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 地图 >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2024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相关栏目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热门栏目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推荐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共 5178 篇)

  • 1、 [参考]《最好的告别》读后感1500字合集7篇

    将全部身心投入在自己热爱的书籍中,我认为是每个读书人都应该要做的。适合青年人阅读的作品,让我产生了很多新颖的想法,读后感要围绕自己的观点来写。当你阅读了作品后,心里有什么感悟呢?以下由编辑收集整理的《《最好的告别》读后感》,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1

    长寿是不是一定是一件好事,也不尽然!长寿,只是有足够长的时间让人和死亡进行和解,慢慢理解死亡,慢慢的接受这个事实。

    所以看到90岁,100岁的老人,对于死亡这个结果,他们内心是平静的,而对于年龄较低的人来讲他是恐惧的。

    出于求生欲的驱使,死亡的恐惧这是人之常情,唯一能够让悲伤没那么强烈的时候,就是理性主导,理性能够减缓悲伤,让别人慢慢接受这个结果。所以理性是情绪的调节器。

    一个人要选择孤独终老,最好在年轻的时候就要做好晚年的准备。因为寿命不是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并不是说你决定多少活到多少就活多少,因此要做一个周密的,详尽的退休计划。

    我觉得一个人如果选择孤独终老工作时间可以稍微延长一点,因为无尽的孤独会侵蚀一个孤独者的心智。如果要选择孤独终老,养老金一定要有,必要的时候要补充一些商业的养老保险,以保证自己晚年能够有足够的资金。

    其次,不要排斥养老院和疗养院这样的养老机构,也许年纪大了,80多岁了,90多岁了,一个人洗澡,吃饭都成问题了,你又举目无亲的情况下,那真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如果有旅游和周游世界的计划,尽量安排在70岁之前完成,因为70岁之后最好待在一个熟悉的地方,毕竟年纪大了容易摔倒,摔倒了又是什么很多麻烦事的开始。所以尽量就不要乱跑。

    晚年一个人独居,最好养一些宠物,生物的作用,能够唤醒你继续生活的渴望。最后就是积极关注中国的养老市场的发展及医疗服务的改进,像美国这个地方就有一些善终服务(我觉得不错),目前中国还欠缺这些机构的发展。

    总的来说,如果是我的话,在我晚年的时候直接住进养老院。所以要好好的存钱,无论结婚和不结婚,老的时候,其实结果都是差不多的,只是结婚多了一个伴,没有结婚的,要有一个强大的意志力和承受能力。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2

    作者是一个美国医生,印度后裔。写的三本书依次是《医生的修炼》《医生的精进》和《最好的告别》,大约能窥见一位医者的思考。这本主要讲的就是临终医疗和养老问题。

    尽管医学进步解决了很多健康问题,但是不可否认还有非常多的未解难题。过度

  • 2、 「必备」《最好的告别》读后感1000字模板

    好好的读完一本书,或许你会有所收获。读一本书,我们的心中肯定是有一些感触的,面对作品时,我们应该在不同的方面考虑书写下来。什么样的作品读后感才算是有新意的呢?经过读后感大全的编辑精心整理,推出《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1)

    习惯了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阅读,就很难再沉静下来读完一本书。于我而言,这事还不算难,看书是我的爱好。“果然还是要好好活着,活得久才能读更多书,像是活了更久”,这是到目前为止,看过的最喜欢的书评。

    最近在读美籍作家阿图·葛文德的《最好的告别》,作者还有另一个身份——外科医师。全书站在医生的角度探讨如何迎接、面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即衰老与死亡。该书一度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阿图·葛文德除了是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可这些并没有引起我的兴趣,而是被书中的一句话吸引,“一个60岁健康人的视网膜接收到的光线也只是一个20岁年轻人的1/3”。简单的陈述句,却有力的击中内心,愈发增加了我对生命的敬畏感以及人终将衰老的无奈之感。

    衰老、死亡的话题因为过于沉重,几乎不会被提及,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中,不会有人教我们怎样去应对它们的到来。去年夏天因为身体不适住院就诊,在icu(重症监护室)住了两晚,临床是一位高龄爷爷,整夜的呻吟,厚重的喘气声以及反复重复的话语,让我深刻感受到变老或者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在美国以及当今世界的其他很多国家都很缺乏老年病学医生这一现状,是值得全社会都该去思考的问题。在美国,身体还算健康的老年人一般是自己独自生活,独立完成衣食住行,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交际圈。儿女也会定期探访他们,可如果一旦身体健康状况变得不再良好,一切都会发生改变。

    当我们衰老到不能照顾自己,进行基本的日常生活时,该用什么方式继续有尊严的活下去?书中提及到养老院、疗养院等等机构,但随即作者也提出这些机构的弊端,它们与监狱有着相似之处,生活在一个被允许的范围之内,会有人监督你按时做每件事,包括吃饭、喝药和睡觉,日复一日,超出范围之外的活动是不被允许的。我们老了但对生活的要求不能仅仅是安全,针对如何平衡善意的保护和自立的尊严,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晚年生活的伊甸园里是不能只有安全和保护,有价值的生活也是我们需要的”。书中关于在生命最后阶段的人什么时候该努力医治,什么时候放弃治疗,也提出了相应的观点

  • 3、 「优选」《最好的告别》读后感(940字)

    多读书使我们变得更加才智博学,是一种成长。好的作品会引起读者的共鸣,会被书中的情节所吸引。为了充分领悟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读后感是人们读完书后的真情实感、独到见解。值得收藏点赞的读后感范文有哪些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优选」《最好的告别》读后感(940字),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一)

    “死生有度,生命无常”

    生命中存在的绝对公平大概是每个人都会走向衰老和死亡,不会有人会跳出这个圈。人生最后一道考题就是如何面对死神的召唤,也许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衰老和死亡是一个遥远、不需要细细考量的问题,也可以自信扬言“我选择孤独终老,我为我的决定负责”,但我三十岁、四十岁,乃至五十岁时,怎么还会有同当下一样的心态和决定呢?生命迈向终点,如何安顿这颗不安的灵魂,是每个凡人需要借助灵魂修炼才能坦然面对的生命节目。生的愉悦和死的坦然都是生命圆满的标志。

    我们的身体机能,在步入青壮年后就在缓慢滑向一条下坡路,老年身体机能与年轻时当然无法相提并论,这就出现了,我们该如何适应逐渐丧失的生活质量和个人生活空间?就如书中说的“老年是一系列连续不断的丧失”。书中提及的失去一定生活能力的老年人会被送去疗养院,一个房间住几个人,遵从规章制度的生活安排,什么时候入厕,什么时候吃药,什么时候集体活动,完全丧失家庭归属感和生活掌控感。这些事情的发生让一个赤裸裸的问题浮现在大众视野中“在我们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如何使生活存在价值?”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他的论文《人类动机论》提出的人类需求层次。这个理论经常被描述为一个金字塔。塔基是基本需求——生存的必需品(如食物、水、空气)和安全的必需品(如法律、秩序及稳定)。其上一个层次是爱的需求和归属感需求。再其上是成长的愿望——实现个人目标、掌握知识和技能、成就得到承认并获得奖励的机会。最上面一个层次的需求是马斯洛所谓的“自我实现”——通过追求道德理想和创造性本身而获得的自我完善。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关于老年的公共政策和关注点着眼于健康和安全就是对这些目标的承认和体现。但是,事实比这提到的更复杂。为了某些超越他们自身的事情,如家庭、国家或者正义,人们愿意欣然牺牲自身安全和生命,我们都需要献身于超越我们自身的东西,否则我们就只受欲望的引导,而欲望是转瞬即逝,变幻莫测又无法满足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

  • 4、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800字(读后感)

    漫长的告别,沉重的告别,无奈的告别……

    读后感大全网专业提供免费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www.dhb100.com

    特里与马洛在舞蹈家俱乐部的露台外第一次碰面,特里喝醉了,他的女朋友甩了他。但令马洛震惊的是—他是一位绅士且彬彬有礼的酒鬼。

    之后的几个星期,他们再一次邂逅,经过几番交谈,他们的心更靠近彼此,成了一对好朋友。马洛从开始小心翼翼地试探到互心交谈到敞开心扉,两个人都很重视这份友谊。

    马洛曾想道:“我应是条硬汉,可这家伙身上的某样东西触动了我,我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除了他的白发、疤脸、清澈的声音,还有礼貌,也许这些就已足够了。”

    即便是特里与场谋杀案脱不了干系,在马洛心中,他信任特里,他相信:连醉了酒的一个人他的行为举止都彬彬有礼,他穷困潦倒,沮丧,饿肚子,但是他有尊严。这样一个人,他是从哪儿偷来的胆量可以去干这事呢?马洛为还特里一个清白,展开了一系列漫长的调查。

    想象固然美好,但现实却狡猾多端,它会从各个方向去击破你的防线,你只能一忍再忍。对,马洛忍了过来。当他每得到一个新线索,对事件有了一个新发现时,神秘的面纱慢慢掀起,他渴望一个光明、清白的答案。但现实却只为你呈现朋友那鲜为人知的一面。

    一点点靠近真相,而它却反而将你的心绪精力一点点地吸干……

    接触这本书,因为它的名字,给人罩上一股温暖、惬意的舒适情感。碰到新书的那天,即贪婪地开始进行“十天阅读计划”,越看越绞心。本想着早点儿结束了这场“痛心之旅”,但这本书如果不细心去一个字一个字读的话,可能你就是下一个被晕得团团转的人。

    不单是故事情节,作者的比喻是我从未接触过的,需要我们反反复复深读,可能大脑会灵光一闪,悟出了作者想表达的种种道理,而有时,你会一无所获。

    “每一次告别,都是一场死亡”,在探索的过程中,便是一段漫长的告别。每当发现了一条新线索,都给进度条打上了一小格。虽然表面上看是告别的,但马洛真的能够如此轻易将他从脑海中抽离吗?这当然是不能的,告别的时候是无奈的、是悲伤、痛苦的。

    特里与马洛的友谊在一个夜里匆匆忙忙地赶到,而又匆匆忙忙地离去。平时人们所传的伟大、神圣的友谊在真相面前一击即破。

    人们的想象总是完美无瑕的,期待得越多,现实给你的打击往往就越大。友谊是可贵的,但我们宁可选择真相。想象是美好的,但我们总归需要直面现实的残酷。(杨子潼)

  • 5、 《做最好的中层》读后感2024范文800字
    我身为一名车间管理者,通过读《做最好的中层》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因为从本身的体会和管理中的问题,让我通过看这本书得到了反省和总结。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大境界 我们管理者应该有大境界,才能有大发展,什么是境界?书中借联想集团的董事长---杨元庆的故事做了讲解:①单位提前、自我靠后。②创造第一、条件第二。③不是一劳永逸、而是不断超越。(告诉我们不要停留在自己过去的优秀中,只图安逸没有超越。)而杨元庆则恰恰相反,他是一个自我超越能力非常强的人。当我们回顾他的经历时,不难发现:他曾经和我们一样,都是一个普通的员工;都遇到过工作中的难题;都受到过来自不同方向的“夹心气”。但他的现在又和我们大不一样,他是联想集团年轻的掌舵人;他是企业界的王牌之一;他拥有xx万年薪的精英人物。是什么让他从与我们相同,变成与我们大不相同,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境界”。 要当好管理者、先要当好被管理者 这一句至关重要,只有学会当好一个被管理者,才能当好一个管理者;其次每个人都必须学会承担责任和服从管理的制度。 不能忍辱、怎能负重 就是说不能忍受屈辱,又怎么能够担负重任呢?这句话对于我们所有中层管理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很多时候中层管理者在工作中常常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上级的责难、同事的误会,甚至下级的抵触和客户的责骂。这时候不是:发脾气!抱怨!一走了之所能解决问题,或许还会因一时的冲动,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局面之中。一流的管理者:在面对羞辱时他们往往会懂得忍耐,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面子,而是如何以此为契机让自己的能力和素养得到快速的提升,和超越自我。 小不忍,则乱大谋 辱是我们成长最好的老师,因为“辱”有一另一层含义:是我们本身就没有到位的地方,当受到批评甚至辱骂时我们应该立即自我反省、放下架子,让“辱”引导我们改正缺点,完善自己迅速成长! 生气不如争气 也许我们所受的“辱”是不白之冤,但与其生气、不如争气。不妨用行动和事实来改变现状。当我们做出成绩时,不仅能让领导看出我们的能力,更能看出我们的胸襟与气度。 承担是发展的加速器 在领导者眼中,中层管理者的承担力尤为重要,它代表了一位中层管理者的水平。也显了自身的潜力,毛遂自荐、敢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承担得越多,获得的信任越大。 智慧来自实践,也应用于实践 整天坐在办公室的干部,眼光只能局限在小范围中,而好点子好方法多是来源于工作现场。 一个善于学习
  • 6、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读后感(3)篇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读后感 第(1)篇

    【2019年读完的第六本书】n前言:n我真的不得不称赞一下阿图.葛文德,他的医学三部曲,我看完了2部。一部是《医生的修炼》,一部是这本书。每一部都给我莫大的惊喜和感悟。这个书评写的断断续续,以后再来修补吧…n结构:n这本书主讲的就是衰老,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讲衰老的书。作者主讲了三个部分:老人,养老院,善终护理。第一个部分,就是主讲人是如何变老的,我很喜欢译者翻译的一句话“我们就是一下子崩溃了”。无论青年时期再厉害的人,到老了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难题和窘迫,这个时候,如何养老便成了一个问题。第二个部分,养老院。由于老人急需护理,而儿女们要打理自己的生活,无法全身心的照顾老人。此时,养老院就出现了。然而,作者却并不追捧,指出了美国养老院的问题。养老院以及医生们,一心扑在如何延长患者的生命,却不注意患者的精神需求,进而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生命的意义。为什么我们会在满足吃喝拉撒的情况下,仍然闷闷不乐、消极怠日,因为活着的价值或者称作忠诚。第三部分,临终护理出现了。临终护理,表面上看似在人为地缩短患者的生命,从案例上来看,是在给患者最后的美好生活。而临终护理并不能够更大程度普及的问题在于,医生都在害怕是自己的不作为导致患者走向死亡。临终护理就是一种“不作为”,随着科技以及医学的进步,医生以及患者都在追求一种“不确定性”,以期望更好的未来。可是,有些时候,“作为”才是一种错误的做法。这正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个人感悟:n其实一开头,作者提到的“社会情绪选择理论”有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个理论简短的叙述就是:我们如何使用时间可能取决于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当我们觉得自己有大把时间的时候,我们才会去追求更好的未来,去努力成长。而得知自己时间所剩无几的时候,才会更加关注当下的生活,才会更想跟爸妈待在一起。作者还提到了医患关系,医生将医生与患者的关系进行了分类,分为“家长型”模式、“咨询型”模式、“解释型”模式。作者也在一直努力想要成为“解释型”模式下的医生,因为这样,医生和患者沟通更加顺利。我作为一个门外汉,看完这本书真的学到了关于如何对待衰老和死亡以及思考该如果对待我们的父母甚至是我们自己未来的老人时光。我看到的是作者对医生这个职业展望的更高的要求,他觉得医生不该仅从医生的角度去治疗患者,而应该从患者真正的需求入手,

  • 7、 告别天堂:新版读后感1000字(3)篇
    告别天堂:新版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二十二岁的某一天

    往前看,指日可待,往回看,风驰电掣,这是我对岁月的感受。

                                                                             ——王朔

    看《告别天堂》的时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生活这么久,在陌生的城市,像与世隔绝一样,走在路上,会莫名的想掉眼泪,其实没什么难过。就是觉得,他们和我没有任何关系。而我,形单影只。

    觉得自己很像成熟之前的宋天杨,天真,偏执,患得患失。二十岁的我遇到一个男孩,就像遇到整个世界。二十二岁的我,丢了这个男孩,我以为我丢了世界。不过你看,是我想多了,天空还是那么蓝。只是万里无云如同我永恒的悲伤。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以为我可能熬不下去了,我觉得我大概抑郁了,曾经那么明媚的姑娘,亲人的去世,生病的折磨,失恋的痛苦。有时候会想,幸福这东西,一点不符合牛顿的惯性定律,总是在滑行得最流畅的时候戛然而止,甚至给你致命一击。我看着身边的人说,你看,我不难过,真的不难过。只是身体骗不了自己,夜夜的失眠和发抖到握不住笔的手,就是我所谓的不难过。不过就算如此,我也依然心怀感激,毕竟爱情这东西曾经来过。只是我们大概永远没有足够的办法和力量来应对,因为永远没有一件事是等你完全准备好了以后才发生。想说的是,那么多灰暗的时光,那么多狼狈的自己,那么多丑陋不堪的模样,见证的都是同一批人。谢谢你们,没有离开我。

    前两天家里又出了事情,我一个人在房间里,每天数着日子过。怕得要死的时候就紧紧抱着自己,亲爱的,会过去的。没有和谁说我的胆怯和不安,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成长吧。王新润说,这么大的事你都撑着不来找我,说其实你可以哭一会的。我说我只是不想打扰谁。其实我更想说,我也不是撑着不找谁,我只是明白了你们终归是要离开的。

    好在你看啊,那么多难过都走过去了。即使只是我一个人,似乎也可以把日子过的很好。

    最后,谢谢身边的你们,把我变得更善良,也让我变得更爱这个世界。谢谢爱我的每一个人,其实我也爱你们。

    告别天堂:新版读后感1000字 第(2)篇

    一年前读了《西决》《东霓》,记住了作者笛安,最近在读书的限时免费里无意中看到了这本,于是再读笛安,感觉却是大相径庭。

    书中描述的那个年代和我几乎同龄,可是那种经历,那些事件,当真没有任何的代入感,即便是放在现在,恐怕也

  • 8、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_800字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800字

    我希望来看这本书的你,思考两个问题:其一,真的认真的思考这本书里面的内容了吗?其二,衰老于死亡到底怎么回事? 我一一解答一下这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看到这本书的一个热评,评论者被关注人挺多,夸赞评论写的好的人也很多,如果仅仅是为了标注自己看过的书,请不要写太过含糊其辞,误导他人的语句。其次,一本书不仅仅是看完了就罢了,知识要输入更要输出,在读书里面来说,就是看书和思考了,如果只是看完标记了,不思考,你应该改换一种读书的想法了。有人又说,我就是想标记一下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对吗?对啊!但是,我说过,如果文章问题你没有进行深刻的思考就去评论这样是不对的,指不定什么样的人看见你的热评,你的言论会产生对他的误导,如果是成年人还好,辨别力比较强一些!但对于青少年来说,这样太误导了。我希望我们成年人拿出严谨的态度来做书评。不知道我表达的是否清楚。 来说第二个问题,关于死亡。 很高兴有很多人在这么多的图书中选择了这样一本“沉重”话题的书! 但我真的有很伤心,很多人都只是看过了,并没有边看边思考,也就是我前面说到读书的态度的问题,作者是学医的,阿图是个很厉害的人,请去百度!医学上是这样定义老人的:因随着年龄的增长,导致周身功能衰退和组织细胞退行性变的阶段!非术语来说,举个例子,新买的自行车,慢慢的零件是不是会有坏掉的,车身是不是逐渐生锈腐蚀了,零件坏掉就如周身器官功能衰退,车身腐蚀就是组织细胞退行性变。这是生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死亡。也就是说就算你一生永远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也难免因为衰老而死亡。医生正如修理工,帮你们修理坏掉的,但是由于人体“零件”唯一性,导致了各种医学界现在难以解决的局限性! 改天再好好写吧!我现在深夜复习,请见谅写的粗糙。

  • 9、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_500字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500字

    如何面对老年,如何面对死亡,是这本书像探讨的问题。。想起美国的一个病例故事~那是一个 99 岁常年心衰的老太太,三天两头就得送医院,估计寿命不会超过 6 个月了,最后老太太和儿女们都决定,不要再往医院送去抽血输液检查折腾,就在家里实行临终关怀照顾和治疗。老太太住到了自己熟悉的家里,家里备有临终关怀药箱,护士每周去看望她一次,根据症状调整一下药的剂量。她其实已经时日不多了。她睡在一间布置温馨的房间里,儿女们都围在身边。她身上盖着十多年前她自己手织的大花毛毯,穿着一套别致的小花睡衣,手里甚至还握着一只可爱的绒毛小熊。护士刚给了她一针小剂量的吗啡,她睡着了,看不出有什么痛苦,很安详,也许就这样永远睡去了。

    那幅平和安详的画面,和医院里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体无完肤地去世的痛苦场景有天壤之别。。。舒缓支持护疗,人文临终关怀,到最后可选择的安乐死。。人除了应当有尊严的活,还应该有尊严的向死。

    改用托尔斯泰的一句话~幸福的生是各不相同的,幸福的死大概只有几种。。[咖啡][咖啡]

  • 10、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_2500字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2500字

    最好的告别:一个逃不脱的命运

    理解生命的有限性

    动物园里圈着三五只鸵鸟,粪便的恶臭让人有点抗拒,但是好奇能打败一切肢体的不适应,围观的看客依旧火热。我站在高处望着这群鸵鸟,看着他们为了被泥土碾得烂碎的花椰菜争斗,好似儿戏,而我好似一个吊儿郎当的看客,可是来往的人谁又不是?我突然意识到,也许在某处我们也似儿戏,也刚好有某位在做着看客。这一刻,我冷不防的想到死亡,我的心开始被压得囧瑟。

    当死亡还是个伪命题的时候,我们几乎以为我们面对的只有小灾小难,距离死亡还有无数的分秒,直至病痛开始的那一天,我们才知道死亡从来都不是伪命题,他的存在除了证明他是公理,也为了能做个看客,看我们儿戏,时间到了他要借足进来,放一两棵有毒的“花椰菜”,看着我们自己和自己斗争。但是这斗争,我们即使再英勇,最后的赢家依旧是他,所以他又笑了,笑靥如花,瞳孔逐渐放大,他时刻准备着怒,准备着放手击穿所有一切脆弱的肉体。

    与死亡对抗是对生命本身的不尊重

    该来的终究会来,逃也有办法,但那无异于死。

    人可能是唯一给自己贴上“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标签的生物,他们傲娇,他们蛮横,他们固执……于是他们尝试各种技术去对抗死亡,他们给脆弱的肉体人为添加一些“主角光环”,即软管。让它们穿过鼻孔到腹部输送必要的养分;他们给自己附加两个“袋子”让它们代替体内坏掉的消化组织;他们组装自己,让机器穿过自己的鼻子输送氧气;他们释放自己,用软管引导排泄废物……于是乎,我们看到一个有一个脆弱的病人躺在四角通白的房子里,望着这片白,他们想表达什么,可是“主角光环”的代价是,没法与最亲近的人沟通。

    可是,他们真的想回家。可是,他们最亲近的人只想让他被最好的医疗设备拯救。在这种死循环里,我们几乎看不到什么温情。除了泪、痛苦、后悔,剩下的就是遗忘,冷冷的遗忘。

    我突然想起那个下午。六月里新疆的天通透的蓝,我望向天空深处,仿佛能照应出光怪陆离小小的我们。阳光投过树叶的罅隙滚落到地上。我在奔跑,从学校到家。忘记了时间,忘记遇见的人群,忘记自己有没有穿越红灯。我感觉自己跑在生命一个固定的跑步机上,我爱的人就在那边,他躺着,我跑着,可是我感觉自己怎么也跑不过这时间。

    我父亲他躺着。他浑身臃肿,我的姐姐们都来了。我冲进房门的那一刻,我感觉房屋是清凉的,不过我很快意识到,是寒意。每个人都没法让自己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08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4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12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04

  • 2019-09-30

  • 2019-09-30

  • 2019-09-28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最好的告别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最好的告别读后感、2024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