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还能孩子多久读后感 > 地图 > 还能孩子多久读后感,2024还能孩子多久读后感
还能孩子多久读后感相关栏目
还能孩子多久读后感热门栏目
还能孩子多久读后感推荐
还能孩子多久读后感

(共 8245 篇)

  • 1、 初一作文800字:《还能孩子多久》读后感

    初一作文800字 《还能孩子多久》读后感

    在很早之前就看完叶冰伦写的《还能孩子多久》,为什么到这么久才写它的读后感?因为觉得就这样读,读完了就算了很没意义。我也想记录自己现在的想法,到长大时回忆。

    记得当时第一次看叶冰伦的《浅浅》就开始就很迷叶冰伦了。因为她写的小说里似乎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

    知道了叶冰伦出的这本书后觉得《还能孩子多久》这个题目有着唯美而凄美的感觉。对呀,自己到底还能孩子多久呢?

    虽然这本书插图少得可怜,都是密密麻麻的字,可是却没有放弃去阅读。看这本书时总是看一下停一下,当时在教室里看,如果不看一下停一下,恐怕我都已经放声大哭了真的好辛苦,因为停一下的时候需要调整好心态,把眼泪逼回去才重新看。

    首先是这本书其中一位主角:七月

    我对她的感觉挺好的,虽然是个冷漠孩子。虽然是个到最后才懂得珍惜的孩子。人不都到最后才珍惜吗?对于母亲的啰嗦,对于父亲经常不回家,她选择了叛逆。这也不能怪他,只是现实太残忍。

    第二位主角:米苏

    是个活泼、热烈的孩子,可是却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母亲又不愿意说到最后把所有美好的一切打破后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可以说一切都是因为她的过错,不过我不恨她。因为她只是想要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想要得到父亲的爱而已谁都想得到别人的关怀,谁都想得到一个完整的家庭,谁都想和父母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所以她没有错。

    第三位主角:童晓萌

    童晓萌一开始给我的感觉很温暖。可是最后让我有点失望,因为爱情而放弃友情。如果是我,我会选择友情也不会选择爱情。

    配角:七月的妈妈

    七月的妈妈其实很伟大为了救她的老公,也就是七月的爸爸,一直找人帮忙,和七月一起同甘共苦

    配角:凌小天

    凌小天对爱情很专一,可是就是因为和七月太像而导致分手。然后去追童晓萌让七月吃醋,可是童晓萌却爱上了凌小天。

    配角:张康

    张康爱着七月,可米苏爱着张康。最后却得知张康的父亲也是米苏的父亲。

    看完这本书后沉思了一会,很喜欢最后一句话:

    时光依然如故地走下去,毫不顾忌我们的感受,究竟是时间改变了我们,还是我们自己抛弃了自己。

  • 2、 初一作文800字2024 《还能孩子多久》读后感

    初一作文800字2024 《还能孩子多久》读后感

    在很早之前就看完叶冰伦写的《还能孩子多久》,为什么到这么久才写它的读后感?因为觉得就这样读,读完了就算了很没意义。我也想记录自己现在的想法,到长大时回忆。

    记得当时第一次看叶冰伦的《浅浅》就开始就很迷叶冰伦了。因为她写的小说里似乎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

    知道了叶冰伦出的这本书后觉得《还能孩子多久》这个题目有着唯美而凄美的感觉。对呀,自己到底还能孩子多久呢?

    虽然这本书插图少得可怜,都是密密麻麻的字,可是却没有放弃去阅读。看这本书时总是看一下停一下,当时在教室里看,如果不看一下停一下,恐怕我都已经放声大哭了真的好辛苦,因为停一下的时候需要调整好心态,把眼泪逼回去才重新看。

    首先是这本书其中一位主角:七月

    我对她的感觉挺好的,虽然是个冷漠孩子。虽然是个到最后才懂得珍惜的孩子。人不都到最后才珍惜吗?对于母亲的啰嗦,对于父亲经常不回家,她选择了叛逆。这也不能怪他,只是现实太残忍。

    第二位主角:米苏

    是个活泼、热烈的孩子,可是却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母亲又不愿意说到最后把所有美好的一切打破后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可以说一切都是因为她的过错,不过我不恨她。因为她只是想要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想要得到父亲的爱而已谁都想得到别人的关怀,谁都想得到一个完整的家庭,谁都想和父母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所以她没有错。

    第三位主角:童晓萌

    童晓萌一开始给我的感觉很温暖。可是最后让我有点失望,因为爱情而放弃友情。如果是我,我会选择友情也不会选择爱情。

    配角:七月的妈妈

    七月的妈妈其实很伟大为了救她的老公,也就是七月的爸爸,一直找人帮忙,和七月一起同甘共苦

    配角:凌小天

    凌小天对爱情很专一,可是就是因为和七月太像而导致分手。然后去追童晓萌让七月吃醋,可是童晓萌却爱上了凌小天。

    配角:张康

    张康爱着七月,可米苏爱着张康。最后却得知张康的父亲也是米苏的父亲。

    看完这本书后沉思了一会,很喜欢最后一句话:

    时光依然如故地走下去,毫不顾忌我们的感受,究竟是时间改变了我们,还是我们自己抛弃了自己。

  • 3、 《没钱,我们还能爱多久》的读后感250字

    《没钱,我们还能爱多久》的读后感250字 首先,我想说,这篇文章写得很真实,看过之后,让人不禁深思,钱,感情,这两者的关系和重要性。年轻的时候,我们幼稚不懂事,总是把爱情看得太重,以为真爱无敌,有了爱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其实有爱真的不算什么,时间会摧残它,现实会侵蚀它,没有谁的爱能像最初的纯粹。爱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爱是由很多东西来支撑的,并不是有情饮水饱,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理智的,也会让两个人最终痛苦,爱,原本是简单的,可是要爱存留却需要很多的付出和努力。两个人在一起,如果是学生,没有自己的经济基础,一切靠父母,不开心的事往往很容易解决,产生的矛盾也多半是你爱我有几分或者你不爱我我难受,没有生存压力的人没有资格去说一辈子,因为你不知道社会的残酷,因为你不知道两个人在一起除了感情还需要柴米油盐酱醋柴,因为你不知道爱情总有一天会变成亲情,变成一种习惯了彼此的习惯。爱情是美好的,可是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你确定你可以陪他,或者她过一辈子吗? 情人节也许没有玫瑰花,因为太贵了,也许没有一个你们的房子,因为你们买不起,也许有很多你原本在父母宠爱下没做过的家务,也许你会在菜市场变成当初你最鄙视的大妈,为了几毛钱斤斤计较,你真的能够确定,背负上生存的压力后,能像现在一样无忧无虑的爱着他吗?两个人每天奔波忙碌,只为了生存,下班了,依偎在一起,满心疲倦,话也许不会那么多,因为累了,生活也许不会那么好,因为你长大了不能靠父母了,烦恼也许变得更多了,因为你们也想结婚也想有房有车,请真心的问问自己,没钱,我们还能爱多久?没钱,我们是不是还要继续坚持?爱情和面包都很重要,任何一个缺少了,都是残缺的,两者原本就是相辅相乘的,有钱当然皆大欢喜,没钱也要坚持下去,自己选择的路就跪着和他走下去,自己做出的承诺就不要辜负他的期望去做到,累的时候,也请记得停下脚步,和心爱的他紧紧拥抱。没钱,我们还能爱多久?我想说,我无法给你天长地久的承诺,可是我愿意陪你一起去努力,直到我没有力气为止,瓜磊,爱情其实也没有那么复杂对吗?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像我一样在恋爱中的朋友,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童话里的王子公主,从此以后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 4、 《永恒有多久》读后感

    《永恒有多久》读后感

    《永恒有多久》是一本非常特别的书,一改平常我们一页一页的翻书习惯而设计成了一拉便横向铺开的长卷书。从视觉上和感官上就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一个长卷里到底藏着什么呢?黑白色和彩色各一面,相互循环,相互映衬,告诉我们,永恒到底是什么?永恒就是无限的循环,无限的拉长,没有尽头。首先书的设计方式就引人入胜了,让人有一种想读,爱读的情怀了。

    书的开头引出格林童话离得《聪明的小牧童》的故事,国王问小牧童永恒有多少秒钟,牧童充满哲学性的回答衍生出这个故事。在世界的尽头,一片荒芜的雾霭中,伫立着一颗古老的参天大树,它就是生命树。当老树伸懒腰时,枝头那只沉睡百年的小鸟醒了过来,它就是时间鸟。这一次的醒来,时间鸟又要开始一次艰辛的旅行,他在飞行过程中遇到了狂风,它逆着风咬紧牙关一直向前冲。它一直飞,一直飞,遇到了闪电、轰雷、倾盆而下的暴雨时间鸟不畏艰辛,还是一直飞,突然一道曙光穿透了厚厚的云层,时间鸟便跟着那道曙光穿越了云层,来到了它夜以继日寻找的钻石山。时间鸟稍作休息后,便开始用喙琢磨钻石山的表面。直到时间鸟的喙恢复了锋利,它便往归途飞去。时间鸟穿越了滚滚热浪袭击的沙漠,飞越了冰冷的海面,迎接着汹涌澎湃的海浪,飞越了那延绵叠峦的山岗,终于历经艰辛回到了生命树的枝头。就这样时间鸟沉沉的睡去了,等待着下一个一百年的到来,继续飞行,继续琢磨钻石山,知道钻石山被磨平了,永恒就过了一秒了。

    这本书以双向书的形式隐喻循环与融合,长卷书体现遥远及恒久,黑白及彩色两种版本让人看见不一样的风景。每一个设计,都强化了永恒的概念,为每一次的阅读带来不同的体验。

    地球刚出现在宇宙中的时候算作永恒的开始吧,直至今天我们人类社会已经有几万年的历史,永恒的第一秒还没有过去!但有谁知道永恒到底有多久??

    永恒是一个永远的话题,是没有边际的,那个第一秒是永远过不了的。这是一个本很富有哲学性的书,孩子还看不太懂,但是给我的启示却很深。保留着,让孩子经常翻开看看,我相信孩子对生活,对自己的人生会有更深的感悟的!

  • 5、 《西方将主宰多久》读后感

    《西方将主宰多久》读后感

    文/朔翎

    断断续续的读了一部书《西方将主宰多久》伊恩莫里斯所著,篇幅较长,论述比较详尽。从地球大爆炸谈起,一直到现代局势,纵论东西,囊括中外,比较客观的描述了人类社会的整个进程,同时对于东西方交替领先做出了独特的分析。

    其中最为独特的就是作者提出社会发展指数,对整个社会不同时期的发展进行了量化,从能量获取、组织能力、作战能力、信息技术四个方面,概括性的展示了社会的发展程度。

    按整个时间顺序来看,社会的进步来源于懒惰、贪婪和恐惧,而并非是自由意愿。这个结论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技术的积累,只有经过长期的基础性积累,才能在偶然的懒惰和贪婪激发下,有了社会阶段性的进步。书中坦言,18世纪的补锅匠催生了燃煤发动机,瓦特也就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发挥了自己创造发明的灵感。从铁到成型为锅,补锅匠把铁锅封闭起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只有这个积累,才能酝酿出伟大的蒸汽时代。在我看来社会的进步来源于技术的积累和关键性的人物。

    在社会进步的同时,核心地区随着时间推移会发生转变。这个改变顺应着时代的发展,农耕文明往往发源于大河流域,蒸汽时代就会比较局限于煤炭丰富的地方,后来由于技术的改进,能够将化石燃料的能量转化为动力,由此突破了距离对社会发展的制约。及至现代社会,核心地区逐步变为有人才优势科技优势的地区。

    回归到作者的主题上来,他认为文艺复兴促使了欧洲的航海革命,伴随着欧洲人的探险,世界逐步成为一个整体。同时由于西方社会率先独立的完成了工业革命,所以决定了世界的统治权把握在西方。东方社会也没有一味的固守愚昧,而是扩大了与外面的交流,整个世界进行着密切的贸易往来,这种国际资金流动是全球和平的最大保证。

    整本书涉及了历史、政治、经济诸多学科的知识,同时引用了一些学者的观点,就其内容来讲并不是为了回答西方将主宰多久,更像是剖析造成东西方差距的原因。如果历史的长河看作一条跑道,那么东西方两个选手便是在参加长跑,过程中交替的领先对方,究竟谁先到达终点,不仅要依靠体力,更要依靠策略。

  • 6、 《从一万到百万要多久》读后感

    当我才读到一段,我就武断地认定这是好小说。是没有小说概念束缚的人才能写出来的小说。也就一段,让我看到了小说林子里的一个全新的景致。欣喜之余,我怕我因与渔火者是同事而感情用事,当即便去翻电话号码本,想找一个好编辑看看,想验证一下我的看法是否偏颇。其时天色已晚,觉得找年轻编辑好。本子从头往后翻,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小说编辑龙冬最先跃入眼帘,正好此君爱熬夜。电话接通了。以后的事便是他们之间的事。龙冬马上便盯住了渔火者,其时约是乙酉仲春,渔火者还在一段段给网友讲故事。中青社很是看好,自盯上作者到书出来,不到半年光景。

    渔火者写小说,连走捷径——处女作是长长的,出版社是大大的,出书是快快的。渔火者从小说的“一万”猛的一下赚到“百万”。

    书名是窗口,《从一万到百万要多久》,不似小说标题更似小说标题,是个打破了方圆规矩的窗口,是会吸引着阅读者不由自主要往内面探头的窗口。

    渔火者是个不好动的人,可以和年轻人一样整天趴在电脑上。于是研究股市也成必然,日久打磨成专家也是必然。这本小说以“股”为线串故事,竟撩得诸多网友差不多要寄钱委托他炒股。看来今后的小说,有此等极为专业的社会生活作料的渗透,将会更具有时代特征,成为武装小说的更加鲜活的景致。看来许多为小说而小说的小说将会越来越脆弱,越来越寂寞。

    四十几岁才写小说有四十几岁的好处,渔火者比年轻人多出许多对世事的观察、剖析和把握,因而书中人的百般表演和矛盾,便显得纷繁复杂有重量,处理安排也能具备成年人的沉稳得体,足可令人回味咀嚼。小说不管如何玩,这份景致不能玩,是压台的东西。

    当初龙冬初读渔火者的小说,问我:作者是不是才二十多岁。龙冬的判断来自渔火者的语言。我当初之所以能将渔火者的初稿看下去,也全是叙述语言的引诱。我至今说不出这是怎样的语言,我只能说这不是我经验中的通常意义上的小说语言;是语言年龄中活泼青春有如二十多岁却又滤去了火性的语言;是不按套路出拳却能打败武林高手的语言。而就是这样一种无章法可言的语言,将一个十几万字的故事讲得起伏有致,妙味横生。当初渔火者只要一天不写,等着看的网友便急。

    掩卷之余,再想,感慨是:小说也能这么写呵;小说并不是如人所言边缘了呵不景气了呵,还有无穷无尽的好景致和好风光有待我等去找寻呢;渔火者现象说明,知识经济时代,小说不再是小说家的专利,60岁80岁做小说新郎都不会成为奇事,而这才是中国小说最壮美的

  • 7、 技巧:读书笔记还能这样写

    技巧:读书笔记还能这样写

    出身农村,经过十年寒窗苦读,终于在城市落脚。“读书”是大部分农村孩子走出来的方式。历经高考、大学毕业。我们迈出了改变自己命运的一小步。然而工作之后。问题仍然不断,沟通能力太差、新业务急需上手。我们屯了一本又一本的书,看了一本又一本的书。最后他们又安安静静的躺在那里,我们仍然面临着各种问题。

    直到遇到《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这本书告诉了我,如何最大程度的理解与应用书中的知识;如何用最简单的、最实用的、可坚持的记笔记方法,将书中的知识活学活用。

    这本书的作者是奥野宣之,同志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曾在出版社和报社工作。他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在商务人士中大受欢迎,累计销量超过50万册。不管是工作还是兴趣,他都坚持使用笔记本记录,而笔记本也是《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的核心。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共有五章,分别为:用笔记管理读书生活、用购书清单指名购书、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成精神财富,通过重读笔记提高自我,让读书体验更充实的技巧。其中有四章是与笔记相关的(购书清单算是笔记的一部分)。这本书的作用也是教导我们用好笔记、通过规划梳理、学习把书中的内容刻在脑海里,并使用知识解决自己的问题。

    可是有着这样神奇作用的笔记本,并不需要很昂贵、也不需要做成手账那么漂亮。你只需要买一个随处可见的本子,用你喜欢的笔,记录下随想、购书清单、各种报道的简报、读书笔记、以及你脑袋里的一切想法。

    这也是我喜欢超实用笔记读书法的原因:简单、实用、可坚持。

    自己也曾记过笔记,从上学时候工工整整抄写老师的重点内容。到工作之后,跟风准备的手账本,开始的时候满心欢喜、做着美丽的梦。可是写的再漂亮的重点内容也没有让我考试拿高分。美丽的手账梦只做了“两页”。而奥野宣之的笔记本却什么都可以写,还可以粘贴、也不要求美观漂亮、只需要按照时间顺序、并记录下日期就好。这个太赞了,大大降低了做笔记的门槛。奥野宣之称之为信息一元化。

    信息一元化,简单易懂,人人都能做到。更容易坚持;自由度高;所有和书有关的“信息”存在于同一个地方,找不到就是没有。因为“杂乱无章”还便于活用。

    这会使多少放弃记笔记的人又重新拿起笔来?

    “遇到很喜欢的句子,写在笔记本上。画一个赞。”

    “这本书的书腰,我很喜欢。剪下来贴到本子上。”

    “这段话说的太好了,刚好能解决我的问题。抄下

  • 8、 周国平:读书不仅能养心还能养颜

    为什么要读书,我觉得这个问题和一个人为什么要活着是分不开的。如果说一个人对于人生怎么有意义地度过是无所谓的,那么这样的人当然可以不读书。可是,如果你对人生的意义是在乎的,要把人生的价值体现出来,不愿意虚度这一生,那么,读书对于你就非常重要。

    其实我们平时可能都在读书,但是有不同的目的,我分析了一下,大约有三种目的。第一种是为了实用的目的,譬如说你的专业,你的职业需要你读一些书,或者你读一些炒股的书、养生的书,如果你光有这样的读书,我不认为你是一个有阅读习惯的人。第二种目的是消遣,工作累了,业余的时间翻翻报纸,上上网,看看八卦新闻,或者拿一本书在手里,纯粹是为了放松一下,这也不属于我说的阅读。那么在我看来,第三种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就是作为精神生活的阅读,通过阅读,你感到精神上的愉悦,得到精神上的提升,从书籍中汲取精神营养,让自己在精神上成长,内心变得丰富、充实,只有这样才是我们所提倡的阅读。当然这三者未必是对立的,我就说我比较幸运,我的专业是哲学,是人文学科,我又喜欢看这类书,对我来说本身就是最好的消遣,同时还有精神上的收获,这三者在我身上是统一的。大多数人的职业和人文学科没有关系,但是起码可以做到两者统一,就是通过阅读既得到精神上的提高,同时又得到很好的放松,当然你必须达到一定的品位才能这样。

    我强调作为精神生活的阅读,其实阅读的意义就在这里。人总是要过精神生活的,一个人如果说没有精神生活,仅仅是肉体生活和物质生活,那他还不是真正作为一个人在生活,和动物没有本质的区别。那么一个人怎么样才能过精神生活呢?他不可能脱离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孤立地自己在那里过精神生活,这是不可能的。人类的精神生活是有一个传统的,你必须加入到这个传统里面去,从这个传统里面汲取资源,汲取养料,才能真正过精神生活。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是以什么方式存在的呢?最主要的载体就是书籍,所以通过读书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里面去,去获取人类所创造所积累的精神财富,让自己在精神上生长起来丰满起来,这是你过精神生活的必由之路。

    经常有人说一句话,大家重复特别多的一句话,叫做阅读改变人生。阅读究竟改变人生的什么?在我看来,主要不是改变人生的外在境况。比如说你是当官的,通过阅读你就能升官了吗?当然不能,有时候可能恰恰相反,爱读书的人升不了官,他不受这个体制的欢迎。你是经商的,通过阅读你就能赚更多的钱吗?也未必

  • 9、 《从一万到百万要多久》有感

    前言:读后感的内容,来源于我们对书记的领悟,因此,小编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读后感,供大家学习阅读!

    《从一万到百万要多久》有感

    一个从来没有写过小说的人、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一个从事行政领导工作的人、一个循规蹈矩行为规范从表面上读不到浪漫的人,竟一下子就写出一部叫做《从一万到百万要多久》的长篇小说。作者渔火者不曾想过在这个年纪、在小说这么不景气的时候还去做作家梦。他有了一些想写的东西,便在网上发泄,结果是被天南地北的网友逼着往下写,且跟贴者越来越多,数以万计。这样渔火者就不得不向网友负责了,不得不考虑要向作家看齐了。我和渔火者同事多年,他怕自己真做作家没把握,一定要我去网上找他的文章读一段,看像不像小说。我不上网,家里电脑有一台,只是个写字的本子罢了,我不知怎么去找他的文章。为此我请人给我申请了个免费邮箱,让他弄一段到我的邮箱里来。

    当我才读到一段,我就武断地认定这是好小说。是没有小说概念束缚的人才能写出来的小说。也就一段,让我看到了小说林子里的一个全新的景致。欣喜之余,我怕我因与渔火者是同事而感情用事,当即便去翻电话号码本,想找一个好编辑看看,想验证一下我的看法是否偏颇。其时天色已晚,觉得找年轻编辑好。本子从头往后翻,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小说编辑龙冬最先跃入眼帘,正好此君爱熬夜。电话接通了。以后的事便是他们之间的事。龙冬马上便盯住了渔火者,其时约是乙酉仲春,渔火者还在一段段给网友讲故事。中青社很是看好,自盯上作者到书出来,不到半年光景。

    渔火者写小说,连走捷径处女作是长长的,出版社是大大的,出书是快快的。渔火者从小说的一万猛的一下赚到百万。

    书名是窗口,《从一万到百万要多久》,不似小说标题更似小说标题,是个打破了方圆规矩的窗口,是会吸引着阅读者不由自主要往内面探头的窗口。

    渔火者是个不好动的人,可以和年轻人一样整天趴在电脑上。于是研究股市也成必然,日久打磨成专家也是必然。这本小说以股为线串故事,竟撩得诸多网友差不多要寄钱委托他炒股。看来今后的小说,有此等极为专业的社会生活作料的渗透,将会更具有时代特征,成为武装小说的更加鲜活的景致。看来许多为小说而小说的小说将会越来越脆弱,越来越寂寞。

    四十几岁才写小说有四十几岁的好处,渔火者比年轻人多出许多对世事的观察、剖析和把握,因而书中人的百般表演和矛盾,便显得纷繁复杂有重量,处理安排也能具备成年人的沉稳得体,足可令人回味咀嚼。小

  • 10、 读《人到底能活多久》有感范文

    读了《少先队员》知识路第5期中《人到底能活多久》这篇文章后,我终于明白了关于人体奥秘的一个问题:人到底能活多久?

    在上科学课时,校长常常跟我们说:“这个世界什么都不公平,最公平的就是每一个人都要死。”我对此话深有感触,做为小学生的我们,应该好好地珍惜自己的生命,把握自己的生命,保护好自己的生命。蝴蝶的寿命只有七天,但在这七天里,它会想尽办法令自己活得有价值,活得光彩。

    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跟哥哥去捉泥鳅。我卷起袖子,把手伸向水中,过了一会儿,我摸到了一条滑溜溜的小泥鳅,我把它引到一个角落,一把抓住了它。但是它极力扭动着身体,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经过多次的挣扎,小泥鳅最终逃出了我的手掌心。

    连小动物都那么热爱自己的生命,何况我们人类。近期,我国四川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地震。汶川县附近的县、市、镇的房屋全部倒塌,公路震碎,解放军、白衣天使等求援人员不能进入。这件事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人们纷纷捐款、捐物资。一位女孩子在解放军战士的营救下逃出生天,这天正是她20岁的生日,20岁是女孩们一生中的花样年华。但她在医院里昏迷不醒。在地震前,她在想亲人们会送什么的礼物给她,是连衣裙?还是……?不幸的是,在她生日那天竟然发生了地震;幸运的是,虽然她昏迷在病床上,但她的父母一直守在她身边支持她,鼓励她。哥哥捧着蛋糕,唱着生日歌,那眼神充满着期待。在亲人们伤心的时候,奇迹果然出现了,女孩睁开了她那宝石般的眼睛,亲人们一下子拥抱在一起。那情景令我太感动了!

    这时候我真正明白到:生命是强求不来的。要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更有价值,必须要经受住磨难的考验;要使自己活得快乐,必须接受和肯定自己;要想留住生命,只能靠你自己去珍惜,去保护,而不是等失去后再哭泣。

  • 2019-10-24

  • 2019-09-25

  • 2019-10-12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10-11

  • 2022-01-17

  • 2019-10-20

  • 2019-10-09

  • 2019-09-20

  • 2022-12-07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10-19

  • 2019-10-23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10-23

  • 2019-10-09

  • 2019-10-29

  • 2022-12-14

  • 2019-10-09

  • 2019-10-01

  • 2019-09-28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10-29

  • 2021-05-02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17

  • 2019-10-09

  • 2019-10-09

还能孩子多久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还能孩子多久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还能孩子多久读后感、2024还能孩子多久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