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迷宫中的将军读后感 > 地图 > 迷宫中的将军读后感,2024迷宫中的将军读后感
迷宫中的将军读后感相关栏目
迷宫中的将军读后感热门栏目
迷宫中的将军读后感推荐
迷宫中的将军读后感

(共 4861 篇)

  • 1、 迷宫中的将军读后感

    迷宫中的将军读后感一:迷宫中的将军读后感

    加西亚·马尔克斯辞世已有半年,大师继《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一爱一情》后的另一部代表作《迷宫中的将军》即将和中国读者见面。本书描写了南美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1830年12月生命最后的14天,沿着马格达莱纳河幻影般的旅程。这趟旅程在信件与各种各样的回忆录中几乎没被提到,却恰好给了小说家在历史范围内创作自己故事的自一由。马尔克斯用自己的学识和文采兼容了历史的真实和文学的虚构。

    《迷宫中的将军》西班牙语原版出版于1989年,为写玻利瓦尔这位拉丁美洲的传奇人物,马尔克斯与哥伦比亚、墨西哥、委内瑞拉的历史学家们进行了长达近三年的调查,投入了所有的文献知识、技术和智力。正如作者所说“《迷宫中的将军》表明我写的全部内容都符合地理和历史现实。我想通过这个故事表现—更确切地说是试图表现—玻利瓦尔的人格,表现其最富有人情味的一面。”书中,玻利瓦尔在疾病困扰、心灰意冷和种种超出他控制的不利条件下,重访了河岸边的城市,重走了见证他辉煌战绩和抱负的道路,同时也重新体会了他所遭受的背叛……将军为了从西班牙独立而进行的斗争接续了他统一拉美大一陆的未完成的梦想,然而最终他带着失望和遗憾离开了世界。

    马尔克斯的讽刺和反思从来都是深埋的。很多拉美革命家,开始都怀揣着改变现实、解救苍生的坚定信念,试图把国家和人民从苦难的迷宫中带领出来。他们中的大多数在追求理想的途中就夭折于战火中;有些幸运儿,成功了,但早就被一种叫做“权力”的慢一性一毒一药所腐蚀,背弃了自己的初心。玻利瓦尔最可贵之处就在于当他发现自己的理想不可实现,毅然选择了去国。放弃比欧洲大四倍的国家总统之位,让人不得不让人佩服他的气量。

    《迷宫中的将军》出版后,拉美文学大师的卡洛斯·富恩特斯评价道:“《迷宫中的将军》最令人惊讶的是‘魔幻现实主义’元素全都不见了。这一次,马尔克斯的叙事非常直接,具有历史的准确一性一,关乎对权力的幻想与背叛,悲伤而令人颤一抖。”《洛杉矶时报书评》赞则誉这部作品是“马尔克斯为拉丁美洲和一个传奇人物做了一次一精一彩绝伦的倒带。”

    迷宫中的将军读后感二:迷宫中的将军读后感

    自从知道了“马尔克斯”这个名字以来,就一直在盘问自己:这个牛一逼一作家的尽头在哪里?什么才是马尔克斯的极限?什么才是写人的极限?

    近几天一直在读《迷宫中的将军》,读得很慢,甚至很吃力。读马尔克斯,从来不曾如此?是

  • 2、 权力的梦幻与虚无——读《迷宫中的将军》有感作文1000字_初一读后感

    着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迷宫中的将军》是拉丁美洲历史小说的经典之作,将一代

    末路英雄西蒙?玻利瓦尔写的栩栩如生,我仿佛看见玻利瓦尔那英雄情怀和衰老的身体的强烈对比,一副壮志豪情和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冲突。在玻利瓦尔的迷宫中,我恍惚中也在历史和虚构的迷宫中迷离了。

    玻利瓦尔是个多面性的人物,他常使部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好无奈的说“将军的心思只有将军知道”。

    玻利瓦尔是个凡人,而且是个病入膏盲的凡人:他的身高从1.65m萎缩成1.61m,他的咳嗽声、吐血、在草药水中冥想,和整夜光着身子不睡在房间里跑来跑去,都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那些不久前在世纪大会上见过他的朋友都不敢相信,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的身子竟至这般形销骨毁地步”!我们不难看出他的身心疲惫和多度劳累使他变得骨瘦如柴,病入膏肓!

    玻利瓦尔还是个内心狂热的英雄,他的病情睡着外部军事政变的消息经常一次次奇迹般的变得精神抖擞和回光返照。各种善意的谎言进场让他喜形于色,他梦幻中又回到了万民拥戴的岁月:我们从来没有这么好的机会沿着正确的道路从新开始…当我重新踏上阿拉瓜谷那天,全委内瑞拉的人脉都会起来支持我。身体状况的每况愈下和精神层面的峰回路转及极度狂热,将《迷宫中的将军》中一个“在迷梦中摸索,寻找根本不存在的东西”的英雄刻画的让人爱恨交加,玻利瓦尔的盖世雄风让我肃然起敬。

    玻利瓦尔是个解放者,他结束了西班牙人长达3个世纪的统治,1813年受到万民拥戴,享受着“解放者”的荣耀,并拥有长达12年兼任玻利维亚总统、哥伦比亚总统及秘鲁独裁者的风光和无上权力。这是一个雄才大略的英豪,也是个信念坚定、不屈不挠、最有远见,能把政治家的天才和军人直觉最完美结合的伟人。他坚信:我们只有以对手的鲜血为代价,才能保存我们自己的权威和生命!这是怎么样的枭雄啊!独立是具体事情,但是独立以后,下一步到哪里去,下一步建立怎么样的体系,如何平衡南美一体化对各地的寡头政府和当地豪门家族的特权的冲击,如何让南美洲人民过上和谐相处的生活,将军迷失了,他在权力的梦幻和虚无中迷失了。

    “咱们走吧,越快越好,这里谁都不喜欢我们”,“我已经没有可以为之牺牲的祖国了。”玻利瓦尔的这些言语表达了他内心对权力的渴望和失败后的孤单和无能为力。而他为了和委内瑞拉武装夺权的派斯将军和解,并允许派斯将军随心所欲地支配一切,为他自己的执政播下了灾难的种子。

    打天下

  • 3、 迷宫中学会适应-谁动了我的奶酪?

    《谁动了我的奶酪?》这个故事,虽然简单,但是充满了人生中寓意深长的哲理。这是个非常有趣,且能启蒙智慧的故事。

    故事的内容,就是四个住在迷宫里的人物竭尽所能地在寻找能滋养他们身心、使他们快乐的奶酪的过程。两只小老鼠,两个小人,他们的形象和行为鲜明地描绘了当代人们在追求自己的奶酪一生最想得到的东西的过程中的百态。故事中所谓的迷宫,便代表的是一个让你花费时间与精力追寻你的追求的地方。故事中,这些人物常常面临突如其来的变化。他们之中只有一个成功地对这些变化做出了适当的应对,并在迷宫的墙上写下他改变自己的心路历程及从中所得到的经验。

  • 4、 迷宫labyrinth观后感
    迷宫labyrinth观后感 《恰同学少年》我看了整整五遍,每一遍都看得我热血沸腾。它朦朦胧胧地唤醒了我心中沉睡已久的理想与斗志。在这部电视剧中,我才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同学情深;什么是真正的师生情谊;什么是真正的豪情壮志;什么是真正的胸怀天下…… 在该剧为数众多的人物中,我最欣赏的,便是的毛泽东。在剧中,他白衣胜雪,英姿飒爽。虽然并不帅气,但仅那眼神,就让人为之一振。每每想到他,我就会想到那个豪气冲天在读书会上畅所欲言的毛泽东;那个在北洋军阀包围下英勇无畏的毛泽东:那个看到易永畦生病时无微不至的毛泽东。当然他也有许多缺点:太冲动,太倔强,自以为是等等。但无论如何,他都是一个优秀的、进步的青年。在他身上,我感觉到一种生生不息,知难更进,难以压抑地对理想的崇祯,对祖国的热爱。他已经是我前方的动力和目标。我一定会努力,超越! “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我最敬佩的,就是毛泽东那股“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凌云壮志。一个人,必须要有远大志向。有了一个远大的志向,才会有奋斗的目标,知道自己的努力是为了什么。生活,就不是迷茫的。有了一个远大的志向,为了达到他,才会为此而努力学习,工作。生活,就有了动力。志向,不一定要是具体的。像毛泽东,他也没有想到他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可是他有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改变落后的社会、改变饥弱的中国的决心!这就足够了。正因为这个伟大的志向,他焚膏继晷的苦读,他风雨无阻的锻炼,他带领同学们手无寸铁的保卫长沙城!通过《恰同学少年》,我悟出的第一个道理便是:立志为先!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毛泽东的确是一个自信的人。记得剧中,他去参观岳麓书院时。萧子升感叹书院所出的人才都已经作古,只空留书院的旧址。毛泽东却自信的认为“我们”便会是今日之人才。“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不错,如果没有这份自信,他又怎么敢不带分文游历湖南,率领学生军智斗北洋军阀,揽下工人夜学的招生任务。相信自己,就一定可以成功。 以前,我一直认为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很傻。变法失败后,他为什么不逃走,白白送死。可现在,我突然理解了,这是一种为了革命坚贞不屈,奋斗到底的气节和品格!孔子在《论语》也说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时候,能为了自己所追求的,所信仰的而牺牲也是一种无限的光荣和满足。毛泽东
  • 5、 图将军传——《将军胡同》读后感
    图将军传——《将军胡同》读后感 赵行健 图尔堪将军是京城的八旗子弟。因祖上曾跟随康熙皇帝南征北战,立下功劳,被封为世袭“三等奉国将军”。那将军胡同便得名于此。 转眼到了民国,图家破落了。这位图将军没别的本事,只是非常会玩。那些烧钱的爱好,像吃喝玩乐、打猎逗蛐蛐儿、摔跤什么的,他是样样精通。从前有朝廷,图将军衣食无忧。眼下没了俸禄,又没有谋生的本事,他只好靠变卖家产为生。没过多久,图将军已将家里卖得家徒四壁。邻居刘爷好心劝他找一个能干的活来养家糊口。从那以后,图尔堪就蹬起了人力三轮车,从图将军变成了图车夫。 1937年,小鬼子进入北京。一些遗老遗少跑到东北去投奔伪满洲国,图将军不愿做汉奸,哪儿都没去。他看到鬼子和汉奸在街上横行霸道,胡作非为,心中十分恼火,便寻思着用什么法子来灭一灭他们的威风。机会来了,北京的一个汉奸手里有一只蛐蛐,个儿大体壮,十分威猛,斗败了很多蛐蛐,是著名的虫王,这汉奸也因此不可一世。要说玩蛐蛐儿,没人比得上图将军。他特地去捉了一只上好的蛐蛐来精心调教,取名“铁弹子”。最终,铁弹子咬死了汉奸的虫王,狠狠地教训了一把汉奸。 图将军训狗打猎的本事也能派上用场。有一次,图将军去野外猎獾,正赶上日本宪兵队追捕抗日志士。图将军赶紧放出猎獾的猎狗上去扑咬。那猎狗十分了得,不但咬死了鬼子的大狼狗,还咬伤了几个鬼子。最终,猎狗战死,可抗日志士得救了。 图将军一辈子不得志,但最终死得壮烈,不辱没“将军”两个字。那一天,图将军去同仁堂抓药,途中遇到日本特务正在抓捕抗日青年。图将军故意把人力三轮车横在路上。那特务抓人心切,不小心把图将军的药打翻。图将军不依不饶,死命拖住特务。特务急眼了,要开枪,结果图将军眼疾手快,打飞了枪,还摔死了特务。另一特务开枪击中图将军胸口,图将军奋起神勇,把那个特务又摔了个脑浆迸裂。此时,图将军再也支持不住了,背靠着墙,含笑而死。 这就是图将军,一个从浪子到抗日志士的北京爷们。 (指导老师:周遥) 【小编碎语】 我不仅要为小作者的文笔拍案叫好了。这是一片读后感,更是一篇人物鲜明、故事生动的记叙文。作者用简洁的文字“概述”了主人公图将军的一生,说“概述”其实并不准确,本文出彩之处在于选取了图将军一生中几件表现其性格特征的重要事件,不仅读来饶有趣味,更为文末对图将军的人格礼赞的起到层层铺垫的作用。再次献上小编的肯定!

  • 6、 将军的部队读后感

    将军的部队读后感 《将军的部队》这本书一共由八个故事组成,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理发师》这个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陆平,他是一个不温不火且技艺精湛的理发师。他当年为了师妹不被侮辱,用手里的剃刀割断了那个日本人的喉咙,但是,也因此给他的师傅和师妹引来了杀身之祸。 因此他跟随着一位名叫宋丰年的人来到了和顺县,宋丰年是这个县城的大户,他开了一家理发店,并让陆平来担任这个理发店的理发师。不管是什么人,甚至是日本军官来剪头,他都一视同仁,来者不拒,因为他不想身边的人再因他而死。 本以为可以一直这么平淡的生活下去,可是,偶然的境遇又把陆平变成了一名中央军少校参谋。但是,他还是主要以理发为主业:为同僚理发,为受伤的伤员剃发 仿佛只有拿起剃刀,他才能体会到自己的真实存在感。 出乎意料的是:从来没有驰骋过沙场也没有建功立业,还不懂政治博弈的他却在四年之中偏偏连升四级,从理发师变成了一名将军。 人不是总是幸运的,所谓乐极生悲就全面的在陆平身上展现了。 很快,他以国军的身份被俘,监禁十年后,他又因为自己的手艺被释放。 最终,理发师陆平回归了他的理发店,历经劫难的他也和他爱的人走在了一起。 陆平他是一个不温不火,对谁都很和气的理发师,他喜欢静静地给别人理发,即使做了军官,他想的也是怎样把军装脱了,然后再做他的理发师。而并不是像别人那样溜须拍马、投其所好,然后送礼让自己升官。他无心讨好别人,更无害人之心,面对他每一次被战争该写的命运,他只能默默承受。 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即使面临残酷的处境,他也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温和、善良。 这篇小说告诉我们: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即使是在逆境中,我们也要搞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要被眼前的利欲熏黑了自己的良心,不论做什么都要从一而终,不要半途而废。

  • 7、 潘神的迷宫影评

    潘神的迷宫影评(一)

    有些后悔在新年的第一天看这部电影。应该说这是一部好电影,不论从画面、音效、故事情节还是演员的表演,都是一部精彩的影片。然而我想说的是关于影片中传达的灰暗、阴郁的主题,是我非常不喜欢的。生活本来就不易,打起精神来好好的生活,在痛苦中寻找幸福更是难上加难。可是电影轻易的就放弃了美好的人生,告诉我们美好只存在于童话中,存在于相信童话的善良人心中,存在死亡后营造的世界中。真是让人沮丧。懊恼啊——怎么会在新年的第一天就看到这样的丧气精神。所以一部好电影,我也只给了7分。只因我不喜欢人生如此的黑暗,看过了愈发不能打起精神。

    故事的主线主要有两条,现实和梦幻。在现实中,奥菲利亚跟随怀孕的妈妈来到继父——一个冷酷的纳粹军官身边,继父对时间的苛刻就能看出他为人。我在想安排这样一个细节来表现人物真是太精妙了,只一个对时间都苛刻的人,就能感受到其他方面更是怎样的苛责。继父在意的只有两件事:妈妈肚子里他的宝宝和树林里的游击队。奥菲利亚在她和妈妈的居所接二连三遇到的都是不好的事情,先是感受到继父的冰凉,然后妈妈又因难产去世,唯一感觉可以依赖的女佣也是游击队的眼线。现实生活对奥菲利亚一日不如一日。在梦幻中,奥菲利亚遇见了潘神(可是我总觉得它别有用心),潘神告诉她真实的身份是地下王国的公主,只要完成三个任务就能实现回归。奥菲利亚为了能回到地下王国的“父亲”身边,开始了她奇幻的三个任务旅程。

    小女孩的心思就是这般的善良和好奇,她在无伤他人并且有力大众的情况下便能顺利的完成了第一个任务。第二个任务中,她的好奇心趋势她吃了不该吃的东西,我个人觉得应该是对某种东西的渴望驱使她犯错,就像我们人人都会犯的错一样。潘神震怒,不给她机会完成第三件任务。奥菲利亚的生命同时低到了一个最低的地方——妈妈去世、女佣带她出逃又被继父俘获。绝望中,潘神给她最后的机会,要她带着刚出生的弟弟去他的迷宫。满月中,用弟弟的血打开地宫的大门。奥菲利亚不肯伤害她的弟弟,被激动赶来的继父射杀。迷离中,她感觉到了因为自己的善良带来的回归。

    没人有一个好结局,妈妈去世了,继父死了,女佣和她所爱的人在下一个上尉到来后依旧要在山林中躲藏过日,居无定所。奥菲利亚不忍再看这个残忍的悲惨世界,绝望的闭上了眼睛。

    潘神的迷宫影评(二)

    很多作家和影视制造者都喜欢通过童话或者魔幻的形式来反衬现实世界的黑暗和丑恶,如遭遇过两次世界大战

  • 8、 战火中的将军读后感

    战火中的将军读后感

    最近读了《战火中的将军》,感触真的很深!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提到的左权将军。

    左权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考取黄埔一期生,继而留学莫斯科中山大学和伏龙芝军事学院(与刘伯承同班同学),学成回国后先后任红一军团参谋长、红一军团代军团长、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等职,指挥了突破湘江、夜袭山城堡、百团大战、黄崖洞保卫战等著名的战役战斗,1942年在日军“扫荡”中为掩护八路军总部机关撤退亲自殿后,不幸壮烈牺牲,为八路军在抗战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是我军确认的在建国前牺牲的6名军事家之一。从童年时代起,左权就受到了仇恨日本帝国主义的教育,当时的东北,是一个活的大课堂。在奉天街头,到处响彻着提倡国货的声浪,一些爱国的店铺里展销着老火车头牌牙粉、惠临火柴、吴春如墨汁、五味素、土纱、土布……这使左权回想起在姚家坝、板杉铺、青安铺那些家乡的小镇上,曾贴着自己写得歪歪扭扭的“常怀国耻,莫用日货”的白话报。闭锁的小镇,就凭着孩子们稚嫩的爱国之声,东洋绸、洋官纱、洋伞、洋油、洋钉、洋火等一切应柜日货,就被禁绝。想不到15年之后,这一幕又在奉天重演。左权看得出来,日本人大体上已在执行“田中奏折”中拟订的计划,经营东北的价值在于将来。他们不但独霸了市场和资源,还切断了苏联与中国、朝鲜的联系,向北虎视苏俄,向南鹰瞵中原。对于日本武夫们来说,现在就发动对中国的战争不仅是一种实际的需要,而且也是一种逻辑的要求,因为他们已经占据了征服者的“发祥地”。

    因为具有较高的知识素质,使左权具有历史学家善于剖析各种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特殊才能,并惯于对现实进行严肃的周密的军事思考。

    读了《战火中的将军》使我仿佛来到了那炮火连天的时代,与革命先辈一起经历那浴血奋战的历程,接受血与火的洗礼,使我深切的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一切,同时感到我们今天的人们在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应该向革命先烈学习,学习他们与困难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信念与决心,向革命先烈学习,还应该学习他们不怕吃苦勇于拼搏的精神,兢兢业业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

  • 9、 将军胡同的读后感精选

    其实读书对于我们来说,那就是一辈子不间断的事,作品这部作品他为很多人留下了深刻。阅读完文章或书籍后,只有感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将其记录下来,你所见过的作品读后感是哪些方面的呢?编辑推荐你不妨读一下将军胡同的读后感,本文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

    将军胡同的读后感 篇1

    “读了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这个周末,我读完了由大奖作家史雷所著的一本书——《将军胡同》。

    全书以一个八岁孩童的视角,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北平城中各种各样的人物思想变化与被压迫的生活场景。书中,图将军是主要的人物之一,他与作者所在的刘家有着不解之缘。图将军为人侠气,具有侠义肝胆和英雄气概,为刘家摆平了不少麻烦之事。

    书中有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情景,无论谁读了之后都会感觉心潮澎湃。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七章中的一篇故事:作者的大舅是抗日地下党,被日本兵追捕时十分危险,他们家训养的獾狗铁苍狼奋不顾身地冲出草丛去咬死日本军犬让大舅得以逃脱,最后铁苍狼与日本军犬同归于尽。当时,作者对图将军说的话:“你是说铁苍狼死也不会放过日本军犬?”一只獾狗都能和敌人战斗到底,何况是人呢?还有第二章中斗蛐蛐,以代表民间正义力量的“铁弹子”与代表汉奸势力“紫黄”拼死战斗的场景。最终,“铁弹子”在身处绝境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对身形比它大的“紫黄”发起了进攻,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一只蛐蛐都能努力在绝境中寻求生机,在当时境遇下的人又为何不能呢?

    《将军胡同》是一本充满童真童趣和绝地反击精神表现的儿童小说,大家有兴趣可以读一读它,在此推荐此书。

    将军胡同的读后感 篇2

    我最近读了一本书,叫《将军胡同》,它的作者史雷,是北京作家协会会员。这本书获得了第一届“青铜葵花儿童小说奖”的最高奖—青铜奖。

    这本书讲的是北京抗战时期的故事,小主人公名叫大宝,和姥爷一起住在将军胡同里的一个宅子里,这本书就是通过大宝的视角讲述了北京城里前清八旗落魄子弟图将军、皮影戏班的父女和姥爷一家的故事,从这些人的遭遇和命运中,描写出那个时期北京的生活画面,也展现出那一段灰暗的历史。

    书中塑造了爱国的姥爷、投身革命的大舅二舅、戏班出身的秀儿、侠义的八旗后代图将军、日本顾问老横泽和他的女儿美香等生动的角色,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图将军。他是一个败家子,只图享乐不会赚钱,把祖上留下的精致物件儿都找姥爷换了钱花,但他是一个高水平的玩家,养鸽子、斗蟋蟀、放风筝、驯狗,孩子们喜

  • 10、 《叶挺将军》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叶挺将军》。读完深受教育。 叶挺于1896年9月10日出生于广东惠阳一个贫农的家庭。青少年时代的叶挺,面对疮痍遍地的旧中国,一心要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1937年抗战爆发,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他率领新四军在和日伪军的战斗中屡建奇功。但是心狠手辣的蒋介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最后,项英等以党组织的名义,决定由叶挺代表新四军与国民党军队谈判。叶挺奉命前往,不幸被俘。敌人把他关押在一个终年不见阳光的山洞里。但是,他毫不屈服。一天,敌人要提审他,他怒斥敌人:“你们有什么资格审问我?我军奉命北移没有过错。如果要审判罪犯.你们的蒋委员长应首先受审!” 几年后抗战胜利,经过中国共产党的坚决斗争,蒋介石被迫释放了叶挺。1946年3月4日,叶挺回到了重庆中共代表团所在地。叶挺在代表团同志们的热烈掌声中走下车,只见他留着长长的头发,身上仍穿着那件已经破烂的新四军灰军装。当他结束五年的囚禁生活时,国民党当局要给他换衣服,他大义凛然地说:“我来的时候穿的是新四军发的军装,我要穿回去!”这身破旧的军装表达了他坚不可摧的意志和精神。   不幸的是,叶挺于同年的4月8日在从重庆飞往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而牺牲。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就这样告别了人间。但新四军并未因此解散,而是继承了叶挺将军的遗愿,一路势如破竹奋勇杀敌。直到把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赶回老家去!夺取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虽然我们是新世纪的学生,但是幸福是老一辈先烈们创造的,我们既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要继承革命前辈为党、为人民奋不顾身的革命精神。即使现在是和平年代,不需要我们去“革命”,但是我们也要充分利用有限的生命,将来为祖国为人民做出更大贡献。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10-28

  • 2021-10-30

  • 2019-09-19

  • 2021-08-28

  • 2019-10-17

  • 2019-10-19

  • 2022-12-06

  • 2019-11-04

  • 2019-11-04

  • 2021-08-03

  • 2023-01-06

  • 2021-09-02

  • 2019-11-04

  • 2023-06-0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09-20

  • 2023-02-02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11-03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11-04

迷宫中的将军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迷宫中的将军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迷宫中的将军读后感、2024迷宫中的将军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