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寂寞女儿心读后感 > 地图 > 寂寞女儿心读后感,2024寂寞女儿心读后感
寂寞女儿心读后感相关栏目
寂寞女儿心读后感热门栏目
寂寞女儿心读后感推荐
寂寞女儿心读后感

(共 3166 篇)

  • 1、 读《寂寞女儿心》有感400字

    读了《寂寞女儿心》这篇文章,使我难以忘怀,因为在我的记忆中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生活中,做任何事也少不了“鼓励”两个字,要想来到成功的彼岸,怎么也少不了它一一赞扬。赞扬它可以使人重拾目标,放飞梦想;赞扬它可以使人重树信心,起帆远航……在文中,当我读到:“成绩还是不好,留堂照旧,老师的埋怨也照旧。”的时候,我就想到了我的爸爸,他是个极为爱面子的人,每当我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他就会对我勃然大怒,常常这几句话,早已成了他的口头禅:“这样的题目怎么会做不出来,做完后有没有好好检查呢?”于是,我整天整天闷闷不乐,每次面对考试都毫无信心,甚至有点恐惧。

    我觉得做家长的不应该这样,而应该在孩子失败时,给予安慰与鼓励,否则长时间这样,会使孩子产生忧郁症。正如我们从文中一段话写道;“她渐渐变得落落寡欢,从不主动与我们交流,能在自己的房间里呆上很久,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玩,上学、放学都是闷闷的。”这个时候,文中的女儿早已觉得自己活得很无奈,活得很失败。在没有大人的鼓励下,失败者是永远没有勇气站起来的。所以,寂寞时的一种安慰,是一种最好的鼓励,是一味抹平伤口的最好良药。

    社会发展到今天,彼此的竞争意识深入人心,孩子学习成绩要竞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东家比西家,没完没了。大人除了希望孩子好以外,还附加了许多大人们的意志,梦想、期待、面子,一颗小小的童心怎能容装得下这一切呢?所以,每当大人想到自已的时候,也要考虑考虑我们孩子啊!

    让孩子不寂寞,唯一办法一一做家长的先说服自己,学会鼓励,学会赞扬。

  • 2、 寂寞读后感

    寂寞读后感(一)

    父亲的去世、母亲的老去、儿子的离别,龙应台看似越来越孤独,然而,在无数次的目送中,她也变得越来越笃定,越来越豁达。一句话:寂寞,却不孤独。再用她在《寂寞》一文中的话来说: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或许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吧。

    在我看来,她把寂寞分为两类,第一种是可以排遣消减的,不如称之为孤独;而第二种则是只能一个人独自面对、体味的。而现在的龙应台显得是在第二种寂寞中,她已经悟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即便四顾苍茫,唯有目送,如今的龙应台也会勇敢面对,素颜修行。

    看到这样的文字2020时,我先是心中酸楚,倍感凄凉,仔细揣摩一番,回过头来再看身边的人和事,却更仿佛有所释怀了:有一种寂寞,只能自己去面对,与其怨天尤人、凄凄惨惨,倒不如用一种更淡然、豁达的心态来面对。

    在人生的漫漫长河中,我们不得不去面对生命中的这种寂寞,甚至有时候只有这种寂寞才能让我们更深刻、更透彻、更豁达地去看待人生,更宽容地去面对生活。

    自古圣贤皆寂寞,大凡心中有所执着的人,常会有与世俗红尘有些格格不入。

    寂寞读后感(二)

    虽然我们的生活正变得越来越好,不必像从前那样忍受饥饿和贫穷的折磨,但同时我们也失去了一些宝贵的东西,正如梭罗在《寂寞》中所写的那样一个清贫却无忧无虑的年代,简单却充满梦想和激情的年代,没有尔虞我诈、纯真与善良的年代。

    我敢说,每个人都曾有过自己的瓦尔登湖,那个也许是不切实际,却是最为纯真和充满梦想的小世界,我们记忆最深处的一处净土。还记得马克吐温小说中的林间小屋吗?还记得鲁宾逊那艰苦却自在的荒岛生活吗?还记得保尔柯察金生活的那个激情四射的红色年代吗?有人说,这些东西和梭罗一样,已经过时了,已经和这个讲求快节奏和高效率的时代格格不入。梭罗过时了吗?我看没有。

    抛开那些拔地而起的城市,揭掉我们脸上的一层层虚伪的面具,我们所剩下的,只有对生活和未来的困惑和迷茫,只有这花花世界的浮华与喧嚣。人性是如此的苍白与无力,我们从没有像今天这般孤独与寂寞,这是我们的悲哀,也是我们的无奈。仔细读一读梭罗的文字2020,你会发现自以为是的我们是多么的滑稽和可笑。梭罗选择了与瓦尔登湖为伴,与寂寞为伴,却收获了人生真正的快乐与真谛;而时时刻刻都在为金钱和欲

  • 3、 寂寞圣哲读后感

    寂寞圣哲读后感(一)

    寒假里,我回到老家,乡音虽未改,但故友已不在,连本用来打发时间的手机也用不起来。百般无聊之下,只能取出这本名为寂寞圣哲的书来消磨这点滴时光。

    书的封面为绿色,下面却是灰色,让人有种穿越古今、一望千年之感。心中的烦躁化为一种宁静。原本以为这种书肯定晦涩难懂,估计只能静读两章。可是细细一读后才发现,作者的语言朴实而又精彩,而且对书中人物进行了客观而又全面地分析,并没有像以前读的那些书一样,一味的赞叹或一味地批评某人。他带着我领略了老庄的风采,孔孟的儒道,墨子的兼爱非攻,以及才华横溢的屈原,让我这颗寂寞无聊的心和圣人来了一次远隔千年的呼应,让我在寂寞中充实自己,远离喧嚣,洗涤心灵。

    下面来看看作者眼中的圣人。首先是老子,老子在一些动画中给人的印象就是脑袋大,皱纹多的一个看似仙风道骨的老头,所以作者在开头就唤醒了我们的记忆:他硕大的头颅内究竟包含着多少人生智慧,他额际密密的皱纹中不知隐藏着多少阴谋与陷阱。前一句我看懂了,老子肯定是个有智慧的人,但是后一句提起了我的神,一位圣人怎会有阴谋和陷阱?这使我对下面的内容来了兴趣。原来啊,老子是一位史官,他在那阴冷的书馆里读着一些令人心痛的文献,当他走出收藏室,他已洞穿了人生的厚壁,看看这现世人间,已经混乱无道,正如历史书中那么糟糕,于是他决定离我们而去,走之前便留下了传诵至今的《道德经》,一种看透红尘,无为而治的思想便跃然纸上。一些人对这种思想大骂不已,可是他们却可曾想过,一个已看透这颠倒的世界的人,能够想出无为而治的思想已经不错,正如书中所说:与其批评老子提倡一种不健康的人生哲学,不如批判老子所描述的那种不健康的生存环境与文化传统。

    再说说大家更为熟悉的孔子。开篇作者又用孔子的头来打趣孔子:生而迂顶,让我不禁怀疑是否古今圣人的脑袋都异于常人。这当然是玩笑之语,但孔子的影响不可谓不深,我们的国家在他的儒道下前进了两千多年。虽然如此,但孔子在当时是很不得意的。他的时代,混乱不已;他的思想,君主们看看也只是笑笑不语;他虽然有众多学生,可最终走的走,散的散。但是他正是一个在寂寞中努力实现主张的痴人,一生舟车劳顿,为扞卫心中的礼义奔走在诸侯国之间,也正是如此,才区别了圣人和凡夫俗子。

    看完了令人生畏的老子,一生壮志难酬的孔子,不如再聊聊作者笔下豪情四溢,虽勇猛却常怀仁慈的游侠墨子。看过《秦时明月―诸子百家》的人都见识过

  • 4、 读《寂寞》随想

    我敢说,每个人都曾有过自己的瓦尔登湖,那个也许是不切实际,却是最为纯真和充满梦想的小世界,我们记忆最深处的一处净土。还记得马克吐温小说中的林间小屋吗?还记得鲁宾逊那艰苦却自在的荒岛生活吗?还记得保尔柯察金生活的那个激情四射的红色年代吗?有人说,这些东西和梭罗一样,已经过时了,已经和这个讲求快节奏和高效率的时代格格不入。梭罗过时了吗?我看没有,虽然我们的生活正变得越来越好,不必像从前那样忍受饥饿和贫穷的折磨,但同时我们也失去了一些宝贵的东西,正如梭罗在《寂寞》中所写的那样一个清贫却无忧无虑的年代,简单却充满梦想和激情的年代,没有尔虞我诈、纯真与善良的年代。

    抛开那些拔地而起的城市,揭掉我们脸上的一层层虚伪的面具,我们所剩下的,只有对生活和未来的困惑和迷茫,只有这花花世界的浮华与喧嚣。人性是如此的苍白与无力,我们从没有像今天这般孤独与寂寞,这是我们的悲哀,也是我们的无奈。仔细读一读梭罗的文字,你会发现自以为是的我们是多么的滑稽和可笑。梭罗选择了与瓦尔登湖为伴,与寂寞为伴,却收获了人生真正的快乐与真谛;而时时刻刻都在为金钱和欲望而奔波的我们呢?我们又得到了什么?除了那些发散着铜臭味的钞票和永不满足的欲求,还有些什么?我们才是真正孤独和寂寞的可怜人啊!

    穿过这百年的岁月与沧桑,梭罗,这个手持鹅毛笔和书卷,静静地坐在瓦尔登湖畔沉思的美国人,仿佛在想我们挥手:我已经找到了真理,你们呢。

  • 5、 寂寞丹青路读后感

    寂寞丹青路读后感

    前几天,同学让我准备几幅字2020画布置宿舍,虽然已经近三年没再碰过毛笔,怔了片刻,我还是答应了。在书房里翻箱倒柜,最后才打开了那扇闲置许久的抽屉。一样样抚过去,笔锋已钝,宣纸泛黄,镇纸、端砚、字2020帖,已经落满了灰尘,旧作已然褪了颜色,连墨迹也已经斑驳。

    笔尖刚触及纸面,手便颤抖不听使唤,侧锋中锋,焦墨淡墨,楷体隶体,对钢笔铅笔应用自如的我已经握不惯那杆竹子。笔笔雕琢,字2020字2020补修,一番工夫下来,那幅作品依然令人不忍卒睹,横如蚯蚓弯曲,竖如风过歪斜,若有一个人这时站在我身后,定会对我的水准皱起眉头。笔蘸清水滴落下来,晕染了一片墨荷修竹,恍惚中,倒像又朦胧忆起那张微笑的唇,开开合合,轻声吟诵着丹青不知老将至。于是种种回忆如水中的墨点,层层铺展开来。

    彼时,他是一个退休在家的老人,闲时无事,只会侍弄鱼鸟花草,那一手字2020画却是极好。我只是一个在弄堂里嬉闹的小小顽童,却在第一次见到他画的墨梅时伫了足,我惊异于三尺白宣,仅着黑白两色,却因清水调和的差异,而深浅有致,浓淡相宜,从而形成了一方奇玄莫测的砚中乾坤。于是,小小孩童着了迷,端端正正伏于案上,而他,则任我在纸上涂抹,自己心满意足地沏开一壶茶,茶香墨香,在小院里隐隐约约。附近也有孩子参加了各种兴趣小组,学钢琴的考过了级,学奥数的捧回了证书,我自诩已经小有长进,便仰起稚气的脸问:爷爷,我什么时候才能去参加比赛啊?他却似乎没料到我会这样问:参加比赛干什么?不参加比赛,别人怎么知道我画得好呢?画是画给自己看的。末了,他又轻声添上一句:如果一门心思放在怎么得奖上,又怎么静得下心画画呢?

    不觉已是六年,昔时幼子于今已坐于中学课堂,却为了各种活动竞赛而没了闲憩的时间,偶有空歇,却又惦记着未做完的习题和考试的名次,墨还未研匀,便已是烦躁不堪。想来这种心态于学习也不甚相宜,无论何事,急功近利断不能成,反是静静持久,才有逐渐向前的可能,像开水沏的茶,自本无言,待茶香弥散,终会为人所察。

    我将一个尘封三年的梦境拭去浮尘,重新摆上书架,愿能在书桌前偶一抬头,见杯中实现第二次绽放,也能重新找回宁谧的心境。现在的我,再次于窗前临风而坐,总期望身后有个熟悉的身影将我的笔扶正,只是,再也没有。

    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敛容;梅绽严冬,不因天寒而改节。你教给我的,我记得,全都记得。

  • 6、 寂寞的17岁读后感

    【篇一:寂寞的17岁读后感】

    在现在这个社会混乱的时代来说,中辍生的问题可说是越来越普遍。不过这些问题从哪里来的呢?家庭吧!父母影响更是深远,有的时候一个十全十美的教育方式并非适用于每一个人,就像一个小箱子容不下一个柜子。父母亲应该去衡量怎么做才是最好的,当然,小孩本身的想法也是重要的,如果对于父母的决策感到不适,应该理性的沟通,而非翘家。

    如果父母亲与小孩之间能互相了解,互相关心,哪里会有这么多的青少年犯罪?那些犯错的小孩中,十个里有九个缺乏父母的关爱,曾看过一篇报告,里头写着这些中辍生犯罪的理由,竟是想要吸引父母亲的注意而已。因为家里的兄弟姐妹各个成绩好,父母亲都不太理我。一个中辍生说。从这里来看,他们并不是因为天生的问题,而是他们找不到方法来得到温暖。这种温暖对于一般人而言并不会影响太大,但对于他们来说,却是种治愈心灵的良药,是种幸福的滋味。

    再者,有人说严格的父母下,会有守本分的小孩。这句话基本上是个错误,就像药一样,有的人可以吃这种药,有的却不行。一个人的成长在于自己,父母亲的严格教育只是种辅助。有一个故事这样写着:一个母亲对于她的儿子管较严厉,什么事都安排好好。有一天,她的儿子对于她的管教感到厌烦,于是他开始翘家,喝酒,甚至因为打架而进了医院。她去医院看他,偶然间看到有一位卖花的小姐与一位妇人在讲话,那位妇人说:为什么我的花会死?小姐答道:你看这株花被你的铁丝缠的死死的,当然会死。难道严格也是种错误吗?一个小孩的成长需要一片天空,去飞翔、去体会。并非严格是一种错,而是在严格的管教下,小孩仍需一点呼吸的空间。彼此间留个空隙,给自己一个转圜的机会,也给自己的小孩一点属于自己的梦想空间。

    有人说童年都是快乐的!或许有些人是这样,但对于那些中辍生可能不是。可能有的人因为家境困难,逼不得已得放弃求学,而出来打工赚钱已养家餬口。而有的人则是缠上了外界的流声魅影,而沉沦下去。也因为世人对他们的误解,而给予一种轻视的眼神及标示,其实只要我们能伸出双手帮助他们,他们便能像脱壳而出的蝴蝶,依然能展翅高飞。

    中辍生的问题已经不再只属于家庭了,而是整个社会。他们所做的事俨然成了一种次文化,我们应该以平常心去看待,不是对于别人的事都置身于事外,我们都是社会中的一分子,就像是一台机器缺了一个零件便无法启动了。故我们因多挪出一点时间,给予他们多一点关心,多一点立足的信心,使他们坚信

  • 7、 《寂寞丛书楼》读后感
    好久没有拜读韦明铧伯伯的文章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读到了一篇《寂寞丛书楼》。我没有想到作为扬州人的我竟然不曾知晓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丛书楼。更不用说其他人了。现在的我们只关心韩国,日本等国的流行资讯,而忽略了本国的历史文化。丛书楼坐落在扬州个园的东南角,一个人迹罕至的小院里。一座貌不惊人的小楼,上下两层,左右三间,正面朝阳,背倚山石。上下都是木雕的原始结构,显得古朴而冷清。即使是这样的一座小楼,在中国古代私人藏书史上,曾经有过他的辉煌。他是小玲珑山馆十二景之一,是其灵魂所在;他经历了4位主人的转手交接;他曾是扬州八怪以及名人政客(厉鹗、郑燮……)的聚会地;他也是清时全国最有名的藏书胜地;他更是清代著名文人马氏兄弟的心血之造。历史的变迁早已将一切磨净,只剩下他一人,独自面对寂寞的永远。经过岁月洗礼的丛书楼是时间的车轮,历史的见证。他的破旧与斑迹是现代工业所模仿不来的。他见证了盐商的没落、扬州的没落、甚至大清帝国的没落。但他终究逃脱不了现代社会所附加给他的文明因素。他默默的承受着一切,曾经深藏腹中的十万卷名书,早已失去踪迹。曾经为《四库全书》的编撰而贡献过很大力的他,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他流泪了,就象一个迷路的孩子一样,他找不到自己的路,母亲已同白鹤一起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他一人独自面对下个,下下个世纪的到来。他想不通,为什么母亲不带他走?却要留下他见证沧海变桑田,人性善恶转变的悲伤。如今的他虽已面貌一新,但用失去当年的万卷藏书的代价换来的象征现代文明的小卖部和接待处,无法让他快乐。他不开心,他怀念过往的一切,珍惜岁月、历史遗留在他身上的印记。他的不开心也印证了我们的不开心。《寂寞丛书楼》一文的出现将我们内心深藏的脆落揭露的无处可躲。我们要勇于面对现实,不再刻意逃避,学会去过自己的本能生活而非时代强加给我们的所谓的快乐生活。他需要同母亲的交流,需要同时代的交流。可是现实没有赋予他这样的机会。我们又何尝不是呢!我们成长在世界和平,经济发达的21世纪的地球,我们喜欢边听歌边聊天的生活方式,喜欢哈韩哈日的奇装异服,喜欢ktv、网吧,喜欢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我们是这个社会上自私的一代,堕落的一代,我们没有机会和父母交流。而他们也只会一味的给予我们所想要的生活或是他们心中的幸福生活,我们学会去不断的索求,学会去不断的遗忘历史,学会去不断
  • 8、 寂寞的春天读后感

    寂寞的春天读后感范文一

    本书的作者瑞秋。卡森是一位研究鱼类和野生资源的海洋生物学家,她用血淋淋的事实,希望唤醒无知、愚昧的人们,不要再用使用蛮力,来对付也是地球一分子的昆虫、植物。也呼吁我们,要尊重生命,谦卑为上,不要自以为是。否则将有一天,会为人类带来无可挽救的灾难,毁灭性的灭亡。

    作者描述:在美国有一个美丽的小镇,那里环境很美,在那里生物和四周的环境融为一体,一派生机,当春天来时,五颜六色的花朵在翠绿的田野中开放,无数鸟儿在树林里飞翔,人们快乐的生活在这小镇上,直到有一天这里发生了瘟疫,所有的牲畜都走向死亡,寂静覆盖了田野、森林和沼地。原本快乐的春天,变成死寂一片。

    归根究底,这是人们过度使用农药杀灭害虫和清除杂草造成的。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破坏地球的生态环境,以致死于癌症和药物中毒的人不计其数,现已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

    昆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加,所以要用更强的农药灭虫,这样不断来回往复,造成恶性循环。结果最终受害的是地球的生态,土壤的物质,水资源等等都被迫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常会见到杀虫剂的广告,但广告内又有否明言其药物内有致癌物呢?单单是为了金钱,这样不实事求是的宣传手法,真是要不得,若不是看了这本书,可能我一世都无法知道事实的真相。

    到底有什么方法可改善现在的情况呢?我真想不到,人们已经习惯使用所谓便利的产品,要他们放弃不再用,有可能吗?其实可以使用对环境影响较少的除草剂来对付已有抗药性的杂草。但是人类已经把这些有害药剂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了,要他们放弃又谈何容易!就算只是要你放弃用洗洁精都已经很难做到了。究竟到何时人类才认识自己所制造出来的祸害,才能开始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呢?

    因此,我们必须停用这种非自然的方法,以保存最后一片天然的生存空间。瑞。秋。卡森女士如此告诉我们。透过新颖、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方式,尝试去解决和其它生物,共享地球会产生的问题。人类唯有更谦卑、尊重大自然,反省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停止错误的方式,才有可能挽救人类自己。

    爱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人类自己。

    《寂寞的春天》读后感范文二

    读了瑞秋。卡森女士的着作--寂寞的春天。心中不免产生许多感觉,掺杂在一起也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样描绘此刻的心情了。

    瑞秋。卡森女士在四十余年前写下这本寂寞的春天,控诉了人类的无知,以杀虫剂和除草剂等化学物,杀死昆虫、杂草,同时也污染了环境,杀害了所有的生物,包括

  • 9、 读后感:她比烟花寂寞

    写于16年3月5日

    还没完整看过张爱玲的小说,却完整地看完了这本书,我觉得写得很好,最后看哭了。我看的是电子书,不知道书有多大,或者多长,花了大概一天时间吧,最后哭得一塌糊涂,似乎能够理解张爱玲的选择,包括她第一次婚姻、第二次婚姻,以及赖雅离世之后她选择的孤独人生。

    张爱玲少女时代的家庭环境为她的一生打上了灰色的基调,甚至部分地方是像石墨一样的深黑色,和胡兰成的婚姻增添了灰色和黑色的浓度。这些经历让她的心被浓重的雾霾环绕,自己也迷失在里面。在第二段婚姻中,张爱玲和赖雅的结合增加了张爱玲的经济负担,张爱玲要照顾赖雅,也要为他们两人的生计奔波,可是,肉体上的困顿再大、再难,恐怕都及不上精神空虚的一丝半点折磨。赖雅于张爱玲是负担,却也将张爱玲从寂寞的虚空中拉回生活,将张爱玲牢牢地压在生活的土地上。于这一点,张爱玲似乎更需要赖雅。赖雅走了,也带走了张爱玲的生机(从我的理解来看啊),之后张爱玲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于故纸堆、于文学的世界里打发在世间剩余的时间。这最后一段生活,孤独地如此纯粹,我想想就觉得可怕。张爱玲的生活似乎完全变成了黑洞,任何光线都无法照进她的世界,她的世界也无法向外界释放丁点的光亮,她的世界一团漆黑。

    张爱玲说,她欣赏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壮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张爱玲用她的一生诠释了这大红与大绿的对照。

    突然想到一句话形张爱玲的一生:她出生在黄昏过后,生活的背景逐渐从朦胧变成暗夜,然后她以燃烧的方式在暗夜中绽放,绚烂夺目,极耀眼又极短暂,之后便坠落在寂静且黒沉的夜里,漫长又漫无边际。

    璀璨如烟花,转瞬即逝;落寞如暗夜,浓黑永恒。

  • 10、 寂寞天柱山读后感

    寂寞天柱山读后感(一)

    我今天看了余秋雨的《寂寞天柱山》。

    里面讲述了: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天柱山的存在,在古代却有很多人知道天柱山,而且古代有些大文豪、大诗人,比如李白、苏东坡、王安石他们都在天柱山读过书。还有着名的文学家王庭坚、三国周瑜等人也跟他们一样上过天柱山读过书。作者也上过天柱山是去看风景,花草树木,山山水水,真是生机勃勃。过后,作者讲述了一些天柱山的历史,最后作者想到了一个字2020家,一个远远超出社会学范畴的哲学命题,家。

    我觉得之所以李白、苏东坡等人选择天柱山读书的原因:因为天柱山景观桃红柳绿,环境也不错,是一个可以安静读书的地方。

    寂寞天柱山读后感(二)

    我今天看了余秋雨的《寂寞天柱山》。

    里面讲述了: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天柱山的存在,在古代却有很多人知道天柱山,而且古代有些大文豪、大诗人,比如李白、苏东坡、王安石他们都在天柱山读过书。还有着名的文学家王庭坚、三国周瑜等人也跟他们一样上过天柱山读过书。作者也上过天柱山是去看风景,花草树木,山山水水,真是生机勃勃。过后,作者讲述了一些天柱山的历史,最后作者想到了一个字2020家,一个远远超出社会学范畴的哲学命题,家。

    我觉得之所以李白、苏东坡等人选择天柱山读书的原因:因为天柱山景观桃红柳绿,环境也不错,是一个可以安静读书的地方。

    寂寞天柱山读后感(三)

    《寂寞天柱山》:天柱山背满了历史故事,印下了文人足迹,不管它曾经辉煌还是现在寂寞,它都在作者笔下成为了家,居然还让它化做成家的一座山!虽风尘满身,却依然让人时时体会万里归来卜筑居的深味。何时,可亲游?

    初读散文,只是觉这作者有着好美的文笔,甚觉文笔美的都有些过于雍容与华贵了;在读,才觉得,不管时风对作者有着任何的评价,我只坚守,我对秋雨寓历史、人文、现实、希望等等于文字2020之中的深深尊敬!

    会再读《秋雨散文》,会去天柱山,会珍惜 家的简单幸福 !

  • 2019-10-09

  • 2023-01-14

  • 2019-10-23

  • 2023-01-20

  • 2021-12-14

  • 2019-09-19

  • 2022-10-14

  • 2023-01-02

  • 2019-09-21

  • 2019-11-04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1-08

  • 2019-09-19

  • 2019-10-20

  • 2019-10-29

  • 2019-10-20

  • 2021-08-20

  • 2022-12-09

  • 2023-03-17

  • 2023-05-24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23

  • 2019-11-12

  • 2021-07-19

  • 2019-10-24

  • 2023-02-09

  • 2019-10-16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5

  • 2022-09-23

  • 2019-11-06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10-16

  • 2019-09-20

  • 2019-10-28

寂寞女儿心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寂寞女儿心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寂寞女儿心读后感、2024寂寞女儿心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