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课堂上发生了读书笔记 > 地图 > 课堂上发生了读书笔记
课堂上发生了读书笔记

(共 6848 篇)

  • 1、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书笔记

    完成作品的阅读,我们的身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放松。对于读后感来说,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请阅读以下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书笔记,本网页内容仅为您提供参考!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书笔记【篇1】

    本月我们共读是吴非先生所著的《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本书,对于处于一线教师的我来说可以说是受益匪浅,同时也明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怎样教”是我心中经常会扪心自问的问题,也是我存在的困惑。结合现在提出的数学六大素养,现如今的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思想,到底怎么教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既不是揠苗助长式的填鸭,也不是放任自流的随性。如何教,能够让一节数学课能够既富有趣味,又充满理性的思考;既有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导,又富含学生自己的探究与合作。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探索新知,发展思维和创造力。

    面对现有的班级情况,作为他们的数学老师首先我认为,要让数学课活起来,这就需要我在课堂上“妙语连珠”,那么首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料库,紧跟时代的脚步,并能够将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名词转化成学生们容易理解的词汇,方便学生记忆。其次,在与学生谈话时也需要高超的语言艺术。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成长阶段,内心脆弱敏感,教师在与学生说话时应适当照顾到学生的情绪,用最具有说服力的语言来教育学生,避免因为我们而使一个学生过早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过早被剥夺学习兴趣并经常处于考试压力下的学生,往往会渴望平庸的生活。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书笔记【篇2】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后感1000字,欢迎大家分享。

    作者历经五年潜心思考的心血之作,更是作者数十年课堂教学经验与反思集成。文章皆篇幅短小,一事一文,说理透彻,语言精练,情透纸背,启人深思。

    近期有幸阅读吴非先生的《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本书,它是一本关于“课堂”的思考笔记,作者以数十年课堂实践为基础,对“课堂”这一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师生的互动、课堂教学的任务与价值、教师的修养与学习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细致的反思

  • 2、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书笔记(读书笔记范文)

    好像每个课堂上都会有这样几个孩子,老师在上面讲的口沫横飞,但他们仍然在下面低着头,或者头埋在胳膊里,像是被逼迫着待在笼中的鸟。他们等着下课铃,盼着放学后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学校里的一切都让他们打不起精神,他们的眼睛里看不到闪光。这让我感到很不解,他们是怎么会变成这样?

    读后感大全网专业提供免费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https://www.dhb100.com/

    吴非老师也有这样的困惑:“这样的年龄,应当睁大了眼睛看世界,应当对万事万物有好奇心,应当不知疲倦的阅读和发问,可是为什么他们为什么会把‘上学’当成一件苦事?”

    其实,问题的原因是比较明晰的。每个孩子都对世界产生过这样那样的好奇,他们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但这些都被父母和老师或其他各种因素过早的毁灭了。我们一直在过分强调结果,一切以最终能否得益为评判标准。如果这件事情对考学有益那不管孩子是否真的有兴趣都要尽力一试。如果只是会影响学习的“无用功”,那就想都不要想。这样的“利益观”正如吴非老师所讲,是扼杀孩子好奇心的第一杀手。

    吴非老师在文中的观点都让我觉得认同不已。比如,他在文中讲到“有些知识和技能,在开始是可能是需要‘教’的,但如果教师没能激发兴趣,学生失去‘学’的动力,于是教师不断地重复,也会误导学生,使之丧失趣味。简约的教学,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关注;繁复的教学,试图取代学生的思维过程,结果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学生的兴趣,又形成了‘灌输’”。

    这正是我正陷入的怪圈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只是灌输给学生不如让他们试着去发现问题,学习是主动的,教师永远不能替代;课堂是学生的,教师也不能越俎代庖。

    最近,拜读了吴非老师的《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感触颇深。这是一本直白式的书,书中文字是吴非老师的内心独白,不唯上,不唯俗,不唯常识,全是吴非老师最本真的思想火花,他不喊口号,不惧权威,娓娓道来,却充满着智慧的火花,耐人寻味,启人心智。

    相信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帮助到找不到优质读后感的您,找到优质的读后感模板。m.dhb100.com

    书中提到“功利教育”这一话题让我特别有感悟。“分数论”、“成绩论”直到现在也是很盛行的,教师的目光总是停留在“急用先学,立竿见影”,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我们经常告诉学生,这个知识点特别重要,考试会考到,一定要记下来;又或者这本教辅对考试有利,全做完,我们总是在和学生谈“利”,这

  • 3、 读《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有感

    读《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有感

    路栗平

    放暑假前,校长推荐给我们两本书:《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吴非)和《国学与人生》(傅佩荣)。因为从校长那里先拿到了《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一书,所以,对这本书断断续续地进行了阅读,做了读书笔记,并在暑假的四天时间里,把这本书拜读完。不得不说,这是一本难得的精神食粮,让我受益匪浅。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是特级教师吴非关于"课堂"的思考笔记。吴老师以数十年课堂实践为基础,对"课堂"这一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进行了系统、深入、细致的反思和剖析。这本书虽然厚达225页,但没有一篇是长篇大论,都是短小精悍之作,可以长读,也可以抽空翻翻,都会受益的。

    在通读看全文之后,我对吴老师的几个观点感触颇深,感同身受。

    一、课堂,是可以出错的地方。

    吴老师说对他的学生说:课堂是可以出错的地方,你们这么年轻,会犯的错误还在后面呢,为了以后少犯些错误,你现在要大胆地尝试,把以后可能的错路堵死。

    我的课堂上曾发生过这样的情景:当提问学生问题时,他们七嘴八舌,说得头头是道,可是当我想请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时,他们却个个低头,默不作声了。后来我才了解到,原来学生是害怕说错,成为老师批评和同学嘲笑的对象。我为此感到痛心,不是为学生,而是为自己。我们不能让学生觉得发言是一件令人恐惧的事情,要让他们自由地表达,哪怕是错误的见解。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不怕学生说错,就怕学生不说。

    二、业余,要有阅读和思考的时间。

    吴老师说:如果教师没有属于个人的阅读与思考,(于范-文-先-生-网)不可能成为有智慧的教师。读书多、爱思考的教师比只会模仿的教师发展得好。多读多思,举一反三,学科教学"变小了",人站得高了,境界就出来了。

    前段时间,正好是期末备考,感觉自己很不在状态,课不知道怎么上,学生不知道该怎么管,看着身边好多优秀的教师,都能应对自如,总觉得自己不是当教师这块料。现在看来,是我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吧。对自己缺乏正确的判断,缺乏自信,归根结底,可能还是自己"底子"薄,要多下功夫,要给自己留有独立阅读和思考的时间,多阅读,勤思考。

    三、备课,不依靠教参才是真功夫。

    吴老师说:没有教参,往往才能看出教师的真功夫。教师备课必须自己想办法查找资料,独立设计。教师没有这类依靠,业务才能长进快,长得壮实。

    我很赞同吴老师的说法,这让我想到学校举行的同课异构活动,同样的课,不同的教师去

  • 4、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后感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后感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是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退休教师吴非先生写的一本教学札记。他从课堂的角度,以一个老师,一个朋友的视角,深层次地阐述了做为一个老师的角色定位,教育心态和教育原则问题。该书引领着从教人员发散思维,到底怎样才算是一个合格的老师?一个合格的老师应该从什么地方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的成长,小到如果评价一个学生回答问题的对错的评判,大到如何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我们自己也是一名教师,以前总感觉自己还比较合格,教书认认真真,做题仔仔细细,不厌其烦。自从我看了吴非老师的这本书后,就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是啊,对待学生回答问题的态度,我们常常是以自己心目中的对错来评判学生的答案,在我们的心中,只有两种答案,一种就是我们要的答案,如果不是这个答案,我们就把它一棍子打死。长此以往,学生就开始害怕回答问题,他们怕在课堂上得不到老师的赞扬,而是劈头盖脸的批评,甚至有同学要嘲笑他们与众不同的答案。特别是对语文课而言,我们要的就是学生敢于表达,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就像一千个读着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我们就要学生百花齐放的春天,为什么要死死地拘泥于一个固定的答案呢?所以吴非老师的这个观点,我表示深深地认同,并将在今后的过程中加以改进。

    我还认同他的另外一个观点,这个观点是说禁止学生在课堂作业的过程中使用涂改液。对于涂改液,我也是深恶痛绝的,因为涂改液老是把作业本弄得像个大花脸一样,看到这样的作业本,我就会变得心情不好,所以每次就指责学生。希望他们不要用涂改液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涂改液有毒,涂改液中散发出来的气味,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可是很多学生就是屡教不改。吴老师是说,学生因为有了涂改液,就会马虎潦草地写作业,因为错了还有机会更正,如果禁止学生用涂改液,他们就必须认真细致地答题,这对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无外乎是一件好事,因此我也非常地认同。

    我还非常认同他的一个观点——"门门考优未必真优秀".从一个家长的角度出发,他们是希望孩子考优的,并且要门门考优。有很多考试优秀的孩子在能力上却显得非常的差。因为他把所有的经历都用在如何做题答题上了,没有剔出一些有效的时间进行交际能力的锻炼,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其他行为能力的锻炼上。我认为,一个学生要发展,必须是学习成绩优秀,行为习惯良好,交际能力适中,这样全面发展了,学生将来才能

  • 5、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后感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书心得

    暑假我阅读了吴非老师的《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这部著作。这本书中一篇篇短小的文章,向我们展示了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我们需要去怎样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吴老师在书中所思所想,耐人寻味,启人心智,读完后,我受益颇深。

    翻开目录,我首先挑选的一篇文章就是《学生为什么在课堂上当看客》。越到高段,学生课堂上越不愿意回答问题,经常一节课变成了老师的一言堂。因而我挑选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学生为什么在课堂上当看客》。通过阅读,我了解了学生不愿意回答的问题、上课不愿意交流的原因。通过阅读整本书,我也有了自己的看法:一是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及丰富的知识吸引学生。其次上课时,教师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求知环境。三是我们要接助教学用具,更大程度的创设和谐高效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主体性更大的发挥,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口手脑并用中增强学习兴趣。四是可以借鉴吴非老师的《怎样评价学生的课堂发言》,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要直接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不要让学生觉得发言是一件令人恐怖的事,让他们自由表达,哪怕是错误的见解。五是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学生喜欢你,课堂气氛就会显的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

    另外《课堂要留有余地》一篇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吴老师说如果一节课能留下五六分钟或是七八分钟,让学生自由讨论,或是默读,或是查看笔记,或是提问,或者,什么也不干,静默,只要不妨碍同学,爱干吗干吗,对学生有好处。读到这里,我忆起上初三时遇到的一位数学老师,我们的数学老师请假,由李老师给我们上课,那时李老师每节课都会给我们留5分钟时间,可以写作业,也可以什么也不干,那时我就非常的喜欢李老师。而现在作为教师的我,每节课都满满的,生怕浪费一分钟时间。想想那时自己的喜欢,再想想现在自己的做法,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可以这么做,每节课给学生留3至5分钟的空白时间,让学生有想象的空间,有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也可利用这空白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不让学生整节课都处于紧张的状态之中,不滥用学生的精力,给学生留有思考、消化的空间,从而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书中还有许多事例都让我受益匪浅,在以后的教学中如果碰到相应的问题,我会尽

  • 6、 关于《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后感

    寒假细品吴非老师的《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一个个平凡却触动我心的教育故事,让我的心灵也接受了一次洗礼。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里面的一个小章节——教师的目光。

    吴非老师提及功利的教育太在意“效果”,绝对不做“无用功”,总是追求“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其实教师的目光应该看得稍微远一些,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对于孩子,他们所有的实践和探索都是有意义的,无所谓成功与失败。要知道,欲速则不达。

    每个班级里都会有几个生活在慢镜头下的孩子,他们不管做什么事,都比别人慢一拍,思维慢,作业慢,讲话慢……每天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不少,但效果却不佳,是很令我们头疼的孩子。面对这些孩子,我并不能总是耐心地对待他们,有时不停地催促,有时严厉地责骂,事后想想真是不应该。现在我也正努力摒弃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观,承认每个孩子的差异,因材施教,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孩子的优点,激励他们,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多一些耐心,为他们点滴进步喝彩,和他们一起品尝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教育是慢的艺术”,所以对待这些孩子我们更要慢慢来。

    同一棵树上不会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在这个世界上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面对形形色色充满个性的学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用爱心、耐心、恒心去教育。

    每个老师的目光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盏灯,如果你这盏灯亮一点,孩子就能走得远一点;如果你这盏灯过于暗淡,孩子就可能过于徘徊;让我们用真诚且长远的目光,点亮一盏盏明亮的灯,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

  • 7、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后感600字

    最近,拜读了吴非老师的《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感触颇深。这是一本直白式的书,书中文字是吴非老师的内心独白,不唯上,不唯俗,不唯常识,全是吴非老师最本真的思想火花,他不喊口号,不惧权威,娓娓道来,却充满着智慧的火花,耐人寻味,启人心智。

    书中提到“功利教育”这一话题让我特别有感悟。“分数论”、“成绩论”直到现在也是很盛行的,教师的目光总是停留在“急用先学,立竿见影”,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我们经常告诉学生,这个知识点特别重要,考试会考到,一定要记下来;又或者这本教辅对考试有利,全做完,我们总是在和学生谈“利”,这样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趣味,每天过的和一个工具一样,重复每天的“任务”,没有梦也不想在做梦了,这又是何其的可怕。

    “无用功”这个词汇让我感觉到熟悉又陌生,回想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是不是也曾不经意的对学生说过你不要再做这些无用功这类的话了?到底什么是“无用功”呢?作为一名老师,难道只有学生的成绩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吗?难道只有让学生成绩高高的,才会被称为好老师吗?

    功利的课堂和平庸的课堂一样没有价值,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心中要有“人”,不要被世风压进平庸的模子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自己的目光看的远一些,用生命的激情去点燃每一堂课,让自由之风吹进每个学生的心中,照亮他们的生命。

    我喜欢课堂,是因为课堂上所有的角色都在进行“学”这个过程,教师职业的趣味性,也在于比一般职业更能直接的观察人的成长轨迹,并在探索与磨砺中成为有智慧的人。

  • 8、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后感500字

    吴非老师的书,之前读过一本,感觉观点十分犀利,常常一针见血的指出教育问题。这一次,读的是《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书名是个问句,我也有些疑惑,课堂上发生了教与学以外,还发生了什么?

    打开书的目录,发现有五辑,第二辑的名字也是“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再往下看,“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还是其中的一个小章节呢。看来,这就是本书的核心思想了。迫不及待的打开这一章节。果然,这一章是吴老师教学思想的精华——育人。

    课堂是生成智慧,陶冶情感的园地。教师,不仅需要教给学生知识,还需要帮助学生成长。课堂是很有意思的。每天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是教育学书上没有的。这就经常需要老师运用教育机智来解决问题。而教育机智往往体现了一个老师的教育思想。

    学生需要有智慧的老师来教育他们,并且在老师的身上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向师性。而这要求教师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吴老师在本节中主要讲了一个例子。一个专家认为,一个老师提问的问题太简单,而对学生过分的表扬,没有必要,且浪费了时间。但是吴老师认为,班情和学情是教师做出判断的基础,虽然在专家看起来是“耽误了”两分钟,但是这两分钟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是巨大的。课堂上不是只有学习任务,还需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培养。

    课堂上每天都发生很多事,但是我认为,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如何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成长。

  • 9、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后感800字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天空中没有阳光一样。书像一盏茗茶,清新淡雅,沁人心脾;书如一杯咖啡,浓郁芳香,回味无穷;书若一支晨曲,清逸悠长,委婉动听。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吴非老师的《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一书。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我们需要去怎样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吴老师在书中思人之所未思,发人之所未想,充满着智慧的火花,耐人寻味,启人心智。我读完后,受益颇深。

    翻开目录,我首先挑选的一篇文章就是《教师的价值观必然影响学生》。学生在课堂上能记住的,往往未必是教科书上的知识,学科知识可以在任何时候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特别是在当今。他容易记住的,常常是教师的言行特征。一名教师言论所体现的价值观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可能有限,但是在接受基础教育的过程中,有几十位教师教过他,那些强烈的,相似的话语暗示,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一定会有影响。

    教师是学生的导师,就如同是一面镜子,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最直接的感性认识。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从语言、行动各方面进行模仿。学生的视觉观察和心灵触角敏感,直接而又脆弱,所以教师应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教师必须做一个“真人”,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来启迪学生、感召学生,做学生的楷模。拥有高尚品德的教师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学生的尊敬。

    教师良好的德行是实施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因为教育始终强调先育人后教书。教师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素质才能为学生树立很好的榜样,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从道德他律逐渐走向道德自律并最终实现主体对道德自由把握的过程。未成年人品质的形成也必然要经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所以要有足够的耐心,坚持开展长期的教育活动,促使学生自律、自觉地践行,养成习惯。

    其实,每一堂课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盏灯,如果你这盏灯亮一点,孩子就能走得远一点;如果你这盏灯过于暗淡,孩子就只能徘徊;那么就让我们用思考点亮一盏盏明亮的灯,让课堂闪现智慧的光芒,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吧!

  • 10、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后感心得体会

    本月我们共读是吴非先生所著的《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本书,对于处于一线教师的我来说可以说是受益匪浅,同时也明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怎样教”是我心中经常会扪心自问的问题,也是我存在的困惑。结合现在提出的数学六大素养,现如今的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思想,到底怎么教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既不是揠苗助长式的填鸭,也不是放任自流的随性。如何教,能够让一节数学课能够既富有趣味,又充满理性的思考;既有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导,又富含学生自己的探究与合作。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探索新知,发展思维和创造力。

    面对现有的班级情况,作为他们的数学老师首先我认为,要让数学课活起来,这就需要我在课堂上“妙语连珠”,那么首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料库,紧跟时代的脚步,并能够将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名词转化成学生们容易理解的词汇,方便学生记忆。其次,在与学生谈话时也需要高超的语言艺术。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成长阶段,内心脆弱敏感,教师在与学生说话时应适当照顾到学生的情绪,用最具有说服力的语言来教育学生,避免因为我们而使一个学生过早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过早被剥夺学习兴趣并经常处于考试压力下的学生,往往会渴望平庸的生活。(杨凡)

  • 2021-09-30

  • 2021-11-30

  • 2023-06-12

  • 2021-07-15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1

  • 2023-05-12

  • 2019-11-12

  • 2021-07-01

  • 2019-11-12

  • 2021-12-30

  • 2019-10-29

  • 2023-02-13

  • 2019-11-12

  • 2019-10-29

  • 2019-11-11

  • 2019-10-20

  • 2019-10-24

  • 2021-11-06

  • 2019-10-29

  • 2019-10-20

  • 2021-05-28

  • 2022-12-24

  • 2019-11-12

  • 2019-09-20

  • 2021-06-26

  • 2019-10-20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0-20

  • 2019-10-11

  • 2019-10-24

  • 2019-11-12

  • 2019-10-28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3

课堂上发生了读书笔记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课堂上发生了读书笔记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课堂上发生了读书笔记、2024课堂上发生了读书笔记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