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安居读后感 > 地图 > 安居读后感,2024安居读后感
安居读后感

(共 2894 篇)

  • 1、 《安居》读后感

    《安居》读后感

    许久,我才从那一座“曲家大院”中走出来。我似乎能看到在那青石桥畔的老屋,能清楚地看到后院的房顶上布满死去的青苔和枯黄的野草。那生与死的见证者,见证着一代又一代的主人从屋里走出去,再也没有回来。终于明白了书的封面上的那句话:中国人的百年幸福梦想——安居。

    在我看来,《安居》一书中,所有的人对于房子的渴望是令人无法理解的偏执。似乎每一个人都将自己的幸福与房子直接挂上了钩:钱、曲、范三家三代人长达一个世纪的明争暗斗,只为了这间青石桥畔的大院,其中更是以主人公钱瑞莲为最——为了重返老宅,她不惜把处女之身献给了一个结过婚的男人;为了长留范家,她不得不满足土匪头子吴三宝的淫欲;为了成为“曲家大院”的主人,她甚至和老公公苟合;为了保住房子,她更不惜牺牲女儿和外孙女的爱情……

    我不禁要问,这是真的幸福吗?的确,中国人的“房子情结”自古有之,俗话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可见对自家“狗窝”的偏爱。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必须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要有身心的归宿,这是保障幸福的前提。

    可是,与之略有不同的是,书中的人对于房子的执着更像对个人财富的渴望、对名利的渴望;而那一座老宅无疑是当地人心中权与财的象征。暂不提钱瑞莲,且说从清末,范成奎一发横财便觊觎钱家好风水的房子而曲荣进则费劲心机来抢宅子;到解放后,李平安凭借自己的权利实际上把宅子据为己有;再到改革开放后,宋、程两家千方百计地要拿到房产证……小镇的青石板静观时代的变迁,更见证着曲家大院对于这三代人而言并不单纯的意义。

    从某种层面上说,这是人性的弱点。我们有时会情不自禁地把幸福同金钱、权力相提并论;我们有时会忘记一直追求的安居的模样。

    “……你要明白,我们生活在一个势利的环境里,我们不势利别人照样势利,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一无所有的还是我们,我们永远住不上好房子,更永远过不上好日子。现实就是这样残酷。你不能适应这种残酷,就必然被残酷吃掉。”

    这句话给我以极深刻的印象。我们能责怪谁吗?如果可以,会有谁愿意为了房子搭尽一生?钱瑞莲虽然在对待房子的态度上略显偏激,可这一段话又何尝不是许许多多老百姓的心声呢?我们反抗,能斗得过一群人,但能斗得过现实吗?

    同样是以房子为主题的电视剧《蜗居》播出后,《中国青年报》展开了一场关于“幸福与房子”的调查,结果显示,69。9%的人认为幸福的家庭一定该有至少一套房;10。5

  • 2、 曲家大院——读《安居》有感

    许久,我才从那一座“曲家大院”中走出来。

    我似乎能看到在那青石桥畔的老屋,能清楚地看到后院的房顶上布满死去的青苔和枯黄的野草。那生与死的见证者,见证着一代又一代的主人从屋里走出去,再也没有回来。终于明白了书封面上的那句话:中国人的百年幸福梦想——安居。

    在我看来,《安居》一书中,所有的人对于房子的渴望是令人无法理解的偏执。似乎每一个人都将自己的幸福与房子直接挂上了钩:钱、曲、范三家三代人长达一个世纪的明争暗斗,只为了这间青石桥畔的大院,其中更是以主人公钱瑞莲为最——为了重返老宅,她不惜把处女之身献给了一个结过婚的男人;为了长留范家,她不得不满足土匪头子吴三宝的淫欲;为了成为“曲家大院”的主人,她甚至和老公公苟合;为了保住房子,她更不惜牺牲女儿和外孙女的爱情……

    我不禁要问,这是真的幸福吗?

    的确,中国人的“房子情结”自古有之,俗话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可见对自家“狗窝”的偏爱。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必须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要有身心的归宿,这是保障幸福的前提。

    可是,与之略有不同的是,书中的人对于房子的执着更像对个人财富的渴望、对名利的渴望;而那一座老宅无疑是当地人心中权与财的象征。暂不提钱瑞莲,且说从清末,范成奎一发横财便觊觎钱家好风水的房子而曲荣进则费劲心机来抢宅子;到解放后,李平安凭借自己的权利实际上把宅子据为己有;再到改革开放后,宋、程两家千方百计地要拿到房产证……小镇的青石板静观时代的变迁,更见证着曲家大院对于这三代人而言并不单纯的意义。

    从某种层面上说,这是人性的弱点。我们有时会情不自禁地把幸福同金钱、权力相提并论;我们有时会忘记一直追求的安居的模样。

    “……你要明白,我们生活在一个势利的环境里,我们不势利别人照样势利,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一无所有的还是我们,我们永远住不上好房子,更永远过不上好日子。现实就是这样残酷。你不能适应这种残酷,就必然被残酷吃掉。”

    这句话给我以极深刻的印象。我们能责怪谁吗?如果可以,会有谁愿意为了房子搭尽一生?钱瑞莲虽然在对待房子的态度上略显偏激,可这一段话又何尝不是许许多多老百姓的心声呢?我们反抗,能斗得过一群人,但能都得过现实吗?

    同样是以房子为主题的电视剧《蜗居》播出后,《中国青年报》展开了一场关于“幸福与房子”的调查,结果显示,69.9%的人认为幸福的家庭一定该有至少一套房;10.5%的人表示“不

  • 3、 读《安居乐业》有感300字

    成语,博大精深,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点滴故事和内涵。今天,我便明白了《安居乐业》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

    老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对他所处的社会风气十分不满。他希望的生活是这样的:人们相处得十分融洽,没有战争的硝烟,人们不使用交通工具,不使用武器,处处都弥漫着一股和平的气息。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天下还是很不太平。很多国家有恐怖分子在潜伏,时不时就会劫持几名人质来要挟相应的政府和机构。吸毒、拐卖妇女儿童的罪犯更是数不胜数,……为什么呢?时代不是在进步吗?人类不是在更先进的前沿努力追求吗?过了这么多年,老子的心愿仍未实现呢?

    我好期待,在未来,没有战火,没有犯罪,没有毒品……我期待的是一个五彩斑斓的未来,而不是惨淡的黑白!

  • 4、 曲家大院——读《安居》有感800字

    许久,我才从那一座“曲家大院”中走出来。

    我似乎能看到在那青石桥畔的老屋,能清楚地看到后院的房顶上布满死去的青苔和枯黄的野草。那生与死的见证者,见证着一代又一代的主人从屋里走出去,再也没有回来。终于明白了书封面上的那句话:中国人的百年幸福梦想——安居。

    在我看来,《安居》一书中,所有的人对于房子的渴望是令人无法理解的偏执。似乎每一个人都将自己的幸福与房子直接挂上了钩:钱、曲、范三家三代人长达一个世纪的明争暗斗,只为了这间青石桥畔的大院,其中更是以主人公钱瑞莲为最——为了重返老宅,她不惜把处女之身献给了一个结过婚的男人;为了长留范家,她不得不满足土匪头子吴三宝的淫欲;为了成为“曲家大院”的主人,她甚至和老公公苟合;为了保住房子,她更不惜牺牲女儿和外孙女的爱情……

    我不禁要问,这是真的幸福吗?

    的确,中国人的“房子情结”自古有之,俗话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可见对自家“狗窝”的偏爱。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必须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要有身心的归宿,这是保障幸福的前提。

    可是,与之略有不同的是,书中的人对于房子的执着更像对个人财富的渴望、对名利的渴望;而那一座老宅无疑是当地人心中权与财的象征。暂不提钱瑞莲,且说从清末,范成奎一发横财便觊觎钱家好风水的房子而曲荣进则费劲心机来抢宅子;到解放后,李平安凭借自己的权利实际上把宅子据为己有;再到改革开放后,宋、程两家千方百计地要拿到房产证……小镇的青石板静观时代的变迁,更见证着曲家大院对于这三代人而言并不单纯的意义。

    从某种层面上说,这是人性的弱点。我们有时会情不自禁地把幸福同金钱、权力相提并论;我们有时会忘记一直追求的安居的模样。

    “……你要明白,我们生活在一个势利的环境里,我们不势利别人照样势利,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一无所有的还是我们,我们永远住不上好房子,更永远过不上好日子。现实就是这样残酷。你不能适应这种残酷,就必然被残酷吃掉。”

    这句话给我以极深刻的印象。我们能责怪谁吗?如果可以,会有谁愿意为了房子搭尽一生?钱瑞莲虽然在对待房子的态度上略显偏激,可这一段话又何尝不是许许多多老百姓的心声呢?我们反抗,能斗得过一群人,但能都得过现实吗?

    同样是以房子为主题的电视剧《蜗居》播出后,《中国青年报》展开了一场关于“幸福与房子”的调查,结果显示,69.9%的人认为幸福的家庭一定该有至少一套房;10.5%的人表示“不

  • 5、 曲家大院——读《安居》有感800字2024

    许久,我才从那一座“曲家大院”中走出来。

    我似乎能看到在那青石桥畔的老屋,能清楚地看到后院的房顶上布满死去的青苔和枯黄的野草。那生与死的见证者,见证着一代又一代的主人从屋里走出去,再也没有回来。终于明白了书封面上的那句话:中国人的百年幸福梦想——安居。

    在我看来,《安居》一书中,所有的人对于房子的渴望是令人无法理解的偏执。似乎每一个人都将自己的幸福与房子直接挂上了钩:钱、曲、范三家三代人长达一个世纪的明争暗斗,只为了这间青石桥畔的大院,其中更是以主人公钱瑞莲为最——为了重返老宅,她不惜把处女之身献给了一个结过婚的男人;为了长留范家,她不得不满足土匪头子吴三宝的淫欲;为了成为“曲家大院”的主人,她甚至和老公公苟合;为了保住房子,她更不惜牺牲女儿和外孙女的爱情……

    我不禁要问,这是真的幸福吗?

    的确,中国人的“房子情结”自古有之,俗话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可见对自家“狗窝”的偏爱。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必须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要有身心的归宿,这是保障幸福的前提。

    可是,与之略有不同的是,书中的人对于房子的执着更像对个人财富的渴望、对名利的渴望;而那一座老宅无疑是当地人心中权与财的象征。暂不提钱瑞莲,且说从清末,范成奎一发横财便觊觎钱家好风水的房子而曲荣进则费劲心机来抢宅子;到解放后,李平安凭借自己的权利实际上把宅子据为己有;再到改革开放后,宋、程两家千方百计地要拿到房产证……小镇的青石板静观时代的变迁,更见证着曲家大院对于这三代人而言并不单纯的意义。

    从某种层面上说,这是人性的弱点。我们有时会情不自禁地把幸福同金钱、权力相提并论;我们有时会忘记一直追求的安居的模样。

    “……你要明白,我们生活在一个势利的环境里,我们不势利别人照样势利,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一无所有的还是我们,我们永远住不上好房子,更永远过不上好日子。现实就是这样残酷。你不能适应这种残酷,就必然被残酷吃掉。”

    这句话给我以极深刻的印象。我们能责怪谁吗?如果可以,会有谁愿意为了房子搭尽一生?钱瑞莲虽然在对待房子的态度上略显偏激,可这一段话又何尝不是许许多多老百姓的心声呢?我们反抗,能斗得过一群人,但能都得过现实吗?

    同样是以房子为主题的电视剧《蜗居》播出后,《中国青年报》展开了一场关于“幸福与房子”的调查,结果显示,69.9%的人认为幸福的家庭一定该有至少一套房;10.5%的人表示“不

  • 6、 读后感大全:读后感

    一个名叫桑提亚哥的老渔夫,在84天一无所获后,决定独自一人去远海捕鱼。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钓到了一条比船还长两英尺的大马林鱼。这条鱼力大无比,拖着小船漂流了两天两夜。老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终于将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归途中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得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骨架。老人只得空手归航。《老人与海》篇幅不长,情节也很简单,但它用独有的那种回归自然的质朴、天高海阔的深远,以及一股恢弘的力量,鼓舞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又想起文中老人的话一个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虽然老人辛辛苦苦捕到的鱼被鲨鱼吃得只剩了骨头架子,但他战胜了大马林鱼和许多鲨鱼,体现了人类面对艰险无所畏惧的高贵品质,面对失败有着优雅的风度,他赢得了生命的价值和人格的尊严,是个了不起的胜利者。

    人类的极限,无人知晓。人往往会局限自身,了自己的心。但是,当一个人努力战胜自己的缺陷而不是屈从它的时候,无论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鱼还是一副骨架,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已在与那马林鱼的搏斗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曾经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过、奋斗过,难道他不是一个胜利者吗?

    作为一个强者,就不应该因为失败而消沉悲观,就不应该因为沮丧而停止追求!

  • 7、 荀子读后感(读后感)

    《荀子》的乐论讲的是音乐对人的影响,古人称之为乐礼,也属于伦理道德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乐礼会使人们的志向高洁,遵循礼制的人们的德行就能养成。遵循乐礼之人耳聪目明,感情温和平静,天下都安宁,所以在古代乐礼也是一种管理人的方式。我觉得其中最核心的还是那句“君子乐其道,小人乐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它讲述的是一种道义、道德与欲望的平衡,而这往往是我们生活中最难掌控的。

    君子用道义来控制欲望,那就能欢乐而不乱来;小人为满足欲望而忘记了道义,那就会迷惑而不快乐。

    举个例子,小的时候很贪玩,就喜欢玩游戏,然后让我爸妈就很头疼,直到有一次我爸说:“你就一直玩吧,不用学习,玩到自己不想玩为止。”这么一说,反而我就不想玩了。那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从我的内心觉得贪玩并不是一个好的行为,如果没有节制没有束缚,那反而没有真正的快乐,如果当真继续玩下去,到了最后也只剩下是空虚,因为这种快乐不是可持续性的,是会迷茫的。所以一种张弛有度的休闲娱乐方式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更是能把快乐高效化。

    这种状态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大学更毕业的时候,自己的膨胀的物质欲望、金钱欲望与自己的能力完全不对等,然后对未来就充满了迷茫,就如我老师所说“你们这一代就是迷茫与浮躁的代名词,我对你们的要求只有一个词,踏实。”现在想想踏实两个字看似简单,却很难做到,就像下定决心减肥的人,在夜跑的路上遇到了烧烤摊,欲望战胜了理智,最后的最后,只剩下减肥路上的迷茫。

    说一说我这一代的人的迷茫吧,一切的外界环境,比如房价、物价、大城市的消费欲望等等,会让人失去对外来的盼头,因为认清现实的自己看不清自己的未来,便会轻易的放弃,就像你一直能追着一个人奔跑,直到无论怎么跑都再也看不到前面的人影时,便不再想奔跑了。这便是迷茫的所在,当不在奔跑时,当看不到终点时,那终点依然在那个位置从来没有变过,变的只是自己的决心。

    那么这里又会提到一个新生词,躺平。意思就是同样都要到终点,同样都争不到名次,我为什么不舒舒服服的走到终点,还要拼死拼活的跑到终点呢。我不会批判这个态度的正确与否,它同样也是迷茫、思考后的产物。但是如果回归到《荀子》所说的道义束缚中去就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因为它是一场赛跑,有着道义与体育精神的束缚,我就必须要跑步前行,而不是走着,也不是躺着,停下了脚步固然身心得到了一时的放松,但是那不是我参加赛跑的目的,那

  • 8、 《大学》读后感(读后感)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非常喜欢教学生文言诗词,每每读到古人的诗词歌赋,都不禁惊叹。古人如此聪慧,虽没有手机、摄像机等电子设备。却能把所见之景用七言诗词写到极致,读罢有如身临其境。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尽了人间四时之美,怎能不令人神往。

    更多优质读后感请您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同时我自己也非常喜欢读文言文的书籍。因为文言文中蕴含着古人的智慧。文言文的特点是言简意赅。古人能用很少的文字传达出很深的思想内容。这也非常符合我的性格特点。因此我非常喜欢文言文,尤其喜欢蕴含深刻哲理的这部《大学》。

    所谓“大学”实质为大学问,人世间最重要的学问。我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是我在大学的图书馆,当时我还不明白“大学”的含义。只看摆放在文言文类别中,就随手翻来读一读。边读边被古人的智慧深深折服。

    《大学》作为四书之一的古人必修科目,是古代的每名学子都必须要学的书籍。千百年后,我再读大学,也能从中感受到当时的思想,可以说它影响着千万古人,也形成了他们独特的具有中国色彩的思维方式与做人原则,其中某些道理沿用至今,我们的思维方式仍深受其影响。有些句子,你仔细琢磨也蕴含着非常深厚的道理。大学中提出三纲八目。所谓三纲,是指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人们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又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两者一样都被人用来表达自己所理解的君子之道,这种君子之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大学中“修齐治平”的顺序与此并不相同。文章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顺序不一样,境界也就迥异。“”修齐治平”是当代社会四有新人的践行标准。“平治齐修”则是古代君王的基本国策。不过这些都不影响我对这本书的喜爱。

    我最喜欢的是其中的这一段:“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意志才有定向。意志有了定向。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随处而安,能够所处而安,才能处事精详,能够处事精详,然后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

  • 9、 名著读后感:读后感

    炎热的暑假,我在家里看了许多书,其中我最爱的一本书是《海底两万里》

    打开《海底两万里》,我和书中的主人公皮埃尔。阿隆纳克斯教授一起乘坐着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只之旅。我们一起快乐地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惊奇地遇见了许多罕见的植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等等。在两万里的海底航程里,皮埃尔。阿隆纳克斯还教会了我大量的科学文化和地理地质知识,尤其是光的折射、珍珠的分类、采集、潜水艇的构造

    在这本书里,你可以知道海底森林是可以漫步的,可以知道在海底是如何打猎的,可以知道尼摩船长是怎样制服鲨鱼的,还可以了解到诺第留斯号是怎样冲破冰山的围攻脱离险境,安然无恙地奔驰在危机四伏的海底的。

    看完这本书我知道科学有很多奥秘,科学可以带我们去到奇妙的世界里。

  • 10、 项链读后感读后感

    《项链》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项链读后感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项链读后感读后感(一)

    由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撰写的《项链》乃是世界短篇小说中的精品,我读后感觉其内容曲折蜿蜒,扣人心弦,并且含有深刻的人生道理。

    《项链》一文描写了女主人公瓦赛尔太太十分虚荣,为在舞会上引人注意,而丢失了向朋友借的一条珍珠项链。一家人从此只好省吃俭用,努力工作,用了整整十年时间终于凑齐了买项链的钱,他们买了一条相同的项链还给朋友,而朋友告诉她,借给她的项链是一件人造品,只值几百法郎。瓦赛尔太太后悔莫及,痛恨自己当时太贪图虚荣了。

    读了这篇文章,我想到生活中许多人为了面子,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与别人比吃比穿,最后却落个惨败的下场。比如说,现在生活质量提高了,一些女人感觉自己长得不够漂亮,就去染发、美容,有的甚至不惜几万块钱去整容。我在电视上看过这样一则新闻:一个年轻的大学生不顾父母劝告做了整容手术,结果手术失败了,她不仅没变漂亮,本来的面貌也被毁了。从中我们不难理解做人不应该好面子,不应该有虚荣心。

    《项链》不仅是一篇内容精彩的短篇小说精品,更是一部含有深刻道理的优秀文学作品,如果你对这篇小说也感兴趣,不妨读一读。

    项链读后感读后感(二)

    今年暑假,我在书店里挑了一本书,《羊脂球》,里面有好多篇小说,有:《羊脂球》,《项链》,《遗产》,《一家人》,《一个女雇工的故事》。这些都是莫泊桑写的。不过这么多篇小说中,我还是最喜欢《项链》这篇小说,它是一篇短篇小说,描写了女主人公罗瓦赛尔太太迷恋虚荣浮华,为图一时出风头,而丢失了借来的项链。一家人只好省吃俭用,东借西借,好不容易凑足3万6千法郎买了一条相同的项链赔给人家。为偿还这笔债务,他们夫妻俩赔上了十年的辛酸。后来罗瓦赛尔太太从原项链主人那里得知,那条丢失的项链只不过是一条只值几百法郎的人造品。这故事情节扣人心弦,读后使人追悔其过去,更揣想其未来。

    如果罗瓦赛尔太太当初不去借项链,她就不会赔上十年的辛酸。这也只能怪她自己迷恋虚荣浮华。哪一个人不爱美,但是过度的爱美就会产生不良的结果,这让我想起了一句名言: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意思是要经常注意身边那些小的祸患,不要掉以轻心,否则会积成大祸,对事物的钟爱要适度,不然就会产生不良结果。

    大家千万不要学习罗瓦赛尔太太,她那种迷恋虚荣浮华,过度的爱美

  • 2021-10-26

  • 2021-12-24

  • 2022-03-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10-29

  • 2021-12-04

  • 2021-12-16

  • 2022-03-31

  • 2021-10-05

  • 2021-10-25

  • 2021-10-30

  • 2023-05-0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安居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安居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安居读后感、2024安居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