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弗兰肯斯坦观看心得 > 地图 > 弗兰肯斯坦观看心得
弗兰肯斯坦观看心得相关栏目
弗兰肯斯坦观看心得热门栏目
弗兰肯斯坦观看心得推荐
弗兰肯斯坦观看心得

(共 5249 篇)

  • 1、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心得

    “是谁创造了我?又是谁杀死了我?”

    读完《弗兰肯斯坦》,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这样一句话。

    小说《弗兰肯斯坦》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作者是玛丽雪莱,她在本书中表达了人有双重性格——善与恶的这个观点。作者借一位被复活的“人”的视角,深刻阐明了人心中的善是怎样逐渐被恶代替的。

    故事讲述了一名名叫弗兰肯斯坦的科学家经过不断研究,将尸体拼接起来,用电流赋予它生命,却在最后发现创造了一个外表丑陋恐怖的怪物。由于恐惧,弗兰肯斯坦将它抛弃。被创造出来的怪物只能自己开始探索世界。起初它以善待人,在知道自己丑陋的情况下还默默地帮助它喜欢的一户人家。但它最终还是被发现了。恐惧、厌恶、唾弃、鄙夷种种情绪使它开始仇视这个世界,愤怒之下它杀死了弗兰肯斯坦的弟弟和新娘。之后当弗兰肯斯坦死去时,怪物也宣布它的复仇结束了,接着消失在冰原之中。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创造和杀死怪物的都是人。但更确切地说,创造了它的是人的欲望,杀死它的是人的冷漠。这个故事里,怪物是自我矛盾的,善与恶在体内交织争斗着。人是自我矛盾的,想创造出新的生物实现自己的愿望,当真的实现又感到厌恶。这更让我们反思,在现实中,我们是否能不再以冷漠和无情残忍地对待他人,能否更加宽容?这份宽容,不仅是对别人,更是对自己。

  • 2、 《弗兰肯斯坦》观后感

    《弗兰肯斯坦》观后感

    看《弗兰肯斯坦》这部电影完全是为了完成作业,为了下个星期的英语阅读考试,但现在的我很庆幸看了这部电影,它带给我很多思考,它让我开始去认真思考一些事,去慢慢的形成一些自己的思想,而这一点是最让我欣喜的,我不愿自己是一株没有思想的芦苇,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

    不否认的是开始我对这部电影的印象并不好,今天刚在空间里看到同学看完后的感受,简单的来说就是恐怖,我在看之前也看了下对小说的评价: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恐怖小说之一,看完后我就思考还要不要看这部电影,毕竟像我这种人是从来不看恐怖电影的,但为了考试也就拼了。后来又看了关于这部电影类型的介绍:剧情、科幻、恐怖,在鼓起勇气后我开始了我的电影之旅。

    在影片的前30分钟我看到的是一个科学狂热爱好者,他狂热,他痴迷,他敢于挑战权威,他忠诚于自己,他不断探求......他有自己理想,然而有些事情在母亲难产死后也渐渐发生了改变,他认为母亲不应该死去,没人应该死去,也正是在这时他的研究方向转向了啊遇到生命。在大学他遇到了影响其之后整个人生的老师:沃尔曼。在老师死后他参照老师的笔记,借用各类尸体的塑材和羊水在电击的情况下创造出了一个人(说真的这段好恶心,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看下去的),尽管满身疮疤,尽管有先天缺陷,尽管力量无比。

    其实我想着重谈一下这个被创造出来的人,我从他身上更多的看到的是人性。他从一开始就遭遇着不公正的对待,被众人打骂,被人说是瘟疫的罪魁祸首,面对这些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远离,于是他出了城,躲在一户农家的猪圈中生活,也就是在这时他明白了朋友的意义。

    而在之后我更是看到了人性的善良,农户家境贫寒又加之天气严寒萝卜根本拔不出来是这个家庭难以维持生活,他看到之后用一整晚拔光了整个田地的萝卜,这可能就是我们老祖宗所说的人性本善吧!这家人将从未见的他称之为森林里的精灵,在他听到之后我看到了他脸庞上的笑容,那么纯净。在圣诞节那天他收到了农户家送给他的礼物,食物和一朵小红花,他把小红花拿在手中贴近胸膛的一幕久久的在我脑海中萦绕,他渴望得到认可,他希望交到朋友,他希望自己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过着平凡但幸福的生活,他要的并不多,最起码的尊重,最正常的生活。

    在他救了农夫的父亲之后,向那位农夫坦露了自己的内心,他渴望融入社会,但人们因为他丑陋的外表而害怕他,农夫的一席话温暖了他受伤的心,但一切又改变了,农夫的儿子误以为他是

  • 3、 弗兰肯斯坦英文读后感

    弗兰肯斯坦英文读后感

    oliver t offer to help others. on the other hand, they attach importance to money and benefit. in their opinion, money is the only real object the kind oliver and regain the nature of goodness.

  • 4、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系列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各样的书籍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绪随情节变化,这时候就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的做记录了。您一定在想办法写好自己的读后感吧!推荐你看看以下的弗兰肯斯坦读后感,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篇1)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赏析1500字:

    1818年出版的长篇哥特小说《弗兰肯斯坦》(《科学怪人》)算是最早的科幻小说了。

    小说最初是由书信体开始,主人公沃尔顿带领船员往北极去探险,在路上给姐姐写信,叙述见闻。中途遇到落魄的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将他带到自己的船上。接下来就开始了弗兰肯斯坦以第一人称开始的自述。

    弗兰肯斯坦原本生活在瑞士日内瓦,热衷于科学,好奇生命的原理。在外国学习期间更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于生命的研究充满热情。他逐渐明晰了生命的原理,并且利用死去的人的肢体拼凑、创造了一个生命。结果当这实验结果成型,他却感觉到恐惧、恶心。

    “在那半明不灭的微光里,我看见那生灵睁开了呆钝的黄色眼睛,吃力地呼吸起来,有了生命的手脚也开始动弹,像是抽搐。我怎样才能描述自己在这巨大的祸害面前的感受呢?“他逃走了,后来在朋友的陪伴下回到实验室,”怪物“已经不见了。

    接下来便开始了弗兰肯斯坦的悲惨遭遇。他先是生病,被恐惧攫住,生怕自己制造的怪物出现在眼前。几个月后病情好转,回到瑞士家里,却发现自己的弟弟已经遭遇不测,他明白是怪物的报复,但无法说出口;一个好姑娘因此被判死刑。弗兰肯斯坦陷入深刻的痛苦和自责。经常一个人游荡,在途中发现了怪物的足迹。他压抑自己的痛苦和恐惧,听怪物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怪物讲述自己如何被抛弃,因此而痛苦不堪。他离开弗兰肯斯坦,躲避人群。当他发现一个贫穷瞎眼老人和他的一对子女后,为他们的生活而感动,便在暗地里观察并且帮助他们,从他们身上学习语言,并期盼某一天能得到他们的友情。终于有一次他出现在那瞎眼老人的面前,对他倾诉衷肠,结果那老人的子女出现以后,对他又是惊惧又是厌恶。怪物理想破灭,愤恨离开。怪物希望弗兰肯斯坦能够再创造一个同伴,一个女人,这愿望一旦满足,他声称自己便要与同伴远离人群。

    他的讲述一时使得弗兰肯斯坦犹豫了。

    “记住,我是你制造出的生命,原因是你的亚当。可如今,我倒更像是你的堕落天使了。你不乐见我幸福,想让我滚蛋。可我并没有办错事呀。我随处所见都是幸福,只有自己被关在门外,幸福不起来

  • 5、 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 读后感(3)篇
    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 读后感 第(1)篇

    正好同时在看《猩球崛起3》这个电影,从这种人类和非人类的心理描写、人类对非人类的态度来看,思考颇多。

    小时候看这本书一定会恨弗兰肯斯坦的,因为我小时候的同理心更强。

    【1】

    猩球崛起或者阿凡达中,你会发现,人类的欲望无止境,人类对于自己在地球上的霸主地位深信不疑,他人休想染指。我认为,这个是每一个地球人骨子里所认为的。只要不是人类的物种,统统都是低级动物,或者无智商。人类遇到陌生物种,只会恐惧并一味的控制,为了伟大人类的物种不至于灭绝,人们干了太多伤天害理的事情,甚至连与他人和平共处都做不到。

    【2】

    以此想来,弗兰肯斯坦对于他自己的“作品”应该也有种天然的恐惧吧!因自己先入为主、以貌取人的心态作祟,直接将“怪物”打入“冷宫”。在婴幼儿时期,“怪物”都是一个人慢慢熬过来的,但是他先天却对人类无恶意,他一直都在追求那种美好的生活。直到后来被一次次打击。他的报复就像小孩子任性发脾气一样,他不知该如何发泄,不知该如何调节自我的情绪,因为没有人可以帮他!他这一生孤苦伶仃,估计到死也不会有人会能真正走进他的内心。

    【3】

    弗兰肯斯坦很多时候都处于痛苦之中,我倒是觉得很多都是他自己压给自己的。

    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他也会借助于自然风光来抚平伤痕,但是他却一直找不到自己内心痛苦的根本原因。他和他制造的怪物,一直在互相伤害。

    在后来两人促膝深谈之后,本来还有机会将一切纠正过来,但是弗兰肯斯坦还是在想报复,冤冤相报何时了呀!

    这让我想到了猩球崛起里的凯撒,他应该对人类有更深的报复心吧!但是他选择了宽容,逝去的不再来,珍惜眼前就好,直到再次被人类惹怒!心痛,似乎是无法避免的。

    关于人类心理,需要反思的更多,暂时写到这里,继续《猩球崛起》。

    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 读后感 第(2)篇

    关于《弗兰肯斯坦》,很多年前高中英语课本中的选段已印象模糊,只记得丑陋的怪物和天才科学家。多年后研读技术伦理相关著作之时,再次读起这本书。

    纵观全书,两次情感的转折使得故事引人深思。第一次是弗兰肯斯坦撕碎第二件创造物,背弃承诺后,“魔鬼”愤怒地说:“你是我的创造者,但我却是你的主人,服从吧!”此时技术的异化趋向真正展现出来,创造物的无辜与期待已彻底变成绝望与报复(一度认为是彻底的转变,实则不然),这是意料之中之事,但未曾料到的是第二次转折:弗兰肯斯坦死后,创造物表现出来的惊人

  • 6、 弗兰茨·卡夫卡《变形记》读后感1800字

    《变形记》是卡夫卡的代表性作品,也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经典之作。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一般把卡夫卡和他的作品归入表现主义文学中。

    著名外国文学学者袁可嘉先生指出:现代派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典型特征是它在4种基本关系上所表现出来的全面的扭曲和严重的异化: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包括大自然、人性和物质世界)和人与自我4种关系上的尖锐矛盾和畸形脱节,以及由之产生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悲观绝望的情绪和虚无主义的思想。这4种关系的全面异化是由现代资本主义关系的腐蚀作用所造成的,它们是在它的巨大压力下被扭曲的。现代派文学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也正在于此。(《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前言》第5页,袁可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我以为,袁可嘉先生的这一论述是深刻的、全面的,抓住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本质特征。循着这样一种思路,我们来分析一下《变形记》的思想内容。

    18、19世纪的作家一般是从社会人的角度去揭示、批判具体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如专制政体、官僚政治、道德堕落等等,目标比较具体明确。而卡夫卡这些现代派作家,则是从个人的、人性的角度去揭示和否定整个社会,目标是笼统的、抽象的、全面的。这就比现实主义作家的揭露更加尖锐、彻底。在《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只大甲虫,造成人变虫的深层原因,就是社会环境的严酷和劳动本身的机械、繁重。公司老板严密地统治着整个公司和每一个雇员,秘书主任时刻监督着每一个员工的行动,就连医生也是一味站在老板一边,从不会为员工说话。职业呢?是旅行推销员,一个多么累人的差事,每天4点钟就得起床赶火车,成年累月在外奔波,饮食很差又不定时,由于工作关系,连个知己的朋友也没有。弄得晕头转向,痴痴呆呆。格里高尔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环境,这样一份职业。这环境是具体的,但更是抽象的、普遍的,绝大多数人所每天面对的。人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逐渐变得麻木、机械、萎缩,成为工具、成为非人。人变甲虫,是多么荒诞的事情,但又深刻而尖锐地表现了社会与人之间一种可怕的异化关系。在这一关系中,社会是强大的,而人是被动的、软弱的。

    再看《变形记》中对人与人关系的描写,这是小说的重心所在。格里高尔在父亲的公司破产、全家处于困顿的境况下,去当旅行推销员,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他在家里是受到尊重和爱戴的。当一个人被人依赖时,他与别人的关系自然会处于正常状态。但格里高尔一朝成了大甲虫,父子关

  • 7、 弗兰茨·卡夫卡《变形记》读书笔记1800字

    《变形记》是卡夫卡的代表性作品,也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经典之作。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一般把卡夫卡和他的作品归入表现主义文学中。

    著名外国文学学者袁可嘉先生指出:现代派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典型特征是它在4种基本关系上所表现出来的全面的扭曲和严重的异化: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包括大自然、人性和物质世界)和人与自我4种关系上的尖锐矛盾和畸形脱节,以及由之产生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悲观绝望的情绪和虚无主义的思想。这4种关系的全面异化是由现代资本主义关系的腐蚀作用所造成的,它们是在它的巨大压力下被扭曲的。现代派文学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也正在于此。(《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前言》第5页,袁可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我以为,袁可嘉先生的这一论述是深刻的、全面的,抓住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本质特征。循着这样一种思路,我们来分析一下《变形记》的思想内容。

    18、19世纪的作家一般是从社会人的角度去揭示、批判具体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如专制政体、官僚政治、道德堕落等等,目标比较具体明确。而卡夫卡这些现代派作家,则是从个人的、人性的角度去揭示和否定整个社会,目标是笼统的、抽象的、全面的。这就比现实主义作家的揭露更加尖锐、彻底。在《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只大甲虫,造成人变虫的深层原因,就是社会环境的严酷和劳动本身的机械、繁重。公司老板严密地统治着整个公司和每一个雇员,秘书主任时刻监督着每一个员工的行动,就连医生也是一味站在老板一边,从不会为员工说话。职业呢?是旅行推销员,一个多么累人的差事,每天4点钟就得起床赶火车,成年累月在外奔波,饮食很差又不定时,由于工作关系,连个知己的朋友也没有。弄得晕头转向,痴痴呆呆。格里高尔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环境,这样一份职业。这环境是具体的,但更是抽象的、普遍的,绝大多数人所每天面对的。人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逐渐变得麻木、机械、萎缩,成为工具、成为非人。人变甲虫,是多么荒诞的事情,但又深刻而尖锐地表现了社会与人之间一种可怕的异化关系。在这一关系中,社会是强大的,而人是被动的、软弱的。

    再看《变形记》中对人与人关系的描写,这是小说的重心所在。格里高尔在父亲的公司破产、全家处于困顿的境况下,去当旅行推销员,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他在家里是受到尊重和爱戴的。当一个人被人依赖时,他与别人的关系自然会处于正常状态。但格里高尔一朝成了大甲虫,父子关

  • 8、 观看《基石》心得
    篇一:学习党教片《基石》心得体会 《基石》介绍了王辉同志作为一名组工干部为党的事业甘当基石,爱岗敬业、埋头苦干、无私奉献,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清正廉洁,默默无闻地在平凡岗位上争先创优的先进事迹;展现了一名优秀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时代风采,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 《基石》选题从身边的基层党组织入手,通过各地、各部门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典型事迹,展现了新时期农村、社区、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国企、教育、机关、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等基层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和党员的带领下取得的巨大成就,阐明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片中的先进典型事迹让我深受教育,下面结合本支部的具体情况,谈谈我的感受。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我们基层工作很重要。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特点。中国共产党正是靠着一个个像牢固基石的基层组织,铺就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道路,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从战争岁月走向和平年代,从封闭落后走向繁荣富强,从小米加步枪走向神十进天宫。做好支部的党建工作,发挥好社区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对社区乃至地区的生产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社区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之源。面临着市场的竞争,社区人才如何挖掘、培养,人才如何稳定,新一代人才队伍如何建设?是当今社区发展亟需思考及解决的问题。我们就要通过加强党的建设,通过思想工作使大家树立一种为国企、为党的事业做出奉献的一种精神;通过关心、解决社区居民的切身问题和困难,为群众做实事,同时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带动地方政策创新、服务创新和体制创新,创造出更好的地方经济效益,推进社区更好更快发展。 篇二:观看《基石》记录片心得体会 今天例会结束后,支部组织党员进行观看和学习电教片《基石》。《基石》电教片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优秀电视片。观看中,片中一个个有影响力的典型事迹和人物让全体党员教师深受启发,并从中得到深刻的启迪,对本人来讲起到一个很好的教育作用。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查找不足之处,从现在做起,进一步增强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不懈奋斗的自
  • 9、 老师读《说孩子才肯学》心得体会

    我感觉《如何说,孩子才肯学》是一本有趣而有意义的书。它既适合家长同样也适合教师。中间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在我的教育教学中也时常出现。当发现自己的处理方式与之相同时,心中一阵欣喜。当发现自己的解决方法完全错误时,在反思的同时更庆幸自己找到了科学的解决办法。我突然发现孩子与大人的世界是那样的不同,主观的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与孩子显得是那样愚蠢与低效。我读书的心得体会如下:

    第一章,接纳孩子的情绪在全书中最为重要,是后续沟通的基础。它提出了几个观点:1.不要否定学生的情绪(当情绪被否定的时候,学生容易失去勇气)2.不要随意批评和忠告(老师出于好意,但学生在批评的环境中很难去考虑问题并承担责任)3.不要概括和解释(当孩子情绪低落的时候,你的解释他很难听进去,也就很难奏效)4.不要忽视学生的情绪,即便制止不能接受的行为时,也要先接纳学生的情绪、愿望并作出反应。第二章,合作更详细说明了吸引孩子合作的七个技巧。

    书中体现出的:无论孩子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或者不对,甚至有侵犯性的行为,他的行为我们可以制止,但他的情绪,或者说感情需要被接纳。但我们接纳的只是他的情绪,并非他的行为。这一观点我印象很深刻。因为在我自己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常常不顾及他们的感受,劈头盖脸的就是批评。虽然短时间内出现的不良现象减少。但这是一个指标不治本的做法。孩子毕竟是孩子,单方面的批评很难引导孩子自我反省。只有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去听一听,去安抚他们的情绪,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而不仅仅只是冰冷的命令。

    文中出现的很多案例都在我的日常教学中出现过,但我的做法往往是不科学的那种。读着读着我不禁冒出一身冷汗。在我认为很好的处理了一些事情的时候,我其实已经伤害了这些孩子的感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容易习惯性地去否定孩子的情绪。其实,孩子有情绪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要正视这个事实,首先认同他有这个感受,孩子才可能接纳我们后续的建议。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一定要多从孩子的角度接纳他们的情感,这样才能引发孩子的共鸣。获得更加有效的教育效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时刻关注自己的教育行为及其有效性。多思考自己有没有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其实孩子有时候只是为了宣泄情绪,简单粗暴的压制只能换来日后更大的问题。唯有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倾诉表达的对象,才能真正走到孩子的

  • 10、 观《兰戈》有感

    《兰戈》观后感

    一只变色龙在水族箱里做着自己的幻想。这个放在汽车后备箱的水族箱,因为汽车在行进途中的遇到穿越马路的穿山甲,汽车在避让的过程中,把装着幻想变色龙的水族箱颠簸在马路上,水族箱被摔碎变色龙离开了他的幻想之地,孤身一人站在马路上,马路的两边是荒无人烟的沙漠。这只变色龙在被太阳暴晒后瞬间脱皮,夸张的手法表达出现实和理想之间的落差是如此之大,也如此的残酷。变色龙手里拿着的水杯,杯子里仅存一滴水,在他伸出舌头准备喝下那滴水的时候,水滴被炽热的太阳给蒸发掉了,变色龙的幻想彻底的破灭了。

    就在此时变色龙听到有声音在呼叫他,他将杯子放在自己的眼睛上,充当这望远镜看到了,那个穿越马路被车子压到的穿山甲,他的身体已经被车轮压成了两半,这只穿山甲在用自己最后的力气,呼叫着他寻求他的帮助。变色龙慢慢的走到穿山甲的跟前,就是因为这只穿山甲,他离开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地方,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也并不知道等待他的结局会是如何。在穿山甲的指引下,走进了茫茫的沙漠,开始了寻找自我的旅途。

    在沙漠中行进的危险因素很多,缺水是最大的挑战之一,变色龙在路上还碰到了他的天敌一只北美雄鹰,变色龙在成功的逃脱了猎鹰追杀后,他来到了一个叫做尘埃的小镇,他怪异荒诞着学着镇上每一个人的动作,用他以前在水族馆里幻想的方式,以求自己能融入到这个小镇。小镇上的人,并不欢迎外来的陌生人,这让变色龙很是沮丧,就在这时转机来了,在镇上的唯一的酒吧,酒吧里只有一种叫做龙舌兰酒,变色龙在酒吧里像镇上的人吹嘘自己如何用一颗子弹,就除掉了臭名昭著的七人团伙。正当大家都将他说的话,信以为真时,酒吧里来了镇上的恶霸,变色龙的危机出现了,他同恶霸准备决斗时,恶霸弃抢而逃。变色龙看到大敌以逃变夸夸其谈,但是更大的威胁就在他的身后,那只曾经捕杀他的猎鹰,就站在他的身后。当他看到小镇上的人都躲藏起来后,他回头发现了那只凶猛的猎鹰。

    变色龙开始疯狂的逃命,在小镇同猎鹰开始了捉迷藏的游戏。最后他逃进了一个被人类遗弃的自动售货机里,藏在芭比娃娃的包装盒中,猎鹰用他的聪明,将变色龙从自动售货机里赶了出来,变色龙继续亡命小镇,就在猎鹰将要捕食将要成功时,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变色龙用刚才同恶霸决斗时仅剩的一颗子弹,结束了猎鹰的命运,猎鹰死了小镇的人都将他视为英雄。

    变色龙成了小镇的英雄,他成了这个镇里的警长,也成了镇里人的信仰。往往事与违愿,小镇因为在

  • 2019-09-28

  • 2019-09-21

  • 2019-10-24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09-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19

  • 2019-10-28

  • 2021-09-01

  • 2019-09-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9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0-23

  • 2019-11-12

  • 2021-08-19

  • 2019-10-28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09

  • 2021-05-15

  • 2019-09-28

  • 2019-10-28

  • 2021-08-24

  • 2023-04-10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1-08-30

弗兰肯斯坦观看心得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弗兰肯斯坦观看心得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弗兰肯斯坦观看心得、2024弗兰肯斯坦观看心得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