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烟花寂寞读后感 > 地图 > 烟花寂寞读后感,2024烟花寂寞读后感
烟花寂寞读后感

(共 339 篇)

  • 1、 烟花寂寞读后感3篇

    写起作品读后感来就毫无头绪?读完作品之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这时候我们可以写读后感来记录下这些方法。读后感大全编辑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烟花寂寞读后感,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烟花寂寞读后感 篇1

    人生如戏,全凭演技。

    又要看完一本书,想想,什么时候我才能写完一本书呢。很羡慕亦舒一口气写了那么多本,我也想写很多本。

    这个故事是讲一个报社的小文员,她写娱乐专栏,很有分寸。不会把明星的隐私写来博眼球,也不会把别人的伤疤戳来娱乐大众。能够在这俗世中,有自己为人的底线,不容易。因为许多人,为了写出吸引人的文章,不惜放弃底线,拍人隐私,舆论压力一来,弄得别人家妻离子散,或者逼迫人上吊自杀,用舆论杀人,连血也看不见。

    姚晶就是那位自杀的女演员,可是舆论更倾向于她患病而死,这个徐佐子尊重她的一切,以欣赏的眼光,以合适的分寸采访了姚晶。

    起了一个做主持的人,她访问过许多名人,她的提问永远是体谅还有温和的。从来不会让人在公众场合觉得很尴尬,也从来不会让人觉得唐突。整场采访结束以后,大家也还是相互敬重的。

    人,固然有缺点,固然不完美。你要以善良的眼光去发现,以善良的心意去对待。如果做不到,起码不要为恶。

    明星有过去,也很正常。就算普通人有过去,也是常理。只是,因为过去,便不再接纳,不肯原谅,也不许他或者她有将来,谁给了公众这样审判的权限?只因为握着一支笔,就有这权限。这笔,有时亦是杀人的刀。

    姚晶顶不住这样的压力,自我审判,郁郁寡欢,最后生命走向终结。她与张煦的分手,是压垮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她从来没有为自己而活活,只为大众心中完美的姚晶而活着。倘若她自己想得通透,便会快了得多。

    等到姚晶去世了,大家慌忙去可怜一个去世的人,也悲悯同情起她的人生坎坷。这样的公众甚是可怜。若是真的爱护她,当初就该包容她的一切,包括所有,缄默不言,就像文中的霞姐一般。

    阮玲玉如何会死,不过是难以堵住悠悠众口。让她自杀的,是舆论而已。当时的报纸,公众,对她的去世,都有责任。

    周璇如何会疯。我想不止是三段感情的接连失败,还包括了舆论中对于她的各种报道,从来没有停止过。一个人能够承受的压力有限,所以她疯了。

    身在繁华簇拥的顶端,高处不胜寒,没有人理解。最后的姚晶把自己的一生积蓄赠予了欣赏自己的徐佐子,她不过两面的缘分就能读懂姚晶,理解姚晶。而有的人,同床共枕,却从来不了解她。同他生儿育女,却没有相互理解

  • 2、 读后感:她比烟花寂寞

    写于16年3月5日

    还没完整看过张爱玲的小说,却完整地看完了这本书,我觉得写得很好,最后看哭了。我看的是电子书,不知道书有多大,或者多长,花了大概一天时间吧,最后哭得一塌糊涂,似乎能够理解张爱玲的选择,包括她第一次婚姻、第二次婚姻,以及赖雅离世之后她选择的孤独人生。

    张爱玲少女时代的家庭环境为她的一生打上了灰色的基调,甚至部分地方是像石墨一样的深黑色,和胡兰成的婚姻增添了灰色和黑色的浓度。这些经历让她的心被浓重的雾霾环绕,自己也迷失在里面。在第二段婚姻中,张爱玲和赖雅的结合增加了张爱玲的经济负担,张爱玲要照顾赖雅,也要为他们两人的生计奔波,可是,肉体上的困顿再大、再难,恐怕都及不上精神空虚的一丝半点折磨。赖雅于张爱玲是负担,却也将张爱玲从寂寞的虚空中拉回生活,将张爱玲牢牢地压在生活的土地上。于这一点,张爱玲似乎更需要赖雅。赖雅走了,也带走了张爱玲的生机(从我的理解来看啊),之后张爱玲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于故纸堆、于文学的世界里打发在世间剩余的时间。这最后一段生活,孤独地如此纯粹,我想想就觉得可怕。张爱玲的生活似乎完全变成了黑洞,任何光线都无法照进她的世界,她的世界也无法向外界释放丁点的光亮,她的世界一团漆黑。

    张爱玲说,她欣赏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壮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张爱玲用她的一生诠释了这大红与大绿的对照。

    突然想到一句话形张爱玲的一生:她出生在黄昏过后,生活的背景逐渐从朦胧变成暗夜,然后她以燃烧的方式在暗夜中绽放,绚烂夺目,极耀眼又极短暂,之后便坠落在寂静且黒沉的夜里,漫长又漫无边际。

    璀璨如烟花,转瞬即逝;落寞如暗夜,浓黑永恒。

  • 3、 她比烟花寂寞观后感
    她比烟花寂寞观后感(一) 什么是烟花?开始时万紫千红的灿烂,寂灭时回归空洞的黑暗。那么的耀眼,又那么的寂寥,仿佛出现在世界上就是异数,而其生命也是美的艺术。 这部电影也许想讲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吧,关乎生命、艺术、亲情、家与心灵。 杰基,一个想和姐姐同台演出的小女孩走上了艺术的道路,最初的目标澄澈如斯。原始的渴望成了日后艺术道路上最纯净的源泉,让她一口一口吸食养料,如花般美丽绽放。 但是最美好的愿望总是与现实相悖。她的确通过了苦练站在了艺术的殿堂中央,而她的姐姐没有能够成为艺术娇子。原本亲密无间的姐妹感情不再如同过往。 无根的浮萍生命总遭受雨打风吹,最初澄澈的目标到最后变成了最不找边际的印象。功成名就的她也许忘了原点的自己和爱她的姐姐,她以为爱离她远去。的确,舞者因舞而生,世人因舞而热爱舞者。但是,舞者不能舞,世人的爱是否依旧?这个问题现实得让人心寒。杰基朦胧地感知到了这个问题,试图探寻,但最终自己伤痕累累。 杰基选择的是练习大提琴,她想和姐姐一同登台,也喜欢教授自己乐理的老师,但是她没有选择一场又一场的商业演出,没有选择做一只候鸟,永远在离家和归家的路途上,却早已遗忘了家的味道。单纯培育了这个天才,而世俗却毁掉了这个天才,让她堕落得快成了魔鬼。世俗让她感觉到了音乐的压力,世俗让她深深的不安,世俗让她伤害自己的亲人。 反观希拉里,没有成为一个出色的演奏家,融入了简简单单的乡间生活。她有深爱自己的丈夫,有几个可爱的小孩,有属于自己的位于乡野的房子,饲养了几只鸡,最为重要的是她选择了自己的生活。随心所欲,悠悠游游。 导演真是残酷,让这样的两个姐妹经受这样的痛苦。 但是两个傻丫头,既然生命最初就是一阵痛,那么路途中怎么可能不会有痛楚? 分分合合,吵吵闹闹,不管开始有多么喧嚣,生命最后还是会归于寂寞。 我渴望放浪形骸,既然生命中总是伴随痛苦,放浪就意味着享受了快乐。尽管这很大胆甚至是无耻,但是只要坚持本心,又何尝不可?杰基生活在一个浮华的世界中,尽管有艺术相伴,她还是有时懵懂,有时惶恐。真是讽刺啊,一个能够演奏出最美妙乐章的人的内心竟然会闪动着邪恶。因为在音乐面前,杰基是纯粹的,但在生活中,她早已失掉了自己的本心。由是,因生活,她怀疑自己的音乐。而希拉里,跟着感觉
  • 4、 优秀读后感:寂寞烟花梦一朵

    那是一缕阳光下最淡的往事,是一部含笑的悲剧,那是《红楼梦》。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读懂了宝玉和黛玉的人生,知道了他们的生命就是这样没有任何的悬念和猜测,没有留给我们任何的遐想。自看到黛玉那一刻起我们就知道这必将是一段没有结果的爱情故事。

    我们感慨,感慨封建社会的腐败;我们叹息,叹息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

    明月夜,宝玉与宝钗喜结连理;落花枝,红粉丽人香消玉殒。

    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故事出现的是那么自然,几乎没有人怀疑过。但是,生不逢时的爱情注定是痛苦的代名词。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通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冯建家族没落过程的生动描述,深刻地揭示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种种黑暗和腐朽。于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接受了黛玉的惨死,接受了宝玉的玩世不恭,接受了这个家族的沦落。

    你死了,我去做和尚。这是宝玉对这份爱情最后的抗争,只是可怜宝钗独守空闺孤老一生。

    曹雪芹笔下爱情的产生有一千多种开始,结局却都是红颜易老,人去楼空。或许这就是他的高妙之处。

    张爱玲曾说过人生有三恨:一恨鲫鱼多刺,二狠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未完。从这句话我们知道,张爱玲对高鹗续写的《红楼梦》并不十分满意。对此,我们也不难看出这其中的破绽。例如,在前八十回已指明宝玉是一纨绔子弟,而到高鹗的笔下竟成了一个乐于学习而参加科举的学者。从一个顽童到一个好学之人,这中间几乎没有什么衔接,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美梦终究一场空。韶华散尽,容颜衰。独坐烛前痴痴叹,才觉泪痕爬满容。过往如云不可及,镜中双鬓已成霜。膝下遗腹已成人,房空冷清如往昔。闲来无事仰望月,无语能诉,唯有泪空流!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才知道,不过是寂寞烟花梦一朵。

  • 5、 《她比烟花寂寞》读书笔记800字

    《她比烟花寂寞》读书笔记800字:

    前天一晚上看完了淘来的书《她比烟花寂寞》,我不知道如何下笔写这次的读书笔记,对我来说这本书实在是没有什么可以让我认同的部分或是持反面立场来气势汹汹反驳的点!

    这两天一直在想我对这本书兴致缺缺但又撑着读下去的原因,想来想去,一则是作者亦舒确实厉害,一步一步的引人进入“她”的世界,让人想要知道更多,二则是“她”,我想知道她的寂寞.....

    这本书的背景时间与今稍有一段距离,里面主视角的徐佐子女士追求做一个新时代的女性,但她认为的那种新时代的女性无法让我苟同,与男友的相处更是让我不喜,为人太作,有误会从来不主动解释,还怪男友想的太多。

    《她比烟花寂寞》的“她”是姚晶,一个演员,一个长的漂亮有演技很多人喜欢又死于心碎的演员,我喜欢这个女人,喜欢她有很多很多件漂亮得体的衣服,喜欢她有很多很多双精致美妙的鞋子,喜欢她将自己打扮的一丝不苟,喜欢她一直优雅安静,如果她对爱情没那么看重,我想我会爱上她!

    爱姚晶的人那么多,姚晶都不爱,姚晶爱的人只有一个,但是貌似得不到回应,我大胆的猜测一下,姚晶可能没有那么爱那个人,她只是想要有一个依靠,想要一个倾诉对象,她只是想要找一个人能倾听她的过去,倾听她隐瞒世人的从前的那段婚姻,倾听她如何生下那个女儿,倾听她未曾说出口的所有所有,并且这个人不会对她侧目而视,然而她一辈子都没有找到。

    最后她死了,算是英年早逝吧,遗产留给了一个只见过两面的徐佐子女士,她是如此的寂寞,都想不到还有谁能来继承她的财产,因为那些与她或多会少有关系的人完全不需要那些东西,他们缺吗?他们真的不缺.....

    这世上大多人不能免俗的一件事就是情和爱!

    今天早上我突然就想到,情和爱这回事,仅仅只是人生中的一件事,它不是必需品,充其量也就是调味品,我想象过自己在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会是热烈疯狂不顾一切的,我也想象过爱人不在身边的时候,我的生活依然会精彩无比,因为吃喝玩乐跟恋人对我一样都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我实在是不知道自己说了些啥,就这样草草结束吧!

    希望下本书是好看的,昨天晚上九点多就睡了。作者:随风

  • 6、 《那时烟花》读后感
    今天下午在单位看西岭雪的《那时烟花》。这本书我以前就在图书馆见过,单位也有同事借回来,并且告诉我说,很好看。可是我只看了开头一点,感觉那旧上海的忧伤往事并不太属于我,也就此便打住了。 这回,同样是嚷着要看书。当同事把书重新递过时,那句:很好看,真的说服了我,我即天真地慕名而去,直到一气呵成地把它读完。 这个旧上海的故事构思的很好。内容象一抹淡含忧伤的云朵,悄悄地在身体里渗透开来,但凡看过此书的人都说,结局不好。可我们读书,并不是冲着一个好结局去的。相反,象我这样的人,有时候会讨厌好结局。因为好结局除了讨好人以外毫无是处,它不会在人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好结局在更多情况下更象一个骗局。要不,我怎么会有那么些热衷于读言情小说的朋友,至今还在过着独身生活。 我不大喜欢此书。一是由于我不太喜欢作者的名字。这是我的偏见。这样一个讨巧的名字,象一个乖巧的网络作家,总有些卖弄的嫌疑。当然,看过书后,这一点便被推翻了。我觉得我甚至需要在网络上查找此人,并了解关于她写作的经历种种。二是我不了解《红楼梦》。我感觉整篇书中运用了太多的诗词歌赋,越是到了紧要的关头,这一点便显得越是明显。我没有看过《红楼梦》,我清楚这其中的诗词究竟是不是出于此。我个人认为,如果使用一些浅显易懂的话语,或许能使文章描绘的更加深刻。旧上海早已不是古代,纵使还不是新社会,总也是离的诗词歌赋比较远吧。当然,好作品应当是不分时代的。比如文章中韩可弟经常引用的《圣经》中的那些话,却使人信服。因为它比较直白,人们很容易结合文章中的内容感受。这也真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中国人看中国人的古词竟会有不懂的感觉,反到看外国人世代流传的经言,感觉如此贴近。 许是《红楼梦》的影子太多,文章到最后硬是要讲几个人物的形象归咎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引申。这固然是一个好的意向。但是在文章里硬是要死板板的提出来,就让人觉得有些不舒服。而关于人物黄裳的一生,托着阮玲玉凄苦的短暂生命,就处理的恰当舒服。暗示的作用非同小可。 总体来说,现代人写往事,确实难以把握那个时代原本就有的一些气息。加上作者在自述中提到的,她统共对上海的印象也可用稀薄来称,那么多少有些遗漏的不知。
  • 7、 2023烟花作文

    写作是汉字文化教育中的重要环节需要被认真研究和深入实践,写作练习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思维分析能力。在写作文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烟花作文”相关内容请您查看,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烟花作文 篇1

    一年又一年,新春的烟花爆竹总是不断地燃放,兔年除夕,我也去放烟花爆竹了。

    那天一吃完饭,我们全家就冒着寒风出来,我也不知我们为何有如此大的勇气,这是烟花爆竹的魅力吧!到了世纪广场,人已经很多了,迎面就是一个因为买了许愿灯而异常高兴的小孩,又听到了几声震耳欲聋的炮响。

    越往里走,烟花爆竹的怒吼声就越响,颜色却还是那样美丽——绿红相间,在尾端留下一个晶亮的小点,又如阵阵流星雨坠落人间,在眼前亮丽一闪,就失去光华,在它的背后只留一团青烟慢慢退去。

    转眼间,有一种“跳豆”又开始了它短暂而华丽的一生,金光四射,夺人眼目,跳到地上就发出“啪”的一声,金丝伴着多彩的“跳豆”就这样落入草丛。

    我也耐不住性子光看别人玩,马上跑到零售点买了一个叫“金锥”的小烟花。大的烟花虽然美,我却不太喜欢买,因为不如小的活泼,显得比较笨重。我非常想自己放,可我十分怕打火机,生怕点了烧到我的手,所以前面两个都是爸爸点的火,其实东西是差不多的“跳豆”。在点第三个的时候,我咽了一口唾沫,壮起了胆子,鼓起了勇气,但是在扔出去时把方向弄反了,在地上转了一圈,就灭了。有惊无险!但是总是觉得浪费了一支美丽的烟花啊!

    忽然,有人放了个超级大烟花,震得天空亮如白昼,我一惊,大叫道:“有炸弹,快卧倒!”爸妈先是一呆,然后,笑做一团了!

    烟花爆竹的响声、孩子们的尖叫声、大人们的欢笑声混成了一片,我多么希望时光停留在这个光彩夺目的时刻,再一次体验烟花的美妙与无限乐趣!

    烟花作文 篇2

    二零一六年二月八日,是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因为——过春节啦!到处欢声笑语,爆竹声霹雳啪啦。我正在姥姥家嬉戏玩耍。

    突然,我听到一声巨响,连忙出门查看。看见两个小男孩在姥姥家房子后面鬼鬼祟祟地,不知在干什么。我蹑手蹑脚地走过去,刚走到离他们两个人半步远的地方时,他们俩跑开了。我不知道怎么回事,走到他们站立的地方,发现墙上被他们弄了一个大洞,里面冒着一点火星。我想用手掏一掏,就在我伸手的一瞬间,洞里面突然传来爆炸声,并溅了我一身土!滚滚浓烟冒出来,久久不散,呛得我直咳嗽。他俩却哈哈大笑。原来他们在燃放“烟雾弹”!这种烟雾弹一旦点燃

  • 8、 烟花作文精华

    写作是一种创新和个性化表达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打破传统束缚,展现自我风采。那么,如何写一篇优秀的文章呢?今天,我为大家推荐一篇关于“烟花作文”的优秀文章,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

    烟花作文(篇1)

    春节到,真热闹,穿新衣,戴新帽。家家户户放鞭炮”。这是描写过新年的一首老诗。20xx年的春节即将来临。市政府发出通告:“越城区二环以内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看到这个标题时我心中曾经产生过疑问:为什么不能燃放烟花爆竹呢?烟花升到空中,五颜六色的样子多漂亮啊。爆竹声声也可以增添节日欢乐的气氛。通过学习,我明白了烟花爆竹燃放后可以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和火灾隐患。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可以影响绍兴的生态环境,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火灾会使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遭受损失。

    然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执行情况并不令人乐观,半夜里,爆竹响声阵阵,小区里结婚,酒店里孩子办满月酒,都要燃放烟花爆竹来庆贺。

    政府发出的禁令,大家需要严格遵守。但禁令屡屡被当作耳边风,却无人受到惩罚,这样一来,就会有更多的人效仿,管理就会难上加难。因此,对于有禁不止者,政府应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人必须从自我做起,自觉遵守政府禁令。大家必须意识到,燃放烟花爆竹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

    作为一名小学生,不仅要带头遵守政府禁令,还要向家长、邻居和周围居民作好宣传工作,让大家在清新、和谐的环境里过一个祥和的'春节。

    烟花作文(篇2)

    一年一度的寒假又来临,大家肯定都知道在寒假里有一个我国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春节的前夜是大年节夜,不管有什么事,家人都要团圆在一起吃年夜饭。吃罢年夜饭,开始“辞岁”。

    家中的晚辈逐一向长辈祝福拜年,长辈向晚辈表示良好的祝愿。然后,人们不免还要放烟火表示祝贺。下面,就来看看我家大年节夜的景象吧!大人们乐呵呵,小孩们喜气洋洋。一开始,舅舅拿出最大的“夜明珠”高兴地来到大街上,用打火机点燃,刚一眨眼,只见,烟花直冲天空,徐徐地伸展开来,形成无数朵时而红,时而黄,时而绿的繁花。然后,那烟火好似流星,从天而降,心里别提有多兴奋啦!我看,也想亲身放烟花,心动不如步履,于是我拿个名叫“金箍棒”的烟火。

    接着,我点燃引火线,高高举起,只听,“嗖”的一声,许多的星花一下子冒出来,五颜六色,漂亮极。左邻右舍看见我在放烟火,都纷纷出来看热闹。这时,我才敢把头转过去,“哇,好美的

  • 9、 《烟花》观后感

    《烟花》观后感一

    昨天晚上,我与好朋友一起观看了烟花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以“烟花”为线索展开了一系列的故事。在一个炎热的暑假,某个海滨城镇在当晚要举行烟花大会,而在学生们得到消息的同时,菜津奈(女主)却告知老师她的妈妈又要结婚,她要转学了。典道(男主)和他的几个要好的哥们儿正激烈地讨论烟花从侧面看到底是圆的还是扁的时,菜津奈却约祐介一起看烟花(祐介和典道是好哥们,都喜欢菜津奈),“如果那时候菜津奈约的是我……”典道将菜津奈海边捡到的一颗具有魔力的玻璃球扔出去…

    时间倒流,又回到了游泳馆,祐介和典道仿佛互换灵魂一样,说的都是对方曾经说的话,而菜津奈却邀请典道一起看烟花。她们见面后,菜津奈提出逃离小镇的想法,但她的真实目的是离开再婚母亲,“私奔”。可他们即将上车时,菜津奈妈妈却把她强行带了回去,典道无能为力地跑去看烟花了。站在塔顶的典道看到绚烂的烟花,越想越不是滋味儿,“如果那时候我拉住菜津奈一起上了车……”他再次把玻璃球扔了出去…

    时间再次倒流,这次典道抓住机会带菜津奈逃离这里去了另一个世界,最后留给广大观众的一个盗梦空间式开放性结局:时间回归正常了吗?男女主去东京了吗?一切都是未知的。

    看完这部电影,我想它其实没有有些人说的那么烂,该美的地方还是美的,清新文艺性画风,女主也设计的很美,forever friends响起时也算还原了对烟花的表白,但是看电影时我的眼泪根本止不住,因为哈欠停不下来…

    我感触蛮深的,电影是假的,生活是现实,不要等你喜欢的人不在了才去后悔。生活不是galgame,没有回档重来的机会,也希望我能怀着心中那份坚定的小美好,大胆往前走,不回头。

    《烟花》观后感二

    《烟花》讲述了一个少年成长的故事。虽然有瑕疵,但总体感觉还不错。整部看完,可能会感叹这是中学生典道的一个梦,一个关于心事的梦。他跟我们所有人一样,曾懦弱、胆小,但会因为某个喜欢的人而发生改变。许多电影都在呈现这种少年时期的状态,比如《怦然心动》、《两小无猜》、《侧耳倾听》等等,或许我们的青春期都有这种感受,从一个无知的状态开始,因某件事某个人在某一瞬突然长大。

    这些能够打动我们的青春电影,并非因为画面多么精美,构图多么漂亮,摄影技法如何纯熟,就像《初恋那件小事》只是因为引起了内心的共鸣。

    因为我们知道,成长就是充满磕碰,但这些伤痛带来的并不一定是伤疤,还有整个治愈的过程。我们在《壁花少年

  • 10、 寂寞读后感

    寂寞读后感(一)

    父亲的去世、母亲的老去、儿子的离别,龙应台看似越来越孤独,然而,在无数次的目送中,她也变得越来越笃定,越来越豁达。一句话:寂寞,却不孤独。再用她在《寂寞》一文中的话来说: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或许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吧。

    在我看来,她把寂寞分为两类,第一种是可以排遣消减的,不如称之为孤独;而第二种则是只能一个人独自面对、体味的。而现在的龙应台显得是在第二种寂寞中,她已经悟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即便四顾苍茫,唯有目送,如今的龙应台也会勇敢面对,素颜修行。

    看到这样的文字2020时,我先是心中酸楚,倍感凄凉,仔细揣摩一番,回过头来再看身边的人和事,却更仿佛有所释怀了:有一种寂寞,只能自己去面对,与其怨天尤人、凄凄惨惨,倒不如用一种更淡然、豁达的心态来面对。

    在人生的漫漫长河中,我们不得不去面对生命中的这种寂寞,甚至有时候只有这种寂寞才能让我们更深刻、更透彻、更豁达地去看待人生,更宽容地去面对生活。

    自古圣贤皆寂寞,大凡心中有所执着的人,常会有与世俗红尘有些格格不入。

    寂寞读后感(二)

    虽然我们的生活正变得越来越好,不必像从前那样忍受饥饿和贫穷的折磨,但同时我们也失去了一些宝贵的东西,正如梭罗在《寂寞》中所写的那样一个清贫却无忧无虑的年代,简单却充满梦想和激情的年代,没有尔虞我诈、纯真与善良的年代。

    我敢说,每个人都曾有过自己的瓦尔登湖,那个也许是不切实际,却是最为纯真和充满梦想的小世界,我们记忆最深处的一处净土。还记得马克吐温小说中的林间小屋吗?还记得鲁宾逊那艰苦却自在的荒岛生活吗?还记得保尔柯察金生活的那个激情四射的红色年代吗?有人说,这些东西和梭罗一样,已经过时了,已经和这个讲求快节奏和高效率的时代格格不入。梭罗过时了吗?我看没有。

    抛开那些拔地而起的城市,揭掉我们脸上的一层层虚伪的面具,我们所剩下的,只有对生活和未来的困惑和迷茫,只有这花花世界的浮华与喧嚣。人性是如此的苍白与无力,我们从没有像今天这般孤独与寂寞,这是我们的悲哀,也是我们的无奈。仔细读一读梭罗的文字2020,你会发现自以为是的我们是多么的滑稽和可笑。梭罗选择了与瓦尔登湖为伴,与寂寞为伴,却收获了人生真正的快乐与真谛;而时时刻刻都在为金钱和欲

  • 2019-10-19

  • 2019-10-23

  • 2023-06-10

  • 2019-11-06

  • 2019-10-19

  • 2019-09-23

  • 2023-04-17

  • 2023-06-10

  • 2023-05-30

  • 2023-04-17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1-03

  • 2019-11-04

  • 2023-01-09

  • 2023-05-12

  • 2019-11-03

  • 2019-10-23

  • 2023-01-20

  • 2021-12-14

  • 2019-09-19

  • 2022-10-14

  • 2023-04-17

  • 2023-07-02

  • 2019-11-06

  • 2019-09-20

  • 2023-01-02

  • 2019-09-21

  • 2023-06-21

  • 2019-11-04

  • 2023-01-23

  • 2019-10-29

  • 2019-11-08

  • 2023-06-09

烟花寂寞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烟花寂寞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烟花寂寞读后感、2024烟花寂寞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