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民国风度读后感 > 地图 > 民国风度读后感,2024民国风度读后感
民国风度读后感相关栏目
民国风度读后感热门栏目
民国风度读后感推荐
民国风度读后感

(共 1376 篇)

  • 1、 民国风度读后感700字

    读后感大全相关专题:“民国风度读后感”。

    民国风度读后感(篇1)

    辛亥革命百年,民众各种庆祝方式,有的提笔书胸臆,有的泼墨展风采,有的欢歌唱豪情。在我看来,踏实的坐下来,点亮台灯,捧起一本讲述民国那些年发生的故事,也不失为一种庆贺的模式,一种缅怀的方法。

    《民国风度》,79个民国时期的历史人物,79篇民国时代的经典传奇,来自《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金牌专栏“钩沉”,“史与诗、学与识、才与情、新与旧的融会贯通”很好的总结了这本精华集的特点,栏目的定位本来为记录故去的学人点滴,却在编辑的笔下,慢慢延展,成为对一个时代的缅怀。“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距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感到恍然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叹不已。”

    书中所涉及之人物,无论是蔡公时、蒋百里这样的民族豪杰,梅贻琦、傅斯年这样的一校之长,还是胡政之、邵飘萍这样的铁胆文人,罗念生、施蛰存这样的风流名士,亦或是张申府、、吴兴华这样的英雄义士,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风骨”,名士的风骨是其核心,一种风骨没了,“风趣会降调。风雅会流俗”。昨日和友人吃饭,还在谈论为何当今值得称颂敬仰的文人名士越来越少,而颇多所谓“专家”的言论被世人不屑,我想在那个风骨犹存的时代,学术大家们追求的是真,而现如今追求的是名。“学术腐败”这个词,几年前成为热门词汇,各大高校都打出旗号,严格遏制学术腐败,还一片纯净学术天空,可到底是什么构成学术腐败的温床呢?我觉得无论是政府、学术机构,都有需要检讨的地方。

    话题有些扯远了,回归到这本书上。本书是畅销书《民国那些人》的修订版(典藏本),在序言部分增加了著名的人文学者钱理群在北大的演讲《谈谈“民国那些人”》,我觉得这个序言值得仔细阅读,“民国那些人”的承担、独立、自由和创造的精神,而这也应该是新一代大学生所追寻的大学精神。

    民国风度读后感(篇2)

    如果不是今年恰逢辛亥百年,我真不知道这一切还会发生吗?真的,这一切就如同从天而降似的,民国——那个在我们年轻时被称为“万恶的旧社会”的时代,那个被遗忘,被污蔑,被诅咒了整整六十年的时代,一下子重新展现在了人们面前。原来,中华文化还曾经有过如此辉煌的三十年!是啊,为什么要直到今天,当真正的民国人差不多已经全部离开了我们的今

  • 2、 《民国风度》读后感

    《民国风度》读后感

    先是被这本书的题目《民国风度》所吸引,一直以来对民国抱有不错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民国人才众多,大师云集。一想起民国,脑中就出现烟雨朦胧的优美画卷,这是民国诗人带给的印象。一想起民国,就浮现风云际会的辽阔图景,这是民国政客带给的印象。一想起民国,还会想起在战火纷飞中教书育人,默默耕耘的西南联大老教授,拥有着这个时代缺少的传统与风骨。

    也许那是个乱世的缘故,时势造英雄。他们那一代肩上担着更重的道义与气节。审判日本战犯的梅汝璈,在巴黎和会上据理力争的顾维钧等等。他们,或是政界领袖,或是杰出外交人才。他们,代表了民国政坛的铁骨风度。

    我们都感叹,这个时代缺少大师,但什么是大师呢?有一个可能有人听说过的小故事:一日,日本飞机空袭昆明,西南联大师生急忙躲避,在跑躲过程中,刘文典想起他十分敬佩的陈寅恪双目模糊,急忙反身去搀扶。在途中遇到向外逃躲的沈从文,呵斥道,你跑什么?我是为庄子跑,我死了,就没人能讲庄子了,你为什么要跑?从中或许可以管中窥豹,这就是大师,一个人可以担起一个学科。有气节,有傲骨,有着对学术的坚持,我想,这就是民国大师的风度。

    冯友兰,我知道他是由于他写得中国哲学史。当时他在西南联大中文系任主任,国民政府教育部要求全国统一教材,统一考试规格。在如今和当时却形成较强的对比。西南联大人认为学术自由,坚决反对行政干预,并由冯友兰起草了《抗辩书》,表明了联大的态度。此时又想起蒋介石曾到安徽大学指导,见校园没有欢迎的队伍,冷冷清清。蒋表示不满,此时身为校长的刘文典却说:“大学不是衙门”。如此学校,如此师生,方为真勇士。

    当然,民国时期名士还有很多,比如梅贻琦,傅斯年,陈垣,赵元任等等。我想说的是,为什么民国有这么多大师,而现在被公认为大师的却寥寥无几?是我们看不出来,没有伯乐的眼光还是真的没有?我无从得知。

    自由,气节,风骨,道义,这些词语在现代人身上还有吗?想想我们的教育,想想我们上学的目标——考上好的高中,大学,找份好的工作。从此也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吧。有谁还抱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个人追求不同,在此无法详解。但我们是否可以不时回望一下他们的风骨,为我们的前行增添一点动力呢?

  • 3、 从晚清到民国读后感1000字(3)篇
    从晚清到民国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何以救国 唯有发展

                       读《从晚清到民国》

    每个人读的书不同,都有契机在里面。一直都很好奇华夏五千年历史,何以到了清朝,尤其是十九世纪末期,回眼望去,满目疮痍,遍地凄凉。最后摧枯拉朽之势,宣布了一个王朝的结束。造成这种惨状的原因,大约只有四个字可以解释:内忧外患。

    当时的清王朝,所面临的外患,已不单单是清朝紧邻的几个外患了,更有自远方来的西方诸国,为着谋求自己的利益,愣生生要打开清朝大门,打不开,便是坚船利炮。而当时的内患,说来可笑。一群不知基督教为何物的缕试不爽的书生,扯着基督教的大旗,忽悠了一众未曾开化的山民,闹将起来,成立了太平天国,并也把清政府闹得人心惶惶。一叹当时的清府之外强中干,二叹普通人的蒙昧无知。而且这种集体蒙昧,失智的情况,再上个世纪依然在上演。

    凡事的利弊,都像硬币的两面。在此种焦灼中,催生了中国的洋务运动,其中做的风生水起的,当属李鸿章一手缔造的北洋水师-中国海军的雏形。但最终,军队,人终都成了中国官场争斗的牺牲品。落到最后,没有钱更新装备,好好的海军,成了清朝贵族捞肥缺的绝佳场所。

    恨吗?恨。恨谁呢?恨慈禧,恨她的满清皇亲贵戚?

    恨不起。人家是家天下。随着战败,外国猎强都虎视眈眈地盯着中国,在他们眼中,中国就好似一只富得流油的老母鸡,在列强环伺中,慈禧担心的依然是她的权利。而此时的儿皇帝,终于意识到,中国需要变法以自强了。事实上,洋务派,一直走在自强的前列,不过是以实业自强,而政治维新,必须是皇帝意识到。不幸的是,他遇到了一个耿耿的康有为,自以为胸怀中西,心怀天下,却在现实中不知转寰,高傲自大。把一手好牌,愣生生地打烂了。戊戌变法,以六君子的赴死而落下帷幕。

    慈禧的另一政策,借义和团与洋人抗衡,妇人当国,毁n代。更何况是要应付当时正野蛮生长的西方诸国,以一个妇人的那点可怜的见识,可悲的追求,只剩撒泼打滚的份儿了。然而,就是于此绝经中,还有生的机会。在辛丑年,清政府在李鸿章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段的努力下,清政府只赔了猎强银两,并未割地。这还要感谢英美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且慢,在外交圈内,你真的要感谢谁吗?就像之前有人提到,抗日战争中,我们要感谢美国,他们帮助了我们,训练我们的空军。如果看过无问西东,相信你对其中的王力宏去当飞行员的片段还有印象吧!但是,事实的真相,永远都不是

  • 4、 读《剑桥民国史》有感

    读《剑桥民国史》有感

    对于中国的近现代史,我的了解其实不算详细。除了中学阶段能熟背"三民主义"、西安事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之外,对于这一段血雨腥风、民族求存的浩荡历史,我总觉得了解得不够深入。其实一国之国民如果不对本国之历史有过深刻的认识和反思,我想,是不足以称得上一国之国民的。所以,借此机会,能对中华民国(1912-1949)有一次具体的了解,也是必要且有益的。当然,我也想结合大规模开放在线课堂平台edx中的一门哈佛《中国》公开课的学习经历简略讲讲那段中华民族屈辱与抗争的历史。

    首先,为了真实地理解中国近代,我们应该理清楚关于20世纪初的中国究竟处在怎样的现实之中。从政治上看,"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称呼始于20世纪。虽然我们的文明历史有"上下五千年"之久,但是古时的历朝历代均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观念,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朝代"和皇帝的年号。今天是"明"的天下,明天可能就改朝换代,成了"清"的子民。同时,新上任的皇帝会牢记上一个朝代最后一任是如何昏庸无能,丢掉了整个天下和自己的命。因此,新的朝代总会实施休养生息、减赋轻徭之政策,直到将来的某一人皇帝再次受到骄奢淫逸的召唤,历史不断地重演。君王在变,年号在变,可是有什么维系着所有天下人的不变的政治信仰和意识吗?这个问题很难讲清,毕竟过去我们的身份认同不是"国家",而是类似"龙的传人"这种基于遥远历史的观念。

    19世纪,欧洲民族国家形成了,英法百年战争强化了民族国家的意识,而由于地理和文化的差异,我们很少受到大规模的侵略和压迫,于是这种意识并不强烈,直至1840年。随着英军的到来,不仅轰开了"大清国"的国门,也让人们渐渐意识到自己的"国家"会被拖入半殖民半封建的深渊。于是,许多有识之士诸如戊戌六君子、孙中山之先辈想尽种种办法求存。进入中国的不仅仅有科技和先进武器装备,也引进了许多新思想和不同的政治体制供当时的人们参考。到了1912年,"中国"才真正出现在世界上,成为第一个共和政体的国家。

    当然,这个"中国"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用到了一个新的、不同于封建的政治制度——共和制。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共和"?

    共和(republic),其拉丁文为res publica,牛津字典的解释是"非君主制的政治制度均为共和制".事实上,中华民国尝试了一系列的共和制度。列举如下:

    1912年至1915年:共和立宪制

    1915年至1

  • 5、 读《安康往事——挪威人镜头下的民国安康》有感

    寻找回来的风景

    ——读《安康往事——挪威人镜头下的民国安康》有感

    细 溪

    往事悠悠。远逝已去的家乡那些古朴沧桑的倩影终于在《安康往事》中再次清晰明了地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这是一部以文叙事,以图言史的好书。一幅幅已被岁月烟尘熏黄的珍贵老照片,再现了民国时期安康民众的生活场景,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二十世纪上半叶安康的风貌。这也是一部凝结着中挪人民友谊的鸿篇巨制,是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真实写照和历史见证。

    穿梭在这些林林总总的老照片间,那一条条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一间间青砖灰瓦砌成的老屋历历再现,既陌生又熟悉,即酸楚又亲切,仿佛记忆的闸门訇然洞开,激动、惊叹、震撼……语言似乎成了多余,让思绪一头陷入那一幅幅传神精彩的老照片里无法自拔!

    这就是柳庆康老师所著的由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的《安康往事》带给我们老安康的历史文化盛宴的震撼。随着他的文字对390幅弥足珍贵的安康老照片的详尽解读,我们又做了一次梦回民国的远游和穿越。徜徉在这古老独特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俗民风中,浓浓乡愁、悠悠往事,瞬时在心头油然而生。

    《安康往事》是一部诠释中挪人民友谊的珍贵文史。详尽老照片的解读,是心灵的碰撞,是真情的流泻。柳庆康老师倾注5年的心血完成这部巨著,过程的艰辛可想而知,遇到的困难不言而喻。近百年的安康,历经了兵燹、洪水等天灾人祸,其信息的还原历史、去伪存真是一项浩瀚漫长而艰苦的工作,没有锲而不舍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没有一颗热爱安康的赤子之心,没有渊博的文学功底和高深的文化素养是无法完成的。《安康往事》始终用一根情线为我们清清晰晰呈现出挪威人对安康的深情厚谊。挪威人用朴实的爱、真诚的情,把青春和生命投入到了虔诚的传教中。他们是既一批思想的布道者,也是精神的殉道者,历经坎坷,矢志不移,这种大爱可歌可泣,令人动容。尤其要感谢尤约翰,少年时期的安康既是他魂牵梦萦的圣地,又是铭刻在他心灵深处难以割舍的第二故乡。由于承载着父母几代人的情感,才有了他永远的安康情结。将挪威的住宅注册为"安康",远渡重洋将《古金州八景全图》和老照片送回安康,是何等的情意,不由让人心生感佩。是柳老师用自己的真诚、善意、热情和才学赢得了尤约翰的信任和尊敬,是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持身坦荡赢得了挪威人的友谊,更是他身体力行,儒释风范成为中国"爱的使者",是顾家大院举办的"挪威人在安康老照片展"震撼了前来"寻根"的挪威人,使中挪人民的友

  • 6、 读《民国大学》有感

    怀念民国教育

    ——读《民国大学》有感

    曾秀琴

    民国,是一段不长的历史,却对现代中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从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到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短短的三十八年时间,史称"民国".

    这是中华民族苦难深重的历史岁月。军阀混乱、日军侵略、国共战争,战争的阴云一直笼罩着神州大地,人民生灵涂炭,国家四分五裂,经济一蹶不振。就是在这么悲凉的环境中,民国培养了无数的大师,为新中国贡献了一大批经天纬地的栋梁之材。

    近段时间在读《民国大学》一书,书中的文章都是民国的教育大家、文学大家、经略大家、各行业的翘楚写的,可以说是原汁原味的民国风味。这些大师们讲述的都是亲身经历,他们有的以校长身份写办学思想、写学术自由、教授治校;有的以教师身份写校长办学、教师治学、学生追求学问;有的以学生身份回忆当年校长、教授风范,回忆校园生活,还原民国开放、自由、勇于追求真理和学术自由的大学风气。用书中的观点概括,即,"校长是可以作主的","教授是可以治校的","学生是可以不听话的";校长像校长——有自主办学权,有思想,有公心","老师像老师——有学术自由、治学自由,有本领,有骨气";"学生像学生——以追求学问为天职";"学校像学校——鼓励师生学术自由,勇于追求真理,也欢迎旁听生来听课学习,真正是没有围墙的开放的大学","图书馆像图书馆——藏书全体开放,欢迎所有人都来读书".

    这样的民国教育之风范,才是教育应该追寻的前途。

    我们今天的校长,也应该像蔡元培一样,用智慧、用公心、用思想、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去办学,敢于"举贤不避亲,举贤亦不避仇",只要你有真本事,只要你能真正做个好老师,就敢聘用你。

    我们今天的老师,也应该像李大钊一样,用骨气、用良知、用人格、用本领去治学,去教学,追求学术自由,并且教会学生勇于追求真理。

    我们今天的学生,也应该像当年北大学子一样,以追求学问为天职,并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继承"五四运动"之爱国精神。

    我们今天的学校,也应该像民国的北大一样,打开门办学,只要你想听课,都无任欢迎你进入课堂听讲;不管你是北大的"正取生"还是"偷听生",只要你肯交作业,教授一定会认真批改并辅导。

    ……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曾经深深地刺痛了中国教育工作者的良心,也刺痛了社会发展的敏感神经。

    是啊,我们今天的教育,国家已经投入了够多的钱,设施设备现代化了,崭新的

  • 7、 《民主教育的内涵》读后感
    《民主教育的内涵》读后感 读了李镇西的《民主教育的内涵》,我更加体会到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密切合作的保证。 教育中没有严格要求,是对学生不负责的表现,实现教育目的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讲过:“不能把教师对儿童的爱,仅仅设想为慈祥的关注态度对待他们。这种态度当然是需要的,但是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的学生的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成果。因此教师对儿童的爱应当同合理的严格要求相结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合理,不能超越学生身心发展水平,要善于通过各种方式把教师提出的要求转变为学生的自我要求。 另外,要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首先要求教师真正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平等的个体,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自信,尊重学生的兴趣,解决学生的困难,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促进学生的进步。其次,要求教师客观公平的对待所有学生,为学生的一切发展创造机会。正像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所说的那样:“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它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志向、具有自己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有助于教师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教师要研究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并据此给学生安排练习任务,并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擅长的领域,帮助他们树立前进的信心。 还有教师在找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的同时,要认真了解和分析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客观分析学生层次,精心安排教学环节。学完每一节内容后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做练习。对优秀学生提出要求,练习更高难度更高质量的习题 ,对后进学生不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 可以说教师的民主教育,是对学生的尊重,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育,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 8、 民国风度读后感

    民国风度读后感

    高二(5)班谢蓝萱

    这是一本太轻太轻又太重太重的书。

    合上书,有一句话在我脑中不停地回响: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句从两千多年前传来的话,轻盈而浪漫,一如书中描写的那些长袍的袍角,在历史的风尘与炮火中,亭亭而立,却又飘得潇洒而轻盈。

    书中描写的大多是民国时期的文人雅士,初次遇见这些陌生的名字,加上每篇一千多字的叙述,这些人的身影仅能在文字后留下的大片思想的飞白中隐约呈现。他们所处的年代,离我们并不远,但那些身影却仿如隔世。并且,在那些如磐石般墨黑的身影里,有什么,已经或许永远定格在历史中,成为人们永远的怀念和无法企及的优雅。但,不知为什么,初见这些沉默的背影,我想到的第一个词居然是:轻盈。

    是的,思想使人轻盈,金钱使人沉重,在我眼中,这群老先生最美最优雅的地方,正是在于,在那样一个沉重的年代,他们能用思想漫步云端,在阳光下,专心地吹着自己心爱的泡泡,像孩子追赶风筝般,用纯粹的喜欢,去追逐一项常人看来无比沉重的事业。这就是所谓的赤子之心吧,在刀光剑影血肉横飞的年代,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之舟,能像孩子一样用心追逐、保护自己的学问,能像孩子一样,用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的眼去环视天下,能像孩子一样固执、坚持,与权势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把生命置之度外,只为那份正直与纯净,没有世故,没有做作,那种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的文人风骨,慷慨,正直,自由,纯净,执著美得让人无所适从。

    那个纷乱的年代,用自由两字,孕育出了这样一代人:他们用骨子里的士字,让那个年代升腾旋转到一个让人无比向往的高度,与春秋战国魏晋遥相呼应;也用一个又一个小小的力量,汇成一片没有杂质的自由天空,让文化的鸟儿自由飞翔,不受伤害。鲍鹏山评价庄子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里守护心灵的树,而这些百年前的身影却足以让我感觉到,庄子并不孤独。他们执著守着的,都同样是,中国人最原始的纯真与轻盈。

    而正如老子所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让人心发狂,在这样一个五光十色的年代,我们每个人都在战车上奋力拼杀,我们不知道在追逐什么,也渴望找回那份纯真。但那些背影化成鲜血淋漓紧攥着的拳头,化成一声重重的叹息,化成遥不可及的距离,让我们在黑暗中迷茫无措,只好一次又一次眺望那些守着月亮的遥远的树,叹息着在寻求生存的道路上与他们越走越远。我们是失去翅膀的孩子,我们在

  • 9、 民以何食为天读后感

    民以何食为天读后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许变得不仅是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科技的进步,教育系统的不断完善,而是人的思想,人的欲望,人的不断征服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到现在,我们都见证了它的快速发展。回想过去,爷爷常常对我讲,我们的那个年代真的很苦啊,哪像你们现在,那个时候只要能吃饱就行了,其他也不想了,又也许连吃饱都是一种奢求。我当时不太明白,现在想想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已经很幸福了,其实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的。在回国头来看看中国食品安全的现状,这么一个农业大国,以农为主的社会,却成了害人个平台。自从我读完这篇《民以何食为天》,有一种感情难以表达,我想问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总而言之就是寒心,心痛,失望,愤恨特别是有句话让我感触很多,文中是这么写的:你们中国的肉类产品就不是给人吃的!一位欧盟代表当众对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如此讲道。当我们大口吞咽中国污染食品的时候我们会有何感想。而这个欧盟代表对中国肉类食品的这个评价,它折射出了中国多少食品问题,它不仅局限于此。

    某年某月,什么什么地方因为瘦肉精,死了多少人。有什么什么地方由于食品中的铅超标,导致多少人伤亡。什么什么文中一行行让人不得不看清的文字2020,数据,时间,案件。让人不得不思索这样的问题,这到底是那你出了问题,不是都有一层一层的监管部门吗不是都有国标,地标,还有企标吗这些真的很让我质疑。而且从文中的数据来看,好像食品问题以你那比一年多,而且严重性也不再话下。这些都是从书中得来的,但这不得不让我想的现在的这个社会,一切看似很平静,却不平静。东鞋,西毒,南地,北钙。网友用武侠中的主要人物去译音那些皮革鞋,毒胶囊,地沟油,高钙奶。难道这不是赤裸裸的嘲讽中国几乎每个地方都遍及了,呵呵,东南西北多么简单的字2020!中国虽地大物博,但我们也需要善待它,而不是一味的伤害她,毁灭它。这一点我们都应该引以注意。

    文中还说其实不是食品的污染,而是人心的污染。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在这字2020里行间里表明了一切问题都源于人本身。是人的思想出了问题,人的欲望变大了,求财的手段不正了。被利益牵着走的越来越多了,被钱迷惑眼睛的也来越普及了这让我不得不对钱能使得鬼推磨。加以肯定的说法,说然我不想这样说,但事实在这儿,但我并不排除这个社会还是好人多,有良心的人多。但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一些自私自利的人也是不少的。但一些人把自己的利益建立

  • 10、 《民国小学生作文》读后感200字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民国小学生作文》这里面的作文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我给大家分享一篇我最喜欢的作文——利用星期日的法子。

    我们在学校读书,放假的日子很多。最普通的就要算星期日了。要是我们到星期日,就终日玩耍,把很好的光阴虚抛,不是一件很可惜的事吗?所以我们必需想个方法,去利用他才好。利用星期日的方法有许多,没有一定,现在我根据我的个人意见,略举几样,写在下面。一、温课,这星期所学的功课都细心地温习一边。这样可以久日不忘。二、卫生,剪发,洗被褥等,可在星期天干。

    这个文章列举了我们星期天干的事。所以我喜欢这篇文章。

  • 2019-10-11

  • 2019-09-25

  • 2019-09-21

  • 2019-11-06

  • 2019-11-16

  • 2019-11-11

  • 2019-10-24

  • 2019-09-25

  • 2019-11-06

  • 2019-11-16

  • 2023-06-28

  • 2019-10-29

  • 2019-10-29

  • 2022-05-11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11-11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1

  • 2019-10-28

  • 2019-11-02

  • 2019-09-25

  • 2019-10-12

  • 2019-11-16

  • 2022-05-13

  • 2019-11-02

  • 2022-12-20

  • 2023-04-06

  • 2022-05-15

  • 2022-12-16

  • 2023-04-10

民国风度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民国风度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民国风度读后感、2024民国风度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