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电影《起跑线》观后感 > 地图 > 电影《起跑线》观后感,2024电影《起跑线》观后感
电影《起跑线》观后感相关栏目
电影《起跑线》观后感热门栏目
电影《起跑线》观后感推荐
电影《起跑线》观后感

(共 6321 篇)

  • 1、 电影《起跑线》观后感模板

    出于您的需要,我们为您提供电影《起跑线》观后感,作品名中哪些情节让你记忆犹新呢?同时我们的思维也在不断随着剧情发生变化。 让我们把新发现记录在观后感上,有条理的写观后感,能帮助我们锻炼思维能力,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电影《起跑线》观后感(篇1)

    今天早上,我去奥斯卡工作室看了一部电影——《起跑线》。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故事,拉杰和塔米用各种手段让他们的孩子皮娅——去了一所私立学校:买了一所学区的房子,办了一张假证书,变穷了。最后,皮娅终于去了这所学校。在电影的结尾,他的父亲出于良心发现并把皮娅送回了公立学校。

    看这部电影不仅让我想起了我妈妈,她花了一万多元让我去补习班。我也买了很多信息,只是为了让我进入一所好的中学。

    我记得去年冬天,外面雪下得很大。外面多冷啊!但是当我妈妈听到补习班老师说她想买材料时,她拿起衣服准备出门。我说,“妈妈,外面太冷了,你不买吗?”我妈妈说:“不管雪下得有多大,有多冷,我都会买下来给你学习。”那时,我非常感动,我的母亲冒着大雪为我购买信息。

    另一次,是今年7月8日,我要去洛阳参加第二外语考试的入学考试。我父母5点起床,开车送我去洛阳。在我考试的两个多小时里,我的父母没有吃一口食物,也没有喝一口水,他们在那里焦急地等待着。考试结束后,我告诉妈妈:“这次这个问题太难了。我考试成绩不好,我想我做不到。”我妈妈没有说话,但是她带我去了餐馆,让我吃了一顿大餐。吃饭的时候,妈妈说:“没关系,我考试没通过没关系,成绩不重要,只要我努力。”听完妈妈的话,我的心又感动又惭愧。与皮亚的母亲相比,我的母亲对我很好。我很高兴我生活在一个民主的家庭。

    看完这部电影,我知道我父母在背后给了我很多。我必须努力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电影《起跑线》观后感(篇2)

    细雨霏霏的天气,午后场本来就是观众稀少的时段,《起跑线》这部引进片在宣传、题材上又不占优势,种种因素促成的结果是我和儿子几乎是包场看的这部精彩的影片。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一对事业有成的商人夫妻在力争让女儿上最好的幼儿园的过程,现实地描写了处于社会中下层的普通百姓在寻求从孩子教育入手跻身上流社会时,发生的辛酸、痛苦、纠结的喜剧与闹剧,折射出印度这个几千年阶层固化的国度在历史与现史碰撞的当今时代的社会一斑,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也切中了广大中国家长之痛处。为了孩子能上名校即是远大前程而抓狂的家长,贫富不

  • 2、 电影《起跑线》观后感2000字

    本文为读后感大全推荐专题“电影《起跑线》观后感”相关内容。

    看电影和电视剧已经成为我们学习的重要渠道之一,每当我们看完,内心都被深深的感动,在认真品味了以后,相信您收获一定不少,观后感可以让我们刚更加了解作品的主题,更深入的探讨作品。那么你知道观后感的基本格式吗?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电影《起跑线》观后感,欢迎你的品鉴!

    电影《起跑线》观后感 篇1

    对于普通家庭是否有必要送孩子上名校,名校是否华而不实满足虚荣,怎样培养健康、快乐、善良的孩子,这些问题也许能在影片里找到答案。

    影片讲了印度德里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拼尽全力送孩子上名校的故事。主人公拉吉是一个时装店老板,在妻子的怂恿下,为了让年幼的女儿上一所名校,不惜举家搬迁到名校旁的富人区,尽力融入富人圈子未果。拉吉高价报了帮助上名校的咨询机构,按照咨询顾问的要求进行了各种努力仍未被名校录取。听说名校对贫困家庭孩子有录取名额,又咬牙假扮穷人,搬到穷人区生活,接受名校派来的调查员的审核。拉吉一家因为语言、生活习惯等原因无法融入富人社会,又因为难以适应艰苦条件等原因难以融入底层社会,闹出了不少笑话。

    影片既展现了富裕群体的攀比、虚荣和虚伪,还生动展现了穷苦人民的勤劳朴实、聪明善良。拉吉一家假扮穷人,认识了善良、勤劳的希亚姆一家,受到他们无私的帮助。电影观众是知道拉吉家不缺钱,施助者希亚姆家世代穷苦,却教拉吉挤公交,带着他在工厂干活,把自己的工资分给他,甚至不顾自己生命安全去“碰瓷”,将得到的赔偿送给拉吉交孩子学费,结果阴差阳错,穷人希亚姆的孩子却没上名校,拉吉的孩子入选了,希亚姆还掏钱为他们庆祝……,看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想起美国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的书《我在底层的生活》,写的就是作者扮演成穷人体验底层劳动者的辛苦奔波和生活的无助,对照着这部电影看,对穷苦阶层的辛酸就有了更深的理解。

    影片后面也展现了拉吉为纠正自己的欺骗而努力,包括匿名捐助公立学校,到名校提出放弃孩子学籍,并当众讲述自己的故事,让孩子从名校退学,去上普通的公立学校等。

    家长们,如果要给孩子选择名校时,一定要考虑下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盲目攀比,为虚荣心所累。

    看了电影,一直对教育孩子充满自信的我开始反思自己教育孩子的问题。最近读尹建莉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卢梭的《爱弥儿》,体会到不过多干预、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的重要性。以前总觉得要多给孩子讲人生道理,帮助

  • 3、 《起跑线》观后感

    当生命的号角吹起,谁家的孩子会在父母精心画下的起跑线上率先开跑?

    《起跑线》是一部印度电影,但电影的幕幕画面不仅反应了印度社会教育,也将犀利的镜头对焦在中国、在世界的教育问题上。

    终于,皮娅以贫困生的名义得到了入学机会。但父亲却渐渐明白皮娅夺取了本该属于贫困生的权利,他发现在争夺学位的过程中,他无情、他自私、他仿佛丧失了自我。如果我不是一个好人,又怎能成为一个好父亲?他在学校的家长会上揭露了学校的腐败、教育的无知。尽管他的演讲慷慨激昂、振奋人心,但最后只有他的妻子为他献出掌声。妻子起立鼓掌的身影伟大而又渺小。

    这对电影来说是个好结尾,但对社会来说却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父母们总想把孩子的起跑线往前推再往前推。殊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最好的永远不是最好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人生的起跑线从来不是掌握在父母、学校手中的。起跑线要划近划远?人生该往哪跑?要跑得快或慢?路上会领略怎样的风景?向来就该由孩子自己体会。

    父母总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总把青春年华的遗憾交给孩子来填补。又是何必呢?多数父母还未走过半生,为何不再给自己一次起跑的机会,再让自己像孩子那般无惧地追逐梦想?父母不是孩子人生路上的领跑人,更应是陪跑人。陪着孩子一同奔跑,心中相互照应,就别再停下奋斗的步伐。

    最终皮娅跳上了父母捐资的一所平凡的公立小学的校车,踏上了人生新一条绚丽的起跑线。皮娅的父母也手挽手开启了人生另一段奋斗的旅程。

  • 4、 电影《起跑线》观后感400字

    昨天,我就把所有作业都完成了,妈妈说今天要带我去莫沟踏青,可出门一看,风太大了,于是我们就改变计划,决定去看电影。

    我们看了一部印度电影《起跑线》,影片讲述了一对父母为了让女儿上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想尽了各种办法,他们在学校周围买房子,和孩子一起去培训机构学习,甚至还去求别人,但都没有成功。在无意中,他们得知这所学校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名额是给贫困生的,于是他们假扮成穷人,搬到了贫民区,在这里,他们结实了许多心地善良的穷人,有一位朋友甚至为了给他的女儿筹到学费,竟然跑到马路中间被车撞,看到这里,我不禁感动了,这位朋友虽然很穷,但他为了朋友,冒那么大的风险。

    最终,他们的女儿终于被录取了,但他朋友的儿子却没有被录取,他最终觉得,是他自己窃取了朋友儿子上最好学校的资格,他让女儿离开了那所贵族学校,去了他所资助的公立学校和朋友的儿子一起上学。

    看了这部电影,我做为一名学生,体会到了父母为了孩子可以做任何事情。我想起了我的爸爸妈妈,他们也为我做了那么多事情,虽然有时候我也觉得他们是错误的,但我现在明白了,不管他们做什么,都是为了我。

  • 5、 电影起跑线观后感1100字

    《起跑线》是一部来自印度的喜剧的电影,相信不少朋友都有看过,影片主要讲述了一对有钱人家的父母想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好的学校而绞尽脑汁选择学校的故事。很多看过这部电影的网友都对影片给出了相对较高的评价,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起跑线》又一部印度电影,最近两年印度电影质量直线上升,连我这种只喜欢看赵丽颖主演电视剧的小女生,也爱看起了印度电影,从今年的《摔跌吧!爸爸》,《神秘巨星》年初的《小萝莉的猴神大叔》都让人很感动!印度电影对故事和情节的把控越来越炉火纯青。《起跑线》这是一个中国电影不敢轻易尝试的教育题材,全世界的家长都为之焦虑的话题,本片以一种轻松诙谐的现代宝莱坞独有的风格展现出来,让人眼睛一亮,不得不佩服印度电影的发展速度。

    本片的男主人吉拉,为了女儿皮娅能进名校,先是买了一栋豪宅,努力打扮成一个上流人士.

    然而却出尽各种笑话。最后这里的名校并没有录取皮娅,原因竟然是,学校不想录取一个只知道卖衣服不懂教育商人的女儿。吉拉很沮丧,他想不明白。米图妈妈是一个受过英语教育的人,她太清楚一个好的学校是皮娅的重要性,于是她给吉拉压力。吉拉振作精神,打算用钱去贿赂,他提一袋子钱来到了校长办公室,没想到在等候的时候,恰好看到跟他一样想法被赶出来的人。这条路行不通又被一个好朋友指点,去抢占贫困生25%的名额。冒充贫民填报资料,原以为能蒙混过关,没想到被人举报,要求实地去考察报名者家庭住址。就这样,一家人不得不搬到贫民窟,假扮贫民生活。

    来到这里认识了本片的男二正义哥一家,虽然贫困却努力生活的一家()人,他帮助吉拉找工作,教会如何贫穷的生活。两家人相处地很愉快,最后吉拉通过了学校的考察,女儿皮娅幸运的拿到了这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很遗憾的是正义哥家的小孩没有被录取。吉拉很愧疚,怀着无法言语的心情离开了贫民窟。

    每位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而做出一些顺应社会,违背良心甚至趋炎附势都无可厚非。也许大家都是这么想的,可是吉拉他选择了,不,他来到了校长办公室,把一切都告诉了校长。可是校长却表明即便如此,也不会再去录取一个贫民窟的孩子。原来即便出身贫民的校长也同样看不起贫民百姓。他找到当时考察他家的老师,在学校的晚会上,一群可爱的学生表演了多才多艺的演出,全场热血沸腾。大家都为之喝彩。这时,吉拉上前,告诉家长们,这些都是公立学校,也就是贫困学校的学生。家长们都停止了鼓掌。只有女主勇

  • 6、 《起跑线》观后感600字

    《起跑线》观后感

    周璐怡

    当生命的号角吹起,谁家的孩子会在父母精心画下的起跑线上率先开跑?

    《起跑线》是一部印度电影,但电影的幕幕画面不仅反应了印度社会教育,也将犀利的镜头对焦在中国、在世界的教育问题上。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对印度父母为了让自己年幼的孩子皮娅能进入高等学府学习不择手段。他们熬夜排长队拿到报名表、花重金购买氛围良好的学区房、伪装成穷人家庭试图获取贫困生学位……

    终于,皮娅以贫困生的名义得到了入学机会。但父亲却渐渐明白皮娅夺取了本该属于贫困生的权利,他发现在争夺学位的过程中,他无情、他自私、他仿佛丧失了自我。“如果我不是一个好人,又怎能成为一个好父亲?”他在学校的家长会上揭露了学校的腐败、教育的无知。尽管他的演讲慷慨激昂、振奋人心,但最后只有他的妻子为他献出掌声。妻子起立鼓掌的身影伟大而又渺小。

    这对电影来说是个好结尾,但对社会来说却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父母们总想把孩子的起跑线往前推再往前推。殊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最好的永远不是最好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人生的起跑线从来不是掌握在父母、学校手中的。起跑线要划近划远?人生该往哪跑?要跑得快或慢?路上会领略怎样的风景?向来就该由孩子自己体会。

    父母总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总把青春年华的遗憾交给孩子来填补。又是何必呢?多数父母还未走过半生,为何不再给自己一次起跑的机会,再让自己像孩子那般无惧地追逐梦想?父母不是孩子人生路上的领跑人,更应是陪跑人。陪着孩子一同奔跑,心中相互照应,就别再停下奋斗的步伐。

    最终皮娅跳上了父母捐资的一所平凡的公立小学的校车,踏上了人生新一条绚丽的起跑线。皮娅的父母也手挽手开启了人生另一段奋斗的旅程。

  • 7、 观《起跑线》有感

    在教育中保持真我——观《起跑线》有感

    在中国,常常会有人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最近正好有一部不错的影片,名字就叫《起跑线》,这条“起跑线”指的就是孩子接受的教育,很大部分的家长认为孩子只有接受了好的教育,才能有成才的机会,将来能在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呢?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地都往区区的那几个重点名校挤破头去吗?为此想尽办法,不惜一切?就像电影中的那句“英语不是语言,是阶级”一样,父母们开始产生焦虑,改变自身努力投身于上流社会,可发现自己与他们根本格格不入。在教育中,父母应该要保持最真实的自我,努力地去接近,尝试着去融入,是盲目的。教育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认清现实的方向,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电影的最后,父亲拉吉勇敢地站了出来,选择让女儿去读公立学校,看似与他人背道而驰了,是否就真的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了呢?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拉吉此刻的内心一定无比清醒,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虽千万人吾往矣,虽然大部分人在教育这条路上迷失了方向,但自己一定要保持最真实的自我,勿失本心。

    而接受教育的孩子,也一定要保持最真实的自我。影片中上流社会的家长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和说印地语的皮娅玩耍,更加印证了“英语不是语言,是阶级”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语言是国民之间交流的纽带,生活在印度这个国家,说印地语的孩子被看不起,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年纪小小就被灌输了这种思想,也就无法像正常的孩子那般无忧无虑、纯真烂漫,渐渐的,这些孩子也会带上虚伪的面具,精神贫瘠。反而是生活在贫民窟的孩子,虽然生活困苦,没有丰富多彩的饰品、玩具等等,却依然保持着开心的好心态,保持着最真实的自我。由此观之,决定教育结果的并非是上一个重点名校,如何保持真实的自我,在教育的浪潮中自然成长是教育的重要方面。

    合适的教育方式能帮助孩子成才,但在教育中,请保持最真实的自我,认清现实的方向,勇敢地迈出自己的脚步,坚定地向着心中的目标前进。

    观《起跑线》有感

    这一年来,印度电影在中国比较火,从《摔跤吧,爸爸》开始,更是部部精彩,今天利用假期,看了《起跑线》。

    印度电影除了歌舞特色外,常常能挖掘现实生活中那个痛点,来表达观点。这部电影也不例外。

    主人公的女儿要上学了,为了送到最好的学校,买学区房,送孩子学习,家长也改变形象包装等,无所不用,目的只有一个,进最好的学校。

    忙了半天,最终被拒绝了,原因

  • 8、 电影起跑线观后感心得体会

    电影起跑线是现在正在热映的一部电影,这部印度的电影没有让我们失望,里面讲述的故事是现实的,下面给大家带来了几篇观后感,大家欣赏!

    我是全程将其翻译成中国电影来看的: 一个有钱人为了女儿的教育买了学区房,结果还是运气不好电脑派位结果不行。只好托关系办个农村户口并伪造材料,试图搞个乡镇学校指标生 这么一转换也毫无违和感嘛。 前两天我刚在知乎看到一个答案,大意是我在三线城市收入很少,却过着有房有车很轻松的生活。某些人在大城市月薪是我五倍,房价却是我十几倍,过得远不如我,不知道他们图啥。 评论区纷纷指责人家孩子考入名校可能性也比你孩子高出十几倍,在起跑线上就赢了。

    (那个答案在这:请叫我英俊:it 人能在一线城市里生活一辈子吗?) 我觉得两者之间会争吵,原因在于他们由于不同的人生经历,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做出了不同的选择,都努力为自己的选择辩护。 这部电影里男主对女儿教育问题较为消极,女主却非常上心重视,就和他俩的受教育背景有关。 男主是裁缝的儿子,按部就班子承父业。虽然赚了不少钱,却没受过什么高等教育,不会说英语。

    但女主应该是接受过良好教育,英语说得很溜。 我和我女朋友最近就出现这种矛盾。 我认为在小地方生活并不是个坏选择,我们在大城市求学那么多年都看到了,大城市也就那样。我不想住五六十平米的房子,让自己生活水平倒退二十年。 她认为在小地方待着,下一代最多像我一样,拿着村里最好的剑去打boss。如果耽误了下一代的教育,就算是在村里住三百平米带院独栋也不会幸福。

    我认为以我俩的智力孩子不可能差,就算是从小在家里玩,上了学也能超过大多数同龄人。 她认为我这是毫无上进心的表现,如果孩子从小一口方言,那我罪该万死。 (我女朋友和我出生长大在同一个地方,但她不会说方言,而且视本地方言为lowb象征,和这电影女主一模一样。) 这也是因为我俩教育经历不同。我从幼儿园到高考都没离开过县城,家中长辈对我的学习毫不上心,成绩什么的都随缘。但她家在教育上投资甚巨,愿意跨越大半个中国搞高考移民。 因为这种争执,我们领证的事情要往后推迟了

    看完整片下来,感叹虽然讲的是一个小女孩的上学问题,但全片这位小女生的戏份并不多。真好,电影没有消费小女孩的惨,没有借小孩的难受来讲故事。 如果是中国导演拍,情况可能有很大不同。例如,父母要搬家时,可以借搬离家乡这事,渲染小女孩与伙伴分离的悲伤。

    作为一个

  • 9、 电影起跑线观后感300字范文欣赏

    在当今社会,放眼望去,每个家长都在努力的为自己的孩子打拼,他们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可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和教育,为的就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印度电影《起跑线》就完美展现了这个问题。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今晚欣赏了印度电影《起跑线》,这是印度电影界的又一神作,同样也是喜剧风格。虽然我们与印度的语言、文化差异巨大,但是这部电影能让我感同身受,而且我认为全世界的父母都能有认同感。

    影片讲述的是一对中产夫妻,为了让自己的女儿进入当地最好的学校学习,费尽心思最终如愿以偿,但是当他们发现占用了穷人的学习机会,最终幡然醒悟的故事。

    可怜天下父母心,夫妻俩的行为可以理解,教育的不公平可以说是一个全球的问题,试问哪个父母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呢?但凡有机会,都会花精力和金钱将子女送到最好的学校接受教育。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阶级的存在,而改变自己阶级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了。

    这部电影用喜剧方式揭露了当今全世界都存在的教育不公的问题,这个问题只怕是永远无法解决的。

  • 10、 印度电影起跑线观后感2800字范文欣赏

    近年来,印度电影大放异彩,出现了很多反映现实问题的影片,其中就包括《起跑线》这部电影。网友们是如何评价这部电影()的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看了印度电影《起跑线》感慨很多,每次看印度大电影,都能带来震撼的感觉。最开始觉得印度电影很棒是源自于多年前观看的那部《贫民窟中的百万富翁》,由于平时观影不多,不能一一列举出来。像今年的《摔跤吧,爸爸》也很棒,不过相比之下《起跑线》更为出色。它反映的是当代很现实的父母教育孩子问题,同时透过这个问题还映射出了:印度国内极度的贫富不均,阶层意识的根深蒂固,人性的复杂等现实问题,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影片主角拉吉和米塔为了要送女儿皮娅去到那所全国第一名的国际学校,花钱无数,想尽了各种办法无果。最后,不得不使出冒用贫困户名单的方法去申请。为了通过审核开始学着扮演穷人,并搬到了贫民窟,之后隐瞒了自己的身份向希亚姆他们学习如何成为一个穷人。拉吉夫妇在贫民窟那一段时间的生活和经历非常难得,有着很多动人的事迹。

    其一:拉吉的老婆米塔向希亚姆的老婆学习主妇生活知识。她们上街去领水,米塔一开始柔柔弱弱,被人欺负而打不到水。后面在希亚姆老婆的教导下,秒变泼妇和人对骂而成功抢水,其场景让人爆笑不已。接着米塔她们去采购大米的时候,也遇到阻碍,于是米塔又采取了同样的泼妇骂街方式,结果却适得其反。米店的老板直接关门了,导致她们那一群妇女当天就没有米可以领,大家都怨声载道。因为实行政府配给制,米店关门意味着这天将无米下锅,他们斗不过官员。我记得当时希亚姆的老婆对米塔说了一句话听了很是伤感,我不记得那句话的具体内容了,意思大概就是:穷人是斗不过政府官员的,必须低头,现实非常残酷。这之后希亚姆的老婆赶紧拉着米塔逃开了,不然会遭到妇女们的围攻。回到家后希亚姆的老婆又慷慨拿出了家里仅剩的一些配给大米与米塔分享。这件事情反映出几个事实:第一就是政府对贫民实行配给制,导致水源和大米等这些生活必需品资源极度紧张,贫民们的生活很艰难。第二就是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恃强凌弱是普遍现象。如果米塔当时不能秒变泼妇,她就打不到水。但是,当她在米店使用同样的方法对付店员时却适得其反,因为对象不同,人们不得不畏惧强大的政府势力,毕竟胳膊是扭不过大腿的,不低头就拿不到米,吃不上饭。

    其二,拉吉跟着西亚姆去工厂流水线包装饼干,首先是出门挤公交的问题,为了节约钱,必须五点起来等公交,而且

  • 2019-11-06

  • 2023-03-21

  • 2019-11-06

  • 2022-06-25

  • 2021-09-01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0-29

  • 2019-11-06

  • 2019-11-12

  • 2019-11-03

  • 2019-11-12

  • 2022-01-19

  • 2021-03-31

  • 2019-10-28

  • 2021-06-03

  • 2019-10-20

  • 2019-09-20

  • 2022-04-01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0-29

  • 2021-04-30

  • 2019-10-28

  • 2019-11-06

  • 2021-06-13

  • 2019-11-06

  • 2022-12-08

  • 2021-04-25

  • 2019-11-04

  • 2023-03-11

  • 2019-10-28

  • 2019-11-06

  • 2023-03-27

电影《起跑线》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电影《起跑线》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电影《起跑线》观后感、2024电影《起跑线》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