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千秋红岩读后感 > 地图 > 千秋红岩读后感,2024千秋红岩读后感
千秋红岩读后感

(共 9147 篇)

  • 1、 《千秋红岩》读后感500字

    【第1篇】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了《千秋红岩》这本书。敬爱的叶剑英爷爷、周恩来爷爷、叶挺爷爷等伟人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奋斗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叶剑英面对国民党对八路军的攻击和污蔑,给以有力的打击,他动之以团结真情,晓之以抗战大义,历数八路军、新四军艰苦奋战的抗日战绩,征服不明内情的国民党将领,展示出共产党人大智大勇的儒将风采。

    中共首席谈判代表周恩来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不计前嫌,在谈判期间与张冲进行了百次的接触。在周恩来的感召下,在共同维护国共合作中,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充分说明了共产党人有着大海般的胸襟。

    叶挺爷爷在蒋介石狱中度过了五个念头。为诱劝叶挺归顺,蒋介石本人也亲自出马,许以高官厚禄,只要叶挺答应,便可以立即获得自由。然而,这一切都遭到叶挺的断然拒绝。五年铁窗囚禁的光阴蹉跎,白了叶挺多少青丝,却丝毫没能削减去他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对党和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必定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心和所向披靡的锐气。

    多少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为打退国民党反对派反共高潮勇敢战斗,积极工作,前赴后继,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富贵不能淫,面对长期监禁失去生命而威武不屈,以自己的血与肉无情地嘲笑了敌人的疯狂和愚蠢,为了民主自由,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甘洒一腔热血,无私地奉献了个人的一切。

    红岩,记录了以周恩来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英勇奋斗的光辉业绩;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战斗历程;记录了无数革命志士为新中国的建立而无私奉献的历史过程。凝结于这些记录中的崇高的思想境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巨大的人格力量和浩然的革命正气,形成了伟大的红岩精神。

    红岩精神永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把这种红岩精神永远地继承下去。

    【第2篇】

    你知道祖国的山河为什么这样美丽如画吗?你知道红领巾为什么这样红吗?《红岩》,它会告诉你。

    忘不了1949年11月27日那一天,国民党反动派在逃窜前夕惨无人道地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歌乐山大屠杀,二百多个英雄啊?在重庆解放前夕,恨饮枪弹。歌乐山仰天长啸,悲声壮绝!

    书中那一副副真实的照片,那一首首豪壮地诗句,那一桩桩感人的故事,向我们展现了革命先烈在白色恐怖下与敌人进行英勇斗争的可歌可泣的史实,展现了他们敢于牺牲自我的

  • 2、 千秋太史公读后感

    千秋太史公读后感

    太史公自序是《史记》的自序,也是最后一个部分,大概由一下几个部分构成,一是叙述了司马氏一族的渊源,二是概括了自身前半生的经历及写《史记》的目的和艰难过程,三是对《史记》各篇所作之序。全文结构分明,言真意切,耐人深思。

    读完此文,我的最大印象和最大的感触是感受到司马迁完成《史记》的不容易:

    首先,《史记》内容繁杂,规模宏大,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司马迁花费几十年的时间来完成这样一部宏伟作品,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是做不到的,而且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和史学功底也是不行的,从这点上看,司马迁一定是个文笔较好、熟读历史、有足够耐心和毅力的人,我想这一点应该是所有已经完成或者想完成史学着作者所必需具备的素质,算是司马迁这类史学家的共同点了。

    其次,司马迁与别人不同的是,他是在及其困难和失落的情况下完成的《史记》,原文中有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都知道在李陵被俘之后,司马迁因为其求情而受宫刑,一种对身体和心灵都是巨大羞辱的刑罚,我想很多人宁愿选择死也不会忍受这种痛苦的,对于身处逆境者来说死是最好的解脱方式,但是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嘱托,身处逆境却忍辱负重,在宫刑之后毅然完成这部伟大的着作。从这点来看,司马迁是个孝顺、具有极强责任感的人,同时他也是个勇敢克服困难,具有百折不挠品质的精神大师。虽然历史上也有不少对历史有所作为的太监,比如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他改进造纸术本身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去推进社会,而是争权夺利,进行政治斗争。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很明确,就为完成对父亲临终前承诺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再次,从本文最后一个部分,即各序中可以看出《史记》记述人物之广泛。在本纪中,既有成功者的事例也有败寇者的身影,如西楚霸王项羽,他不算真正王朝的国君,但是司马迁把他列为本纪,有褒有贬,也是对这位悲剧英雄的怜惜,但是他毕竟是当朝建立者刘邦的死敌,所以批评大于了赞美。世家中,既有正宗王者,也有农民起义的领袖,如陈涉,也有外戚世家,列传中涉及的人物就更加广泛了,有肱骨之臣,有文有武,有擅长医术的扁鹊,有酷吏,有刺客,有馋臣说明司马迁观察细致,留心百态。

    另外,司马迁作为人臣者,有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一是作为汉代史官,明显对当朝历史刻画更加详细,如十二本纪中,五

  • 3、 怅望千秋读后感

    怅望千秋读后感(一)

    这是唐诗的盛夏。

    绿色的封皮,墨色的黑体大字2020----怅望千秋,儒雅地落在了书页中央。一场难以忘怀的唐诗之旅,便在这书页中启程了。

    从长安迈出脚步,在并州小憩,又到巴陵,踏遍所有存诗痕之处。先拜访李白,而后邂逅王昌龄,再遇李贺,与诗家天子交谈甚欢,访尽盛唐文人墨客。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山鸣谷应,水舞风回,再细细品来,壮志难申,不胜今昔。三言两语,一腔豪情,言表于纸。毕竟,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时空阻隔,古今异代,千年之后,透过这方正的汉字2020符号,竟能和一代诗仙互诉豪情,体会其内心之愁,一笔终了,会意、交心,想来竟有些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于是很喜欢这本书。它是盛唐古诗繁荣的街市,街市上有游玩的文人墨客,还有失意的诗人吐诉衷肠。吞云吐雾间,各种心绪便在空中相遇,交织,随即绘成一幅绝伦的画卷。作为读者,又好像站在亭中,居高临下,又时常有清风徐来,渐渐便对这街市流连忘返。

    这本书真正是情感交汇的地方,同时又是人文素养的提升地。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不错的,就像钢笔中的水,如果是充足的,便是柔顺的一笔;但如果只剩下残汁末液,笔画自然是磕磕绊绊,不堪入目。

    孙洙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那么,当熟读唐诗后,再翻开这《怅望千秋》,细细品悟后,会有一种原来如此的了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通识,因此也会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慨叹。

    唐诗是绝色,是绝唱。绝唱,不是绝响的唱咏,而是绝佳的唱咏,要永远流传不绝,黄维梁这样说。我说,中华五千年文化是绝唱,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唐诗,作为中华文化中耀眼的明星,璀璨夺目地挂在夜幕中。轻叩《怅望千秋》的大门,扑面而来的是流传千古的淡淡墨香。揭开那面纱般的书页,便领略到了唐诗勾着淡妆的花容月貌。牵着唐诗的纤纤玉手,漫步诗林,怎不叫人心旷神怡?

    这其中有盛夏中的唐诗。掀起那尘封着的一帘幽梦,千秋的盛唐,精妙绝伦。

    每读杜甫,总能让我渐渐冰冷的心又渐渐感觉到丝丝温情,那温情不但是由己及人的关注热爱,那温情更丝丝撩拨着人的心灵,让人渴望崇高渴望博大渴望热情,并因这种渴望而温暖了自己。对杜甫的最大的感情是敬佩,他的一生坎坷潦倒,但他不仅仅悲伤与自己的身世际遇,还忧国忧民,情系苍生,以一己之心灵担荷天下人的苦难,这是何等崇高的自我良知与人格力量啊!

    在李元洛的怅望千秋一洒泪中

  • 4、 首义精神耀千秋读后感
    首义精神耀千秋读后感 能争汉上为先着,此得神州第一功”,1911年的10月10日这一天,古城武昌城头的枪声震撼了全中国,震惊了全世界。孙中山领导下的湖北革命党人成功发动武昌起义,打响了推翻帝制的第一枪。武昌揭竿而起,各省云集响应,辛亥革命势如潮水,它一举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从而引发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伟大变革。 岁月更迭,斗转星移。当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意气风发地跨入新世纪的时候,回顾中国人在上个世纪走过的艰难而曲折的道路,怎能不对前人在那黑暗年代创立的不朽业绩肃然起敬?如今,红楼静静地矗立在长江边的蛇山脚下,彭浏阳路上来往行人如织,还有首义园、起义门、烈士祠、楚望台,他们承载了一段改写中华民族命运的辉煌历史,向人们无声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往事。 历史总能给我们以启迪,从硝烟散去的那一刻起,人们就一直在探究这段历史以期从中吸取有益的借鉴。首义的枪炮声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光荣与骄傲,更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首义精神。 今天我们师生一起来重温这段历史,审视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留给我们的种种意义,对于同学们今后的学习乃至成长,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首义精神集中地体现为中华民族固有的世代传承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向来就有爱国主义的传统,中国向来就不缺少为民请命、舍身成仁的豪杰志士。在近代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革命群体和个人英雄辈出,星光灿烂,革命党人抱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今天,我们要完成祖的统一大业,也要高举这面大旗,把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是需要以爱国主义为力量源泉。同学们不仅要回忆历史,缅怀先烈,更重要的是明白炎黄子孙肩上的责任,将振兴中华的精神传承下去,把它转化成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不断振兴和强大祖国的精神动力,同心协力建设美好的未来。
  • 5、 《首义精神耀千秋》读后感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学校给我们发了《首义精神耀千秋》这本书,我认认真真读了书中的每一篇故事,知道了很多关于辛亥革命的光辉历史和英雄人物。

    辛亥革命中涌现出来的先烈有许多,如: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秋瑾、徐锡麟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其中杨洪胜烈士还是我们谷城人呢。这些革命先烈身上展现的是光耀千秋的首义精神,是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辛亥革命的历史要铭记,革命先烈的精神更要发扬!

    我是一名新世纪的小学生,虽然我不可能像革命先烈那样勇敢,但我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热爱我们的祖国,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努力学习,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打好基础!

  • 6、 文天祥千秋祭读后感

    文天祥千秋祭读后感(一)

    《文天祥千秋祭》在鲁教版中是一篇自读课文,但是这篇文章写得太棒了,个人非常喜欢,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坚强的意志,铮铮铁骨的男儿本色,语言优美流畅,读来朗朗上口,非常值得品读精读。

    铮铮铁骨,只能被掰断,不能被掰弯。

    他既然决定活下去,诱降、淫威、囚禁、或是孤独,又能奈他何?

    他注定是要怀抱着对宋国满腔的赤诚,一个人,悄悄的离开。

    但他没有消失,他在每个人心中活了700多年,也在每个人心中种下一颗种子,用每一次的震撼与感动来浇灌。

    我想,那种子早已生根发芽。

    忠臣文天祥,忠了生命,忠了灵魂,这便是英雄的力量,熠熠闪光!

    想当年,兵败被俘,遥行千里,其志不屈。三次诱降,北地遭禁,威逼利诱,其志不移。两次舌战,南宋状元,岂是凡人,其才毕现。一次难眠,疾笔行书,掷笔长啸,其心可见。

    浩然正气,名垂汗青。流芳百世,光芒不灭。民族英雄,唯有天祥。

    这篇文章对于我来说,我有两个震撼。

    第一个是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运用想象,分别描写了文天祥被俘、拒降和创作《正气歌》的情节。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展现了对于文天祥高贵品质的赞扬与敬佩。文中还引用了很多名句,典故等使文章更加具有文采。对于这种手法,我坚信这是多读书的结果,而我自己,应该走的路还长。

    文中还有很多哲理性语句,其哲理的深刻便是我的第二震撼。文天祥在祖国灭亡,国家沦丧时,坚持不投降敌国,运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打败了所有的劝降者,在这种坚毅不屈的精神中走向永生,真正履行了热爱祖国,廉洁忠诚的誓言。文天祥的死是伟大的,是比泰山还重的,国家需要这种精神来发展,人民需要这种精神来振奋。一个人能够为了祖国怀着这样的赤子之心,令我怎能不震撼?

    最后一点,文中拒降的一部分中,叛徒留梦言的劝降,让我鄙视,让我愤慨!可是我想到自己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会做什么,我想不去想,也不敢去想。我只能这样想:和平抚慰了战争带来的创伤,连同这种精神也被一同冲走,于是从我们身上可以看到正气的缺失甚至濒临灭绝。所以真的希望《正气歌》能够唤醒我们心中尚存的一丝正气,逐渐积累,最后要去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国家的复兴!

    文天祥,爱国忠臣,宁死不屈,意志坚定,大义凛然!

    爱国忠臣。从被俘的服毒绝食,到拒降的宁死不屈,再到囚禁生涯中震撼人心的《正气歌》,文天祥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爱国!他为亡国痛心,为奸臣愤恨,为皇帝的软弱无能悲哀,为人民

  • 7、 千秋诸葛我评说 1000字

    是谁?虽为布衣,却使昭烈帝不惜三顾其于茅庐;又是谁?虽身在草庐,却兼济天下不忘救世之方;又是谁?虽身居要职,却一心鞠躬尽瘁,辅佐后主治理江山。是的,他正是三国史上一位著名的政治军事家,他就是孔明先生。

    身虽躬耕于南阳,心却早已兼济天下。一次隆中对,深谋远虑,定足三分,知己知彼。一个薄弱的王朝,在他的辅佐下得以强大,与曹魏、孙吴鼎足三分。成为三国历史上的佼佼者。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一代军师,南征北战,出任丞相,两朝元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丰功伟绩,孰堪伯仲。

    巧借东风,决胜赤壁;木牛流马,巧得军粮;永安托孤,贞良死节;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辅佐后主,一丝不苟。恰当措施,稳固汉业,南征北讨,收复中原。只可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丰功未建,身却先亡;一代奇才,终英年早逝,遗恨万载。

    永安托孤,恐辱使命;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先帝遗诏,永生不忘。每当夜临,先帝涕哭之面仿若就在眼前;“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遗言依旧在耳畔回响。“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的忠贞承诺,句句牢记在心,字字不忘,辅佐后主,至死不渝。

    为达统一大业,平息南方叛乱,留后主以安定天下,不惜长途跋涉,于公元二百二十七年率兵北伐讨魏,夺取凉州,为安后方,临走上疏。言辞恳切,话语委婉,力劝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兴复汉室,以还于旧都。言出肺腑,字里行间,流露出孔明先生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时时不忘,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体现的淋漓尽致。

    辅佐后主,只为报恩;言辞恳切,志虑忠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一出师表,一份忠臣心。为遗后世太平天下,不惜六次北伐,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一代名将岳鹏举,中兴大宋手书前后出师表。蜀相之心,与他不谋而合。共存北定中原之心,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为定国安邦,以攻代守,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至今想来,虽为大错,弊大于利,但今人毕竟事后诸葛,为是太晚。坐视不管,更难逃灭亡之运。

    他是一代英才,三顾茅庐成真名;他是一代贤臣,辅佐玄德定大业。保后主,进忠言。

    “正统不惭传万代,莫将成败论三分。”不以成败论英雄,汉室之路以绝,三分天下并非失败,乱世之间能将天下三分,已是不易。一代丞相,两朝元老,兼济天下,报效主恩。不失一代贤臣风范。辅蜀汉国基,终恨难成大业。功过千秋,

  • 8、 千秋人物读后感(精选3篇)

    读后感大全精选栏目推选:“千秋人物读后感”。

    千秋人物读后感【篇1】

    用人用心,扎根人民

    双休日在家,我读了《千秋人物》前三篇的文章。

    这三篇文章都是围绕着毛泽东来写的。第一章讲述的的是毛泽东准备骑马游览长江与黄河的理想。第二章是关于战争时期毛泽东住过的一个窑洞。第三章是围绕着毛泽东的用人来写的。但是,这这三篇文章都有一个主题,那就是:要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用人,还是要用其心。

    扎根人名,用人用其心。这是一个党或国家立足的基本的标准。当我读到里面的一句话: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名好比泥土,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名结合起来,在人名中间开花结果。是,确实是这样,但是有一点,就是不能开花、结果了,而忘记了泥土,忘了人名。作为共产党人,不仅仅要扎根于人名,还要有心,唯一不能缺的,就是缺心眼。心,指的就是良心。有心,无力,可以勤奋,以诚撼天。有力,无心,正好可以谋权篡位,以公挪私,贪赃枉法。良心与人名,真的,缺一不可。

    不仅仅是国家和党要有良心,人也要有良心。党有良心,才能深得民心,为什么秦、隋朝只有二世就亡?正因为是统治者的暴政,没有良心,所以不得民心。被人名给推翻了。

    《千秋人物》,本来应该暑假里就应该读完,做好笔记的,结果现在还在看,我就得我少的是心,是用心,还有良心。如果暑假就做好一切,就不用再多花时间了,也会有更深刻的体悟。所以何止在用人上要用心,学习上亦是如此啊,用心学习,扎根基础,必然无愧于己,更无愧于父母老师了。

    用人,要用其心,基于人名,扎根于人民,不能忘了人名,又少了良心。学习也要用心。

    千秋人物读后感【篇2】

    做一个会思考的阅读者

    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宛若黄河,波澜壮,声势浩大,咆哮着向前涌去。激流拍打着峭壁,礁石,浪花飞溅,发出雷鸣般的轰向,它在向全世界宣告,宣告华夏儿女不畏艰难,乐观积极的精神。在这条长河中,朝代更迭,草木枯荣,出现了许多叱诧风云的人物,但真正把中国引领向一个全新的局面的领袖,只有他一代骄子——毛泽东。

    半个世纪过去了,每位华夏儿女提起他,都不仅微微低头,带着敬意,尊称一声“毛主席”。毛主席智慧超群,胆识过人,但逢遇事却沉着镇定,暗调内力,把握时机,一举歼灭敌人。他是位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每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这样一位民族英雄,可取之处不胜胜数,最令我敬佩的是他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发掘的精神。毛主席从八岁开

  • 9、 读《首义精神耀千秋》有感

    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以孙中山为首的辛亥革命仁人志士发出了振兴中华的呐喊,100年来,不论多么曲折,无论多少牺牲,振兴中华永远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追求。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勇往直前,不懈奋斗,一个强大统一、国泰民安、扬眉吐气、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当代青年是幸运的一代,也是责任重大的一代。到本世纪中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将在当代青少年的手中得以实现。当代青少年要勇敢地担当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重任,刻苦学习,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开拓创新,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武昌城头的枪声渐渐远去,起义门前的硝烟也渐渐散去,历史的车轮走过100年。

    逝去的只是岁月,永恒的是辛亥革命精神。辛亥志士永垂,辛亥精神不朽!

    孙中山先生是当时中国的领袖和先驱,是20世纪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他发动并领导了推翻清王朝的武装斗争,为实现民主共和而奋斗,他接受了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高潮,他为争取国家统一,报病北上,在弥留之际还始终不忘和平、奋斗、救中国。他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永远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他告诫说:统一是这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我们现在的青少年要勇敢担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重任,刻苦学习,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开拓创新。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让我们发扬辛亥革命精神,以新的风貌,新的作风,新的奋斗,努力开创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努力推动祖国统一的历史进程,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需要我们这一代青少年努力奋斗,把国家建设的更好。

  • 10、 笔下千秋—读张爱玲先生有感
    听说张爱玲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打从我开始接触文学起,就听说过,但没亲见。世人总是为她开脱,说是因为她的悲。我也为张爱玲却是因为她天才的疏狂。张爱玲曾说: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子,从小被视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我别无生存目标。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之梦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正如她所说,世人原谅瓦格涅的疏狂,却不肯原谅她。 前不久拜读了张爱玲的作品,总觉得她笔下有一种向诗人倾诉的味道。她的笔在高贵中透着凄凉。不知道为什么,我不愿意承受霍达那在生命消殒时的厚重与坚锐,不愿意在路遥那岁月如诗青春似火的生活里感受人性与人格的下贱与卑微,不愿意在琼瑶那柔情似水的爱情中浪费青春年华,却愿意在张爱玲的社会里施舍同情与眼泪虽然那仅仅实际是奢华和残酷淘涤舔藏在甜蜜中的痛苦。我想这是张爱玲笔下的千秋。 张爱玲的小说里有一个秘密,这个秘密就像是深埋在大西洋海平线下的夕阳,你可以想象,想象在夕阳的余晖中泰坦尼克迎风破浪的豪迈与雄伟,你也可以想象那被夕阳染红的天空是多么的凄美瑰丽。那片片的夹着夕阳余温和光辉的波浪在大西洋正中间为将逝的金黄色的爱情唱着最后的颂歌,你觉得它是多么的荒凉、多么的美啊。可是你只看到被镀红了的天空和镶了金边的大西洋,而那夕阳像火红的幽灵一样,你可以看得到它,却怎么也找它不出来。 张爱玲笔下的女人多是一些姨太太,也就是常说的贵夫人。拿现在来说就是那些时髦的小资女人。她不是被压迫着,大多却在压迫的边缘,她被压迫威胁着,她在茫茫人海中颤抖,在无助中绝望,知道最后残存的一点奢望都被整个强大的社会的转盘揉碎!你可以闻到被揉碎的血腥味,你能感受到生命在被践踏着、在被蹂躏着,但是你无能为力。 张爱玲的秘密是朴素的。 像流苏这样一个嫁出去了但又离了婚的豪门女人,为了最后一点点的做人的尊严不得不沦为别人的情妇,直到社会对人们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后才回到那属于贵夫人的生活。但是生命也回到了可怕的荒漠,光秃秃的,悲寂而荒凉。她被逼迫着、被驱赶着,同时她也在奋斗着。我们不知道是该愤慨还是该抨击,我们却知道我们该同情,同情那个20世纪30年代的女人。 再像曼桢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其实她要的只是平静的生活和安实的爱情,但是现实却并不那么慷慨。在爱情的大道上,她被那个残酷的社会玩弄、扭曲、蹂躏直到它破碎,但随着那个世道的破碎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2

  • 2019-10-12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10-19

  • 2019-10-11

  • 2019-10-17

  • 2019-10-24

  • 2021-05-29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17

  • 2023-06-06

  • 2019-10-29

  • 2019-10-19

  • 2023-04-18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1-11

  • 2023-01-06

  • 2019-10-24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10-19

  • 2023-01-04

  • 2019-09-23

  • 2021-07-26

  • 2023-06-18

  • 2023-06-03

  • 2023-05-26

千秋红岩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千秋红岩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千秋红岩读后感、2024千秋红岩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