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 地图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1-16 来源:互联网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读后感_700字。

当我们通过努力终于做到了博览群书,心中的知识便会融汇贯通形成自己的认识,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书籍就是他/她最可靠的朋友,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可以学到很多,扩充自己的知识库,写关于作品的读后感,可以让我们再一次回味这本书籍。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是怎么样写的呢?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读后感_700字,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读后感700字

此书主要是讲笔记读书法。于是我尝试了做用笔记本做读书笔记。用了大概4小时左右,写了7页。其实是自己没做到通读—重读—标记来更精简内容。但是,用笔记本做笔记比我之前用手帐之类的做笔记更直观了,我的笔记我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红蓝绿黑四种颜色,重点标注,“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导图,查阅是比较方便的。但是对于方法类,始终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本书提到了读书的五个阶段:选书(列出读书清单)→购书(指名购书)→读书(做记号,明确重点)→记录(写读书笔记)→活用(制作索引,反复阅读)。比内容是文章的重点,也是相当详细的,其中的很多方法是可以思考并借鉴的。但根据自己情况有的也可不用,比如,我就没有阅读杂志的习惯。

本书有两个新鲜点。一、“信息一元化”:使用同一个笔记本记录说有信息(日常随笔、购书清单、读书笔记、剪报)。二、“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摘抄(对自己重要的内容)+评论(自己当时对这文章的感想)

本书最后还介绍了让读书体验更充实的19个技巧,确实有的可以尝试,有的也可看看就行。

对于本书,我最大的感想就是,要带着输出的目的阅读书,做笔记,写读书笔记。阅读一本书的效果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我目前在刚进入社会,真的需要学习各种技能,读书最后是白读,真的也是对自己时间的一种不尊重,时间真的很紧张。摘抄是摘心动,评价是评自己,笔记最后是要自己去看,能有思,有所得,有所出,珍惜这份财富。也相信坚持的力量。

对于读书笔记不明的可以看一看,给自己一思想法,整理一份适合自己的读书笔记方法,并为之运用。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读后感_1000字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读后感1000字

从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这五个方面分别展开,教你如何做读书笔记,很多方法已经知道了,但还是有一些收获。
1、建立阅读清单(购书清单)
之前自己总是随手把哪本想要读的书的书名随手写在一张纸上,后来都找不到了;也试过用手机上的清单工具记录,但是没有坚持下来;或者把想看的书都添加在书架上,又没有做好分类,导致书架很乱,每次找都有点浪费时间。
看过书之后,现在打算将想读的书统一记在一个小本子上,写下书名、作者、出版社、分类、想读的原因,读完就做个标记。
2、手写读书笔记
之前自己也手抄过读书笔记,但是一本书想要摘抄的内容往往有点多,手抄费时间不说,还影响了阅读的好心情,更容易让人产生疲惫感,难以坚持下去。
这本书的方法是,读过之后,可以不马上摘抄,放一段时间之后,或许很多内容就没那么有吸引力了。书中提到了一种方法,先通读一遍,在感觉重要的地方折个角;再把折角的几页重新读一遍,如果仍然觉得很好,就把那一页的另外一个角也折起来;重新读一遍折了两个角的几页,仍觉得值得一读,就用笔在上面做记号。
用这个方法,可以保证摘抄的都是精华,而且对于书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
另外,很重要的是,在摘抄之后要写上自己的想法,与书本建立联系。
3、重读读书笔记
对于手抄过的笔记,或是电子书的划线、标注,自己都没有回顾,导致读完就忘。经常回顾自己的笔记是个非常好的习惯,可以加深理解,也可以促进活用,用重读笔记代替重读整本书,可以节省非常多的时间。
4、为读书笔记建立索引
如果辛辛苦苦写了读书笔记,需要用的时候却怎么也找不到,估计会让人很抓狂吧,所以,为读书笔记建立索引很有必要。可以用笔记本编号、读书笔记日期、书名、作者、主题、关键词建立索引,最好是电子表格,一搜索就可以马上找到。
5、开始主题阅读吧
之前自己读书都是这个读一本,那个读一本,毫无体系可言,这样很难建立起对某方面的认知。
作者提出一个方面,根据你的困惑或是想要了解的主题选三本书阅读,做读书笔记时分别写出三本书的观点和自己的想法,再做分析和讨论。
其实,也就是用主题阅读的方法来读书。今后,我打算每周定一个主题,选出想读的三本书,先分别写短评,再整合起来写一篇书评。
最后,阅读的方法有很多,选择适合自己的,然后坚持下去,或许慢慢的,你也会有属于自己的更高效的方法。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读后感800字


我确实会有这种感觉:读完一本书,却只是读完了,脑子里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这样一来,书读得再多,也不过是别人思想的复读机罢了。

这本书首先便提出,读书要有目的。书中建议平时记随笔,之后整合,列出清单,再去购买书本,避免冲动消费。暑假期间我翻出不少名著,嘴上说着是时候把这些名著读下去了,但内心还是不想读,以致于看一章都要很久。这大概便是有目的和无目的的区别。作者提到的一些寻找书的方法是我从未听说的,但是日本和中国还是有些不同,不知道能否适用。比起网购书本,作者更推荐去书店购买。

之后,这本书主要写了笔记读书法。笔记不必太复杂,太复杂就是从入门到放弃。作者提出了葱鲔(wěi)火锅式摘抄法,即先摘抄下一段,再写下自己的感想。作者随后还提到了剪报式读书笔记,是可以剪下来,再写感想。这些事情在接受义务教育的时候,老师都会作为周末作业布置,只是当时不知利害,速速敷衍了事。我觉得这两种笔记法还是有些费心思的,于我而言,这样读书可能会增加我的心理负担。

最后作者讲述了如何利用读书笔记。首先要积极输出,这样就会整理、内化信息。作者提出可以尝试写博客、写书评等等。有一点令我印象深刻,作者的所有读书笔记本都进行了编号,每一本笔记内又都是按照时间顺序书写,再在电脑上建立笔记本的索引后,就有利于日后寻找过去的读书笔记。大学几年,我读的最多的是知乎。有时候也会有作者提到的那种情况:想起来有段话讲的很适合,但是不知道在哪篇回答里看到。记下读书笔记后,也有利于重读。

附录的文具推荐深得我心。用趁手的工具可以带起工作热情,这点我也有体会。一天内读完一本书,虽然是间隔了其他事读的,但慢慢往下读还是有些注意力涣散。我承认作者的这套思路确实会更有利于吸收书本,但是我觉得启动难度有点高。不过我会采纳在读后感里留有摘抄的做法。在读书过程中做标记是不费力的,根据摘抄写也比回忆概括轻松。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读后感_2200字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读后感2200字

如何让读书像炒菜一样

如何阅读一本书?你真的会读书吗?也许有人会说读书没有会不会的,只有喜欢不喜欢读罢了。那么读完一本书后,你能记住多少?哪些经典的语句让你心动呢?你从书上学到了什么?

每当听到别人说一年读100本书,一年读300本书的时候,你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有些人一个月都无法读完一本10万字的书。更有部分人上学的时候只看教科书,课外书基本不看,毕业后更是连教科书都不用看了。

有朋友跟我说她一看书就瞌睡,更别说一本接一本地看了。

我曾经也是患读书困难症的人,后来强迫自己去读书,哪怕是囫囵吞枣地读,随着阅读速度的加快,我发现有时候除了书名以外,什么都没记住。特别是一到写作的时候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一度怀疑自己是否真的会读书,一味地为了读而读,纯粹就是浪费时间。

直到我看了日本作家奥野宣之编写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之后,我才找到正确阅读一本书的方法。

如果你也是一个跟我一样患有读书困难症的人,那么我推荐你看看这本《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它就是拯救你的读书困难症的一剂良药。

[日]奥野宣之:同志社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曾在出版社和报社工作。他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在商务人士中大受欢迎,累计销量超过50万册。在利用新闻出版经验进行网络与杂志专栏撰稿人的工作以外,他还以“笔记本作家”的身份活跃在媒体节目和论坛中。不管是工作还是兴趣,他都坚持使用笔记本记录,这种生活方式在NHK 和TBS 电视台的节目中播出后引发了热烈反响。

他的其他著作包括《如何写游记和散步日记》《智慧创造锻炼法》《“处方笺”读书法》《三本书创造好点子》等。

奥野宣之把读书当作是一个人与书相处的过程,分解为选书、购书、读书、记录和活用五个步骤。基本每一步都用到笔记。同时,他把这一个过程程当作是购买食材、洗菜切菜、开火炒菜等一系列活动。

作者之所以做这样的比喻,主要是他提出了“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的读书法。

相信有相当部分人止步于洗菜、切菜,而有部分人止步于购买食材,把刚买回来的书束之高阁。我家里有那么几本书几年前买回来就一直放在书架上没有动过的。而大部分书是仅仅看过,没有做过任何读书笔记。

作者提倡将整个读书过程作为一个主动地、有选择性的活动。

那么如何选购食材——书呢?

他建议我们把任何地方,比如报刊、杂志、甚至是广告,看到的和想看的书罗列在笔记本里,并按照书名、作者和出版社罗列在一张表格里,并找到“枢纽书”。以“枢纽书”为出发点,找到更多书。这类似我们说的主题阅读。在购买书籍的时候无需过多考虑,直接按照购书清单上的书指名购买,减少因为思考购买哪本书的时间。

若没有购书清单的帮忙,很有可能我们会浪费了很多时间却买了一些不太好的书。而购物清单让读书的前提充满主动性和目的性。

洗菜、切菜阶段——读书,奥野宣之给出了具体的方法,即通读,重读和标记。

对于重点部分进行摘抄和记录自己当时读书时的想法,以激发思想的火花。这就是以读书笔记作为目标的“葱鲔火锅式”的读书法。

正如作者所说的“当你以思想输出为前提去读书时,思想输入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而且亲手写文章的好处比口头叙述要多。”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的具体做法是:

摘抄部分用“O”表示,而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的感想和补充说明则标上五角星的符号,此作为区分,交替标在每个段落前。

摘抄和评论交替进行,而不是等全部摘抄完后再回头评论,这样不会让自己的具有创意的想法遗忘。

书要挑重点的读,而且要做读书笔记。

法国文学专家鹿岛茂先生是位知名的读书爱好者,他曾在随笔中这样阐述读书笔记的作用:图书都是有重点的,没有必要从头到尾详读。重要的是不管篇幅多少,都要下点功夫让自己对读过的书有印象。即使只记下这本书的作者、书名、阅读时的情景或是做些摘抄都好,要坚持写读书笔记,这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

作者也提到:

积极地跳读和速读,保持张弛有度的节奏,可以把更多精力集中在好书的精华内容上。

做读书笔记加上经过自己思考过的评论,就是消化书本的内容,内化成自己的东西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读书体验。这样的读书体验能够让自己的思想更有深度。

对于一些让自己心动经典的语句,要一字不差地记在读书笔记里。

值得注意的是,写读书笔记可以锻炼对文章结构的组织能力、提高思想输出的质量,写作技巧会得到大幅提升。所以,写读书笔记是件一举多得的事。

读书笔记不仅要做,还要重读,才能做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甚至会带来新的发现。

接下来菜洗好、切好后,如何炒——活用呢?

如果说读书是一个输入的过程,那么写读书笔记和书评就是一个积极输出的过程。通过输出可以促进思想内化,产生新的创意。这样下来,一本书才真正能够价值最大化。

为什么说可以产生新的创意呢?

当你翻看自己的读书笔记时,迸发出新的思想火花,会为你的创意提供宝贵的素材。

“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 美国广告大师詹姆斯·韦伯·扬在《创意的生成》一书中如是说。

作者在书中讲得最多的还是如何利用笔记本对读书进行一元化管理,还介绍了19个充实读书体验的小技巧和写读书笔记的26款实用文具。

作者一年可以使用18本笔记本,平均一个月用1.5本,着实让人震惊。而我自己一年最多用2-3本,自从用了有道云笔记后,手写的笔记本只是偶尔用用了。

由于作者使用笔记本的数量比较多,如何管理笔记本作者也做了相应的介绍。对笔记本制作检索标签,将检索数字化,达到对笔记的有效归档和管理,帮助你及时地找到你要找的笔记。

读书吧,它是你最值得投资的事情。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读后感_1900字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读后感1900字

使用葱鲔火锅式笔记法,完成读书的升华


书看过了就忘,仿佛没读过一样,这是很多人的读书烦恼。怎么让读过的书物尽其用,使之融入自己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智慧,随时能被拿起来应用到生活中,是很多人希望得到解答的问题。

可以说,《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整本书就是在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几个字给出作者的答案:记笔记。可能会有人觉得,就这么简单,这谁不会呢?

作者的秘诀在于:在笔记里,书本摘抄和自己的评论同时进行。摘抄一段,就留下自己当时的感想,哪怕一两个字也行。重要的就是自己站在“书本”的肩膀上得到的思想见识,而自己得出来的东西才有参考价值。作者把这种记笔记方法称之为“葱鲔火锅式”笔记法,葱鲔火锅是一种日式料理,就是葱段金枪鱼火锅,寓意主菜和配菜齐上。

作者是日本作家奥野宣之。他无论工作生活,都坚持笔记本记录。从他的其他著作中可看出,奥野宣之可以说是个笔记本作家,比如《“处方笺”读书法》,《A6全能笔记术》,《人生笔记》。在这本《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里,奥野宣之从选书、购书到读书都讲了笔记贯穿在其中可以发挥的作用。

下面我们再进一步介绍葱鲔火锅式笔记法。我认为全书的核心内容在这一段:“摘抄和评论交替进行,是为了在摘抄以后,趁着印象还鲜明写下自己的感想。要是等摘抄完所有文章,再去从头开始按顺序写评论,一定会忘记之前看文章时的感想。自己的思考需要立即落实到纸上。”

思考马上落实到纸上,还带着连贯读书的思考脉络,留下的是新鲜活泼的思考。等过段时间,有了新的生活体验,眼光思想有所变化,再读书写笔记,可能不会想起当初读到此段时想了些什么,也可能因为读书的不连贯而没有思想的一脉相承性。再者,留下当时的思考,也便于与日后“更成熟”的自己相对照。自己与自己比较,在其中像磨刀一样琢磨自己的思想、文字。

留下当初自己即时的思考,也在为以后的创意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美国广告大师詹姆斯.韦伯.杨在《创意的生成》一书中说“所谓创意,只是那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筑山节医生把这句话诠释得更加清楚:“儿时的体验,父母和老师的教导,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我提高时获取的信息,最近读过的书里写的东西,朋友说过的话,工作过程中自然而然学到的知识,这些五花八门的信息,再加上临时集中收集的信息,能组合出别人意想不到的独特创意”。

书上写的东西如果没有变成自己的生产力,就永远是别人的思考。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奥野宣之也用自己写评论为例,来讲解了这种创意从诞生到产出结果的过程。

奥野宣之认为摘抄可以是书中段落的精髓,不必整段一字不差地摘抄。这样也会带着输出来输入,也就是你需要总结书中精髓,所以你必然会带着问题来读书,或许会读个三五遍,这样一下来就把书的内容理解了。

如果轮不到自己来写,永远以为自己知道得挺多,其实自己知道的不过是一些零碎知识和表面现象。《小狗钱钱》里记载了一个事,一个自以为对投资很懂的男孩,听说有人没听过股票,他傲慢地说“连股票都不懂!”后来别人请他讲讲什么是股票,他结结巴巴说不清楚。因为一旦需要你讲清楚一个事情,你会发现原来你有那么多知识漏洞,何谈建立一个知识体系!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看完书后要写书评。写书评就是一个很好的输出的过程。知道自己看完书后要写书评,你会看书时问自己问题,比如:整本书的重点是什么,如果用一句话来说,是什么?你也会根据书评区分出主次,重点内容细细读,直至完全理解,次要内容快速略过。

而葱鲔火锅式笔记法,很适合写书评时用。因为合上一本书后,你往往会想不起来自己读书时的感动,与书中文字共鸣时自己想了些什么,这些都需要在读书时记录下来。在写书评时,就可以按照一定的逻辑组织把这些新鲜的想法组织起来。

读书笔记和书评都是输出。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输出。用书中的话说就是,读书笔记帮助我们把读书活动从生搬硬套升华为独创思维的飞跃。

奥野宣之认为我们读书不是为了只记住1%,而是记住尽可能多的内容,读书笔记就能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在日本作家印南敦史的《快速阅读术》中却提到,我们读书不是为了复制100%,而是为了邂逅1%的精华内容。具体怎么选择,要看每个人的需求,在长期读书实践中摸索出自己的读书门道。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还讲了怎么选择笔记本、做笔记、用什么笔、其他所需工具等,这些如果觉得有必要可以参考,如果觉得没有多少信息量可以快速略过。如果刚开始阅读,可以参考书中介绍的方法,再慢慢在实践中寻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奥野宣之在书中也告诉我们,他认为书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把笔记本带到读书生活中,而这是他对读者最大的贡献。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读后感_2100字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读后感2100字

想要提升自我 先学会有效阅读

从古至今,有许多关于读书的至理名言,比如出自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的这句: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读书改变命运。如此看来,不管是古代还是今天,通过读书来争取更好的生活,已经是大众的共识。

所以,古人也教大家读书的方法,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再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但是,读书万卷,真的下笔会如神助?没有目的的去读书百遍,真的能够看到书中的重点并学会自用吗?

或许并不见得,假设我们读书万卷,却不记录与输出,每一本书可能只能记住1%,随着时间流逝,那1%可能也会被时间掩盖;读书百遍却从不带着目的,最终可能也是走马观花。那么如何读书,才能让我们记住书中重点,让书中知识为自己所用,从而通过读书来塑造自我。日本的笔记本作家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提到:让书中的知识融入你的心,变成你无形的财富,需要学会有效阅读。

奥野宣之,被称为笔记本作家,他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大受商务人士的欢迎,累计销量超过50万册,除了《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之外,奥野宣之还著有《“处方笺”读书法》《三本书创造好点子》《智慧创造锻炼法》等书。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为我们介绍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本书可以分为三部分:学会选书;学会读书记笔记;学会输出活用,塑造自我。书中并没有让人为之惊叹的读书技巧,相反,奥野宣之告诉我们,读书并没有捷径可走,读书体验比读书更重要。

学会选书

学会读书的第一步是选书,而不是翻开书,进行阅读。我们读书的最终目的是把书本的知识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所以,读书之前,需要了解自己的读书需求,而不是盲目的去读。

如何来了解自己的读书需求,从实际生活中出发,最近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生活与工作中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留意报纸、电视、广告以及书评,随时记录下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也可以在自己所读的书上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书,作者把这种书叫做——枢纽书。

选书的时候我们除了需要竖起自己敏感的天线,接收一切感兴趣的书籍信息外,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毫不犹豫的记下自己所感兴趣的书。正如奥野宣之所说:瞬间的思考就像沸水里的气泡,只会出现一瞬间。不记录下来,就会与之失之交臂。

制作购书清单,可以对我们记录的零散信息进行整理与归纳。购书清单的作用,就好比超市的购物清单,如果走进超市前列好购物清单,能够有效地减少购物时间。购书清单的作用也在于此,走进书店,会减少我们盲目的购买热销书籍的冲动。

制作购书清单并不难,拿出一张A4纸,列出书名、作者、出版社、备注四项就可以了。发现新书,只要按照格式填上就行。最重要的是,切记随身携带。

学会写读书笔记进行输出

读书笔记并不难写,但是持之以恒的去坚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奥野宣之提到:能够得心应手的去运用读书笔记,这些都是坚持写读书笔记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后才能取得的结果。如果想达到这样的效果,读书笔记的记录应该以“坚持下去”为前提。

如何才能坚持下去,奥野宣之为我们介绍了一元化笔记本。假如我们有3个笔记本来对自己的读书活动进行管理,3个笔记本的功能分别是书单、笔记、记录灵感,不同的内容记录到不同的本子上,操作起来不方便,携带更是不容易。相反,所有的内容都放到同一个笔记本中,随身携带,随时记录,操作接单也就会更容易坚持,这就是作者介绍的一元化笔记本。

一元化笔记本的作用,可以书写任何内容;按时间顺序书写;附上日期;灵活运用速记或略记;可以黏贴。

记笔记需要坚持,也需要方法。《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奥野宣之介绍了自己独创的“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就是一行摘抄、一行评论。如何来摘抄,当然是要摘抄对自己重要的内容,用奥野宣之的话来说,就是:摘抄段落时,不要找“理应如此”的文章,而要摘抄“这么一说确实有道理”的文章。

评论就是写下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评论的过程,也是自己整理信息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和原文对比,来找出自己写作的差距。

学会输出活用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学会思考,吸收书本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来服务于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做完笔记之后,如何来进行输出与活用,奥野宣之告诉我们,养成读笔记的习惯。

读书笔记是我们与书交流过的证据,养成重读笔记的习惯,可以加深我们的理解,在读书笔记中找到思想升华的灵感,还可以运用到我们的实际写作中。

读书笔记是写作的基础,在读书笔记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书评的写作。书评是对书的二次解读与创作,内容来源于读书笔记,但是思想创造却来自我们自己的提炼与升华。通过写书评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美国的广告大师詹姆斯·韦伯·扬在《创意的生成》一书中说:“所谓创意,不过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在实际的工作与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主题阅读来促进自己知识体系化,通过阅读相同主题的书籍,延伸自己的阅读,也可以把相同主题的不同内容进行组合,创造新的文章。

正如奥野宣之所说:读书笔记是一种升华工具,可以让读书活动完成从生搬硬套到独创思维的飞跃,如果我们想要以书为媒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思想舞台,先从学会有效阅读开始吧!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读后感_2000字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读后感2000字

最近读完了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并且还做了25条读书笔记。
这是我第一次在读一本书的时候认真地做了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也是我读这本书想要学习的重点,所以这些读书笔记和这篇读后感可以算作是一次对这本书里的内容的实践行动。
我也还算是比较喜欢读书的人,然而基本常态却是读完就忘。比如,这些年来读了一些自我管理的书,读的时候觉得这也有理那也很好,雄心万丈地准备照着书里的方法执行,可是读完后没多久就忘光光了,一切行为又回到起点。等到下一次觉得这样不行,需要提升自己的时候,就又去买一批新的书来看。这样的循环仿佛是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最后啥也没留下,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钱。在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之后,终于痛下决心改变,这也是我选这本书来读的主要原因。
这本书主要是讲了在整个读书过程中,读书笔记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如何写好读书笔记,以及如何利用读书笔记来充实自己的学习。对于我这种读书笔记小白来说,有很多帮助。
一开始,作者先是讲了如何准备自己的购书清单。不知道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会专门写一张购书清单,并不断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和迭代,至少我几乎很少做这件事。作者认为列举自己的购书清单有助于发现自己的阅读目的,并进一步发现值得一读好书,减少读到烂书的概率。对于主要用于学习、提高自身的书籍来说,确实需要明确阅读目的,这样可以节约不少时间,并减低重复购书的可能性(我就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以前买过、读过的书,时间长了,自己忘记了,过一段时间发现这本书有用,就又买了一次);但是我仍然觉得需要保留一定的无目的阅读,有些时候,无目的的读书会比较轻松,也有利于发现不同的世界,不同的观点。毕竟,读书除了是学习,也是休息,是滋养心灵,不必时时事事都带着很明确的目的。当然,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准备一张购书清单还是需要的,确切的说,准备一张阅读愿望清单更好,另外还需要一张已读清单。
接着,作者讲了为何要在阅读过程中做笔记以及如何在阅读过程中做笔记。书里有这样一句话:“人们经常说‘你为别人讲解书中的内容时,才会真正理解它’,把记读书笔记作为目标去读书,得到的效果也是一样的。当你以思想输出为前提去读书时,思想输入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而且亲手写文章的好处比口头叙述要多。”当时读到这句话的时候非常诧异。我从来没有把“思想输出”作为读书的前提,恰恰相反,我总是觉得每个人有自己的自由思想,我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去影响别人的思想,另外,即使把我的思想输出了,也未必会得到理解和赞同,反而有可能招来嘲笑(我为什么会这样想?如果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人不断地打击你,说你这不好那不行,没人会认可你的观点等等,有这样的想法大概也很正常,更何况这些打击总是来源于你最亲近的人,比如你的父母和师长,他们这么做据说是为了避免你骄傲!)因此我从来没有觉得有必要进行输出。但是我现在对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如果我的输出仅仅只是为了整理我自己的思想,为了提高我自己的理解,那么,我的受众们怎么想就没有那么重要了。我现在正在写着的这篇读后感,就是对作者这句话的实践。不写不知道,原来要写得好是这么难!
至于做读书笔记的具体方法,作者推荐的是摘录原文,然后在原文下面写上自己的想法。这一点,我没有意见。不过作者强调“手抄”,他认为通过抄写可以加深印象,这个嘛……其实我也不反对,只是,处在当今这么快速发展的社会,要想提高效率,运用电子设备,比如手机、电脑等工具还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很多书都有电子版本了,就能更快捷地做读书笔记,并能更好地管理自己地读书笔记。我读《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所做的读书笔记,用的就是识墨笔记App,然后导入印象笔记App进行管理,这篇读后感也将保存在印象笔记中,方便今后的检索和重读。正是因为运用了电子化的读书笔记制作和管理,这本书后半部分推荐的一些文具就用不到了,我也就没有详细阅读。
作者还分享了一些他自己的读书方法,比如:如何阅读比较难的书籍,作者认为“读书的时候,‘事先扫平障碍’是道重要的工序。先从简单易懂的部分开始读起,能帮助理解较难的内容。比如看完一本书的前半部分以后就写一部分笔记,写好了再去读剩下的部分,会比只是从头到尾读一遍理解得更深刻。如果觉得很难做到,可以逐章、逐项地写读书笔记,一点点地进行。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同时阅读几本书的情况。如果读不懂《微观经济学》,就先读一遍《漫画经济学》,做好笔记后再去读前者会更容易理解。在读较难的专业书时,也可以运用这个方法来过渡。”这个确实是比较有用。再比如:如何整理藏书,作者的经验是将书架分为三个部分:爱读之书一角、废弃书一角和读书笔记一角,这种分类方法也值得我自己借鉴。
读书是一件终身的事情,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花了大把时间去读一本书,总要多多增加自己的收获才行。做读书笔记,输出自己的读后感,是增大阅读收获的必要方法。

读后感《《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读后感_7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