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母亲的希望读后感 > 地图 > 母亲的希望读后感,2024母亲的希望读后感范文
母亲的希望读后感相关栏目
母亲的希望读后感热门栏目
母亲的希望读后感推荐
母亲的希望读后感

(共 4498 篇)

  • 1、 惊奇队长预告片解读:漫威全村人的希望

    不得不说,这个女人真的是十分极其特别厉害了!惊奇队长带着全漫威的希望和自己巨大的能量来拯救我们的小心脏了,毕竟说消失就消失真的是伤了一大堆铁粉的心,那么在最新的预告片中,我们又能看到什么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漫威全新力作《惊奇队长》北美正式预告震撼发布!

    准备好迎接惊奇队长的到来了吗?

    在《复仇者联盟4》之前,先来看看这位史上最强的神秘女英雄缘起何处!

    2019年3月8日北美正式上映,逆转无限!

    相信大家已经看过第一款预告了,其中有个暴打老奶奶的镜头让人十分惊讶。

    在新预告开头,惊奇队长再次暴打老奶奶,但这个老奶奶的身手也是十分了得!

    很明显这个老奶奶是个斯科鲁人,他们可以进行伪装,以方便入侵地球,而惊奇队长来这的目的很明显是要阻止他们。

    在车上,卡罗尔和弗瑞在谈到,斯科鲁人是坏人,而她是一名克里人,高尚的战斗英雄。

    大家其实都知道,卡罗尔其实是个地球人,却失去了在地球的记忆。

    她只记得现在自己的身份,在克里星,她叫vers。

    惊奇队长被克里人发现时,卡罗尔已经濒临死亡,克里人对她进行了改造,把她变成了克里人,使得她更加强大!

    克里人在改造地球人方面十分有经验。

    很久以前,克里人曾经来过地球,并且改造了一批地球人,而这批人就成为了我们在漫威影视剧里常见的异人族!

    一名克里人告诉了惊奇队长她的来源,这位演员是实力派女星安妮特贝宁,目前角色未知。

    而惊奇队长也不断的回忆起自己的地球生活,开始在地球寻找起了自己的起源。

    (惊奇队长问你六不六?!)

    尼克弗瑞和惊奇队长在一架飞机上,这架飞机就是神盾局昆式战斗机的原型机。

    这在此前的漫威影视剧中都是常用的飞行器,而卡罗尔也慢慢的找回了自己曾经的飞行员身份。

    惊奇队长在神盾局档案库里找到了有关自己的文件。

    我们可以猜测,惊奇队长有可能已经离开了很多年,毕竟她能存活很久的时间。

    接下来,旁白音问起卡罗尔你想知道你究竟是谁吗?

    这个声音是本门德尔森饰演的反派斯科鲁人领导者塔罗斯,他入侵了神盾局,算是神盾局的高层领导,很轻松地就可以掌握到卡罗尔在地球上的一切信息。

    刚刚饰演了《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里的邓布利多教授,裘德洛又来到了漫威宇宙。

    此前一直猜测他的角色是马维尔,也就是漫画中的一代惊奇队长。

    而此前电影周边玩具泄露了他的角色名甬罗格(yon-rogg),在漫画中是马维尔的宿敌,也是他导致了脑波放大器爆炸,使得卡罗尔丹弗斯获

  • 2、 《35公斤的希望》读后感

    今天,我阅读了一本国际大奖的小说《35公斤的希望》。这本书的情节,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此书讲述的故事是:文中小主人公多多,因为体育成绩不佳,而留了两次级。并且还被学校开除了。所以,体育课就成了多多的噩梦。多多特别憎恨学校,恨他远甚至与世界上的任何东西。回到家中,爸爸妈妈就只会吵架,没有人去关心和爱护她。只有爷爷是多多唯一的精神支柱,爷爷经常鼓励和开导多多,最终,多多被自己梦寐以作文求的初中所录取的故事。

    看了这本书后,我想说的是:每一位孩子都是一粒希望的种子,都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同时也需要家人的关心,和鼓励。家人的关爱犹如这粒种子受到了阳光的抚摸,雨露的滋润,土地的呵护和肥料的动力,破土而发。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必定会遇到挫折和打击。但是,我们一定要挑战自我,以积极的态度却面对未来的人生之路。

    这本书给予了我终生的启示,我一定要在未来的道路的上勇往直前,挑战新的明天。

  • 3、 《螺号声声》读后感:吹起希望的号角

    吹起希望的号角

    ——《螺号声声》读后感

    蔡怡欣|龙海市海澄中心小学四年级

    他,是革命熔炉里的红色战士,是战火硝烟中的少年英雄,是《螺号声声》中的主人公——小罗号。读着读着,我不禁被小罗号的精神所感动,不由得燃起了崇敬之情。

    《螺号声声》故事发生的地方是我们漳州的平和,就感觉故事发生在我们身边,倍感亲切。再次走进人物——小罗号,一个年纪和我们相仿的少年,为了革命事业,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宁死不屈,佩服之情油然而生。小罗号,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出走,生死未卜,他变成了孤儿。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在干爹罗振发的潜移默化下,他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孩,长成一个勇敢坚强的革命战士。在被捕后,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还坚持与敌人作斗争,最后壮烈牺牲。

    看到这,我不禁热泪盈眶。小罗号,这么小年纪,正是在母亲怀里撒娇的时候,却这样走了。再看一下自己,真是惭愧。

    我们现在生长在和平时代,衣食无忧,在家里过着小公主、小皇帝般的安逸生活。面对一点点困难,就打退堂鼓;面对暂时的失败,就怨天尤人。记得有一次,我在学骑自行车,由于没有掌握好方向,"砰"的一声,摔倒了,膝盖磕破了皮,鲜血流了出来。随即,我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直往下掉,脑海里马上闪现出放弃的念头。现在回想,觉得自己太幼稚了。小罗号在被敌人割掉耳朵之后,鲜血淋漓,还依然不肯说出独立营的下落,而自己只是摔伤而已,竟然就要放弃继续学骑自行车,真让我无地自容。

    《螺号声声》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坚强、勇敢,更让我懂得了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现在生活,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让我们一起接过罗号手中的螺号,吹起希望的号角,吹响我们的中国梦。

    指导老师:黄惠敏

  • 4、 《发现希望》读后感
    《发现希望》读后感 肯尼出生在美国的一个小村庄里,出生时就只有半截身体,母亲当时就哭得死去活来。肯尼上学时,都要装上重达六公斤重的假铜体和假肢,因此,同学们都经常帮助他,他的几位老师也对他特别的爱护,这使肯尼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他爱生命,爱任何一个人。肯尼经常坐着摇椅帮别人洗车、剪草,每个人都喜欢他。 肯尼还成功的拍了《小兄弟》这部电影,他对记者说:我在生活中没有困难,遇到困难就和大家一样找出方法解决。肯尼顽强不屈的精神深深的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小镇上,没有一个人不喜欢他的,一个邻居说:我们热爱肯尼,因为有了他,我们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我们要像肯尼那样,对生活充满自信。 读完这篇文章,肯尼的这种顽强不屈的精神深深的震憾了我,使我觉得,任何时候不要绝望,只要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就一定能战胜困难;生活中总有无尽的麻烦,请不要无奈,因为路还在,阳光还在,我们还在。
  • 5、 《希望教室》读后感

    《希望教室》读后感

    台湾小学教师苏明进,是两届全台湾创意教学优等奖及特等奖的获得者,他给我们带来了体制内教育的一种全新体验。他著的《希望教室》,是一本教育叙事类书籍。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内容极富创意。作者将36个所谓的能力揉进事件当中,有一种盐在汤中不知不觉的浸润感。说实话,这36个能力的内容,我们当老师的包括我在内,谁没有做过?可是我们缺少像《希望教室》这样的呈现方式。懂得感恩、学会解压、尊敬生命等能力,就在驯养椿象、打水球、收养流浪狗、自助旅行、体验妈妈怀胎的艰辛和听古典音乐等等这些事件中流淌出来。书中的这些事件是作者亲历的,是老师和孩子们自己的事件,而不是别人的事件。这样真实的事件,能带给人一种阅读的冲动和可信度,你就会慢慢地接受它。

    经典语句一:给他们一段连续而不被打扰的时间;待在一个能选择多种多样阅读材料的空间:有旁人一同陪伴阅读:尽量挑选文字量多的书籍,这些方法,都是我们班上孩子慢慢爱上阅读的主要原因!

    为了让学生们养成终生的阅读习惯,我们也都在做着不同的努力。可是总是觉得效果不尽人意。苏老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不但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喜欢上阅读,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还常常带领孩子们到图书馆上阅读课,给孩子们一段连续而不被打扰的阅读时间。并且监督孩子们对阅读书籍的选择。对于那些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没有耐心、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孩子,他用阅读的方式来治疗他们的毛病,效果非常好。由此可见,要想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我们一定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去陪伴。

    经典语句二:礼貌应该是要经过反复练习,才会变成一种习惯。

    为了让学生养成礼貌的习惯,他让孩子们站在走廊上一个接一个练习如何敬礼。要求是:眼神要充满朝气、头不可低下,步伐要坚定、微笑。同时要在离老师三到四公尺的地方,九十度鞠躬问好。

    这和我们学校对学生,文明礼貌的要求有些相同之处,但又比我们的要求更细致。最令我敬佩的是他能做的反复训练,是班级学生都能形成这种习惯。他认为这样训练孩子的礼仪,将来孩子对于任何的待人处事,一定也能以更谦卑的姿态来行事。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他所做的每件事都是在考虑孩子的一生发展。

    经典语句三:我希望我的学生放学时,都能带着比较快乐的心情离开学校,将学校变成一个欢乐、明亮的印记。

    看到这句话,马上想到我们每天为了放学排能够安静有序。各位班主任都各显神通,运用了许多奖惩机制和方法。学校领导和值周老师也都

  • 6、 希望教室读后感

    篇一:希望教室读后感 今天有幸拜读了台湾小学教师苏明进老师著的《希望教室》,书中教会了孩子一生最受用的36种能力。《希望教室》让我们认识了台湾一个普通且优秀的小学教师——苏明进,他也是两届全台湾创意教学优等奖及特等奖的获得者,给我们带来了体制内教育的一种全新体验。他为了让学生们养成终生的阅读习惯,尽可能多地带他们到图书馆上阅读课——给他们一段连续而不被打扰的时间;为了让他们养成礼貌的习惯,他让孩子们站在走廊上一个接一个练习如何敬礼;借着写“反省单”,他让孩子们学会自我厘清事情的始末,找到错误点和解决、补救的办法。书中的一个个故事生动鲜明,就好像发生在我的身边,我的课堂,我的班级一样,对我有很大的震撼。希望教室,一说起希望,我就会感到心情很好,一进入充满希望的教室里,自然我们就会更加的愉快和热一爱一这份工作。我们这些教师,就像农民在田里种地、工人在工厂做工一样,我们的生命就在“希望教室”里,行走我们的人生:和孩子们一起,走向希望的地方。 这本书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极富创意的内容。作者将36个所谓的能力一揉一进事件当中,有一种盐在汤中不知不觉的浸一润感。说实话,这36个能力的内容,我们当老师的包括我在内,谁没有做过?可是我们缺少像《希望教室》这样的呈现方式。“懂得感恩、学会解压、尊敬生命”等能力,就在驯养椿象、打水球、收养流一浪一狗、自助旅行、体验一妈一一妈一怀胎的艰辛和听古典音乐等等这些事件中流淌出来。书中的这些事件是作者亲历的,是老师和孩子们自己的事件,而不是别人的事件。这样真实的事件,能带给人一种阅读的冲动和可信度,你就会慢慢地接受它。 另外苏老师的幽默,风趣,智慧、发自其内心朴质的一爱一的教育也深深打动了我。当教育成为了一爱一,成为了希望,就会变成简单的教育。你看为了让孩子们懂得感恩,他让孩子们整天在胸前背一个重重的书包以体验一妈一一妈一怀胎十月的辛苦;为了让孩子们拥有同理心,他设计了以“假如我没有双手”为主题的体验活动,他的作业有“大笑三分钟”、“为父母洗脚”、“著一道菜给家人吃”、“去跨年吧”、“给五个人说好话”……这些夸张甚至搞笑的活动与作业给孩子们生动的教诲、动人的回忆。学会与人沟通——一堂“人际关系课”,践行了“练习”真是“学习”的好帮手,孩子只有被一逼一到绝境,硬着头皮面对自己,才能激发出更多的潜能来。再让我佩服的就是他们家校之间的联络簿,从这

  • 7、 《在希望的田野上》读后感

    假期里,我闲着没事,忽然想起假期作业,要让每个教师认真的读《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读过几篇后,就被同行的一句句朴实而真心的话语所吸引,甚至被打动了,禁不住不顾一切地读了起来,读完此书我首先感觉到他是那么亲切,那么朴实。他们说的事是那么真实,他们虽未有华丽的词藻,但娓娓动听;虽没有高深的理论,但句句在理,这也是感动人的原因吧。

    在这本书的教育故事篇里,一个个的故事虽是那么平常,但没一个故事都会让人怦然心跳。当我读过陈自科老师的《宽容能把坚冰融化》,我懂得了教师的宽容;读过张彦慧老师的《教师的责任》我又感到了自己的责任;读过贺风华的《最甜的水果馅》,我又感到作为教师的幸福。通过一个小小的回忆,我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同时有体会到了,正如一位老师说的教师职业的危险,他们都用真实的语言表达出来了。

    在本书的课堂教学篇里,我又懂得了现在的课堂与原来的课堂太不应一样了,真想要改正自己课堂教学。在成长的足迹篇里,我又找到了我学习的榜样。例如周雪的《痛并快乐地求索》,她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的,我还知道有许多的事她并没有说出来。还有像娄瑞红老师,王素玲老师,刘翠玲老师,申风利老师,他们的事迹,无一不被我感动,为了学生,他们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日,放弃了自己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有了这样敬业爱生的老师,我们的教育能不进步吗?

    总之,《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每一篇真实的故事,都能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 8、 《希望的收获》的读后感2000字

    看到古道尔博士的《希望的收获食品安全关乎我们的心灵》,第一反应是诧异:古道尔博士不是在森林里研究大猩猩的专家吗?怎么也掺和到说不清楚的食品安全漩涡里面来了呢?

    出于职业习惯,我还是将这本书买了下来(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很关注食品安全类的书)。没有想到,很快地,我就因为这本书陷在古道尔博士的智慧里面难以自拔。整整两周,上下班路上,北京的地铁二号线里面,我一直在反复翻看这本给我带来心灵震撼的书。

    说实话,我那时正处于个人的低潮期,我是个爱体会享受的人,比如享受食物,享受空气,享受蓝天,但是社会现状让我最想享受的却享受不了:糟糕的食品安全现状让我吃饭的时候会想到是不是吃到了什么慢性致癌物,首都变成首堵让我不想深呼吸,害怕呼入天气预报里面的首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过了奥运会,蓝天数量明显减少,我也很少看到我喜爱的深蓝色出现在天空中。作为个人,我无法改变周围的环境,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很渺小,我还有些焦虑。

    然而古道尔博士的书让我看到改变我焦虑的希望,不仅仅是希望,还看到收获的可能,因为她在书中见证的收获的事实。

    前不久结束的两会让转基因主粮这个词出现在观众的视野,引起了教授们甚至院士之间的争论,作为民众,大概很少人深入了解转基因食物。在古道尔博士的书中,讲到一位加拿大农民的土地被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油菜种子污染,孟山都公司非但不赔偿这位农民的损失,反而起诉这位农民侵犯了他们公司的专利权,要求他向孟山都公司支付赔偿金,然而这位农民在忍受漫长的诉讼后最终被最高法院判定他无须赔偿他们的损失,他取得了胜利,然而还有更多的农民被种子公司起诉。

    在她的书中还披露了许多动物对转基因生物表现出本能的厌恶。还有一位研发转基因土豆的科学家因为在电视节目中讨论他发现转基因食物不安全并表示他本人不再吃转基因食物而被科学界责难。古道尔还指出因为生物技术公司的利润和人类以及环境的健康是有矛盾的,关于转基因的辩论会越来越激烈。

    在国内常见大豆油贴有转基因的标签,然而我们常吃的豆腐大部分也是转基因大豆做的,却没有见到被贴标签。有心的读者可以继续查找,其实国内有很多食物都是转基因食物,只是我们以前不知道而已。

  • 9、 三十五公斤的希望读后感

    每次翻到这本《三十五公斤的希望》时,都会觉得心里涌上了一股成功之火,因为我知道,只要为一个目标努力,就一定会有一定会有一扇成功的大门为你打开。

    这本书记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格雷古瓦一上学就肚子疼,觉得自己的唯一的生的希望就是靠自己的爷爷老莱昂,老莱昂给他带来了快乐,让他做自己喜欢做的手工活,从来都不会说他,就算是留级,别人说他,他也会帮格雷古瓦辩护。但是一次退学,令老莱昂不再宠爱他,不再理他,老莱昂是想让格雷古瓦好好学的。终于,在所有人的一起努力中,他好不容易挤进了一所学校,可又得知爷爷老莱昂病了,他十分伤心,但是他也无能力,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老莱昂总算是恢复了过来,他到学校来看了格雷古瓦。

    我羡慕老莱昂的教育孩子的方式,不过这种方式也有缺点,但是我觉得这样会给格雷古瓦的心灵得到了慰藉。从《三十五个公斤的希望》这本书里,我还悟出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决心,只要是坚持到底就可以成功。就像这本书里的主人公格雷古瓦一样,因为自己学习不好,而且各方面都不好,虽然留级了两年,但是所有人都看不惯他,所以说老师也就把他开除了。他的父母非常着急,打电话联系好多学校都联系不上,都拒绝了,可是唯有一所学校还有一点点的希望,格雷古瓦也感觉到了自己应该上学了,于是就写了一封奇怪的信寄给了这所学校的校长,这所学校也就破格录取了他。像我们学习的时候,无论自己的父母、老师怎样努力的帮你,你还是不一定能学习得好,你还是会学习该怎样就怎样,只有你自己肯学才可以这样。在这本书里,也生动形象的介绍出了他的家庭的变故,其实我觉得家庭的变故也是格雷古瓦不想学习的一个原因。

    我们生活在一个受家长恩宠的世界里,我们应该学会满足。

  • 10、 《三十五公斤的希望》读后感400字

    每个小孩都有过上学的经历,而大部分孩子上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将来可以立足于社会,更不是为了将来可以更好地找工作,是因为每个国家都有规定每个儿童都必须上学。本书当中的主人公就是一名被逼无奈上学的男孩,他不喜欢上学,但却有着一双灵巧的手,可以捣鼓出很多有创意的发明;他不喜欢上课,但却有着在老师当中的超高人气;他不喜欢玩耍,但却有着同学们对他浓浓的喜爱……也许正是因为他这独特的性格才造就了他这一段传奇人生:在他漫长的学术生涯中,只有一位幼儿园老师对他有着很高的期望,并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和鼓励。曾经在三年级留学过的他令他12岁才上初一,而且糟糕的学习成绩令到他不得不留级,这也导致了没有一所学校愿意要他,甚至于他的父母都不对他抱有希望。还好他有一位好朋友——一位优秀的好学生——爷爷。

    很难想象一名差生居然能与一名优等生有着深厚的情谊,也正是因为他,这名男孩才有了学习的动力,也正是这位“老学生”给了支持他坚持下去的35公斤的希望。

    用35公斤来比喻希望的重量既不夸张,也不轻浮,足以表达一个少年愿意坚持学习的信心。经历过一场与爷爷的“生死离别”的他早已看破一切,从那时起这个执念少年才发现,爷爷才是他最重要的东西,离开爷爷,一切事物都不重要了。就是这份“爱”,让这个少年重归学习正道上。也正是这份爱,让他拥有了35公斤的希望。

    爱是一缕灿烂的阳光,鼓励每一朵花更骄傲地绽放;爱是一份隆重的礼物,每逢佳节总要送来送去,在家家户户中传递真情;爱是一份美味的大餐,让饥饿难耐的人重新点燃对生活的希望……让我们多多拥有爱,拥有一份35公斤的希望。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7

  • 2019-10-23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3-04-17

  • 2019-10-19

  • 2019-09-19

  • 2019-10-09

  • 2019-10-23

  • 2019-10-28

  • 2019-09-22

  • 2019-10-11

  • 2019-10-04

  • 2019-10-11

  • 2019-09-21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母亲的希望读后感
母亲的希望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母亲的希望读后感,2024母亲的希望读后感,教您怎么写母亲的希望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