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目送之普通人读后感 > 地图 > 目送之普通人读后感,2024目送之普通人读后感范文大全
目送之普通人读后感相关栏目
目送之普通人读后感热门栏目
目送之普通人读后感推荐
目送之普通人读后感

(共 9459 篇)

  • 1、 格局逆袭:普通人的制胜之道 读后感(3)篇
    格局逆袭:普通人的制胜之道 读后感 第(1)篇

    格局逆袭(补记)

    ⭐⭐格局

    价值观的高度,就是你看问题的高度,当你高度不够的时候,看到的就是问题的局部,所以你也就认为局部就是全部,所以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然后就会掉进坑里。

    这个世界有两件事最难,一件是赚别人兜里的钱,一件是改变别人的观念,辩论永远不可能说服对手,你需要的只是说服评委。

    现在的人,自我意识很强,实际格局很小。就是,想要的太多,要什么也知道,但怎么得到,一无所知,而且知道也不做。成功这件事情从来都不简单,是一个复杂的集合,我们掌控的部分,其实也只有我们自己而已。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改变自己。

    不可否认,位置的重要性,在更好的位置,任何人不见得干的比谁差多少,但问题是只有少部分人能一步登天平步青云,大部分人还是需要培养能力,通过改变自己的达到那个位置。比如出身不好,就别有那么强的自尊心;家庭好些,就刻苦认真一点;知识分子不要清高;政府部门家庭出来的,多务实做事。改变自己,是改变人生的第一步。

    凡事给自己个正常的理由,假如现象是正常的,需要哪些实际理由。

    等你可以稳定地输出价值的时候,钱只是一个附加值。

    格局足够大,不争就是有所为,而提升自己是关键。

    恶人自有恶人磨,恶人也有自己的小人。公平不是能直接兑现的事。可能在其他时间体现出来。

    你骂服务员的最终结果是,被狗咬了。

    现实的非理性居多,理性少,你想过不被领导重用,原因并不是你的能力不够,而是你长得像领导以前的情敌。判断正确与否往往看结果,而不是逻辑。优秀不一定就受欢迎,失败者也有好人缘。

    你觉得应该支持谁?

    1. 甲把乙砍成重伤。

    2. 甲是一名老师,乙是一个街头的小混混儿。

    3. 甲欠乙很多钱没有还。

    4. 乙的收入来源就是去各处收保护费。

    5. 但乙借给甲的钱,是乙把自己的房子卖了给妈妈看病用的。

    6. 甲的老婆和乙有一腿。

    7. 甲经常打他老婆,但乙对他老婆却非常好。

    8. 乙自己也有老婆,还有一个3岁的女儿。

    9. 乙的女儿不是亲生的。

    10. 甲的儿子是乙的亲生骨肉。

    谁的立场够坚定,没有绝对对,只有角度不同。

    ⭐⭐认清自己

    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能吃多少饭,什么饭该吃,什么饭少吃,什么场合适合吃饭,什么适合谈事?

    从实践中认识,回归理论,但不能闭门造车。做人不卑不亢,做事大局为重。懂得交换意识,人和事都在交换,懂得交换,就懂得同理了交往了。

    所以为什

  • 2、 帝王之政通人和观后感 帝王之政通人和心得体会

    汝已长大也,当有所归已,吾亦老也。汝为长主,不可称不贵重,汉之有馆陶,唐之有平阳,皆名重一时,称于后世。然世宗之废陈氏,岂无馆陶之过也?高宗之戮柴氏,焉称福泽延之于后世也

    爱上你,当是在中年。

    我们没有青梅竹马,虽然你早已被钦定为我的()元嫡

    我们没有墙头马上,只有那三书六礼便结定了姻缘

    你是个极好的妻房,不善妒不争宠,将一府之事搭理的好好的,这是你与我在东宫的全部,虽育了珊瑚,却没有夫妻之情

    欧阳娴的到来注定是非比寻常的,入宫即为贵妃,才貌双全,确是颇得我的心,我以为这便是爱吧

    本已许久不到你的坤宁宫,那一日无意间前往,你的第一句话竟是让我去那未央宫,这确是贤后的作为

    珊瑚是得了你的温婉的,她温婉的竟让人心疼,除了小时候总缠着我要个玩的地方外,长大了竟成了你的样子~恪守本分,无欲无求,本已做到最好却总以为自己做的不好,真个叫人疼惜啊,早知如此,当初万不该教她什么甚勿为好

    之泽是不似你的,这孩子是不得喜欢的,很难想象他竟是你所生养的~不通礼数,贪玩又不爱学习,贫嘴,这不当是嫡长子的作为。可我错了,我要的的是个早已无半点人性的皇嗣,他只想做我的孩子,他的坏便是他的好,他丝毫不知在我这个父亲面前是需要有所隐藏的,因为他只把我当父亲。王英事件彻底颠覆我对之泽的看法,我那长子长的倒真似个皇嗣了,深谋远虑啊,可哪还有半点是我的儿子?之泽这性子也好,虽是轻浮一些,确实个真性情,也宽仁。

    后宫越来越大,美貌才情已不在是我所求,为了巩固地位而接亲更是早已不必,是该好好谈场恋爱了。于是我开始恋上了我的青梅竹马莲姐,莲香也是温婉,却与你的温婉不同。她明事理,总是劝导我,包括在政事上,却从不曾为自己谋划。她也是除了你之外唯一一个会往外赶我的人,她知道这六宫平衡的重要性,更知道保护自己的子女,方式就是不让他们得到格外的宠爱。

    莲香姐是唯一一个劝我回到你身边的人,你们性子太像了,可能那稍微的不同便来自出身吧,她已完全褪下了天真,可你却在人过30的年纪娇气第当起小媳妇来了。

    你的第三次怀孕真的是好突然啊,就像珊瑚的成年一样。你临盆那一日在坤宁宫前,看着抱着之泽恸哭的珊瑚,我才意识到自己是怎样的爱你们母子的,我不求再多个什么皇嗣,只要你安好我便满足了。

    我永远也忘不了珊瑚成年后问我的第一个问题:父皇你爱过母后吗?我不知倒该怎样回答她。爱,怎能不爱哪?无比的爱啊,可这份爱来的也无比的迟啊。我总不能

  • 3、 刀锋读后感:普通人的传奇

    《刀锋》这一本书,讲诉了一个普通人的传奇人生。他经历过战争的残酷,却难以返回最初的生活,但是通过自己对于人生的探求和阅读,终于找回了自己。本书问了我们一个问题,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刀锋读后感:普通人的传奇。

    01.

    《刀锋》是读书会上一期的共读书目,比较之后,我选择了秭佩译本。

    读完之后,与女朋友木兰聊起对未来的企图和目标,她说:如果你对自己没有任何企图心,只是写写记记,作为一种记录,也挺好。但如果对自己的未来有企图,不想只是像现在这样过生活,那你就得好好规划一下了。

    我承认,我对未来并没有什么企图心,虽然对现在的生活也并不满意。我正和当初的莱雷一样,对人生感到迷惘。我说目前只想给自己足够多的时间读书,像莱雷那样。木兰说:亲爱的,但你不是莱雷。

    02.

    莱雷,《刀锋》一书的主人公,一个能够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并依此行事的男人。这是一部普通人的传奇,但更多的人可能会觉得他疯了不正常。

    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和亲眼目睹了战友的牺牲,当他再回到原有的生活,一切都已不同。生活还是当初的正常生活,他已不能正常地投入这正常的生活,他不肯上学,也不肯就业,一心想通过读书与游历探求人生的真义。终于在印度得到大彻大悟之后,他几乎放弃了所有身外之物,回到美国,以一名出租车司机的身份隐身人海。

    而故事里的其他角色,活着的、死了的,也都各得其所。不管是怎样的结局,如愿以偿或是不尽人意,也都终究得到了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合书不禁自问:你需要的是什么?你的人生想得到一个怎样的结局?

    我不知道,我在混沌中前行。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已活到37岁的年纪仍混沌未开,但我并没有放弃追寻。

    剃刀锋利,越之不易;智者有云,得渡人稀。莱雷遵从自己的内心,先后离家出走、解除婚约、放弃家庭,他逐渐舍弃了一切有形无形的可以舍弃的东西,直至最后连那份为他提供生活保障的稳定收入都舍弃。

    或许咱们和莱雷不是一路人吧,我们到底是抛不下俗物的俗人。但在莱雷探求人生终极的最初,支撑他的未必不是俗物。没有那笔不用工作就能拿到的每年三千美元的收入,他或许也只是一个被俗物缠身的普通人,也就不会有这本撰写普通人传奇的《刀锋》。

    03.

    人在生活之前,不得不先解决生存问题。

    并不是每一个天生就有俗物支撑的普通人都能成为传奇,太多人陷入享乐和物质的无止境追求,而我身边另一些已经很优秀的女性,仍然在孜孜

  • 4、 读《体面的普通人》有感

    读《体面的普通人》有感

    张振乐

    晚上闲来无事,翻起了在书柜里存放了许久的一本书《体面的普通人》,作者黄竞天,一位法律专业出身的年轻作家,她以自身的阅历汇成真挚的情感,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在这本书中,真的是何一个"好"字了得。

    一开始,我只是漫不经心的瞥了一眼本书的第一篇章只要还有明天,随后我就开始了阅读,可是仅仅读了一页,我就被故事的情节深深所吸引。故事里有个女人,她叫美雪,多么干净和优雅的名字啊,可她的命运却远没有她的名字那样的美好,因为国家常年战乱,她被迫当了日本士兵的"慰安妇",本以为可以挣点钱让家人不再饿肚子,这样她觉得也值了,可是战争的残酷并没有因为她的善良而停止片刻,士兵们的麻木也没有因为她的纯真而改变一丝,命运对她开了个大玩笑,她的家人因为饥饿一个个的死去,只留下了她幼小的儿子靠当乞丐维持着生活。在战争的岁月里她每天都过着煎熬的日子,身心加上身体上的病痛无时无刻不折磨着她,但最后她却奇迹般的活了下来,只因内心那盏希望的灯始终燃起不灭。看到这里我想上天至少还有那么一点眷恋她,因为她的儿子还活着,可是接下来的情节却让我不禁落泪:她的儿子因为长时间饱受饥饿之苦,不知饥饱的几乎吃掉了美雪拿给他的所有事物,最后被活活噎死……美雪最后活着的希望也没了,她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不过可能死神感到她太苦了,不舍得那么早的把她带走,所以把世间最好的美景送给了她——富士山的日出和山上那充满生机的樱花勾勒成的温暖画面,温柔的阳光打开了她冰封的心,漂亮的樱花燃起了她对生命新的渴望……

    美雪的一生是艰辛坎坷的,她那"乐观"的人生态度让我们对她肃然起敬,"不要放弃希望"是她对生活的态度,"只要明天的太阳还会升起,情况就会有转机"是她心中永恒的信念。作者当初留学日本,在生活最惨淡的时候遇到了已是老婆婆的美雪,正是因为美雪凄惨但又令人动容的故事才让作者重拾信心,坚持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儿女,父母心中永远的牵挂。曾经我们年少无知不懂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含义,曾经我们血气方刚不懂啰嗦也是一种关心,曾经我们"长大了"更不懂善意的拒绝背后隐藏的是伟大的爱……,我和她的轮回是另一则作者的感悟,读过后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到了结婚的年龄而没有结婚,也许睡觉时,我们的耳边总是萦绕着母亲那"啥时候结婚"、"啥时候我可以抱上孙子"等的声音,你可能会向她大吼,任凭母亲那让人心疼的眼泪顺着脸颊滑落;每天下班很晚,可不管多

  • 5、 《尊敬普通人》读后感 3篇
    篇一:《尊敬普通人》读后感

    他们都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人,他们微不足道,他们很渺小,但是,他们用渺小的身躯为祖国、为城市、为社会、为人民,做出了想象不到的艰辛。但是,却没有人赞扬他们,有的人甚至忽视了他们。但他们毫不动摇,依然用他们瘦弱、渺小的身躯,履行着神圣的职责,他们渺小却伟大,他们平凡却特殊,他们普通却坚毅,他们用一颗火热的心,用一份平凡的力量,用一个感人的行为,使得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融洽相处,使得这个社会大家庭更加美好。

    普通人,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他们做的并不轰轰烈烈,而是默默无闻,不图虚名,他们用普通却感人的行为,给美好的春天增添了一份亮丽的色彩,这道亮丽的色彩,值得我们尊敬,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就是我们生活的榜样,他们以微不足道的行为,感染着身边的所有人,让我们都来向他们学习吧!学习那种行为,也学习那种默默无闻、不徒虚名的可贵精神。

    尊敬普通人吧,他们值得你学习、你尊敬!

    篇二:《尊敬普通人》读后感

    同学们,如果我问你们尊敬谁,答案可能是五花八门的。有的尊敬科学家,有的尊敬文学家,有的尊敬航天员,还有的尊敬运动员,可是我认为,最应该尊敬的是普通人!

    你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多少身影是普通人的。有老师的身影,有交警的身影,还有----清洁工的身影。

    一个冬天里的日子,我早早的起来了,准备去上奥数课。灰蒙蒙的,还有一些雾,干冷干冷的。咦?那是什么?一个黄色的背影映入我的眼帘,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位清洁工阿姨。我仔细地打量她,结实而粗壮,短头发,皮肤黝黑,高高的鼻梁,大概四十多岁,一双宽大有力的手,紧紧地握住扫把,卖力地扫着地。 我回头望望,好一段路都干干净净,看起来她已经扫了很久了。

    我的目光再次回到她身上,大冬天的,我穿的那么厚还感觉到冷,可阿姨穿得那么单薄还在滴汗,前额的几缕头发被汗水粘成一团。

    突然,清洁工阿姨直起了一直俯下的身子,快步向前走去,我紧紧跟随着她,只见她对一个正在丢纸屑的小男孩说道:“小朋友,吃了东西,包装纸可不要乱丢哦。只有每个人都做到环保,我们的城市才会更加美丽,你说是吗?”那个小男孩点了点头,随即把包装纸丢进了垃圾桶。清洁工阿姨脸上露出了笑容,然后又俯下身继续扫地。

    清洁工人们是城市的美容师,把我们生活的家变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使我们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中。像清洁工这样的普通人还有许许多多。

    我们应该尊敬的不只是“流芳百世”的民主英雄,“金光闪闪”的大

  • 6、 [荐]梁晓声《普通人》读后感模板

    推荐你看看以下的梁晓声《普通人》读后感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要读书,去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作品一书令无数读者感慨万千。不妨将自己的心中所想当作读后感的素材,去记录下来。

    梁晓声《普通人》读后感 篇1

    我在写这篇读后感之前,从没有读过《父亲》这篇文章,但是对于《背影》,我印象深刻。朱自清笔下的父亲,慈祥、温和,又沧桑衰老,是我对于《父亲》全部的想象。

    芃是一个大孩子了,我一直对他过于严格,自认为这都是爱,可是结果是,他并没有变得如我想象的那样。在别人眼中,他应该很优秀了,可是为什么我总是不满意呢?这一定是我太吹毛求疵。芃在所有老师眼中都是优秀而缺乏自信,后者让我总是自责,我太不成熟了,以至于我的幼稚和任性伤害了他。

    芃很久以前就开始读梁晓声的《父亲》一书,并且在班级上朗诵过。妻说到这件事情时,引以为豪,而我却觉得被挂在了他们的班级上展览一般,很不舒服。偶尔翻阅了一下这本书,看到梁晓声笔下的父亲是那样粗暴、自私和封建,我的心不断下沉,无可奈何。

    我同芃一起写过一次亲子共读,成绩不错。孩子要上初三了,我想用心写一写,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记录。芃长大了,不爱说话,不爱表达,脾气很大,这让我很揪心。想起他很喜欢《父亲》这本书,我提议,我们的亲子共读就选它。芃一口答应了。我还没有好好读过《父亲》;这本书不厚,打开扉页,《父亲》只是这本书中的一篇短篇小说。我翻了几页,马上皱起了眉头,压力山大。

    我爱我的父亲。他是普通的庄稼汉,普通到没有任何值得骄傲的地方,但是,他勤劳、淳朴、任劳任怨、坚忍不拔,他跟我相处的点点滴滴,幸福甜蜜,往事一下子涌上心头,我想写他。可是梁晓声笔下的《父亲》确是相反的格调,让人怨恨、鄙视和逃避。我无法读下去了,开始后悔最初的草率和义气用事。我该怎样用一种矛盾的心理去写品读梁晓声的父亲,去赞美我的父亲,去告诉芃儿该如何把握人生?一想到这些我就迷糊,就想拖延和逃避。可是时间很快过去了,暑假要结束了,我必须做出选择。

    有一天傍晚,我冲芃儿发了脾气。妻很生气,我后来心里充满了自责。躺在地垫上,我一口气看完了《父亲》这篇小说,如同一个晚上经历了几十年的坎坷和磨难。“父亲”走了,梁晓声成熟了,而我也终于完成了这个暑假的心愿——“读完一本书”。

    开始写读后感是在一个下午,湿热难当,没有开空调。《父亲》开始部分的家庭纷争和沉重气

  • 7、 梁晓声《普通人》读后感900字

    梁晓声《普通人》读后感 的内容均为栏目小编收集和整理的,就比如作者写的作品,每次读完都有不一样的看法。这时候应该写读后感来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启示,你知道一篇优秀的读后感是怎样完成的吗?本文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梁晓声《普通人》读后感 (篇1)

    父亲,一个最熟悉的词,可是在作者的心里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碰撞出了刻骨铭心的温柔。就像一朵洁白的蔷薇,静静的、倔强的,圣洁的就像是天使。

    七岁,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宠爱的小心肝,可是,过早尝试了丧父痛苦的孩子,心都被冰冻起来了。

    继父无私的爱感化了她,即使这个孩子是最不懂事的,是最恨他的,是拒他于千里之外的;她看着继父的背影泪眼模糊,即使父亲曾经吼过她,是一个土里土气的农民……可是,这又何妨呢?在亲情面前,这些终究会灰飞烟灭!

    “这个小家伙叫我爷,我最高兴了。”

    “我终于等到最小的来看我了。”

    “留着你自己吃吧,我不愿意吃。”

    ……

    一句句喃喃的话语,充满了疼爱,溢满了欣慰,是啊,这是如蜜浸过的、天籁般的声音。

    现在的孩子们在父亲的臂弯里幸福地成长,可是,有没有想过,你为父亲做了什么?倒过一杯茶吗,扫过一次地吗,还是会握着他粗糙的双手泪如泉涌?

    如果一次也没有,那么现在就开始吧!亲情永远不老,但是一旦错过,就无法弥补。亲情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如果母爱是一支盛开的百合,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香气,那么父爱就是一朵白蔷薇,纯净无言。向来只知道歌颂母爱的伟大,可谁又明白父爱的含蓄。父爱这词平凡,可这种爱不平凡!

    父爱像是一本书,年幼的儿女常常读不懂父亲,直到他们真正长大了之后,再重新打开这本书,才能读懂父亲的那颗真诚的心。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读完《父亲》后,我们的心灵会受到一种震撼,这样的震撼说不白,道不明,但是留在心头的,是阵阵心酸和丝丝甜蜜……

    梁晓声《普通人》读后感 (篇2)

    认真。

    有多少人为认真而抓住幸福?有多少人为认真而吃亏?

    我看完这篇文章,把书合上了,同时把我的眼睛也闭上了。我不由得想起我的父亲。

    他也是个普通人,是个普通工程师。我父亲就与课文里的作者父亲一样非常认真。从我出生前,与我母亲结婚前,就开始工作。35年来,无论下大雨还是下大雪,他一次也没缺勤,甚至于迟到,都不曾有过。

    从小父亲就严格

  • 8、 《绝非普通人》系列丛书读书笔记

    这次我推荐的绘本叫《绝非普通人》,一套6本,京东活动价48元,还能参加满减。当初在京东书单上,吸引我的并不是其荣获2013年法国杜埃童书展巨人加扬奖,2013年法国桑利“逐字逐句”童书奖、入围2013-2014年度法国童书“不朽奖”和2015年法国米歇尔·图尼埃儿童文学奖这些光环,而是这个与众不同的名字!到底怎样的人能被称为绝非普通人?

    这是一套别开生面、幽默风趣、充满想象力的漫画绘本,故事的主人公都有着“非一般”的人生,都跟别人“不一样”,其中:《红发球艾米丽》,是一个无法控制自己头发疯长的异类女孩;《扁平人阿尔多》,是一个被钢琴压扁的天才钢琴师;《吸铁石爱德蒙》,是一个拥有吸铁石般特异功能的男孩;《大长腿苏珊娜》,一双大长腿没处放;《气球人巴纳比》,是一个被虫子蛰成了气球人的摄影师,被误当成了罪犯;《大脚丫艾斯特》,她的超大号大脚丫总是没鞋穿……内容妙趣横生,是不是光听简介就会产生极大的阅读欲望?!

    是的!每册书的主人公都有与生俱来的不同,和随之带来的烦恼。在经历各种荒诞离奇的人生和重重历险后,每个“绝非普通人”最终都找到了自己的特长和价值,成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人。

    和国内的绘本相比,这套书叙事方式非常大胆、幽默,情节更为曲折、引人入胜,充满了十足的想象力。绘本一到手,孩子就缠着我念,他津津有味地听,边看图画边咯咯笑,一口气读完6本还要求再重头来遍。是啊,哪个孩子会不喜欢滑稽、荒唐、充满魔力的故事呢。好的绘本就是这样,读书笔记不仅故事夸张滑稽,内涵也充满启迪:这一个个不同的主角们,在外人看来似乎拥有天赐的神技,但他们却在最初的成长中遭受到各种白眼、嘲讽和歧视,让人心疼。但是,无论主人公们有多么“不一样”,他们都在各种状况中含泪带笑,最终都找到了自己特殊的价值。

    事实上,生命赐予众生,这世上的每个人都“绝非普通人”:太高或太矮、太胖或太瘦、美丽或丑陋、聪明或愚钝,都只能被动接受。与其深深的抱怨,不如苦中作乐寻求力量。你的“烦恼”,那些在别人眼中的缺陷和不完美,如果运用得当,也可以成为一种特殊的力量,成为你的优势和骄傲。

    引用国际素质教育专家张乐华的话:“有些人或许造物主没有给予他们很好的馈赠,然而生活的经历使他们的人格、心灵、头脑得到了滋养,让他们由内而外散发的高尚,比起那种天生丽质的容颜,玲珑有致的身材比例更能打动人,这样的人即便是穿粗服布衣,也有鹤立鸡群的高贵

  • 9、 普通人明史启蒙书籍《明朝那些事儿》读后心得

    静下心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就好像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般。在阅读了《明朝那些事儿》后,我想您对于这个《明朝那些事儿》有了更深的了解,此时就可以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其中所思所想写出来。写《明朝那些事儿》的读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为满足您的需求,读后感大全小编特地编辑了“普通人明史启蒙书籍《明朝那些事儿》读后心得”,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普通人明史启蒙书籍《明朝那些事儿》读后心得【篇一】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草原马背上的天下,终究因为民族代入感走向衰落,一位布衣沉稳的来到舞台中央,明,持续二百余年的统治帝国在君王的勤奋和亲小人远贤能下由盛极一时到平淡中慢慢消逝。

    “淮右布衣”的崛起源自地主长工的父亲在恶势力的不平等对待中凄惨离去,寺庙也分三六九等,在日复一日的化缘中,能者上,弱者亡展示得如此淋漓尽致。在好友的推荐下,来到乱世之中,收猛士,纳谋臣,然后战陈友谅于内流涌动的江面,自南向北,缔造新的朝代,明。

    关于朱元璋,更深影响的是马皇后,当朱重八待监牢的时候,作为主将养女本可以寻得更好的人,可她选择了给送去热腾腾的烙饼。

    “永乐大典”会记录他的“劳模”形象吗?在征战中成名,在金戈铁马中离开,赋予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留给华夏大地半世的安宁。

    朱棣,如果没有世袭制,或许会更为完美的化身吧。虽然几次生死关头都会有气候友情援助,但冥冥之中自有神助,宁可相信它的真实。

    “木匠皇帝”朱由检作为手艺人,他是那么的成功啊,尽天下之材,雕刻与设计想要的城池,可是帝与民之异,他不知道。

    “最聪明的皇帝”,年少时,懂得忍让,为除去祸国殃民之逆臣。外患时,任人唯能,不拘小节。可终究因为国力欠缺,难以为继,丧国于西南。

    对于崇祯,是极其佩服的,也许差点运气,也许国运如此,但他尽自己所能,既可以安内,也可以攘外,更有气节,在国家存亡之际,不辱国体。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今之中华,前进的步伐从未停歇,也必将更有朝气,更有动力勇往直前。

    朝堂之上,自见分晓

    普通人明史启蒙书籍《明朝那些事儿》读后心得【篇二】

    岁月不饶人,明朝时期的事情发生了种种事情,看完了这两本书,我深有感触。这部书是当年明月,也就是石悦写的明朝

  • 10、 普通人值得阅读的佳作自卑与超越阅读随笔

    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阅读阿德勒写的《自卑与超越》后,心中感触颇多,让人忍不住吐露出来,通过写一篇《自卑与超越》读后感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悟正当其时,一篇优秀的《自卑与超越》读后感是怎么样写的呢?以下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普通人值得阅读的佳作自卑与超越阅读随笔”,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普通人值得阅读的佳作自卑与超越阅读随笔【篇一】

    《自卑与超越》中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每个人因为对其现实地位的不满意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生活。家长和教师应培养儿童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

    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几乎都与职业、社交和爱情这三个主要问题有关。每个人对这三个问题作反应时,都表现了他对生活意义的最深层的感受。真正的生活意义在于对别人和社会发生兴趣以及能与人合作。

    家庭对人类的影响很大,儿童时期在家庭中的地位和生活方式给他留下的印象不可磨灭。母亲不仅应该使孩子和她很好地合作,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学会与其他人平等合作,发展自己的独立性。而父亲必须以平等的立场和妻子合作,以良好和积极的方式处理好职业、友谊和爱情三大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是家庭的延续。注意儿童的困难、纠正父母的错误,是学校教师的任务。教师应该对儿童有真正兴趣;同时也训练他们对别人发生兴趣,使他们走上独立而又与人合作的生活道路。

    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在于与他人的团结合作之中获得满足,更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奉献的意义是广泛的,在职业之中,我们与同事团结合作,为单位的生存发展奉献力量;在社交之中,我们与同学、朋友团结合作,为建筑一个温暖的集体奉献力量;在家庭之中,我们与妻子、父母、孩子团结合作,为建筑一个温暖的家庭奉献力量;这牺牲换取的是大家的团结合作,从而产生更加巨大的力量。

    普通人值得阅读的佳作自卑与超越阅读随笔【篇二】

    人或多或少地都有自卑情结。因为世上没有完人,与他人相比,都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弱点和不足。有自卑情结并不可怕,关键是一个人如何看待它。有的人知道自己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会理性地树立切合实际的目标,信心百倍的努力奋斗,想法设法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克服不足,

  • 2019-11-16

  • 2022-06-18

  • 2022-05-19

  • 2019-10-23

  • 2019-10-29

  • 2023-01-21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10-23

  • 2023-06-27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3

  • 2021-07-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11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19

  • 2023-04-29

  • 2022-04-16

  • 2019-10-20

  • 2019-10-23

  • 2019-10-19

  • 2019-10-29

目送之普通人读后感
目送之普通人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目送之普通人读后感,目送之普通人读后感大全,目送之普通人读后感2024,更多目送之普通人读后感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