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打破神像的人读后感 > 地图 > 打破神像的人读后感,2024打破神像的人读后感
打破神像的人读后感相关栏目
打破神像的人读后感热门栏目
打破神像的人读后感推荐
打破神像的人读后感

(共 6837 篇)

  • 1、 《打破神像的人》读后感400字

    有一人,他穷的落花流水,给一个大户人家做马夫,这个人家很富裕,他问自己的主人:怎样才能富裕起来呢?

    主人认为这个问题很复杂,像一道永远也解不开的数学题,但他好像很明白的样子说:“只要买一座神像放在家里供着,就可以变得富裕起来了。”马夫信了。

    过了几天,富人就开始吃喝嫖堵,把钱财都花掉了。不过他死前却在神像里藏了很多金币。

    他要死了,把儿子叫到身边,说:“你不要把神像卖掉,宁愿摔了也不要卖。”

    他的儿子以为父亲在说胡话,就没当回事。可他穷的不行了。家里只有这个神像值钱,就把他卖给了马夫。

    这个马夫把他放在家里。一年过去了,他仍然没有富裕起来。一气之下,马夫把神像摔了。这时,金币都出来了。他生气的说:“我尊敬你的时候,你却装模作样,我把你打碎了,你这时才知道来帮助我。”

    我觉得,想富裕,就要勤劳,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去挣钱,才能富裕起来,不能总是依靠别人。我们也不能懒惰,我们也要勤奋起来。同学们,你们可别懒惰呦!

  • 2、 打破一切常规读后感

    篇一:打破一切常规读后感(费相铭)

    《首先,打破一切常规》读后感

    世界众多的顶级经理中,相互间的共同之处往往是不多的,尽管这些优秀经理可谓千人千面,却有一处彼此相通:他们在动手做任何一件事之前,总要打破一切“传统智慧”的陈规戒律。

    尽管没有人会用革命家的字眼来形容这些优秀的经理们,但读过本书后却让我深入到这些经理们的内心深处,了解他们为什么要推翻“传统智慧”,而代之以一些他们自己悉心总结的新的真理。我们不是要按部就班的学习这些优秀经理们的标准化样板,而是将他们共有的带革命性的深刻见解学到手,来帮助自己有效地发扬自己的管理风格。

    《首先,打破一切常规》的核心思想是人本管理和优势理论。时下,人本管理正时髦,几乎人人挂在嘴边。人本管理从哪里开始?盖洛普说:“从第一格——重新认识人性开始。”因为关于人性的许多“传统智慧”值得反思。人的优势和才干是什么?是惟有高级的工作需要才干,还是做好每件事都需要才干?如书中所了解,每个人都有天生的优势。所谓优势就是天生能做一件事,比其他任何人做的都好。优势由才干、技能和知识构成,其核心是才干。才干是一个人贯穿始终、并能产生效益的思维、感觉和行为模式。才干是先天和早期形成的,一旦定形,很难改变。才干是个人所独有,无法传授,也无法培训。不仅高级的工作,而且所有的工作都需要才干。惟有具备所需才干并加倍努力的人,才能把一项工作做成世界一流。

    既然人人都有,那么,无论对于当事人还是他的领导,关键就在于识别和发挥其独特优势。何谓“有才”?惟有得以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其天生

    优势创造效益的人才算“有才”,否则再能干也等于没才。与其不切实际地要求每个人“干一行,爱一行”,不如提倡人人“爱一行,干一行”。爱你干好的事,干好你爱的事;惟有干得好,你才会去爱;惟有爱的深,你才干得好。

    “传统智慧”是一种负面的思维方法,鼓励人们不遗余力地去纠错补缺,以求完美,并以来定义进步。“传统智慧”不知,做任何事情都有机会成本。把精力和时间花在弥补欠缺上,我们就无暇顾及增强和发挥优势;何况任何人的欠缺都比才干多得多,且大部分欠缺是无法弥补的。如此,不仅达不到完美,反而会失去单项夺冠的机会。简言之,“传统智慧”提倡“伤其十指”,而盖洛普主张“断其一指”。这本书中访问了八万名经理,其中不乏优秀人物。尽管这些优秀经理个人风格和做法各异,但有一点相同:他们都离经叛道。他们所有背离的,实

  • 3、 打破一切常规(精选优质读后感)

    【第1篇】

    打破一切常规,看到书名我觉得是叫我们做任何事不能局限于形式,突破传统思维,敢于创新。

    本书中教会我们如何利用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长处;经理人如何找到职员的才干,善加利用每个人的才干。于是每个人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做一名明星员工。本书作者认为人是无法改变的,能够发挥现有的优势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但人往往最难了解的就是自己,如何界定自己具有那种才干,如何区别自己的才干和技能?作者认为才干是先天的,先天的才干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代背景,才干所表现的结果会一样吗?我认为具有先天才干的人在后天培养时会事半功倍,如果不努力也是枉然;而不具备先天才干的人在后天培养时只要他肯付出足够的努力也会变成优秀的行业精英。

    才干大致分为三种:奋斗才干,思维才干,交往才干。奋斗需要动力,思维是一种习惯,交往取决于态度。作者认为动力,习惯,态度都是才干,是改变不了的。但我认为良好的习惯可以养成,态度也可以被改变。

    每个人都有特殊的才干,现实中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让每个特殊的才干都能发挥出来,很多时候都是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所以很多人别无选择,能够发挥个人的技能和知识就很不错了。是否能让自己的才干被发现加以利用已经不重要了。只能是改变习惯,改变态度来适应社会。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谁能抵制对金钱,名誉,地位的追求,爱岗敬业就成了升职转岗的垫脚石,贪婪是人的本性,话又说回来,人不贪婪社会就不能进步,满足于现状,公司也不能发展。如果一名员工在一个岗位的优秀,公司如何保证这名优秀员工的事业感,名誉及收益,否则他能优秀多久。

    我们只能做到有限的发挥个人特长,努力的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适应环境,以达到适者生存。在思维上放飞自己的思想,挣脱束缚,努力创新。行动上仍是按传统的模式工作和生活。不要抵制新的观点,选拔人才、界定结果、发挥优势和因才适用,现阶段不能完全利用,这是一个未来企业合理利用人才的理想模式,需要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支持。能够利用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亦是新的组织模式的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别人观点是别人的,不是我们的,我们有自己的国情,企业文化及认知度,不管红尘俗世的生活如何变迁,不管个人选择的方式如何,我们像往常一样寻求完善自己而进步,在进步中迷茫,在迷茫中逐步坚定。

    【第2篇】

    看过此书,掩卷闭目。打破常规--值得我去思考,重新思考才干的含义。才干在我的记忆中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

  • 4、 读打破思维里的墙感言

    这本书里面提到了很多现代人的想法与行为,对此进行了一些解析与建议,感觉受益匪浅。

    比如,书里面提到的“心智模式”,每个人的心智模式都有自己的局限。以前以为双赢总是对的,其实不然,这要看是在什么环境下。如果你想与对方有长远、持续的合作,这时毫无疑问是选择双赢win-win模式了;如果你想直接把对方击败,自己上位,那这个时候就要选择我赢他输win-lose了;如果你想以退为近,瞄准更长远的利益,确认这么做值得之后,那就要考虑我输他赢lose-win了。所以得知外界环境不同,你要做出的选择就不同,双赢不一定总是对的,也没有哪一种模式总是对的。呵呵!用高中的时候学到的哲学来讲就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二点谈到“是金子总会发光”。很多人内心可能都多多少少有这种想法,其实不是。大浪淘沙,“现在已经不是三顾茅庐的时代,诸葛亮需要博客需要微博需要影响力”呵呵,这是作者的原话。如果你是金子这还不够,你还要努力提高你的含金量,才会成为发光的金子。当你被发掘出来,你要经历很痛苦的碾磨、冲刷、浸泡,要让你身上的杂质、不好的习惯、污点被熔掉。然后还要成型、打磨、抛光,最后才能成为有价值的发光的金子!

    如果你已经是金子,你要做的是找到自己发光的方法!

    第三点讲到了职业规划的问题,“每个人都要给自己做长远的职业规划,并且制定详细的计划”。书中对这观点是不太赞同的,如果这样,可能会使自己丧失很多机会。就企业的发展来讲,一般建议制定最多3年的业务规划。因为20年后的职业不一定现在有,就像你现在就业的职位,20年前你可能从来没听说过。

    对一生进行充分规划永远都是一个好想法,但一定要记得写下来的时候要用铅笔而且手边还要有块橡皮。

    第四点是我一直以来犯的错误,尽管自己好像不是很承认,为了避免以后再犯这样的错误,现在要做深刻的改正,知错就改。呵呵!“我一旦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我就绝不会像现在这样吊儿郎当,我会全力以赴”你只有在确定自己有终身热情的时候才全力以赴吗?那么恭喜你,你要加入“不断换工作”和“永久焦虑”的俱乐部了。事实上,只有你全力以赴,你才能找到工作中的乐趣,找到了乐趣,才会使你爱上你的工作。吊儿郎当是你全力以赴,寻找乐趣和激情的最大障碍!

    切记,在工作中全力以赴,寻找乐趣,从而保持激情,热爱你的工作。

  • 5、 打破一切常规读后感600字

    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把六只蜜蜂和同样多的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让瓶底朝着窗户,会发生什么情况?

    你会看到,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倒毙或饿死;而苍蝇则会在不到两分钟之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逸一空。

    蜜蜂以为“囚室”的出口必然在光线最明亮的地方;它们不停地重复着这种合乎逻辑的行动。对蜜蜂来说,玻璃是一种超自然的神秘之物,它们在自然界中从没遇到过这种突然不可穿透的大气层;而它们的智力越高,这种奇怪的障碍就越显得无法接受和不可理解。

    那些“愚蠢”的苍蝇则对事物的逻辑毫不留意,全然不顾亮光的吸引,四下乱飞,结果误打误撞地碰上了好运气;这些头脑简单者总是在智者消亡的地方顺利得救。因此,苍蝇得以最终发现那个正中下怀的“出口”,并因此获得自由和新生。

    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我们称之为惯性思维,也是我们常说的“常规”。常规是人们吸光于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事物,以固定的方式来接受事物,它是创新思维的天敌,正如蜜蜂的经验让他们朝着窗户亮光的方向去找出口一样。

  • 6、 打破一切常规读后感800字

    【第1篇】

    打破一切常规,看到书名我觉得是叫我们做任何事不能局限于形式,突破传统思维,敢于创新。

    本书中教会我们如何利用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长处;经理人如何找到职员的才干,善加利用每个人的才干。于是每个人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做一名明星员工。本书作者认为人是无法改变的,能够发挥现有的优势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但人往往最难了解的就是自己,如何界定自己具有那种才干,如何区别自己的才干和技能?作者认为才干是先天的,先天的才干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代背景,才干所表现的结果会一样吗?我认为具有先天才干的人在后天培养时会事半功倍,如果不努力也是枉然;而不具备先天才干的人在后天培养时只要他肯付出足够的努力也会变成优秀的行业精英。

    才干大致分为三种:奋斗才干,思维才干,交往才干。奋斗需要动力,思维是一种习惯,交往取决于态度。作者认为动力,习惯,态度都是才干,是改变不了的。但我认为良好的习惯可以养成,态度也可以被改变。

    每个人都有特殊的才干,现实中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让每个特殊的才干都能发挥出来,很多时候都是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所以很多人别无选择,能够发挥个人的技能和知识就很不错了。是否能让自己的才干被发现加以利用已经不重要了。只能是改变习惯,改变态度来适应社会。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谁能抵制对金钱,名誉,地位的追求,爱岗敬业就成了升职转岗的垫脚石,贪婪是人的本性,话又说回来,人不贪婪社会就不能进步,满足于现状,公司也不能发展。如果一名员工在一个岗位的优秀,公司如何保证这名优秀员工的事业感,名誉及收益,否则他能优秀多久。

    我们只能做到有限的发挥个人特长,努力的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适应环境,以达到适者生存。在思维上放飞自己的思想,挣脱束缚,努力创新。行动上仍是按传统的模式工作和生活。不要抵制新的观点,选拔人才、界定结果、发挥优势和因才适用,现阶段不能完全利用,这是一个未来企业合理利用人才的理想模式,需要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支持。能够利用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亦是新的组织模式的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别人观点是别人的,不是我们的,我们有自己的国情,企业文化及认知度,不管红尘俗世的生活如何变迁,不管个人选择的方式如何,我们像往常一样寻求完善自己而进步,在进步中迷茫,在迷茫中逐步坚定。

    【第2篇】

    看过此书,掩卷闭目。打破常规--值得我去思考,重新思考才干的含义。才干在我的记忆中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

  • 7、 打破一切惯例读后感600字

    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把六只蜜蜂和同样多的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让瓶底朝着窗户,会发生什么情况?

    你会看到,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倒毙或饿死;而苍蝇则会在不到两分钟之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逸一空。

    蜜蜂以为“囚室”的出口必然在光线最明亮的地方;它们不停地重复着这种合乎逻辑的行动。对蜜蜂来说,玻璃是一种超自然的神秘之物,它们在自然界中从没遇到过这种突然不可穿透的大气层;而它们的智力越高,这种奇怪的障碍就越显得无法接受和不可理解。

    那些“愚蠢”的苍蝇则对事物的逻辑毫不留意,全然不顾亮光的吸引,四下乱飞,结果误打误撞地碰上了好运气;这些头脑简单者总是在智者消亡的地方顺利得救。因此,苍蝇得以最终发现那个正中下怀的“出口”,并因此获得自由和新生。

    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我们称之为惯性思维,也是我们常说的“常规”。常规是人们吸光于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事物,以固定的方式来接受事物,它是创新思维的天敌,正如蜜蜂的经验让他们朝着窗户亮光的方向去找出口一样。

  • 8、 首先打破一切常规读后感

    首先打破一切常规读后感(一)

    经理胜过公司员工之所以离职,不满的是经理而不是公司!

    当我读到这的时候我不得不首先,打破一切常规去思考问题,去审视我的公司,去过滤我的每一个部门经理,去回忆我的每一个员工

    如果你有员工流失的问题,就该首先看看你的经理们。经理决定你的工作环境,并时刻影响这种环境。与其在一家有着开明的和员工至上的企业文化的公司里跟着一个糟糕透顶的经理工作,倒不如在一家有点古板的公司里跟着一位出色的经理创业。当我的眼睛划过这字2020字2020句句的时候,我的思维就象一头脱僵的野马猛然间转到了另一个轨道,我贪婪的吸收着书中的每一个新颖观点!我早就知道:从心理学家泰勒的经济人和梅约指导的霍桑实验(照明度实验、福利实验、访谈实验、群体实验)中不难看出人们一直在研究员工绩效、员工的保留率等一切和企业兴衰息息相关的员工心理,我们把所以的焦点都放在了员工的身上,从360个角度研究员工想要的东西,却从在没有在意过经理对员工的影响有多大。

    q12的问题给了我们一个测量优秀经理的标准,从员工对q12回答的肯定程度可以直接的反应经理的水平,在q12中前6个问题是最具有威力的,员工对6个问题的肯定回答,将是创造良好而高效环境的开始。简单而高效的测量工具,让经理们明白工作从哪入手,哪里需要加强,给了我们一个优秀经理努力的方向!

    选拔人、提出要求、激励人、培养人是经理的四项核心工作。选拔人时,重在选才干而不仅仅看工作经验、智力或决心。传统的招聘大多数注重的是工作经验、学历等一些外显的特征,而忽视了最重要的---才干;书中对才干做了简短的定义和举例说明,可是到底如何选才干才是我最想学习的重点,书中有提到选才干的诀窍在面试,才干面试要单独进行,他只有一个目的:发现求职的思维、感觉或行为模式是否与工作需要吻合。我很喜欢书中提出的过滤器这个概念,就像我有一次去参加培训有个讲师解释人的性格所说的话不同性格的人看世界,就像戴了不同的有色眼睛,他会用他独有的方式去解释他看到的一切,我感觉本书所提出的过滤器的观点与此有些相似之处。通过问面试者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注意听他回答的细节,可以大概的分析出他特有的过滤器的一些特质,理解问题的倾向和思维的模式。一个人满足的来源也是才干的线索。了解他最大的满足感是什么和在什么情况下精力倍增,什么使他格外振奋,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深层次的挖掘他对某些事情的热爱

  • 9、 打破一切常规读后感(推荐4篇)

    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我们经常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它们是人类知识的总结。好的作品会引起阅读者的共鸣,在看作品之后一定会触动内心,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写一篇关于作品的读后感,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读书心得分享与他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打破一切常规读后感(推荐4篇) ”,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打破一切常规读后感 篇1

    看到《首先,打破一切常规》(下面简称“《书》”)封面的时候,我却嗤之以鼻,我从不相信有所谓的“成功秘诀”,这与说自己会咒语一样荒唐的slogo,所以猜想这是一本典型的成功学读物。

    带着叛逆的心我走入“马库斯·白金汉”“与柯特·科夫曼”的着作。在《书》的前面很长的篇幅,都在以各种观点印证《书》中提出来的12个问题对公司的发展有非常大的裨益。让我想到或许这本书是在卖盖洛普公司的调研的“狗皮膏药”,事实上越看下去甚至让我失去耐心。

    从第三章开始,我才真正阅读到脱离“卖狗皮膏药”的正题,“选拨人才、界定结果、发挥优势和因才适用”。书中运用大量丰富的真是的故事,有正面的有错误的证据逐步把我带到反思的意境中去。我结合自己的公司不断对照、怀疑、猜想一个一个的论点、故事、方法,确实给我带来很多优秀的观点。

    这些观点是:

    一、人并非完美,发挥其优势

    我们真正认识自己吗?我们是高傲的,自卑的,健谈的,稳重的……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己,我们做什么工作才是最大发挥自己的优势?这等等的思考,都不仅仅对老板、经理,任何一名员工都需要仔细定位。

    二、爱岗敬业

    升职调岗,还是爱岗敬业?我们追求事业、金钱、名誉,一个公司如何让一个岗位设计中去满足优秀员工的事业感、名誉及收益?追溯下去,或许能让我们很清晰认识企业文化的真谛。

    三、每个人的标尺

    什么是优秀,跟自己比,跟过去比,跟同行比,还是?我想很多公司都愿意把标尺和目标结合起来,以结果导向。但是,我们都真正认识到结果吗?

    四、残酷的爱

    做公司这么多年,越来越多理解了这个意思。从开除第一个员工的束手无策,彷徨失落,我渐渐明白了残酷的爱。最残酷的其实是我们的放任。

    五、忘记这本书的大部分

    别人的是别人的,不是我的。我们有自己的情况、特点、认知度,我想我还自信着我的管理和学习精神,我想我还是会为追求极致和完美不停歇。

    打破一切常规读后感 篇2

    打破一切常规,看到书名我觉得是叫我们做任何事不能局限

  • 10、 打破一切常规(优秀范文)

    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把六只蜜蜂和同样多的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让瓶底朝着窗户,会发生什么情况?

    你会看到,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倒毙或饿死;而苍蝇则会在不到两分钟之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逸一空。

    蜜蜂以为“囚室”的出口必然在光线最明亮的地方;它们不停地重复着这种合乎逻辑的行动。对蜜蜂来说,玻璃是一种超自然的神秘之物,它们在自然界中从没遇到过这种突然不可穿透的大气层;而它们的智力越高,这种奇怪的障碍就越显得无法接受和不可理解。

    那些“愚蠢”的苍蝇则对事物的逻辑毫不留意,全然不顾亮光的吸引,四下乱飞,结果误打误撞地碰上了好运气;这些头脑简单者总是在智者消亡的地方顺利得救。因此,苍蝇得以最终发现那个正中下怀的“出口”,并因此获得自由和新生。

    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我们称之为惯性思维,也是我们常说的“常规”。常规是人们吸光于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事物,以固定的方式来接受事物,它是创新思维的天敌,正如蜜蜂的经验让他们朝着窗户亮光的方向去找出口一样。

  • 2023-01-09

  • 2019-11-12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10-23

  • 2023-03-12

  • 2019-09-22

  • 2022-06-23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0-17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2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1-11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23

打破神像的人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打破神像的人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打破神像的人读后感、2024打破神像的人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