。有人想成为舞蹈老师,在人生中的舞台上,跳出美丽,跳出自豪!跳出灿烂。有人的梦想是成为体育老师,教会孩子们锻炼,这不仅是为自己自豪,也为学生自豪!你的梦想是什么呢? 在自己的人生中,都会有梦想。每个人都会从儿童变成大人,在这阶段中,我们都要鼓起勇气。做有规划的人生;做精彩的人生!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09-28

  • 2019-10-19

  • 2019-09-25

  • 2021-09-09

  • 2019-09-28

  • 2019-10-29

  • 2019-10-17

  • 2019-10-29

  • 2021-06-26

  • 2019-09-20

  • 2019-10-09

  • 2021-08-31

  • 2021-08-02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11-16

  • 2023-01-02

  • 2019-11-16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1-06

  • 2019-09-19

  • 2019-11-16

  • 2021-09-07

  • 2019-09-25

  • 2019-10-28

  • 2019-09-25

  • 2019-09-30

  • 2019-11-11

  • 2023-05-05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09-26

  • 2019-09-23

  • 2019-09-21

青藏线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青藏线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青藏线读后感、2024青藏线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