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怅望千秋读后感1000字 > 地图 > 怅望千秋读后感1000字,2024怅望千秋读后感1000字范文(左右,以上)
怅望千秋读后感1000字相关栏目
怅望千秋读后感1000字热门栏目
怅望千秋读后感1000字推荐
怅望千秋读后感1000字

(共 5420 篇)

  • 1、 千秋诸葛我评说 1000字

    是谁?虽为布衣,却使昭烈帝不惜三顾其于茅庐;又是谁?虽身在草庐,却兼济天下不忘救世之方;又是谁?虽身居要职,却一心鞠躬尽瘁,辅佐后主治理江山。是的,他正是三国史上一位著名的政治军事家,他就是孔明先生。

    身虽躬耕于南阳,心却早已兼济天下。一次隆中对,深谋远虑,定足三分,知己知彼。一个薄弱的王朝,在他的辅佐下得以强大,与曹魏、孙吴鼎足三分。成为三国历史上的佼佼者。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一代军师,南征北战,出任丞相,两朝元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丰功伟绩,孰堪伯仲。

    巧借东风,决胜赤壁;木牛流马,巧得军粮;永安托孤,贞良死节;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辅佐后主,一丝不苟。恰当措施,稳固汉业,南征北讨,收复中原。只可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丰功未建,身却先亡;一代奇才,终英年早逝,遗恨万载。

    永安托孤,恐辱使命;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先帝遗诏,永生不忘。每当夜临,先帝涕哭之面仿若就在眼前;“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遗言依旧在耳畔回响。“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的忠贞承诺,句句牢记在心,字字不忘,辅佐后主,至死不渝。

    为达统一大业,平息南方叛乱,留后主以安定天下,不惜长途跋涉,于公元二百二十七年率兵北伐讨魏,夺取凉州,为安后方,临走上疏。言辞恳切,话语委婉,力劝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兴复汉室,以还于旧都。言出肺腑,字里行间,流露出孔明先生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时时不忘,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体现的淋漓尽致。

    辅佐后主,只为报恩;言辞恳切,志虑忠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一出师表,一份忠臣心。为遗后世太平天下,不惜六次北伐,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一代名将岳鹏举,中兴大宋手书前后出师表。蜀相之心,与他不谋而合。共存北定中原之心,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为定国安邦,以攻代守,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至今想来,虽为大错,弊大于利,但今人毕竟事后诸葛,为是太晚。坐视不管,更难逃灭亡之运。

    他是一代英才,三顾茅庐成真名;他是一代贤臣,辅佐玄德定大业。保后主,进忠言。

    “正统不惭传万代,莫将成败论三分。”不以成败论英雄,汉室之路以绝,三分天下并非失败,乱世之间能将天下三分,已是不易。一代丞相,两朝元老,兼济天下,报效主恩。不失一代贤臣风范。辅蜀汉国基,终恨难成大业。功过千秋,

  • 2、 《灿烂千阳》读后感_1000字

    《灿烂千阳》读后感1000字

    有很长很长一段时间 没有因为一本书的故事情节或者辞藻渲染而经历悲喜交加的五味杂陈了  至少读到结尾 眼角的泪水还是不由自主的流下了。 认识这本书是通过美国高三英语课上教辅材料,它的英文名叫“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直译过来也就是“一千个绚烂的太阳”。英文原版的封面是一个穿着布卡的中东妇女,她伫立在一个山坡上眺望着远方那轮初升的太阳,也许她是敢于反抗残酷现实 勇敢执着的莱拉;也有可能她是被命运不济却依然以爱为名为他人无私奉献的玛利亚姆;也有可能她就是那千千万万渴望被解除禁锢,得到平等善待,内心驻扎着无数个完美的泰坦尼克城的阿富汗妇女的化身…我无从得知真实的答案是什么,但能确定的是字里行间的文字,让我感受到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生命,在谱写着那个黑暗时代下无限的悲欢离合,至少那是一个会让我觉得发指到没有任何希望的社会 可是我却依稀看到了人们心底深处那一抹缓缓升起的余晖。 万事皆有因果。也许冥冥之中就已经注定这一切在人间循环轮回,正如玛利亚姆与扎里勒之间那段父女的情分,《还珠格格》里的紫薇曾说过“人最好的美德,是宽恕”,可是现实生活里真真正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很多的恩怨并不是三言两语能阐述明了的,这也注定了这段纠葛终究未能得到平复;反之鞋匠拉希德作为夫婿,对小自己很多岁的妻子们日常家暴蹂躏,甚至视她们为草木最后欲除之而后快,最后得到的也只会是妻子积怨已久的死亡馈赠。在那个没有众生平等,男女有别的中东男权社会里,每一个女人的缘起缘灭都仿佛是一个个太阳的升起,她们在用自己不幸的遭遇在唤醒人心最柔软的那个部分——接纳。男人对女人的接纳,父母子女之间与生俱来本该拥有的接纳 变的难能可贵,却有弥足珍惜。正如莱拉与玛利亚姆间昔日水火不容的“情敌”攻势,到最终为了对方的幸福与未来宁愿牺牲自我 。不敢说你种下一颗善意的种子,馈赠到的必将会是那甜美的果实,但是这一切至少能让你无愧于心,毕竟你曾经心怀善念,在人间将爱施舍他人,终究也就明白了爱的真谛,即使面临的这一切并不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结局。 最近一段时间将这本书推荐给了很多朋友亲人,也许是太长时间没有静下心来好好读一本书的自责,也有可能是感受到生活在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真的是人生一件很荣幸的事情,只愿这个世界没有伤病灾祸与战争… 同时每个人的内心 都能永远住着那一千颗徐徐上升的太阳 无论

  • 3、 我读《木兰诗》:千秋不灭的魂魄

    千秋不灭的魂魄

    ——我读《木兰诗》

    文/史红霞

    小时候,父亲让我看的第一首诗是《木兰诗》。父亲一字一句的让我反复念,逐字逐句的领会。久而久之,我就被诗中那优美隽永的文字和木兰英姿飒爽的形象所吸引。从那时起,木兰的形象便深深地留在我的心中,岁月如梭,一晃几十年过去了。

    长大后,方知木兰及木兰从军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至今已流传了两千多年,唐朝白居易赞木兰“怪隆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杜牧题木兰庙曰:“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千载后,木兰的魂魄仍然活着,活在许多平民百姓、文人墨客、市井商贾中间,活在许多影视剧作品中,成为中国古代乃至现代女性的骄傲,她的光辉形象矗立在我国历史的丰碑之中。

    据传花木兰是西汉初人,木兰原姓魏,名木栾。其父魏应,住在今陕西省延安市西南万花山的花原村。千百年来,流传在民间甚广的木兰动人故事,均出自于《木兰诗》所述,一个少女的传奇就伴随着这首诗走向世界各地,而她的精髓也蕴含在这样一首诗中:“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在我国古代有名的叙事诗中,除了《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算是最长的一篇,但它在词调上更加清新自然,健康而明快,其诗韵更富有乐观向上的精神,它比起其它的叙事诗,更要脍炙人口,舒展欢畅。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笔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诗的开局即从“当户织”点明了木兰是一位典型的农家女子,在外患忧忧的动乱岁月,“军贴"颁下,本应父亲应征,但念及父亲年迈,弟弟年幼,思来想去,毅然决定女扮男装,“从此替爷征”。

    出发前,准备工作是十分紧张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仅仅四句话,把一个忙忙碌碌的火热场面描绘得淋漓尽致。行装刚刚备齐,即刻就要出征,“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呜啾啾。"两排八句,精僻地写出了征途的艰辛和对父母深切的思念。“旦辞”和“暮宿”在此二次吟咏,更加重了漫漫征途艰难险阻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把读者一下带到了悠远的边

  • 4、 《抗战家书》读后感:碧血丹心照千秋

    碧血丹心照千秋

    ——《抗战家书》读后感

    文/王栋梁

    春风化雨,飘落在烈士的墓碑上,甘甜美酒,倒满了烈士陵园的一寸一土。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烈士的墓碑前,呼唤着儿子的名字:“您的影子已模糊不清,我还在寻觅当初的笑容。”儿子告诉她“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深深地埋藏在泥土中,千年以后,我还将守卫在祖国的南疆……”

    儿子牵挂着母亲,母亲思念着儿子,一段穿越时空的对话,把我带进了“祖国河山沦丧,生灵遭到涂炭”的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上炮声隆隆,硝烟滚滚,日本帝国主义在半封建半殖民的土地上,发动了全面侵华的法西斯战争。从北国到南疆,从城市到村庄,弥漫的硝烟席卷全中国。

    一滴滴铿锵的血,在悲怆中流尚,一腔腔的沸腾的血,在仇情中激荡。腥风血雨唤醒了抗日民众,一批批仁人志士抛家弃子,背井离乡,拿起刀枪,奔赴战场,与日寇浴血奋战,以“地陷进去独身挡,天塌下来双手擎”的英勇气概,把青春和一腔热血,熔铸成永远的丰碑,铁血扣响东方,吹响了中华军魂的荣光。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抗战家书》中,收集了抗日将军左权、吉鸿昌、张自忠、赵一曼、戴安澜、蔡炳炎、谢鲁元等抗战先辈近100封家书及背后的动人故事,图文并茂、鲜活灵动地展现了中国人民长达14年的抗战心灵史,留给亿万中华儿女抹不去的阴影。

    静悄悄的夜晚,月光透过窗户,我孜孜不倦地阅读着《抗战家书》,“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廿一个月了,何时相聚,念,念,念,念。”“时刻想着如果有你及太北和我在一块,能够听到叫爸爸妈妈的亲恳声音,能够牵着她走了,抱着她玩玩,闹着她笑,打着她哭一哭,真是太快乐了,可是我的最亲爱的人恰在千里之外,空想一顿以后,只得把相片摆出来一一的望着”。这是左权将领写给妻儿的家书。

    “家书抵万金,句句重千斤,字字吐真情”,女中豪杰赵一曼给儿子写道:“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抗日战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见面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吧,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戴安澜给妻子写道:“亲爱的荷馨,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

  • 5、 首义精神耀千秋读后感
    首义精神耀千秋读后感 能争汉上为先着,此得神州第一功”,1911年的10月10日这一天,古城武昌城头的枪声震撼了全中国,震惊了全世界。孙中山领导下的湖北革命党人成功发动武昌起义,打响了推翻帝制的第一枪。武昌揭竿而起,各省云集响应,辛亥革命势如潮水,它一举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从而引发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伟大变革。 岁月更迭,斗转星移。当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意气风发地跨入新世纪的时候,回顾中国人在上个世纪走过的艰难而曲折的道路,怎能不对前人在那黑暗年代创立的不朽业绩肃然起敬?如今,红楼静静地矗立在长江边的蛇山脚下,彭浏阳路上来往行人如织,还有首义园、起义门、烈士祠、楚望台,他们承载了一段改写中华民族命运的辉煌历史,向人们无声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往事。 历史总能给我们以启迪,从硝烟散去的那一刻起,人们就一直在探究这段历史以期从中吸取有益的借鉴。首义的枪炮声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光荣与骄傲,更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首义精神。 今天我们师生一起来重温这段历史,审视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留给我们的种种意义,对于同学们今后的学习乃至成长,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首义精神集中地体现为中华民族固有的世代传承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向来就有爱国主义的传统,中国向来就不缺少为民请命、舍身成仁的豪杰志士。在近代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革命群体和个人英雄辈出,星光灿烂,革命党人抱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今天,我们要完成祖的统一大业,也要高举这面大旗,把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是需要以爱国主义为力量源泉。同学们不仅要回忆历史,缅怀先烈,更重要的是明白炎黄子孙肩上的责任,将振兴中华的精神传承下去,把它转化成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不断振兴和强大祖国的精神动力,同心协力建设美好的未来。
  • 6、 读《中国精神》有感---大爱千秋
    读《中国精神》有感---大爱千秋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响声震天,天塌地陷,通信中断,电力中断,**突发里氏8.0级特大地震!国家领导人来看望灾区人民了,人民子弟兵来救灾区人民了,医护人员、志愿者来帮助灾区人民了!中国人团结一致,万众一心,一起来战胜这场灾难! 在这场灾难中,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事:小林浩不顾自身安危勇救同学、为了保护学生牺牲自己生命的年轻女老师汤鸿、强忍失去亲人的痛苦坚持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警察蒋敏、还有许许多多不顾自己生命安危的志愿者们,在那时那刻他们的脑海里都只想着"快!快!再快一点!时间就是同胞们的生命啊!" 这许多感人的画面深深的刻在了所有中华儿女的脑海里,我深深记住了他们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身影。谭千秋老师,就是其中一位。地震发生的时候,谭老师正在给同学们上课,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所有的人都措手不及。在这危难的时刻,谭老师完全可以一步迈出教室,逃离这摇摇欲坠的危险之地,但是,他没有!他立即组织学生有序的离开教室,跑向空旷的操场。在教室倒塌的一刹那,他张开并不强壮的双臂,牢牢护住来不及逃出教室的四名学生,而他,就在那瞬间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当救援人员掀开压在谭老师身上的水泥板,这张开的双臂永恒了那一刹那的世界,诠释了充满爱与责任的师魂,闪耀出了伟大的人性的光辉! 谭千秋老师的报道,我是流着泪读完的。师魂平凡,却在那一刻绽放出耀眼的光芒;生命宝贵,教师的责任却在那一刻让他毫不犹豫的献出自己的生命!有一种爱叫大爱,有一种永恒叫千秋。谭千秋老师,您是爱的播种者,携着生命的辉煌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我们会记住您最后的俯身所造就的伟大师魂,您不死的英灵,一定会给天国带去朗朗的读书声! 谭千秋老师只是千千万万的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身边的老师们,在危急时刻,也是千方百计让我们安全撤离危险地带。虽然我们这里只是被波及的周边地区,可对于从来没有经历过突发事件的我们来说,那无疑也是一场惊天动地的灾难片。幼小的我们惊恐的相互对望,这时,班主任李老师急冲冲的冲进教室,拉着我们就往外跑,边跑边喊:"快、快,是地震!跑到操场空旷的地方去!"拉出几个同学,把我们推向楼梯间,李老师又快速的返回教室,继续拉出其他的同学。直到教室里没有一个同学了,李老师才拉着最后一名同学快速的冲到操场。而这时,广播里面也传来校长
  • 7、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读《最后的姿势》有感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读《最后的姿势》有感 2006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在四川汶川县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大地震,造成了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在危难时刻,有人用自己脆弱的生命,创造了一个个生命奇迹! 大灾大难前方显大仁大义,危难之时给我们留给我们无数感动。在这场自然灾害面前,涌现出无数令人感动的人物。其中就有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人民教师。 那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5月12日下午两点多,谭老师正在教室给同学们上课。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都不要拿!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操场跑去。可见,谭老师的反应多快呀,在那一刻,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学生,想到的是学生的安危。 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那一刻老师的双臂就是天使的羽翼。读到这里,我的内心被震撼了。谭老师真伟大,面对生死他毫不犹豫,把生死置之度外。他只想着救四条对未来充满渴望的新生命。因为他知道他们就是祖国的希望,不能让这场灾难夺掉他们那么年轻那么灿烂的生命,此时的他心中完全没了自己。他的果断临危不乱让四个孩子幸运地活了下来。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谭老师一生恪尽职守,用自己的生命演绎着大爱无私。正是这个姿势挽救了他的四个学生,也感动了所有人。他以身作则,用爱和责任诠释了自己的灵魂。 在灾难面前,生命显得如此脆弱,但在灾难面前,人性的光辉却愈发绚烂!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也许所有的人的反应几乎都出自本能。而这些老师的“本能”正是刻在骨子里的“师道”和流淌在他们血液中的“大爱”。 我敬佩你,谭老师!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 8、 《灿烂千阳》读后感1000字2024

    《灿烂千阳》读后感

    王晓婷

    当中国正朝着小康社会大步迈进之时,在欧美国家全力发展资本主义之际,作为国际社会大家庭一员的阿富汗却遭受着数十年不变的苦难。《灿烂千阳》便是以被战争、饥饿、专制、压迫充盈的阿富汗为背景向我们诉说了一个关于家庭、友谊、信念和因爱得救的故事。

    每个孩子都是牵着上帝的手来到人间的,玛丽雅姆也是如此,她天真可爱,对世界充满好奇。然而,上天似乎和她开了个玩笑,她不是捧在父母手心的孩子,而是一个私生子。在她尚未懂事时,第一个叫她小哈拉米,厌弃她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她的亲生母亲娜娜。尽管娜娜与玛丽雅姆相依为命的生活着,尽管玛丽雅姆在我们眼中是无辜可怜的,但娜娜却将一切过错归结于玛丽雅姆身上。我既为玛丽雅姆的处境感到揪心,又为娜娜的愚昧感到悲哀。

    作为父亲的扎里勒每个星期四来看玛丽雅姆一次,这一天便成了玛丽雅姆最幸福、最兴奋的一天。玛丽雅姆对父亲的敬爱溢于言表,而她的父亲出于天性自然也对玛丽雅姆有感情,但一旦玛丽雅姆真的进入他的家庭,人性便战胜了天性。在娜娜死后,扎里勒把她当做麻烦,任凭自己的妻子和儿女把十五岁的玛丽雅姆远嫁给年近五十的鞋匠阿希德。不论玛丽雅姆如何哀求,都无法改变这个已定的事实。

    仿佛故事到这儿,应该要结束了,但事实是玛丽雅姆的生活才刚刚开始。玛丽雅姆在短短几天内从年少懵懂的女孩成了别人的妻子,虽有惶恐不安,但她全心全意的为自己的丈夫,为这个新家付出。从权利上来说,她是受害者,不幸可怜的;但若从女性角度来说,她是坚韧的,能被理解的。可是,生活仍在继续,玛丽雅姆多次流产,再也无法有孩子了,而阿希德从此厌恶她。玛丽雅姆日夜操劳,只盼他舒心,但阿希德却是个男权主义者,不但鄙视她没有文化,不让她出门,而且常常一时不顺就对玛丽雅姆拳脚相向。善良温顺的玛丽雅姆不知反抗的忍受着,天天带着伤继续着家务。看到这里,我就真的只能用那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表达我的心情了。

    在玛丽雅姆的小家之外,还有一片广大的天空他们的国家。与玛丽雅姆不同,身处同地的女孩莱拉接受着和男孩一样的教育,跟着父母兄长关心国事战况。尽管莱拉比玛丽雅姆幸运,她从小有亲人、受教育,还有青梅竹马的塔里克陪伴,但战争剥夺了她的幸运亲人相继死去,塔里克失踪。接着她为了自己与塔里克未出生的孩子,嫁给了已年过六十的阿希德。

    玛丽雅姆与莱拉由敌视到友好,真实的反映了悲惨女性的联合。在她们的共同反抗下,杀

  • 9、 《灿烂千阳》读后感-1000字2024

    《灿烂千阳》读后感1000字2024【一】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光明似乎不舍昼夜地在我们身边流淌,或幸福地包裹着我们,或欢欣地在我们身旁腾跃,或就在你的掌心凝眸注视着你。许多人视若无睹,因为光明仿佛如此地廉价和唾手可得。然而,对于在过去30年的岁月里经霜沥雨的阿富汗妇女而言,光明是奢侈的,它永远在屋顶之上,在墙壁之后,近在咫尺地于睡梦中,远在天边地于现实里。这样令人心痛的生活,日复一日地摧残着她们的心灵,她们怀疑、愤怒、委屈、恐惧、自卑,她们逆来顺受、心存希望、孤注一掷

    胡赛尼在《灿烂千阳》里展示了阿富汗30年历史的揪心记录,一部关于家庭、友谊、信念和因爱得救的极其动人的故事,与其说是一个国家的悲剧史,不如说是一个国家女性的心灵发展史。

    其中之一是私生女玛丽雅姆,有钱的父亲与其女佣所生下的孩子。私生女,这就是她一出生就被贴上的标签,是走在大街上会被扔石头的那种小孩。十五岁的生日愿望仅仅是想去父亲的电影院里看一场电影。而这个愿望让她失去了一切。父亲没有如约来接她,她违背母亲的意愿下山去寻父亲,而他不肯见她,她在外面等了一夜,被送回家的时候发现了已自杀身亡的母亲。随后几天内被父亲的其他妻子迅速嫁掉。

    嫁给喀布尔四十多岁的鞋匠拉希德。十五岁的纯真少女,眨眼间,失去了父亲,失去了母亲,失去了童年,失去了一生。初嫁之时,玛丽雅姆还算幸福,至少她是这样认为的,至少偶尔还能得到丈夫的温情,但是连续七次流产之后他所能面对的只有丈夫那不知何时会降落在她头上的恐怖暴力。

    而莱拉,则是小说的另一个女主人公。她有一个相对幸福的家庭,更重要的是,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恋人。那是邻居塔里克。他可以挥舞着自己的一条假腿像骑士一样为自己的公主莱拉去作战。在战争中塔里克全家逃亡,临行前塔里克和莱拉偷尝禁果,他请求她嫁给他并和他一起走。但她拒绝了,她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她不能自私地逃跑,尽管她很想那么做。

    战火越烧越旺,莱拉父母也准备举家搬迁。就在搬运行李的时候,一枚火箭弹瞬间就让她父母双亡无家可归了。重伤中玛丽雅姆和拉希德救了她。拉希德垂涎她的美貌并无耻地买通了别人来告诉她塔里克已死的假消息,而她在发现自己有了身孕之后别无选择必须嫁给拉希德,那是塔里克的一部分。

    就这样,两个不幸的女人生活在了同一个屋檐下,从一开始的水火不容,到后来的如母女般相濡以沫。到最后玛丽雅姆为了莱拉和塔里克的幸福,做出了令人

  • 10、 文天祥千秋祭读后感

    文天祥千秋祭读后感(一)

    《文天祥千秋祭》在鲁教版中是一篇自读课文,但是这篇文章写得太棒了,个人非常喜欢,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坚强的意志,铮铮铁骨的男儿本色,语言优美流畅,读来朗朗上口,非常值得品读精读。

    铮铮铁骨,只能被掰断,不能被掰弯。

    他既然决定活下去,诱降、淫威、囚禁、或是孤独,又能奈他何?

    他注定是要怀抱着对宋国满腔的赤诚,一个人,悄悄的离开。

    但他没有消失,他在每个人心中活了700多年,也在每个人心中种下一颗种子,用每一次的震撼与感动来浇灌。

    我想,那种子早已生根发芽。

    忠臣文天祥,忠了生命,忠了灵魂,这便是英雄的力量,熠熠闪光!

    想当年,兵败被俘,遥行千里,其志不屈。三次诱降,北地遭禁,威逼利诱,其志不移。两次舌战,南宋状元,岂是凡人,其才毕现。一次难眠,疾笔行书,掷笔长啸,其心可见。

    浩然正气,名垂汗青。流芳百世,光芒不灭。民族英雄,唯有天祥。

    这篇文章对于我来说,我有两个震撼。

    第一个是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运用想象,分别描写了文天祥被俘、拒降和创作《正气歌》的情节。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展现了对于文天祥高贵品质的赞扬与敬佩。文中还引用了很多名句,典故等使文章更加具有文采。对于这种手法,我坚信这是多读书的结果,而我自己,应该走的路还长。

    文中还有很多哲理性语句,其哲理的深刻便是我的第二震撼。文天祥在祖国灭亡,国家沦丧时,坚持不投降敌国,运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打败了所有的劝降者,在这种坚毅不屈的精神中走向永生,真正履行了热爱祖国,廉洁忠诚的誓言。文天祥的死是伟大的,是比泰山还重的,国家需要这种精神来发展,人民需要这种精神来振奋。一个人能够为了祖国怀着这样的赤子之心,令我怎能不震撼?

    最后一点,文中拒降的一部分中,叛徒留梦言的劝降,让我鄙视,让我愤慨!可是我想到自己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会做什么,我想不去想,也不敢去想。我只能这样想:和平抚慰了战争带来的创伤,连同这种精神也被一同冲走,于是从我们身上可以看到正气的缺失甚至濒临灭绝。所以真的希望《正气歌》能够唤醒我们心中尚存的一丝正气,逐渐积累,最后要去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国家的复兴!

    文天祥,爱国忠臣,宁死不屈,意志坚定,大义凛然!

    爱国忠臣。从被俘的服毒绝食,到拒降的宁死不屈,再到囚禁生涯中震撼人心的《正气歌》,文天祥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爱国!他为亡国痛心,为奸臣愤恨,为皇帝的软弱无能悲哀,为人民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2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12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09-21

  • 2019-10-29

  • 2021-08-11

  • 2019-10-19

  • 2023-01-17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17

  • 2019-11-02

  • 2021-06-16

  • 2019-09-20

  • 2019-09-19

  • 2021-05-29

  • 2023-01-25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1-16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17

  • 2023-06-06

  • 2019-10-29

怅望千秋读后感1000字
怅望千秋读后感10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众多的怅望千秋读后感1000字,2024怅望千秋读后感1000字,怅望千秋读后感1000字范文,怅望千秋读后感1000字2024等,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