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别让拖延毁了你读后感 > 地图 > 别让拖延毁了你读后感,2024别让拖延毁了你读后感
别让拖延毁了你读后感相关栏目
别让拖延毁了你读后感热门栏目
别让拖延毁了你读后感推荐
别让拖延毁了你读后感

(共 4187 篇)

  • 1、 《别让拖延毁了你》读书心得
    《别让拖延毁了你》读书心得主要是读《别让拖延毁了你》后的感受及领悟,别让拖延回了你是一篇很适合现代年轻人读的书,有一定的道理,给人以启发,下面是三篇《别让拖延毁了你》读书心得,请参考。《别让拖延毁了你》读书心得第一篇 拖延,是人生成功最大的敌人,是获得成功的最大绊脚石。这本书来的太及时、太及时了!在我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能感受到自身有很严重拖延症,很多时候就是能拖就拖,我深知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长此以往下去,真的快要毁了自己了。可是,却总是不能彻底改正,读了这本《别让拖延毁了你》后,对我有了很大的启发。 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许多的拖延,虽然自己已经意识到,也极力想改变这种毛病,但是努力改正之后还是不能彻底改掉,还在一味的拖延,这也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每当自己决心改正的时候,还是抵制不了拖延的诱惑,拖延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呢? 诚然,拖延行为的产生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拖延不是那么容易摆脱的。我们不能说拖延的产生仅仅是因为周围环境和他人的影响,因为外因是不能直接作用于所有事物的,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拖延行为的产生,更大的原因是我们自己的原因,是由于我们自身的懒惰造成的。 我们知道,拖延行为是一次一次的循环,在这个循环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我们不断被宽容,不断地拖延。这种宽容不仅是来自自己的,还有来自他人的,这也是拖延行为一次次重复发生的重要根源。当然,来自于自身的原因还是占到绝大多数的。 有时候,我们在等待最佳的时间、自己最好的状态来完成我们的工作,可是我们根本意识不到所谓最佳的时间是不存在的,即使时机不佳、心情不好,我们的大脑和身体还是能够正常运行的,哪怕是开始做一点点的工作,也是一个好的开端。因为这样一个和工作有一点点关系的原因,却被我们抓住不放,来宽容自己的拖延行为,这样依赖,我们心理对于拖延就会少一些负罪感,结果就是放纵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拖延。 有时候,领导不在意你的拖延,会给你延长一段时间让你去完成任务时,我们更容易拖延了,并且更加纵容拖延行为;或者上司自己也存在拖延行为,他说是在周二之前要完成,但一般都会在两三天之后才会来看我们的工作成果。 还有时候,我们经常会说:下一次要怎么样怎么样。可当下一次到了的时候还是一样,还是在说下一次。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宽容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期待下一次,希望下一
  • 2、 读《别让拖延毁了你》心得体会
    在手机不离身的如今,好久都没有好好的捧着一本书看了,也曾有过想选几本好书读读的念头,可一拖再拖,终未实现。这次的读书活动,促使我不得不去完成这一念头,而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看到《别让拖延毁了你》这本书名中拖延两字击中了我的要害。 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的我,一直都存在着拖延的习惯,原本可以马上完成的工作,有时却要一定要放一放,拖一拖;心里想到要去做某事,可不到紧要关头就是不动,有时也会自我批评,决不再拖,可总是改不掉。 看到这本书后,我有一触心理的感觉,迫切地想知道这本书当中是不是有对拖延习惯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为自己消除拖延的臭毛病指点迷津。在阅读中,我的确感受到了它的力量。它解答了我心中长久以来的困惑,它让我体会到了拖延让懒惰滋生。一直以为将一些马上可以去做的事情放一放并无伤大雅,反正我会把它完成。可是从来就没有想过,这样做的后果将是无休止的拖延,使时间白白浪费。拖延使惰性滋生,懒惰往往都是因拖延而产生的。 拖延和懒惰就象一对孪生兄弟。因拖延而懒惰,因懒惰而碌碌无为,因碌碌无为使美好的人生离自己越来越遥远,可望而不可即,甚至连望都望不到。人生充满的只有平庸和无味,拖延让自己颓废,使别人领先。它让我感受到了拖延只是坏习惯拖延是一个不良的品质,一种坏习惯,是导致一切失败的根源。 通过阅读思考,它让我认识到了改变拖延习惯的方法:三思而后行,一旦决定就全力投入行动。立即行动,不要为拖延找借口,即使心存恐惧也要做,即使不知道后面的路怎么走也要走出第一步。其实很多我们认为难以完成的工作,只要我们走出了第一步,在不断的奋斗中一定会得到突破和超越。如果总是畏难而止步不前,那结果将是一事无成。在行动中我们要选择快乐地执行。尽管我们在现实中会遇到种种挫折、种种不快,让人难受、愤怒或者悲哀,但过一段时间后回头看看就会发现,战胜了这些困难,自我价值得到了升华,便会拥有巨大的快乐。有时我们不能快乐、积极地去面对自己的工作,主要原因是担心执行以后得不到足够的回报和肯定。其实,只要用一份良好的心境去寻找工作的乐趣,什么烦恼都会变得不值一提。 通过阅读《别让拖延毁了你》后,我知道了答案,就是做好自己。只要我们摆正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位置,就像知道自己的脸面一样重要。我们有时候总是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常常感叹自己无用武之地,但是,如果真的给了我们用武之地,我们又能拿出什么
  • 3、 《别让坏心态毁了你》读后感

    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我在工作中体会的快乐也是别人体会不到的。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往积极的方向去想,只有让自己学会乐观自信的面对人生,才能发掘出自身的潜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最近读了一本非常好的心理治愈系书籍,《别让坏心态毁了你》。我发现书中的很多观点都十分有道理,细细品味会让人懂得,情绪的把控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太重要了。书中提到,坏心态所导致的恶果有许多,这点我非常认同,一个人的心态真的很重要。

    坏心态不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任何积极的效果,当你心中充满负能量,每天满腹牢骚,你的不良情绪也会传播给身边的人,这样只会使你原本的消极情绪得到扩散,并不会使你的坏心态扭转。当面临生活的困境时,坏心态只会让你的情绪更加糟糕,让你失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并不会为你改善什么。消极、恐慌、悲观,这些都是坏心态,对于我们解决问题,面对人生,处理工作都不会有帮助。但又的确是人们经常会产生的情绪。

    坏心态可能会让理智的人变得冲动、易怒,会让人失去对局势的把控,会把自己有把握的事情做的一败涂地;坏心态会扰乱人的情绪,会让人心绪不宁,让人抑郁难舒,最终会让一个人失去健康的身体。坏心态更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一个人有坏心态,可能他纠结的问题也是大众纠结的问题。有时候,一条负面情绪的朋友圈,就能激起无数的水花。相反,如果一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从来是积极乐观的方向出发,那么他对待事情的做法也肯定是积极的、正向的,这样的正能量也同样会影响一拨人,如果大家都能拥有良好的心态,势必也会做出正向的努力,那么困难也会朝着积极的方向推进。

    对于我来说,身为一名监控员,也像很多人一样,无法避免的,时常会产生一些坏心态。在工作中感到辛苦的时候,我也会抱怨两句,但是这确实不会对工作有任何帮助。读了这本书后,我想我以后会学着调节自己的心态,在有负面情绪产生的时候,会马上推翻它,建立起好的心态。比如觉得辛苦的时候,告诉自己,辛苦是因为我十分努力地为大家热忱服务,是为了高速上的安全,想想这些,就会觉得再辛苦也值得。在看到别人的生活比自己更轻松。更富裕的时候,我会告诉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我在工作中体会的快乐也是别人体会不到的。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往积极的方向去想,只有让自己学会乐观自信的面对人生,才能发掘出自身的潜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 4、 《别让无效努力毁了你》读书笔记2500字

    《别让无效努力毁了你》读书笔记2500字:

    在日程安排中把三项重要任务安排在你的生理黄金时间完成,尤其是那些需要在能量最充沛,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完成的任务;在日程安排中,空出你的生理黄金时间,确保没有人占用这一段时间,以便利用这一赶时间来完成重要任务。

    清理房子

    把需要完成的维护任务集中起来,然后一次性把这些任务解决,我们通常会有一些不得不做的低回报任务:整理房间,准备食物,洗衣服,报销,阅读积累下来的文章等,安排时间集中一次完成。维护性任务多数时间几乎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能量和注意力,我们可以边洗衣服,边听书,同时也是一种放松方式;

    当然,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聘请一个小时工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花钱是就买便宜”,我们的时间更值钱

    “少即是多”的哲学

    回复邮件,参加会议和社交媒体保持联系,与朋友聊天,这些任务会耗费大量宝贵的时间,能量和注意力。

    花费过多时间在此类低回报任务上有一个细微的代价:它们完成起来容易得多。反复查看邮箱,打电话,参加会议等,基本上不会让我们的大脑做太多的抵抗,很容易说明服务这些任务也很重要,但从长远来看,这些任务带给你的回报要远低于我们为此付出的时间的价值。

    对于此类任务,最好的办法不迅速完成和更努力地完成,其实是一开始就减少用于完成此类任务的时间,能量和注意力。

    根据帕金森定律,工作会自动扩展以占满所有可用的时间。尤其是低回报任务。

    你一天查看多少次邮箱?你一天会刷多少次朋友圈?你一天会不由自主地多少次打开手机看看有没有未接来电?

    这些维护任务,不会耗费大量时间,但会耗费大量的注意力。回封一封邮件只要一两分钟,回微信更快,但我们的注意力会多次从重要任务转到邮件上,再转移回来,这是注意力的巨大损失。

    我的经验是:处理重要的任务时,比如写文章,做重要ppt,思考时,把手机调成静音或者关机。

    清空大脑

    我们的大脑生来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建立联系、开成新思想的,而不是为了保留我们完全可以具体化的信息。

    我的经验是如果花太多的注意力去记住我本周有什么日程安排,周末去超市要买的东西是很头疼的事儿。我需要经常回忆一下以确保自己确实记忆无误,也因此变得紧张。

    我通过2个app解决这个问题。

    一个是印象笔记,印象笔记会把我一些重要的想法,邮件,微信文章等存储下来,需要的时间,我可以非常快速地找到;比如,出国要准备的材料清单,采购清单等;

    另一个是奇妙清单,我把未来一

  • 5、 别让坏脾气毁了你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别让坏脾气毁了你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总结了一下书中比较实用的观点。1.感觉自己压力大的时候,若找不到人倾诉,请尝试自言自语,或者散步,让自己大汗淋漓。2.自卑来源于心理暗示。时刻告诉自己我能,我可以,不断的挖掘自身优点,相信自己。3.知足常乐,无法得到的不要强求。强求只能让事情变得越来越糟,让自己沉不住气。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当你经历人生得意时,请保持低调。当你遭遇失意时,请一笑而过蓄势待发。5.你的忧伤与他人无关,不要四处摇尾寻可怜。放下恐惧,接纳所有的不幸。因为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改变。6.不管结果怎么样,请专注过程。因为你所经历的点点滴滴都会溶于自己的血液中,让你在以后的日子里淡定如水,笑看风云。7.在选择里学着放弃,在放弃中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8.使你痛苦的必然让你强大,直面逆境,毕竟没有人能逃脱逆境的洗礼。9.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好事多磨。终有一天能守的云开见月明。10.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预先取之必先予之。且莫因小失大,最后后悔不已。11.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时刻顾及他人面子,不拆台,不搬弄是非。12.化繁为简,保持平常心,快乐与你同在。13.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一件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无论别人对与错,不要拿他人的错误惩罚自己。14.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偶尔的吃亏只是暂时的,一个懂得吃亏的人,要远远比那些懂得占便宜的人更聪明。15.让自己忙起来,哪怕要做的事情并不是工作,只要能够吸引你的注意力,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时间就会过得飞快,让你没有时间想太多。16.拖延会带给你很多负面情绪,进而让你习惯性寻找各种借口推迟甚至放弃做你本来想做的事。17.不要太在意他人的眼光和看法,如果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就全力以赴18.如果你想成为自己眼中的某个人,最好的方法是把他当成朋友19.克制自己不要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抬杠,因为这样不仅影响自己的情绪,而且还浪费时间20.沉心静气,放下攀比之心,保持谦卑的姿态。没有必要去羡慕他人,因为你在羡慕别人的时候说不定对方也在羡慕你,做自己。

    别让坏脾气毁了你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有的时候,人生就好像是一台大戏,我们既是一名演员,更是一位导演。因此,我们必须用足够长远和宽广的眼光看待问题,如此才能在选择的时候懂得放弃,同时在放弃的时候明确自己的选择。如此一来,我们就能够让自己的

  • 6、 《别让小事“害”了你》读后感
    《别让小事“害”了你》读后感 《别让小事“害”了你》这本书里全是微型小故事,里面有很多的哲理。有的是告诉我们,生活的欲望不要太强烈,平平淡淡才快乐。有的是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要退缩,要勇敢面对。还有的是告诉我们要不为了一点儿钱财而帮别人干坏事,最后可能害了自己! 我看了这本书,明白了一个道理:豁达的人也是快乐的人,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事情折磨你,面对问题,敞开心胸接纳,用正确的态度与方法去处理,积极地面对,对所有的烦恼与不愉快一笑置之,告自己这些都“小事一桩”,“没什么大不了”,你的心情自会随豁然开朗,相反,若是一味逃避,苦闷的面对,你只会掉进烦恼的的陷阱越陷越深,这本书对我意义深长,有一次,在开学前一天,我的作业本突然不见了,就因为看了这本书里的换个位置才有了信心把作业补了出来。 我希望大家也和我一样,在绝望中给自己打气,在痛苦中安慰自己,这样,你的心情也自然会好起来。

  • 7、 《别让手机偷走你的大学梦》读后感
    现在的科技十分发达,电脑,手机,电视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必需品,虽然这些电子产品能带给我们生活许多方便,但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也有许多弊端。 今天上午妈妈给我介绍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别让手机偷走你的大学梦》,文章主要写了青少年玩手机的弊端和南京市九中现任校长张恒柱的开学演讲。读完了这篇文章,我的内心像一把小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一样,久久不能平静。 张校长的演讲,让我知道了平时养成博雅尚美的习惯多重要,要想寻所成,贵在明白什么对自己最重要,贵在专注和自律。恰恰,我的不足就是自律性差!德国是发达国家,德国儿童比我们中国儿童接触手机要早,据专家统计,德国儿童因玩手机养成的毛病有多动、易暴怒,提笔忘字、做题粗心、记忆差,词不达意、协调性差、粘人、孤僻等。这些词犹如细针一样穿刺我的内心…… 学会忍耐、学会放弃、学会付出,这不仅是学习的需要,也是人生的一种修炼,“年少正是读书时,莫让手机毁前程”,手机,我不会让你偷走我的大学梦,作为新时代好少年,长大后我要为民族腾飞出份力,为祖国富强做贡献。

  • 8、 《别让社会浮躁了你》读后感1200字
    《别让社会浮躁了你》读书笔记1200字 对于母校的关注从来没有因为空间距离的拉远而丢失过每每朋友圈有关于母校的消息总会点进去感慨一番然后转发前两天,被我们称为董妈妈的新传院院长董小玉老师代表全校老师在西大2015年硕士生毕业典礼上的一篇名为《别让社会浮躁了你》的演讲稿直达内心,这里有情怀、有嘱托、也有期盼。 在她这次名为《别让社会浮躁了你》的演讲稿当中,有这样的三句话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第一句: 别放弃读书的机会,让阅读净化你的心灵~ 董妈说,互联网时代,我们更容易接触到文字,但是也更容易精神空虚、心灵荒芜~ 回头想想,真的是这样,点开网页满屏的文字,看似互相认识,但是只是停留在外形认识上,快速的信息传达只会让我们看到事情的表面,没有了追本溯源的精神,也没有了对自己更高的要求。 那天我走在学校里,看到一座李时珍的雕像,雕像上的李时珍目视远方,右手紧紧握着一本书,当时我想,古人一生就做三件事,读书、生活、实地考察求真相。 这样的生活状态和今天咱们的生活是格格不入的,但是这种不断学习的心境倒是今天的我们最缺失的。(读后感) 北大的陈平原教授曾经说过:如果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很长时间没读书,而且没有任何的负罪感的时候,你应该知道,你已经堕落了。不是说书本本身了不起,而是说读书这种行为意味 着:你没有完全认同这个现世与现实,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 别放弃读书的机会,让阅读净化你的心灵~这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第一句话~ 第二句: 别让社会浮躁了你,擦亮自己青春的眼睛~ 董妈说,作为知识分子的你们,有灵魂、有思想、有性情,应当成为社会的脊梁和硬骨、成为中国一颗颗热气腾腾的、生机勃勃的、释放正能量的心,希望你们用鹰眼发现问题,用啄木鸟的精神挖掘本质,承扬传统文化,创造现代文明,播撒学术思想~(其实看到这儿时候,想到很多我们身边的迷茫和改变,我身边有很多的朋友选择了去变成别人眼里的成熟模样,嘴上虽说为了生存,这可能无可厚非,但是心里,我想我们还应该对自己有一种标准,不能让躁动的世界遮蔽我们的眼睛,更不能让浮躁的社会俘虏我们的内心~应该有想法就去行动,有理想就去实现~) 就像马尔克斯说的那样~别再等待了,今天就开始~ 别让社会浮躁了你,擦亮自己青春的眼睛~这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第二句话~ 第三句:
  • 9、 读《别让人偷走你的梦》有感
    读《别让人偷走你的梦》有感 洛阳中心小学 五(8)班 甄雪 读书是生中的一大乐趣,因为只要你懂得品尝读书的滋味,你就会觉得读书真的很奇妙,像是有一种吸引力吸引着你,让你无法离开读书的圣地。 有一天,我不经意翻到了一篇文章上,我看了看那篇文章的题目,它就像磁铁一般地吸引着我,让我不由自主地往下看了。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不要让人偷走你的梦想》,它主要讲了:蒙迪·罗伯特在上高中时,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理想。而罗伯特因为十分兴奋,作文足足写了七张纸。让他不可思议的是,老师因为觉得这个梦想离现实太遥远而给他最差的成绩“f”,并考虑让他重写。经过父亲的开导后,罗伯特将昨夜原封不动的交给了老师。18年后,他实现梦想,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牧马场。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自己的理想不是因为别人的话而随意改的,只有坚定自己的理想,觉得自己一定能实现,而且向这方面努力就一定能实现。 在这篇文章当中,小男孩的父亲也曾经说过一句话:“听着,孩子,对于这个问题,你必须要自己拿主意,因为无论如何,我都认为这对你的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的,梦想不是由你的父母决定的,是由你来决定的,因为,当你决定了一个梦想时,你便会觉得梦想实在是太奇妙了,正因为这个梦想,你会变得努力起来,实现这个梦想。在实现梦想的那时,你会觉得快乐的。是因为有了梦想,你才会觉得幸福,是因为有了梦想,你会感到快乐!也许梦想会使你遇到各种的不幸,但是终有一天,你会为实现了梦想而欢呼,那时,你便会觉得之前付出的都是值得的,因为,没有人不付出汗水和精力,就得到成功的,所以,有付出的人才有今天的成就,是对的。所以,你一定要珍惜你的梦想,不要让别人偷走你的梦想。 这篇文章给我的感想实在太多太多了,我知道了,在实现梦想的那一刻,你终会明白,人生是因为梦想而充满意义和精彩,人因梦想而顽强起来。

  • 10、 《别让时间偷走你的钱》(精选优质读后感)

    《别让时间偷走你的钱》读后感600字时间,一个世界上最公平的东西,它给所有人同样的时间,就看你会不会利用这些时间。相信很多人因为今天没有完成的事情而愁眉苦脸,相信很多人因为有很多事,而没有时间休息而感到疲惫......那《别让时间偷走你的钱》这本书,一定会解除你的烦恼!万恶的拖延症:时间都去了哪儿。这是这本书里的第一个标题,里面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叫王玫的男孩,他在寒假时制定了一个论文预演计划,虽然经常想起来,但总是认为有时间写,就算是写,也只写几百字就干别的事,最后,寒假结束了,他的计划还是没有实现。这个故事中的王玫,就是典型的拖延症患者,总是认为时间还有很多。书里说有位科学家计算过人生有效的时间,假如一个的寿命为60岁,那么他一生总共会有21900天时间,而这些时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睡眠20年,也就是7300天;吃饭6年,相当于2190天;生病3年,相当于1095天;等待3年;打电话1年;照镜子70天.......最后只剩下8年285天用来做事情。所以说,看似漫长的人生,其实可以给我们利用其实很短。愚蠢的人,只会打发时间。而聪明的人,会让可以利用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多!书里说,每一天我们都会有一些零碎时间。比如,等公交车、坐公交车、等水烧开、等早饭热好.......这些时间我们可以拿来利用,让时间越来越多,比如,在等公交车或坐公交车时,可以看书;等水烧开时,可以思考一下那道很难做的题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等早饭热好时,可以简单想一下今天的时间安排!这就是利用零碎时间!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会有的。”所以,把你的时间利用起来吧!

  • 2019-09-20

  • 2019-11-12

  • 2019-09-22

  • 2019-11-16

  • 2022-03-17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1-16

  • 2022-12-18

  • 2019-09-23

  • 2019-10-11

  • 2023-01-03

  • 2019-09-22

  • 2019-10-22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22

  • 2019-10-28

  • 2019-09-23

  • 2019-11-16

  • 2023-02-13

  • 2021-08-03

  • 2022-12-19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09-20

  • 2021-04-24

  • 2019-11-04

  • 2019-11-12

别让拖延毁了你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别让拖延毁了你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别让拖延毁了你读后感、2024别让拖延毁了你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