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金矿上的十字镐读后感 > 地图 > 金矿上的十字镐读后感,2024金矿上的十字镐读后感
金矿上的十字镐读后感相关栏目
金矿上的十字镐读后感热门栏目
金矿上的十字镐读后感推荐
金矿上的十字镐读后感

(共 6947 篇)

  • 1、 《金矿上的十字镐》读后感400字

    斧头虽小,但多劈几次,就能将坚硬的树木伐倒。阿拉斯加的金矿大王约翰逊接受记者访问时,说出这句莎士比亚的名言。

    请问你致富的秘诀是什么?记者问。

    我想,是一种运气吧!

    运气?记者疑惑着。

    约翰逊笑着说:记得当时,我无意间在荒废的矿区发现一把生锈的十字镐插在泥土中。我只是用力把十字镐摇动几下,然后拔起,没想到十字镐下有许多争名金矿,因此发现了矿床。

    约翰逊强调说:假如,地个十字镐的主人,能够再稍微坚持一下,挥动一下十字镐,那么,如今的金矿大王,或许就是这个人了。

    有时,成功的机会就在我们身边,但是却时常被我们忽略,与之失之交臂,有时,一个不起眼的小细节就能使我们获得成功,把握机会,坚持不谢,我们就离成功越来越近,机会其实就掌握在我们的手中。穷人和富人两类人之间的区别就是:一类人能成功的把握机会;另一类人只会期盼机会,当机遇真正到来时,却与之擦肩而过。

  • 2、 《教育的十字路口》读后感

    近段时间,我阅读了张先生的《教育的十字路口》一书。读这本书与读其它的书感觉有很大不同,因为张先生这本书里的文章是细细碎碎的。记录的或是一个场景,或是某人的一句话,或是听课后的几句感悟。有时驻足,有时行走,都围浸于教育深长的思绪……在这些“细细碎碎”中,我读到了耐心、伤感、渴望、期盼……我特别喜欢这种形式,它让我拿得起放得下,随时随地拿起书来读,不必回顾上文,随时随地放下书思考,不必冥想下文。对于时间零碎的我来说,课间也可以读上一条两条。它让我感觉到,原来细细碎碎也是一种写作方式。

    “教育就是反思与行动,爱抚与照料,对话与合作,引导与建构,促进与成长,教育就是互动与彼此成全。以追求完整人性为目标的教育,以人性的不完整作为关注的起点,在这里,每一个人都以自己的独个性而赋予了主体的价值,并因此成为责任的主体,主体意识的萌发恰似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基本炽。”书中的这两段话揭示了教育的本质,那么谁来进行教育呢?自然是教师。教师的责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必先修身。因此我们每一个做教师的要加强自身涵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业务学习,多学习理论知识,记好笔记,认真写心得体会。要认真备课、上课,同时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对照新课改精神,明确不足,找准差距,争取提高。要学会“关注、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善待每一个学生,用心聆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聪明之门”。

    书中最让我欣赏的,是作者提出了基础教育中的10个人文要害词:自主、互动、开放、质疑、活力、宽容、同情、爱、觉悟、生命。人文精神是当代基础教育变革的价值背景和追求目标,这些名词在教育改革实践中被赋予了坚实、丰富、深刻的精神内涵。尊重生命,爱每一个学生,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质疑跑力、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布满活力。

    我尽管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但也要加强自身涵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专业学习,努力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尊重爱护学生,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干好本职工作。我会在学生的成长中、进步中自然而然地体会到教师工作的乐趣!

    这本书友一个震撼的名字,更有着震撼人心的教育的思考。新的教育,创生于十字路口,如果没有彷徨,就无需选择,无需择断,也无需有随时承担责任的勇气。十字路口,意味着多元,多样好自由,如果这个世界

  • 3、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

    要求杀人凶手自我惩戒,根本是虚无的十字架。然而,即使是这种虚无的十字架,也必须让凶手在监狱中背负着。

    ---东野圭吾

    故事开始于甜蜜羞涩的爱情。然而后续渐渐转入正题。中原和小夜子的孩子被残忍杀害,由此引出一系列的故事。他们无法面对彼此,一段分居生活后,离婚了。然而,再次听到小夜子消息竟然是因为警察询问。小夜子死了,被一个老人杀死了。老人而后自首,供认不讳。但是太顺畅却令人生疑。一层层抽丝剥茧与搜寻小夜子生前的踪迹,中原渐渐发现了这真相。真相总是令人惊讶。沙织和史也是始作俑者,是受害人也是伤害者。因为沙织和史也偷尝禁果,犯下了弥天大错,怀孕。之后更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告诉父母,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藏尸丛林。再也不能面对彼此的两人继续交往没多久就分手了。沙织心理受到了极大的创伤,不敢面对爸爸,独自离家却又经历坎坷,最后,染上偷窃瘾,把自己深深推入地狱。史也做了儿科医生拯救了一个又一个小生命。拯救了花惠--他的妻子,还有她腹中的孩子。小夜子因收集关于建议死刑的信息,找到了沙织,从而知晓当年事,从而被害。富士宫,青木原。

    一瞬间,这些事,这些碎片拼成了完整的一幅画。

    最后的最后,我们还是不能断定死刑该不该废除。这是关于人性与社会的思考。蛭川反复杀人犯罪,监狱没有感化他,史也救了一个个小生命,他帮助了很多人。无论怎样,我们都有两种甚至更多的结果。

    我们对于生命,有太多的不确定,我们爱惜,我们厌恶,我们生存,我们生活,我们思考,我们我们对生命,应该保持一个最基本的态度,那就是尊敬。无论我们怎么想怎么对待自我灵魂,我们要知道:生命来之不易,是恩赐。

    自我的行为是选择,但是无论什么选择都应该是基于自愿且不给他人造成伤害的。也许因为种种原因你不爱自己,伤害自己,将自己推入深渊,但是无论生活怎么操蛋的对你,你都不应该以同种方式不道德的还在他人身上。

    每个人,生来都有他们的使命。当然,不可选择的出身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但是,这从来不能成为不努力和伤害别人的借口。在每一个称之为人的身上,我们都应该能找到基本的道德底线与修养。以上,与学历无关。

    当我们讨论生活的时候,挫折感,幸福感同时存在,他们是成长注定的伴生。

    然而,所谓的不幸从来不能成为破坏幸福的托词。

    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这是神的命令。十字架,在文中,是处罚,无论有期无期,甚至死刑,都是十字架的代表。凶

  • 4、 《骑誓十字骑士的诅咒》读后感
    《骑誓十字骑士的诅咒》读后感 我买了两本《骑誓》的书,之前只看了第一本,开始看第二本的时候,觉得没劲,主要是开头特别没意思,根本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看,什么炫丽的招式、奇异的怪兽、变异的种族,开头都没有介绍,只是介绍了一个挪亚王金碧辉煌的宫殿、亚伯特公爵的两个儿子和柏塞王子。一点都不符合我的胃口,所以我就看了一点就不看了。 今年暑假没什么书可看了,就想把这本书看完,知道的大概意思就可以了。看完以后,简直让我无限回味,连之前我一直着迷的《爵迹》,我觉得都没有这个《骑誓十字骑士的诅咒》好看,有意思。作者肖以默真是非常有天赋。这本书之所以后来让我着迷,是它的情节,一环扣一环,在看时简直叫人喘不过气来。再有的是,就是一个阴谋套着一个阴谋,一个计划套着一个计划。本以为书中的某个大坏蛋掌控着全局,结果他却被更阴险的大坏蛋所控制,被他的阴谋笼罩在里面。 前面只是后面的铺垫,要看起来,无论如何也收不了手。我本身喜欢看科幻的小说,自然对里面天奇异兽的名字很喜欢,什么暗黑皇后、恩赐等等。总之,这是一本不可不读的科幻小说,也希望《骑誓》系列越来越火!
  • 5、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一)

    借了一本《虚无的十字架》,借阅期为三天,今天是最后一天,为了不辜负我当初借书的初衷,决定看完它。

    竟然一上午就看完了,果真是"书非借不能读也".

    应该说这是我看东野圭吾的第三本书。第一本是《白夜行》,第二本《解忧杂货店》。看完有一个总体的感觉就是,书中的人物关系构思很巧妙,总是那么引人入胜、出其不意。

    看这本书时,也是如此。本书开篇写的是一对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当我特别好奇他俩到底会向什么方向发展时,作者却笔锋一转,写到了一个小女孩的被害。当时就一直在想,开篇的少男少女肯定会再次出现,但是以什么形式、什么内容出现呢?强烈的好奇心促使着我往下看,有一种根本停不下来的感觉。

    书中作者花了大幅的篇幅讨论了死刑是否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如果小夜子没有被杀害,她的立场到底会不会动摇呢?会不会奔走呼告,坚持让史也和纱织为自己年轻时所犯的罪,接受应有的惩罚呢?

    我从内心深处来讲其实是不希望史也受到惩罚的,他在自己内心已经给自己判了刑,并将囚禁一生。相对于用一生默默赎罪、回报社会、造福群众,在监狱里背负着那虚无的十字架,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我以上的观点也仅限于这本书中的史也。毕竟,"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我们也只有在犯人受到应有的审判、接受应有的刑罚的基础上,再来探讨他们是否真的悔罪?刑罚对他们而言有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死刑是否真的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从小夜子的遗作来看,她当然是倾向于"杀人偿命",这是一种传统的思想,根深蒂固。她认为刑罚并没有让犯人改过自新,他们会凭着高超的演技假装悔罪而获得减刑和假释,走上社会后依然会成为社会的毒瘤,祸害苍生。

    但是我从里面也读到了一位失去女儿的母亲深深置于内心的那种复仇感,坚定而执拗,让人不禁会掩卷深思。

    另外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两对人对命运各自不同的选择,史也和纱织,道正和小夜子。史也为了弥补自己年少时犯的罪,选择积极前行,为救治更多的人而不懈努力;纱织却沉浸在懊恼和悔恨中不能自拔,自暴自弃。道正选择了告别过去,重新开始;小夜子却作为受害人家属,做了更多关于犯罪和刑罚的研究。

    我不敢说哪种选择更好,毕竟我不是他们,并不能感同身受地去理解他们当时的处境。但是,我更接近于选择一种全新的生活。逝者已逝,生者还要继续前行,每个人都要对自己做的事负责,颓废和逃避显然解决不了任何事情。

  • 6、 读《十字路口》有感
    读《十字路口》有感 在十字路口被红灯禁行的时候,一位老板在绿灯最后一秒时想竭力越过那条白线,但不得不停的时候狠拍了一下方向盘,恼怒的说“那么多车子正好通过,就差我这一辆。” 另一位在这一刻却轻松的踩下刹车,看一下反光镜,然后微笑着对我说“这么多车子停在我后面,绿灯一闪,我将第一个出发。”这是十字路口的情景。那我们人生之路又该当怎样呢? 人生是短暂的,正如庄子所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其实都在这条路上匆匆忙忙赶着。而许多人常常愁眉苦脸的怨叹生活的不易,却不善于寻找微笑的源泉。 任何事情都有利弊两面。作为一个学生,当取得优异的成绩时,你一定会沾沾自喜,在这沾沾自喜中,你的成绩也随之退步了;当你因为失误而考砸了的时候,千万不要气馁,认真复习,相信自己一定能的。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我们既不能因为失败的苦楚而悲痛万分、一蹶不振,也不要因为荣誉的花环而欣喜若狂、忘乎所以。因为,失意并非失望,它只不过是预定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暂时受阻,倘若面对过错总是一味消极地沉湎于烦恼和悔恨之中,无疑是对生命的一种挥霍。 你取得了一次成绩或荣誉,并非你的人生路上没有艰难险阻,一直是宽敞平坦的,成绩与荣誉不是你永恒的通行证。如果你一直在得意中生活,那么就连你原先的“资本”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你面对成绩不能骄傲,必须努力,努力,再努力!但也不要为一两次的失败而牢记在心,对自己丧失了信心,要重新振作起来,进攻新的目标!毕竟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用最好的心态面对人生,用乐观面对人生,要笑淡人生。
  • 7、 金矿读后感

    金矿读后感

    《金矿》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一家具备技术和市场双重优势的企业,因为种种原因陷入财务困境,濒临破产。危难之际,企业请来一位经验丰富的精益专家。专家来到现场,发现了问题,并建议企业尽快建立精益生产运作系统。通过消除浪费、持续改善,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库存很快转变为流动资金,企业转危为安作者弗雷迪伯乐和迈克伯乐两父子无意于叙事取胜,而是把重点放在了用小说形式阐述管理思想,充分展示了贴近客户、善待员工、低成本、零缺陷的精益制造文化。

    在《金矿》第2章,伯乐父子就曾对生产浪费展开过对话。父亲说:浪费可分为7种类型:过量生产,也就是说,还没有需求,你们就开始生产;不必要的等待,这是由于工作程序没有效率;不必要的搬运,这意味着工作流程不够直接,不够顺畅;不必要的操作,有些工作可以合并;不必要的库存;不必要的走动,工人的某些动作根本不能为产品创造任何价值,例如找零件、找工具、找文件等;质量缺陷,这会导致返工和更多的浪费。想要有效率,一个很好的技巧就是将价值最大化,也就是要让你的客户感觉到你的产品确实值得购买,因此,父亲建议应该请咨询顾问来帮助你们系统性地减少浪费。

    正如我们在小说后半部分看到,针对生产过程中的种种浪费,父子俩采取了一系列对策。例如,为了控制成本、杜绝浪费,该企业推行了准时生产体制管理手段。这意味着生产要以客户为导向、以需求为王。只有使无效劳动(浪费)为0,而使工作的比例接近100%,才是真正的提高效率。丰田生产方式追求按需生产,因此,要将人员控制好,以使多余的生产能力同所需求的生产量相吻合。精益管理坚持认为库存是生产不经济的万恶之源,由于有了不必要的库存,积压了企业资金,增加了资金成本;更主要是因为有了库存,生产线上即使出现了不合格产品,工人也可以从容返修,而放松了对零返修率的追求。因此,企业只要把提高效率与降低成本结合起来,才有意义。为此,必须朝着以最少量的人员、只生产所需要数量的产品这一方向努力;关于效率,必须从每一个操作人员以及由他们组织起来的生产线着眼,每个环节都要提高,以收到整体效果

    什么是精益管理?精益管理源于精益生产。说白了就是通过持续的改善让企业以最小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设备、资金、材料、时间和空间,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为顾客提供新产品和及时的服务。总的目的是减少浪费,提高利润。例如,书中第3章说到生产节拍时间,

  • 8、 《铅十字2020架的秘密》读后感

    《铅十字2020架的秘密》读后感

    夜深人静,我躺在床上,捧着这本书《铅十字2020架的秘密》,倦意使我浮想联翩。

    朦胧中,我仿佛来到了那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中,公元1377年的英格兰。这个卑微下贱的小男孩,没有名字2020,只是被称为阿斯塔的孩子。突如其来的变故,使他陷入迷茫:唯一的亲人离世,房屋被毁,被诬陷为狼人,遭到庄园管家的神秘追杀

    难道这一切的不幸,只是小男孩在那天晚上听到了艾克利夫与神秘人的对话?作为读者的我自然是一头雾水,不过,直觉告诉我:事情不会这么简单的。

    于是,小男孩带上母亲留给他唯一的遗物铅十字2020架,伴随着重重的身世之谜,把我带入一场小男孩追求幸福的大冒险。

    一路上,小男孩遇到了正直、豪爽的民间艺人熊哥,与他结伴同行,他们来到了大威克斯利,但是,在这里等待他们的,是严峻的考验和敌人的老巢。小男孩无意间听到熊哥与陌生人的对话才渐渐明白,他们正在策划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起义,推翻封建王朝,就在这时,敌人的阴谋展开了,镇压起义的士兵蜂拥而来,最后的决战吹响了号角,兵戎相见,同时,小男孩真实的身份即将揭晓!

    看到书的最后一页,看到圆满的结局,我总算放松下来,吐了一口气,这是一个惊险刺激、迷雾重重又扣人心弦的优秀故事。从字2020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那个封建黑暗的时代的厌恶,小男孩刚开始的悲惨命运就是那一时期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缩影,但是,他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就说明了一个道理:不要轻易向命运屈服,即使你再怎么不幸,只要下决心努力改变自己,还是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的!

  • 9、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800字

    东野圭吾的《虚无的十字架》,貌似简单的故事却让人心情沉重。

    因犯杀人罪而被判无期徒刑的蛭川在假释期间,仅仅因为吃的问题杀害了八岁的爱美。爱美的父母中原和小夜子在蛭川被判死刑之后,失去了人生目标,二人的婚姻也以离婚告终。作为自由撰稿人的小夜子致力于反对死刑的废除,在采访有偷窃瘾的沙织时,竟意外得知二十一年前沙织和史对自己亲生孩子所犯的罪行。史也的岳父作造为了掩盖史也的罪行,将小夜子杀死。

    中原在揭露真相的过程中发现有的杀人者的日子并不好过:史也挽救了怀有身孕想要自杀的花惠,将孩子当做自己的亲自儿子抚养;在儿童医院工作的他挽救了一个个幼小孩子的生命,减轻他们的痛苦。而沙织因心里内疚,一次次的逼迫自己,最终堕落,成为一个偷窃者。

    故事的主题不难理解:要不要废除死刑和凶手被判死刑后遗族的心理问题。作为遗族的小夜子是坚决反对废除死刑的,要求杀人凶手自我惩戒,根本是虚无的十字架。然而,即使是这种虚无的十字架,也必须让凶手在监狱中背负着,就像在她的手记中写的只要杀人就判处死刑这么做的最大好处,就是这个凶手再也无法杀害其他人。但是当似史也这种背负着心灵的十字架前行的事发生,作者却给出了另外的结尾:孩子的尸体找不到了。这也许代表人终究无法做出完美的审判。

    日本死刑的废除与否,命题很大,但孩子的教育问题是相通的,我想从孩子的教育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爱美被杀案中,八岁爱美的死让人痛心。如果时光可以倒流,知道要有惨案发生,作为专职家庭主妇的小夜子绝对会去附近超市时带上爱美。但是人生没有如果,时光也不可能倒流,就算时光可以倒流,爱美躲得过这次的危机,能躲得过下次的危机吗?作品中也说小夜子认为带爱美一起去买菜很麻烦。反正一会儿就回来了,之前也曾经多次让爱美短时间独自留在家。能将八岁的孩子独自放在家里一次,就是独自放在家里第二次,只要不出事,就可以独自放在家里无数次。其实,就到底就是父母作为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不到位,虽然这样说有点残忍,但是没有要为凶手开脱的意思,只是个人觉得小夜子的确要对爱美的死承担一定的责任。

  • 10、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_1800字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1800字

    虚无的十字架

    (ps:剧透,慎入)

    虚无的十字架引发了强烈的社会思考。这让我想起了乔妹演的电影:《今天》。乔妹的未婚夫回家路上被人杀死,凶手是一名未成年人,凶手曾经犯下滔天罪行,但因为年龄,一直没有判处死刑,此外,凶手也一直不思悔改。乔妹饰演的角色东奔西走,作为“遗族”,背负着巨大的痛苦,也开始了对于死刑的意义。影片在控诉法律体系不完整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于死刑的思考。东野的这本也涉及到了这一主题。

    作为年少时犯下的错,作为成年人的男女主背负了太多的痛苦。

    cp1:小叶子平原(失去女儿)

    cp2:纱织史也(控诉凶手)

    两对恋人都因为失去孩子,因而回不到当初,感情破裂,共同走过一段路,而后走向各自的人生。

    男性的选择:

    ①平原:继承了舅舅的事业,为宠物办丧事(忘了原文描述),大概是这个意思。通过安慰死去宠物的人,让自己得到救赎。

    ②史也:庆明大学附属医院儿科的医生。后娶已怀孕的花惠。

    女性的选择:

    ③小夜子:自由撰稿者,写相关偷窃癖的题材。

    ④纱织:从事色情行业,陷入痛苦。

    先谈纱织,纱织母亲早逝,从小父亲独自抚养长大,年少的她很早学会了家务,为父亲做饭。纱织的初恋是史也,从文中的描述可以看出纱织很爱史也,甚至为了考虑史也的前途,不惜杀死自己的孩子。而在后文,纱织自首也考虑到了史也的生活,怕影响史也,而纱织本人承受了莫大的痛苦。

    这件事的负责人有:①纱织的父亲:因为妻子早逝,居然不知道女儿怀孕的事实,忙于工作。不可否认,纱织的父亲很伟大,告诉纱织不要顾全自己和家,要做一个独立的女性,但是纱织的成长过程中酿成大错离不开缺乏“母亲”角色的引导。②纱织的学校:同学虽然注意,但大家都忙于升学压力,老师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了相安无事。社会学校角色的不尽职,也是推动悲剧的根本。③当事人本身,即纱织和史也:年幼无知,犯下大错,好面子。

    很难想象,一个从小懂事的孩子会是杀人凶手,而其中的问题东野描述很细致。我相信史也和纱织是爱着彼此的,只是年少的过错造成一生无法弥补的悔恨。纱织最后的自杀行径更让人唏嘘不已。而善良的东野最后为他们安排的结局,让纱织的付出变得有意义,最起码不是渣男的抛弃。从纱织接电话的那刻起,生活的光亮再次照耀着她,让她不至于背负黑暗独自前行。

    史也:年少时的软弱无知,他也成为了凶手。值得欣慰的是,史也选择了另一种救赎方式,拯救了更多

  • 2019-11-16

  • 2021-12-28

  • 2019-09-25

  • 2019-09-2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0-24

  • 2019-09-20

  • 2021-03-20

  • 2019-11-06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1-16

  • 2019-11-06

  • 2019-10-19

  • 2019-10-24

  • 2019-09-25

  • 2021-12-27

  • 2019-10-28

  • 2019-11-08

  • 2019-09-25

  • 2019-10-19

  • 2022-09-28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09-23

  • 2019-11-16

  • 2019-10-12

  • 2019-10-29

  • 2019-11-16

  • 2019-10-29

  • 2021-04-27

  • 2019-10-11

  • 2019-09-20

金矿上的十字镐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金矿上的十字镐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金矿上的十字镐读后感、2024金矿上的十字镐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