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爸爸的16封信读后感 > 地图 > 爸爸的16封信读后感,2024爸爸的16封信读后感
爸爸的16封信读后感相关栏目
爸爸的16封信读后感热门栏目
爸爸的16封信读后感推荐
爸爸的16封信读后感

(共 327 篇)

  • 1、 《爸爸的封信》(精选优质读后感)

    【第1篇】

    在老师的推荐下,最近阅读了《爸爸的16封信》,此书的作者林良先生是台湾著名儿童文学大师,也是一位忙碌的爸爸。在女儿樱樱成长的岁月里,常常忙得没有空跟她谈话。但是,他却会利用晚上写稿的时间,尽量抽空写信给她,把许多他想和樱樱说的却没有机会说完的话,写进这些信里。一封封信、一句句朴实的话语承载着父亲对女儿浓浓的爱意,伴随着女儿度过了那“青涩的年代”。

    这本书共16封信,每一封信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书信涉及交朋友、学习要专心、做事有计划、想问题要积极乐观、不要乱发脾气和妒忌等16个方面。林良先生列举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女儿分享,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激励、教育孩子,以自身的经验来畅谈人生,以自身的看法来告诉孩子该怎么面对突发事件,让孩子了解应该怎样去处理这些问题。所以这十六封信不只是写给孩子的,我们做家长的也要读,从中学习林良先生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

    如第一封信《为什么大家不理我?》,爸爸和樱樱讲述了自己因为误会好朋友而互相赌气,最后才发现朋友并非故意,而是因为他母亲生病心情不好,心结才顺利打开。藉此告诉女儿樱樱,若受到别人冷落,必定有其原因。要放宽心胸、不要计较,并且学习去关心别人。爸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孩子,他也曾遇到相同的事情,犯过类似的错误,然后爸爸如何解决,得到了什么启示,这种间接的说教方式,让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林良先生说:“中小学生所想到的问题和所遭遇的困惑,如果有人听他谈谈,分析他的想法,解除他的困惑,那该多好。”

    学会和孩子沟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就是这么重要!没有沟通,怎能彼此了解?没有沟通,又怎么传递关爱和温暖?良好的沟通才能成就良好的亲子关系,当孩子愿意与我们交流的时候,我们也就知道什么说教方式才是孩子最愿意接受的。孩子决不是不喜欢自己的父母,只是不喜欢他们的教育方法,一旦我们改变了教育方法,孩子一定会更乐于接受自己的父母。所以我们所有做父母的再忙也应该多抽时间陪陪孩子,多关爱孩子,弥补平时工作忙与孩子沟通少的遗憾。父母在孩子的生命里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就是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当孩子把我们当作自己最要好的朋友时,他才能向我们敞开心扉,把他的心里话和我们说,我们才有机会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从而使给孩子提供正确的指导成为可能。

    让沟通嵌入我们的生活,生活便多了几分美好;让沟通镶入我们的日子,生活便多了几分期待;让沟通溢满我们的生活,日子便温润如玉……

  • 2、 爸爸的16封信读后感500字

    《爸爸的16封信》这本书是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林良写的作品,本书还荣获台湾社会四十多年的经典作品呢。

    这本书讲述的是有一个读小学高年级的女孩叫樱樱,在生活中遭遇到一些事情,发生困惑,就经常说给爸爸听,而这名爸爸是文字工作者,下班回家还要紧张地赶写稿子,只有在吃晚餐的时候才能见他一面,妈妈又不许我们在饭桌上跟爸爸高谈阔论,所以爸爸只好等深夜工作完毕后,再给樱樱写信,并放在樱樱的书桌上,让樱樱可以在第二天早上读到。樱樱把信保存了下来,到了小学毕业那年,数一数,竟有16封,这里所发表的,就是樱樱所珍惜的那16封完完整整的信。

    当我翻开书本,读起第1封信的时候,讲述的是樱樱和许达三很要好,他们两个长得一样的高,一样的漂亮,功课也都还不错,同学们都喊他们“双胞胎”。可是有一天,樱樱拿着一套新买的邮票,而许达三却没理她,樱樱很生气,而第二天上学才得知原来许达三妈妈在医院开刀了。读了这封信,我很感动,一个人不能老等着享受别人对他的欢迎。应该想想别人不是专为你一个人活着的。如果别人冷落了你,总是有原因的。把心放宽,不要计较,并且学习去慰问别人。不能只知道别人对我的热情,而自己却根本不知道别人对我的热心。

    当我读到第10封信的时候,书中的妈妈替别人着想,是呀,在日常生活中,大人替我们着想,我们又有为他们着想吗?只有在替别人着想时,才能懂得和平、信义、仁爱。子女替父母着想,自然会孝敬父母。而父母替子女着想,自然会疼爱子女。一切的美德,不都是替别人着想开始吗?

    读了第10封信,我懂得了:只有在替别人着想时,才能懂得和平、信义、仁爱。

  • 3、 《爸爸的16封信》读后感 (400字)

    说起台湾儿童文学,就会想起林良,他几乎与台湾儿童文学上是等号,对台湾儿童问文学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作者一家在吃饭时,听女儿说班上有个爱跟别人吵架的同学,作者就说那个同学像个刺猬,因而提到了美国戴尔卡内基:卡内基有一天带狗去公园,将链子解掉,突然玉带一个警员跟卡内基说公园有规矩,卡内强词夺理说人要有爱动物之心,但警员还是说下次见到必须开罚,双方因此气冲冲地走了。过了几天,又被警员看到,这次卡内基不骂人反而道歉,警员一想原本强词夺理的人竟会道歉,于是就说最近公园人比较少,把狗链解开让狗自由自在的玩耍,增添几分活力。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般人只盼被人多多赞美自己,但绝不去赏识他人。如果可以改正这坏习惯,别人有优点不能抱着嫉妒心去赞赏,这样就能与他人有好的相处。而卡内基只是坦白承认自己的过错就让警员的态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可见一般人对于不肯认认错的人多么深恶痛绝,而对于坦白承认错误的人是多么的喜欢。

    六年级:吴洁颖

  • 4、 《爸爸的16封信》读后感600字

    【第1篇】

    在老师的推荐下,最近阅读了《爸爸的16封信》,此书的作者林良先生是台湾著名儿童文学大师,也是一位忙碌的爸爸。在女儿樱樱成长的岁月里,常常忙得没有空跟她谈话。但是,他却会利用晚上写稿的时间,尽量抽空写信给她,把许多他想和樱樱说的却没有机会说完的话,写进这些信里。一封封信、一句句朴实的话语承载着父亲对女儿浓浓的爱意,伴随着女儿度过了那“青涩的年代”。

    这本书共16封信,每一封信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书信涉及交朋友、学习要专心、做事有计划、想问题要积极乐观、不要乱发脾气和妒忌等16个方面。林良先生列举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女儿分享,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激励、教育孩子,以自身的经验来畅谈人生,以自身的看法来告诉孩子该怎么面对突发事件,让孩子了解应该怎样去处理这些问题。所以这十六封信不只是写给孩子的,我们做家长的也要读,从中学习林良先生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

    如第一封信《为什么大家不理我?》,爸爸和樱樱讲述了自己因为误会好朋友而互相赌气,最后才发现朋友并非故意,而是因为他母亲生病心情不好,心结才顺利打开。藉此告诉女儿樱樱,若受到别人冷落,必定有其原因。要放宽心胸、不要计较,并且学习去关心别人。爸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孩子,他也曾遇到相同的事情,犯过类似的错误,然后爸爸如何解决,得到了什么启示,这种间接的说教方式,让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林良先生说:“中小学生所想到的问题和所遭遇的困惑,如果有人听他谈谈,分析他的想法,解除他的困惑,那该多好。”

    学会和孩子沟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就是这么重要!没有沟通,怎能彼此了解?没有沟通,又怎么传递关爱和温暖?良好的沟通才能成就良好的亲子关系,当孩子愿意与我们交流的时候,我们也就知道什么说教方式才是孩子最愿意接受的。孩子决不是不喜欢自己的父母,只是不喜欢他们的教育方法,一旦我们改变了教育方法,孩子一定会更乐于接受自己的父母。所以我们所有做父母的再忙也应该多抽时间陪陪孩子,多关爱孩子,弥补平时工作忙与孩子沟通少的遗憾。父母在孩子的生命里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就是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当孩子把我们当作自己最要好的朋友时,他才能向我们敞开心扉,把他的心里话和我们说,我们才有机会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从而使给孩子提供正确的指导成为可能。

    让沟通嵌入我们的生活,生活便多了几分美好;让沟通镶入我们的日子,生活便多了几分期待;让沟通溢满我们的生活,日子便温润如玉……

  • 5、 《爸爸的16封信》读后感500字

    【第1篇】

    《爸爸的16封信》作者是个有爱心的温厚长者,是台湾儿童文学泰斗级大师林良先生。

    这是一本教导孩子人情道理的书,以往孩子会十分排斥这种训示类的话语,因为在家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已经唠叨个不停,再加上学校老师总是时刻提醒,孩子已经是听的耳朵起茧,有抵触情绪了。但是林良先生巧妙运用写信的方式讲述父亲自己的成长经历来鼓励孩子在离开家庭关爱的同时,独立面对社会,学校,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产生互动,表达关怀,使得孩子产生共鸣,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让孩子找到正确面对困难的方法,提升孩子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更好的面对社会健康成长。

    在阅读《爸爸的16封信》时会发觉信中所讲的事例中有好多都隐隐与我家儿子的情况相符合,《专心的人是活神仙》和《从从容容 稳稳当当》二封信中对于孩子嫌家里太吵我没办法读书和每天上下学的匆忙慌张,丢三落四的问题简直就是我家儿子的生活投影丝毫不差。要是以前我一定会大声的对孩子提出斥责“家里太吵影响你做作业是你写作业慢的借口和托词,赶紧给我座回去认真写去”,“你没脑子啊,今天掉个橡皮,明天掉支笔怎么没把你自己掉了,就知道东西没了就要钱重买,不知道先去找啊,赶紧做作业去,磨磨蹭蹭的”。粗看孩子的缺点我提出来了,他的一点小心思被也被我戳破了,还保持了我的威严——小子跟你老子斗,早呢!暗暗窃喜。但是通过我阅读这本书后不由得反思以往对待孩子的方法有否有些简单粗暴,孩子出生到我们家是上天的赐予,是家庭中的一份子,是我的幸福。他的到来给家带来了欢笑和快乐,他是需要来宠爱的,不是来我们家当儿子挨训的。看到书中的实例发现我家的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只是普遍问题,不是个例——太棒了,心里不由松了口气舒坦多了。看来跟孩子交流要有平常心,换位思考。孩子嫌弃周围环境太吵是孩子还小没有养成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害怕写作业。这需要家长来慢慢的引导,需要一个过程的不能对孩子急躁发火。孩子慌慌张张,丢三落四的缺点现在看看也不是个严重的事情,他在不断的适应成长,只是不太稳重而已,做为家长只需要些不经意的提醒就好,没多大的事。只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所要经历和面对的。想想我自己不也是这样过来的嘛,只是现在孩子生活的环境更好,信息更加发达,接收新事物的能力更强了,不所别的就说儿子玩手游的技术可比他老子厉害多了,从哪学的,我没教过他呀,有点郁闷伤自尊!!当然我是严格控制孩子游戏时间的,一方面

  • 6、 读后感大全:《爸爸的16封信》读后感

    说起台湾儿童文学,就会想起林良,他几乎与台湾儿童文学上是等号,对台湾儿童问文学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作者一家在吃饭时,听女儿说班上有个爱跟别人吵架的同学,作者就说那个同学像个刺猬,因而提到了美国戴尔卡内基:卡内基有一天带狗去公园,将链子解掉,突然玉带一个警员跟卡内基说公园有规矩,卡内强词夺理说人要有爱动物之心,但警员还是说下次见到必须开罚,双方因此气冲冲地走了。过了几天,又被警员看到,这次卡内基不骂人反而道歉,警员一想原本强词夺理的人竟会道歉,于是就说最近公园人比较少,把狗链解开让狗自由自在的玩耍,增添几分活力。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般人只盼被人多多赞美自己,但绝不去赏识他人。如果可以改正这坏习惯,别人有优点不能抱着嫉妒心去赞赏,这样就能与他人有好的相处。而卡内基只是坦白承认自己的过错就让警员的态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可见一般人对于不肯认认错的人多么深恶痛绝,而对于坦白承认错误的人是多么的喜欢。

  • 7、 爸爸的十六封信读后感

    【篇一:《爸爸的十六封信》读后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读书名言一直铭刻在我的心中,所以,我花了三天时间,读完了一本书《爸爸的十六封信》。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在这本书中一共写了十六封信,有《为什么大家不理我?》、《专心的人是活神仙》、《乐观使你万事如意》、《不敢站起来说话的人》、《别人可以和你不同》、《朋友就像一本一本的好书》、《最不应该的行为》、《谁都怕失败,但是》等等故事,无奇不有,把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差不多全部写了出来。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有很多,①、封面的图案很精致。②、每一封信中的句子很清晰明朗。③、信中还藏着许许多多的好词好句,讨人喜爱。

    在这十六封信中,有一封我最喜欢,那就是第二封信《专心的人是活神仙》。讲的是樱樱在吃饭时说了一句话,让父亲想了很久也没想通。樱樱说:家里太吵,我没办法读书。家里不太吵,就这样,爸爸说:我们家己经算是安静的了,在你做功课时,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事,家里不可能一丁点儿的声音也没有吧。我在报社里写稿子,边上有打电话声,走路声,汽车的喇叭声,可我还是能专心写出我自己的稿子。在这本书中,我学会了写信的格式,读了这个故事,我也学会了在任何环境下专心做事和学习,这本书的教育意义很深刻,让我回味无穷。

    良林爷爷的书非常好看,大家一定要记得阅读啊!

    【篇二:《爸爸的16封信》读后感】

    说起台湾儿童文学,就会想起林良,他几乎与台湾儿童文学上是等号,对台湾儿童问文学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作者一家在吃饭时,听女儿说班上有个爱跟别人吵架的同学,作者就说那个同学像个刺猬,因而提到了美国戴尔卡内基:卡内基有一天带狗去公园,将链子解掉,突然玉带一个警员跟卡内基说公园有规矩,卡内强词夺理说人要有爱动物之心,但警员还是说下次见到必须开罚,双方因此气冲冲地走了。过了几天,又被警员看到,这次卡内基不骂人反而道歉,警员一想原本强词夺理的人竟会道歉,于是就说最近公园人比较少,把狗链解开让狗自由自在的玩耍,增添几分活力。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般人只盼被人多多赞美自己,但绝不去赏识他人。如果可以改正这坏习惯,别人有优点不能抱着嫉妒心去赞赏,这样就能与他人有好的相处。而卡内基只是坦白承认自己的过错就让警员的态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可见一般人对于不肯认认错的人多么深恶痛绝,而对于坦白承认错误的人是多么的喜欢。

    【篇三:《爸爸的16封信》读后感作文】

    我看了《爸爸

  • 8、 给爸爸的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

    您好!

    明天就是父亲节了,我在这先祝您节日快乐!

    不知不觉中,我度过了十个春夏秋冬。您虽然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您的点点滴滴却是我生命的源泉。两年前那个寒冷的冬天,是我永远无法忘怀的。您还记得那一个后半夜,我发了高烧吗?是您帮我穿好衣服,然后一步一步的背我下楼,还快速地把我抱进了车里,然后把我送往医院。到了医院,您看见大门都关了,急忙把我送到急诊室。经过医生的检查,我烧到了39度,那是你虽然没哭,但我知道您心里一定很难过,我两只吊瓶挂到了凌晨2点。最后烧退了,病也好了,在您心里就像是放下了一块千金大石头。

    记得我第一次写作文,我写了过生日,开始我写的不不好,在您耐心地辅导帮助下,最后我的了98分,老师表扬我写的不错,这些功劳都归功于您啊!

    我第一次在店口镇铅笔字比赛中荣获一等奖,这都是您在幼儿园的时候一笔一画地教我。还有一件让我更难忘的事就是有一次我口算作业做得最好,而且还是100分,虽然这一个100分说明不了什么,但您教我的口算方法,却是我永远无法忘记的。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就写到这里,下次再见。

    爸爸,我祝您工作万事如意,祝您龙年吉祥,事业一帆风顺!

    您的儿子:斯嘉禾

    2012、6、16

  • 9、 《爸爸的十六封信》读后感600字

    今天我阅读了一本很特别的书,名字叫做《爸爸的十六封信》。这本书是由爸爸为自己的女儿樱樱写的十六封信,但是樱樱一直把它们藏在书包里,然后就变成了这一本有趣的书,它的来源就是这样的啦。

    好了,现在我要开始给你们讲我最喜欢的那一封信了。我最喜欢的那一封信,名字叫做《人人都有自己的难题》。这事情的来源是这样的:樱樱自言自语的说:“今天还真是的,这是明天要考的书。”樱樱走到了爸爸的书房里问:“怎么办呀明天这四本书都要考,可是我还都没有温习,我现在又困又累,实在读不下去,怎么办呀?”爸爸还开了一个玩笑说:“要不然这样吧!把书放在这我替你读!

    樱樱说:“好吧,那我拿回去再想想办法,要不然的话,我明天就得吃鸭蛋了。”过了一会,樱樱神色开心的给爸爸说:“我把闹钟播到深夜里12点,现在就去睡。减轻减轻疲劳,12点到了我就起来,温习书最好念不完,我留下半个钟头的时间把书翻一翻,全凭我平日的记忆去考了。”就这样樱樱准备回去睡觉了,他爸爸却在书房里写呀、写呀。他在书房里赶着他要交给朋友的两千字的一份稿子。他说:“我明天早上必须交一篇两千字的稿子,这是我的工作。我跟别人约好了,这是要在报纸上刊登的,我不能不写。事实上我也很愿意写,可是我又累又困,真想好好的大睡一场,你知道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我要写,所以我就想办法写,我靠着书桌睡了一觉,为了怕感冒,身上还披了一条毯子。一个钟头以后,我忽然从梦中被闹钟的响声叫醒来了,就提笔开始写。”

    读了这篇文章,让我知道了,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题,要想解决难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想办法。

  • 10、 《爸爸的十六封信》读后感800字

    【第1篇】

    这两天读了一本台湾著名儿童文学家林良老先生的《爸爸的十六封信》一书。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一位父亲因为工作的原因,每天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女儿面对面的交流,只有在晚上吃饭时听女儿讲讲她当天困惑或身边的事情,然后到了夜里通过写信的方式第二天和女儿聊聊,就这样一写就一共写了16封。

    《爸爸的十六封信》中,每一篇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信写的也不是很长,通俗易懂,就像跟人聊天一样。信中的内容也大可以分为两个状况,一个是爸爸想对女儿说的话,想与女儿分享的想法;而另一种则是解决女儿晚上饭桌上所问的难题和她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爸爸在信中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法帮助她来解决。这样的事情,就像事后他女儿所说的一样:父亲忙得没有工夫跟我说话,却有时间为我写了一本书!

    看完这十六封信,我觉得它基本让我们做家长的看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孩子们学习生活中的大部分的问题和困惑,也让我们找到了正确的处理方法。

    比如:《快乐的敌人——发脾气》,这封信里主要讲述了女儿樱樱因为妹妹吃饭舀汤时,汤匙上粘着几粒米,她就突然发起了脾气,使得大家都没有吃好晚饭。父亲晚上就写信告诉女儿,原来发脾气不是她一个人的缺点,而是所有人都有的通病,特别是在人不舒服的时候最容易发作,而且还会让人不开心。后来又用美国前总统林肯的故事来开导女儿。看到这我不禁感触,其实我们自己有时也会在孩子面前发脾气,特别是孩子所谓的不听话,考试考的不好,作业不认真等等情况下,发起脾气起来可能连自己都不知道有多么得可怕,也难怪孩子也会在碰到自己不如意时也会对别人发脾气呢。所以我们有时也得冷静冷静,就像这封信最后写的那样,“当要发脾气时,最好冷静的想一想,难道我没有别的办法来处理这件事吗?”

    《人人都有自己的难题》,这封信主要讲了樱樱第二天要考试,可是她自己还没有温习,但自己这时又很困,念不下去,想去问父亲该怎么办,但是父亲并没有给她有效的方法,最终还是她自己拿定了主意,解决了这个问题。最终父亲在信中通过自己身边的故事告诉女儿,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决定,而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就是培养“下决心”能力的最好办法,这也是培养独立精神的最好方法。而“独立性”,是现在孩子们最缺乏的,很多事情大部分都是家长决定或完成(比如一些学校带回来的手工课,家长看到孩子作业多怕孩子忙不过来或者孩子说不会做家长就代为完成),当然我自己有时也会这样

  • 2019-09-20

  • 2019-09-26

  • 2023-04-29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10-17

  • 2019-10-11

  • 2019-09-23

  • 2019-10-11

  • 2021-08-11

  • 2019-09-23

  • 2019-10-23

  • 2023-02-12

  • 2019-10-12

  • 2019-10-29

  • 2023-05-15

  • 2019-09-23

  • 2019-10-23

  • 2023-02-15

  • 2021-09-22

  • 2019-10-23

  • 2022-03-23

  • 2019-09-20

  • 2019-09-28

  • 2022-03-03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0-19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23-04-24

  • 2023-07-04

  • 2019-09-25

  • 2023-03-11

爸爸的16封信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爸爸的16封信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爸爸的16封信读后感、2024爸爸的16封信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