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目送读后感范文 > 地图 > 目送读后感范文,2024目送读后感范文
目送读后感范文相关栏目
目送读后感范文热门栏目
目送读后感范文推荐
目送读后感范文

(共 2628 篇)

  • 目送

    《目送》是作家龙应台继《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后,龙应台再推出思考“生死大问”的作品,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书。

    《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查看本书相关读后感 >
  • 1、 【实用】目送读后感范本合集(6篇)

    读书之所以是一种乐趣,是因为读书使我们积极思考。每个人在看完一本书之后,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写一篇读后感,可以让我们再一次回味这本书籍。读后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那么,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实用】目送读后感范本合集(6篇)》,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目送读后感(篇一)

    目送,是为了再次聚首

    最开始,先回忆一番。

    第一次闻及龙应台这三个字是在高三的某个课间,隔壁桌的同学说了一句龙应台的格言,而我却哑然不知这位华人世界里颇有影响力的一支笔,深感惭愧。

    看的第一本龙应台的书正是《目送》,现在还在当当的销售榜上,书是从小伙伴那里借来的,在某个暑假里看完,当时的情感至今仍有几分印象。书中谈到死亡,衰老和孤独,触及脆弱的敏感神经,几次尴尬落泪。还记得是在家里的客厅沙发上,蜷缩着身子,看得入情入味,在母亲走出厨房门的时候,假装无意地抹去眼泪。当时读到的正是作者对其母亲的描写,平平淡淡的文字中却有着一股让人心生悲伤的强烈情绪。

    给文字赋予情感,它就是拥有了灵魂的存在。

    再一次接触龙应台这三个字,是在读书会员的书单上,于是我便再一次重拾目送,决定细细品味一番。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我们都到了独当一面的时候了吧,小时候渴望长大,觉得长大就有了自由,却不知越是长大,越会被现实圈住。成长的自由是相对的,大手拉小手已经成为模糊的记忆,一个人走,需要更多的勇气。

    【人在天地之间终究是无所凭依的孤独。你真能面对生老病死,就真的明白,在这世间,没有什么可以附着依托。】

    人,终究是孤独的,你会有家人,会有伴侣,会有朋友,但是更多的时候,你只有你自己。你才是你自己的全部,在这世间,所有的依附都只是暂时的,你所得到的一切都只是身外之物,你的情感和思想,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东西。

    目送读后感(篇二)

    在看完这本书后我思绪万千,我明白了在短暂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那就是亲情。你与父母的关系不过意味着你将望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每一次都牵动着你的心。

    在第一篇散文中,儿子对母亲送别时的唠叨满不在乎,甚至抱怨母亲的唠叨,母亲就只能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人山人海。母亲那时多想他回望一眼,多想他回来给他一个拥抱,但他并没有。当我替他的母亲抱怨时,我突然想到我小时候的感受。小时候因为家里穷,父母

  • 2、 [读后有感系列]《目送》读后感(730字)

    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读过一篇书籍之后人们内心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和体会。为了更好地领悟书籍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读后感。读后感简单来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和心得体会。那么,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读后感范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后有感系列]《目送》读后感(730字)”,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目送》读后感(篇一)

    目送,是为了再次聚首

    最开始,先回忆一番。

    第一次闻及龙应台这三个字是在高三的某个课间,隔壁桌的同学说了一句龙应台的格言,而我却哑然不知这位华人世界里颇有影响力的一支笔,深感惭愧。

    看的第一本龙应台的书正是《目送》,现在还在当当的销售榜上,书是从小伙伴那里借来的,在某个暑假里看完,当时的情感至今仍有几分印象。书中谈到死亡,衰老和孤独,触及脆弱的敏感神经,几次尴尬落泪。还记得是在家里的客厅沙发上,蜷缩着身子,看得入情入味,在母亲走出厨房门的时候,假装无意地抹去眼泪。当时读到的正是作者对其母亲的描写,平平淡淡的文字中却有着一股让人心生悲伤的强烈情绪。

    给文字赋予情感,它就是拥有了灵魂的存在。

    再一次接触龙应台这三个字,是在读书会员的书单上,于是我便再一次重拾目送,决定细细品味一番。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我们都到了独当一面的时候了吧,小时候渴望长大,觉得长大就有了自由,却不知越是长大,越会被现实圈住。成长的自由是相对的,大手拉小手已经成为模糊的记忆,一个人走,需要更多的勇气。

    【人在天地之间终究是无所凭依的孤独。你真能面对生老病死,就真的明白,在这世间,没有什么可以附着依托。】

    人,终究是孤独的,你会有家人,会有伴侣,会有朋友,但是更多的时候,你只有你自己。你才是你自己的全部,在这世间,所有的依附都只是暂时的,你所得到的一切都只是身外之物,你的情感和思想,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东西。

    《目送》读后感(篇二)

    在看完这本书后我思绪万千,我明白了在短暂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那就是亲情。你与父母的关系不过意味着你将望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每一次都牵动着你的心。

    在第一篇散文中,儿子对母亲送别时的唠叨满不在乎,甚至抱怨母亲的唠叨,母亲就只能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人山人海。母亲那时多想他回望一眼,多想他回来给他一个拥抱,但他并没有。当我替他的母亲抱怨时,我突然想到我小时候的感受。小时

  • 3、 最新精选:《目送》读后感优秀模板530字

    读书之所以是一种乐趣,是因为读书使我们积极思考。在阅读作品后,心中感触颇多,会有一些独到见解。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完后的想法写下来。我们将阅读后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写好一篇读后感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最新精选:《目送》读后感优秀模板530字》,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目送》读后感(篇一)

    目送,是为了再次聚首

    最开始,先回忆一番。

    第一次闻及龙应台这三个字是在高三的某个课间,隔壁桌的同学说了一句龙应台的格言,而我却哑然不知这位华人世界里颇有影响力的一支笔,深感惭愧。

    看的第一本龙应台的书正是《目送》,现在还在当当的销售榜上,书是从小伙伴那里借来的,在某个暑假里看完,当时的情感至今仍有几分印象。书中谈到死亡,衰老和孤独,触及脆弱的敏感神经,几次尴尬落泪。还记得是在家里的客厅沙发上,蜷缩着身子,看得入情入味,在母亲走出厨房门的时候,假装无意地抹去眼泪。当时读到的正是作者对其母亲的描写,平平淡淡的文字中却有着一股让人心生悲伤的强烈情绪。

    给文字赋予情感,它就是拥有了灵魂的存在。

    再一次接触龙应台这三个字,是在读书会员的书单上,于是我便再一次重拾目送,决定细细品味一番。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我们都到了独当一面的时候了吧,小时候渴望长大,觉得长大就有了自由,却不知越是长大,越会被现实圈住。成长的自由是相对的,大手拉小手已经成为模糊的记忆,一个人走,需要更多的勇气。

    【人在天地之间终究是无所凭依的孤独。你真能面对生老病死,就真的明白,在这世间,没有什么可以附着依托。】

    人,终究是孤独的,你会有家人,会有伴侣,会有朋友,但是更多的时候,你只有你自己。你才是你自己的全部,在这世间,所有的依附都只是暂时的,你所得到的一切都只是身外之物,你的情感和思想,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东西。

    《目送》读后感【篇二】

    当我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是沉重的。这让我不得不想起,在书里,那位母亲轻声的呼唤——雨儿。我不停地在问自己,谁目送了我,我又目送了谁。隔着一条马路,当我回头的时候,是谁在那里,是谁在哪里轻声呼唤我。人们常常说,三生,可是真的有三生吗?如果有的话,今生的我在不停地被谁目送,来世我又会目送谁?“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

  • 4、 【必备】课文《目送》读后感最新模板 6篇
    课文《目送》读后感(篇一)

    目送,是为了再次聚首

    最开始,先回忆一番。

    第一次闻及龙应台这三个字是在高三的某个课间,隔壁桌的同学说了一句龙应台的格言,而我却哑然不知这位华人世界里颇有影响力的一支笔,深感惭愧。

    看的第一本龙应台的书正是《目送》,现在还在当当的销售榜上,书是从小伙伴那里借来的,在某个暑假里看完,当时的情感至今仍有几分印象。书中谈到死亡,衰老和孤独,触及脆弱的敏感神经,几次尴尬落泪。还记得是在家里的客厅沙发上,蜷缩着身子,看得入情入味,在母亲走出厨房门的时候,假装无意地抹去眼泪。当时读到的正是作者对其母亲的描写,平平淡淡的文字中却有着一股让人心生悲伤的强烈情绪。

    给文字赋予情感,它就是拥有了灵魂的存在。

    再一次接触龙应台这三个字,是在读书会员的书单上,于是我便再一次重拾目送,决定细细品味一番。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我们都到了独当一面的时候了吧,小时候渴望长大,觉得长大就有了自由,却不知越是长大,越会被现实圈住。成长的自由是相对的,大手拉小手已经成为模糊的记忆,一个人走,需要更多的勇气。

    【人在天地之间终究是无所凭依的孤独。你真能面对生老病死,就真的明白,在这世间,没有什么可以附着依托。】

    人,终究是孤独的,你会有家人,会有伴侣,会有朋友,但是更多的时候,你只有你自己。你才是你自己的全部,在这世间,所有的依附都只是暂时的,你所得到的一切都只是身外之物,你的情感和思想,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东西。

    课文《目送》读后感(篇二)

    在看完这本书后我思绪万千,我明白了在短暂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那就是亲情。你与父母的关系不过意味着你将望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每一次都牵动着你的心。

    在第一篇散文中,儿子对母亲送别时的唠叨满不在乎,甚至抱怨母亲的唠叨,母亲就只能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人山人海。母亲那时多想他回望一眼,多想他回来给他一个拥抱,但他并没有。当我替他的母亲抱怨时,我突然想到我小时候的感受。小时候因为家里穷,父母为了我们的前途出去打工。小小的我并不明白他们的苦心,我只知道他们又要离开这儿了,撒娇不让他们走;不走是不可能的,他们丢下泪流满面的我,还是狠心地离开了。从此以后,不到长假我们都见不到面。那时我十分抱怨他们,我觉得别人都有父母的关爱,而我没有。随着我渐渐地长大,我逐渐明白:父母都是为了我好,他们正是因为爱我,

  • 5、 目送的读后感范文

    龙应台的《目送》,书中写尽了作为女儿、母亲、姐妹的她与自己的父亲,儿子,哥哥一次次的聚散离合。一次次的目送也意味着人情的浓淡,一次次的目送讲述了多少沧桑巨变。

    父女母子之间的缘分,是将你和他手上系了一根线,他的渐行渐远不能拉动你,却有了一丝痛楚,是牵挂,是回忆,是生的意义。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承受爱我们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得,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但我们从小到大只管一个人离开,从未回头张望过。

    记忆最深的一次,每次回老家,出去玩的时候:总会看见奶奶一脸不舍的神情,双手急促缠着围裙,那时的我总以为:

    又不是不会回来,担心什么。便一脸不耐烦走开了。却不曾想这却是最后一次见面。奶奶因为摔了一跤,不幸走了。我十分伤心当生命里最关心的人走了,我们才知道我们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再也找不回来了都不再会有人为你留恋,为你挂牵,为你等待。就算有千万次的回头,会有谁人在一直目送着我的离开,哪怕转了弯仍舍不得收回目光。

    再多的遗憾都只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带着爱与释怀与生命的和解。

    小时候,每当遇到两难时候。我们总是喜欢问爸爸妈妈:你说我选哪一个好?我们总是喜欢把问题丢给父母,当我们长大了,父母老了。我们必须学会一个人面对,然后去解决。

    昨儿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里,让他们的眼睛多落点在我们的脸庞上,而不是含泪看我们渐行渐远,做父母的也要知道,孩子不是你的附属品,有些路,只能一人走,你给孩子的只是些精神上安慰与支持,让他自己体会孤独,挫折,失败等种种坎坷。这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人过。有些关,只能一人过。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见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 6、 《目送》读后感[800]范文

    导语:《目送》是台湾作家龙应台的作品,下面小编整理了《目送》读后感[800]范文,欢迎阅读!

    篇一:《目送》读后感[800]

    《目送》中的龙应台在两个身份间游走,向左是作为父母的女儿,目送前一代的老去。向右是作为子女的母亲,目送下一代的青春。曾经的你就是现在的我,以后的我也将是现在的你。龙应台以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要化解横梗在三代人之间的冲突或矛盾,不仅需要善孝,也应该更多地尝试去尊重家人。

    作者的父亲八十岁人,每天开车出去买菜,看朋友,帮儿子跑腿,还兴冲冲计划着带老伴环岛游,但老人开车颇出事故,让儿女们害怕得只能没收他的车子,老人把钥匙和行车执照放在一个大信封里,用舌头舔一下,封死,儿女们满足地松了一口气,庆幸以后打车出门总安全了,不知道的是一辈子节俭、舍不得叫出租车的他,从此不再出门。作者的母亲爱美一生,七十岁时还想去隆鼻,八十岁时女儿鼓励她去买双鞋,老人指着一双俏丽的高跟鞋,女儿劝阻说有跟会跌倒,老人又拿起一双尖尖的镶着金边的鞋头,女儿转手挑了一双平底圆头软垫的鞋,老人没了兴致。我们常以为父母老了,背佝偻、牙不能咬、脚不能走、车不能开、高跟鞋不能穿,都是理所当然,恰如当年父母在面对我们青春叛逆期时那样的模样,以自己之心度亲人之腹,用温柔封堵正是合理的诉求,一切,还堂而皇之冠之以爱的名义。而所有让父母们缴械的理直气壮,在听到身作医者兄弟回想起来,他的急遽退化,是从我们不让他开车之后开始的。的诊断后土崩瓦解。父母,不能因为老,而失去必须的注视与尊重。

    面对儿子长大后的疏离,最犀利的一支笔也有难以言说的时候。和儿子剑桥散步,兴奋地指给儿子看牛顿苹果树的后代,儿子却一个快步冲出五步之遥,拜托,妈,不要指,不要指,跟你出来实在太尴尬了。你简直就像个没见过世界的五岁的小孩;和儿子在同一所大学,但即使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画,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过马路时想牵儿子的手,儿子说我已经十八岁了,你真的应该克制一下要牵我的手过街的反射冲动。这些画面是否很是熟悉,因为倒退几十年,同样的事我们一件件都对我们的父母做过,我们也曾嫌弃过父母的无微不至的关心与束缚,也曾看不惯东、想不通西,也曾一心向外、独立飞翔。因此,在有限彼此拥有的时间内,无需因下一代特定时期的共通行为而落寞和酸楚,学会尊重这本属于青春的肆意,因为尊重他们,就是尊重曾经的自己。或许,若干年后,那时的他们

  • 7、 目送读后感精巧范文

    目送是龙应台的作品。下面是小编小编整理了《目送》读后感,欢迎阅读!

    目送读后感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喜欢龙应台了。透过一本本凝聚着她在生命中不同时刻不同心态的书,一点一滴地触碰到,她丰富细腻的内涵。

    《野火集》中的她,是那样桀骜而犀利,用锋茫毕露的文字,呼吁国人为保护环境而努力,为社会腐败而愤怒。

    《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她,是那样慈爱而温柔,用一个母亲的赤诚爱意,温暖孩子成长过程的每一步,给安德烈和飞利浦一个没有遗憾的童年。

    《亲爱的安德烈》中的她,是那样小心翼翼,在安德烈步入青春叛逆期时,用理性的头脑,谨慎的文字传达自己的关切,为他分担成长的烦恼。

    而今的龙应台,在《目送》中,有了更加丰富多变的内涵。

    这是一本记录她生活点滴的散文。在这本书中,她用优美的文字记录了自己做为一个母亲在对待日益成长的孩子时所遭遇的困惑和小小的失落;记录了自己做为一个女儿在面对日益苍老的父母时耐心温柔的守候;记录了自己做为一个采访者所悉心付出的那份亲切;记录了她做为一个敏感细腻的女人在面朝大海耳闻杜鹃时感受到的那份凄楚和伤痛。

    《目送》中的孩子告别母亲,一个人踏上那条每个人必经的道路。在告别的时候,母亲目送着孩子渐行渐远的背影,站在斑驳小路的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眼睛里流露的风霜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她舍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岁月的洗礼。母亲太懂得这条路上的艰辛,当年的她也向往过,义无反顾过,然而也跌倒过,流泪过,但,不后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让孩子自己走,因为——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我是准备要一个人踏上征途吗?

    前边的孩子转身离开的时候眼中有不舍,有对前方未知事物的畏惧,但更多的是喜悦憧憬和睥睨一切的自信。哪怕前方荆棘遍地,被扎得遍体鳞伤,也绝不回头。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 8、 龙应台目送读后感范文

    龙应台说:人生走到这样的年龄阶段,是四顾苍茫,唯有目送。

    目送读后感【1】

    印象当中,台湾文学如台湾电影一般,于世俗之中透出一股小清新之风,也许这就是所谓取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龙应台的这部散文集也属于这一类吧,通篇都只是些生活琐事,写父亲的病、死,写母亲的爱美、衰老,写儿子们的生长、疏远,写日常所思所想,甚至写一只在海岛别墅外日日夜夜啼叫的杜鹃最是平常,却最是能触及灵魂中最柔软的一隅。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这是全书第一篇散文《目送》里的一段话,也是全书最抒情的一段话,将矫情发挥到了一定境界,多少人因思虑这段话而黯然神伤时间是世上最尖锐的利器,饶你如何风华绝代,饶你的家庭如何美满幸福,终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老凋零。

    龙应台也已步入中年,往日的锋芒毕露在经历家庭变迁后渐渐转为柔软,笔触也渐渐由针砭时弊转向思考生死大问,文中亦不乏世事洞达的精彩文笔。

    书的扉页上在这段文字边上赫然印着:二十一世纪的《背影》,跨三代共读的人生之书。

    初看不禁让人产生口气太大的感觉,然而阅读完全书,也稍许认可了这看似夸大的宣传语。

    同是以背影为感情集中点,两人的文章都包含深情,然而在我看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语言朴素,仅仅只是平静地叙述父亲的一系列行动,却在那之中让人看到了父子间的真情。

    真正撼动心灵、引人落泪的文字,往往不是那最矫情的,而是在细微之中真情流露的,因此,我认为在表达情感方面,《背影》更胜一筹。

    但我仍欣赏龙应台先生的《目送》,《背影》讲述的是父子两代的情感,而《目送》却牵系三代:往上看,也往下看,看儿子们的青春,回忆自己的年少;看爹娘的老态,也审视自己即将迈入的老年。

    我觉得更大的不同,还在于朱先生的文字中,透着忧伤,而龙应台在说不必追三个字的时候,却有一种毅然的勇气在,我实在欣赏这种勇气。

    人间之情,因为敢于放手,才更加心心相印吧?

    除却《目送》一文,书中还有不少引人深思之作。

    应该说这本书是龙应台人生一个阶段的心灵状态。

    父亲的逝世让她体味到人生如同暗夜行山路。

    在父亲去世前,50多岁的她从未经历过任何至亲的死亡,这跟她台湾外省人的身份有关。

    作为从大陆到台湾的移民,除了父母兄弟,小时候的龙应台

  • 9、 目送读后感范文1000字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目送读后感范文1000字,仅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你要一直往前走,不要回头,不要做那个只能目送的人。”

    放下手中的青花瓷碗,眼前蒙起一阵水雾,模糊的视线中恍惚出现了一个身材矮小的老者,蹒跚着步伐。却看不清面容,只是佝偻着背,很低很低。

    视线渐渐清晰,转移到了那本摊开着的,龙应台写的《目送》,全文充斥着的,是淡淡的忧愁,没有过多的神态体现,却能让人体会到那种在背后目送的心酸,就像一只小虫,在你心上撕开一道口子,痒痒的,痒痒的,却说不清那种痛楚。

    文中的母亲看着自己的儿子一天天长高长大,自己却一天天的老去,原本总绕着自己转的小蜜蜂似得儿子开始走远,一点一点走远,终于消失在天边的晨曦中。可自己却无能为力,就如作者所说的:“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想到了外婆,我轻轻摩挲着那只有无数细小裂痕的青花瓷碗,碗底烫着一个“福”字,小时候,每次我去,外婆总会用这只碗给我煮手擀面。上初中以来,我几乎没见过外婆,手擀面的味道,早就忘了,只清晰的记得,是外婆身上的味道,暖呼呼的,让人有安全感的味道。

    今天早上,外婆竟来了,她踩着她生了锈的自行车,给我们送来了自己种的菜,妈妈下楼拿菜,我就站在窗口傻傻得看,外婆老了啊,背越来越弯,想起小时候,外婆在地里种我爱吃的玉米,她的手上满是茧子,走起路来直挺挺的,健步如飞。看着外婆有点吃力的爬上自行车,我好像懂了,“啊,原来是外婆老了啊。”对啊,我长大了,外婆老了,我目送着外婆骑着自行车慢吞吞的走了。想起六年级那个暑假,离开外婆家的情景。

    “你要一直往前走,不要回头,别做那个看别人背影的人。”我向外婆要了那个青花瓷碗,紧紧握在手里,在小村黑黑的街道中,对着外婆重重的点头,要上车的时候,终是回头看了一眼,没想,外婆却也保持着刚才的那个姿势,看着我的,街道路灯坏了,看不见他的表情,只是见到他看到我回头愣了一下,笑着对我挥挥手。

    外婆消失在小区的路口,半晌,我才收回目光,成长就像一个人总要拔光毛毛虫满身自卫的倒刺时,毛毛虫的感觉吧。像书里写的那样——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

  • 10、 作文目送读后感范文精选

    大家在写作文时会不会很纠结写不好?在每日的生活经历中,都会时不时写点东西,作文不仅锻炼大脑还够提高写作能力。因此在写作文时候不要东拉西扯毫无逻辑,经过搜索整理,编辑为你呈现“作文目送读后感范文”,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作文目送读后感范文【篇1】

    时间不知不觉的流逝,总给我带来不同的感触。

    看到父母逐渐斑白的头发和慢慢爬上眼角的皱纹,心中的某种感触就愈加深切了,毕淑敏先生的短文《孝心无价》中写到一句话: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而龙应台的散文集《目送》使我感触颇深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的背影,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诉你,不必追。

    华安上小学的第一天,母子俩手牵着手慢慢的走着,当铃声响起,儿子奔跑在人群中,妈妈走在穿梭纷乱的人群中,她可以无比清楚的看到自己儿子的背影,而儿子也在不断的回头看妈妈。

    华安16岁,到美国做交换生,当妈妈在机场与儿子拥抱告别时,文中写到他很清楚的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华安21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母亲教课的大学。但即便是同路,他也不愿意搭母亲的车,母亲只能在高楼的窗口望着儿子的背影,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在文字中看到了一个孩子的成长,更读到一个母亲的深情,这一切不禁让我想到了自己,

    上幼儿园时,爸爸放下我后坚决的离开,我的眼睛一直望着爸爸的背影直到他消失在人群中;

    上小学时,当我独自一人走过热闹的十字路口,不必回头,我知道有一双眼睛在望着我,直到我安全的抵达。爸爸说:女儿你要快快长大!妈妈却说:女儿你怎么这么快就长大了呢?

    父母对我们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当孩子长大,从父母的生命中分离出去,任父母百般不舍,但更多的也是欣慰。对于爸爸的厚望,妈妈的深爱,我们且珍惜且回报。

    周国平曾说: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没有了父母,他都成了孤儿,父母在他的来路是眉目清楚的,他的去路则被遮掩着,父母不在了,它的来路就变得模糊,去路反而敞开了。

    做子女的对父母的爱,最刻骨铭心的并不是受了养育后的感恩,而是无法阻挡父母老去的那种绝望,只希望父母能够笑脸常驻,切莫伤心疲惫。

    作文目送读后感范文【篇2】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19

  • 2022-12-30

  • 2019-10-23

  • 2019-09-19

  • 2019-09-28

  • 2019-11-06

  • 2019-09-19

  • 2019-09-23

  • 2023-04-25

  • 2023-04-19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3

  • 2021-11-06

  • 2023-04-01

  • 2022-02-02

  • 2021-11-08

  • 2019-10-14

  • 2019-10-23

  • 2023-03-14

  • 2021-11-12

  • 2019-09-20

  • 2022-04-14

  • 2019-09-19

  • 2019-10-24

  • 2022-04-09

  • 2023-01-22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目送读后感范文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目送读后感范文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目送读后感范文、2024目送读后感范文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