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不朽读后感 > 地图 > 不朽读后感,2024不朽读后感
不朽读后感相关栏目
不朽读后感热门栏目
不朽读后感推荐
不朽读后感

(共 5574 篇)

  • 1、 《不朽关公》读后感

    《不朽关公》读后感

    《不朽关公》是假前最早被我列入暑期的书目。但直到今天,才打开她。人到中年,心思芜杂,静心读书成为一种奢望。

    《不朽关公》作者是我尊敬的王西兰老师,他的作品风格一直为我所喜爱。他的《送葬》我每读一次泪流一次,感动,感伤,却感念着不能释怀。他的文学语言或细腻温情,或清丽舒畅,皆真挚自然感人,让人欲罢不能。我多少回猜想:王西兰老师写关公,写这样的历史题材历史人物,读起来该会是一种怎样的味道呢?

    凡事经历,才能体会。读《不朽关公》,我没有想到自己依然会像读《送葬》一样,很快进入书中世界。关羽从出生到长大,到逃亡,到结义,到身经百战,到以身殉职,我一路看了下去。在王西兰老师自然贴切的叙述语言中,在书里恰到好处的精当评点中,我或欢喜或落泪,或担心或愤怒。在《北伐曹魏,伸张人间大义》一节,写到关羽败走麦城,终于和儿子关平、部将赵累,在临泗被俘时,王老师写了清代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写毛读到这里,批了一句:“令人拍案大叫!”而我则是满眼涌泪,心重如铅。合书,闭上眼睛,靠在被子上,平息自己的情绪。我的眼前浮现出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情节,在大雪纷飞中关羽被缚的镜头是那么清晰。那时的确是苍天垂泪,大地素裹,山河为之哭泣。我想起当时上高中时的儿子与我一起看电视,快到关羽败走麦城那一段时,他坚决不再看,起身走开。他说:“这一段太惨,不能看。”还说:“这后面的内容都不能看了,关羽怎么能那样死,这电视拍的恶心人。”儿子的语言不全正确,不够合理,我纠正了他,但我理解血气方刚的儿子,他不能容忍那么勇猛无敌的关羽会落到那样的地步,他宁愿回避那样的镜头。

    而今天,王西兰老师的《不朽关公》一书,为我打开了一扇专门了解关公的窗户。许是冥冥之中有关老爷的照应,我的心难得的宁静。在王老师精心编排和书写的段落文字里,我把脑子里以前就有的所有关公的记忆调动出来,旧版的、新版的电视连续剧、陈寿的《三国志》书、易中天的《百家讲坛》讲座,还有从小在乡间耳闻目睹的关于三国的记忆等等,那些耳熟能详的一个个故事,在王西兰老师有理有据的点拨和澄清中,一点点让我看到了一个更为真实的关公,让我更加具体地了解了关公威震华夏、史册永载的军事成就。我知道了华容放曹是历史上并不存在的故事,知道了有文章说关羽的刚而自矜是出自关公的用心良苦,知道了痛失荆州绝非关羽的大意,其历史责任更不应由他来承担……

    《不朽关公》

  • 2、 《不朽的失眠》读后感

    《不朽的失眠》读后感

    枫残,月黯,鸦啼,人殇。叹世事多变。 枫月鸦啼。残 入秋,枫落,月淡。 名落孙山。十年寒窗苦读,一夜散尽。看万物,叹不尽哀愁。 枫愁。“如火”“爝焰”写出了枫树颜色的鲜艳,与“冷冷”形成鲜明的对比,更渲染出了一种压抑的氛围。“举”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枫叶的姿态,却写出了枫树的聊无生机。这也是诗人的心理,就像是枫树一样,即使有满腔热血也无人欣赏,是一种落考后怀才不遇的无奈表现。 月陨。“西斜”写出了月亮渐渐褪去的情景。“意兴阑珊”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残月将尽的情景,渲染出悲凉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对月亮的惋惜之情,更是对自己此时处境的同情。“霜结千草”写出了月光洒落的情景,将“月光”比喻成“霜”,写出了月光的清寒,为全文的情感定下基调。“亦如清霜”写出了星星的稀少与暗淡,“零落凄绝”更渲染出了凄凉的氛围,衬托出作者此时的孤独。 昏鸦独自啼。“粗嗄嘶哑”写出乌鸦叫声的低沉。“更黯淡”写出了乌鸦的悲哀。与全文的感情基调相符。 万物残。 人。独自殇 一个人的夜晚,哀愁如风。 “残酷”“亲自”“眼睁睁”写出诗人的无奈。“啮食”“一份一份消失”写出诗人的心痛。诗人把自己的生命比作了“劲风中的残灯”,写出诗人此时心情的失落。“快尽了”“每一霎那”“可能熄灭”写出烛火的微弱,更突出诗人此时心中的迷茫。“可恨”“终其一生”“都不曾”写出诗人的难过与惋惜。更写出诗人想要大展宏图却毫无办法的难过与悲伤。 夜深。“睡了”共出现4次,写出周围环境的安静与和谐,反衬出使人此时心中的杂乱。“败叶落余地枯树,似梁燕飞去的空巢”渲染出孤寂的氛围,衬托( )出诗人此时的心如死灰。 钟声幽幽。“撞击”“一声一声”写出了诗人无法入眠的情景,“正中要害”更写出了诗人的哀愁情绪。 人哀叹。独怜无眠,悲从中来,挥笔一就,传流千古。 吟。千古绝唱 今天,张晓风写下了这篇文章,表达了慢慢的敬佩之情,对张继的敬佩之情。似乎也想告诉今人,一时的成败并不重要,不朽的流传,需要经过时间的磨练。 看风流人物,吟千古诗篇。 枫盛。月朗。鸟鸣。人笑。千古磨练,留不朽诗篇。

  • 3、 读后感大全:英雄不朽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每到这时自然不能忘记看《开学第一课》

    第一节课爱国,大家肯定都会唱国歌,但国歌里也有一个故事。当时日军攻到了长城下,他们用炸弹轰出了一个缺口,许多战士从缺口中涌出来与日军搏斗,他们死也没有让敌人踏进半步。于是让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这句歌词就是这样来的。也有许多英雄。有这样的一个女同志,她在树林中无影无踪,她的名字让敌人闻风丧胆然而,在一次严冬,她的腿不幸中弹被捕,她的名字就是赵一曼。还有一位同志,他的名字是左权,在一次部队转移,他在最后撤离,炮弹最终落到了队尾,炸弹声响起,这时人们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了。

    第二节课勇敢,故事讲的是南京大屠杀。当时有30多万群众被杀害,有一小部分人活了下来,并不是日军的怜悯,而是一群勇敢的外国人替他们挡在了枪口上。才使那些人活了下来。

    第三节课团结,国难当头时,每一个中国人都不由自主的团结起来对抗外来入侵者,对抗日本,向轴心国宣战。我们才取得了胜利。

    第四节课自强,一个人强大时,一群人就强大,一个军队强大时,一个国家就强大。我们用小米加步枪与日军对抗,征明了落后多么可怕!同学们只有我们强大起来,国家才能强大!

    后来我们有见到许多抗战老兵,有两位爷爷竟是一起乘驼峰航线去支援外国的。

    随着第四节课的落幕,开学第一课结束了。我感受到了一点,那就是:同学们,勿忘国耻,当我们忘记痛苦时,那支名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箭,就会脱弦而出,瞬间击破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防止世界大战再次拉开!

  • 4、 《不朽的妻子》读后感

    刚刚读了一点欧文斯通写的《不朽的妻子》,因为还要写教案,所以一直控制自己别读太长时间,但合上书后看时间却到了十一点,

    作为参议员的女儿,她受到父亲各方面的影响.他四岁时开始阅读,五岁就整天呆在国会图书馆,七岁就随父亲一起狩猎与野营,十岁为父亲撰写演讲稿,十四岁成为父亲的助手.

    她思维活跃,有逻辑,而且又非常强的辩论口才,让我这个比她大整整十岁的人看完之后,也为自己的口拙而汗颜.

    再打开课本,看到该写第五课《女孩乌塔》时,心中的感想更深,一个十二岁的小学生,独自一人游历了整个欧洲,她的独立能力连我们大人都自愧不如,而作为同龄人我的学生,学习她的故事,这一篇文章还要我千启发万点拨,还是不愿学,非要老师在后边拿着鞭子和糖果一边训斥一边表扬才肯迈动自己的双脚,其实,这也不能全怪学生,教师和家长也要负很大的责任,我们从小没有给孩子这样的锻炼的机会,没有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引导,而我,现在,所想的就是,我要在我担任他们语文教师期间,有意识的对他们进行引导,锻炼他们自学能力,培养他们坚强的性格,给他们留下一些以后回想时可以引以为豪的东西.

    好了,剩下的时间不多了,要写教案了.

  • 5、 《不朽》读后感1000字

  • 6、 《不朽》读后感1800字

    《不朽》读后感1800字:

    听了黄昱宁解读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对“思辨带动情节发展”以及小说的“变奏曲”式结构十分好奇,有心找来一读。没想到从柜子里翻出这本《不朽》,被第一节老妇人那个“少女般”的手势吸引,也算是被偶然支配的“对位法的巧合”吧。

    作者在小说中借“自己”之口批判传统小说“过于服从情节整一的规则”,“建立在情节和事件惟一的因果关系的连接上”,而他自己的写法则是“像一场宴会,频繁上菜”,不断抛出各种人物、概念、意象、问题,像一张细密的网,不知把你引向何处。例如人的容貌等外部特征是独一无二的,那么它是属于自我的一部分,还是仅仅是作为人类这个同类产品的不同序列号?如果某项特质既属于a,又属于b,那么独特的是这项特质,还是拥有这项特质的人?如果美是符合某种既定规则的中庸的产物,而丑是偶然性心血来潮的诗篇,那么根据偶然的价值与其不可能性相等,是不是丑比美更独特,更值得追求?文中充斥着诸如此类的辩题,让你如同进入思想的迷宫,不得不跟随作者发散跳跃的思维横冲直撞,可以说读的非常的累了。

    在他的小说中,情节不再承担推动小说发展的任务,而是服务于作者不能穷尽的复杂的思考,交替出现在各个章节中,看似毫无章法,实则由某个议题或细节环环相扣,蜿蜒交错。例如用阿涅丝和妹妹洛拉的故事展示实现独特自我的加法和减法,用歌德和情人贝蒂娜的故事讨论如何制造不朽,用靠自我毁灭消除自身软弱的小女孩与摆脱自我获得幸福的阿涅丝的生死偶遇阐释“产生故事的巧合”。这些人物和故事之间又有什么联系?歌德和贝蒂娜、贝蒂娜和洛拉(阿涅丝的妹妹)分别作为两端来展示不同尺度大和小的不朽,歌德的诗则作为阿涅丝和父亲的纽带,在故事的开局暗示阿涅丝之必死。

    小说中的人物“既不是任何东西的因,也绝不产生结果”。由于不再承担一路狂奔向结局的任务,显得轻盈不留痕迹,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如同主角之一阿涅丝,她是作者从开篇第一节那位学游泳的老妇人“少女般”的手势中抽象出的人物,有时被用来展示实现自我的减法法则,有时则是暧昧的清醒观察者;已经死在了全文的第五部,转而又以新角色鲁本斯情人的身份出现在第六部。

    如何实现自我的独特性?米兰·昆德拉在小说中描述了两种方式,一种是阿涅丝之减法,即减去“我”的所有表面和外来的东西,从而接近自己真正的本质。这让她与世界发生关系的方式是游离的,存在强烈的边界感。例如作者用于抽象出她的手势,

  • 7、 《不朽》读后感2000字

    《不朽》读后感2000字:

    《不朽》这本书的风格我第一次接触,前半部分整体比较宽松,并不清楚作者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意思。文中时不时会有一些新的人物出现,作者也时而出现来抒发观点。在《不朽》之后,应该会去再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样会对作者的整体风格又进一步的了解。

    不要轻易揣测别人的动机

    阿涅丝在有家庭的时候仍然答应公司的晋升外派机会。在外人看来是她雄心勃勃的事业心,但实际上,是她的逃离。按照书中的说法叫做“grund”。“这一行为有其原因,也就是说具有基础,有其grund。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里镌刻着一个grund,这是我们行动持久不变的原因,是我们的命运所依赖的土地。我力图抓住笔下每个人物身上的grund,我越来越确信,这个词具有隐喻的性质。”

    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其特定的原因。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一样,所以个体的性格思维都是不同的。所以如何去揣度对方的行为思想呢。

    之前看过高圆圆主演的一部电影《搜索》,其中有一幕高圆圆在公交车上,因为刚得知自己得了绝症,整个人被打入地狱。所以此时身外的一切都变得不重要了,比如道德、尊老爱幼等。因为得知在世的时日无多心情沮丧导致的出言不逊引发的社会公德的讨论。从观众的角度而言,我们拥有上帝视角,所以能很清楚地看到主角的行为来源。但是从参与者老爷子视角来看,的确是受到了年轻人的言语攻击。

    生活中没有人是上帝视角。我们都是自己人生和与我们交涉的别人的人生的参与者。很多情况下我们没法看清对方的意图,所以无端揣度别人的行为只会给自己添堵。

    过程和结局

    过程重要还是结局重要,这也是看可以成为哲学思辨的辩题。

    对于大部分而言,结果比过程重要。当结果是好的,那过程即使再坏也是好的;但结果如果是坏的,那过程中遇到的好事也就不是好事了。尤其是很多工种上提倡的“唯结果论”,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达到想要的结果就行。这是我们教育工作以及生活的核心指导思想。但是昆德拉在文中提到的“凡是没有向结局狂奔的内容,就应该觉得枯燥无味啰?在品尝这块美味的鸭腿时,你感到厌烦吗?你会匆匆奔向目标吗?恰恰相反,你希望鸭肉尽可能慢地进入你的腹内,鸭子的美味长驻不散。”

    读小说看电视都是这个道理,我们如果从开始就知道结局,就没办法慢慢体会作者在文中设置的跌宕起伏的剧情变化。比如看电视剧,如果我们知道男女主人公最终的结果,也就不会为中间产生的矛盾而担心。所以小说和电视剧,以及

  • 8、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读后感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读后感(一)

    天地之间,有了生命,才会芳香四溢;人生之中,有了价值,生命之光才会燃烧不断。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这样评价过人的一生: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应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应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是啊,将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献给人类解放事业的人事无私的,是伟大的,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因为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几十年的奔波,几十年的孤寂,历经磨难,历经沧桑,与马常相伴,在偏僻的大山中,与歌声打交道,他就是乡村邮递员:王顺友。

    为了人民,他步行所走的路程足以重走21次长征,为了人民,不停的奔波,服务人民,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失常人难以做到的。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位世上最亲的邮递员,因为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读后感(二)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这段文字2020可以说是这篇文章比较精华的一个部分。但是学生无法理解三年以来指的是什么?三十年来指的是什么?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这个又是什么?指的是什么?当然,我们老师可以一一解释。但是解释完之后,学生们只是知道一些字2020面意思,无法体会这些文字2020背后人民英雄们为实现国家独立所付出的鲜血。

    其次,对十幅浮雕也基本不了解。当我问起是否有同学对金田村起义有所了解时,他们甚至会反问我那是什么东西。

    因此,其实在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篇文章的时候,学生们更多的是知道说明文,此篇的说明对象以及说明文的一些知识。但是,对这篇文章的所蕴含的那种感情,基本是无法感受的。如若要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感受,那么适当的背景介绍就非常的困难。可究竟要做多少的介绍,因为上课的时间也十分的有限,同时,这毕竟是一堂语文课,而非是一堂历史课。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读后感(三)

    刚刚读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篇说明文,其中令我深有感触的不是这篇文章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而是这纪念碑中那英雄的灵魂和那碑身四面的十块大浮雕上的内容。

    在我的印象中

  • 9、 英雄不朽 (700字)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每到这时自然不能忘记看《开学第一课》

    第一节课爱国,大家肯定都会唱国歌,但国歌里也有一个故事。当时日军攻到了长城下,他们用炸弹轰出了一个缺口,许多战士从缺口中涌出来与日军搏斗,他们死也没有让敌人踏进半步。于是让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这句歌词就是这样来的。也有许多英雄。有这样的一个女同志,她在树林中无影无踪,她的名字让敌人闻风丧胆然而,在一次严冬,她的腿不幸中弹被捕,她的名字就是赵一曼。还有一位同志,他的名字是左权,在一次部队转移,他在最后撤离,炮弹最终落到了队尾,炸弹声响起,这时人们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了。

    第二节课勇敢,故事讲的是南京大屠杀。当时有30多万群众被杀害,有一小部分人活了下来,并不是日军的怜悯,而是一群勇敢的外国人替他们挡在了枪口上。才使那些人活了下来。

    第三节课团结,国难当头时,每一个中国人都不由自主的团结起来对抗外来入侵者,对抗日本,向轴心国宣战。我们才取得了胜利。

    第四节课自强,一个人强大时,一群人就强大,一个军队强大时,一个国家就强大。我们用小米加步枪与日军对抗,征明了落后多么可怕!同学们只有我们强大起来,国家才能强大!

    后来我们有见到许多抗战老兵,有两位爷爷竟是一起乘驼峰航线去支援外国的。

    随着第四节课的落幕,开学第一课结束了。我感受到了一点,那就是:同学们,勿忘国耻,当我们忘记痛苦时,那支名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箭,就会脱弦而出,瞬间击破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防止世界大战再次拉开!

    六年级:张尧丛

  • 10、 读后感大全:英雄不朽 他们难忘

    英雄不朽,他们难忘。从小就有一个英雄梦,成为一个英雄,做出对人类有巨大贡献的事情。曾以为,只有像蜘蛛侠啊什么的才是英雄,但我渐渐地长大,明白了,哪怕只是救活一个人,为一个人做出贡献的人也被称为英雄。而这一场别具匠心的课堂,却让我对英雄下了重新定义:一段帅气无比的炫酷街舞、一首青春活泼的开学歌曲,将这一场难忘的一课拉开了序幕

    第一节课是:爱国。国歌和国旗寄托者当时为保家卫国的英雄的灵魂的期盼,尽管他们的身躯在战火中牺牲,但他们的精神和爱国之情将会永久传承,生生不息。当年,外敌一路攻占我国领土,直打到长城底下,以蛮横的力量强行攻打,将长城打出了一个缺口,当年的英雄们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抵住了长城的缺口!国歌中的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并不仅仅只是一句歌词,而是包含着历史的真相,充斥着血肉的灵魂!

    第二节课是:勇敢。英雄敢为祖国、同胞突出一切,依靠的是什么?是勇气!这种让中华重新伫立在民族之巅的巨大力量,不论男女老少、不论能力大小都可以拥有,并且敢于使用。他们的勇敢让我们敬佩,更让我们落泪谢谢你们,更敬仰你们,你们永存,世世代代!

    第三节课是:团结。从古至今,有无数团结协助的英雄传奇,而在抗日的那八年里,美国飞虎队就同我军成为盟友,两队互帮互助,这种力量汇聚起来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能力。也有在南京大屠杀中,有那么一批外籍人员,义无反顾地挡在了日军的枪前,保护了中国小部分的难民。这是一种友谊,不分国籍。只要心中有,那么友谊便长存。

    那些敢和敌人死拼、不畏强敌的中华抗日英雄,他们永永远远活在世人的心中!他们用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扞卫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历史不容置疑,历史不能忘记,历史不可篡改!身为中国新一代的中小学生,我们更不能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长廊,我们更应该像那是的英雄一样,有一颗炽热爱国的心,有勇敢负责的担当,有团结互助的相处之道!尽管一生还有很长的时间,但我们终会成功接过他们的接力棒,成为祖国新一代的接班人!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0-20

  • 2021-08-19

  • 2019-11-06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1-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04-25

  • 2019-09-20

  • 2021-04-13

  • 2019-09-21

  • 2019-09-20

  • 2021-07-08

  • 2021-07-06

  • 2021-08-09

  • 2023-01-12

  • 2023-05-26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1-10-29

  • 2019-09-22

  • 2019-09-20

  • 2021-04-21

  • 2019-09-20

  • 2023-02-07

  • 2019-09-20

不朽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不朽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不朽读后感、2024不朽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