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 地图 >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2024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怎么写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相关栏目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热门栏目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推荐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共 6810 篇)

  • 查令十字街84号

    这本被誉为“爱书人圣经”的书信集,记录了纽约女作家海莲·汉芙和伦敦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书商弗兰克·德尔之间的书缘情缘。它被译成数十种文字流传,广播、舞台和银幕也钟情它,那家书店的地址--查令十字街84号已经成为全球爱书人之间的一个暗号,三十多年人们读它、写它、演它,在这段传奇里彼此问候,相互取暖。还有根据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

    查看本书相关读后感 >
  • 1、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1000字(优质范文)

    通过阅读书中,海莲与书店的通信,可以让人想象到上个世纪美国和英国,平凡个体之间的不平凡生活。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优质好文章,如转载请标注来源。

    这本书既不像小说那样,会加入很多的主观的、客观的描述,或者设计好各种转折、伏笔;也不像纯粹的纪录片,中立、客观,不带有主观感情色彩。它就是忠诚的反馈了写信人的情感,不做额外的干涉,任凭读者自行想象。

    原本它就是发生在上个世纪,无数事情中的一件。也许,会有比这更好的事情发生过,存在过。但那些事我们大多数人都无缘得见,经过时间的冲刷洗礼,流传下来的是展现在我眼前的这些信件。我们会感慨这一段关系的长久和稳固,感慨这其中的平凡和美好。

    而这些美好是否也同样存在于我们身边,可能就在我们周围。但我们对此一无所知,我们凭什么不对这个世界产生好奇呢?

    “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良多...”

    这是书中结尾的一句话。

    海莲虽然不是书店的大客户,但是也持续保持良好的信用,从来没有拖欠过账单。与此同时,即使海莲的手头并不宽裕,也还会经常给书店寄送礼物。

    所以,在我一个外人眼里看来,实在是想不出海莲有哪里亏欠的地方。

    但我后来明白了,我们是由果及因,先看到了海莲的行动,却未深究其背后的原因。

    我认为,正是因为海莲一直觉得自己亏欠书店良多,所以才会不断的关心书店众人的生活,给他们寄送所需的物资。

    这种亏欠,在这句话里面可以窥见:

    “我打心里头认为这实在是一桩挺不划算的圣诞礼物交换。我寄给你们的东西,你们顶多一个星期就吃光抹净,根本休想指望还能留着过年;而你们送我的礼物,却能和我朝夕相处、至死方休;我甚至还能将它遗爱人间而含笑以终。”

    海莲与书店发生的并不是只是冷冰冰的交易行为,这里面有情感的价值。而更重要的是,一本书并不仅仅是一件商品,对于不同的顾客来说,可能代表了不同的价值。(我们之所以能追求合作、双赢,本质上就是在利用这种价值认知上的差异)

    从我们旁观者眼中,可能认为这些交易是等价的,双方都付出了金钱以外的情感。但从海莲这一方,她认为自己所获得的,要比自己所付出的要多得多。

    这其实是一件幸事。

    年发生了疫情,因为惧怕病毒的传播,无形中是加速了线上化、智能化、无人化的进程。确实效率是提升了,但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失去人与人之间交互所带来的情感。

    机器只会冷冰冰的执行既定的程序,它不会关心你今天心情好不好,不会了解你的近况,不会为你多管闲事。(如果机

  • 2、 读《查令十街号》有感(精选优质读后感)

    读《查令十字街84号》有感苟雪梅早就听说《查令十字街84号》这本书了,被誉为"爱书人圣经"的书信集,记录了纽约女作家海莲·汉芙和伦敦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书商弗兰克·德尔之间二十年的书缘情缘。我自知爱读书的程度还没有那么深,且书信集的书写方式我也不是特别感兴趣,所以一直没有读。但通过"一本好书"这个电视节目,让我有了想一看究竟的想法。"一本好书"是通过对节目选取的经典好书的片段进行特别的演绎,让观众通过了解生出一览全书的欲望,倡导更多的人去读书,我正是这样的一个受益者。我花了一个半小时将这一本小小的书看完了,最令我感动的是海莲。汉芙与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六名店员特别是弗兰克。德尔之间的由普通的陌生人之间生出的如亲人般的情谊。想想我们今天,虽然通讯这么发达,一个电话、一个视频就立马能听到对方的声音,可联系的频率还没以前写信来得频繁,总让我生出一种现在的感情要比前人的感情淡漠的感觉。很喜欢海莲。汉芙,她是一个嗜书如命、热情好客、乐观、真性情的女子,才和书店通信两个月的她就为书店寄去了圣诞礼物,尽管她自己的生活也经常过得捉襟见肘;得知书店全体员工赠给她的刺绣桌布是由弗兰克。德尔的84岁的邻居老太太亲手缝制时,她特意写了一封信去表示感谢,并为她寄去了礼物。虽未曾谋面,但她如此贴心地举动,任谁都不会不喜欢她的。书店的全体同仁都希望海莲能去一趟英国,并表示已经为她解决了住宿问题,但可惜的是,因为种种原因,直到二十年后弗兰克去世,她也未能成行。所以海莲写道:"书店还在那儿,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海莲每年春天都会来一次大清仓,把一些不会再重读的书统统扔掉,就像会把自己不会再穿的衣服扔掉一样,她说我们很多人买了一大堆书回来,囫囵吞枣地读完了就放到书架上,一辈子都不会再去重读它,那这些书就成了摆设。她认为,只有需要重读的书才有保留的意义,而好书是需要重读的。这一点我是非常赞同的,因为一个人处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境遇,读同一本书的感受是全然不同的,而一些经典的书就是需要我们不断地重读,不断地感悟,才会吸收到书的精华。青年作家蒋方舟说过一句话,她说买书是最不会吃亏的,有时只需花看一个电影的钱就能买到一本书,我们都能从书中或多或少地得到一些收获,很有可能某一本书就会改变你的一生。《查令十字街84号》的译者陈建铭说:"我一直相信,把手写的信件装入信封,填了地

  • 3、 《査令十街号》(精选)

    《査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我花了一个下午,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心中有温暖、有遗憾,也有羡慕。羡慕作者海莲·汉芙,也是书中的女主角,羡慕她跨山越海找到那个懂她的人,懂她的思想、她的信仰,甚至她的感情。

    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只是一个纽约女作家海莲与伦敦古旧书店经理弗兰克之间二十多年关于邮购旧书往来信件的合集。读的时候并没有觉得有多么精彩,很平常的书信,很平常的交谈,很平常的来来往往。但读完后,又心绪难平。

    海莲,生活拮据,以写字为生,嗜书如命;弗兰克,温文尔雅,富有学识,典型的英国绅士。两人之间隔着大西洋的距离,身份也天差地别,似乎不可跨越。但他们通过一封封信件,抒发着自己的所思所想,一步步走进对方的内心。弗兰克对海莲的称谓从“敬爱的夫人”到“敬爱的汉芙小姐”,再到“亲爱的汉芙小姐”,最后变成“亲爱的海莲”。

    后来,弗兰克的妻子、儿女以及书店员工也加入了通信队伍,海莲在邮寄书款之余也为物质匮乏的他们寄去生活物质。虽从未见过面,但他们之间的友谊异常稳固,甚至只要在拜访书店告知她们是海莲的朋友时,海莲的朋友都会受到热情的招待。

    有趣的是,弗兰克的妻子诺拉一开始是嫉妒的,因为她和丈夫从未有过如此知心的交流。但也许是因为信中内容坦荡光明、毫无苟且,诺拉遂给海莲写信坦诚了自己的嫉妒心。后来,海莲多次为弗兰克、诺拉一家以及店员寄送生活物质,诺拉也赠送给海莲一条围巾。两个女人之间的友谊由此而始。

    文字相比语言,似乎更容易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想法,不像交谈那样难以启齿,也更能走进一个人的内心。二十多年的通信,或许海莲和弗兰克之间有着超越友谊之外的感情,但是,他们发乎于情止于礼,即使在生活闷苦的时候,海莲也只有一句:“弗兰克,能够懂我的人只有你了。”也许,正因为无法见面,只能通信,让两人的关系稳固又安全,留下这段感情的温暖、美好,“相见不如怀念”,不然又是中国电视剧中一段狗血故事了。

    遗憾的是,弗兰克至死也未见那位他在脑海中描绘了千遍的“亲爱的海莲”,而海莲也未能踏入那间她热爱的书店。

    幸运的是,他和她都遇到了相知的对方,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我羡慕从前,日色慢,车、马、邮件都慢,一辈子只够做一件事,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海莲和弗兰克之间的来信,现在看来都有些不可置信,但细细想来又让人羡慕。如今,一切都讲究效率,感情也成了一份快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就连说爱都让一些人觉得矫情。所

  • 4、 《查令街十街号》(优秀范文)

    《查令街十字街84号》读后感700字

    (周五)那天早晨,囫囵吞枣般的把《查令十字街84号》读完。大概用了两个小时,其中还包括了玩手机,上洗手间,和同事聊天的时间。可见我那时有多浮躁,只是为读完而读的这本书。然后匆匆写了读后感,如果迷信点,那就是老天惩罚我的浮躁,不知道怎么操作的,居然写好的读后感丢了。什么狗屁读后感。丢了就丢了,事实是自己粗心丢的。不管了,我只记得当时写的里面有一句,若干年后从新品味这本书。何必等到若干年后。周六,生病,在家休息。午睡前细细开始读,读了点。后来周日起床。发现家里卫生打扫了,没什么事,抱着这本书家里晃悠了一会,躺在有阳光的沙发上继续读。

    读完了言归正传,我废话真多。读完全本,我想用一个词语,偷窥。我偷窥了他们的信件,他们的隐私。从英国到美国距离有多长,通过一个在报纸上看到的小广告,因“专营绝版书”建立起通信联系。从陌生人,买主,卖主的关系,到最后息息相关的朋友,甚至可以理解为素未谋面的家人。唯一的遗憾就是直到弗兰克死,都没有见到海莲。

    海莲一直计划着去英国,去看看她的书屋,看看书屋里的朋友,弗兰克也一再邀请海莲来英国,书屋所有人都在准备着海莲来,该怎么款待这位远道而来的朋友,可是结局却那么遗憾。这本书很薄,但是含的知识量很大。我看过其他人写的书评。

    他们居然从信件往来中看到了爱情。我的天呐,理解真够透彻。也许是因为弗兰克太太给海莲的信中有句“不瞒您说,我过去一直对您心存妒忌,因为弗兰克生前如此爱读您的来信,而你们似乎有许多共通点”?我一直觉得海莲,弗兰克和书店其他店员的关系是朋友,是家人,友爱的家人。书中有句话我特别喜欢“远方有人竟能为素未谋面的一群人付出这么多关怀和慷慨,我的内心实在倍感温暖。”这句同样温暖了我的心。

  • 5、 查令十字街84号读书笔记(精选)

    上周在经常收听的一个节目里听闻这个地名,也是它第一次出现在我的生命里。作者提到它被奉为爱书人的“圣经”,让我这个最近突然爱上读书的人儿倍感亲近,马上加入到我的书架。挑了个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开始翻看,开始感受上个世纪发生在爱书人与书店店员真挚的书信情。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请大家阅读收藏!http://m.dhb100.com

    194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住在美国的海莲·汉芙开始给大西洋彼岸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写信求购书籍,管理员弗兰克·德尔,这个彬彬有礼的英国绅士为她找寻并邮寄所需书籍。这本来只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商业贸易行为,令人震撼的是他们之间的书信联系持续了20年之久,并建立了真诚而深厚的情谊。

    海莲·汉芙这个33岁的姑娘文笔幽默,书信里尽显她的睿智和俏皮,让读者忍不住要爱上这么个可人儿。“春意渐浓,我想读点儿情诗。别给我寄济慈或雪莱!我要那款款深情而不是口沫横飞的。怀亚特还是琼森或谁的,该寄什么给我,你自己动点儿脑筋!”“行啦,别老坐着,快去把它找出来!真搞不懂你们是怎么做生意的!”只需几句话,撒娇可爱跃然纸上。

    在20世纪50年代,战后的英国食物供给实行配给制,慷慨大方的海莲·汉芙给书店店员们寄去了烤肉火腿和鸡蛋,这些食物给大洋彼岸的人们带去更多的是心灵的慰藉。弗兰克和妻子诺拉及其他店员也纷纷回信表示感谢,开始了更频繁的书信联系。二十年间,保持与书店店员书信来往,成了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汉芙几次犹豫要去英国,却因手头拮据而未能如愿,直至1969年,她收到了德尔的死讯,这让她悲痛不已。由此便把这二十年来存下的信件整理成书,也纪念下人心在二十年书籍时光中的一场奇遇。

    海莲·汉芙给正在伦敦旅游的友人的信中写道“卖这些好书给我的那个好心人已在几个月前去世了,书店老板马克斯先生也已经不在人间。但是,书店还在那儿,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对于这样一个给予她精神食粮的书店,的确是值得献上一吻。如果有幸去一趟查令十字街,也请代我们献上一吻。

    不得不提的是,本书的中文翻译者陈建铭先生,他高超的翻译水平绝对为此书增光添彩,既完美的表达作者的原意,字里行间还融合了中国文化,读来颇为生动有趣。其中一段海莲·汉芙因为牙齿问题而没能去到英国这样写到“好几个月前,我发现牙齿一颗接一颗全坏光了,我要么乖乖装上牙套,要不然就得全

  • 6、 查令十字街84号读书笔记

    上周在经常收听的一个节目里听闻这个地名,也是它第一次出现在我的生命里。作者提到它被奉为爱书人的“圣经”,让我这个最近突然爱上读书的人儿倍感亲近,马上加入到我的书架。挑了个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开始翻看,开始感受上个世纪发生在爱书人与书店店员真挚的书信情。

    194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住在美国的海莲·汉芙开始给大西洋彼岸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写信求购书籍,管理员弗兰克·德尔,这个彬彬有礼的英国绅士为她找寻并邮寄所需书籍。这本来只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商业贸易行为,令人震撼的是他们之间的书信联系持续了20年之久,并建立了真诚而深厚的情谊。

    海莲·汉芙这个33岁的姑娘文笔幽默,书信里尽显她的睿智和俏皮,让读者忍不住要爱上这么个可人儿。“春意渐浓,我想读点儿情诗。别给我寄济慈或雪莱!我要那款款深情而不是口沫横飞的。怀亚特还是琼森或谁的,该寄什么给我,你自己动点儿脑筋!”“行啦,别老坐着,快去把它找出来!真搞不懂你们是怎么做生意的!”只需几句话,撒娇可爱跃然纸上。

    在20世纪50年代,战后的英国食物供给实行配给制,慷慨大方的海莲·汉芙给书店店员们寄去了烤肉火腿和鸡蛋,这些食物给大洋彼岸的人们带去更多的是心灵的慰藉。弗兰克和妻子诺拉及其他店员也纷纷回信表示感谢,开始了更频繁的书信联系。二十年间,保持与书店店员书信来往,成了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汉芙几次犹豫要去英国,却因手头拮据而未能如愿,直至1969年,她收到了德尔的死讯,这让她悲痛不已。由此便把这二十年来存下的信件整理成书,也纪念下人心在二十年书籍时光中的一场奇遇。

    海莲·汉芙给正在伦敦旅游的友人的信中写道“卖这些好书给我的那个好心人已在几个月前去世了,书店老板马克斯先生也已经不在人间。但是,书店还在那儿,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对于这样一个给予她精神食粮的书店,的确是值得献上一吻。如果有幸去一趟查令十字街,也请代我们献上一吻。

    不得不提的是,本书的中文翻译者陈建铭先生,他高超的翻译水平绝对为此书增光添彩,既完美的表达作者的原意,字里行间还融合了中国文化,读来颇为生动有趣。其中一段海莲·汉芙因为牙齿问题而没能去到英国这样写到“好几个月前,我发现牙齿一颗接一颗全坏光了,我要么乖乖装上牙套,要不然就得全部拔光!因为还不想当个无齿之徒,我最后还是决定装牙套。可是诊疗费简直是天

  • 7、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1000字

    这本书读起来确实让人手不释卷,一顿饭的功夫就看完了。字里行间有让人口齿噙香之感。 我喜欢强调地标的文学作品,因为一个人,一个故事而喜欢一个地方,特别有仪式感。比如贝克221b,当然还有查令十字街84号。有时候,走进一个地方,就等于走进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结界。

    3月份我和洋洋去了日本,他的结界是镰仓高校前站。他站在江之电的列车道口前,面朝大海,我站在他背后替他拍照,牢牢记住对象的嘱托一定要在江之电进来三分之一的时候拍照。四周都是前来朝圣的中国游客,我专注拍照,看不清他们的表情。就算看到了,也无法确切描绘他们的心情。那一刻,他们都沉浸在只属于自己的回忆中。

    于我,重要的地标是西湖区留和路299号。在同学间还在用信件交流感情的时候,我在信封上写过无数次留和路299号。工作以后偶尔回母校惺惺作态怀念青春,从30岁到16岁,似乎只是一趟公交车的路程。只要经过留和路北口,我就会本能的低声提醒自己,要在上埠下车,不然就会坐过站,下车后往前走几步再过斑马线,然后跨门仿佛是结界一般的校门,门口是铜制的门牌号码,留和路299号。然后一个闪回,flashback,yesterday once more。身边是英气勃勃少年,踩着点上课,说着一两句脏话假装自己是大人。

    yesterday,yesterday,仿佛就在昨日。

    只是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只有梦里才不身是客,来者犹可追。

    书中海莲有抱怨到,现代人用语不够规范。其实何止是英语有这样的问题。可能我是学语言的,又沾着点历史。对这方面倒是十分淡定佛系。语言的消失,发展,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想得豁达些,以往十里不同音,现在地球越来越小,人类甚至能窥见黑洞。世界在保持差异的基础上,慢慢趋同化。刚好昨天还和小伙伴说过方言消失的问题。只要还有人在说,有人在用,他就不会死。像《灵魂摆渡》里的山神,只要还有一个人信仰着供奉着,神就不会死。

    anyway不扯这些有的没的。这段只是意识流作祟引发的一个小想法。

    还是说一下文字的魅力和笔友吧。

    没有因为文字爱上一个人的经验,不过确实因为文字对一些人产生好奇感和亲近感。比起外貌,喜欢一个人的文字而喜欢的那个人会更走心呀。毕竟一个是外表美,一个是心灵美么。呵呵呵呵。

    文字是人的一部分,也是作者美化自己的一部分。我经常用文字记录生活,有时候谈谈最近的想法,或者批判一些事情,在这过程中很难客观的去用文字批判自己。

  • 8、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_1200字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1200字

    最初被被这本书吸引是因为看到了两句话:

    1.if you happen to pass by 84 charing cross road, kiss it for me? i owe it so much.

    2.全球爱书人之间的一个暗号!若你爱上那个同样爱书的ta,就送这本书给ta以表心意吧!

    在春节返乡途中,满怀期待和好奇的心情去读的这本书。全书给我的感觉就是:温暖,真诚,善良,平凡小事却显得不平凡,人间自由真情在。添加点想象力的话,可以去遥想当年那种车马很慢,书信往来的日子,那种去邮箱取信寄信的画面,以及收到信件后,打开信件一字一句的读信的画面。海莲和弗兰克因为书,两个不同国家的人巧妙的连接在了一起,一个买书,一个卖书,最主要的是两个人都懂书。这段缘分也就从书开始,维持了二十多年,直到弗兰克去世。然后海莲出版了这本书信集,并写了一句话:if you happen to pass by 84 charing cross road, kiss it for me? i owe it so much.读着他们往来的信件,能让我们感受到这世间的美好和善意,温暖和信任,真诚和纯粹。人与人之间那种善意真诚的往来,真的很美好。海莲生活本来很拮据了,还想着远在英国的弗兰克们,多次为他们邮寄生活物资。弗兰克为了海莲喜欢的书,用心的去寻找,每次找到后都很开心。我想这世间这样的友谊真是:让你感到舒服而有欢快的。我觉得这就是这本书的美好所在。

    至于很多人说的弗兰克和海莲之间是精神上的爱情,我认为是过度解读了,从他们往来的信件内容看,我认为海莲和弗兰克之间并没有深入到爱情,我认为他们是真正的精神上互契的朋友,只是又多了一份日常生活的关心和隐隐约约的珍惜,还没到爱情那个地步。并且弗兰克已经结婚了,而且有两个小孩,妻子也在身边。海莲多次为弗兰克他们寄一些生活物质以及对弗兰克有些小关心。弗兰克,一个典型的英国绅士,内敛克制而又充满内涵。他更多的表现在于行动,要看他做了些什么事,而不是他对海莲说了些什么,他对海莲基本什么都没说,只有在最后一封信的署名前写了一句:思念您,海莲。他每次都努力去帮海莲淘到了海莲想读的书,而且还给海莲推荐了一些适合她的书。我觉得这就是很美好的那种知心朋友也可以这样吧,惺惺相惜啊,要知道遇到一个知心朋友是多么难得,并不是因为爱或者爱情

  • 9、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_1300字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1300字

    《查令十字街84号》 ——海莲.汉芙 “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看完这本书一个多星期了,可是这句话却一直在我脑海里回荡。 这只是一些信件的集合本,为了纪念曾经一直帮她找书的书店好心人,和他们曾经用书信陪伴她二十多年的岁月。出版这本时连作者自己都未曾想过她会如此的被人喜爱。 如果要说这本书为什么会让这么多人喜爱,我能想到的就是一个字“真”。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很直白的呈现在读者眼前,没有掩饰也没有做作。书寄的慢了海莲会直言“快去干活帮我找书,不要偷懒啦”,收到礼物的店员偷偷写信给海莲表达感谢,还嘱咐海莲不能告诉店里其他人。 有很多的感动,不是因为言语的刻意描述,只是那种真挚情感的交流带来的感动和温暖。很多人都说看到后面德尔先生去世时眼泪就莫名其妙的流下来,不是悲伤只是有些难过,我也有这种的感觉。 看一本书,我们会和书一起度过书中的岁月,二十年的岁月变迁,当书店的好心人一个个离开,书店也开始变得慢慢陌生。曾经陪自己度过二十年喜怒哀乐的人慢慢散去,那二十年的时光最后剩下的只有这堆信件作为怀念,心中难免感伤。 知道这本书是因为电影《不二情书》,当时看完电影就一直心心念念的想要看它却一直被自己的拖延证耽搁,可是有一天一旦拿起就不再愿意放下。有时候挺感谢生命中的那些偶然,不期而遇的总能给自己最大的惊喜。 突然有些想念以前以书信联系的时光,看到信的时候总会有“见信如见人”的真实感,仿佛真能看的到写信那个伏在书案前以一种或欢快或悲伤的心情在认真的和你倾诉。那种认真的姿态就已经让人觉得很温暖很感动了 ,何况书信还有邮寄过程中的漫长等待,更加让两颗心牵的更紧,走的更近。 我很喜欢收藏书信,哪怕只是一张小字条或是明信片,用笔写出来的东西总是比其他的方式来的更亲切。电话打过时间长了也会忘了,短信或许也会不小心删了,而邮件虽说是信的升级版却因为网络的虚拟也带着一种不真实感。但是信却不一样,一封一封拆完后又一封封仔细叠好收藏,等到以后时间长了,或许你们的感情淡了,或许你老了,你还能借助这些信从新回味你们那些年的友情或是爱情。 一个人对你的情

  • 10、 《查令街十字街84号》读后感600字

    《查令街十字街84号》读后感600字

    2018年1月25日(周五)那天早晨,囫囵吞枣般的把《查令十字街84号》读完。大概用了两个小时,其中还包括了玩手机,上洗手间,和同事聊天的时间。可见我那时有多浮躁,只是为读完而读的这本书。然后匆匆写了读后感,如果迷信点,那就是老天惩罚我的浮躁,不知道怎么操作的,居然写好的读后感丢了。什么狗屁读后感。丢了就丢了,事实是自己粗心丢的。不管了,我只记得当时写的里面有一句,若干年后从新品味这本书。何必等到若干年后。周六,生病,在家休息。午睡前细细开始读,读了点。后来周日起床。发现家里卫生打扫了,没什么事,抱着这本书家里晃悠了一会,躺在有阳光的沙发上继续读。

    读完了言归正传,我废话真多。读完全本,我想用一个词语,偷窥。我偷窥了他们的信件,他们的隐私。从英国到美国距离有多长,通过一个在报纸上看到的小广告,因“专营绝版书”建立起通信联系。从陌生人,买主,卖主的关系,到最后息息相关的朋友,甚至可以理解为素未谋面的家人。唯一的遗憾就是直到弗兰克死,都没有见到海莲。

    海莲一直计划着去英国,去看看她的书屋,看看书屋里的朋友,弗兰克也一再邀请海莲来英国,书屋所有人都在准备着海莲来,该怎么款待这位远道而来的朋友,可是结局却那么遗憾。这本书很薄,但是含的知识量很大。我看过其他人写的书评。

    他们居然从信件往来中看到了爱情。我的天呐,理解真够透彻。也许是因为弗兰克太太给海莲的信中有句“不瞒您说,我过去一直对您心存妒忌,因为弗兰克生前如此爱读您的来信,而你们似乎有许多共通点”?我一直觉得海莲,弗兰克和书店其他店员的关系是朋友,是家人,友爱的家人。书中有句话我特别喜欢“远方有人竟能为素未谋面的一群人付出这么多关怀和慷慨,我的内心实在倍感温暖。”这句同样温暖了我的心。

    作者:小小酥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0-29

  • 2019-09-26

  • 2019-10-11

  • 2019-11-08

  • 2019-10-24

  • 2019-09-19

  • 2019-10-29

  • 2019-11-06

  • 2019-10-19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28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0-28

  • 2021-12-28

  • 2019-09-23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2024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怎么写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更好的表达自己对这书的感触,写出好的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