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周总理廉洁从政小故事读后感 > 地图 > 周总理廉洁从政小故事读后感,2024周总理廉洁从政小故事读后感
周总理廉洁从政小故事读后感相关栏目
周总理廉洁从政小故事读后感热门栏目
周总理廉洁从政小故事读后感推荐
周总理廉洁从政小故事读后感

(共 4031 篇)

  • 1、 《周总理廉洁从政小故事》读后感500字

    廉洁,从小做起

    读《周总理廉洁从政小故事》有感

    廉洁,是每个人都需要有的品质。小一点儿,就是不要贪小便宜,而放大来讲,就是不贪污、不贪财,关系到人的品质问题。下面,就听听周总理身边发生的一些小事吧。

    周总理廉洁从政,受人爱戴,就边国务院会议厅入口处,都有一块镌刻着“艰苦朴素”四个大字的木屏风,可想而知,周总理的廉洁达到了什么程度。1959年,水利部未经报告就在密云水库附近兴建一座水利建设成就展览馆,周总理得知后,没有愤怒地批评钱正英,而是心平气和地指出了其中的错误,让钱正英万分羞愧。

    是啊!我们不需要廉洁从政,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贪图小便宜。有一次,小力对我说:“小罗,我送你五元钱”。我非常高兴地接过了钱,心想:哈哈,把它存起来,到时候就可以习玩具、买零食了!我吹着小调回了家。

    晚上,快要睡觉时,妈妈突然问我:“这五元钱从哪儿来的?”我高兴地回答:“小力送我的。”妈妈的脸立刻变得严厉起来:“不要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关我什么事,是他自己送我的,我心想。“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就去要,贪别人的小便宜是非常不对的行为,即使是他给你也不能要,现在就贪小便宜,大了就是贪财,这坏毛病不改怎么行?”开始,我还觉得很委屈,不公平。可是最后认真想了想才知道:妈妈是为了我好,让我从小养成不贪小便宜的习惯,不要轻易接受别人的东西,别人的钱也是他或他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

    廉洁,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它,周总理就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这种廉洁的高尚品质。

  • 2、 周总理的故事读后感

    周总理的故事读后感(一)

    周总理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他小时候就立下了立志读书,报效祖国的誓言。十二岁那年,魏校长给他们上课,问同学们为了什么而读书。同学们有的回答是为了父母而读书,有的回答是为了赚钱而读书,有的则回答是为了光宗耀祖而读书校长对这些同学的回答都不满意。这时,周恩来站起来,大声说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听了非常高兴,告诉大家: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周总理吃饭很简单,经常是两菜一汤,主食吃普通面粉,不吃富强粉,吃普通大米,不吃小站稻,而且每周至少一顿粗粮。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周总理不吃肉,不吃鱼,不吃蛋,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在中南海,他常常亲自排队买饭。有一次,他买了一碗玉米饭和一碗汤,最后碗里剩下的汤,周总理就用窝窝头蘸着吃完,一点也不浪费。

    看看我们现在的同学,还有人能做到这样吗?生活条件好了,可是同学们都挑嘴了,这样不吃,那样不吃,要是周总理知道,他一定心疼死了。读完《周总理的故事》,我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改掉挑食的毛病,做个懂事的孩子。

    我要向周总理学习,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只有这样,长大后,也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一定会好好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周总理的故事读后感(二)

    在读完《周总理的故事》一本书,让我感受到革命年代的艰辛历程,在他的事迹中,我几次读得眼泪涌出。除了感动,更多的是他为人民、为革命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不由得执笔要写点什么表达我久久不能平静的心情。

    周恩来,他是一代伟人,一代领袖,这个伟人形象更具生活化、艺术化、人性化、更加精彩化。让我深深体会到了一个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内心情感是如此深邃,如此丰富,犹如喷发出的岩浆般炽热!

    周总理,少年时为中华之崛起而奋发苦读。青年时,他为寻求真理而远渡重洋,虽历经坎坷依然意气风发。他说:一帆风顺是不能磨练人的大江歌罢掉头东,遂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滔海亦英雄。这是周总理青年时的志向,这也是他鞠躬尽瘁的写照,这才是他全部人格的体现。周恩来在日本留学,曾写下《雨后岚山》。

    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美国官员的话里显然包含着对中国人的极大侮辱。在

  • 3、 [参考]周总理故事读后感通用4篇

    如果说,一本书就是一个台阶,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将有千万道台阶等着我们去跨越。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书籍就是他/她最可靠的朋友,有些作品让人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写一篇关于作品的读后感,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作品的读后感呢?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参考]周总理故事读后感通用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周总理故事读后感【篇1】

    在读完《周总理的故事》一本书,让我感受到革命年代的艰辛历程,在他的事迹中,我几次读得眼泪涌出。除了感动,更多的是他为人民、为革命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不由得执笔要写点什么表达我久久不能平静的心情。

    周恩来,他是一代伟人,一代领袖,这个伟人形象更具生活化、艺术化、人性化、更加精彩化。让我深深体会到了一个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内心情感是如此深邃,如此丰富,犹如喷发出的岩浆般炽热!

    周总理,少年时为中华之崛起而奋发苦读。青年时,他为寻求真理而远渡重洋,虽历经坎坷依然意气风发。他说:一帆风顺是不能磨练人的大江歌罢掉头东,遂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滔海亦英雄。这是周总理青年时的志向,这也是他鞠躬尽瘁的写照,这才是他全部人格的体现。周恩来在日本留学,曾写下《雨后岚山》。

    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美国官员的话里显然包含着对中国人的极大侮辱。在场的中国工作人员都十分气愤,但囿于外交场合难以强烈斥责对方的无礼。如果忍气吞声,听任对方的羞辱,那么国威何在?周总理的回答让美国人领教了什么叫做柔中带刚,最终尴尬、窘迫的是美国人自己。

    一个西方记者说: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周恩来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l元、5角、2角、l角、5分、2分、1分的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周总理举行记者招待会,介绍我国建设成就。这位记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两种可能性,一个是嘲笑中国穷,实力差,国库空虚;一个是想刺探中国的经济情报。周总理在高级外交场合,同样显示出机智过人的幽默风度,让人折服。你说这样的问题事先怎么准备,没有雄辩的口

  • 4、 《周总理》观后感400字,电影《周总理》观后感400字

    【第1篇】

    前些天,我和同学们看了电一影《周恩来》。影片以十年文化大革命为社会背景,展现了周总理在错综复杂的路线斗争中,秉公无私,大义凛然,忍辱负重,力挽狂澜的无产阶级政治家伟大胸怀。真令人感动啊!

    观看影片时,一些经过那个时代或年长一点的人都流一出怀念敬一爱一周总理的热泪。可相反的一面,谁也不会想到吧!在我们观看影片时,有的同学座靠门,竟想“逃跑”。听说有的家父亲看电一影,泣声不断,儿子看电一影睡了两觉。一妈一妈一的一位朋友费尽九牛之力搞来一张票,儿子却卖钱看录像。这真是不可思议啊?难道他们不知道周总理吗?难道《周恩来》的影片感人的镜头不够吸引他们吗?难道他们对总理就没有一点感情吗?我想不会。

    中学生的本质是好的,只不过就是怎样导教育他们的问题。改革开放,政治思想教育不够,一些中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了解的太少,感情不深。对祖国、对人民的感情太少了如果长期下去,青少年――四个现代化的接班人就会忘记革命传统。这是多么危险啊!

    【第2篇】

    观看纪实片《周恩来》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年轻一代应该积极弘扬周总理的一精一神,为中华之繁荣昌盛而读书。

    一.好好学一习一.周总理天资聪颖且勤奋好学,从童年到老年都在恪守“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还 要改造到老”的诺言,使他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智慧超群、机警睿智、谦虚、幽默,气度非凡的人。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他把创造一性一思维放在求真务实的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一人的思想、信念,为全一党一树立了楷模。

    二,一团一结友一爱一.周总理一生顾全大局,一团一结一党一内一党一外、国内国外各种人士,朋友遍天下。不论遇到多少委屈,多大困难,都藏在心底,以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和胸襟,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西安事变,他不计前仇,释放了蒋介石,给历史留下了佳话。

    三,鞠躬尽瘁.周总理一生为人服务,情系人民,心系人民,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他主动担任全国战胜灾荒“总指挥”,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每天夜里都要等各个方面把粮食问题落实了,才能睡下,他曾对外宾说:“为了粮食,我的头发都白了许多。”他时刻把人民的冷暖挂在心上,服务于自己的一切行动中,成为人民最敬一爱一的人。

    有人说:“行高于众而人不妒,功高天下而不自私”,这正是敬一爱一的周总理的魅力之所在。

  • 5、 周总理冒雨借书读后感

    周总理冒雨借书读后感(一)

    通过一件小事对周总理的评价图书馆借书一事

    短文讲述了周总理冒雨到图书馆查资料的事,赞扬了周总理自觉遵守制度的高尚品质。原文: 冒雨借书 八月的一天,一早就下着大雨,北戴河文化图书馆管理员小王在空荡荡的图书室里隔窗望着外面的风雨。 电话铃响了,小王拿起听筒,打电话的人要借一本世界地图册和几本书,说是要研究一个问题,小王抱歉地告诉他:这几本书按照规定不能外借,您如果需要,可以到图书馆来看。对不起。对方只好把电话挂上了。 图书室里静得让人感到无聊,外面的风雨那么大。不会有人来借书吧?小王想着。 忽然,图书室的门被推开了,一个人带着风声雨水走进图书室,他手里拿的雨伞淌着水,挽起的裤腿也已经湿透。他把雨伞放到墙。

    周总理冒雨借书读后感(二)

    这篇文章开门见山,没有多余的话。以电话中对白开头,点出借书的事由。这里写风雨,为下面写周总理冒雨借书作了铺垫。一个人带着风声雨水走进室内写得很形象。雨伞流着水,裤脚已经湿透,进一步写出风雨之大。风大雨大阻挡不了周总理求知的愿望。谁会想到冒雨借书的人竟会是周总理。写小王的吃惊、后悔同样十分逼真,这样的神情,这样的语言,显然是发自内心的。总理的话虽然不多,但从小事说到大事,十分深刻。这个比喻好。用人物对话结尾与开头呼应。

    周总理冒雨借书读后感(三)

    前几天,我在《快乐文摘》里看到了一个故事。觉得非常有义意,深受启发。

    这篇文章写了八月的一天,下着大雨,周总理想借一本世界地图和几本书,他打电话到图书馆得知这几本图书不能外借,周总理竟然亲自来到图书馆借阅,让图书馆里的员工很感动的事。也表现了周总理秀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周总理身为一国总理,却自己亲自去图书馆借阅图书,不让别人送来。

    其实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这些例子。在我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一些例子。我亲眼目睹了一场车祸。那是在放寒假的一天,我到街上去买东西回家,正下次到半路,看见了一个人在不远的栏杆上跨过马路,为了贪方便,不幸的事发生了。那男人刚走到马路中间,一辆丰田小轿车像穿梭机一样地冲过来,嘭的一声,那人被撞得飞了十几米远躺在地上不动了。可能死了吧。这都因为那个人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的。国家定下的交通规则,人人都必需遵守,如果不遵守,车祸就会天天出现,给人们带来伤害。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懂得了要遵守一切规章制度,向周总理学习,做个好公民。

  • 6、 《周总理》观后感,电影《周总理》观后感(读后感范文)

    今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有幸观看了《周恩来》这部电一影,它是迄今为止我所看到的最感人的影片之一。

    这部影片反映的是周恩来总理在生命旅程的最后十年的不平凡经历,展现了他日理万机抱病工作的生动画面。一场场、一幕幕,感人肺腑,令人泣下。过去我看影片很少流泪,但这次很难控制自己。整场影片我是以一种激一情难抑的心情看完的。不知不觉地,随着剧情发展,我的泪水就流下来了。

    这部影片采用纪实一性一的手法,特别容易打动普通中国人心里最沉挚的情感。影片的内容非常真实,有些片段几乎让人怀疑这是记录片。摄制组能调动全国各省市的优秀演职员,进入中南海、钓鱼台等处实地拍摄,更说明周恩来一精一神的非凡凝聚力和巨大感召力。

    影片的每一个细节都会令人想起很多。如果说原来我对周恩来只是从书报上、从文字中了解的话,那么通过这部影片,一个有血有肉的周恩来形象就赫然站在我的眼前。

    我该如何来纪念敬一爱一的周恩来总理呢?尽职尽责当好一名老师是我目前唯一所能做的。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首先,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其次,规范文明行为。教师工作的“示范一性一”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一性一”,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一习一、模仿的对象。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一爱一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再次,关一爱一每位学生。热一爱一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一习一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一爱一,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一性一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一爱一的一温一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我一定要做到: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

  • 7、 《周总理》观后感600字,电影《周总理》观后感600字

    今天作为一名共产党一员我有幸观看了《周恩来》这部电一影,它是迄今为止我所看到的最感人的影片之一。

    这部影片反映的是周恩来总理在生命旅程的最后十年的不平凡经历,展现了他日理万机抱病工作的生动画面。一场场、一幕幕,感人肺腑,令人泣下。过去我看影片很少流泪,但这次很难控制自己。整场影片我是以一种激一情难抑的心情看完的。不知不觉地,随着剧情发展,我的泪水就流下来了。

    这部影片采用纪实一性一的手法,特别容易打动普通中国人心里最沉挚的情感。影片的内容非常真实,有些片段几乎让人怀疑这是记录片。摄制组能调动全国各省市的优秀演职员,进入中南海、钓鱼台等处实地拍摄,更说明周恩来一精一神的非凡凝聚力和巨大感召力。

    影片的每一个细节都会令人想起很多。如果说原来我对周恩来只是从书报上、从文字中了解的话,那么通过这部影片,一个有血有肉的周恩来形象就赫然站在我的眼前。

    我一定要做到: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

  • 8、 读《周总理擦碗底》有感

    我是一个小书迷,凡是有意的书我都看,但都是囫囵吞枣,从不细致体会,可是《周总理擦碗底》这篇文章却深深打动了我。

    这篇文章讲了周总理和灾民在一起吃饭,他的稀粥喝完了,就用手中剩下的一片窝窝头,仔细地擦了擦碗里,然后送进嘴里。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种种事,我真是羞愧啊!我每次吃饭,总是把饭粒撒满桌子,妈妈老是说我是不是吃饭,是种饭。我还经常剩饭,随便就把饭倒进垃圾桶里,丝毫也不觉得浪费。这时,我暗暗下了决心,心里默默地说:周总理,您放心吧,我会改的,我要像您一样爱惜粮食。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破例吃了两碗,而且吃的一粒都不剩。吃完,我也学着周总理的样子,用一片青菜抹了抹碗底后送进了自己的嘴里。我想,我以后浪费粮食的时候一定会想起敬爱的周总理。

    周总理,谢谢您!是您让我懂得了珍惜。

  • 9、 廉洁小故事读后感

    廉洁小故事读后感范文一

    大家都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特别是他为了治水而三过家门不入的传说,更是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是禹王曾下过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道戒酒令,而且这一道戒酒令与廉政有关,恐怕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道廉政令,这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了。

    故事是这样的,大禹有一个女儿名叫游春,有一年春天,游春在路上偶然闻到一股奇香,她寻香便找到了一个叫仪狄的家里。原来仪狄是酿酒的,他酿出的美酒又香又醉人。游春一喝,不由得感到浑身舒畅,便把仪狄请到了王宫里去酿酒,说是等她爹大禹回来好喝。仪狄酿的酒好,王宫里的人没一个不想喝的,有些人趁大禹不在,便经常饮酒作乐,自然这样一来就耽误了办事。后来,大禹治理了九条大河回来,游春就立即将美酒献给大禹喝,大禹喝后也觉得味道好极了,便连喝了几碗,于是大醉。一醉就两天昏昏沉沉什么都不想干。酒醒后,大禹猛然悟到酒喝多了要误事。于是,他把臣子们召集起来说:酒虽好喝,但难免误事。还断言: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于是下了一道戒酒令,不准人们再酿酒、饮酒。 可是,仪狄还是偷偷酿酒,并一代一代传了下来。到了商纣王时代,这个暴君为了饮酒作乐,专门把仪狄的传人召进王宫大量酿酒,把酒装到花园的大池里,把肉挂在树枝上,酒池肉林荒淫无度,最后亡了国。后人通过历史故事总结出这样一句带有真理性质的名言:禹王戒酒传天下,纣王酗酒失天下。

    这个历史故事对我们是很有启迪意义的。美酒、美味、美色味道好极了但凡是人谁能不喜欢,何罪之有?在这个世界上生来就抗拒美好东西的人恐怕在正常人群中是找不到的,是人都有七情六欲嘛。但是当美好的东西成为了一种诱-惑的时候,人们面对诱-惑就各有不同了。比如,诱-惑在大禹这样的人面前马上就变成了一座警钟,立刻让他联想到亡国的大事上去了;而在荒淫无道者商纣王那里,诱-惑就成了一把利剑,一让他亡了国,二要了他的命。 历史之鉴使人警醒,虽历经上下五千年其教训对我们现代人来说,犹在眼前。

    廉洁小故事读后感范文二

    今天,我读了一则毛主席爷爷的故事。倚栏轩文学网

    故事中提到了毛主席节俭清廉的事例,让我深受感动。提到廉洁,大家一定会想到为官清廉的于成龙、公正严明的包青天、以身作则的周恩来他们都是廉洁的模范,我们学习的榜样。毛主席的节俭清廉家喻户晓。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红军天天只能吃干粮和青棵面,有时候,只能吃糙红米和南瓜煮稀饭。开头吃几餐还觉的有点

  • 10、 廉洁小故事的读后感

    廉洁小故事的读后感(一)

    这个寒假,我读了《廉洁修身》这本书后,懂得做一名好孩子的基本品质:诚实守信、勤劳节俭、谦虚礼让、自省自律其中,令我感悟最深刻的就是诚实守信这一美德了。

    这本书中,最令我回味无穷、印象深刻的就是《曾子杀猪》的故事了。曾子是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儒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而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子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就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妻子回来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和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小孩子是不可闹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处处向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他骗人啊!说完,曾子就把猪杀了。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深地明白了: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虽小,但是模仿性强。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孩子幼小、纯洁的心灵,明天孩子就欺骗你、欺骗别人。这危害有多大啊!所以说,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刻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前途,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有多么大呀!

    从今天起,我们应严格地遵守做一名好孩子的基本准则诚实守信、勤劳节俭、谦虚礼让、自省自律如果我们都能严格地遵守这几条基本准则,那我们这个世界该多么美好,多么和谐啊!

    廉洁小故事的读后感(二)

    今天,我读了一则毛主席爷爷的故事,廉洁小故事读后感。故事中提到了毛主席节俭清廉的事例,让我深受感动。

    提到廉洁,大家一定会想到为官清廉的于成龙、公正严明的包青天、以身作则的周恩来他们都是廉洁的模范,我们学习的榜样。

    毛主席的节俭清廉家喻户晓。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红军天天只能吃干粮和青棵面,有时候,只能吃糙红米和南瓜煮稀饭。开头吃几餐还觉的有点香甜,吃多了就会觉的难吃,可是毛泽东不搞特殊,仍然和战士们从一个锅里盛饭吃,读后感《廉洁小故事读后感》。警卫员小胡看毛主席天天深夜不眠,每餐都和战士们一起吃那些糙米和南瓜煮的稀饭,非常不忍心,便给毛主席蒸了半斤米饭。毛主席看了很生气,硬是不肯吃,还说道:我不能搞特殊。南瓜稀饭又香又甜,很好吃嘛。战士门能吃,我就不能吃吗?你要知道,受压迫受剥削的穷人连野菜都吃不上了啦。快把饭送回去!小胡还想说什么,可是毛泽东已经把那碗白米饭塞回到他手里,小胡没办法了,只好把饭拿回

  • 2019-09-21

  • 2019-10-28

  • 2019-09-20

  • 2022-12-14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3-02-21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09-21

  • 2019-10-23

  • 2019-09-20

  • 2022-12-12

  • 2019-10-09

  • 2021-08-24

  • 2019-10-29

  • 2019-11-02

  • 2019-10-29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11-04

  • 2019-10-20

  • 2019-10-09

  • 2019-10-22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28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0-09

周总理廉洁从政小故事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周总理廉洁从政小故事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周总理廉洁从政小故事读后感、2024周总理廉洁从政小故事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