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花木兰有感800字 > 地图 > 读花木兰有感800字
读花木兰有感800字相关栏目
读花木兰有感800字热门栏目
读花木兰有感800字推荐
读花木兰有感800字

(共 146 篇)

  • 1、 读《花木兰》有感范文300字

    今年暑假,我看了一本书——《花木兰》,它主要讲了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当时花木兰的父亲被征兵,可是她父亲非常老了,她又没有哥哥,只有年幼的弟弟,于是她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看完电视后,我被花木兰的故事感动了,觉得她真是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我也一定要向她学习,也要孝顺自己的父母。

    我现在还小,能为父母做的事情很少,但是我会尽力帮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平时我会帮妈妈干家务,端茶倒水等。每天在爸爸妈妈回家之前,我会帮他们的拖鞋摆好,等待着他们下班回家。当他们回家后,我会接过他们的背包,有时看到他们很累的样子,我还会给他们敲背捶腿。为了让他们少操心,在学校我专心听课,认真学习。

    记得有一个周末,妈妈生病发烧了,躺在床上休息,爸爸刚好到单位加班。我就给妈妈用热毛巾敷头,给她倒温水,喂她吃药。我还给她讲好听的笑话,让妈妈开心。同学约我玩,我都拒绝了。妈妈见了,夸我说:“儿子,你真的长大了,懂得孝顺妈妈了!”

    我一天天地在长大,我想以后能为爸爸妈妈做的事也会越来越多的,我一定要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 2、 电影《花木兰》观后感作文1100字
    电影《花木兰》观后感作文1100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一首流传了千年的《木兰词》,现在被改编成了电影《花木兰》,我和几个朋友前些天到万达看了这部片子。赵薇做客《咏乐汇》时,说自己看预告片的时候流泪了,看完电影,真的觉得她所言非虚。看到魏国将士唱着军歌“人生百年,如梦如幻,大丈夫生有何欢,死有何憾”,为本国战俘送行时,我落泪了;本是一个阵营的战友,却为了不再让更多的人做无谓的牺牲,要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被柔然部族残杀,这该是多么撕心裂肺的痛楚!看到文泰为救病中的花木兰,不惜割腕喂血时,我流泪了;在木兰身负重伤却又找不到一滴水的情况下,文泰,实际上是魏国皇子,割破了自己的手腕,用鲜血来濡湿木兰干涸的嘴唇,这是何等深情之爱!看到最后两人如此相爱,在国仇家恨前,却不得不分开,我再一次落下了眼泪,为他们无疾而终的爱情。而影院里的其他观众,也不时用手拭着眼睛。很佩服马楚成导演和本片编剧,很熟悉的情节,被拍摄的不落俗套。剧情扣人心弦,整部片子更是始终充满着深沉的爱,魏国将士宁死不屈对本国国土的爱; 花木兰和文泰为了让天下百姓过上太平的生活,放弃了自己的爱情,文泰最终和柔然公主联姻,这是对天下苍生的大爱。发自肺腑的说,本片确实值得一看。

    看过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感触颇多。这几天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的主要是:谁说女子不如男?男子能做到的事,女子也同样能做的出色。不要因为自己是女儿身就妄自菲薄。在实际生活中,常听身边的人说:“女孩子,就是比男孩子笨”,“不要要求太高,女孩子干的好不如嫁的好!”等等,更为可气的是,上述言论还都是出自身边女性之口。且不说本片中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就连大魏天子也忍不住感慨:“有你这样的女人,是国家的福气!”即使是在现时生活中,和男子同样工作出色甚至超过男子的女同胞们也大有人在。有被誉为女包公的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 任长霞,;有服务千万旅客,并以自己名字命名了工作室的余瑞青,有见义勇为的女医生汤明,还有那些女企业家,科技战线上的女专家,试问,她们又比男同胞们差在哪里?

    除此之外,我还在想,12年征战,多少人为国捐躯,变成了大漠里的一具尸骨,

  • 3、 电影《花木兰》观后感范文
    电影《花木兰》观后感范文

    这天,我们看了一场电影——《花木兰》。

    最后一节课是晚自习,一个长达一个小时的一个语文课,但这节课并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丰富有趣的。在学校看电影的经历,再一次发生了,这感觉好极了。

    小时,我就能随口背出“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电影花木兰跟学过的这首诗并不太相像,但也无妨,最终都衬托出花木兰的英勇。看到这个电影,我脑海中浮现出“谁说女子不如儿男?”,“巾帼不让须眉”这类的话。

    电影中添加了很多新的元素---木兰家的祖先显灵和小龙木须,小蟋蟀。他们的加入自是好的,让传统的情节发生了改变,故事更是一波三折,丰富了内容。切合我们发挥无限的想像力,突出主要人物。木兰的小马阿汗,它是一匹多么通人性的马啊!当然,这些动物的加入也大大增强了影片中的趣味性。

    当然,我还不忘说这篇影片的中国元素。其实,我认为最具有我们中华文化元素的是影片的主人公---花木兰。花木兰所穿的衣服,她的行为举止这也是中国元素。最明显的,当属那古代的建筑以及古代庆祝的方式,如:舞龙舞狮。

    这部影片让很多人认为影片中的木兰很吸引人,也许是因为她有时做事也会出错,也生活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年代,这让人觉得她是一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的人,很真实。看完这部影片,我更对花木兰这一形象而歌颂。我并不知道是不是有这么的一个人,但是,她的精神却会被我们传承下去。你的执着,你的忍耐,你的不屈,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 4、 我读《木兰诗》:千秋不灭的魂魄

    千秋不灭的魂魄

    ——我读《木兰诗》

    文/史红霞

    小时候,父亲让我看的第一首诗是《木兰诗》。父亲一字一句的让我反复念,逐字逐句的领会。久而久之,我就被诗中那优美隽永的文字和木兰英姿飒爽的形象所吸引。从那时起,木兰的形象便深深地留在我的心中,岁月如梭,一晃几十年过去了。

    长大后,方知木兰及木兰从军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至今已流传了两千多年,唐朝白居易赞木兰“怪隆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杜牧题木兰庙曰:“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千载后,木兰的魂魄仍然活着,活在许多平民百姓、文人墨客、市井商贾中间,活在许多影视剧作品中,成为中国古代乃至现代女性的骄傲,她的光辉形象矗立在我国历史的丰碑之中。

    据传花木兰是西汉初人,木兰原姓魏,名木栾。其父魏应,住在今陕西省延安市西南万花山的花原村。千百年来,流传在民间甚广的木兰动人故事,均出自于《木兰诗》所述,一个少女的传奇就伴随着这首诗走向世界各地,而她的精髓也蕴含在这样一首诗中:“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在我国古代有名的叙事诗中,除了《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算是最长的一篇,但它在词调上更加清新自然,健康而明快,其诗韵更富有乐观向上的精神,它比起其它的叙事诗,更要脍炙人口,舒展欢畅。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笔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诗的开局即从“当户织”点明了木兰是一位典型的农家女子,在外患忧忧的动乱岁月,“军贴"颁下,本应父亲应征,但念及父亲年迈,弟弟年幼,思来想去,毅然决定女扮男装,“从此替爷征”。

    出发前,准备工作是十分紧张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仅仅四句话,把一个忙忙碌碌的火热场面描绘得淋漓尽致。行装刚刚备齐,即刻就要出征,“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呜啾啾。"两排八句,精僻地写出了征途的艰辛和对父母深切的思念。“旦辞”和“暮宿”在此二次吟咏,更加重了漫漫征途艰难险阻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把读者一下带到了悠远的边

  • 5、 动画片花木兰观后感
    动画片花木兰观后感(一) 五老村小学三(七)班哈露清 今天我们观看了一部动画片,名字叫《花木兰》。 花木兰从小就知道孝敬自己的父母,知恩图报,知道自己的父亲年老体弱,如果去参军的话就不可能再回来了。于是她不顾自己是个女孩子,毅然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想想我们现在个个都是独身子女,不愁吃、不愁穿,就像生长在蜜罐子里一样。认为现在的一切都是父母应该为我们做的,根本感受不到这是父母对自己的爱。因此也就谈不上去感恩了。 记得有一次,妈妈买了一只烤鸡回来,等到晚上吃饭的时候,我发现最爱吃的鸡翅膀不见了,于是就不高兴了,向妈妈发起了脾气:"妈妈,你为什么你偷偷把鸡翅膀吃了,不留给我?"妈妈反问道:"为什么好吃的东西非要留给你先吃呢?孔融三岁就知道让梨,你都已经上学了,怎么还不懂这个道理呢?"妈妈的话让我哑口无言,想想自从上学以来,老师就一直教育我们要学会感恩,顿时感到羞愧万分,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从此以后,我就会有意识地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减轻他们的负担。比如吃完饭后收拾餐桌,自己的碗筷自己洗;有空的时候帮助妈妈理菜;父母累的时候帮他们捶背。这些事情虽然帮不上父母多大的忙,但是能让父母感受到了我的心意,他们都说我长大了,变得懂事了。 影片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匈奴人打了败仗以后悄悄地混进城,把皇帝抓了起来,机智勇敢的花木兰与战友们齐心协力,解救了皇帝,同时也赶跑了匈奴人。我觉得花木兰真的好勇敢,面对凶狠的敌人,一点儿也不害怕,反而显得非常镇定。想想自己要是在平时生活中遇到了歹徒或者小偷,准会害怕得要命,躲得远远的。再看看那些不顾个人安危,见义勇为的人,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 点评:学会感恩,首先要感谢父母,这是影片带给你的,也是你带给大家的。你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是一个善良的孩子。 动画片花木兰观后感(二) 我最喜欢看动画片了。今天我们在学校看了《花木兰》的动画片,这部电影一年级时看过,现在看还是一样的鲜新鲜、好看。 这部电影说的是:古时候,匈奴人经常侵略我们国家,国家对本国的男子征兵。因为,花木兰的父亲年纪大了,身体又有疾病,花木兰不忍心让父亲去前线,又想为国家效力,所以瞒着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对匈奴的战斗中,刚开始遇到很多挫折和失败,但是,花木兰并没有丧失
  • 6、 读木兰诗有感500字

    木兰诗读后感500字【1】

    北朝民歌《木兰诗》,讲述的是千百年前闺门女子花木兰的故事。

    故事对我来说并不生疏,小时候听父母讲述过,后来上学时也学过。

    可我每次读起《木兰诗》的时候,都深受感动,今天再次读它仍感触颇深。

    木兰乃一名普通当户织的劳动妇女。

    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

    父亲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木兰于是决定舍弃女儿身,替父从军。

    木兰骑上战马,渡过黄河,越过燕山,经过了重重困难才到达军营。

    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刁斗的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

    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

    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

    凯旋归朝,木兰放弃功名利禄,愿回家过耕织的生活。

    当她一身女儿妆出来和昔日战友相见时,人们都十分吃惊。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成为一段佳话,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巾帼英雄成为女中豪杰,人中大丈夫!从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到到八十年代的中国保尔张海迪,真可谓是巾帼不让须眉!

    中国当代青年张海迪9岁时高位截瘫,多病缠身,每行一断路都要洒下比别人多的汗水,每做一件事都要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代价,然而她并没有被病魔所吓倒,而是向命运所挑战,每天坚持在家里自学,而且坚持学习各国语言,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一所名牌大学,而且还翻译了许多英文、日文版的文学着作,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她虽然是一个残疾人,但她凭着自己的毅力战胜困难的信心都达到了常人难以办到的事情。

    她以人残志不残的信心创造了生命的辉煌,成为了生活中的强者,谁说女子不如男?

    传统道德上的意识偏见,早就应该被历史的车轮辗碎,君不见商海女强人,各国政要中也有女强人的身影出现吗?这个世界本来就有我们女人的一半,凭什么把功劳和成绩都说成是男人创造的,我一定要争做一名出色的中学生,在不远的将来也能成为一名女强人!

    木兰诗读后感500字【2】

    《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千百年来,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的形象。

    这首叙事诗充满传奇色彩。

    故事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

    叙述详略得当,如木兰沙场征战,思念亲人,心理描写细腻传神;而关山飞度,百战建功,却只用寥寥几句诗来概括。

    这样写,使得木兰的形象真实感人,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首民歌刚健清新,表现了古代北方人民英武豪迈的气概。

    它还成功的运用了对偶和排比

  • 7、 花木兰观后感
    篇一:花木兰观后感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一首流传了千年的《木兰词》,现在被改编成了电影《花木兰》,我和几个朋友前些天到万达看了这部片子。赵薇做客《咏乐汇》时,说自己看预告片的时候流泪了,看完电影,真的觉得她所言非虚。看到魏国将士唱着军歌“人生百年,如梦如幻,大丈夫生有何欢,死有何憾”,为本国战俘送行时,我落泪了;本是一个阵营的战友,却为了不再让更多的人做无谓的牺牲,要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被柔然部族残杀,这该是多么撕心裂肺的痛楚!看到文泰为救病中的花木兰,不惜割腕喂血时,我流泪了;在木兰身负重伤却又找不到一滴水的情况下,文泰,实际上是魏国皇子,割破了自己的手腕,用鲜血来濡湿木兰干涸的嘴唇,这是何等深情之爱!看到最后两人如此相爱,在国仇家恨前,却不得不分开,我再一次落下了眼泪,为他们无疾而终的爱情。而影院里的其他观众,也不时用手拭着眼睛。很佩服马楚成导演和本片编剧,很熟悉的情节,被拍摄的不落俗套。剧情扣人心弦,整部片子更是始终充满着深沉的爱,魏国将士宁死不屈对本国国土的爱; 花木兰和文泰为了让天下百姓过上太平的生活,放弃了自己的爱情,文泰最终和柔然公主联姻,这是对天下苍生的大爱。发自肺腑的说,本片确实值得一看。 看过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感触颇多。这几天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的主要是:谁说女子不如男?男子能做到的事,女子也同样能做的出色。不要因为自己是女儿身就妄自菲薄。在实际生活中,常听身边的人说:“女孩子 ,就是比男孩子笨”,“不要要求太高,女孩子干的好不如嫁的好!”等等,更为可气的是,上述言论还都是出自身边女性之口。且不说本片中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就连大魏天子也忍不住感慨:“有你这样的女人,是国家的福气!”即使是在现时生活中,和男子同样工作出色甚至超过男子的女同胞们也大有人在。有被誉为女包公的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 任长霞,;有服务千万旅客,并以自己名字命名了工作室的余瑞青,有见义勇为的女医生汤明,还有那些女企业家,科技战线上的女专家,试问,她们又比男同胞们差在哪里? 除此之外,我还在想,12年征战,多少人为国捐躯,变成了大漠里的一具尸骨,而木兰却能荣归故里,这仅仅凭的是
  • 8、 读《木兰从军》有感
    前几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木兰从军》,听完故事后,我真正地体会到了这位女孩的孝顺和坚强不屈的精神。 这个故事内容讲述的是,一位名叫木兰的女英雄,她为了不让年老多病的父亲去打仗,于是她就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了。最后木兰立下赫赫战功胜利返回家乡之后,她的战友们才发现昔日骁勇善战的木兰原来是一位文静秀美的漂亮姑娘。 听完故事后,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任性、娇气。我一定要改掉这些坏毛病,花木兰是一位孝顺、坚强、勇往直前的女孩子,我一定要向花木兰学习。为了爸爸妈妈,也为了自己。我下定决心,等我长大以后也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之人。可是妈妈对我说:“仅仅有想法和决心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付诸于行动才行。”是呀,我现在还小,需要自身补充能量,不断地吸允各种各样的知识,为将来回馈社会,报答母亲打好坚实而有力的基础。 俗话说的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要学习木兰为达到自己的目标,不怕困难“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我要把木兰的这种精神用在学习上,已达到激励和鞭策我,好好学习、端正态度。

  • 9、 读花木兰有感450zi

    在北魏,有个从小学习武术的女孩,名叫花木兰。她不忍心让身患重病的父亲上阵,就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她刚进军营时,就因为武艺精湛,被副营长文泰所注意。某天,胡奎的玉佩不见了,命令全体士兵脱衣搜身,正当花木兰的身份快要暴露时,她居然说是她偷的,才免去了脱衣。但她将被砍头。一场战争开始了,文泰顺势吧花木兰救了出去。而花木兰却把对手的首领给杀了,升了官。经过一次次的战斗,最后和平了,花木兰也回到了家乡,和父亲一起生活。

    看完这场电影,我想到了上个星期一发生的事。

    上个星期一,我的一位同学的奶奶病了,他居然请假去看望他。他为了他奶奶,跑上跑下的,一会儿去买东西给他奶奶吃,一会儿帮他奶奶按摩,一会儿干他奶奶讲讲学校的事……他奶奶都感动的哭了。他对他奶奶说:“奶奶别哭。这是我这个做孙子的职责,我这样做是非常值得的……”说完,他又去帮他奶奶做事了。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长辈,但不见得每个人都会孝敬长辈。花木兰就是一个孝敬长辈的好姑娘,好例子,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们都应该向她学习,做一个孝敬长辈的好儿女,好孙女。

    -------------------华丽丽的分割线------------------

    《木兰辞》这首在我国广为传诵的诗歌,千百年来像战斗的号角,时刻激励着中华儿女保卫祖国的和平与家园的安宁。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1998年在美国掀起了一股中国花木兰热。世界闻名的迪斯尼动画制作公司,制作完成了一部长篇动画片《花木兰》。迪斯尼之所以选择“花木兰”作为主题,是因为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女孩一心希望冲破礼教束缚,寻找真正的自己。

    “be a man” 一名女扮男装的古代巾帼英雄,一个现代美术风格的大力女孩形象,伴随着中国的长城、宫殿、古战尝腾飞的巨龙及悠远的东方文化,赢得了全世界人的心。木兰精灵古怪、神采飞扬,内心的活力奔涌如泉,她唱着:“那是谁家姑娘在凝眸将我望,为何我的影子是那么陌生?无论怎么装扮,无法将真心藏,何时才能见到我用真心歌唱?”

    木兰对成功的自我和家族荣誉的渴望,改变了木兰传奇中的传统忠孝主题,木兰成为一个自我觉醒和自我实现的机智冒险型的女性形象。影片主题歌“be a man”既可理解为“成为一个男子汉”,又可理解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作文

    当木兰成为中国女子一种性格、精神、文化的象征后,她会随着时日的推移,被赋予更多的东西。

    “……

  • 10、 读花木兰有感300

    读花木兰有感300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成为一段佳话,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巾帼英雄成为女中豪杰,人中大丈夫!从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到到八十年代的中国保尔张海迪,真可谓是巾帼不让须眉!

    中国当代青年张海迪9岁时高位截瘫,多病缠身,每行一断路都要洒下比别人多的汗水,每做一件事都要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代价,然而她并没有被病魔所吓倒,而是向命运所挑战,每天坚持在家里自学,而且坚持学习各国语言,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一所名牌大学,而且还翻译了许多英文、日文版的文学著作,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她虽然是一个残疾人,但她凭着自己的毅力战胜困难的信心都达到了常人难以办到的事情。她以“人残志不残”的信心创造了生命的辉煌,成为了生活中的强者,谁说女子不如男?

    传统道德上的意识偏见,早就应该被历史的车轮辗碎,君不见商海女强人,各国政要中也有女强人的身影出现吗?这个世界本来就有我们女人的一半,凭什么把功劳和成绩都说成是男人创造的,我一定要争做一名出色的中学生,在不远的将来也能成为一名女强人!

    木兰诗读后感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每当吟诵这诗句时,我就感到了木兰的勤劳与懂事。当她看到征兵文书时,想到了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自己也没有长兄。每一卷文书上都有父亲的名字,而父亲年纪大了也不能去战常木兰便到市场去买来了马鞍和马匹,从现在起要去替父亲应征。她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十二年后才得胜而归。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都出来迎接她……

    看看木兰,再想想自己。自己从小就生活在温馨的生活环境中,从来没有关心过父母,更没有为他们做点家务。想到木兰连自己的生命都不顾,为父亲去征战,我感动不已。

    她不要天子的重金奖赏,也不要做大官,只要回到家乡去看望年迈的父母。看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勇敢的木兰,如何告别父母。驰骋战常累立战功,最终光荣地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木兰诗读后感

    一提到“花木兰”,大家都会想起一个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绝唱,是这篇长篇叙事诗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现在更有许多人将它拍成了电影,千古流传。

    战争产生英雌,在世无男英雄的情况下,便会有女英雄,北魏与柔然战争没有突出的男人,就有了突出的女英雄花木兰。 她本是个柔弱的女孩,可他为了年老的父亲,就不再柔弱;她本是个织布女子,但她为了父亲,就

  • 2019-10-23

  • 2019-10-12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6-25

  • 2023-04-27

  • 2023-01-04

  • 2023-05-18

  • 2022-09-05

  • 2023-04-30

  • 2022-02-08

读花木兰有感800字
读花木兰有感80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读花木兰有感800字,2024读花木兰有感800字,教您怎么写读花木兰有感80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